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可畏》
幾個月前無意間
按開了Cindy的視窗
自己也有點小嚇一下
看了一眼對話
那時候的我原想截下對話說點什麼
但無心多想按下取消
這幾天看見很多議論NanaQ的網路新聞下面都是滿滿的謾罵甚至人身攻擊的留言
不只是這幾天
應該說每一天都能在網路上看見隨意人身攻擊的言論
心裡不斷想著
我是不是能做點什麼?
我想起了Cindy
這個對話是2013年
她可能忙學業或別的事情
有段時間沒有和大家一起
那天一起去吃飯
我記得她曾經說過她很害怕尷尬
她沒有辦法硬是去接話
或像我們其他人一樣和誰都能隨性的對談
那天我跟她說
可以多多跟我們一起出去
這個截圖就是那天回家後的對話
這個對話代表的不只是Cindy
而是每一個內向、害羞、慢熱、不擅長交際、敏感多心的人
又或是那個外表看起來大剌剌總是笑嘻嘻沒有煩惱體貼他人的朋友
那可能是你
你的家人、朋友、伴侶、鄰居
更可能是你正輕易打字按下送出的那個對象
對你來說輕如鴻毛的文字
是他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就像《如蝶翩翩》裡爺爺告訴欺負孫女的上司
:「就算你無法鼓勵他人也不該踐踏別人。」
如果我們沒辦法認同別人、
理解別人的時候
那或許我們可以
嘗試去了解
亦或
控制心智
閉上嘴巴
看自己想看的就夠了
-
也想分享給所有不擅長向外發展的朋友們
我印象深刻看過的內向人格書籍
前幾頁就寫著
「我想告訴你,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外顯人格所打造的。」
那一瞬間,茅塞頓開
我們真的不見得要去迎合這個世界大部分所看得見的樣貌
不用強迫自己去尷尬交際
不用硬是跟隨流行光鮮亮麗
不用非得要結婚生子買房買車
不見得要達到別人口中的“成功”
絕對可以只是謹守自己生活的平凡人
我們可以依循內心的感受
去微調自己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
即使和大部分的人不一樣
也沒關係的
-
小時候的自己也曾在求學階段因不懂事而傷害了別人
也被別人傷害過
這兩個角色的體驗
是兩敗俱傷的
因為往往我們給出去的
都會像是迴力鏢般的收回
如果能在平常多加檢視自己的思想
了解自己的意圖、出發點究竟是什麼?
我們是真的想溝通、討論、了解?
還是只是想被認同?
還是幫別人打分數?
更糟的是把自己壓抑的憤怒悲傷宣洩在我們根本不認識的人身上
善用網路
對話是美好的
在送出對話前
或許我們能有更多的自覺與同理
我也還在練習、學習這個課題
但我相信只要發心是立意良善真誠的
往往最後都能得到美好的溝通與理解
-
最後分享一個故事
30年代上海灘的第一骨感美人
<阮玲玉>
因不堪言論霸凌受精神折磨
25歲自我了結了生命
留下四字遺書
《人言可畏》
但願政府、教育及早平衡科技及人性的天秤
關於學校、網路霸凌的審查機制與法律
能夠完善
願這個世界不再有更多的阮玲玉、葉永鋕、Cindy
沒有人是完人
包含我在內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遭遇生命的難
其實有很多的管道能夠去宣洩悲傷、憤怒、痛苦:遊戲、跳舞、運動、打拳擊、寫作、繪畫等等等等
如果你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
請一定要記得嘗試尋求信任的家人朋友甚至專業
⚠️自殺防治專線電話號碼為「1925」
世界很大、地球很美麗
有數不清的美好可以體驗、探索
這世界的確本來就有好有壞、有黑暗光明、但我們絕對有智慧去學習選擇,尤其在這個時代,選擇對身心靈有益的資訊是很重要的。
也希望這個非常時期能夠看見更多的光與愛
非常謝謝你看完,願你一切安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來自從者宇宙, 自由奔放、對生活充滿熱誠的神靈從者。 本人喜歡當一個archer, 但不知為何職階卻是Avenger。 因為某些因緣,和簡一起追擊惡徒, 作為一個賞金獵人過著日子。 “我是伊斯塔。女神伊斯塔。 啥?你聽著會弄混,所以想加一個太空在前面? 我不要,太空聽起來一點也不可愛!” 身...
