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群組或是私信越來越多人跟我分享他們提起勇氣施打新冠疫苗的經驗
#COVID
真的很想給大家拍拍手
也謝謝你們為了社會去承擔疫苗可能的風險
其實我相信COVID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流感
我們遲早都要得到一次的 :)
但在我們的資訊、治療方針跟完整的疫苗計畫都還沒出來前
能夠減少確診是最重要的:
少出門跟多洗手維持衛生很重要
戴口罩很重要
但降低重症率也是很重要的:
疫苗 就是最好的方法 也可以說是目前唯一的方法
身為澳洲護理師,我們真的很需要大家至少去給GP評估一下
而不是直接面對疫苗就拒打
澳洲的疫情反覆爆炸
但還是一堆人上街抗議疫苗,支持疫苗無用論
讓人看了搖頭
臨床的壓力比你們想像中的大很多
因為醫院裡我們護理的都是病人跟老人
他們的免疫力跟一般人完全無法比
但他們都是有家庭,被愛著的人
醫院裡有清潔、有食物服務、有不同專業人員的評估(藥師、醫生、營養師、語言治療、社工、物理、職能等)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太密集了
每次出現疑似個案或確診個案我們可以防可以戴上PPE
但我們不知道上面的這些醫院人員們有沒有人是那些尚未施打疫苗的人的家屬或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
也許哪天病毒就進了醫院,而這些罹病辛苦的病人們就這樣成了犧牲者。
今天早上新聞撥出有間醫院廚房員工確診,而且他罹患期間都有上班
因此沒有人知道接下來的幾天我們會怎樣
但我相信遲早會有高峰期的到來
然而我也覺得沒有必要焦慮
如同我說過的,這是我們這世代的流感
準備好自己的免疫力就好了
我們都聽過六度分隔理論 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不超過六個陌生人。
這個世界裡,我們與彼此之間的距離其實比你想像中的近。
任何沒打疫苗的人都可能最後成了破口
而最後最可憐的是醫院裡已經suffer的病人
大家都想早日康復早日回家
社會是環環相扣的
每一個反疫苗、害怕或是對打疫苗沒興趣的人,都會弱化我們的社會環節。
我了解疫苗有風險,我只是希望大家可以試著去了解施打疫苗的理由,去給醫生評估自己適不適合疫苗。
最後我希望大家可以相信自己
澳洲當初一開打疫苗我就打了
所以我打的是AZ
在這個紛亂的年代,有能力產出自己疫苗的國家是很厲害的
可以瞬間提升國際地位
台灣的科技跟醫療能力我真心覺得頂尖
我們在那麼有限的資源裡,發展出與國際並肩的醫療品質跟研究
每個疫苗都有風險,都需要時間去證明
給高端疫苗一個機會
能打的疫苗都是好疫苗
就算後來AZ變成50歲以下不能打
我也不會覺得怎麼樣
因為
能打的疫苗就是好疫苗
我們都在學習
只有未來的歷史能夠評價我們今日對錯
我相信台灣的總統正在為大家努力著
也希望台灣的大家一起為防疫努力
Stay safe stay home.
We can fight it.
#運動有益身心健康
照片是最近坎培拉封城我去家裡附近的湖跑步
很喜歡照片裡可愛的黑天鵝
以及這道光
我一直都相信,無論是在多大的黑暗裡
只要你心裡存有希望
我們最終跑向有光的那方
封城期間我們可以外出一小時
我都會出去跑跑步
聽聽Clubhouse 大家的討論
談談最近的阿富汗撤軍
談談之前以色列空襲
你會發現這個世界真的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
國與國的關係很緊密
大家跑步的時候也很推薦聽聽看唷 :)
集勇物理治療所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許常德老師您好,
當您的忠實觀眾也已經有四年了,多年旅外在不同國家輾轉的日子幸虧有您的直播也撫慰了偶爾感到無人訴說的心情。許多人也應該像我一樣,因為您的直播而在婚姻中感到沒那麼孤單。昨天先生無預警地帶兒子回他的國家了,留下我一個人上完班回到家一臉錯愕地看著空燙燙的衣櫥,跟家中還留著少許兒子的玩具跟日常用品....他只淡淡地說「我已經筋疲力竭了,我跟兒子去休息度假一陣子」。我跟同事訴說爆哭了三個小時後,昨夜失眠一晚,今日焦急著等著他下飛機的回報。
本來我們說好要一起在第三地發展,他嘗試投了不少履歷卻未果,隨著經濟壓力的增加,我們彼此累積的情緒不時爆發,不斷爭奪彼此在家中的主導權:我負擔所有的房租跟生活開銷,他則平日接送孩子、週間煮晚餐2-3天、週末也照顧孩子跟放電時間,但他總覺得家事負擔太重,雖然他失業,但他手邊有其他跟前同事合作的專案,所以不時對家事的負擔有所怨言。我則對於自己的經濟負擔也感到不滿。
這些壓力在昨天一次爆發。今天等飛機抵達他的原生國,跟兒子回到住宿的地點,他淡淡地跟說我,他無預警地帶孩子離開只是怕我回不計一切阻撓他(例如報警在邊界阻止他)。他說他只想先休息一陣子,才會自己默默計劃也不跟我討論。他說他回去的這段期間會多投些履歷,也不保證可能回來的月份。他只說看他工作找得如何,才在我的逼問下告訴我,如果他在原生國找到工作當然就無法把兒子帶回我身邊。請問老師,我到底該怎麼辦?
