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前頭 >
前天有一則新聞報導,《天下雜誌》調查的2019年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第一名的屏東縣長潘孟安,為了促銷屏東香蕉,24小時內閃電來回東京。然後,再回頭看看滿意度吊車尾的高雄落跑市長韓國瑜,整個慘不忍睹,令人想哭。選誰、如何投票,真的影響很大啊! 潘孟安東京當日來回促銷香蕉的拚勁,讓我想起台日百年羈絆中的「蕉往」情誼。趁此機會,把過往寫過的「台日百年的香蕉情誼」翻出,分享之!!除了抗中之外,其實新一關心研究的領域,真的非常寬廣啊!
【台日情誼中的香蕉味】
日本人酷愛香蕉,遠近馳名。地處亞熱帶的台灣,香蕉也算是南台灣的主要特產之一。於是,可以想見,台日情誼交往中,必定混雜著香蕉的味道。
據說,早在1902年伊始,便有人將台灣香蕉試銷日本。根據台灣香蕉大事年表紀載,基隆商人賴成發隨即與日本郵船株式會社都島金次郎合作,於1903正式將香蕉裝船輸日,讓香蕉正式在日本神戶上市。其實,若曾踏足日本九州門司港的台灣旅人,勢必會循著手中旅遊書指引,造訪港邊「香蕉人」的人形公仔。「香蕉人」公仔的故事,述說的即是早年千里迢迢搭船來日本的台蕉抵埠後,若蕉身早已熟透且不宜繼續踏上關門海峽,並往瀨戶內海長驅直入,直抵關西的神戶與大阪時,即會就地沿街叫賣販售,而成為門司港邊特殊的異國台蕉風情畫哩。
隨著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對台灣各種物產,包括「台灣三白」(白米、蔗糖跟樟腦丸)需求殷切,且由於白米跟蔗糖此些物資以南台灣為主要生產基地,高雄港的築港工程也就於1908年後逐步展開。至1924年,高雄與橫濱間的定期航線開通後,想見高雄港的主要輸出品香蕉,勢必也曾透由此航線,串起高雄港與橫濱港的「蕉往」情誼。
隨著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拜倒台蕉風味下,日治時期的台蕉輸日量,屢攀新高。根據早年台灣省議會的黨外議員郭大砲—郭國基在1960年代初質詢時,曾提及日治時期台蕉輸日每年可高達360萬籠之譜,是1960年代初台蕉輸日數量的兩倍之多。
幸運的是,因戰事跌盪停擺的台蕉輸日,終在1963年時任首相的池田勇人把香蕉列入自由貿易的品項中時,久違的「台蕉輸日潮」,再次重現,並為當時的台灣貢獻年度總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鉅額外匯。隨之,橫濱港中那座別名「香蕉碼頭的」的「出田町碼頭」(Detamachi Pier)的闢建,正好也於1963年完全竣工。可以想見,恰巧趕上池田內閣開放台蕉進口的出田町碼頭,也應曾湧進許多來自南國台灣的香蕉,而再度拉起橫濱港與高雄港的「蕉往」情誼。
後來,隨著有「蕉神」稱號的吳振瑞接掌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台蕉在日本市場佔有率高達九成以上,台灣蕉農個個口袋「麥克,麥克」。當年的台蕉輸日傳奇,在高雄旗山寫下「茶店仔」(茶室)密度最高的奇蹟之外,也在高雄港留下一座為防輸日台蕉在日曬雨淋下品相難看,而索性在196-64年,由美援挹注八百萬元,在三號碼頭邊建造一棟二層樓的「香蕉棚」,以讓珍貴台蕉,有遮風避雨之所。
然好景不常,台蕉輸日在國民黨的政治惡搞下,在1969年3月上演了一齣以金盤金碗為名,行羅織政治罪名的把戲,把「蕉神」吳振瑞在一夜之間打成剝削蕉農的「蕉蟲」。此後,台蕉在日本市場的份額,亦就兵敗如山倒,拱手將日本市場讓給來自菲律賓的對手。
