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霧森林的高島縱走
原本預計週末要在南湖大山渡過,思思念念的五天七顆百岳,卻因為璨樹颱風半路殺出,讓南湖行二次倒團,上一次是五月出發前一天疫情爆發……哪五告衰!
趁著颱風登陸前,決定去爬去 #高島縱走 散散心,以美麗杉木林聞名的一日健行行程。
從第一登山口出發,開局沒有在客氣直接陡上到第二登山口岔路,幸好路程不常,約10分鐘而已,不過碎石滿滑的,回程應該比較難。前方闖入高聳的杉木林內,搭配半身高的翠綠姑婆芋和暖活陽光,令人情不自禁停下拍照。
一路上走走拍拍,原本表訂60分鐘抵達的高台山,硬是花了兩小時XD
這時,陽光已悄悄失去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濃淡不定的朦朧霧氣,其實比起藍天白雲,白霧森林的中級山更加迷人,多了份神秘的童話感。杉木間廣大的營地遠離塵囂,沒有手機訊號,但有著清新沁涼的空氣和悠閒舒適的森林浴,高島縱走不只可以一日來回,也很適合來悠哉過一夜。
翻上稜線的高島觀景台,不過已經起霧的山區已是一片白,僅剩博霧中若隱若現的一絲綠意。
再往前一點,即是小島田山、中島田山、大島田山,三座山頭的環形路線,這條路是今天的大魔王啊!
沿線幾乎都是盤根錯節的陡上,有許多高落差的地形和岩石需要拉繩攀爬,幸好採點都還明顯,也有許多樹枝可以輔助,小心點踩穩算安全,也因為在林間沒有什麼暴露感,只是對沒經驗的人可能有些挑戰~
其中,最有特色的就非大島田山莫屬,標高1824,頂點即是碩大的巨型檜木樹根,目測應該有千年歷史,不過看起來不是只有一棵樹,而是有數棵不同的樹與其共生,讓我想起阿里山的三代同堂神木。
拍照拍好拍滿,繞一圈回到環狀路線起點,時間不早了,該拍的也都拍了,決定將相機收起來趕路下山,山下的美食和珍奶已經在等我了~
🙋♂️ 高島縱走許多路段濕滑,就算沒下雨,一些路段還是滑得不要不要的,鞋子一定要防滑,最好有登山杖輔助支撐,下雨天不建議前往。
🙋♂️ 高島登山口有三個登山口,第一登山口可停約20台車,第二登山口道路狹小,位置也不多,第三登山口位於私人露營區,只有客人可以進出。
距離:來回約9km
時間:7hr 12min (一般約6~8hr)
總爬升:836m
總下降:889m
#填問卷抽免費線上攝影課程
希望借用大家3分鐘的時間,幫我填寫一下線上攝影課程的問卷。
👉https://cgqg5izniiw.typeform.com/to/KqCxiM7g
9/17(五)前填寫問卷的朋友,將抽出三位可以免費學習此堂課程!
📷 喜歡我的攝影作品嗎?
近來在籌備線上攝影課程,計畫將我從事攝影以來,出門旅行與戶外活動拍攝累積的經驗,用清楚明瞭又系統化的方式交給你們。
主要分為數個章節
⭕️器材分析與攜帶
⭕️風格建立與心態
⭕️攝影的事前規劃
⭕️各種不同的構圖法
⭕️光線的營造與影響
⭕️各類別風景的拍攝(山景、海景、日出日落、星空....)