⋯⋯⋯⋯⋯⋯⋯⋯⋯⋯⋯⋯⋯⋯⋯⋯⋯⋯⋯⋯⋯⋯
(從今天開始,我回覆的每封信的照片都會無償幫好產品來宣傳,幫大家一起渡過疫情帶來的困難,如果你們有我可以幫忙的,可以把你們的產品告訴我,如果能有折扣分享給大家,限量即可,我都樂意幫你們轉po,產品的購買介紹,我都會放在回信的最後)
⋯⋯⋯⋯⋯⋯⋯⋯⋯⋯⋯⋯⋯⋯⋯⋯⋯⋯⋯⋯⋯⋯
《 請全力支持林正盛導演拍攝的星兒(自閉兒)紀錄片的募資活動 》
感謝「星星碼頭 職能治療師的而新粉絲頁」臉書粉絲頁的分享。如下:
🌍《地球迷航》觀後分享:對星兒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參與《地球迷航》試映的這一晚,是星星碼頭今年度最美好的經驗。
❤️明明是一段段光用想像都難以承受的陪伴、成長過程,《地球迷航》卻巧妙地以星兒們無邊際的藝術創作串起全片,炫麗七彩的飛天火車、精緻的星球旅行、超脫想像的「瑞覺空」(星兒創作的人物),讓觀影者感受到很強烈、很正向的「生命之美」。
#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唯有理解才能帶來善意與改變
🌍參與公益計畫詳見本文第一則留言
「對星兒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地球迷航》是首部與星兒共創的成人自閉症紀錄片。承蒙《地球迷航》團隊邀請,星星碼頭治療師們在七月份觀賞了這齣關於星兒的紀錄片,並參與了映後座談。歷經四年拍攝製作完成的《地球迷航》,讓我們得以一窺星兒們(自閉症類群障礙,ASD)成年的生活點滴,帶領觀眾真實地走入他們的生命,看見每一個生命獨特、多樣、感動的美好。
對於「以陪伴特殊孩童長大為己任」的星星碼頭來說,光是看到開頭畫面就忍不住泛淚,觀賞過程需要不斷壓抑心中激動的情緒:「這就是孩子們平常的生活啊!這就是家長們常常訴說的心聲阿!」攝影團隊忠於真實的紀錄,足以讓每一位第一線照顧孩子的家長和治療師都為之動容,也因此,星星碼頭決定寫下電影的幾個感動瞬間,期待讓更多人了解《地球迷航》的難能可貴。
-----------------------------------
⭐️「醫生,這個病會好嗎?」
「#媽媽你不必擔心未來的事,#我可能活不到成年。」出自星兒口中的一句話,足以令聞者心碎。
從孩子懷胎十月開始,每一位父母最大的盼望無不就是「平平安安長大」、「保持健康快樂」,那麼,若孩子有一種強烈的特質、會終身陪伴左右,父母該如何自處?如何堅強地陪伴孩子長大?
❤️《地球迷航》一片之所以珍貴,「詳實記錄成年自閉症的父母之心境」是一大原因。從孩子確診、一路辛勤復健、終於拉拔長大、卻也無時無刻不擔心自己百年後孩子的處境,家有特殊兒的父母應該都能體會這種「擔負一輩子的甜蜜責任」,跟著影片中的父母一同哽咽流淚、為孩子的舉動啼笑皆非,就像是自己也經歷了一場療癒的過程,能感受到許多戰友正陪著自己往前。
⭐️「#我活在地球裡面,#他活在地球外面,#我們像是在邊際打仗。」
「好好好,你想這樣做就這樣做,不管你了!」、「不是阿,爸爸不是說不管我了,幹嘛還一直打電話關心我?」與星兒的拉扯(物理上和心情上皆有)是星兒父母的共同記憶,孩子執拗地在自己的星球軌道上運行,父母則是在地球聲聲呼喚、期待星兒的世界能逐漸往地球人貼近,其中的「角力過程」、「辛酸血淚」恐怕也是「不足外人道」,因為實在是多到數不清啦!