解嚴之後,隨著台灣農民運動風起雲湧,當時的農民運動領袖林豐喜所領導的「台灣農民聯盟權益促進會」,便根據避居日本的吳振瑞口述,整理出三個吳振瑞被國民黨政權惡搞的可能主因。首先,可能是蔣經想藉由惡搞掙取外匯第一名的香蕉,以奪回由蔣夫人派的徐柏園所掌控的外匯主導權外;另一個原因即是,蔣經國跟前紅人官僚李國鼎,為了力推將台蕉從竹籠改紙盒包裝,以讓可能由李國鼎胞弟所擔任經理的律頓公司承作紙盒生產之利益。
而第三個可能,即是時任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的吳振瑞,為了增加蕉農收入,到處奔走「產銷合一」,讓農民可以免除中間商人的剝削,直接輸日。儘管,「產銷合一」的理想未能達致,但吳振瑞依舊替蕉農爭取到「五五制」—即青果合作社與青果輸出公會各佔百分之五十的輸日比例。此舉,勢必讓吳振瑞得罪許多原本壟斷台蕉輸日的既得官商利益。
前一陣子,日本台裔蓮舫女士,在角逐日本民進黨黨魁之位時,其雙重國籍風波,再度引起台媒關注,不僅提及台蕉可謂是蓮舫家族的起家本業,而其祖母陳杏村,更曾擔任青果輸出同業公會的理事長一職。換言之,吳振瑞所得罪的即是蓮舫祖母曾經擔任理事長的「青果輸出同業公會」。當然,台灣人比較清楚的是,此一青果輸出公會,後來隨即為連戰親家陳查某所掌控。
隨著蔣政權惡整吳振瑞之後,昂貴的台蕉遂在一夕間被廉價的菲律賓蕉給瓜代。根據,日本神戶海事博物館的介紹,早年台蕉的價格,可是會讓日本上班族「痛心疾首」;然而,隨著廉價的菲律賓蕉挺進日本市場之後,逐漸讓香蕉成為國民水果。但由於不同水果之間,具有經濟學上的「替代效應」,當香蕉價格降低時,便會擠壓掉原本意欲消費購買之水果。
於是,當日本市場中的台蕉逐步讓位給菲律賓蕉時,香蕉的國民可親性大為提升,但竟也意外地排擠掉原本消費者對蘋果的消費。因此,1960年代末,日本國內蘋果農也就經歷了一場嚴重的「敗市」風暴。換言之,台蕉退出日本市場的那年,日本蘋果價格慘不忍睹,只能任憑產地腐爛,而跟台蕉同感悲戚呢。
自從國民黨惡搞蕉神吳振瑞之後,台日「蕉往」的熱度,也就日趨淡薄。儘管,2016年夏天,台蕉在農委會企劃處長胡忠一的努力下,進駐成為日本靜岡縣中小學營養午餐的配搭水果,但是否可據此重拾過往台日間的熱絡「蕉往」,尚難得知。但不論如何,台日的百年情誼交往中,勢必少不了「香蕉」這一味啊!
《薰風 vol.02 2017.04 出刊》
圖片來源1:關門海峽博物館https://www.kanmon-kaikyo-museum.jp/
圖片來源2:個人手配でお得で楽しい自由旅のナビゲート
http://happytravelerdiary.com/moji-retoro-793
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 在 陳奕齊 - 新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話說前頭 >
前天有一則新聞報導,《天下雜誌》調查的2019年縣市首長施政滿意度第一名的屏東縣長潘孟安,為了促銷屏東香蕉,24小時內閃電來回東京。然後,再回頭看看滿意度吊車尾的高雄落跑市長韓國瑜,整個慘不忍睹,令人想哭。選誰、如何投票,真的影響很大啊! 潘孟安東京當日來回促銷香蕉的拚勁,讓我想起台日百年羈絆中的「蕉往」情誼。趁此機會,把過往寫過的「台日百年的香蕉情誼」翻出,分享之!!除了抗中之外,其實新一關心研究的領域,真的非常寬廣啊!
