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就是我離開台灣、搬到紐約滿三年的日子了,小時候真的對美國沒興趣到任何經典美劇我都沒看過,連慾望城市都是三年前才開始看,如果告訴大學剛畢業的我說我會在紐約生活,我大概打死也不會相信吧。
紐約給了我很多世界級的經驗跟養分,改變最多的除了體重之外,還有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
前幾天看到一個影片,是拜登親自參加在白宮舉行的移民宣誓儀式,當時移民局代理局長Tracy Renaud說完「各位新公民們,當你們聽到你的國家的時候,請起立。」後就開始一一唱名國家:「加拿大、中國、英國、阿富汗、哥倫比亞.....」所有國家名都被念完之後,還剩一個女子做在位置上,Tracy Renaud:「Did I miss you?」那個女生站起來,看著她說:「Republic of China, Taiwan」我看這個影片的時候,心中真的滿滿感動,也有很多感慨。
身為在海外打拚的台灣人,很多時候我們必須面對自己的國家不被承認的場合,十年前我在日本的時候,我的居留證上面毫無選擇地要被寫上中國台灣,有些朋友也有過在宣誓成為美國公民的時候出生地被寫成中國,要據理力爭才能改回台灣,有委屈、有氣憤,所以當同胞在白宮能大聲說出自己國名,真的感觸很深。
或許有人會說:「如果你們這麼愛台灣,幹嘛不留在臺灣?」出國前我曾經對於某些新聞事件有過同樣的想法,但是出了國之後,我不僅親自感受到,自己身在美國卻一直掛念自己家鄉的感受,在紐約的經驗也讓我成長很多。
2019年我在聯合國實習,大家都知道,拿台灣護照的話是連觀光客參觀的門票都拿不到的,因為聯合國不承認台灣,想當然,在申請實習的時候自然沒有台灣這個國家選項,怎麼辦?唯一的辦法就是按下China那個欄位,去辦理所有的入職手續,有網友曾經私訊我:「那麼有骨氣就不應該當中國人、去聯合國實習!」的確我也有一陣子避談我到底是怎麼進入聯合國的,但是後來在聯合國有個台灣前輩告訴我:「你想要因為這個骨氣、這個面子,而不去聯合國工作,還是先讓更多台灣人進入聯合國,讓聯合國裡面有更多來自台灣的聲音?」
來到紐約之後,我能跟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分享台灣的大小事情,我能給中國朋友看看我們注音的鍵盤跟他們的拼音有多不一樣,可以給他們看看我們是怎麼狂罵自己選出來的政府還不會被抓(?)我們能代表著台灣,參與更多國際級的交流活動,如果我一輩子因為「愛台灣而待在台灣」,我可能完成不了這些事情。
出國後我的想法改變了、收入變多了、能捐給台灣慈善團體的金額也比出國前高了至少五倍,無論人在哪裡,想對自己家園做出貢獻的心從來沒有改變,「身在海外」這個狀態也不應該是這份心被質疑的理由,我希望未來無論我在哪裡,都能大聲說出自己國家的名字,沒有其他原因,就因為深深愛著自己的家。
#影片在留言區
「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的推薦目錄:
- 關於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同志人夫鄒宗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林生祥 Lin Sheng Xi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問題] 沒有注音鍵盤會不會很難用? - 看板MAC 的評價
- 關於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某些人為什麼會覺得鍵盤上沒注音比較帥??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請益羅技iPad鍵盤沒有注音的解決方案 - 3C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治遊治在】筆電英文鍵盤改成中文鍵盤-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注音輸入法無法選字怎麼辦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蔡沁瑜- 為了鍵盤沒有注音符號而生氣 這要我怎麼打啦 郭 ... 的評價
- 關於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鍵盤] 沒注音的鍵帽想畫注音上去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vChewing 威注音 - GitHub Pages 的評價
