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一日體驗行程| 文創篇
近期開始深入台灣在地旅行,這趟有機會來到基隆拜訪2位在地的文化工作者,一位是錫雕郭老師,一位是書藝家王金順先生,也藉由手作體驗認識他們的創作與在地文化。
這天參觀了王金順老師的工作室,訴說他從事文化創意產業的過程,他認中文字是中華文化的代表,尤其繁體字保留了非常豐富的歷史淵源和故事,也跟我們分享了很多名字典故,例如聊到「基隆」的地名來源就是從海上看和平島的地形像「雞籠」,後來取其諧音沿用至今。從2008年開始,王老師運用文字中的「百家姓」概念出發設計圖騰希望連結每個人與中文字的文化,並且翻譯成外文,這個概念也獲得了德國紅點設計獎的肯定。
聽著這些百家姓的由來真的很有趣 ,很多人其實對於自己的姓氏來源並非那麼熟悉,像是「王」姓氏族的圖騰就是由部落首領與半月形天文儀器所組成,因為王姓是遠古三苗的分支首創天文曆法。當天也運用了絹印將這些圖騰轉印。
當天還來到了職業婦女燙髮工會初次體驗製作錫雕,現場空間除了美髮用具還佈滿了錫雕應用作品,如用錫雕製成的美髮價目表。
郭老師說她雖然從事美髮產業但自己非常喜歡創作與繪畫,因此開始迷上錫雕創作。聽郭老師講解錫雕的延展特性,用各種刻畫的方式和工具將一個平面的錫片,逐漸刻畫出凹凸形體,跟畫畫很像要一筆一筆慢慢刻畫,但不同的是錫雕讓畫變立體了。初體驗先跟著老師刻畫一隻小雞,再刻一座基隆(雞籠)山風景。覺得這次的基隆一日文創體驗收穫滿滿,非常有趣!
雞籠地名由來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元旦贈書 之 #臺灣知多少】
英譯自荷蘭史料的《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是臺灣宣教先驅甘為霖牧師的代表作,從 1903 年出版以來,就廣受各界的重視,一直到今天,依然是研究荷治時代臺灣史的必讀經典。
而且荷蘭時代的臺灣史專家——翁佳音老師,甚至說過:「若精讀這本書,那麼他對荷蘭時代的認識,級數與我同等。」
究竟在這本重要著作裡,早年的臺灣樣貌是什麼樣子呢?現在只要答對以下的冷知識問答,並完成活動步驟,就有機會一窺書中的福爾摩沙唷!
🕙活動時間:1/1-1/3,1/4小編會在底下留言處通知中獎者&公佈答案
🉐活動方法:
①分享本貼文並設為公開。
②在本篇文下方留言選項,回答以下一則關於臺灣的冷知識:
[Q:新北市萬里區的野柳一地名由來是因為?]
(A)早期居民喜愛在此玩水,跳入海中的時候要先大喊「要跳溜」三字略音而來。
(B)早年住在滬尾與雞籠兩地的漢人,稱呼兩地必須經過此處杳無人煙長滿柳樹的野地「野柳」。
(C)西班牙文的惡魔 diablo而來,因為此處充滿暗礁,航線沿途充滿危險,被稱為惡魔角。
(D)過去住在此地的原住民巴賽族,被移居北海岸漢人稱呼「野人六社」簡稱野六。
#ABCD #都幾?完成以上步驟即可獲得抽獎機會,共有2個名額!(限寄件地址為台澎金馬)。感謝前衛出版社提供贈書。
_
甘為霖著,李雄揮譯,翁佳音校訂,《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臺北:前衛出版,2017。
▎灰熊☞https://goo.gl/5ZYczc
▎博客來☞https://goo.gl/85jqTz
▎讀冊☞https://goo.gl/FVQ4Vf
#書蟲們請進👉👉👉 http://pressplay.cc/speakingofbooks
雞籠地名由來 在 【紀錄新發現】20150606 - 雞籠- 基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湛藍的大海,吹來鹹鹹的海風,海灣邊上就是一片綠意盎然的綿延山巒,這是一座海港,也是山城,它是基隆,舊名「 雞籠 」。 基隆三面環山,東北面一面向 ... ... <看更多>
雞籠地名由來 在 雞籠/基隆的由來…長知識喔~ #POWER基隆產業博覽會 的推薦與評價
事實上,雞籠最早指的是基隆海邊的和平島(日本時代才造橋與本島相連),而非整個基隆市。這種情形就像台灣(大員、大灣)最早指的是台南海邊的沙洲安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