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道很熱鬧,新聞聚焦,心却碎在遠方。
台東知本濕地光電案,部落諮商同意投票,通過開發了。
光電開發案走了幾年,從生態保育到傳統領域,部落族人與環保團體的協力,該有一個雙贏的機會。
但是部落還是作出選擇,以些微差距通過開發。
其實,這只是所有開發議題的縮影,當「回饋、發展」的發大財邏輯,置入各個地區、部落,反應出來就是相似結局。
但是,一直想說「在地(部落)意志」,就可忽視「生態(環保)價值」嗎?
台東縣府、開發廠商,深懂此理,無需環評的將生態環保驗證架空,落入在地決定,付出利誘,結果可期。
未來知本濕地佔滿光電板,生態區域又將消失。
悼念 [知本濕地] !
個人的心情!
**************************
[知本光電案] 在台東市公所主動召開的部落會議中,部落行使諮商同意權,於今天6/1/2019 投票通過, 縣府接下來會向中央提出土地地目變更與光電專區申請,等程序完備後,應該是在年底, 廠商就可以動工了.
推測開工後只要半年, 161公頃光電板 (要扣除10公頃給部落、動植物與邊界) 就會完工, 也許2019年底施工初期,這片土地會先被鑽出 3萬多個基樁的深洞!
今天 6/1 的投票, 贊成與反對的票數是 187: 173, 所以是贊成光電案的超過出席的半數 (這票數包括委託投票是 50:29. 也就是扣除委託投票的話, 現場的贊成與反對的票數是 137:144)!
PS. 部落也因此案,造成了內部很大的張力。
不管怎樣, 這不是我的傳統領域, 我只能理解與接受部落的最終投票結果.
四年多, 和荒野保護協會台東分會的 [ 知本濕地小組] 志工, 荒野的夥伴、台東大學的老師、台東縣野鳥學會的幾個夥伴,及一些熱心的人,在這裡當志工作調查、記錄、解說、訓練、宣傳、導覽、活動;與部落幹部及廠商溝通、與縣府溝通、在縣府前舉行記者會、看廠商厚厚的營運計畫書、聯絡數個媒體作專題報導.....這一切都要暫時告一段落了.
花了無法計數的許多日子在野地、在開會、在電腦前,這一切都要告一段落了!
美好的仗, 我已打過.
夠久了, 我自己想把力氣轉移到台東其他的生物棲息地上了.
知本濕地這片土地, 未來是部落和廠商之間的事!
光電板施工期間, 我還是會去現場作記錄 - 見證這片野地,曾經的美麗與人為的巨大改變!
*********************
很多台灣的朋友, 還沒見識過這片台東野地的美好, 就已經再見了 !
四年多了, 我在這裡走過春夏秋冬,看過夜晚、清晨、黃昏、月出、白晝,感受雨天的蕭瑟、烈日的酷暑!
四年多了, 黃鸝鳴唱的動聽、魚鷹抓魚的表演、黑翅鳶抓到老鼠的驚豔、水窪中灰胸秧雞的大膽、游隼快速飛翔的動人、紅隼懸停空中的奇異、見到鎖鍊蛇的幸運、天暗時夜鷹的鳴叫穿梭、短耳鴞在黃昏被我驚飛、無數次與環頸雉的互相驚嚇、台灣畫眉隱匿的鳴唱、燕鴴在海灘上的停棲、小燕鷗在沙灘上的盤旋、20多隻鸕鹚在椰子樹上的發呆、大型陸蟹晚上被發現的中大獎、沙灘邊揹著蝸牛殼的寄居蟹、雜林間發現許多鷺鷥巢的開心、番鵑的美麗、數百隻白鷺鷥起飛的壯觀...............!
有人說: 這些生物不值錢! 生物的體驗不重要!
這四年多, 曾經見識過如非洲廣闊的莽莽灌叢草原、比40個足球場還廣大的淡水湖面、如夢幻森林的防風林、如 400年前台灣舊貌的自然沙灘......(雖然防風林被尼伯特颱風摧毀,縣政府到現在仍不復育; 雖然水域只剩一個籃球場面積,也沒有主管濕地的單位要積極處理).......
有人說: 這樣的景觀不特別! 這樣的景觀對遊客沒有吸引力!