非得要攻擊他人不可的人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拼命批判自己不是獲得幸福的方法
很多人常常會站在批判者的角度,預先審查自己,因為害怕被別人批評,所以他們時常自己就先批判自己,嚴厲的程度,彷彿是有人拿著小本本在扣他的存在價值,做錯一件事就扣個五分、做錯那件事就扣個十分。其實分數多寡,私底下是否完美,都無損你的存在意義。
因為存在本身就是意義,也不是每件事情都非得跟人比不可,人們常說的螃蟹族,通常都是那些見不得人好的人,見誰上去就要扯下來,見誰開心就要去攻擊他們,但很多人自己就是自己的螃蟹族,就是傷害自己的暴君。
不僅僅是不看好自己做任何事,甚至常常質疑自己。
當大多數人總是期待著家人與親朋好友甚至是外人的肯定的時候,這些人,往往都比別人更殘酷地對待自己,很多時候不管是想去學一門新的學科,想去讀書或是想換工作,甚至只是想要培養一個新的興趣,他們都會對自己有很多質疑跟否定。
總是懷疑自己不適合,總是覺得自己做不到,卻很少鼓勵自己試試看。
還有更多人,甚至是覺得自己天生就是沒有某某能力,覺得自己天生比別人差,覺得自己絕對不可能做得好,覺得如果可能會失敗,乾脆一開始就放棄好了,就不要努力好了,以為這樣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傷。
但是在這些掙扎猶豫的過程中,那些自己對自己嚴苛的批判與拒絕,那些自己對自己兇惡的否定,就是傷害自我最大也最可怕的罪魁禍首了。
有些學生甚至在交作業給我的時候,劈頭第一句話就是批判自己的不是,說自己作業文章寫得很差,很沒有邏輯或是流水帳等等,常常我連看第一個字都還來不及,就已經被他們的沮喪跟恐懼的碎念給淹沒了。
但當我打開作業,認真地逐字看下去,卻會發現他們大多數人的作品都沒有他們想像的那麼糟,有些甚至寫得非常精彩美妙,讓人看了會心一笑或是為之揪心等等,一點也沒有他們講的那麼糟,當然也沒有那麼爛。
但是這些人,就是這樣懷抱著恐懼,不斷地否定自己,他們總是說別人都沒有給他們肯定,可是更多時候我看見的,總是他們不信任別人的肯定,卻相信生命中曾經偶然出現的一兩次否定。
他們信任別人的否定遠遠勝過於別人的肯定,於是常常不自覺地收集惡劣的言語來攻擊自己,毀壞自己的夢想跟可能性。
所以無論如何,不管你寫出了什麼,也許很中二、很白爛,也許現在的你覺得一點都不好,可是沒有邁出第一步,就不可能走到第一個一百公尺,更別說是幾公里路了。你總得給自己機會—而這個機會的前提是:請你千萬不要否定自己。
不要否定自己的創作,不要否定自己的人生,更不要否定自己這個人。
.
本文摘自《#寫吧_為了抵達自己》
放下自卑與恐懼,重新認識自己的寫作練習
.
