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亞斯特質,我想起過去當兵的往事。回想起來,當時大家真是包容我好多好多,感謝大家不棄嫌⋯⋯
我人生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回憶是有關於當兵,那段時間大概是我這輩子體格最好的時候,這是唯一肚子可以看得出六塊肌肉的時候(現在都團結成一塊了😭),每天早睡早起,按表操課,就想著上下餐廳、運動操練。有趣的是,當你身體越疲累,腦袋反而會越清楚,那段時間,由於心靈開始變得澄澈起來,每天我都會寫信給身邊的朋友,而且真的是用那種紅色直條紋的信件紙,只差沒有拿毛筆在上面題字而已。
我記得那時候我還考了預備軍官,和我同梯的都是碩士班、博士班的學生,所以大家有一種相知相惜的感覺,因為我們過去都是靠大腦在工作,連丟個手榴彈(非實彈)我都會丟到自己的頭,但也因為這樣,有種革命的情感。有一次實彈演練,愚笨如我手榴彈又不小心丟得不夠遠,班長迅雷不及掩耳把手榴彈踢走,那時候我嚇到尿都快噴出來了,可是也感激涕零,如果不是那時候班長反應快速,大家後來可能都只能看到烤焦的海苔熊了。雖然後來班長告訴我們,那次實彈演練為了維護大家的安全,還是沒有用真正的手榴彈,但他仍然把手榴彈踢走,是因為想要跟大家說,有些時候危機發生,就是要有適當的危機處理能力,而不是愣在那裡,等待悲劇發生。
後來新訓、官訓結束之後,就到當時的國軍北投醫院(現為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服務,因為我不是心理師,所以也只能做一些打雜、整理雜物、接電話、安排個案等等行政的工作,可是大家對我非常好,每天中午我都去跑一圈陽明山(超健康,不知道有沒有人follow到那個時候的我?),除了早睡早起之外,也是第一次有機會進到身心科的病房,親眼看看那些因為創傷和病症而受苦的病人們,他們每一個跟課本上面說的都不一樣。
我記得有一個病友,每天都會跟我問早,臉上的笑容像是陽光一樣燦爛;還有一個病友很可愛,我都跟他說我不是心理師了,他還是經常會說:「心理師你今天要不要喝茶」,然後從他的保溫瓶裡面倒茶給我。有時候陽明山下著綿綿細雨,心情也跟著灰暗起來,但是常常因為他倒的那杯茶(雖然我從來沒有喝過),讓我在心裡面有一種溫暖。就算是過了10多年,我還記得他保溫瓶的顏色。
我的同事們有些是輔導長轉任、有些是一路軍校念上來,還考了研究所,由於學制的關係,他們在相對短的時間之內就畢業實習寫完論文,並且考取執照(沒有意外的話應該是兩年半,一般的學校碩士可能會念到三年到四年,當然,可能有一些是個人拖延症的關係XD)。
常常有人問我說,我想要考心理師,可是家裡面經濟狀況不允許,再加上心理師的養成需要很長的時間,有沒有什麼可以快速、然後又不用花太多錢的方法?老實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是如果你願意犧牲一些自由,或許可以考慮這條路線,我發現透過從軍的體系,當初跟我一起實習的那些軍職碩士生同事們,現在一個一個都變成心理師了⋯⋯結果我剩下我論文還沒寫完😭。
講回來,其實我想要從「心理系」踏入「心理治療」這條路,真的多虧我在北投那些心理師朋友們的啟發。如果當初我沒有考上預官就會去當大頭兵,然後當了大頭兵,就不會有機會遇到這些這麼好的夥伴,這些夥伴現在很多我們都還有在聯絡、甚至有些也是我現在的同事,節錄幾句影響我很深遠的話語,分享給大家:
1.心理師叮噹貓:「痛苦與快樂經常是一體兩面。當事人之所以不改變,只是重複去回憶讓他覺得痛苦的事情,是因為他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同時也獲得一種熟悉的快樂。」
2.心理師土地公:「世界上本來就會有人你比較要好,然後有人跟你比較疏遠。一昧地要求每個人都一樣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期待,也會讓自己活在一種必然的失望裡。像你跟心理師毛毛兔就比較好,跟我就比較疏遠一些。」當時他講這句話的時候我很訝異,因為我就坐在他車子裡面,但也因為他的誠實跟勇氣,而很佩服!
