在金球獎悠久的78年歷史來,只入圍過八位女性導演(佔歷屆粗估390位入圍導演大約2%),其中今年就佔了三位:
- 《Yentl》Barbra Streisand, 1984
-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Jane Campion, 1994
- 《愛情,不用翻譯》Sofia Coppola, 2004
- 《危機倒數》Kathryn Bigelow, 2010
- 《00:30凌晨密令》Kathryn Bigelow, 2013
- 《逐夢大道》Ava DuVernay, 2015
- 《游牧人生》Chloe Zhao, 2021
- 《花漾女子》Emerald Fennell, 2021
- 《邁阿密的一夜》Regina King, 2021
根據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2020 年女性導演執導的好萊塢電影數量已經有大幅度的成長,在票房百大電影中,女性執導的作品比率從2018的4%躍昇到2020的16%。但顯然,女性導演(或其他幕後主創團隊的領導人)仍然是少數。
提倡讓女性導演說自己的故事,並不是無昧的政治正確,而是讓更多元的故事題材與生命經驗有機會被聽到。2020年的女性執導作品一字排開,無論質與量都是最好的證明。
誠摯邀請大家一起認識、觀賞、分享這些女性與她們所述說的故事。
2020女性導演電影簡表如下(非窮盡,歡迎補充):
Chloé Zhao - 《游牧人生》
Emerald Fennel - 《花漾女子》
Regina King - 《邁阿密的一夜》
Kelly Reichardt - 《深夜裡的美味秘方》
Julia Hart - 《我是你的女人》
Sofia Coppola - 《人生觸礁時》
Radha Blank - 《40衝一波》
Kitty Green - The Assistant
Eliza Hittman -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Channing Godfrey Peoples - Miss Juneteenth
Autumn de Wilde - 《艾瑪.》
Nisha Ganatra - 《天后小助理》
Alice Wu - 《青春未知數》
Shannon Murphy - 《謝謝你愛過我》
Clea DuVall - 《求婚好意外》
Karen Maine - Yes, God, Yes
Miranda July - Kajillionaire
Gabriela Cowperthwaite - Our Friend
Stella Meghie - 《街拍情緣》
Sarah Gavron - Rocks
Phyllida Lloyd - Herself
Tayarisha Poe - 《賽拉和黑桃樂隊》
Josephine Decker - Shirley
Joanna Hogg - 《我們的相愛時光》
Danielle Krudy & Bridget Savage Cole - Blow the Man Down
Natalie Erika James - 《家靈》
Amy Seimetz - She Dies Tomorrow
Rose Glass - 《暗黑聖女》
Cathy Yan - 《猛禽小隊:小丑女大解放》
Gina Prince-Bythewood - 《不死軍團》
Patty Jenkins - 《神力女超人1984》
Niki Caro - 《花木蘭》
Isabel Sandoval - Lingua Franca
Jessica Hausner - 《小魔花》
Nora Fingscheidt - 《蘿莉破壞王》
Maïwenn - DNA
Maïmouna Doucouré - 《小可愛》
Jasmila Žbanić - Quo vadis, Aida?