❤️除了忠實呈現成年星兒與父母「拔河」的過程,《地球迷航》也記錄了自閉症青年如何「忠於自我」地生活:固著、偏執、情緒化、對興趣保持高度投入、不被理解仍奮勇向前。看著紀錄片,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林導演和韓老師在映後座談提到的「生命之美」,這些「執拗的差異」讓每一位星兒顯得特別而美麗,「真實地活出自己」讓生命顯得如此強韌、燦爛無比。
⭐️「#對他們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地球迷航》,一個饒富意境的片名,短短四個字已能充分展現「星兒們在制式化地球失去方向的處境」。而,最令星星碼頭治療師們感到讚嘆的是:明明是一段段光用想像都難以承受的陪伴、成長過程,《地球迷航》卻巧妙地以星兒們無邊際的藝術創作串起全片,炫麗七彩的飛天火車、精緻的星球旅行、超脫想像的「瑞覺空」(星兒創作的人物),讓觀影者感受到很強烈、很正向的「生命力」。
❤️《地球迷航》傳達的正是星兒們需要的:「理解」、「善意」、「包容」、「改變」,而不是「標籤」、「憐憫」、「低估」、「過度保護」,不卑不亢、有條有理地帶領觀影者進入星兒們的宇宙,讓社會大眾得以稍微一窺自閉症青年的內心世界。
「對他們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林導演精簡卻充滿感情的一句話,道盡了自閉症家屬、治療師、老師等陪伴者的心聲。這些孩子很容易讓照顧者(和自己)感到挫折,但也總是在好多時刻讓我們看到「生命的無限可能」:「大家都在畫這棵樹,只有他在畫旁邊這株新生的嫩芽。」、「同學們都沒發現老師的鋼琴彈錯了,他卻慢慢地哼起正確旋律。」#與其說是陪伴孩子成長,許多時候,#更像是孩子們推著我們前進、#去到生命前段從沒想像過的境地。
---------------------------------
「《地球迷航》是首部與星兒共創的成人自閉症紀錄片。歷經四年拍攝製作完成,導演、老師和家長都迫切地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孩子的故事,因唯有了解才能帶來善意。然而有限的經費,卻成為大眾認識星兒的阻礙。團隊發起《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希望透過群眾集資募集紀錄片的上映經費,並推動「#校園公播帶母校認養計畫」,透過不可或缺的生命教育,讓善意發芽,和孩子一起擁抱多元的生命姿態、共創友善的未來社會。集資計畫 20 % 的收入也將捐助多寶藝術學堂,長期穩定幫助星兒。」--摘錄自《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星星碼頭詳讀了計劃贊助方案,每一個項目都充滿了星兒們獨特的藝術巧思及團隊的用心,「校園公播帶計畫」讓我們能實實在在地將星兒的情況傳達給國家幼苗,穩穩地將「對星兒們的理解及善意」扎根在孩子們心裡。
邀請您與星星碼頭一起支持《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詳見本貼文第一則留言),期待讓更多人看到星兒們獨特的生命篇章。
讓我們陪孩子一同準備好,長大: )
感謝分享,介紹「地球迷航」自閉症青少年紀錄片給更多人知道。「星星碼頭 職能治療師的而新粉絲頁」臉書粉絲頁連結,如下https://www.facebook.com/starpier/posts/3958967880892792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地球迷航」紀錄片上片暨自閉症公益計畫的群眾募資活動,請給我們支持。
募資計畫影片 https://youtu.be/f6nuhlRNi_M
分享我在我在群眾募資短片結尾石的一段話:「...我會參與多寶藝術學堂的創辦,是因為小時候,我祖父的一段話,我祖父常跟人說,這個社會若有的人,願意拿一些出來幫助無的人,按呢(這樣)這個社會就有希望了,若無,這個社會就無希望了......。」
「地球迷航」紀錄片上片暨自閉症公益計畫群眾募資網站連結如下: https://bit.ly/3xkhM5L
「地球迷航」讓你在又好笑又好氣,又好心疼的觀賞過程裡,接觸認識泛自閉症者,是一部值得讓更多人看到的電影。
集勇物理治療所 在 王定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比較台灣歷年參加奧運的成績(扣除沒有參加或零得牌),可以看出來,台灣隊今年奧運獎牌確實大爆發,原因是什麼呢?