3.心理師小D:「有些時候你會覺得你跟某個人的關係怎麼突然變了,但實際上,這個突然並不是一瞬間發生的。而是在日子當中你們一定累積了一些彼此沒有發現的事情。這一定是有原因的。」最後一句話是她的口頭禪,那時候我正跟一個「喜歡櫻花的女孩」曖昧中,可是這個曖昧卻沒有結果讓我很低潮,她的這句話,安慰了我那個失望的夏天。
在北投醫院當預官的那些時間,我發現課本上面的東西根本沒有辦法應用在現實工作當中,包含職場人際關係的經營、界線的維持、距離的拿捏等等,我很開心有一群很棒的心理科的夥伴可以陪我一起度過那些我很白目、摸索和探索的日子,老實說,在他們眼裡也沒看過這麼「亞斯特質」的同事,也增添了一些生活的趣味(吧?)。
後來,我問了同梯的其他同學們,有人在醫院當藥師、有人實際去當檢驗人員,就跟一般工作沒什麼兩樣,差別就在於他們任職的單位是國軍的單位而已。我曾經想過,自己到底是怎麼能夠「又白目又安然」地度過那段「人生中第一個職場」的日子,我想起官訓時,隊長在我們離營前跟我們講的一句話:「有些事情可以說,有些事情不能說。不能說的事情不代表不重要,可以說的事情也不一定真的重要,區分在什麼時候該說什麼,什麼東西得放在心裡不要忘記,就可以變成一個成熟的大人」。
我也想要把這句話分享給大家,願我們成為成熟穩重的大人的同事,心中也不要遺忘,那個天真無邪又有點白目的小孩。
#圖片出處:
總統府、青年日報
國防部、人次室廣告
——
這裡閱讀全文
https://link.medium.com/i9dhKpytfjb
長耳兔心靈維度電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連結:愛的明目張膽】
昨天的文章,最多人問的是:老師都送什麼禮物?好想看老師包包裡有什麼!兩個姊妹如果都敏感該先滿足誰?萬一送姊姊或妹妹禮物之後,他們跑去跟對方炫耀怎麼辦?萬一送完禮物他們有人喊不公平,要怎麼處理?不用公平的方式面對手足爭執,顛覆傳統思維,為什麼不能用公平的方式給予?
我真喜愛你們的提問,讓我知道你們卡在什麼地方了,也讓我更清楚知道我該從什麼地方詮釋「獨特的愛」。
一般而言,我在家庭裡的面貌,孩子感覺到我這個母親,是非常偏袒的存在,不是對他人偏袒,而是對自己的偏袒(這也是為什麼三個孩子總說自己才是最被媽媽愛的那個人)。
但對我而言,我確實偏袒,但偏袒的方式是:誰在我身邊,我就能透過短暫的交流、肢體動作、語言表達,來準確的連結孩子,表達我對他(眼前的孩子)專屬的愛。
例如:三三和我一起上床睡覺,我會陪著她聊天,睡覺之前,彼此道晚安時時,我會告訴三三「謝謝你和我聊這麼久的天,謝謝你來當我的大孩子,要當家中的老大,很不容易,需要忍受弟弟妹妹的調皮搗蛋,也會有許多委屈,但是我還是要告訴你,能擁有你,讓我很幸福,媽媽很愛你。」
無論我和哪個孩子在一起,我都是真誠的對待,因為他們每一個,都是我所愛的人,不分輕重的愛,各自都有獨特的資源,都有我非常深愛的點。
我不是狐狸,所以面對孩子,我不會在不愛的情況底下勉強自己說「愛」,更不會為了「和諧」而說出違心的論調,也不會討好孩子。我的意思是,在孩子面前,我活在分分秒秒的當下,每當我一與孩子相處,眼前的孩子就成了我的唯一,在我與眼前的孩子之外的所有景物,都不再是關注的焦點,哪怕只有一分鐘或幾秒鐘,我就是專注的面對孩子。