Małgorzata Szumowska - Never Gonna Snow Again
Melina León -《無名之歌》
Sophie Deraspe - 《安蒂岡妮:為愛赴罪》
Carol Nguyen - No Crying At The Dinner Table
金寶拉 - 《我們與愛的距離》
河瀨直美 - 《晨曦將至》
【紀錄片】
Rachel Lears - 《國會女戰將》
Dawn Porter - 《在我看來》
Dawn Porter - John Lewis: Good Trouble
Lisa Cortés, Liz Garbus - 《全力以赴:民主之戰》
Nadia Hallgren - 《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
Jesse Moss, Amanda McBaine - 《新世代公民》
Eli B. Despres, Josh Kriegman, Elyse Steinberg - 《進擊的正義》
Catarina Vasconcelos - 《海是鳥與樹的孩子》
Jon Shenk, Bonni Cohen - 《體操A級醜聞》
Garrett Bradley - 《談》
Kirsten Johnson - 《爺爺的死亡排練》
Philippa Ehrlich, James Reed - 《我的章魚老師》
Nicole Newnham, James Lebrecht - 《希望之夏:身心障礙革命》
Beyoncé, Ed Burke - 《Homecoming碧昂絲作品》
Beyoncé, Blitz Bazawule - Black is King
Lana Wilson - 《泰勒絲:美國小姐》
Caroline Suh - BLACKPINK: Light Up the Sky
Waad al-Kateab, Edward Watts - 《親愛的莎瑪》
Lauren Greenfield - 《大權在后:前第一夫人伊美黛》
Yann Arthus-Bertrand, Anastasia Mikova - 《女也》
Ramona S. Diaz - A Thousand Cuts
Maite Alberdi - The Mole Agent
【重點影集】
Sam Miller, Michaela Coel -《生命轉彎那一天》
Lenny Abrahamson, Hettie Macdonald - 《正常人》
Maria Schrader - 《出走布魯克林》
Eric Goode, Rebecca Chaiklin - 《虎王》
【華語片】
黃綺琳 - 《金都》
李哲昕 - 《迷航》
梁銘佳& Kate Reilly - 《夜香・鴛鴦・深水埗》
麥曦茵 - 《花椒之味》
廖克發&陳雪甄 - 《菠蘿蜜》
柯貞年 - 《無聲》
王希捷 - 《一家之主》
徐譽庭&許智彥 - 《我沒有談的那場戀愛》
郭珍弟 - 《戀愛好好說》
陸慧綿 - 《迷走廣州》
王婉柔 - 《千年一問》
Raye - 《十二夜2:回到第零天》
吳郁瑩 - 《阿紫》
蕭菊貞 - 《銀簪子》
朱天文 - 《願未央》
魏郁蓁 - 《阿查依蘭的呼喚》
黃勻弦 & 廖珮妤 - 《山川壯麗》
黃小珊 - 《大冒險鐵路》
陳怡聞 - 《Puppy Love》
蔡怡芬 - 《箱子》
李宜珊 - 《手事業》
羅晨文 - 《幽魂之境》
游珈瑄 - 《家庭式》
宋方 - 《平靜》
鄭陸心源 - 《她房間裡的雲》
施佳妍 - 《尋找瑩穎》
-
圖片來源:The Guardian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茶壺上面有16隻蟾蜍,每隻蟾蜍動作都不一樣 「金和貴銀樓」從1910年開業,至今已經營110年,是萬華地區僅存唯一一家手工銀樓,第三代傳人鍾春忠今年已80歲,到現在仍秉持著爺爺傳下來的傳統金雕技術,日復一日的開門、打製金飾,到現在還依照爺爺經營時期留下來的「花簿」當作型錄,讓客人挑選訂製。 鍾春忠...
銀簪子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應 Giloo紀實影音 的邀請,參與了這次「2020金馬影展|影迷許願片單」活動的投票,同時也撰寫了這次金馬影展五部作品推薦,主要以未在台灣上映的作品、紀錄片為主,文章如下,請各位影迷斟酌參考。
.
個人認為今年金馬影展最打動我的作品,無疑是蕭菊貞執導的紀錄片《 #銀簪子》(2000)。導演在映後受訪時提到,當年她以《紅葉傳奇》(1999)榮獲金馬獎之後,大家都勸她應該拍一些有關本土意識的題材(剛好隔年又適逢首次政黨輪替),怎麼可以去拍這些老兵。但身為外省第二代的蕭菊貞,有感父輩的故事從來沒有機會被述說,仍然堅持訪問自己的父親,請他回顧自己的人生際遇。
.
我自己本身也是外省第三代,從小朝夕於祖父相處,但卻從未理解過他的處世觀念,也從不覺得重要。然而,透過導演蕭菊貞的角度,重新去注視這些被歷史拋下的存在,才意識到這些人不是什麼大人物,但卻都有一段蕩氣回腸的悲劇故事埋藏在記憶之中,從未有機會獲得傾吐。這段觀影過程中的感動與震撼,難以言述,只能淚目以對。
.
