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襯衫飲宴門案】法務部新聞稿
(新聞稿全文請見:https://bit.ly/3sYtPmW )
先說結論:
法務部的新聞稿第六點的「檢討策進作為」廢到好笑,#小學生作文都寫得比這些坐領高薪的官員還好。
每一點開頭都是空泛的四個字,諸如:「痛定思痛」、「強化考核」、「汰劣存優」、「全面檢視」、「風險管理」,
這種四六文誰不會寫?
#我還以為回到清朝
但是具體改革措施呢?
這整篇新聞稿的主要重點是這個:
(一)與案件有關者1人:
前調查人員李錨,其於96年間擔任調查局經濟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曾辦理翁茂鍾之佳和、映華公司炒股案,仍與翁員有飲宴及收受襯衫等情事,有無涉及不法,將移送檢察機關分案調查,釐清相關刑事及行政責任。
值得討論的爭議是以下幾個:
(二)與翁案無關,但與翁父另案有關者1人:
時任臺南及臺北地檢署檢察官之楊國宏,雖查與翁案無關,但疑涉與翁茂鍾父親另案遭偵查案件有關,而有違反公務員服務法及相關倫理規範之虞,將移由原任職機關續查釐清有無涉及不法或行政責任,依法處理。
(三)與案件無關,但其配偶疑似購買翁員公司股票者1人:
時任臺高檢署檢察長及最高檢察署主任檢察官之吳英昭,經查與翁案無關,惟其配偶疑似購買翁員公司股票,將移由原任職機關續行查處,並依職務監督程序辦理。
(四)與案件無關,但曾與翁員 #飲宴 及(或)#收受襯衫較為頻繁者 計8人:
包括時任臺高檢署及最高檢察署檢察官之游明仁、#時任最高檢察署主任檢察官之曾勇夫 及前調查人員莫天虎、潘鴻謀、陳義生、劉新太、周有義、湯克遠等共8人,其等與翁員飲宴及受贈襯衫較為頻繁,有無逾越相關倫理規範或一般社交禮俗範疇,尚待細查,均將分別移由其等所屬或原任職機關首長進行職務監督(檢察人員部分)或由調查局考績會行政議處。
至於翁茂鐘是什麼樣的商人呢?
熱中周旋在司法人員(含司法警察)之間、發名片、送禮,而後作筆記。
面對這樣的富商,其實在司法官訓練所/司法官學院受訓時,講座前輩都會提點「應對之道」、要如何才能避免瓜田李下。
遺憾的是,在講台上講得振振有詞的前輩,卻落入富商死亡筆記本的這張大網中,成了負面的應對示範。
更遺憾的是,不要說富商餐桌、根本連襯衫是什麼樣子都沒看過的年輕一輩,卻必須承受「共業」,成為全民不明究裡胡亂謾罵的稻草人。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然而司法界的前人種的卻是毒樹,掉下來的毒果要後人吞下。
--------
▍追伸:〈為何醜聞連環爆?法律人「職業倫理」實踐上的人性考驗〉:https://bit.ly/3rk2pH4
〔 令人費解的是,這些「老前輩」們行徑荒唐如此,仍可一路攀升到高位且屹立不搖多年,對比之下,近來則有年輕的基層法官「排隊領免費便當」,沒有涉及任何利益迴避問題,卻遭到法院院長以「損及司法形象」告誡處分。為何會有如此雲泥之別?
