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溫心回覆家長 讀者暖心回饋老師】
我現在才知道在教養書讀者群裡,其實也有著很多深層不露、文筆又好的媽媽們。
很感謝這些朋友們在看完我新書【寶鴻的安定教養學】以後,寫下的心得與學習。因為透過你們的回饋,我會更瞭解家長的需求,更知道自己這次有做到的,以及調整下次能增加或改變的。
跟大家分享一篇最近我看到很優質的讀者回饋,這篇文章邏輯清楚、重點說明有力、層次又分明,第一次讀到還讓我以為這位媽媽是專業親職教養家。
這位媽媽說到的其中一些重點,讓我很有共鳴,確實很多人給我的回饋也與她一樣:
「李崇建老師《薩提爾的對話練習》、《阿德勒心理學講義2》,讀過了、看懂了,實際執行則仍然卡關,透過羅老師書裡再次剖析冰山內在感受層次、以及阿德勒正向教養精髓,原本在心中成形但模糊的概念,如今更具體化、更能於日常生活中發揮應用。」
很多讀者告訴我這本書把艱深的薩提爾、難懂的阿德勒變得更容易學習了。我想這是因為我跟大家都一樣,是這兩個科目的學習者,而我將我的學習報告用更淺顯的文字表達出來,所以更能為讀者所吸收理解。能給予大家這方面協助是我的榮幸,我們都同門師兄妹/弟。
另外,書裡面的另一主軸,是在提醒家長「愛孩子的同時要記得愛自己,照顧孩子以前要先照顧好自己」。這位媽媽節錄了書裡面一些很美好的句子分享出來,大家也可以用來提醒自己、勉勵自己,讓自己內心有更多溫柔。
今天剛收到新書已經三刷的消息,我帶著許多感恩與謙卑的心,深深祝福這本書,願它能讓更多有需要的家長所看見,幫助到更多有需要的孩子。
在此分享這位讀者的心得報告:
…………
親子作家隨著社群媒體發達如雨後春筍般越來越多,在教養孩子面前人人都是生手,依教養主題找書來讀絕對滿山滿谷任君挑選,然而,並不是每本教養書都適合每位家長。羅寶鴻老師就像是女版的汪培珽,特別得眼緣,在第二本著作裡同樣給我許多實用性啟發,有種遇知音的感覺呀!
羅老師此次著作,幫助我回顧近一年曾讀過的,教養相關作品集結、歸納、總整理、大複習,最終融會貫通!李崇建老師《薩提爾的對話練習》、《阿德勒心理學講義2》,讀過了、看懂了,實際執行則仍然卡關,透過羅老師書裡再次剖析冰山內在感受層次、以及阿德勒正向教養精髓,原本在心中成形但模糊的概念,如今更具體化、更能於日常生活中發揮應用。
最最喜歡羅老師書中的一點,就是,「也照顧廣大父母們」的那一份心。使用不正確的姿態針對孩子而懊悔的爸媽們,是否被安慰過? 大家總是急著引導孩子的情緒,又有誰承接、理解爸媽的情緒?羅老師在書中說:「面對學齡前孩子的盧,要想的是『怎麼讓自己不生氣』而不是『怎麼改變孩子』」。
我們總是探討怎麼愛孩子卻忘了什麼是愛自己、如何看照自心。羅老師要父母們每天早上提醒自己並朗讀:
「我願意用更正向的教養方式來對待孩子。即使有時候可能會失敗,我也願意欣賞想要變得更好的自己」。
這份貼心正好回饋了薩提爾冰山理論:關心事情發展之前先關心人的感受。而羅老師的書正是以此前後呼應。
另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給予兩個選擇時務必遵守三原則:尊重、合理、相關。羅老師書中提到,前本著作裡的兩個選擇,某些父母在使用上產生謬誤而不自覺陷入處罰、威脅孩子的陷阱裡。我似乎就踩進這個圈套裡過,能在續集裡讀到兩個選擇誤用的各種舉例,正好可以作為警剔。
在書裡特別吸睛的是羅老師與兒子相處點滴:原來親子作家的小孩也有哭鬧時候,覺得被安慰到 (誤)。每個孩子生來帶有自己的氣質,而每個孩子都值得被尊重對待,即使身為親子作家的孩子,當然也有耍賴調皮的一面,然而父母們可以選擇怎麼對待孩子。
時間被推著走,就像是流行趨勢,教養觀念的學派也有興盛與過時之分。順應大環境而演化成當代真理,此書正好集大全,適合現代的我們。
屬於我的必讀佳句與感想:
*我願意用更正向的教養方式來對待孩子。即使有時候可能會失敗,我也願意欣賞想要變得更好的自己。
*孩子潛意識想得到爸媽的關注並確定自己的價值感,會在爸媽忙碌時打擾爸媽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但我們能改變過去事件對我們的影響
*孩子是很敏銳的觀察者,卻是很糟糕的詮釋者
*與孩子對話必須連結情感,以超理性溝通,看似講理卻是枉然
#作家界郭富城
#積極暫停區該設在那兒好
#隊友ㄧ天到晚聽我分享心得也算有所吸收吧
寶鴻的安定教養學】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cplink.co/yab6nz9d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8萬的網紅冏冏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介紹書目: 《被討厭的勇氣》(究竟出版)、《你真的有被討厭的勇氣嗎》(究竟出版)、《所有煩惱的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究竟出版)、《阿德勒心理學講義》(經濟新潮社) #心靈勵志 #心理學 #冏說書 訂閱頻道 ▶ https://goo.gl/ZZNqvj 加入「冏星人Kyon」專頁 https...