另一部特別有感的紀錄片是動保主題的《 #海象海象不要哭 The Walrus and the Whistleblower》(2020)。請想想,你以為這些海洋公園的海象是從哪兒來?答案是,與海洋公園合作的獵人必須前往海象棲地,先將牠們的父母殺害之後,再強行捉捕嬰兒海象,並利用人類藥物強制餵食控制。看不下去園方長期虐待動物,也不忍再繼續作為共犯的職員們,最後終於站出來揭發這些秘辛,也成功喚起社會關注。看完之後,你還敢去那些陳列海生動物的展館嗎?
.
身為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腦粉,不免俗地還是要談一下《 #鬼迷費里尼 Fellini of the Spirits》和《 #生活的甜蜜二三事 The Truth About La Dolce Vita》(2020),雖然這兩部作品的觀點梳理未必周全,前者著重太多怪力亂神的面向,敘事角度稍嫌混亂,後者的主角則根本不是費里尼,而是監製朱賽佩.阿瑪托(Giuseppe Amato)。這些作品仍能讓觀者對費里尼的生平與創作多一份理解,只是你得接受這些討論的視角實為「旁門左道」。
.
劇情片部分,就選一部特別偏門的。本屆金馬影展是我第一次觀賞異色名導約翰.華特斯(John Waters)的作品,感受真是妙不可言。這部《 #女人的煩惱 Female Trouble》(1974)的導演手法看似業餘,演員的演出也拙劣地令人發笑,情節更是欠缺邏輯。但細看之下,卻能看見導演的可觀意圖,即凸顯「醜的美妙」。當我們認為一部美的人、美的電影該是怎麼樣子,他就偏要反其道而行,破壞觀眾對世界的既有認知。
.
他的御用「女主角」蒂凡(Divine)(如附圖)在片中飾演連環殺人魔頭,但她的每一次殺人行動,卻總是唐突地令人發笑。話說回來,每回我們看見社會新聞的殺人事件,總會說自己對加害人的行徑難以理解。約翰.華特斯其實只不過是想要讓我們透過一個社會認知的「瘋子」的角度去看待並理解她所感受到的世界而已。至少在觀影當下,我們幾乎能同理她的每一個殘暴舉動,甚至與之同樂。導演對觀眾心理的高效操弄,實在令人驚異。
.
https://reurl.cc/14ady8
2020金馬影展影迷許願投票
金馬影展 TGHFF #金馬影展
銀簪子 在 吳淡如每周一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心裡雖然愁苦,但是肉體很難閑著。這就是西門慶。
辦完葬禮的那天晚上,西門慶還來李瓶兒房裡,要在裡頭睡覺守靈,房子裡頭還供奉著李瓶兒的衣物和三寸金蓮,西門慶觸景生情,進門就一直大哭,他叫丫頭擺了飯菜,假裝李瓶兒還在,還跟他同桌吃飯,用筷子來起菜來,對著空中說:「來!你吃吧!」李瓶兒房裡的丫頭和奶媽都忍不住哭了,一連幾個晚上,都是奶媽如意兒在旁邊伺候。有天晚上,西門慶說要喝茶,如意兒起來倒茶。
忽然間,他就把如意兒壓到床上,兩個人一起鑽進被窩裡了。如意兒對他說:「您既然賞識我,就別打發我,請您儘量用我吧!」西門慶說:「心肝,你只要用心服侍我,我怎麼會養不起你呢?」
怕被趕出西門家,意料之外又被主人弄上床,如意兒對西門慶百般迎合,讓西門慶心滿意足。第二天,西門慶還拿出李瓶兒的四銀簪子子來打賞她。從這天開始,這個本來不邋遢的奶媽,開始打扮起來,這一打扮,就有了幾分姿色,見人比較有笑臉,態度也沒那麼卑微,非常關切西門慶的潘金蓮,當然也注意到了,西門慶還故意瞞著潘金蓮,此後西門慶來到西門府這花園,只要看到潘金蓮的門關著,就繞到了李瓶兒的房子裡來來找奶娘睡覺。李瓶兒本來的Y頭迎春和繡春也知道,大家心照不宣。
這天西門慶又吃了胡人和尚給他的春藥,找如意兒上床,看到如意兒身上細皮嫩肉的,很驚喜的說:「原來你的身體皮肉也跟妳娘一樣的白白淨淨,我抱著你,就好像抱著她一樣!」
這下子更把如意兒當成李瓶兒的替代品了。
這個奶娘如意兒比西門慶小一歲,這一年三十一,當年因為她剛出生的孩子夭折了,丈夫又因為犯罪被官府處決,才投靠到這裡來當官哥兒的奶媽,她有一百個願意留在西門慶旁邊,比他所有的老婆更殷勤,為他拿鞋拿襪,洗臉梳頭,床上床下,伺候得服服貼貼,西門慶要做什麼,她從不反抗,只是像西門慶的所有女人一樣,都在床上好歹討些東西。西門慶也没忘打賞她。
只有西門慶以為大家不知道他在李瓶兒的房裡做的,不只是守靈而已。
潘金蓮知道這件事,很不高興,就去跟月娘告狀說:大娘,你怎麼不說他呢,他真的不要臉,常常轉到那個房裡跟奶媽睡覺,萬一哪天又弄出一個孩子來怎麼辦?