- 關於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問題] IOS15.0.1 注音選字錯誤PTT推薦- iOS 的評價
- 關於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鍵盤] 沒注音的鍵帽想畫注音上去- 看板Key_Mou_Pad 的評價
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同志人夫鄒宗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家三個媒體人的討拍文,拜託大力分享
我們家有三口人做新聞工作。
我爸爸,只有小學五年級學歷,在公家機關當工友,隨著長官學四書,養成文字教育。進入不在乎學歷的聯合報做社會新聞記者,後來跑司法,他捧著厚厚的《六法全書》一條一條請教檢察官,還出過兩本法律專欄的書。
我先生,政大新聞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科學傳播碩士,從民生報記者到聯合報記者,從聯合報關係企業《溫哥華世界日報》總編輯做到社長。政大新聞系是他的第一志願。當年考生多半把台灣大學一大堆系填完才輪到政大。他說這輩子只想做新聞,還想專注在科學新聞上,這條線冷門,但是對國家社會影響重大,所以他在美國念了一個專攻「科學新聞傳播」的碩士。
我當年當然只是蠢B一枚,考進政大新聞系都還沒想過我一個小兒痲痺患者,將來怎麼「跑」新聞?幸好,我發現新聞專業裡有一行「編譯」,我可以幹。就是把國際新聞翻譯成中文,幫助讀者擴大視野。我算還愛讀書,讀到政大新聞研究所畢業,在聯合晚報上班時,還曾拿報社的補助去威斯康辛大學進修「比較婦女學」。後來轉行做音樂,做選書,我都沒放下六年新聞教育與十二年新聞工作養成的習慣──我起床一定看國際新聞。
我爸爸還在時,我們三人的共同話題就是「怎麼跑新聞」。我爸爸那個時代到外縣市跑命案,寫完新聞稿,稿件要隨火車送回報社,要不,用電報,要不,電話報稿(就是你講給報社內勤同仁聽,他們幫你寫出來。)新聞寫在報社專用的稿紙上(格子比較大,方便撿字工人看),經過層層核稿後,發到撿字房讓工人來排字,排完後再拼版,然後印出來,這叫「鉛字印刷」的報紙年代。所以那個時代如果報紙出現「錯字」,才會叫「手民之誤」,撿字與拼版工人的錯。
我跟我先生都經過鉛字排版時代,都經過颱風淹水,我們還要涉水到報社發稿的日子。那個時代寫一條新聞,如果需要查資料,沒有電腦,沒有網路,請到報社的資料室去翻各式卷宗,那裡有依記者名字與發稿時代做的資料夾,我爸爸「何振奮」的卷宗好多好多。爸爸過世後,有昔日同仁跟我說,嘉義發生大命案,我老爸一個人幹掉兩個整版。我爸爸怎麼辦到的?我們幹記者的,腎上腺素經常處於過度分泌狀態,趕稿拼命寫搶時間,十個有九個罹患胃潰瘍,老爸臨死前胃部大出血不止,那是記者時代罹患胃潰瘍的後遺症。
鉛字時代的報紙很好經營,一來,當時有報禁,報紙就那幾家,廣告自然很多。二來,電視也只有三台,一天只有三個時段的電視新聞,那時,是電視新聞抄報紙新聞。
就在報禁解除,全面電腦化後,讀者的新聞管道呈「量子躍進」,現在你待在家裡就有二十四小時輪播不完的新聞,還不止一台。手機隨便滑就有新聞。誰還看「報紙」?「報紙」的讀者是死一個少一個,不會回增。我還記得父親當年的焦慮,他一生靠自學累積的學識如果無法用鍵盤打出來,他對報社來講就是「廢人」,在社會的技能分布上叫做「功能性文盲」。他每天夾個鍵盤回家企圖練習電腦輸入,他小時沒學過注音,倉頡輸入又記不住部首碼。我在他身上看到「報紙的一頁沒落史」,不管是鉛字排版,電腦排版,紙媒一定會走入歷史。
但是媒體人還是在掙扎,如果你不愛買報紙(嫌印報浪費地球資源),那我們給你電子報,給你推特,給你臉書粉絲頁,給你line, wechat, 新浪微博,給你各式app。現在的新聞人要在一個虛擬的世界裡求生存。
但是骨子裡,我們新聞人並沒有變。我們跟警察一樣,都可以冠上扁平腳(flatfoot)的貶抑綽號,因為我們還是得用自己的新聞鼻去挖掘新聞,用自己的腳去跑現場,去埋人脈(埋樁),坐到電腦前,我們還要不斷地查證新聞的忠實度,尋找新聞輔助資料(譬如美國給台灣的阿帕契究竟是跟其他阿帕契有多不同),落筆時,要考慮有無「扭曲新聞」「角度正確否」「有無傷害到當事人」「有無遵守新聞倫理道德」,最重要的,你思索,我寫的這條新聞之所以叫「新聞」,是因為它對社會有衝擊,無數的新聞匯集就構成「人類的面貌改變」。
是因為這樣,有的記者可以賠上一條命,被伊斯蘭國(ISIS)斬首示眾,還是前仆後繼。因為這樣,有的日報記者一個星期只見到孩子一面(因為他們發完稿回家,小孩已經睡覺了。我小時就是一個星期只見到爸爸一次,其他六天,他在法院,他在命案現場,他在跟人抽煙泡茶哈啦埋關係,或者跟某些記者一樣,隨身帶牙刷,晚上睡在警分局裡,叫做蹲點。)有的記者胃潰瘍高血壓心肺血管疾病上身,壓力來自「我會不會漏掉新聞」?