當台東鸞山部落的布農族原住民, 經營約10年後, 現在可以靠森林博物館作到一個月據說是 2000多人次上山體驗 (一次含風味餐收費是 600元), 可以養活在地不少人.
但還是有人看不見 - 原住民族體驗觀光的潛力、這個景觀與自然能為知本地區帶來的潛在動能!
原來, 只有別人給你的補助金才是真實的, 只有可以換成貨幣與物質的才是美麗的!
20年或 30年, 這片野地才有機會回到自然的樣貌!
20年或30年, 幼年變壯年, 青年變中年, 中年垂垂老矣!
曾經生活在這裡的人, 失去的是 --- 20年或30年的 [自然, 景觀與生態觀光機會] !
註:
1.過去的事,都在臉書粉絲頁「守護知本濕地」上。
2.很漂亮的鳥類照片,都是台東縣野鳥學會的朋友提供宣傳之用。 感謝。
3.空拍照,是荒野夥伴在四年前的4/27 所拍。
4.光電計劃是台東縣府自提、不在能源局既定計畫中。
5. 光電計劃範圍是161公頃,不包括65公頃的沙灘、原有水域(近2年多,已幾乎很少水)、防風林(摧毀2年多也沒復育)!
但開發範圍,包括另外兩個較小的草澤、台東平原已看不到的舊河道地景、黃鸝鳥等依賴的眾多星羅棋布的苦楝樹、已很少見的河床原生植物、眾多小型鳥類與環頸雉依賴的雜林、灌叢與高草原。
# 守護知本濕地
「非洲大蝸牛處理」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漂浪島嶼--munc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賣魚阿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Re: [問題] 怎麼料理非洲大蝸牛- 看板cookclu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較真丨雨後出現的大蝸牛不能吃也不能摸,簡單一招就能殺死 的評價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Re: [問卦] 急!有人會料理蝸牛嗎-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新聞] 非洲大蝸牛遭棄養後野外迅速大量繁殖 - PTT八卦政治 的評價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有人在吃非洲大蝸牛嗎? 好不好吃??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台灣回憶探險團, profile picture 的評價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Re: [問題] 怎麼料理非洲大蝸牛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難過] 半夜發現巨大蝸牛- womental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請益] 非洲大蝸牛... - 看板TaichungBun | PTT台灣在地區 的評價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Re: [問題] 怎麼料理非洲大蝸牛konny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問卦] 生吃非洲大蝸牛沒事- 看板Gossi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賣魚阿琛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來過濾一下客人,如果覺得我很機車,或是我賺很大,歡迎取消。
最近遇到一組客人
告訴我相同的花費 我比起 嘉義的海產攤還不如, 然後說他知道老闆也是要賺錢, 但還是要顧品質, 希望我可以改善的。
我看到 訊息之後只能搖搖頭, 直接把它列為垃圾訊息封鎖掉
那一種像非洲蝸牛差不多大的 澎湖象牙鳳螺, 一般的海產店 10顆要多少錢呢?1500到1800元吧,然後,因為現在有出產,所以每個人都有,沒有收錢的孩子也有。
我出的菜色,明蝦,鳳螺,鍾螺,翡螺,角螺,紅鍾螺,三點蟹,旭蟹,海鮮醬拌麵,野生海鱺魚清蒸,玳瑁石斑魚湯,大牡蠣, 酸高麗菜 炒五花肉 墨魚。
然後被跟台灣海產店的一狗票進口海鮮比。
我深感到被侮辱。
四個人四千元,去別處試看看,我給的,你沒花個七千元左右出的了門?
