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花蓮是不是蠻好笑的😅其實這次Podcast走訪的城市多半我都未曾去過,即便去過也只是稍稍認識了一小部分的城市
說到花蓮,我總會直接聯想到「好山好水」「原住民」還有很多明明我從未來過這片土地,卻不知從何而來的既定印象...
所以當局長分享大多數青年返鄉創業遇到的問題是找不到房子住、其實原住民遇到的問題和外人所見頗有差異,我才漸漸理解這幾次訪談為何來賓都強調「生活在這片土地」的重要性
局長讓我深刻感受到的並不是他強烈地想讓花蓮跟上大台北的腳步,而是他希望能夠保留所有土地的特色與美好,也讓生活在這之上的人們能夠為自己擁有的事物感到驕傲與認同
不知道是不是開始接觸更多現實層面的東西,慢慢能理解為什麼有人會想找回原本最親近自己的事物、為什麼想為一些看似背離社會期望的東西付出更多的心力
花蓮真的很漂亮,離大台北也不算遠,所以如果有空的話,幫自己買張車票,感受一下不同於都市的美好吧,也別忘記收聽我們跟局長的最新podcast!
⛰S3EP#3|辦公室外的文化局局長:花蓮世代落差與產業轉型、局長也來開餐廳、一致性走向多元發展的可能性 feat.花蓮縣文化局局長吳勁毅
⛰各大Podcast平台搜尋「馬它 in the HOUSE - 細說台灣」一同找尋大台北沒有的臺灣風景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KKBPX / Firstory / Soundon 皆有上架 (點擊主頁連結即可前往)
...................
#馬它intheHOUSE#podcast#podcaster#臺灣podcast#花蓮#文化局#吳勁毅#文化局局長#七星潭#城鄉差異#世代轉型
青 潭 房子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看房心得
原本以為只要遠離都市往郊區跑房價應該我就能負擔,沒想到從板橋看到龍潭,我一樣還是買不起,當初看中壢青埔的時候,網友也都說漲的太誇張了,建議我去看楊梅龍潭。
#結果龍潭40年以上的老透天一樣要1400萬
#看來我只能去觀音看房子了😭
青 潭 房子 在 小黄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终,我还是决定不回老家了。 很多年以来,我从未把自己的出生地视为老家,直到与我最亲近的外公外婆都葬在了那里。
理论上我的老家在东北,那里仍有我很多的亲戚,这导致从小到大我总有一种认祖归宗的压迫感,仿佛这是一种使命或者更像是一种光耀门楣的剧本。 几天前晚上在家吃饭,父亲说等我事业有成了,一起回趟东北。 我以为父亲只是单纯地想回他的家乡了,就含糊着回应说是该回去给爷爷奶奶扫个墓。 母亲在旁边没好气地笑了,说你爸还想着带你回东北认祖宗呢,我夹菜的筷子在半空中停了几秒,继而平静地回答道,我已经没有这个念头了。 那一刻我能看见父亲眼睛里的光黯淡了下去,都说老人像小孩,这让我又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那种轻狂无畏的样子,仿佛遥远的难以触及。 我们不会为了那些与我们没有任何感情与利益羁绊的人再去角色扮演,这一幕早已经剧终了。
这是一种感情自束,也是每一个中年人都会步入的阶段。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现实,那就是获得快乐的这种欲望最终都会让步于为生活付出的事实。 也有人像罗曼罗兰那样把它包装得更戏剧化一些,即了解并认可生活并不完美的本质后,仍能热爱它。
就像我的外公外婆,典型的中国工人+农民的组合,我的根也在这两种阶层中发芽,在机器的轰鸣与田间地头的忙碌中破土而出,最终又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被抑制幸而没有被粉碎。 因为工人和农民是底层、基层,他们的生活是非常规律的,阶层架构不允许这一层的人们太富有个性和思想,这反而使他们具备了包容一切的能力,就像污秽的泥土孕育出绚丽的世界那样,他们看起来比一切花里胡哨的文艺作品都更有营养。 