月娘卻說:你要說自己去說,幹嘛叫我說呢,你背後都做好人,當我是個傻子嗎?我才不管這件事。
潘金蓮碰了釘子,一聲不響就走回房裡。她雖然敢罵西門慶,卻十分了解西門慶,這件事說不說結果都一樣!說了是自討苦吃。
這時月娘已經有了身孕,潘金蓮也非常的好奇,他不是一直都沒法生出孩子來,怎麼就能夠懷孕呢?碰巧有一次,擅長偷聽偷看的潘金蓮,抓到的月娘的大丫頭玉簫和住在西門慶書房的孌童書童兒,趁著西門慶在辦喪事,偷偷地在書房裡面翻雲覆雨,於是他就威脅與蕭:如果你不把大娘房裡的事情一五一十告訴我,你做的事我就要去告訴西門慶!
這時候她對自己的地位非常的有危機感,因為月娘快生孩子了,西門慶又跟奶媽搞在一起,萬一大家都有孩子,他沒有孩子怎麼辦?於是她就偷偷問月娘房裡的丫頭玉簫,月娘是怎麼懷孕的,玉簫說,是吃了薛尼姑的藥,就有了,潘金蓮把這尼姑叫過來,給他一兩銀子,也要那個藥吃。
(金瓶梅74,圖文不符)
銀簪子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金茶壺上面有16隻蟾蜍,每隻蟾蜍動作都不一樣
「金和貴銀樓」從1910年開業,至今已經營110年,是萬華地區僅存唯一一家手工銀樓,第三代傳人鍾春忠今年已80歲,到現在仍秉持著爺爺傳下來的傳統金雕技術,日復一日的開門、打製金飾,到現在還依照爺爺經營時期留下來的「花簿」當作型錄,讓客人挑選訂製。
鍾春忠最喜歡的作品「舞獅」栩栩如生
花簿裡記載著各種髮簪、手環、耳環、墜子等金飾款式,算來超過千種樣式,鍾春忠很有自信的說,「整本我全部都會做,都記到腦子裡了,客人會說,你花簿給我看一下,有些師傅會不敢拿出來,怕做不出來,但我隨便你翻,我都做的出來。
銀簪子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鍾忠春深諳台灣文化習俗,擅長製作傳統金飾,例如兒子和媳婦送給母親、婆婆的六角仗髮簪,女兒送媽媽的佛手杖髮簪,製工雖繁複,他卻做得開心;若遇客人問起小孩難養該戴什麼,就推薦具有掃除厄運的鐵掃帚、剪刀平。
問及現在市面上機器打的銀飾居多,為何堅持手工打製?他說:「因為我還是喜歡手工打的感覺,每一副作品都不一樣。」像佛手杖上的四隻手指上有敲打的痕跡,不是市面一般光滑的模樣,「而且手工才有亮面,打模的很多都是霧面,那質感看起來不一樣。」而讓他堅持下去的原因,不外乎是可以享受坐在工作台前,聽那敲敲打打的聲音,看那慢慢雕磨出來的漂亮金飾吧。他說:「我做到現在,從來沒有想要轉行,做得很快樂哩。」
他說,打造人物最麻煩、時間又長,因為型態與神體都需要細細雕刻才行,各個精細美妙,「像自在觀世音菩薩的臉部,我用了四種以上的工法,突顯五官和神韻,還有衣服線條飄動的樣子,也需要設計才能做好。」不過,他也強調這些藝術品是非賣品