坦白說 我根本不是在賺一個人一千元, 海產店如果像我這樣子做一定會倒閉的。
我做這個 ,是希望能夠有一批懂的人,可以轉成宅配户,所以才這麼拼。
所以, 想要來我這裡的人, 請你先衡量一下自己的心態, 我不知道我夠不夠和善,假如你是這種奧客的話, 老闆會變得很機歪。
如果你被我說中了 ,心裡面很不爽, 快點打電話來取消。
拿我們澎湖的海鮮, 跟進口的比, 除了吃米不知道米價之外, 那個真的很侮辱人, 我並不想讓你進來, 有多遠就滾多遠去
一樣品項的海鮮, 他們的狀態是可以天差地遠的。
我們從開始到結束, 所有的東西不需要用 生薑米酒壓腥味, 在我們的廚房裡 ,找不到鹽和味精雞粉, 你以為這個很簡單嗎
這一切都是用成本砸出來的, 海鮮處理的方式越單純 成本有可能會越高
如果你不懂, 或者你不想懂這一些事情
有很多地方可以去
拜託就不要來找我了
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徐仲風味學 從產地到餐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擒獸餐桌—蝸牛篇04》
「這是不勾芡的阿美族蝸牛羹!」
昨日是排灣族的南瓜蝸牛湯,今日是阿美族的野菜蝸牛湯,暱稱為土豆的朋友端上湯品,她的表情帶著一絲詭異,身為客家人的她,習慣將蝸牛的黏液處理乾淨,然而今天掌廚的Wusay,中文名叫陳艷庭,是位住在台東長濱的阿美族朋友,她表示族人喜歡讓蝸牛依舊保留些許黏液,這樣才有蝸牛味,因此蝸牛煮為湯品後,湯頭自帶勾芡效果。
說句實話,喝起來還不錯,只是難為了土豆,因為她不習慣「勾芡感」,然而我們都知道,Wusay已經盡力表現她的貼心,因為放在湯中的蔬菜只有地瓜葉,一點也不「阿美族」,非常符合我這都市閩南人的胃口。畢竟這個族群以熱愛苦味著名,每次加野菜時總挑苦的放,享受所謂的苦後回甘,這是我難以理解和享受的滋味。
「要讓蝸牛的黏液少一點,前處理很重要。」Wusay細心解釋她的觀點,若是將蝸牛碎殼取肉後,多數人喜歡以鹽巴、灰燼或可樂塗抹處理,但她認為應該先將蝸牛餓一星期,讓蝸牛體內的排泄物清掉,一如煮蛤仔前要先讓它吐沙,蝸牛也要,這樣煮出來的蝸牛不僅味道甘美,且黏液清洗不麻煩。
耳朵聽著Wusay解釋,我的腦中開始翻閱過往記憶,似乎曾看過一篇文獻,指出每隻蝸牛頂多分泌2cc的黏液,假設經過挨餓和烹煮後,每隻蝸牛剩下0.1cc的黏液,此時我回頭看看眼前這鍋湯,一、二、三、四……差不多有二十餘隻蝸牛。嗯!算了,數學不好有時是件好事,我真的不該在訪談時想太多。
Wusay表示在傳統的阿美族餐桌,吃蝸牛的方式就是帶殼煮湯,看看手邊找到什麼就丟進鍋中,有時蝸牛會和青蛙同煮,野菜的種類更是五花八門,若是要說經典的蝸牛湯配料,應該是刺蔥和山茼蒿,這兩者的風味真不錯。若是蝸牛肉有煮熟,牙籤很容易就能將肉挑出,假使沒熟,肉不易挑出,那一定要繼續煮,因為沒煮熟的蝸牛肉有寄生蟲感染的問題。
「挑出肉後,我習慣將內臟去除,老一輩的族人則會一起吃,不過內臟的苦味太重了,我們這一代的阿美會選擇拿掉。」她歪著頭回想,說起內臟中只有一個部分會保留,那就是還未成型的卵,用快炒處理就是另一道菜,這個說法類似於排灣族的利曉鳳。
此時另外一位阿美族朋友插嘴,表示布農族似乎會在蝸牛湯中放蒜頭,還有一位表示蝸牛肉以蔥、薑、蒜、醬油和米酒一起快炒,這樣最好吃。在一片討論聲中,多數人談的都是美味,這樣很好,台灣本就擅長在餐桌上以創意彰顯活力,然而在創意之後,是否能夠被總結為文化共識?
這次的擒獸餐桌,我個人希望在記述之餘,思考什麼是台東的肉類滋味?譬如以蝸牛為例,這些天訪談了布農、阿美、排灣的朋友,他們對於蝸牛的傳統吃法是煮湯,偏向現代的方式是快炒,這些都是大方向,是否有辦法進一步做出規範?又或者要談談「規範」的必要性?