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冏冏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Re: [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1&2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經濟新潮社- 「常識」的力量-《#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讀後心得 ...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ptt - Nikus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分享#懶人包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 書籍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ptt :: 非營利組織網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ptt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體育 ...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ptt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體育 ...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問卦] 阿德勒的書推薦有八卦嗎? :: 自卑與超越ptt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喜歡自己的勇氣評價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喜歡自己的勇氣評價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阿德勒談人性心得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Re: [分享] 被討厭的勇氣的理論- 看板CATCH | PTT兩性男女區 的評價
- 關於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阿德勒ptt 如何超越自卑?看看這本書 的評價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春季線上讀書會最後募集
#報名只到2月15日截止
#歡迎分享
「當父母之後,是我人生中最認真學習的時刻!」
許多夥伴和我分享這樣的感受
我也是如此!
回想剛成為新手奶爸的前四年
就像是摸著石頭過河般的提心吊膽、手足無措
直到在網路上結識了一群夥伴
一起透過文字分享著共讀《孩子的挑戰》的心得
以及在生活中實踐的酸甜苦辣之後
彷彿才對於教養孩子開始有一點點把握了
阿德勒十年的歷程
接過了數百場的講座和工作坊
每次結束之後我都會問自己
「要如何能夠長久深度的陪伴每一對有心的父母呢?」
於是從2018年的11月起
我重啟了線上讀書會的行動計畫
一年下來
我們一起在線上共讀了阿德勒學派的經典書籍:
《孩子的挑戰》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1》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2》
《3歲起,阿德勒式勇氣育兒》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2-兒童的人格教育》
看著夥伴們給予我們的回饋
我知道即使現代的社會讓我們在教養上感到孤單
然而我們卻可以透過科技的輔助
在線上一起學習、交流、互動、協力!
因此我在規劃2020年的行動計畫時
「線上讀書會」自然將持續運作下去
而且除了原本的「阿德勒」書系之外
我還加入了「大腦情緒」和「雙贏溝通」兩個方向
這兩個方向是從講座中最多父母的困擾而來
許多父母對於孩子的情緒、行為、言語感到困惑不解
其背後原因往往是因為我們對於孩子的大腦發展並不熟悉
也不清楚自己要如何運用情緒和言語
因此在2020年度的春季
我們將同步啟動【腦、心、身】線上讀書會
【腦】每週一:大腦情緒線上讀書會
第1期|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
報名:https://poedu.org/17033/
【心】每週三:阿德勒線上讀書會
第6期|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
報名:https://poedu.org/17006/
【身】每週五:雙贏溝通線上讀書會
第1期|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報名:https://poedu.org/17013/
每一項讀書會可以獨立參加
當然也歡迎【腦、心、身】同步參與
每一項讀書會十週只需300元
還可以夫妻共同參與
我希望透過CP值如此高的線上讀書會
一季3本書、一年就有12本書
引領我們彼此成為更有效能的父母!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春季線上讀書會最後募集
#報名只到2月15日截止
#歡迎分享
「當父母之後,是我人生中最認真學習的時刻!」
許多夥伴和我分享這樣的感受
我也是如此!