⭕️後製與濾鏡
⭕️帶你用照片環遊世界,並分析解釋作品後的創作思維與理念。
將用清楚明瞭又系統化的方式,把累積的攝影經驗交給你們,幫助你在攝影的路上成長更快,避開我走過的冤枉路。
阿白縱走總爬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末課程資訊】眠月線與水漾森林|毀滅後的美麗重生
地震與颱風對於很多人來說,幾乎是毀滅的代名詞,然而以自然的角度來說,卻僅是萬物循環的過程之一。但毀滅之後的重生,往往美得觸動人心,就如阿里山眠月線鐵道與水漾森林。若要一睹這兩個例證,新阿溪縱走便是很好選擇。
此路線即是從眠月線所在阿里山,走到水漾森林登山口所在的杉林溪遊樂區。稱之為新阿溪縱走,是因為過去在民國60-70年間也有類似的路線,但後來因為921地震而中斷,故加一『新』字以做區隔。
▌眠月線與水漾森林行程
我這次行程共耗時三日:第一日早上從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開始沿眠月線行走,並拍攝紀錄沿線美景,最後抵達石猴車站紮營過夜。第二日則離開石猴車站,繼續沿著眠月線前進,直到遇到斷軌處,再高繞上松山。登頂後,一路陡下至水漾森林,並在途中造訪眠月神木。第三日在拍攝完水漾森林日出後,便拔營離開,最後抵達杉林溪森林遊樂區,搭乘客運前往台中,再搭車回台北。
▌第一日 眠月線
眠月線是日治時期為了開發阿里山森林資源,所開闢之阿里山鐵路的支線。眠月線晚主線一年,於1914年完工。起站為舊阿里山站(今沼平車站),經塔山站、眠月站,止於終點石猴站。
眠月一名則源自當時受日本政府所託,前來探勘規劃阿里山森林資源開發,與森林鐵路路線測量的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河合鈰太郎。河合教授號琴山,後世多稱之琴山河合博士。在阿里山的一次調查探勘裡,因為當時環境原始、全無開發,因此克難地睡在大石頭上。然而晚上的點點繁星與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的巨木森林,美得讓這位留學德國的森林學家無法入眠。此地後來也因此命名為眠月,即後來眠月站所在一帶,這條支線也被稱作眠月線。
1919年琴山河合博士再回到阿里山時,也回到當年帶給他滿滿感動的夜宿地點。然而昔日的參天古木卻早已被砍伐殆盡,讓他感傷不已,因而作詩一首:「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蹤,鳴泉當作舊時音。」,以表感嘆。
為了能夠早點從阿里山出發,我們前一晚就先到嘉義住宿,隔天一早與其他同伴會合後,再一起前往阿里山。前往阿里山的路上,我就發現雲霧漸濃。當我們準備踏上鐵道時,雨珠便毫不客氣地下了下來。
我們穿上雨衣後繼續前行。前段鐵軌因為與賞日出的祝山線共用,所以路廊寬闊,鐵道也維護得很好。很快地,我們就來到眠月線與祝山線的方開的十字分道。一進入眠月線,我的目光很快就被緊鄰鐵道兩側的森林給吸引。而這裡的鐵道也因為不再維護,開始不時被泥土與植物給覆蓋。
很快地,我們就來到此行稍微比較困難的地方 -明隧道崩塌處。這裡雖然看起來可怕,但其實已經有架設棧道、繩索、鐵鍊與鋼筋踩點。基本上只要小心謹慎,都能順利通過。因此雖然我們抵達時正起大霧、下大雨,仍然可以順利通過。但可惜因為雨勢,沒辦法飛空拍機空拍。
通過崩塌處,再過一個明隧道後,緊接著就是眠月線的第一與第二隧道。這兩個隧道是伐木時期就開鑿的隧道,因此雖然部分有後來加強的水泥結構,但還是有很大部份是採素掘工法、可以直接看到山體的區段。眠月線最長的第二隧道內有崩塌,但因為近來眠月線變成熱門旅遊路線,爆紅之下,崩塌處其實也被踩出一條道路,可以輕鬆通過。
通過二號隧道之後,便是穿越了塔山,來到塔山車站。原本日治時期的塔山車站已在921大地震中被震毀,目前看到的塔山車站是之後重建的,因此保存狀況算是相當良好。塔山本來也有支線塔山裏線、大瀧溪線,但現場看來軌道應已經淹沒在草叢中,及掩蓋在月台下。
我們繼續沿著鐵道前行,沿途便是最經典的眠月線景色 -橋樑與隧道。其中又以九號隧道與其旁的山壁最吸引我,許多眠月線的經典照片皆出於此。而過了九號隧道,在木棧橋另一端的十號隧道邊坡壁上,便可看到台灣一夜蘭。
續行鐵道,途中陸續經過廢棄的道班房,以及許多橋樑隧道。其中12號隧道的北口爬滿了植物,綠意蔓延,有種說不出的美麗。而12號隧道也是眠月線最後的隧道,接下來通過的皆為橋樑。我們在通過高度最高的22號橋樑時,空中飄著細細的雨珠,看不清對岸的景色,因此猶如走在空中一樣。
