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堂
慣犯也能當網紅的時代
方祖涵
從香榭大道到凱旋門此段,是環法賽選手慶祝的終點。圖/作者方祖涵提供
在滿長一段時間裡,環法自行車賽曾是每年夏季運動迷的觀賽重點。當參賽選手在最後一站騎回巴黎,從香榭麗舍大道用慶祝姿態向凱旋門前進時,擠滿現場觀眾都欣喜若狂,可以說是實際呈現道地法國精神的經典賽事。
而此項比賽之所以一度受到全球性矚目,大部分都是因為藍斯.阿姆斯壯的緣故。這位「抗癌英雄」故事性十足,不但用意志力擊敗病魔,更繼續在各種賽事持續奪冠。他的個人慈善品牌帶動世界性潮流,運動廠商耐吉砸下重金推出聯名商品,美國郵政也以天價贊助車隊。就跟籃球的喬丹與高爾夫的老虎伍茲一樣,阿姆斯壯帶來的不僅是個人勝利,更是自行車運動全體的勝利。除此之外,他還跟一個接一個知名女星交往,讓許多人羨慕不已。
直到所有謊言被揭穿為止。原來藍斯.阿姆斯壯不但是用藥作弊慣犯,還是說謊成性的騙子。他為了掩飾越來越多的謊話,不惜威脅迫害昔日隊友,害人身家破裂在所不惜。從阿姆斯壯終於在脫口秀女王歐普拉節目聲淚俱下坦白道歉那刻起,整個用騙術堆積起的王國自此崩解:耐吉跟他立刻解約,美國郵政提起司法訴訟,從英雄變成人人喊打的狗熊,全在一夕之間發生。
阿姆斯壯讓自行車運動再度興起,他的沒落亦將自行車運動打回冷宮。歐普拉訪問是二○一三年一月的事情,環法賽收視率從此難以提升。根據反禁藥組織研究,自行車是作弊最嚴重運動之一,其實協會已經廣開大門,給選手以「治療用」理由使用許多可能增進表現的藥物,可是選手們還是覺得不夠,一定要找到最厲害的作弊方法才行。
兩年前HBO頻道推出無厘頭喜劇電影「環藥房自行車賽」,片中找到阿姆斯壯搞笑現身說法,正是闡述此項運動變成人體實驗場的窘境。看過電影的觀眾對這段彩蛋畫面一定印象深刻,不過,像我一樣對他為什麼甘願出醜亮相感到納悶的人應該也不少。
原來,這全是阿姆斯壯為復出做的嘗試,而他竟然算是成功了。在今年七月環法賽期,全美跟自行車有關隨選即聽廣播節目,沒人能跟他匹敵。事實上,在所有運動類型節目裡,阿姆斯壯跟昔日出賣他的隊友因卡皮耶合作主持排名第三,遠勝任何ESPN頻道,這個節目讓他連續兩年都在短短三周賺到三千萬台幣廣告費。
沒有耐吉,阿姆斯壯自己成立新品牌WEDU,又獲得一批新的死忠支持者;不再是媒體焦點,他用臉書跟推特直接跟數百萬粉絲互動;他甚至一改過去與外界絕緣的高傲態度,變成各型公關活動常客。對於過去犯的錯誤,阿姆斯壯希望大家忘記或原諒,結果真的有不少人做到了,現在的他就像棒球界的A-Rod,從深陷風波重回雲端,才不過五年光景。
新媒體拉近偶像與凡人的距離,讓我們更能用同理心原諒犯錯的人。不過,在懲罰與寬恕之間,界線到底該如何重畫呢?因為說眞的,並不是所有邪惡,都應當迅速被遺忘。(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阿姆斯壯作弊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伊卡洛斯》(Icarus):飛向太陽,眼前是一片無盡黑暗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入圍名單,十部電影都很精彩,有懸疑、曖昧、甜蜜與心碎,但有趣的是,如果要說到驚悚,那麼,除了《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之外,第90屆奧斯卡入圍影片裡最驚悚的電影,還有另外一部,更妙的是,這是一部紀錄片。
而比起《敦克爾克大行動》裡某些虛構情節,《伊卡洛斯》(Icarus)全然紀錄了近年來的真實體壇禁藥醜聞,再次證實了現實比虛構更為荒謬。
也許不是很多人對於4年前發生的俄羅斯禁藥醜聞感興趣,但事實證明,有非常多職棒球迷會對打假球非常憤怒,而禁藥更是一種對公平競技的直面侮辱,《伊卡洛斯》由身兼業餘自行車手的導演布萊恩福格爾(Bryan Fogel)執導,人稱自行車神的美國自行車選手藍斯阿姆斯壯是他的偶像,因此當他得知阿姆斯壯連續7次獲得環法自行車大賽冠軍的成果,竟然是來自於服用禁藥,而且在他職業生涯的500多次藥檢中,沒有一次檢驗出他服用禁藥。這樁醜聞對這位粉絲的心靈造成了震驚與不解,震驚來自於傳奇原來是騙局,更深的不解來自於:為什麼藥檢沒有發揮它應有的防堵作弊功用?