再看到同樣也是近幾年爆發的「前法務部長邱太三及桃園地檢署檢察長彭坤業『陳情轉知』關說案」,該案經高檢署調查認定違反〈行政院及所屬各機關處理人民陳情案件要點〉相關規定,然而當事人卻還可以「升官」到高等檢察署當主任檢察官。兩相對比,便可以知道在體系結構中,職業操守因官職與後台而異,由此可知,為何有司法人員明明在受訓時被諄諄教誨「法官與檢察官倫裡」,卻難逃「攀附權貴」、升官與財富地位的誘惑。〕
〔 近年來,國家考試不斷呼籲加強「法律人倫理」的考訓,國家考試門檻也節節上升;對於基層司法人員與公務員的「廉潔」要求也不斷提高,甚至對於基層的日常生活與交遊要求到吹毛求疵的地步。
但是如我們仔細思忖這幾件震撼社會的司法人員重大負面事件,背後所涉及的盤根錯節金權勢力與升官議題,真的只是「公開調查」、「加強法律人倫理」這麼簡單而已嗎?牽涉其中之人,又豈會不知道這麼簡單的道理?這些議題如果放到試卷上面,誰不是寫得義憤填膺、振振有詞呢?
問題在於,寫完考卷後,進入官場,除了要面對高層腐敗已久的結構問題,還要面對外界的不明就裡的撻伐,只能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覺其臭、隨波逐流、逐漸消磨鬥志。如果人們只是看著膚淺的新聞表象,不去思考改變結構的問題,又要如何奢望白蓮花永遠年輕純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古物飛揚」少兒小說介紹 訪問作者:李郁棻 內容簡介: 新聞快報: 昨日預定從故宮北院遷移至南院的珍藏國寶,竟然發生意外,重要的西周文物散氏盤於運送途中離奇消失…… 什麼故宮珍藏品,這些古董還有人看嗎?只不過是一個盤子不見了,哪值得這麼大驚小怪!這個...
隨波逐流作文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青鳥注目 #早晨讀報
▎ 500輯 issue 26 #創作新人創造世界 500輯
✍🏼創作新人創造世界
在社群時代,網路平台即創作發表的舞台,新的創作每一天持續誕生,讀者聽眾各取所好,絕對大眾已經消失。這是一個作品定勝負的時代,如資深音樂企畫葛大為本期受訪所言:「這個時代難就難在不只好壞、喜歡或不喜歡,大家心裡會有很多種刻度。」當創作沒有定律,成名不是只有一種途徑,在不同的刻度下如何存活如何被看見,考驗著創作者的本事。
本期專題帶讀者看見不同新創作者的面貌——42歲金馬新導演張吉安,以沈澱20年的養分,呈現獨特的創作語言;汲取日系音樂養分、吼唱台灣史,被譽為下一世代的音樂的「珂拉琪」;以及在商業市場和使用者之間,應運社群風潮而生的「濾鏡設計師」……他們如何誕生?什麼樣的創作核心讓他們備受矚目?期待你也能藉此專題有所獲,用新的目光看待生活裡的各種創作。
_______
本 期 內 容
 ̄ ̄ ̄ ̄ ̄ ̄ ̄
▌#珂拉琪 汲取日系養分、吼唱台灣史,下一個世代的音樂 ▌
「珂拉琪(Collage)的原文即是「拼貼畫」,他們和歌詞語言同樣混種的音樂風格,確實貼切地回應了團名。細究其中,除了金屬樂、日系搖滾,也包括從日本動畫網站 Niconico 發展出的 VOCALOID(虛擬人聲)創作文化影響,關鍵元素包括:手繪的紅白兩色系列單曲封面、音樂裡自成一格的世界觀、尚無正式發行與現場演出打算的虛擬人設等。在〈TIC〉裡,他們更直接運用 VOCALOID 作和聲編曲。」
▌#葛大為:為自己的人設負責,讓創作成為他人的動能 ▌
「這時代「人設」確實愈來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那顆石頭是落在創作者自己身上,它沒有辦法完全被包裝,這是一個沒有神秘的時代,就算有,也只是被設定過的神秘。以前對藝人、創作者的設定是要做擅長的事,但現在的人可以做一件不擅長的事情而紅,標準是自己訂的,每個人要為自己的人設負責。」