銀簪子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匠人魂》#10 千金一刻 (資料來源文化總會網站)
在人潮熙來攘往的萬華康定路上,金和貴銀樓嫻靜地隱身在騎樓中,小店低調精緻,從櫥窗陳設的擺件設計,便能看出金和貴第三代傳人鍾師傅獨特的美感品味:古樸木段上,錯落有序擺上做工精細的手打金飾,樸質與珍稀並陳,等待著收藏家前來叩問探訪。
隨著一般坊間金飾店逐漸放棄手工打製,轉以販售機械仿製鑄模的金飾,金和貴的鍾師傅始終堅持著阿公創業至今的手工精神與傳統技法,無論是打造客戶定製的傳統花樣髮簪、領帶夾,為客人找回時光凝滯的珍貴記憶,或是生動小巧、全身靈活擺動的金魚飾品,都能看見師傅在保留傳統打金工法之餘,不斷突破、超越的自我實現。放眼望去,店中擺放著各式獨創的非賣品,靈動小鹿依偎著樸木仙翁的〈福祿壽〉;雙童手拿獅頭面具嬉鬧的〈舞獅〉,每件作品都承載著師傅對於創作永保赤誠的初心。
蓄留一頭及肩銀髮的鍾師傅,談起自己的作品時,充滿藝術家的傲骨堅持。他甚少繪製草稿,往往順著金子的柔韌性質,隨著手感與靈感自由勾勒心中想像。師傅的創作靈感截取自生活中的細微觀察,像鍾師傅在雕刻「龍」的時候,會帶著相機勤走寺廟,捕捉各式龍的神情態樣。師傅更分享,人物五官表情的描摹是雕刻作品時最耗心費神的!雖然偶有創作卡關的時候,但師傅總能輕鬆面對這些創作瓶頸,先轉移注意力雕刻其他物件,等靈感再次來臨時,作品自會水到渠成。
鍾師傅說:「吃這行飯,需要極大的耐心!」就像金子的物質特性一樣,不易氧化、高延展性的本質,需要金雕師傅在工作檯上和它慢慢推敲消磨,否則很容易就會被金子的韌性打敗!環顧店裡的巧手作品,再再強調手感溫潤樸質的鍾師傅,連雕刻使用的小鑿刀、眼鏡上懸掛的放大鏡,也都自己親自磨打,不假他人之手,甚至愛妻臉上的純金眼鏡架,也是自己跟隨靈感信手捻來的精彩作品!
作為金和貴第三代傳人,開了百年的金飾店,鍾師傅感嘆地說:「如果不做要怎麼辦,不做就是都不見了,手工都不見了。」鍾師傅自幼便在金子鋪成長,日夜在雕花、慢掏、細捶間,將寸寸時光鑄為件件世間獨有的精緻金雕。金和貴立於萬華一隅,在開業百年的時光裡,看盡萬華榮景,送往迎來每寸光陰故事。萬華有許多銀樓都拿現成的金雕來賣,但鍾師傅堅持走出自己的路。承接百年使命的鍾師傅,無論金雕產業逐漸沒落,始終以專注無瑕的誠摯,透過親手打製的純金之禮,將人與人之間的情誼,鍍上此生不渝的永恆祝福。
銀簪子 在 [影評]銀簪子-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事實是否為一種雷呢?
新聞是否為一種雷呢?
當紀錄片被放在討論的範圍中時
事實是否成為了一段劇情呢?