【台日情誼中的香蕉味】
日本人酷愛香蕉,遠近馳名。地處亞熱帶的台灣,香蕉也算是南台灣的主要特產之一。於是,可以想見,台日情誼交往中,必定混雜著香蕉的味道。
據說,早在1902年伊始,便有人將台灣香蕉試銷日本。根據台灣香蕉大事年表紀載,基隆商人賴成發隨即與日本郵船株式會社都島金次郎合作,於1903正式將香蕉裝船輸日,讓香蕉正式在日本神戶上市。其實,若曾踏足日本九州門司港的台灣旅人,勢必會循著手中旅遊書指引,造訪港邊「香蕉人」的人形公仔。「香蕉人」公仔的故事,述說的即是早年千里迢迢搭船來日本的台蕉抵埠後,若蕉身早已熟透且不宜繼續踏上關門海峽,並往瀨戶內海長驅直入,直抵關西的神戶與大阪時,即會就地沿街叫賣販售,而成為門司港邊特殊的異國台蕉風情畫哩。
隨著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對台灣各種物產,包括「台灣三白」(白米、蔗糖跟樟腦丸)需求殷切,且由於白米跟蔗糖此些物資以南台灣為主要生產基地,高雄港的築港工程也就於1908年後逐步展開。至1924年,高雄與橫濱間的定期航線開通後,想見高雄港的主要輸出品香蕉,勢必也曾透由此航線,串起高雄港與橫濱港的「蕉往」情誼。
隨著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拜倒台蕉風味下,日治時期的台蕉輸日量,屢攀新高。根據早年台灣省議會的黨外議員郭大砲—郭國基在1960年代初質詢時,曾提及日治時期台蕉輸日每年可高達360萬籠之譜,是1960年代初台蕉輸日數量的兩倍之多。
幸運的是,因戰事跌盪停擺的台蕉輸日,終在1963年時任首相的池田勇人把香蕉列入自由貿易的品項中時,久違的「台蕉輸日潮」,再次重現,並為當時的台灣貢獻年度總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鉅額外匯。隨之,橫濱港中那座別名「香蕉碼頭的」的「出田町碼頭」(Detamachi Pier)的闢建,正好也於1963年完全竣工。可以想見,恰巧趕上池田內閣開放台蕉進口的出田町碼頭,也應曾湧進許多來自南國台灣的香蕉,而再度拉起橫濱港與高雄港的「蕉往」情誼。
後來,隨著有「蕉神」稱號的吳振瑞接掌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台蕉在日本市場佔有率高達九成以上,台灣蕉農個個口袋「麥克,麥克」。當年的台蕉輸日傳奇,在高雄旗山寫下「茶店仔」(茶室)密度最高的奇蹟之外,也在高雄港留下一座為防輸日台蕉在日曬雨淋下品相難看,而索性在196-64年,由美援挹注八百萬元,在三號碼頭邊建造一棟二層樓的「香蕉棚」,以讓珍貴台蕉,有遮風避雨之所。
然好景不常,台蕉輸日在國民黨的政治惡搞下,在1969年3月上演了一齣以金盤金碗為名,行羅織政治罪名的把戲,把「蕉神」吳振瑞在一夜之間打成剝削蕉農的「蕉蟲」。此後,台蕉在日本市場的份額,亦就兵敗如山倒,拱手將日本市場讓給來自菲律賓的對手。
