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怪癖中探索人性與自我 #怪癖心理學
·
心理學是一門探索人類行為與心智的科學。而當中,臨床心理學這個學門,特別專注於探究人類行為當中異常的一面,並試著為這些現象找出背後成因,以及有效的處遇方式,這些工作主要由受過訓練的臨床心理師來完成。
·
在取得執照前,心理師養成路上得接受不少心理學知識與臨床實務的訓練。在受訓的這七年裡,我們其實與「怪癖、怪異」這幾個字,有著分不開的緣分。
·
好比,引領我們踏入這個領域的第一堂基礎課程就稱為「變態(異常)心理學」。我對這堂課有個特別深刻的印象。在大二剛開學的第一堂課時,教室擠滿了許多「不是」心理系的學生,不少外系學生希望能加簽這堂課。
·
這種「熱潮」或許透露著,不只有心理學家對變態、異常的人類行為感到好奇,其實許多大眾也對這類人類行為深感興趣。不過,在老師開宗明義解釋了變態的(真正)定義,以及這堂課會討論哪些內容之後,開學第二周的教室就恢復了「常態」,留下的清一色幾乎都是心理系的學生。
·
在討論變態或本書要談的「怪癖」之前,從原文abnormal一字來思考會有些幫助。此字意指:「非」「常態」。但到底要如何界定常態與非常態呢?
·
這個問題正是變態心理學這堂課的第一個重點,而答案是,專家至今仍沒有一個完美答案。目前僅存在一個多數專家都能接受的共識:我們不能用「單一」指標來判斷行為是否正常,而須仰賴多種指標來做綜合評估。這些指標好比:
·
👉偏離常態(Deviance):這個行為是不是「不」符合典型常態分配內多數人的樣貌?
👉喪失功能(Dysfunction):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已讓人失去生活能力,好比無法工作、無法完成課業、自我照顧、人際關係都因此顧不好?
👉個人主觀痛苦(Distress):這種行為本身是否讓當事人自己感覺痛苦不堪?
👉造成危險(Danger):這種行為是否會對當事人自己,或者週遭的他人與社會帶來危險性?
·
每一個用來判斷異常與否的指標都有限制,不能僅仰賴單一指標做出判斷。好比,新聞上出現的反社會人格特質的殺人犯,可能並不至於「失功能」(他還是可以好好上班),自己也不覺得痛苦(不構成個人主觀痛苦),但他違法的行為確實造成了社會危險。讀者可善用這些指標作為輔助,來觀察、思考本書裡的不同案例。
·
此外,我對這堂課還留下另一個印象。當時總覺得不少課本裡的描述,好像就是在講自己。後來發現,這種「似曾相似」的感覺,會出現在不少修習變態心理學或醫學系的學生身上,被稱為「醫學生症候群」。我們時常看著看著,就不小心「對號入座」了。
·
也許,讀者您也會在某段文字中,看見自己的影子。其實,我們也和書裡提到的各個主角一樣,身上多少都有些「非典型」的存在,不管你稱為怪癖、異常,或「怪」都好。這些我們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地方,或許正構成了我們每個人自己獨特的樣子。
·
因此,我們不需要急著替自己貼上任何標籤,反倒是要記得,正常與異常之間的界線真的很模糊。書中不同角色也為我們示範了,他們如何善用了自己身上與他人「不一樣」的特質,將之轉化為力量,成就了自己獨特的生命故事。這是我想提供讀者,可以輔助您閱讀本書時的第一種觀點。
·
再來我想分享的是,本書以「真實人物」做為書寫主體的這部分。
·
過往閱讀心理相關書籍時,不免會看到許多「模擬個案」。礙於倫理考量,書籍在介紹個案時,往往必須從真實案例來改寫或改編。有時為了要精確地呈現出症狀的特色,示範的案例有時過於「完美」與「單純」。讀起來總有種隔靴搔癢的「間接感」,常感覺某些案例不夠立體。
·
本書以真實人物為主角,透過資料回溯,一步步從史實資料分析他們的性格面貌。這種切入角度讀起來別有另一種滋味。畢竟,這些人物都曾經是真實、活生生的人啊!雖然分析起來複雜,也難以用一套簡單的理論來企圖完整歸納他的一生。但這種複雜性,其實更接近人類心理的本質。
·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心理會理論會如此多元、百花齊放了。在每個行為——不管它是所謂正常或異常——的背後,我們總能找到不同角度與理論去理解與詮釋它。
·
這也提醒了我們,既然人類行為能用各種理論與觀點去詮釋,那本書作者對這些人物的心理學分析,也就只是其中的一種詮釋而已。同樣的人物,交到不同專家手中,很可能會寫出不同版本的《怪癖心理學》。
·
閱讀本書時,偶爾你會覺得作者的分析很有道理;而有些時候,你可能對作者的詮釋不這麼有感覺。這是非常OK的。我們對於作者分析是否認同,背後可能源於每個人自己生命經驗與成長背景的不同。
·
在探索人性時,這種允許「百花齊放」的開放性是格外重要的。我自己的經驗是,當我們願意放下預設立場,開啟「好奇心模式」,我們的重點就不再是「支持或反對」某些觀點,而是想去知道,這種觀點與理論是如何發展出來的?透過這種觀點,能幫助我們更深入探究出人性的哪些面貌?