通過22號橋樑不久,我們就抵達了過去眠月站的位置,據傳當年琴山和河博士眠於月下處就在這一帶。然而眠月站的建築已經消失,目前僅剩的建築為不遠處的舊管制站。
繼續前行不久,就來到了石猴遊憩區。然而這裡多處被土石掩埋、觀景台也被植物遮蔽沒有展望,石猴的頭部更是早被地震給震斷了,崩落碎解在正下方。離開觀景台,通過石猴下方的崩塌地後,傾斜但依然屹立的石猴車站便映入眼簾。這裡也是我們今晚紮營過夜的地方。這裡我們遇到了要去抓山老鼠的林務局人員,我們相談甚歡,度過了愉快的一夜。
▌第二天 上松山 下水漾森林 一訪最老的神木
因為昨晚睡前發現天空越發清朗,可以看見點點繁星。除了想到我們也眠於月下,會心一笑之餘,也想著今早可能會有景可拍。便在天亮前起床,沿著石猴休憩區的舊步道,爬上石猴的頸部等待景色。不過因為天氣實在太晴朗,因此沒有出現特別的景色。
我們回到車站吃玩早餐、整理好裝備後,便繼續出發。石猴站後方的鐵軌因為更少人走,狀態顯得更為殘舊。途經一處也許是過去為了截彎取直,但來不及完工的隧道。
隨後我們來到第二處鐵道路基崩塌處,在此我們便要高繞至此行最高點松山。一開始的上坡確實相當的陡,但接上稜線後,便稍微和緩一些。期間我們經過一開闊有展望處,本來希望可以看到玉山主峰與其山脈,可惜被雲層阻擋,未能如願。
很快的我們就抵達松山的三角點,與其後山頭制高點上、日治時期營林所所立的石碑,此後便是一路陡下至亞衫坪林道。這段下坡不太好走,加上水氣將沿路的石頭、樹根打濕,很容易滑倒,很多地方甚至要拉繩而下,必須全神貫注在路徑上。中間我們經過早期林業鐵道遺留的鐵軌,但不太確定是屬於哪條路線。
離開斷軌後,我們繼續陡下,直到抵達酒瓶營地後才稍做休息。這裡有許多新舊的酒瓶,然而新的遠多於舊的。這是早期過去林務局與其配合廠商在伐木或造林時,工人飲用留下。跟過去日本駐在所,駐守的日本警察也會留下許多酒瓶一樣。
離開酒瓶營地後,我們短暫地踏上林道。但由於林道也因地震而斷裂,無法直接通往眠月神木,我們只得再往前下切至乾溪床,再回到森林中爬升回林道。回到林道後就輕鬆了許多,我們很快來到水漾森林與眠月神木的叉路口。在這裡我隱隱約約聽到有電鋸的聲音,不知道是不是山老鼠,希望林務局的大哥們能去查明。
前往眠月神木,包含休息、拍照,來回需要一小時左右。期間林道有幾處的崩塌,有不小的上下起伏。不過最終看到巨大的眠月神木時,還是相當的震撼。眠月神木是紅檜,高48公尺、樹圍21公尺,樹齡則有4100年,是台灣最古老的神木。神木內部雖已中空,但頂部仍有枝葉,因此應該還活著。樹的根部有大量的垃圾,但大多年代久遠,還看到已經絕版許久的汽水瓶,猶如格格不入的時空將囊。
離開神木後我們回到水漾森林的下切點,不久就抵達了我們此行的最後重點水漾森林。水漾森林是因為1999年921大地震後,石鼓盤溪的河道被阻塞,而形成的堰塞湖。原本的森林則因為被湖水浸泡,形成了湖中枯木林的美景,進而吸引許多人前來探訪,並連帶造成了環境上的影響。
當我們終於從森林中竄出,看到石鼓盤溪的溪水時,心情相當振奮。而且相較於網路上看到的人滿為患,這日似乎只有我們一行四人(以及後來抵達的一隊商業團約5、6人),可以享受一些清幽與寧靜。
我們趁天色尚未暗下來之前搭好營帳,本來期待能有夕景可賞,無奈最後仍因雲多未能如願。晚上用晚餐時,發現天空慢慢清朗,星空漸明,便帶著希望隔天一早能出大景的期待入睡了。
▌第三日 急行軍回杉林溪
清晨五點起床時,我往帳外水樣森林方向一看,發現天空大致晴朗,或許有希望出景。我便速速起床著衣,拿起拍攝裝備往湖岸走去。
在等待的同時,雖然樹木與雲朵已開始有日出前的淡淡紅光,但我也發現日出處的雲似乎有些多。果然這天的日出最終沒有出現我希望的大景。然而這日依然是舒爽的藍天白雲,我們在湖畔享受了一下日光,欣賞一下好天氣下的水漾森林後,便收拾裝備離開了。
離開水漾森林之後便是連續不緩的上坡,其中還有需要拉繩的段落。之後會再穿越一片較為平緩的森林,再往上接回林道。在接回林道的上坡中,又發現殘存的鐵軌,不知過去是屬於哪條路線。
接回林道後我們前進的速度就比較快了。林道來到鹿屈山叉路口後,會遇到一段需要拉繩的長下坡,但之後又再接回林道,一路平緩地通往杉林溪。快要抵達杉林溪時,相較於通行車輛的蜿蜒林道,我們選擇走山友開闢的捷徑。經過幾次拉繩陡下後,終於聽到嘈雜的人聲、看到油油亮亮、平滑如絲的黑色柏油路。不得不說,在山裡上上下下走了三天樹根盤錯、滿佈大小石塊的山路後,終於踏上柏油路時,其實還蠻感動的。
▌結語
這次走新阿溪縱走其實很有成就感,也看到許多美景,只可惜天氣不是最理想的狀態。也許之後有機會走阿豐縱走時,再來補拍吧!