解嚴之後,隨著台灣農民運動風起雲湧,當時的農民運動領袖林豐喜所領導的「台灣農民聯盟權益促進會」,便根據避居日本的吳振瑞口述,整理出三個吳振瑞被國民黨政權惡搞的可能主因。首先,可能是蔣經想藉由惡搞掙取外匯第一名的香蕉,以奪回由蔣夫人派的徐柏園所掌控的外匯主導權外;另一個原因即是,蔣經國跟前紅人官僚李國鼎,為了力推將台蕉從竹籠改紙盒包裝,以讓可能由李國鼎胞弟所擔任經理的律頓公司承作紙盒生產之利益。
而第三個可能,即是時任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的吳振瑞,為了增加蕉農收入,到處奔走「產銷合一」,讓農民可以免除中間商人的剝削,直接輸日。儘管,「產銷合一」的理想未能達致,但吳振瑞依舊替蕉農爭取到「五五制」—即青果合作社與青果輸出公會各佔百分之五十的輸日比例。此舉,勢必讓吳振瑞得罪許多原本壟斷台蕉輸日的既得官商利益。
前一陣子,日本台裔蓮舫女士,在角逐日本民進黨黨魁之位時,其雙重國籍風波,再度引起台媒關注,不僅提及台蕉可謂是蓮舫家族的起家本業,而其祖母陳杏村,更曾擔任青果輸出同業公會的理事長一職。換言之,吳振瑞所得罪的即是蓮舫祖母曾經擔任理事長的「青果輸出同業公會」。當然,台灣人比較清楚的是,此一青果輸出公會,後來隨即為連戰親家陳查某所掌控。
隨著蔣政權惡整吳振瑞之後,昂貴的台蕉遂在一夕間被廉價的菲律賓蕉給瓜代。根據,日本神戶海事博物館的介紹,早年台蕉的價格,可是會讓日本上班族「痛心疾首」;然而,隨著廉價的菲律賓蕉挺進日本市場之後,逐漸讓香蕉成為國民水果。但由於不同水果之間,具有經濟學上的「替代效應」,當香蕉價格降低時,便會擠壓掉原本意欲消費購買之水果。
於是,當日本市場中的台蕉逐步讓位給菲律賓蕉時,香蕉的國民可親性大為提升,但竟也意外地排擠掉原本消費者對蘋果的消費。因此,1960年代末,日本國內蘋果農也就經歷了一場嚴重的「敗市」風暴。換言之,台蕉退出日本市場的那年,日本蘋果價格慘不忍睹,只能任憑產地腐爛,而跟台蕉同感悲戚呢。
自從國民黨惡搞蕉神吳振瑞之後,台日「蕉往」的熱度,也就日趨淡薄。儘管,2016年夏天,台蕉在農委會企劃處長胡忠一的努力下,進駐成為日本靜岡縣中小學營養午餐的配搭水果,但是否可據此重拾過往台日間的熱絡「蕉往」,尚難得知。但不論如何,台日的百年情誼交往中,勢必少不了「香蕉」這一味啊!
《薰風 vol.02 2017.04 出刊》
圖片來源1:關門海峽博物館https://www.kanmon-kaikyo-museum.jp/
圖片來源2:個人手配でお得で楽しい自由旅のナビゲート
http://happytravelerdiary.com/moji-retoro-793
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高雄好過夜
#香蕉王國衰亡史
文/李雨蓁
如果不久之前,政府突然逮捕了張忠謀,以貪污、背信、圖利等罪誣陷起訴,並把張董稱為「晶圓敗類」下獄監禁。在政府干擾市場下,台灣半導體產業大亂,一蹶不振,出口額剩下五分之一不到......這樣的政府大家會怎麼看?