·
若能採用這種方式來閱讀本書,跟著作者一起練習探索人性,相信這趟閱讀之旅,會變得更加樂趣。祝福您,閱讀愉快!
···································
···································
本文出自日本精神科醫師岡田尊司所著之《#怪癖心理學》(あなたの中の異常心理)一書之推薦序,由心理師想跟你說蘇益賢臨床心理師撰寫。
·
天才如何為異常心理所苦,又如何因怪癖而成就非凡?
歷史上的天才,都有著鮮為人知的怪癖:
·
●榮格童年逃學,自陳有「雙重人格」;
●三島由紀夫有著致命性的「完美主義」,自殺前還交了最後一篇稿;
●甘地節食禁欲,是出於罪惡感、近乎「強迫症」的潔癖;
●尼采、叔本華、海明威、王爾德,皆因母親的掌控欲引發身心問題……
·
完美主義、控制欲、潔癖、強迫症、囤物癖、暴露狂……有些怪癖能讓一個人走上成功的道路,但也可能反成傷害自己的利器。即便是身心健全的人,也會在某一瞬受到「異常心理」的影響,而做出常人無法理解的舉動。
·
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暢銷作家岡田尊司舉出大量名人案例,分析日常裡無所不在的異常行為,帶領讀者認識其背後的心理機制,了解生而為人的基本欲望,藉此自我覺察、釋放執念。
·
閱讀本書:https://tinyurl.com/1usoclyo
本書由寶瓶文化發行
雙重人格症狀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治療」到不再犯為止?延長「精神障礙犯罪者監護處分」是社會安全的解方嗎?】
近年,如鐵路殺警案等精神障礙者犯下傷害、殺人罪後獲判無罪、以監護處分執行的案例引發社會激辯,對此,立委紛紛拋出修法草案,政府也研議「將5年上限的監護處分延長或無限期」,盼以醫療確保社會安全。
然而,關進精神病房就能一次解決疾病與犯罪問題嗎?
「這些(監護處分的)人跟一般病人很不一樣,針對再犯預防要有社工積極介入家庭、對於人格特質需要有衝動控制或認知行為等心理治療,但現在經費來源除了健保,沒有其他資源挹注……出院後制度上沒有有效的外控機制,司法案件的家屬通常支持度不高,社區銜接又是一個斷點。」凱旋醫院成人精神科主治醫師劉潤謙直指多個實務處遇的問題。
玉里醫院與草屯療養院跨地域的再犯率研究也發現,監護處分男性個案再犯率為50%,與一般受刑人再犯率差不多,對照症狀改善的數據,映證與第一線醫護經驗相符的結果:精神醫療能幫助緩解精神症狀,卻無法保證矯治行為問題。
《報導者》實地訪查各地監護處分的第一線現場,聽見醫護面對個案雙重身分的矛盾與配套資源不足;也邀您一同務實思考這個實行逾20年、結合治療與犯罪預防制度的現實問題──當刑罰與治療各有其極限,社會安全與患者人權之間的比例該如何衡量?