回想剛成為新手奶爸的前四年
就像是摸著石頭過河般的提心吊膽、手足無措
直到在網路上結識了一群夥伴
一起透過文字分享著共讀《孩子的挑戰》的心得
以及在生活中實踐的酸甜苦辣之後
彷彿才對於教養孩子開始有一點點把握了
阿德勒十年的歷程
接過了數百場的講座和工作坊
每次結束之後我都會問自己
「要如何能夠長久深度的陪伴每一對有心的父母呢?」
於是從2018年的11月起
我重啟了線上讀書會的行動計畫
一年下來
我們一起在線上共讀了阿德勒學派的經典書籍:
《孩子的挑戰》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1》
《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2》
《3歲起,阿德勒式勇氣育兒》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2-兒童的人格教育》
看著夥伴們給予我們的回饋
我知道即使現代的社會讓我們在教養上感到孤單
然而我們卻可以透過科技的輔助
在線上一起學習、交流、互動、協力!
因此我在規劃2020年的行動計畫時
「線上讀書會」自然將持續運作下去
而且除了原本的「阿德勒」書系之外
我還加入了「大腦情緒」和「雙贏溝通」兩個方向
這兩個方向是從講座中最多父母的困擾而來
許多父母對於孩子的情緒、行為、言語感到困惑不解
其背後原因往往是因為我們對於孩子的大腦發展並不熟悉
也不清楚自己要如何運用情緒和言語
因此在2020年度的春季
我們將同步啟動【腦、心、身】線上讀書會
【腦】每週一:大腦情緒線上讀書會
第1期|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
報名:https://poedu.org/17033/
【心】每週三:阿德勒線上讀書會
第6期|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
報名:https://poedu.org/17006/
【身】每週五:雙贏溝通線上讀書會
第1期|非暴力溝通:愛的語言
報名:https://poedu.org/17013/
每一項讀書會可以獨立參加
當然也歡迎【腦、心、身】同步參與
每一項讀書會十週只需300元
還可以夫妻共同參與
我希望透過CP值如此高的線上讀書會
一季3本書、一年就有12本書
引領我們彼此成為更有效能的父母!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冏冏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介紹書目:
《被討厭的勇氣》(究竟出版)、《你真的有被討厭的勇氣嗎》(究竟出版)、《所有煩惱的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究竟出版)、《阿德勒心理學講義》(經濟新潮社)
#心靈勵志 #心理學 #冏說書
訂閱頻道 ▶ https://goo.gl/ZZNqvj
加入「冏星人Kyon」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intaroReview
加入「冏說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kyonbook/
👉 每週一三五晚 20:30 有空就來說書
👉 直播記錄 24 小時內可重播
支持我的頻道運作,你可以:
★ 參加冏說書「嘖嘖」付費專案
【9/1 前訂閱每月 NT$ 199,至少聽六本書】
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kyonbook-premium?r=0ed1f155a4
★ 贊助支持囧說書
您若覺得內容不錯,願意支持這個沒有任何業配盈利的節目,點下面連結小額打賞一下,我會深感榮幸
■ 綠界 EcPay → https://p.ecpay.com.tw/83yhc
■ 歐付寶 Opay (信用卡可) → https://goo.gl/bsJ2su
■ PayPal → https://goo.gl/qEdZU7
__
更多的囧說書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y59GO9
更多的囧知識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Fmuvvb
更多的電影點評
▶ 播放清單 → https://goo.gl/IyJAsz
__
本頻道只有簡單的聊天規範,犯以下行為者直接封鎖:
1. 打廣告的 2. 來吵架的 3. 侮辱其他觀眾的
4. ……我覺得以你的智商不適合待在這裡。
為免你被其他人霸凌,我要保護你,所以你不要再說話了。
就這樣啦
__
關於著作權『合理使用』的法條聲明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美國法律】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中華民國法律】
民國十七年(1928年)首次制訂。現行中華民國《著作權法》第四十四條至第六十五條規定了著作財產權的限制,除了第六十五條規定合理使用的判斷標準外,第六十五條前各條規定需在合理範圍內得使用,而著作財產權人之權利受限制的各種狀況,是屬於廣義範圍中的合理使用概念。
第52條
為報導、評論、教學、研究或其他正當目的之必要,在合理範圍內,得引用已公開發表之著作。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經濟新潮社- 「常識」的力量-《#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讀後心得 ... 的推薦與評價
「常識」的力量-《#阿德勒心理學講義》讀後心得文/木柵高工徐慧釧老師 在社會領域的教學現場,這幾年因為教材的因素,「佛洛伊德」已經是現在許多高中生都耳熟能詳的 ... ... <看更多>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ptt - Nikus 的推薦與評價
標題[閒聊]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之部分憂鬱癥解說時間Tue Jan 28 20:31:33 2020 更多憂鬱議題文章: ... [心得] 自卑與超越@阿德勒–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2016/2/15 ... ... <看更多>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心得 在 Re: [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1&2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lindanew (水球好好玩的感覺)》之銘言:
: 例如:稍微研究一下,就可以發現自卑感及卓越,這兩點其實在原學說中,似乎是密不可
: 分的,但在書中似乎被拆開解釋。另外,書中阿德勒的目的論解釋:「人並非受制於過去
: 的原因而行動,而是朝向自己決定好的目的而行動」。其實,這點似乎也與第二集中,家
: 庭排序與性格的解釋有落差。簡單來說,我這外行人看起來會感覺如下:啊你不是說不要
: 被過去設限,那怎麼又提到老大老么會影響性格?