▌#Clubhouse 熱潮下,過度關注「當下」的危險 ▌
「純音訊的溝通方式,是Clubhouse與現下主流社群平台截然不同的特點,它因不隨波逐流搶佔手機使用者的眼球而特出;但對於文字或圖像創作者而言,也大大削弱直接針對作品本身深度溝通的可能。創作者固然能夠透過言語敘述作品、甚至更替個人頭像呈現部分作品,然相對於多數社群平台以圖文為主要傳播內容的性格,在Clubhouse上,創作者能夠直接而深度討論的主題確實有所侷限。」
更多內容:https://reurl.cc/3NXdqV
#喜歡500輯的小青鳥們快來
#數量有限趕緊來外帶走
#也帶走一本戳中你心的一本書
隨波逐流作文 在 朱庭萱 Bonnie 玻璃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誰才是指鹿為馬?】
一向團結互愛的香港人,由14年佔中,便開始了顏色的分裂。到上年反修例事件,黃藍分裂更見嚴重。有多少個家庭為此破碎?有多少朋友無理反目?為的,就是自己的立場政見跟對方不同?幾十年好友可以反目、夫妻也可共枕多年一朝了、關係很好的親人亦變得話不投機半句多⋯
全只因為,大家思想理念不同。
黃人覺得為自由應用非常手段;
藍人覺得為自由不代表可犯法。
黃人覺得警察過度使用武力;
藍人覺得警方應該嚴厲執法。
黃人覺得香港逐漸失去自由;
藍人覺得過度自由所以失控。
黃人覺得內地是黑暗獨裁;
藍人覺得中國是改革進步。
最簡單的兩大分歧,便是對祖國信心度,和對警察的信任度。這兩大重點也是雙方角力的主線。
香港人,對內地確實是有顧忌。從前有老一輩的因當年內戰被共產黨追迫而逃至香港、台灣而心中有恨。而在殖民地成長下的中青年,亦因八九年民運而對中共不滿。年輕人雖在回歸後成長,但都是受這些老師前輩及媒體影響,而對自己祖國帶有不信任。
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平庸之人因沒有自我分析能力的確很容易被煽動。奈何世上平庸的人絕對是大多數的,所以媒體便是一個很好可以耳濡目染的工具。
最近見毒果又以「指鹿為馬」作宣傳口號,看到後最大的感覺便是「賊喊捉賊」。多年一向以偏頗不公誇張不實的報道手法,及「作新聞」聞名國際的傳媒,竟敢指責別人指鹿為馬?佼佼者不正正是你們自己嗎?
其一向誇張失實的報道手法多不勝數,以下全是親身經歷⋯港聞版報導朋友意外死亡事故,毒果最喜歡自己亂作動聽故事情節解釋來由;強迫死者家人接受訪問才發放幾萬元蘋果基金的讀者捐款。讀者指定捐款對象亦不會全數交到當時人手上,他們是可隨意分配到其他訪問及有需要對象變相買新聞違背捐款者原意。就算收到讀者捐款,死者家人更需持續受訪才每月得到少許基金支援從不會一筆過轉贈!娛樂新聞最愛看圖作文,收到未經証實的報料,不用求証當時人先出一篇搏點擊,更連「疑似」也懶得加上。
而多年來不斷抹黑祖國,加重港人對內地的恐懼,去為自己爭取存在價值。近年更抹黑警隊,修圖做假誣蔑警察殺人為的是引起大家仇警去持續抗爭,更多次發動鼓吹港人上街!請問這真是傳媒應有的工作態度嗎?而在黃人眼中這些竟變成「公義」、「不畏強權」?知否自己變成了真正指鹿為馬的幫兇?
相信不用修讀新聞系的人也知道傳媒守則,報道應該不偏不倚,不加插個人立場意見,如實報道。但這些毒媒又有做到嗎?暴徒破壞放火殺人証據確鑿又可以被說成是警察喬裝犯案、暴徒私了市民又可以說成咎由自取應有此報、非法集會又被可以美化成為民請命違法達義⋯究竟這些毒媒在灌輸港人一些怎樣的價值觀?若違法可以達義那為什麼社會需要法治?法律是你需要的時候就堅持;不需要的時候就可以置之不理嗎?