▌課程資訊
下週我在Nikon School有一堂歷史建築拍攝課程噢!在這個課程裡,我會帶領大家認識並拍攝臺北城的歷史建築,實際用雙腳爬梳台北的歷史。課程總共分成兩部分,分別為12/18的前導課,以及12/20的外拍課,只要有基礎相機操作能力,不管是不是Nikon用戶都可以參加噢! 詳細課程資訊請參考:
https://www.wilhelmchang.com/nikon-historic-building
阿白縱走總爬升 在 阿白縱走總里程13.4K,需時9~10小時、爬升H1,553M、下降 ... 的推薦與評價
四大縱走- 阿白縱走總里程13.4K,需時9~10小時、爬升H1,553M、下降H1,741M。上上下下,大多數路段植被都不怎麼樣,漂亮乾淨的林相較少,最後上接「白毛山」的裸岩區稍 ... ... <看更多>
阿白縱走總爬升 在 [記錄] 挑戰一日谷關七雄- 看板Hiking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登山過程放在IG精選:https://www.instagram.com/cp__lee/
.
.
地點:谷關七雄,台8線
時間:112/02/03
人數:1人
重量:1.5-2.5kg,包含裝備、食物、水
.
谷關七雄只聞其大名,卻從來沒來過,對於一直覺得中級山太熱+熱衷百岳的我,始終沒
有來爬過。常常聽到大家說谷關XX山幾刷幾刷,總覺得一頭霧水,永遠記不起來谷關有哪
七顆山XD。所以下定決心一定要找時間來散散步走一遭,既然沒有太多時間,就試試看挑
戰一日走完(??
因為事前我沒有找太細的行程記錄時間(谷關似乎沒有上河地圖),只計算了總爬升破
7000M跟距離超過70km,我只有印象是UTMG的限時是29小時的樣子,以此作參考。
事前規劃僅有兩個:
1. 要從台8線最裡面依序爬出來。唯獨東卯本來要從德芙蘭上,最後綜合網友建議改回大
道院
2. 全程走原路上下來回,不走縱走。
.
.
|紀錄|GARMIN tactix7 紀錄
距離:75.7km
爬升:7779M+
下降:7820M-
爬山時間:27h09min
含交通補給拍攝時間:35hr03min
卡路里總計:10483kcal
.
.
|食物|
1. 飯糰+麵包,當作正餐車上吃
2. 香蕉
3. 櫻桃王櫻桃汁
4. 咖啡因能量棒
5. FAST能量果膠,主要在山頂吃
6. KID-O奶油餅乾
7. 超效乳清蛋白
8. 綜合堅果
9. 迪卡儂電解質粉
10. 維生素C發泡錠
11. 飲料:fin/氣泡水
12. 其他:77乳加、鹽糖、軟糖
13. 運動膠囊:O2/RC/電解力/牛磺酸/運動保護/關節基立
.
.
|七雄時間|上山 / 下山 (山頂休15-30min不等)
1 馬崙山:2hr / 1h20min
2 波津加山:1hr52min / 1h20min
3 八仙山:2hr28min / 1h33min
4 屋我尾山:2hr2min / 2h2min
5 唐麻丹山:1hr2min / 50min
6 東卯山:2hr33min / 2h12min
7 白毛山:2hr21min / 1h20min
.
.