然後,他回到報社,看到報份與廣告日漸減少,看到電子報沒有「爆奶倒奶大鵰激凸」而乏人點閱,看到傳播生活資訊的粉絲頁遠遠不敵那些專做「毛孩子」、「洋蔥文」、「有雷勿入」「殘忍慎入」的各式專頁,他會頹然倒在電腦前自問:「你們知不知道15年後,人類缺水的狀態會比現在嚴重40%」「你們知不知道我跑了多少地方,用了多少人脈,打了多少查證電話,才寫出這條弊案」,為什麼沒人按讚,我做的事沒價值嗎?
但是每一天我們起床,還是穿上隱形的超人裝,帶著課堂上學來的新聞倫理觀,沿著我們以無數青春歲月建立的人脈關係,幫你們守望世界去了。福島事件時,電力中斷,網路中斷,當地報紙是記者與編輯「手寫」的大字報,現在典藏在博物館裡…‥那樣的狀況裡,媒體人相信自己的工作不只是「一份薪水」,而是「責任」。
現在你知道了我家的新聞人故事,我可以拜託這個粉絲頁的讀者到「溫哥華世界日報」的粉絲頁去按讚,加入他們的line群組嗎?因為它們是此地台灣人理解台灣、加拿大、世界的窗口。因為那是我老公服務的單位,當年他立誓終生做記者,轉眼已35年。他跟許多工作伙伴一日日看著紙媒的沒落,咬牙硬撐著轉型,希望在網路世界找到生機。
你的按讚會是一種鼓勵。更重要的,你的按讚可能為他們帶進【廣告】,讓他們繼續為你守望世界。
是的,我在討拍拍。但是我們值得你的一拍。因為我們的人生歲月有一半以上是為了別人。
請往留言1.參觀《溫哥華世界日報粉絲頁》,按讚。請到留言2.掃描line群組二維碼。
https://www.facebook.com/wjvancouver?hc_location=ufi
@這張珍貴照片是我爸爸與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左邊的是我爸爸,他們長得很像,有時連門房都會認錯人,朝我爸爸叫發行人。這張照片大約是在聯合報的康定路時代,我爸爸說他的桌子只有三條腿,要頂著牆壁寫稿。夏天,沒冷氣,穿汗衫短褲發稿(那時代還沒有女記者,沒關係。)這就是記者啊!