福格爾的疑惑讓他拍攝了這部紀錄片,但紀錄片最迷人之處,在於有時連作者本身都無法客觀釐清,他所紀錄的真實有多麼駭人:福格爾想要親自服用禁藥,並找出規避藥檢的方法。
他想證明,如果連他都能像阿姆斯壯一般逃過法眼,那麼現實體育界採用禁藥的普及率可能超出人們想像。卻沒想到,他意外發現,不只真有這種法規外的漏洞,而且,這個漏洞甚至是一個巨大到不可思議的共犯結構:它往上關聯到一個國家的政治最高層。
所以觀賞《伊卡洛斯》是極為驚心動魄的過程,不只是知道這些事實--包括俄羅斯體育部、理應負責藥檢的奧運實驗室、理應監督的反禁藥組織、甚至是總統普丁都牽扯在內--就夠令人驚訝。而且,在事件爆發之後,俄羅斯對相關人士的嚴密監控,更是讓人有一種史諾登事件的既視感。
導演甚至得安排知情人士逃出俄羅斯、周旋於FBI的指控、比且同時想出脫身之道,這些片段都讓這部體育紀錄片,抹上了一層濃濃的諜報驚悚氣息。旁觀的紀錄者甚至變成了事件的當事者,連導演本身都無法明瞭這件醜聞,未來對體壇帶來的影響有多大:客觀的紀錄片導演,甚至也變成了行動的主角。
《伊卡洛斯》就像妳熟悉的那個希臘神話一樣,飛向太陽--不擇手段追求更高的運動成績榮譽--眼前卻是一片黑暗,只是最終的結局,墜落海中的不只是那些使用禁藥的爛蘋果而已,可能還得包括龐大的醫檢單位、主辦比賽單位、甚至是國家機器。
這部紀錄片揭露了真實運動世界的黑暗面,它甚至影響了攝影者的人身安危,當你目不轉睛地看完這120分鐘的揭露過程,你會發現這部紀錄片比許多好萊塢恐怖電影還要嚇人。
《伊卡洛斯》@網飛( Netflix )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0168079
(本文原刊載於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 2018年3月號)
阿姆斯壯作弊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伊卡洛斯》(Icarus):飛向太陽,眼前是一片無盡黑暗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電影入圍名單,十部電影都很精彩,有懸疑、曖昧、甜蜜與心碎,但有趣的是,如果要說到驚悚,那麼,除了《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之外,第90屆奧斯卡入圍影片裡最驚悚的電影,還有另外一部,更妙的是,這是一部紀錄片。
而比起《敦克爾克大行動》裡某些虛構情節,《伊卡洛斯》(Icarus)全然紀錄了近年來的真實體壇禁藥醜聞,再次證實了現實比虛構更為荒謬。
也許不是很多人對於4年前發生的俄羅斯禁藥醜聞感興趣,但事實證明,有非常多職棒球迷會對打假球非常憤怒,而禁藥更是一種對公平競技的直面侮辱,《伊卡洛斯》由身兼業餘自行車手的導演布萊恩福格爾(Bryan Fogel)執導,人稱自行車神的美國自行車選手藍斯阿姆斯壯是他的偶像,因此當他得知阿姆斯壯連續7次獲得環法自行車大賽冠軍的成果,竟然是來自於服用禁藥,而且在他職業生涯的500多次藥檢中,沒有一次檢驗出他服用禁藥。這樁醜聞對這位粉絲的心靈造成了震驚與不解,震驚來自於傳奇原來是騙局,更深的不解來自於:為什麼藥檢沒有發揮它應有的防堵作弊功用?
福格爾的疑惑讓他拍攝了這部紀錄片,但紀錄片最迷人之處,在於有時連作者本身都無法客觀釐清,他所紀錄的真實有多麼駭人:福格爾想要親自服用禁藥,並找出規避藥檢的方法。
他想證明,如果連他都能像阿姆斯壯一般逃過法眼,那麼現實體育界採用禁藥的普及率可能超出人們想像。卻沒想到,他意外發現,不只真有這種法規外的漏洞,而且,這個漏洞甚至是一個巨大到不可思議的共犯結構:它往上關聯到一個國家的政治最高層。
所以觀賞《伊卡洛斯》是極為驚心動魄的過程,不只是知道這些事實--包括俄羅斯體育部、理應負責藥檢的奧運實驗室、理應監督的反禁藥組織、甚至是總統普丁都牽扯在內--就夠令人驚訝。而且,在事件爆發之後,俄羅斯對相關人士的嚴密監控,更是讓人有一種史諾登事件的既視感。
導演甚至得安排知情人士逃出俄羅斯、周旋於FBI的指控、比且同時想出脫身之道,這些片段都讓這部體育紀錄片,抹上了一層濃濃的諜報驚悚氣息。旁觀的紀錄者甚至變成了事件的當事者,連導演本身都無法明瞭這件醜聞,未來對體壇帶來的影響有多大:客觀的紀錄片導演,甚至也變成了行動的主角。
《伊卡洛斯》就像妳熟悉的那個希臘神話一樣,飛向太陽--不擇手段追求更高的運動成績榮譽--眼前卻是一片黑暗,只是最終的結局,墜落海中的不只是那些使用禁藥的爛蘋果而已,可能還得包括龐大的醫檢單位、主辦比賽單位、甚至是國家機器。
這部紀錄片揭露了真實運動世界的黑暗面,它甚至影響了攝影者的人身安危,當你目不轉睛地看完這120分鐘的揭露過程,你會發現這部紀錄片比許多好萊塢恐怖電影還要嚇人。
《伊卡洛斯》@網飛( Netflix )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0168079
(本文原刊載於 The Affairs 週刊編集 2018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