這邊原PO可能有點誤會,個體心理學提到過去性格,是想表達一個人思考的「因」。
例如老大會因為老二出生而感到失寵,進而做出吸引父母的行為,例如偷竊、吵鬧等。
自卑是「因」,偷竊吵鬧是「果」。
我們如果單純改變「果」,那就是叫小孩不要偷竊打架鬧事而已。
但這並不能改變「因」,小孩會去尋找其他方式來證明自己。
支持廢除死刑的人其中一個論點也是如此,我們看到的犯罪只是「果」。
但如果整個社會的「因」沒有解決,問題還是會發生。
所以與其把重點放在「果」,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改善「因」。
創造出一個比較少犯罪的社會。
所以阿德勒的目的論強調的是從「因」下去做改變,從源頭改變自己目的。
這樣就能夠將原本「家庭的因」改掉,進而結成「良好的果」。
阿德勒是讓一個小孩變好,而不是懲罰小孩,然後讓錯的人繼續重蹈覆轍。
阿德勒講述的是一種未來導向的思考方式。
不受限於過去的經驗,是以一種樂觀勇氣去面對的心理學。
所以他很討厭「宿命論」,因為宿命論者會將失敗原因歸咎於「本來就是這樣」
這些人的口頭禪是:「我知道,但是...」
這個「但是」就是逃避,也就是受限於過去的認知。
所以不管在《被討厭的勇氣》,還是阿德勒自己的著作都會強調一點
過去不等於未來,事情就只是事情本身,你怎麼「認知」才是重點。
我認為「認知」這兩個字,就是阿德勒的精華所在。
阿德勒又稱為勇氣心理學,也就是讓人提起勇氣去面對人生,而非逃避。
但講勇氣很難定義,我自己的結論是「勇氣=認知」。
有勇氣去挑戰的人,就是在「認知」上與別人不同。
選擇逃避的失敗者都是敗在「認知」上頭。
因為認知受限,導致沒有行動的意願,因為認知受限,所以被過去不好的經驗所纏身。
同樣一件事情,有人會覺得再接再厲。有人卻會一蹶不振。
這其中的差異,就是認知。
如果能夠從「認知=勇氣」這點,重新體會阿德勒,相信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你認為可以,就是可以。
改變認知,就可以不再讓自己受限。
阿德勒要說的其實就這麼簡單,也可以說是比較深入探討的哲學雞湯啦。
順手推薦兩本,看完應該就差不多了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https://goo.gl/PJxUxC
《自卑與超越》https://goo.gl/M6JCpP
: 除此之外,我剛好最近有稍微翻了印度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的「人生不可不想的事」,
: 他也是用問與答的方式,書中並也提到柏拉圖為蘇格拉底紀錄亦是採取對話的方式。我想
: ,會不會用這種方式了解阿德勒雖然有效率,卻仍然會陷入「用單一角度看世界」的迷思
: 中?
: 不過,還是有很多值得學習之處,如果要總括這兩本書,我想用這句話代表:愛是自立,
: 是成為大人,也正因為如此愛是艱難的。
: 延伸來說,我們不要被過去失敗經驗捆綁,不用被別人的稱讚及批評限制,一個自我中心
: 的人,不是太重視自己,而是不相信及不愛自己。
: 另外,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你必須分清楚自己及他人的課題,學習明白信任及信用的
: 差別,學習與這世界連結,為他人貢獻付出,並明白愛是我們存在的意義,試著去愛,並
: 明白看似平淡現下的每一刻都是考驗,都是幸福的確據。
針對「課題」這件事情,我認為有一派哲學更適合談課題。
而且講述的更加清楚明白,那就是「斯多葛學派」。
許多人應該看過這段話:「寧靜禱文」
---
親愛的上帝,請賜給我雅量從容的接受不可改變的事
賜給我勇氣去改變應該改變的事
並賜給我智慧去分辨什麼是可以改變的,什麼是不可以改變的。
---
這就是斯多葛學派的精華重點。
想清楚人生什麼事情是「可以控制的」,什麼事情是「不能控制的」。
人為什麼會煩惱?因為就是想控制自己無法控制的東西。
例如死亡、失戀、疾病、天災、意外事故,這些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
但人遇到變故時候往往會想,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會這樣?我不接受!