🔺類似的事情,在半世紀前的台灣,是真的發生過。
政府透過炮製冤案,自己摧毀了當年出口額最高的產業,時過境遷,這樣揮刀自宮的政府,被稱為最會拼經濟的政府;當年那個殖民政府看誰不爽就關誰的年代,被某些人稱為無限懷念的時代。
這件冤案,就是史稱「#剝蕉案」或「#金盤金碗案」的高雄青果社冤案。上週我在介紹「棧貳庫」時,有網友提到想更多了解一點,正巧我參與過相關展覽的策展,就讓我細說分明:
✦香蕉王國的誕生
台灣地處熱帶,南部本身就有野生香蕉(Musa paradisiaca)生長,但直到明鄭時期,引入南洋種雜交,才成為經濟作物;而在日本殖民時代,經過多次改良,從1902年開始成為外銷產品,也在日本本土大受好評。氣候、土壤合宜的旗山,自此成為香蕉生產重鎮,在生產面積與產量上均成為全台之冠。
不過,戰後日本進出口由盟軍管制,香蕉貿易只能透過以貨易貨方式交易,直到1963年日本香蕉進口自由化後,台蕉順利銷往日本,銷售量暴增,打下日本9成市場。原本出口的香蕉,是被台北貿易商陳查某控制的「青果輸出公會」壟斷。陳查某在日治時期就外銷香蕉致富,但台北的貿易公司壟斷香蕉出口等於多剝一層皮,對農民幫助不大。
✦青果合作社帶動旗山發展
所幸,出身屏東,時任高雄旗山「#青果合作社」理事主席的吳振瑞,多方請願爭取到「五五制」,打破貿易商壟斷並抬升出口價格。並透過與日本商社間的良好關係以及良好的談判手腕,爭取台灣香蕉在日本的市場。讓旗山本地農民所得大幅提高。
1967年極盛時期,年出口2700萬箱香蕉,賺取外匯 6,200萬美元,佔當時臺灣外匯三分之一。高雄港香蕉碼頭和棧貳庫全部堆滿準備外銷的香蕉,旗山更是依賴香蕉致富,小鎮裡不但有戲院酒家,農會盈餘與存款更高居全台第一。當時公務員薪水每月500-750元,青果社職員1100元,但農民一年收入可達20萬元,換算今日可說是千萬年薪。
✦看到這邊,大家應該知道轉折要出現了吧~
1969年3月7日,司法機關突襲青果合作社,逮捕吳振瑞和重要幹部,查封帳冊等文件。案發之時,正值當年台日香蕉談判期間,結果一片大亂下,香蕉價格大砍,出口量也被削減只剩七成。而由於吳振瑞被捕,導致青果社和日商的良好貿易關係中斷,部分日商因顧忌中國國民黨政府用輿論抹黑蕉業,刻意保持距離。而在台日香蕉貿易關係網絡破裂下,貿易條件惡化,部分日商轉而採購中南美與菲律賓香蕉,導致台灣香蕉出口量崩跌,數年內只剩1/4。香蕉王國一夕崩解。
✦而為什麼會爆發這起「剝蕉案」呢?
根據官方說法,高雄青果社慶祝20年慶時,吳振瑞先生為酬謝各方支持,特別打造金碗金盤餽贈相關人員,而被以貪污、背信等重罪起訴,一審判刑8年,但二審時因查無舞弊違法情形,故以違反政府依《國家總動員法》所發禁止黃金買賣之行政命令判刑。
但背後原因,一說是吳振瑞拒絕將香蕉包裝,由竹簍改成李國鼎弟弟擔任經理的美國律頓公司製造之紙箱,而得罪李國鼎兄弟,遭到清算。據文獻指出,時任經濟部長的李國鼎和蔣介石報告時,指控「竹簍裝運有回扣,所以不願改用紙箱」。蔣介石聽完只問,青果社背後有無民代? 李國鼎答「沒有」,蔣介石隨即下令「辦人」!
二是在爭取「五五制」時,得罪陳查某等貿易商集團,加上當時同意「五五制」的關鍵人物中央銀行總裁兼外貿會主席徐柏園,是宋美齡的親信,蔣經國為打擊宋美齡氣焰,因此透過屬於蔣經國派的李國鼎,拿青果社開刀。
不論是哪種原因,中國國民黨高層的權利鬥爭,讓臺灣香蕉產業就此遭受重創。十多年後,中國國民黨營事業更一度傳出赴越南種香蕉回銷日本,這項打擊台蕉作法,也一度引發輿論譁然。
2016年屏東縣政府出版《金蕉傳奇》,以官方身分平反吳振瑞與相關人物當年的冤屈,而我去年也剛好有機會能策劃這個展覽,策展真的是非常幸運的職業,常覺得怎麼會有一個工作,做完除了更了解這塊土地的歷史以外,還能推廣讓更多人知道。
不過,將歷史推廣展示只是將問題凸顯出來,讓更多人知道,但要解決問題,朝目標邁進才是真正能改變現狀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身為設計師/策展人的我,決心投入政治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有很多策展的故事都非常有趣,貼近島嶼的脈動,我們下次好過夜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