我自已從不會只看一種立場的新聞,這樣你才可從雙方中找到一個最公道客觀的分析。但見很多人都只會選擇看合自已胃口的,並掩耳盜鈴地去盲目支持,缺乏求真的心不接受不同觀點只會令自己故步自封愈陷偏激。其實支持那種立場並不重要,大家也是有自由去選擇的,但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性吧。陳彥琳、周梓樂、831⋯這些毫無根據的殺人指控,還要相信這些胡亂推測抹黑報道的人,究竟誰才是真正的指鹿為馬?
希望所有港人都可以對事不對人,不要再用顏色立場去判斷別人的好壞。顏色運動之前跟你立場不同的家人朋友真是那麼壞及沒有良知嗎?真正民主應該接受不同意見並互相尊重。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文明社會違法行為絕對不容接受!有人犯法便必須執法,請不要再美化暴行找籍口為罪犯開脫了。這才是真正的指鹿為馬!
朱庭萱
https://n.kinliu.hk/?p=41145
隨波逐流作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古物飛揚」少兒小說介紹
訪問作者:李郁棻
內容簡介:
新聞快報:
昨日預定從故宮北院遷移至南院的珍藏國寶,竟然發生意外,重要的西周文物散氏盤於運送途中離奇消失……
什麼故宮珍藏品,這些古董還有人看嗎?只不過是一個盤子不見了,哪值得這麼大驚小怪!這個年代誰還會拿毛筆寫字?早就換成用手指在液晶螢幕上滑來滑去了,爺爺連手機也不會用,這裡根本像回到遠古時代。西漂的爸爸在寒假把我寄放在爺爺家,這真是糟糕透頂的寒假!
沒想到故宮博物院院長艾四來找爺爺幫忙找回散氏盤,爺爺卻一口回絕,艾四院長居然建議由我來接這項任務,爺爺當然不肯。為了讓爺爺刮目相看,我決定偷偷去故宮找艾爺爺,順便解開我們家族擁有特殊能力的祕密。
艾爺爺要我貼上紋身貼紙之後,青銅文物居然動了起來,而且還吱吱喳喳的說話了,嚇得我忍不住驚叫!艾爺爺為我挑選八個青銅器當作夥伴,一同尋找失蹤的散氏盤。我先派鳥首獸尊從空中搜尋散氏盤的蹤跡,沒想到與天齊高的大樓和交錯的電線,讓祂無法自由在空中偵察,只能失敗收場。原本以為有其他青銅器的幫忙,一定能很快找回散氏盤,但現在看來簡直就是大海撈針……這下該如何是好?只憑青銅器彼此之間會有特殊的感應就能找到散氏盤,說服祂回去故宮嗎?還好有轆轤燈居中協調,終於和青銅器成為朋友,祂也告訴我好多故宮的趣聞,這才想起小時候爺爺講過的故事,原來都是真的,到底爺爺為什麼突然離開故宮,又對青銅器不聞不問呢?
本書讓故事的主角穿越時光歷史,重晤古代器物,又在台灣現時現地中冒險遊歷,也碰觸了家庭解構與重組的難題,宛如一部加長版《國寶總動員》紙上電影。
作者介紹:李郁棻
文字挑食症患者,喜歡寫自己喜歡的故事。
生活中的宅居者,只放任心靈到處去旅行。
相信不完全主義:不能完全隨波逐流,也沒有死守自己的主張;沒有完全的自信心,也沒有完全的自卑感;沒有完整的才華,也沒有拚死認真努力――或許如此,才更像一個完整的人。
最美的景致從來是最壞的天氣最陰鷙的雷雨,會一幕幕存入心尖的存錢桶裡。目前仍在生活中學習,讓自己能變得更好,總有一天能夠拈花含笑。
作者粉絲頁: 作文.夢.飛翔
出版社粉絲頁: 九歌文學國度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