作者:沒力史翠普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當自我否定成了慣性,即便心裡期待他人的肯定,但真的遇上了他人給予肯定,還可能會驚疑恐懼。所以被愛要練習,如何把他人的肯定穩穩妥妥地安放在自己心裡,這都要從認識自己開始。
簡單來說,這是看待自己眼光的轉換而已。複雜來說,這是要重新翻轉我們從幼年以來,所受到的否定與貶低。
這是經年累月的功夫,還好有沒力老師願意出書指引我們。我相當贊成以寫作為工具,一點一點貼近自己。如果覺得「寫作」壓力很大,先想著輕鬆為自己「記錄」一些身邊大小事,至少往前跨出一步就好。
祝願您,能向內走進自己的心,向外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處
非得要攻擊他人不可的人 在 台籍女子在德國的吱吱喳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要來講一個有點嚴肅的話題-網路公審現象。
(第一張照片是我第一次收到可用的長輩圖😂)
上禮拜在德國的網路創作者圈中,有一件事引起了一陣小騷動,雖然當事人不是我,但是心中也燃起了一把悶火。
一個網路創作者願意分享自己在異地的所見所聞和生活經驗,不管是拍影片、寫文章、攝影、投稿⋯⋯⋯都需要花時間和精力搜集資料、撰文等,也不見得每一次分享都能賺錢或有什麼回報,所以最大的目的都只是想把自己看到以及知道的呈現給大家。
德國很大,每一個邦有各自的法律、文化、腔調、用字、節慶、習俗、飲食習慣⋯⋯⋯⋯⋯⋯⋯甚至在同一個邦裡,不同城市也會出現差異,每個在德國的台灣人,都有可能看見德國各種不同的面相。或許以德國來比喻會讓人覺得太遙遠而無法體會,不如就以台灣來說吧!一樣都是在台灣的台灣人,台北人認知的台灣和高雄人、台中人、台南人就可能有很大的差異;再把範圍縮小,我是台北人,我就以台北市為例,我是中山區人,天母區、大安區、南港區、大同區、萬華區⋯⋯⋯的台北人所看到的台北,跟我也會不同,加上不同家庭、成長背景、職業、專業、學歷⋯⋯⋯⋯各種因素參雜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視野和人生體驗,這樣的情況,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一樣。也許一篇文章中,作者的認知、經驗你/妳不認同,那可以直接關掉不看就好,真的不需要給出任何貶低他人的字眼,『只是來短期交換的吧』、『一定沒小孩吧』、『見識這麼膚淺還敢投稿啊』⋯⋯⋯⋯⋯⋯
『住德國不夠久所以不配談論德國』我也遇過在德國生活幾十年,但是永遠躲在自己的小圈圈,連德文都七零八落,只會用一句:我住德國幾十年了!來塑造優越感,這種人就比較配?!
『沒有小孩所以不能談論教育』,這種概念、邏輯就是一個沒有小孩的兒科醫生不能醫小孩;沒有得過癌症的醫生不能醫癌症;沒有生產過的醫生不能當婦產科醫生。
看著這些留言,一方面替這位作者感到心疼,想著作者挑燈夜戰,一字一句地鑽研,興高采烈地分享,所有的努力可以在一瞬間被底下那些完全沒付出的人一口否決,一方面也想問問留這些話的人:「你們這麼做有讓你們比較高級嗎?」
需要靠貶低他人來突顯自己高人一等,這種人也不是什麼好貨。
當中不少也是在德國的台灣人,雖說人不親土親,但是在那當下看到的卻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文人相輕,自古而然。』
然後呢?!所有創作者為了不想再給自己找麻煩,於是一一噤聲,或是繼續分享,但是又怕惹禍上身,所以每天都發一些無關痛癢的自拍照、食物照⋯⋯⋯⋯⋯
我可以很老實的說,我有時候也會有這種想法,我幹嘛要花時間寫文章,寫完還要擔心被罵被攻擊被公審?!我大可以發發食物照、美景照就好啊!反正我日子照過,何必再分享什麼議題?!這樣的風氣繼續下去,只會將越來越多網路創作者的熱忱消磨殆盡,然後從此一片死寂,或是網路上只會有一種被特定族群「允許」的聲音,這是大家想要的結果嗎?
也不是說非得認同作者的任何觀點不可,但是該尊重吧!
伏爾泰最著名的那句話: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想要享受言論自由和民主,首先必須擁有言論自由和民主的涵養。
剛好我稍微認識這個作者,所以當我看到她的遭遇時,其實心裡不太舒服,這些隨隨便便就來噴兩句的酸民們,我不確定你們還有沒有一點同理心,如果換成你們的朋友、女朋友、老婆、女兒、姐妹被人這樣對待,你們心情如何?也許對你們來說,只是一個陌生人,而且隔著手機/電腦螢幕,用鍵盤打打字,不痛不癢,但是在螢幕後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會哭會笑有感覺的人,也是別人的女兒、姐妹和朋友。
哎~我真的是人很好,還願意開導網路酸民,我的邏輯明明就告訴我:酸民如果還有良心、能理解這些的話,他們哪還會當酸民啊😮💨
其實真的不要罵酸民良心被狗吃了,根本沒有狗會要吃他們的良心,就沒這東西,狗還要吃他們良心是想被餓死嗎!!!!!
#德國生活 #德國日常 #心地好一點霸凌少一點
非得要攻擊他人不可的人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來自從者宇宙,
自由奔放、對生活充滿熱誠的神靈從者。
本人喜歡當一個archer,
但不知為何職階卻是Avenger。
因為某些因緣,和簡一起追擊惡徒,
作為一個賞金獵人過著日子。
“我是伊斯塔。女神伊斯塔。
啥?你聽著會弄混,所以想加一個太空在前面?