这导致尽管我是一个自认为文艺范儿很浓的新世代人,但我从未把精神解脱的希望放在文化和艺术作品的熏陶上,尽管我看了不少书,欣赏了不少文艺创作,也了解哲学的构建,但我很清楚,人的大脑并不是什么无限灵感的源泉,人的大脑是一个囚笼,经过这个囚笼刻意加工过的产品,永远都无法真实地再映射出世界的本来面目,这也是为什么经典总是惜字如金的原因, 就像那些深刻影响人类的数学公式一样。 自然当然是一切的起源,但最接近自然的人类构造,无疑就是那些横平竖直的土地框架和冰冷粗犷的机械厂房,这里产出人类最需要的东西,是这里将人与野兽进行了社会化的隔离。 每当我来到这样的地方,我就会感到异常的平静,你会感觉一切复杂的东西在这里都迅速坍塌成为一种原始的简单,生产的目的、作业的流程、前进的方向、结束的标准,土地和机器承载了人类文明,让远处的城市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实验基地,人们总在实验那些新奇的想法和各种各样的新玩意儿,他们自诩为引领着潮流。
但是,孕育我的那些土地和机器都已不复存在了,生命中的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孤儿被放逐在了城市的躯体中。 而我的外公外婆最后也死在了城市,尤其是我的外婆,当外公死后她不得不离开那最后一片小小的土地来到城里,最后五六年的时间我感觉她被迫走进了一个新的监狱,她最终没有适应,但是她也不得不适应。 也就是那段时间我对土地有着非常强烈的渴望,我想要在乡下建一个房子,但我失败了,因为我们这一辈人迅速走进了需要在城市为自己买一个房子的时代焦虑中,最终我们战胜了这种焦虑,也失去了那些人和土地,那些与我们生命有着最重要关联的存在,终于不复存在了。
我以前有一阵子总是在想,像我们这种出生在一个父母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队孩子,我们的身份究竟应该如何确认? 我们不是出生地的本地人,也跟父母的出生地没有建立太多联系,我们更像是一个小镇人,但是最后当这个镇子不复存在,地质队也变成了一个时代落后的名词时,我们这些出门打拼的小镇青年就开始感到迷茫,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难以建立起一个清晰的地缘与血缘概念,比如你是哪里人? 这个问题在很长时间对我是个困扰,以至于我最好的哥们笑话我是一个来自东北的二狗子,我觉得他说得很对。 但是当我步入中年后我开始理解,我还是一个地质队的孩子,地质队连接着土地和工厂,但我抛弃了那里,当我路过地质队时,我感觉我已经是另一种人了,那使我既没有了地,也掩盖了我的本质。
我想起了这两年总是看的篮球评论员徐静雨说过的一句玩笑话,你没根儿了。 原来我的根并不在东北,也不在江西鹰潭,我的根在那个地质大队,只是这个选项被我们从潜意识中清除掉了。 我甚至不敢在小学校友群里发言,那些与我真正朝夕相伴的发小,如今早已变得形同陌路也不知道何时才能重新开启。 我并不多愁善感,但我失去了很多流泪的机会。
我想我的人生正在经历这样的一种变化,我想回去看一看我的外公外婆,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已经有两三年没有回去过了,他们埋在我出生的那个城市,顺带着我也很想回那里去看一看,没有什么特别想见的人,也没有什么特别想回忆的过去,只是单纯的觉得这里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命的一个部分。 但是我们不想舟车劳顿,不想浪费这个时间,不想花这个钱,当然我们还有很多说大不小的顾虑。
总之过去的一切都被切割得太过于彻底,这终于养成了一种悲观的性格,也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一种悲剧的人生。 易经只有六爻,来到七就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或许我们想在一切尘埃落地前来一个大刹车,或许我们变化无常的性格已经难以捉摸。 但正如文中所言,你在城市里所做的所有呻吟,在你的根源那里都是不值一提的,在那里,你的爱恨早已成型,无论你是否有勇气面对,你都会坦然接受一切。
也许,是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