★深入田野、看見幽微卻重要的角落,#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精神疾病 #司法正義 #社會安全 #監護處分 #保安處分 #報導者
雙重人格症狀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也許你的問題,是演出家中所有人的問題。
最近看了一則歇斯底里麻痺症(是指病人本身所認為的或是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和醫療上的客觀檢查評估,出現差異,常發生在心理衝突或壓力事件的時候 ),以家族治療介入去處理的故事。裡面有個橋段看了大師的手法,深感佩服。
簡單來說主角是個因泳池意外而側身麻痺無法正常行走的女孩,卻帶出了一連串的家庭議題,環環相扣便是主角讓自己成為家人必需負擔的角色。其中全家來到諮商室治療,諮商師在介入處理家庭中過度沾黏沒有界線的狀況時,要求本來坐在夫妻中間的女兒(主角)換位置坐到旁邊,而讓夫妻開始對話討論自己及女兒的問題。
無法加入回應卻又被捲入談論的女兒,在一旁倒在椅子扶手上嘆著氣繃著臉。爸爸不安地問:「真的有必要嗎?她看起來像在發愁。」諮商師回:「她現在的行為就像五歲小孩,先別管她,繼續和你太太對話。」
在這裡諮商師試著在孩子面前支持夫妻的獨立自主,把女兒的行為拿出來攻擊,說她像五歲小孩一樣,目的是要她與父母隔離。這有助於家庭界線模糊且過度滲透糾結(enmeshed)的狀態,否則在這個家庭結構中,女兒一向和媽媽緊密連結,在父母與女兒之間,母親是女兒聯盟(coalitions)的(即家庭成員聯合,一起對抗另一位家庭成員的情形),因此母親照顧女兒而女兒依賴母親,這也是病症無法痊癒的一個重要因素。諮商師認為在這裡對小孩正確的侮辱,可刺激他們趨向成熟。如果父母覺得被攻擊,他們的不舒服就是有用的「中斷」,中斷孩子對他們的干擾與過度責任感。
這讓我想到之前看過一篇諮商師分享的實例,也是一個下半身無法行走坐輪椅的女生,後來被激到可以站起來走下樓,原因是因為被他人認為「生理上的生病」好過「心理上的生病」,她不想要被戴上一個抗壓性低、沒用才會身心失調的帽子,因此發展出身體上查不出原因的病症,當然這也和家庭中的議題息息相關。
以下是精神部對歇斯底里症的定義(現已改名為轉化症conversion disorder):
歇斯底里症病患有一種固執地想要滿足其欲求的傾向,因此在欲求無法獲得滿足時,潛意識裡即準備好使用轉化作用來發生身體症狀。如此說來身體症狀是欲求不滿足之下的代償物,所以當病患發生手腳麻痺或痙攣等症狀時,他們幾乎毫無痛苦的表情,反而是顯得漠不關心似的。對於這種現象,我們可以解釋成病患從適應不良的現實環境中逃避出去而躲進疾病之中,以減輕責任所造成的負擔、壓力所帶來的痛苦,同時獲得一些附帶利益。人從小就多少會發現到生病的時候不僅可以不用上學,而且還能得到家人特別的照顧,因此有人會利用疾病來防衛他在現實中嚐受到的痛苦。
解離性的症狀可以說是形形色色的,有人會變成小孩子一樣的說些兒戲式的話;有人會有到處徘徊或出現暴力行為而事後卻毫無記憶的「朦朧狀態」;有人會呈現完全不發一言,面無表情、不吃不喝的「靜呆狀態」;有人是長時間的喪失記憶、忘了過去的一切,即發生所謂的「失憶症」;有人則會在忽然間變成另一個完全不同個性的人而表現出與原來個性有別的複雜行為,這就是較為一般人熟知的「雙重人格」;有人會變得像個傻子似的,連簡單的計算也不會做,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出來,即發生了「假性痴呆」。以上所說的各種症狀表現中都含有逃避痛苦的現實、逃進疾病中、躲進幻想中的共同心理機轉。在文明社會中,歇斯底里症已經愈來愈少了,其理由是在注重現實的現代人類環境中,以歇斯底里症狀來獲得利益的意圖已愈來愈難奏效了,結果病人漸漸傾向於採用其他型精神官能症的症狀表現方式,如焦慮、憂鬱症狀等。
#雜念與雜唸
雙重人格症狀 在 你了解多重人格障礙(DID)嗎? 症狀成因人格介紹 -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患者主要最大的症狀為"記憶(時間)丟失",像是現在看著窗外太陽高照坐在房間的書桌前,下一秒眼睛再打開看見的是一個自己從未見過的地方,可能是一個馬路,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