譬如,川川因為姊姊說了什麼不好聽的話,讓川川氣得大叫,聲音分貝都趨近歇斯底里,是以一種撕裂的方式表達她內心的不滿。我在她身邊看著她,我會伸出手,摸摸她的頭,輕輕告訴她:「川川,你委屈了。」當下我是真的覺得川川委屈了,因此我出聲安撫她,但這個安撫,不是為了批判三三而來,而是真誠的只是想給川川力量,接住川川的情緒,讓她明白我知道她的難過,僅此而已。
連結孩子,禮物只是表面的形式,日常的互動,親子關係間的言語,肢體語言的傳遞,才是深刻的連結,有了這些連結,表面的禮物才能深化,進入到孩子柔軟的內心,滿足他們對愛的渴望。
因此,有人很想知道我到底送了孩子什麼禮物,我得說,禮物的種類不是重點,重點是親子的互動和肢體的連結和語言的表達,都要細緻的對待孩子,才能深化禮物的意義,否則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討好。
也因為我對孩子的愛,有著深深的扎根,這樣扎根,有助於緩解「孩子發現我送禮物給某一人」的後續效應。
比如,我送川川禮物時,川川曾問我「若被姊姊發現了怎麼辦?要不要說是媽媽借我的?」,我回川川「當然不可以,因為這是我真的要送你的,所以當姊姊發現,你只要大膽的說是媽媽給的就行。」
我的語言裡,同樣傳遞了幾個訊息:
1.愛,沒有見不得人:媽媽的愛是可以向任何人公開的,不需要躲躲藏藏的。
2.愛,是勇敢的給予:借就需要還,送才是真正屬於川川,川川內在會因為真正的給予,而得到媽媽紮實的愛。
3.愛,是經得起考驗:給川川的愛,透過媽媽展現出「扛得起姊姊知道真相後的抗議」,在在傳遞出這份愛,是經得起考驗的。
很多人可能會問「既然可以公開,為什麼還要偷偷送?」
原因很簡單,那是為了創造「親子秘密的同盟感」。
當然,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紛爭,畢竟公平的給予,同樣也會帶來怎樣都不公平的感受,孩子會得來容易的禮物,反而對得來不易的禮物懷著珍貴的內在和外在雙層感受。
至於要送什麼禮物,誠如我前面所言,禮物貴重、大小、內容都不重要,孩子要的真的只是送禮物的「神秘感」與「父母心意」。
但既然大家都很想知道我送的禮物,遠的不說,就拿最近我送出去的禮物來說,內容有:貝殼小瓶(三三)、小吊飾(三三)、圈叉石頭遊戲袋(川川)、扭蛋玩具(川川)、迴力車陀螺(川川一一)。
從上述的玩具價值,川川的玩具最貴,但從精緻度而言,三三得到的最精緻,從沈迷度而言,一一最沈迷於他的陀螺玩具。每一個孩子都得到特殊喜好點的玩具。
而一個內外身心都得到愛的孩子,會展現出什麼樣的發展?
在前幾週(疫情爆發之前),我剛好帶著三三出門工作,為了慰勞三三在工作上的認真表現,我特地拿出我準備的兩個禮物,一個是筆記本,一個是精緻銅製書籤給三三看。
我:你今天工作很認真,我想送你一個禮物。這兩個禮物,你可以先挑,剩下的一個,你回去送給妹妹,慰勞她今天沒辦法跟我們出門的心情。
我跟三三出門一起工作的過程,深刻的連結著三三,因此三三是身心得到很大的滿足感的,在一個身心得到滿足的孩子,表現出來的姿態與方式,就顯得大度與愛。
三三:媽媽,我今天已經跟你出來一天,我很開心,妹妹和弟弟都沒有出來,所以這兩個禮物,我想讓妹妹先選,你覺得可以嗎?
我:當然可以,你對妹妹真好。
三三:可是媽媽,你只準備兩個禮物,弟弟沒有耶,怎麼辦?