總而言之 這大概是有雷的吧
電影一開始,我以為《銀簪子》說的是一個關於遊子的故事,離家的距離越來越遠,逐漸
與家鄉疏離的經驗發生在大部分從鄉村被捲進都市的年輕人的心中,這便是這樣的一部電
影吧?但再看下去,我發現這故事講得比我所想的還要深沉。
《銀簪子》說的是自身的經驗,一個眷屬家庭的故事,這個故事與兩岸的大歷史緊緊相依
,但又以其獨特的韻味發展成一個屬於導演家族的聲音,它透過影像、父母的嘴,重現在
觀眾的眼前。導演蕭菊貞充分地表現了紀錄片--說自己的話—的目標,她用影像紀錄自己
的家庭,並存這裡發展出一面講述1949年來台軍人落地生根經驗的網,它不僅串起了一個
個有相似遭遇的家庭,他還說出了那些在台灣擁有著曖昧身分、飄盪在空中、逐漸老去的
榮民們。比起導演自己身處的完整/雙重的家庭經歷,來台的軍人(榮民)在國家政策與
戰爭結果的限制下被迫作為一個獨自的人(它同時是在一段時間後被國家的軍事效益強制
排除的弱勢人物),一個與過往切斷(一個回不去的記憶/家鄉),與現在脫節(台灣/大
陸社會的急遽變遷),在外省人權力結構中位於底層的人以及他存在當下的懸宕時間,那
段歷史要求他們奉獻自自己的生命去等待,太漫長的期望最終壓垮了他們。最後,他處在
一個隔離的空間結構中(榮民之家),恰好類似他們在台灣社會的處境。如果我們將所有
來台軍人都歸類在這種經驗中,那當然有問題,但是,這卻是在國家分裂歷史下所呈現給
我們的事實,比起導演以家庭作為出發點說的故事,這群人的生命經驗處在無著力點的空
虛中,無力找到發聲者與聆聽的對象,當下的社會是否已足夠開放能夠接納/聆聽這些故
事了呢?這還來得及嗎?
一個個斷裂的經驗,一張張政治分裂背後被抹消的容貌,在「榮民」這一個集體代名詞中
,他們成為了在台灣社會中的某一類人(這個分類的獨特性在於他們既在台灣社會中又在
台灣社會之外,榮民之家的設置與空間體驗說明了這點)。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至今仍
持續地在台灣社會發展),造就了分類事實的正當化。
從導演自己的父親發展到附近的老兵社群,這看起來像是一個合理的發掘故事的選擇,但
這實際上卻忽略了每個人存在狀態的差異,它讓《銀簪子》以現象作為敘事的主線,背後
的歷史情境和當下環境的差異在影像的篇幅中用一些意識形態教育的宣傳影片帶過,這是
拍紀錄片的取捨問題,『人』的豐富性應該呈現多少,同時又不會失去焦點,導演蕭菊貞
似乎想要透過父親的交友圈去編採這些故事,但前半段插入的訪談卻在這個取徑方法上顯
得突兀。
電影後半段的父親回鄉則點出了另一個現在我們需要面對的問題,身為外部者無法超越的
經驗界線,比起父親熟悉的故里,導演和她的母親卻怎麼也沒辦法融入那個情境中,那只
屬於一代人的記憶,既為家族成員共享也封閉在他自己身上。當人垂垂老矣,記憶與歷史
伴隨著不可傳授的認同消失在一代人的心中,隨著老兵的凋零,「老家」也變成一個以一
個巨大形象代稱的事物,即使是在導演的家庭之中,這仍是無法觸及和傳承關係/影像/情
感,想要理解的意圖仍跨不過這句大的代溝。
當往前的路已經堵死後,回顧過去又能得到什麼呢?老兵沉醉其中的是一段過往的記憶,
一股遺憾和愁緒,《銀簪子》呈現了它,當榮民/老兵在兩岸開放探親後回到老家去時,
記憶的景象受到當下和分裂的生活經驗替換,這讓回鄉的老兵夾在兩個地方之間,一是回
憶的家鄉、一是眼前的家鄉,想回家的激烈心情終究無法做到,後悔和不忍再見令他們選
擇再度告別故鄉,他們就像是永恆的遊子,不靠岸的水手。導演蕭菊貞除了拍了這部紀錄
片外,還寫了一本與本片相關的書,如果想深入了解片中提到的故事與人物的處境,這會
是一個很好的管道。
--
辛苦的歲月是過去的歲月
人們期待痛苦以便工作
https://tw.myblog.yahoo.com/oberon48-boyc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192.211
※ 編輯: oberon48 來自: 140.113.192.211 (11/04 03: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