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林生祥 Lin Sheng Xi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聽何穎怡說故事
一家三個媒體人的討拍文,拜託大力分享
我們家有三口人做新聞工作。
我爸爸,只有小學五年級學歷,在公家機關當工友,隨著長官學四書,養成文字教育。進入不在乎學歷的聯合報做社會新聞記者,後來跑司法,他捧著厚厚的《六法全書》一條一條請教檢察官,還出過兩本法律專欄的書。
我先生,政大新聞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科學傳播碩士,從民生報記者到聯合報記者,從聯合報關係企業《溫哥華世界日報》總編輯做到社長。政大新聞系是他的第一志願。當年考生多半把台灣大學一大堆系填完才輪到政大。他說這輩子只想做新聞,還想專注在科學新聞上,這條線冷門,但是對國家社會影響重大,所以他在美國念了一個專攻「科學新聞傳播」的碩士。
我當年當然只是蠢B一枚,考進政大新聞系都還沒想過我一個小兒痲痺患者,將來怎麼「跑」新聞?幸好,我發現新聞專業裡有一行「編譯」,我可以幹。就是把國際新聞翻譯成中文,幫助讀者擴大視野。我算還愛讀書,讀到政大新聞研究所畢業,在聯合晚報上班時,還曾拿報社的補助去威斯康辛大學進修「比較婦女學」。後來轉行做音樂,做選書,我都沒放下六年新聞教育與十二年新聞工作養成的習慣──我起床一定看國際新聞。
我爸爸還在時,我們三人的共同話題就是「怎麼跑新聞」。我爸爸那個時代到外縣市跑命案,寫完新聞稿,稿件要隨火車送回報社,要不,用電報,要不,電話報稿(就是你講給報社內勤同仁聽,他們幫你寫出來。)新聞寫在報社專用的稿紙上(格子比較大,方便撿字工人看),經過層層核稿後,發到撿字房讓工人來排字,排完後再拼版,然後印出來,這叫「鉛字印刷」的報紙年代。所以那個時代如果報紙出現「錯字」,才會叫「手民之誤」,撿字與拼版工人的錯。
我跟我先生都經過鉛字排版時代,都經過颱風淹水,我們還要涉水到報社發稿的日子。那個時代寫一條新聞,如果需要查資料,沒有電腦,沒有網路,請到報社的資料室去翻各式卷宗,那裡有依記者名字與發稿時代做的資料夾,我爸爸「何振奮」的卷宗好多好多。爸爸過世後,有昔日同仁跟我說,嘉義發生大命案,我老爸一個人幹掉兩個整版。我爸爸怎麼辦到的?我們幹記者的,腎上腺素經常處於過度分泌狀態,趕稿拼命寫搶時間,十個有九個罹患胃潰瘍,老爸臨死前胃部大出血不止,那是記者時代罹患胃潰瘍的後遺症。
鉛字時代的報紙很好經營,一來,當時有報禁,報紙就那幾家,廣告自然很多。二來,電視也只有三台,一天只有三個時段的電視新聞,那時,是電視新聞抄報紙新聞。
就在報禁解除,全面電腦化後,讀者的新聞管道呈「量子躍進」,現在你待在家裡就有二十四小時輪播不完的新聞,還不止一台。手機隨便滑就有新聞。誰還看「報紙」?「報紙」的讀者是死一個少一個,不會回增。我還記得父親當年的焦慮,他一生靠自學累積的學識如果無法用鍵盤打出來,他對報社來講就是「廢人」,在社會的技能分布上叫做「功能性文盲」。他每天夾個鍵盤回家企圖練習電腦輸入,他小時沒學過注音,倉頡輸入又記不住部首碼。我在他身上看到「報紙的一頁沒落史」,不管是鉛字排版,電腦排版,紙媒一定會走入歷史。
但是媒體人還是在掙扎,如果你不愛買報紙(嫌印報浪費地球資源),那我們給你電子報,給你推特,給你臉書粉絲頁,給你line, wechat, 新浪微博,給你各式app。現在的新聞人要在一個虛擬的世界裡求生存。
但是骨子裡,我們新聞人並沒有變。我們跟警察一樣,都可以冠上扁平腳(flatfoot)的貶抑綽號,因為我們還是得用自己的新聞鼻去挖掘新聞,用自己的腳去跑現場,去埋人脈(埋樁),坐到電腦前,我們還要不斷地查證新聞的忠實度,尋找新聞輔助資料(譬如美國給台灣的阿帕契究竟是跟其他阿帕契有多不同),落筆時,要考慮有無「扭曲新聞」「角度正確否」「有無傷害到當事人」「有無遵守新聞倫理道德」,最重要的,你思索,我寫的這條新聞之所以叫「新聞」,是因為它對社會有衝擊,無數的新聞匯集就構成「人類的面貌改變」。
是因為這樣,有的記者可以賠上一條命,被伊斯蘭國(ISIS)斬首示眾,還是前仆後繼。因為這樣,有的日報記者一個星期只見到孩子一面(因為他們發完稿回家,小孩已經睡覺了。我小時就是一個星期只見到爸爸一次,其他六天,他在法院,他在命案現場,他在跟人抽煙泡茶哈啦埋關係,或者跟某些記者一樣,隨身帶牙刷,晚上睡在警分局裡,叫做蹲點。)有的記者胃潰瘍高血壓心肺血管疾病上身,壓力來自「我會不會漏掉新聞」?