我:我也不知道怎麼辦,不過工作時不是有人送我們爆米花嗎?還是我們送一包爆米花給弟弟?
三三:好阿好阿,這樣他們就都有禮物了,我立刻打電話給妹妹說一聲。
三三為什麼要讓妹妹先選禮物?
那是因為她站在愛的最高點,她得到了時間的愛(和我一整天在一起),也得到我傳遞的愛(由她先選禮物),她的愛多到滿出來了,於是她願意將多出來的愛,分享給妹妹和弟弟。
這便是我給予三三的特別的愛的方式。
在這樣的方式下陪伴長大,三三內在是穩定而有愛的,因此即使後來她真的看到我私下送給川川的禮物,也不會有太激烈的抗議,因為她知道在我心中,她是特別的存在。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以上工作坊三人以上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洽「長耳兔心靈維度」https://reurl.cc/kV2VZn 私訊詢問
長耳兔心靈維度電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界線:夫妻教養不同調該怎麼辦?】
#明天有V阿姨的旁觀者的觀察報告敬請期待
自從Z阿姨揭露了我在日常生活中的「鬆」,並且用「後母學」來詮釋「鬆」的狀態,引發了許多學習者的困惑,紛紛寫訊息來詢問,其中一個問題是:
「先生與我教養不同調,該怎麼辦?我很鬆,可是先生很焦慮呀!」
鬆與緊,如何拿捏,這確實是困難的平衡。
但有一個比較好讓學習者很快上手的準則,就是我一再強調的:界規。
我的鬆,來自於我的界線清楚。
我的緊,來自於我的規範清楚。
當我的界規(鬆緊之間)一旦涉及他人的界規,則找出彼此交集的公領域。
界線,讓我尊重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只能管理我自己,只要生命安全無虞,我會尊重孩子,放手讓孩子作自己,而我自己也能選擇自在生活,內在飽足。
規範,讓我經營的家庭,有共同的方向,在全體人員大方向一致的狀態上,能相互配合與協調。
而界線與規範之間,該何者為重?
這就看每一個掌權者的體感不同,而有所調整,一旦我與先生有教養上觀點的不同,則找出彼此可以交集的方向。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上個月,我帶著家人和朋友出遊,一共三個家庭,七個孩子。
一群孩子玩在一起,在偌大的廣場上,跑跑跳跳,追球的追球,玩滑板的玩滑板,好不歡樂。
就在大家都覺得一切很美滿的時候,川川玩滑板車摔跤了,整個人趴在柏油路上,把左手手臂都擦傷了。
川川的手肘流血了,痛得她抱著我哭泣。
過了幾分鐘,我抱著她問:流血了,要擦藥嗎?
川川搖搖頭。
我又問:那麼,要休息一會兒?還是能繼續跟朋友玩?
川川點頭:我想繼續玩。
我:那好吧,你可以繼續去玩,只是你要先告訴我你從這次跌倒中,學到什麼?要如何學會能在下一次避開危險?
川川:要小心一點,不要滑得太快。
我:很好,你學習到了,那就去玩吧,玩得時候要小心些。
川川很快從我身上下來,又歡快的加入朋友的行列。而我並沒有因為安全的考慮,而阻擋川川繼續玩。
在這小段的事件裡,我清楚的將川川與我劃分開來,川川受傷,是屬於川川的,而我的焦慮,則是屬於我的。
對我而言,受傷是小事,不影響生命的安全,哪個孩子成長過程不是跌跌撞撞,小痛小傷。因此面對川川再度出發去玩,我的心情不會受衝擊。而川川再度遊玩,也沒有與家庭規範的安全相衝突,因此我能安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透過體驗讓她修正玩耍的方法,或,學習到玩耍之餘該注意些什麼。
然而沒想到在川川受傷之後,陸續有孩子受傷,一個個玩滑板跌倒,甚至連三三都跌倒了,甚至跌倒的次數多到有點不可思議!