|分段時間|
00:52 馬崙山登山口(松媽媽)
01:10 五葉松
02:52 馬崙山*第一雄
04:00 1.8K叉路
04:24 馬崙山登山口(松媽媽)
05:05 波津加登山口捎來步道
05:20 波津加0K處
06:15 石瀑
06:33 2.7K涼亭
06:57 波津加山*第二雄
08:32 波津加登山口捎來步道
09:39 八仙山遊樂區第二停車場
09:45 八仙山登山口0K
10:18 叉路保台山
11:45 5K
12:07 八仙山*第三雄
14:00 八仙山登山口0K
14:10 第二停車場
14:48 屋我尾登山口麗陽
15:44 2K
16:44 叉路剩0.2K
16:50 屋我尾山*第四雄
17:43 摔倒遺失BD碳纖登山杖尋找20分鐘
18:52 屋我尾山登山口
19:56 唐麻丹山登山口(裡冷)
20:23 0.9K涼亭
20:50 2K
20:58 唐麻丹山*第五雄
22:00 登山口
22:55 谷關大道院停車場
23:12 東卯山登山口0K
01:26 東卯山*第六雄
03:24 東卯山登山口0K
03:38 谷關大道院停車場
04:50 白鹿吊橋停車,不小心進入八度空間的彌留狀態
06:20 從八度空間出來
07:12 白鹿吊橋
09:33 白毛山*第七雄
11:11 白毛山登山口
11:50 白鹿吊橋 Finished
.
.
|TIPS|
O 路線建議:
馬崙山 / 波屋東 / 八唐 / 白毛,分成四段,有專人接送,我想會是最能在最短時間完
成的方式
O 停車處:
波津加/唐麻丹/屋我尾可以到木牌登山口。八仙山到第二停車場。馬崙停下面就好。東卯
高底盤可以上去。白毛有機車跟汽車上去,但似乎不是從霸頂去,應該是從另一頭
O 值不值得呢:
1 馬崙山:最美,我連摸黑都覺得美!
2 波津加山:約妹去泡溫泉就好了不要爬了。
3 八仙山:也頗美,很仙,也適合練百岳腿力!
4 屋我尾山:可以練拉繩,但也很無趣zzz
5 唐麻丹山:一直陡很無趣,都是土,灰頭土臉MDFK
6 東卯山:可以帶妹在山頂看夜景,腹地又大
7 白毛山:距離最短、又可以網美照。用新鮮的腿去走柏油應該就還好
.
.
|心得|
1 原路上下的痛:首先,沒預料到,原路折返是一個非常折磨人的事情,再急速上升之後
,下坡的股四頭離心收縮負擔非常大,然後沒多久又要到另一座再度爬升,走完前三座長
距離的山,屁股跟大腿已經是很累的狀態,後期從第五座開始,我的大腿幾乎是上坡靠手
撐,下坡靠忍住股四頭和屁股的痛去完成,真的很痛MDFK
2 錯估原來這麼陡:7座除了東卯是緩上之外,其他真的都很陡,不斷的往上往上往上,
少了縱走路線的起起伏伏,一爬就要直接幹上去最頂,一下來就是陡到登山口,沒什麼喘息
3 內心的魔鬼聲音:因為這不是比賽,看不到其他選手,加上每趟又是單攻,其實每完成
一座回到車上,隨時都可以開走放棄,很難堅持下去。加上是平日,基本上只有在八仙山
白天遇到一些人、跟最後玩樂的白毛山,其他我都是自己在黑夜中獨行,少了閒聊幹話,
對於精神的專注、心情緊繃真的很痛苦,隨時想要放棄
4 睡眠、精神、專注度:前一夜在車上睡睡醒醒了5小時出發,每座我先用咖啡因能量棒
補充,早餐也喝一杯咖啡,中後段開始用蠻牛,即使前面咖啡因跟牛磺酸補充了不少,到
了屋我尾下山還是小摔了一跤,掉了登山杖,當下很明顯是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東卯山的
下山,這麼緩坡的路,也能一直拐到腳,因睡眠不足的專注力下降,最後還是只能靠意志
力撐過去。唐麻丹深夜爬山就聽到人聲、看到人影、動物叫聲覺得要朝自己衝來。一些奇
奇怪怪的念頭閃過。
5 臀肌發力策略:延後股四頭疲勞是主要目標,每一步都要先啟動臀,避免股四頭負擔,
這點倒是執行得不錯,加上有用小腿套,小腿沒有抽筋感,但大腿後期就十分哀號,不過
也因為臀肌發力的多,連膝蓋也沒有不舒服。但是最後屁股的痛,還是很像被缸了24小時
一樣
6 補給十分順利:每趟下來在車上補正餐或能量棒,出發一路到山頂不太需要吃。山頂吃
果膠後順順下山。回到車上再把膠囊補充一次,尤其時電解質,實在流太多汗,每次補
2-3顆。另外O2膠囊對於心率效果很好,這趟就真的只有大腿疲勞造成的疼痛問題而已,
心跳都不超過165。水的部分只有馬崙帶500ml發現太少後,隨後都至少帶1-1.5L才夠,
這種海拔實在還是太熱了,還是爬百岳好了...
.
.
最後,谷關1234567雄,阿已經不是縱走了,怎麼還是這麼累?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7.8.2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675676111.A.3D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