這個「我不接受!」就是痛苦煩惱的來源。
家人死亡,一定很難過痛苦,不想接受。
但不想接受又能怎樣?你能夠改變這件事情嗎?能夠讓人死而復生嗎?
不行。
如果無法改變的事情,就是接受。
接受的大前提是,你把「可以控制」跟「不能控制」區分開來。
失戀了,對方不愛你提分手,你很難過。
這邊「不能控制」的事情是什麼?---對方愛不愛你,這件事情誰都無法控制。
電影王牌天神可以做到任何事,就是無法改變人心
所以想要改變人心絕對是徒勞的。
但我們「可以控制」的事情是什麼?
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思考過去兩人相處有什麼問題,想想自己哪裡可以做得更好。
這就是「可以控制」的。
這些你都做到了,對方還是不回頭,那就是「接受」了。
瞧,這不就是「課題分離」?
你自己的課題就是可以控制的事,別人的課題就是無法控制的。
不要將無法控制(別人的課題),攬在自己身上。
再拿「成功」來講
平時有在閱讀、進修的人,肯定會變得更加專業→這是可以控制的
但沒人保證你專業以後,一定能夠賺大錢→這是不可控制的
所以許多人從一開始目標就錯誤了
把目標放在無法控制的事情上,還想求個圓滿。
賺不賺錢→你不能控制
自己變得更專業→你可以控制
區分兩者的差強,就不會陷入錯誤的期待了。
這就是課題的分離。
一個學生努力讀書必然會變得更加進步(可以控制)
努力讀書,不代表可以考試一百分或進入台大(不可控制)
所以把重點放在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上(努力讀書)就好。
整天煩惱我能不能考一百分,能不能上好大學,這些都是多慮的。
也是許多人的煩惱來源。如果理解斯多葛的心法,整個人生便會輕鬆許多。
我認為斯多葛的學說,還比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更為強大。
比起阿德勒的課題分離,斯多葛的「可以改變」與「不可改變」更適合現代人
簡單來說就是更好懂,更適用在生活上的營養雞湯。
順手推薦一本神書,必看,送給所有你愛的人。
《回到自己的內心,每天讀點斯多噶》:https://goo.gl/YtZFVV
放下不在自己控制範圍內的事物,先安頓好自己的心,才能把人生過好
想徹底改變「認知」,可以從閱讀這本書開始做起。
光閱讀絕對不夠,要從生活中去實踐斯多葛的心法,相信會比阿德勒更有幫助。
身為一個斯多葛學派的信徒,真摯推薦這本書。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2.153.1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28527442.A.FAF.html
這邊還是有點誤會,阿德勒談家庭是談一個人思考的原因,也就是自卑情節。
自卑有分成好的跟壞的,好的自卑感能讓人向上努力,正向思考。
壞的自卑感則會演變成優越情節,自以為是的逃避,變成負面思考。
阿德勒談「未來」的時候,會強調不要因為過去的經驗而退縮。
過去發生的事情,其實都是可以透過自己重新定義的。
這邊類似剩下半杯水,跟還有半杯水的兩種思考方式。
我自己的看法是阿德勒並不認為過去跟未來無關,兩者是有密切關係的。
不過重點在於你怎麼「認知」過去發生的事情,也就是上面半杯水的思考差異。
拿過去經驗來做為逃避的藉口,這就是阿德勒所不願看到的。
所以才會說事情就是事情本身,並沒有好壞,每個人如何「認知」才是重點。
車禍截肢的人,可能不斷告訴自己,因為車禍我受傷了,整個人沒用了。
然後人生陷入泥沼之中,遇到什麼事情都拿車禍做為藉口
「要是沒車禍,我就不會!@#$@!」
「要是沒車禍,我就可以#@%#@%」
阿德勒應該會說:
「截肢只是截肢,並不會影響到我整個人的價值,我還是可以做到其他事情。」
甚至因為截肢,而擁有易於常人的觀察力、耐心,進而更願意去改善社會。
這種只看未來性的樂觀看法,正是被稱為勇氣心理學的原因。
只看未來,過去就過去了。
你的認知要正面,這才是重點。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