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隨緣家書34] 馬爾代夫首都馬累:世上最逼的小島?
早前到馬爾代夫旅遊,總算有機會離開度假村所在的小島,走到另一個小島:首都馬累(Male),看看當地人「落地」的一面。到達後,不禁產生比在度假村更幽閉的感覺:怎麼可以逼成這樣?
馬累島面積不及2平方公里,也就是跟香港中文大學差不多,卻住了差不多10萬人,計人口密度,竟達每平方公里47,416人。不過,這還不是世上最逼的地方,「只」排名全球最逼小島第5位。數字上,第一位屬於哥倫比亞一小島,不過其面積只有馬累島1/200,太難比較;第二位卻是可比較、而且相當熟悉的,就是香港的鴨脷洲島,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66,755人。
不過鴨脷洲現在有陸路連接社區,「島」的感覺再不強烈,反似是市區一部份,不像馬累,必須通過小輪往來,島上自成生態體系。鴨脷洲高樓大廈林立,反而令街上保留了一些空間,不像馬累,一方面住了大量居民、也承載了國家的政治經濟中心,另一方面又沒有太高的大廈,小島的空間感就極其壓迫。例如駕車從島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五分鐘就完事,島上的士每天行程何等苦悶,完全可想像。
這趨勢似乎還會惡化。以上數字是數年前的數字,根據2014年馬爾代夫最新人口普查,馬累人口已上升到15萬3千,佔總人口38.89%,偏遠小島的青年都在首都找工作,這是典型的城市化結果。馬累人口當中,外來者卻佔了整整一半,而沒有國內家鄉,造成越來越嚴峻的住屋問題。
「自古以來」馬累並非那樣的。這小島原來有自己的蘇丹國、自己的王宮、自己的城牆,不過1972年馬爾代夫發展旅遊業後,原風味不再,首都沒有「人間天堂」的風景,卻成了旅遊業盈利的總傾銷所在。城牆在獨立後就被拆除,也填了海供勞工居住,整個態勢,反而越來越像一個slum。現時旅遊業佔馬爾代夫全國GDP的28%、國家外匯收入超過60%,馬累人口則從旅遊業發展前的20,000人持續暴增,佔的總人口比率也從1965年的11.15%,增至現在的1/3。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學者Mohamed Faisal寫了一篇題為《Living on a crowded island: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the Maldives》的研究,分析了馬爾代夫的城市化和社會問題。Faisal提到,人口上升的同時,馬累的家庭數目也在增加,從2000年的9,700個,上升到2006年的14,107個,平均每個家庭有7.4人。這種結構,令馬累出現更多「土地問題」,住屋條件相當不理想,每戶住上15到20人的情況相當普遍。
「土地問題」之後,自然逐漸出現一籃子延伸問題。例如生活空間狹迫,屋內的人有時需要輪流睡覺,令睡眠質素惡劣,這難免影響為家庭關係:按2006年數據,當地每2.3對已婚夫婦中有一對離婚,離婚率達一半。馬累人均收入每月350至450美元,租金花耗卻在30至200美元之間,這樣的負擔,只會怨聲載道。再者馬爾代夫青年人口佔大多數,35歲以下人口佔75%,31%是15-24歲的青少年,在缺乏足夠社會保障、教育和工作機會下,年輕人每容易成為罪犯。2001到2007年間,犯毒和暴力案件分別增加五倍及兩倍,全馬累島吸毒的人數,竟有約3萬人。
想起台灣《聯合報》今年7月有一篇文章《中國觀光客開放七年,台灣得到了什麼?》,不單適用於台灣,也適用於馬爾代夫:「觀光人口在達到一定上限後,總量管制有其必要。若為經濟發展,應以提升每人來台平均消費額度為優先,而非無止盡的讓觀光客湧入。政府又將再開放……無非是讓台灣人的生活、環境、土地資源受到剝奪。」這樣的按語,似乎放在其他地方,也同樣適用呢。
小詞典: 鴨脷洲
香港島嶼,位於香港仔附近,1841年連同香港島被割讓予英國,面積1.3平方公里,人口86,355 (2011年),在島嶼當中居全球第二,英軍曾於島上興建炮台。1980年,鴨脷洲大橋通車,此前只能以渡輪往返,此後基本上與香港島連結成一體。
沈旭暉 信報財經新聞 2015年10月16日
延伸閱讀:馬爾代夫幽閉症
https://www.facebook.com/…/a.909000572467…/1030248160342667/
離婚率全球排名 在 DJ素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相處之道~~
電視台正報導,台灣夫妻高離婚率,排名全球第三,每10分鐘就有一對離異。
女兒好奇問:【媽,妳怎麼跟爸相處30年的啊? 難道爸爸都沒缺點嗎?】
媽媽笑笑的回 :【你爸當然有缺點啊,而且缺點還多的就像天上的星星那摩多呢!】
女兒問:【那優點呢?】
媽媽說:【優點啊?就像天上的太陽一樣,只有一個 。當太陽一出來,所有的星星都不見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