然後,他回到報社,看到報份與廣告日漸減少,看到電子報沒有「爆奶倒奶大鵰激凸」而乏人點閱,看到傳播生活資訊的粉絲頁遠遠不敵那些專做「毛孩子」、「洋蔥文」、「有雷勿入」「殘忍慎入」的各式專頁,他會頹然倒在電腦前自問:「你們知不知道15年後,人類缺水的狀態會比現在嚴重40%」「你們知不知道我跑了多少地方,用了多少人脈,打了多少查證電話,才寫出這條弊案」,為什麼沒人按讚,我做的事沒價值嗎?
但是每一天我們起床,還是穿上隱形的超人裝,帶著課堂上學來的新聞倫理觀,沿著我們以無數青春歲月建立的人脈關係,幫你們守望世界去了。福島事件時,電力中斷,網路中斷,當地報紙是記者與編輯「手寫」的大字報,現在典藏在博物館裡…‥那樣的狀況裡,媒體人相信自己的工作不只是「一份薪水」,而是「責任」。
現在你知道了我家的新聞人故事,我可以拜託這個粉絲頁的讀者到「溫哥華世界日報」的粉絲頁去按讚,加入他們的line群組嗎?因為它們是此地台灣人理解台灣、加拿大、世界的窗口。因為那是我老公服務的單位,當年他立誓終生做記者,轉眼已35年。他跟許多工作伙伴一日日看著紙媒的沒落,咬牙硬撐著轉型,希望在網路世界找到生機。
你的按讚會是一種鼓勵。更重要的,你的按讚可能為他們帶進【廣告】,讓他們繼續為你守望世界。
是的,我在討拍拍。但是我們值得你的一拍。因為我們的人生歲月有一半以上是為了別人。
請往留言1.參觀《溫哥華世界日報粉絲頁》,按讚。請到留言2.掃描line群組二維碼。
https://www.facebook.com/wjvancouver?hc_location=ufi
@這張珍貴照片是我爸爸與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左邊的是我爸爸,他們長得很像,有時連門房都會認錯人,朝我爸爸叫發行人。這張照片大約是在聯合報的康定路時代,我爸爸說他的桌子只有三條腿,要頂著牆壁寫稿。夏天,沒冷氣,穿汗衫短褲發稿(那時代還沒有女記者,沒關係。)這就是記者啊!
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某些人為什麼會覺得鍵盤上沒注音比較帥??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某些人為什麼會覺得鍵盤上沒注音比較帥?? 好奇問一下... 單純想知道... 那如果鍵盤上有日文就比較美或醜嗎?? (日本人好像也不會這麼覺得啊...) ... <看更多>
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請益羅技iPad鍵盤沒有注音的解決方案 - 3C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實在不想花近一萬買巧控,也不考慮沒有觸控板及smart connector的鍵盤,所以目前還是以羅技的folio touch為主。想到的方案有:1. ... <看更多>
鍵盤沒有注音怎麼辦 在 [問題] 沒有注音鍵盤會不會很難用? - 看板MAC 的推薦與評價
原PO目前在英國,手邊的windows筆電快壞了
加上自己也是蘋果迷
所以想買台Macbook Pro
不過因為在英國買的沒有注音鍵盤
所以想請問有用過MAC的朋友們,會不會因為這樣不習慣?
還是其實一點差也沒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4.81.72.17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