每一次跌倒,我都重複同樣的問話詢問孩子,三三也告訴我,她會更小心。
但不知怎麼的,她仍舊一次又一次的跌倒,但我始終踩在「體驗痛,覺知改變」的信念上,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經過體驗後覺知要改變的界線上,穩定自己內在,也關心著孩子。
但三三跌倒的次數實在太多了,多到先生有點難以接受,他終於決定介入孩子玩遊戲的方式,禁止孩子再玩滑板車。
川川想玩滑板,卻遭到禁止,最後只得找我求助,但當時我不知道先生已經介入孩子的遊戲方式,因此我仍然保持開放態度。
川川:媽媽,我能玩滑板嗎?
我:可以呀,自己注意安全。
川川領到我的口頭同意後,跑去找先生爭取,沒多久又回到我身邊,向我哀嚎。
川川:我想玩滑板。
我:我不是說可以嗎?
川川:可是爸爸說不可以!
我:哦,爸爸說不可以呀!
川川:對!爸爸說太多人跌倒了,所以不准我玩滑板。
我:好像也有道理。
川川:完全沒道理,你都說可以了,爸爸還不讓我們玩,爸爸很壞。
我:所以你希望我怎麼樣?
川川:媽媽你去跟爸爸說,說你同意讓我們玩,我們會很小心玩,不會再跌倒了。
在這個地方,很明顯的我與先生的規範不同,我鬆他緊,夫妻兩個不同調的教養,容易讓孩子靠邊站,或引發夫妻爭執。
我有我的教養觀點「鬆」,爸爸有爸爸的教養權力「緊」,我無須去對抗先生的「緊」,我只需要拉出我自己的界線,其餘的就放手交給父女兩。
我告訴川川:我能接受你繼續玩,所以你不用費心來說服我,因為我完全開放你玩。但爸爸現在不同意,這是爸爸的想法,我尊重爸爸,所以如果你想玩的話,你就得去說服爸爸,你要怎麼跟爸爸溝通,爸爸才能安心讓你玩?要注意哪些事情,你才能得到爸爸的許可,你可以跟爸爸談談看。
川川一聽,喃喃自語:算了算了,爸爸這麼難溝通,我不想跟爸爸溝通。
我:那就是你自己放棄去嘗試,只好聽爸爸的,暫時不去碰滑板車囉,我想爸爸也是擔心你的安全。
川川:可是你都很放心哪!爸爸有什麼好擔心的。
我:我是我,爸爸是爸爸,爸爸擔心,是因為爸爸關心你。我答應讓你們玩,是因為我覺得你們長大了,能自己學會保護自己。爸爸和媽媽都有自己的出發點,雖然出發點不一樣,但都是愛你們的。
這便是緊與鬆,我如何拿捏,在我的界線裡保護了自己的穩定,又如何將我的界線放置先生的規範中,調度清楚,彼此都可以維持自己在乎的事物,也能彼此容納對方的規範,於是家庭就和諧了。
最近打了幾通「故事表達營」的孩子電話,前來報名電訪的孩子好可愛,有個孩子說「想來」,問他想更深刻理解營隊課程嗎?卻回答「不想」,細細核對之後,才發現其實孩子根本不想來,是父母希望他來,孩子太真誠時可愛了。
營隊第二梯次原訂20人已經額滿,因應場地設備,還可以再增收四個名額,還需要報名的,要加緊腳步囉。
♥關於Z阿姨的觀察報告,還有疑問的可以提出來。沒有疑問的,看完文章請務必表達自己的收穫與學習,對我來說很重要。
♥「故事表達營」提供粉專優惠,意者請直接私訊小編。
♥兒童暑期「故事表達營」課程資訊:https://reurl.cc/MZxQ5X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以上工作坊三人以上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洽「長耳兔心靈維度」https://reurl.cc/kV2VZn 私訊詢問
長耳兔心靈維度電話 在 長耳兔心靈維度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長耳兔心靈維度, Taipei, Taiwan. ... 長耳兔歡迎來信或私訊邀約,信件請寄至"[email protected]"... ... 學校及機關團體講座與工作坊邀約請私訊長耳兔或來信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