除了選手自己的努力和條件之外,定宇分享這5年多來台灣體育公共政策的5大改變給大家參考,
蔡英文政府上任5年多以來,在體育政策上的各項措施,包括經費投入、國訓中心等軟硬體翻新、黃金計畫、強化運動科學重要工程,供大家通盤了解。
一、體育經費估計約8年倍增,110年度增至133.9億:
攤開體育署歷年預算變化,以及用來支持選手的預算比例資料,可以發現規劃從105年度到113年度,這8年間有倍增情況。根據資料顯示,105年度總計96.7億元,到了110年度,已經增加至133.9億元,預計在113年度估計約會來到168億元。
在「培訓體育競技運動人才」,以及改善運動訓練環境經費上,從102年度體育署70.03億元,其中培訓體育競技運動人才及改善運動訓練環境經費僅18.02億元,比率為25.74%;到了110年度,體育署經費來到133.93億元,而培訓體育競技運動人才及改善運動訓練環境經費也倍增至36.91億元,比率上逐步提升到27.56%。
至於所謂培訓體育競技運動人才及改善運動訓練環境經費,其中所包含的項目有4大類,包括四級運動人才培訓及改善基層與大專院校訓練場館、補助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辦理奧亞運選手培訓工作經費、運動教練與選手生涯照顧輔導、優秀運動選手教練獎勵金等。
二、2020年東京奧運會黃金計畫,建立黃金梯隊:
面對這次東京奧運,蔡英文政府推出「黃金計畫」,主要針對這次奧運具備奪牌菁英選手,實施專業個人化的訓練,也挑選下屆奧運會奪牌潛力的選手,進行專案培訓,建立所謂「黃金梯隊」。
在「黃金計畫」的內容方面,包括國內、外參賽與移地訓練所需各項支援、專屬人力支援(教練、防護員、物理治療師、體能訓練師與陪練員等),以及訓練及比賽器材(裝備),還有全面運動科技支援,包括生理體能、生物力學、運動心理、營養生化、醫學防護、運動資訊等。
對於「黃金計畫」的預算編列上,從2018年至2021年,每年編列3億元,共計12億元。在本次奧運執行方面,共有11個運動、38位選手列入黃金計畫,且皆取得奧運參賽資格,其中人員包括舉重女神郭婞淳、體操李智凱、田徑楊俊瀚、拳擊陳念琴、柔道楊勇緯、桌球莊智淵、桌球林昀儒、游泳王冠閎等人。
三、國訓中心硬體設施提升,優化選手住宿環境:
至於硬體設施的精進,近年其實一直有新聞釋出,國訓中心、選手住宿的環境,都一甩過去破舊不堪的狀況。攤開體育署在硬體設施的優化成績,在綜合集訓館方面,在104年落成啟用,為2棟地上7層鋼骨構造之建築物,為符合現代國際訓練場規格及環保規範之綠建築,其內容計有14項運動種類訓練場地及重量訓練室,其中球類館的7項為體操、羽球、籃球、手球、排球、桌球及舉重等,技擊館的7項為空手道、武術、拳擊、擊劍、跆拳道、角力及柔道等。
在宿舍與餐廳部分,在109年落成啟用,宿舍為地下2層、地上8層建築物,而餐廳為地上3層,主要提供教練、選手舒適的居住空間與用餐環境;另外,109年也落成啟用全國首座太陽能發電的直線風雨跑道,主要考量南台灣天氣高溫炎熱,可能造成選手體能負擔,影響到訓練成效,也滿足夜間訓練的需求。
此外,109年也落成「組裝式」游泳池,這是承接2017年台北世大運組裝式游泳池,整合國訓中心周邊設施,提供培訓隊伍訓練使用;而在110年時,落成啟用壘球場室內投打練習場,讓培訓隊不受日曬雨淋的影響。
未來,國訓中心有三期計畫,在109年至113年,5年共編列63億元,就國訓中心用地範圍與整建,包括棒壘球場設施優化、射箭場優化、球館、技擊館優化等。
四、強化「運動科學」、「運動醫學」,提供數據擬定與修改訓練計畫:
過去其實在國訓中心本來就設有「國訓中心運動科學處」,簡稱「運科處」,但是在蔡英文政府2016年上任後,擴大強化後勤能量,一改過去蜻蜓點水、短期支援模式,而是由運科人員、體能訓練師、運動防護員、物理治療師、運動心理師、運動營養師等「直接進駐」。
在運科處當中,分為「運科組」、「醫護組」,主要負責六大領域,包括運動生理生化、運動心裡諮商、運動醫療防護、科學體能訓練、運動營養補給、力學情蒐資訊整合等。
在後勤能量的提供上,運科處會例行性給予選手、教練數據、長期隨隊機制,主要就每一位選手身體狀況、訓練概況進行檢測,也給教練擬定與修改訓練計畫的參考資料。
五、選手退役後的保障與協助:
對於運動員退役後的下一步,蔡政府則推出「優秀選手轉任計畫」,就優秀退役選手轉任運動教練(聘任奧亞運績優退役選手為教練,協助國家隊培訓工作),每4年增聘至100名,共編列15.2億元(目前已聘任30人,今年奧運結束後將再增聘70人),將至各級學校、基層訓練站擔任運動教練或單項運動協會任職協助推動體育事務。
同時,也規劃獎勵措施,包括國光獎章、國光體育獎助學金;更針對績優身心障礙運動選手及其有功教練,設有獎勵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