我不要,太空聽起來一點也不可愛!”
身高/體重:154cm・??kg
出典: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神話、舊約聖經、烏加里特神話、腓尼基神話等等
地域:從者宇宙
屬性:秩序・惡 性別:女性
通稱S伊斯塔。
靈基1~3,每個都是不同的個體,但根源上來說算是同一個人。
冷酷的1、活潑的2、超越兩人的3,就這樣記吧。
想要和女神好好相處,秘訣是“盡量認真對待她,同時也要粗枝大葉不拘小節”。
非法之徒,同時也是正義的女主角。
雖然做著反派會做的事,但目的卻都是為了他人,站在一個奇妙的立場。
她自覺自己是“人類的威脅”從而屬性為惡,但這個不代表她是惡徒、壞人。
和泛人類史的伊斯塔性格幾乎無異,但不會抱著玩樂的心情捉弄他人。
她個人會把他人的善行視為“正確的行為”而自豪地認同他,並暗地裡為歡喜,
會把他人的惡行視為“錯誤的行為”而充滿敵意地蔑視他,並當面出口責罵。
(如果對方是惡徒,她會毫不留情地把對方的財產、生命和命運榨得一乾二淨。)
S伊斯塔和伊斯塔一樣,性格自由奔放,
雖然會不齒人類社會的殘酷和膚淺,但話雖如此,她還是會認為這是人類生活的無可奈何,
並且會格外注意善良的人類,從結果來說比起自己所得的報酬,更注重讓大家獲得勝利......
她擁有這種和伊斯塔完全不同的人生觀。
例如在夏日賽車時,伊斯塔為了恢復自己的地位,犧牲了周圍的資源而復活天牛。如果換作S伊斯塔,她最後會好好反省,並親手破壞天牛,把消耗了的資源分給參賽者。
“雖然這樣非常可惜,簡直會讓我抓狂,但我總覺得我非得這麼做。因為我不能跟自己撒謊嘛。”
就像這樣,她基本上是伊斯塔本人,但就算到最後一步,也絕對不會成為人類的敵人......
簡單來說,S伊斯塔是“做得不夠好的伊斯塔”的女神。
○動機・對於御主的態度
“御主”僅僅身為一個人類,卻能和從者定下契約使役他們,她對這樣的存在非常感興趣。
“啊?你們那邊的世界竟然有這種職業!?區區一個人類還挺厲害的嘛!?”
在她眼中“弱小”的人類竟然能和從者互相溝通相處,她為此深深敬佩。
她不會崇敬御主,而是視其為“重要的人”,
“如果我他說的我有興趣,我會好好聽他說(心心)。”此時她露出一個小惡魔般的微笑。
因為御主是另一個宇宙、另一個世界的生命,她努力不讓自己投入非必要的感情,但敢保證,她肯定會因為心防太弱(戀愛flag)而不知怎麼地失常了。
平常的伊斯塔因為距離感較近,感覺像是“鄰家的大姐姐”;這個伊斯塔相較之下顯得客氣,鄰家大姐姐的那個感覺沒那麼強,但同時,她“有點高嶺之花,卻總會在身旁閃耀”的感覺會更強烈。
○單獨行動:C
S伊斯塔作為女神誕生,作為人類成長, 然後作為從者覺醒。她無需和御主簽訂契約,就能不消耗魔力維持現界。
○女神的神核:A++
類似伊斯塔的女神有很多......有伊斯塔、亞斯她錄、阿納特......她繼承了這些女神的原型“古代豐饒和戰爭女神”的神核,因此等級幾乎是最高的。
○復仇者:EX
過去的大女神因為某種原由被貶為惡魔,當中充滿了憤怒、苦悶,還有“......回想起來其實我也沒什麼藉口可以為自己解脫呢......”這種悲哀,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般混在一起。
站在正義(秩序)一側,卻自認為是惡的女神,作為復仇者感覺好像不太及格。
※《舊約聖經》裡這位女神被稱為“亞斯她錄”,被認為是豐饒女神、異邦女神的總稱。後來《舊約》裡記載的這個名字墮落成了西歐的惡魔“阿斯塔特”。
○惡魔的甜蜜:A
為自己墮落成惡魔而傷心,同時卻充分利用自己“魅惑與興奮”的力量,簡直是真正的惡魔。
