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跟友人聊起名博主“李子柒”的神仙生活,我說不羨慕,我自己也算是“劉子捌”了…… 然後兩個人笑到流鼻涕。
其實人人嚮往的農家樂,說穿了就是日日為飲食忙碌的樸實生活,從“土壤到餐桌”的距離看似近,實踐了、方知遙遠。
每年耕地播種農忙的辛苦不用多說,更不易的是年復一年醞釀累積而成的經驗以及規律性,讓這樣的生活不只是心血來潮的偶發,堅持不懈成為連續式的生活態度。
照片上是非常普通的自家晚餐:酸豇豆炒肉末,麻油薑汁蘿蔔葉炒肉絲,清燙豌豆苗,韭花醬乾拌麵,佐餐的干貝菜脯辣椒醬,還有一鍋清燉雜蔬牛肉湯。
一桌子不起眼的“農家小菜” (這麼說應該也不為過),仔細算算卻是多少功夫的醞釀:
去年十月多收的韭菜花朵,清洗研磨鹽漬成韭花醬。
十一月收成長豇豆,一瓶一瓶灌入老鹵水,發酵熟成。
年初清冰箱,炒了干貝醬,除了耗時地洗泡剝顆顆干貝,當中菜脯可是早早先就曬好存熟的。
二月初收了蘿蔔葉,洗淨醃漬擠水,如雪裡蕻那樣保存著。
這週間蹲在豆架前摘下一根根豌豆葉芽嫩尖,前日在園中剪拾整籃番茄,煮湯前現刨出土胡蘿蔔還有馬鈴薯…… 就這樣繞了一大圈,才成就一頓看似平常的晚餐,然而同樣是二十分鐘完食了,不痛不癢。
現今這許多對於自耕自給的羨慕嚮往,或大多是建立在媒體包裝後的假想之上,但對於真正活在當中的人來說,這一切不過就只是生活,只是過日子而已。
長 豇豆 摘心 在 【梅子家】,過日子的幸福滋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八月九月忙、忙、忙!
除了配合小孩開學後接二連三的校際活動外,閒置了整個夏季的庭院百廢待興…… 這個季節是秋耕培土的重點期,得在秋涼前把菜圃備好,才能得接續幾個月供應不缺的自家蔬菜。
於是每日節奏緊湊的除草翻土、修整灑水系統,即使是白天氣溫尚高、熱得汗流浹背,也絲毫不敢躲懶懈怠,畢竟南加沙漠地區的耕種佳期稍縱即逝、錯過就一去不返啊。
隨著早晚開始有些涼意,小伊甸秋季出產陸續到來。依時序採收了今年的韭菜花,長豇豆也悄悄地掛了滿架。市售的空心菜摘撿時挑出健壯的梗幹,插水後已長出旺盛的根部、就待氣溫穩定時栽植。去年遺落在土裡未收的馬鈴薯又發芽、另外也準備了一些已冒出芽眼來的薯仔加入。
廚房也沒有閒著。
蔥圃大收,依慣例熬了幾罐蔥油、並將剪下的蔥頭重新植入菜圃永續。天氣轉涼又入泡菜期,出動冰箱裡養了一年的珍貴老滷,川式泡菜、韓式泡菜、酸白菜,馬不停蹄地一罐罐備好,另外還泡了一大缸酸菜,想著之後做成鹹菜乾、梅干菜,多麼美好💕
聊兩句真心話:回顧臉書,驚覺每年的這個時候我似乎都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就這樣年復一年居然也樂此不疲。有時也會思忖,自己無法常常寫出新穎的菜色食譜,就如此記錄著生活瑣事、老歌新唱,不知道這樣的專頁會不會逐漸乏味。然而對我來說再繁華的料理離了生活都變得毫無意義,因此我不想為了硬擠出食譜而失了本心……
畢竟,我最終想記錄的並非食譜大全,而是過日子的滋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