S伊斯塔能露出微笑拋出飛吻,提升己方士氣,令其無視肉體上的負荷發揮超乎極限的力量。這本身就是用在己方的魅惑(詛咒),因此在已經被魅惑的狀態下敵方的魅惑自然會無效。
勝利女神的一面與使人破滅的惡魔這一面互相結合,產生了這種惡魔的魅力。
○金星驅動:B
推動金星的東西。或者說是駕馭美的東西。
受金星的加護,從而提升寶具威力,並且自由自在地改變其屬性,是一個與最後催生了各式各樣女神的“原始女神”相稱的技能。
○多重星冠:EX
唯一無二的大王冠。
把伊斯塔源頭的女神分歧出來眾多“天之女王”的女神王冠重疊在一起,從而得來的完整形態。
“閃耀於宇宙的王冠”
等級:EX 種類:對星寶具
範圍:10000~心情
最大捕捉:心情(隨著心情高漲而改變)
Edin Shuggura Quasar
呼喚位處原始宇宙、被當作“女神之證”的古代神殿Bael・瑪安娜,解放構成神殿的高次元靈魂——靈基銀河,將其轉換成能量燒盡整個宇宙的對異星侵略寶具。
S伊斯塔不像伊斯塔“一直都在天舟上面”。
S伊斯塔呼喚的神殿(據說是阿納特建立的巴力神殿)擁有災厄、充滿攻擊性的形態......據說雖是如此......
又,蘇美爾語、阿卡德語中Edin意指草原、曠野,據說是《舊約聖經》裡伊甸的字詞來源。
Shuggura是Edin裡的王冠,伊斯塔進入Edin時曾獲得該王冠。
Quasar是現代的天文詞彙,意思是類星體。
因為它位置在距離地球許多光年的宇宙釋放著強烈的光芒,而被稱為是“最為光亮的天體”。
“原始女神”從自身切除下來的頭腦。
為了在蒼輝銀河獲得新生,繼而轉生神靈從者。
太空伊斯塔在從者宇宙裡,是最新型“實際存在的女神”。
她不是“地球人見到(觀測到)的金星、司管金星的女神”,
而是“從金星的古代文明誕生的金星女神”,
所以對地球人來說,稱她為外星人也不為過。
原始宇宙存在於比起蒼輝宇宙(以太宇宙。現在的宇宙世界)更久遠的時代,那時“人類還只是人類”。亞斯她錄則是在這個宇宙裡的遠古時代——地球上出現哺乳類生物之前、宇宙的史前古代文明信仰的女神。
那個時候,人類沒有信仰的概念,女神一詞即是代表“生命繁衍的宇宙”本身。
到底是這個概念化成了實體,還是這種生存方式化作了概念,已經無從稽考,然而清楚的是原始宇宙裡伊斯塔・亞斯她錄是“有著人型的銀河”。她本來就不是人類能夠承擔的存在,也不能夠化身為從者。
偶然發現了那位女神的靈核的時臣教授,把她當作“善良的一半”培育成人,死後把女兒交託給了自己信賴的助手。
“就算自己教她課本上的那些正統的善,(因為S伊斯塔天資聰穎)她也很快能看穿當中的偽善。我在她身邊的話雖然不會出問題,但她或許終有一日會厭倦了善而回歸惡。
然而如果讓她遇上簡的話,就能讓她知道一個里外都是善的人會毫無遮掩,一股腦兒地衝向真相,但過程中經常會給周圍帶來破壞和混亂,這時她會明白善惡絕非內外一致。若她成功頓悟的話,至少她大概不會墜入單純的惡吧。”
事後證明教授的預測非常準確,S伊斯塔未曾墮落成惡,而是健全(?)地成長成一個優秀的吐槽役,一個易怒且會錙銖必較、但會鋤強扶弱的猛犬賞金獵人,
另外,簡意外地毫無變化。
#FGO #太空伊絲塔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mkLdDzehZM/hqdefault.jpg)
非得要攻擊他人不可的人 在 BFF 食譜專門店- ‖ 成熟大人回嘴的艺术:有人酸你丶挖苦丶 ... 的推薦與評價
畅销书《非得要攻击他人不可的人》(PHP),由於精确分析了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攻击欲望强烈的人的心理,成为话题而获得广大回响。本书则针对这种人的攻击,列出实用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