我想起法國有一道『勃艮第蝸牛(Escargots de Bourgogne)』,這道菜餚被法國人認為是種文化資產,明令規定蝸牛品種必需是羅馬蝸牛(圓殼),且配料也有規定,如果過於創意做出來的菜餚,就不能稱為『勃艮第蝸牛』,於是在規範之後,觀光客有了參照物,在地文化有了保存機制,餐館也以文化之名賺到經濟,然後多年之後,在法國的蝸牛瀕臨浩劫,戶外已經難以找到野生的羅馬蝸牛,大多來自養殖場,且多是進口貨。
這樣好嗎?
我認為答案很唯心論,要看角度和立場。目前原住民朋友的蝸牛多是野生的非洲大蝸牛,屬於尖殼種,不同於羅馬蝸牛的圓殼,且繁殖力頗高,甚至稱得上是農害,多多捕捉目前看來沒問題。多數台灣餐廳考慮供貨穩定時,都會找蝸牛農場協助,養殖的品種大多稱為白玉蝸牛,其實就是白子化的非洲大蝸牛,目前只有台灣、中國、韓國進行商業飼養,大約30克以上採收。在眾多蝸牛農的臉書或網頁中,最讓我訝嘆佩服的代表是位於花蓮鳳林的法農蝸牛農場,他在臉書分享的各種資料真是精采,收集了各國養殖蝸牛的心得和感想。
我看向一旁,幾位阿美族的少男少女歡樂吃著蝸牛,以手或筷子夾食,一臉滿足的幸福感,我突然想起電影麻雀變鳳凰中,茱莉亞羅勃茲不懂如何運用器具吃蝸牛的情景。
法國人以文化經濟著名,連吃個蝸牛都能發展專屬的食器和禮儀,然而吃個蝸牛搞成這樣,究竟是過度假掰?或是高度文創?為何談起台灣的非洲大蝸牛,多數人就聯想到寄生蟲,享用法國進口的蝸牛,大家就覺得嘗鮮驚嘆?想著想著,一回過神,蝸牛湯已快見底,之前炒好的蝸牛肉更被搶食一空…….,我知道,是我想太多了。
食物的本質在於快樂,吃不到,談什麼快樂?
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較真丨雨後出現的大蝸牛不能吃也不能摸,簡單一招就能殺死 的推薦與評價
雨後出現的大蝸牛為非洲大蝸牛,是外來入侵物種,已在華南地區泛濫成災。非洲大蝸牛不能吃也不能摸,否則,有感染寄生蟲病的風險,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病。 ... <看更多>
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Re: [問卦] 急!有人會料理蝸牛嗎- Gossiping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推薦與評價
處理非洲大蝸牛 的程序如下: 首先是採集蝸牛,通常是下雨天過後,雨停了蝸牛就會開始出現在潮濕的地方, 農田、菜園、樹枝落葉很多的地方。 ... <看更多>
非洲大蝸牛處理 在 Re: [問題] 怎麼料理非洲大蝸牛- 看板cookclu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蝸牛雖然有寄生蟲
但在適當處理及完全熟食的前提之下是非常安全的
(本人至少吃30年以上 隔壁阿美族阿婆更是吃一輩子)
而且營養價值極高 零膽固醇 低脂肪 高蛋白質
被稱為肉中黃金
昨天下大雨 抓了院子一堆蝸牛
處理方式跟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大家可以一同來享用這種純天然的大自然美味
另外 我家在台東鄉下
蝸牛全都是自家菜園產 基本上保證沒吃垃圾大便農藥等東西
所以吃得很安心
如果擔心蝸牛亂吃別的東西 可以找個盒子關他們餓幾天排乾淨再處理
1.蝸牛刷洗乾淨
不一定要戴手套 只要手無傷口
不要亂揉眼睛 洗完以肥皂清潔手部就好
2.煮蝸牛
水滾後下蝸牛 再滾後至少再五分鐘(我媽說的)
不過我比較怕 都會滾到10分鐘
這是第一道保險
3.冷水浸泡放涼
4.去殼
煮過的蝸牛肉會縮進去
需要用點腕勁把他轉出來
我習慣使用金屬烤肉籤
一般牙籤沒兩下就斷了
有些人不去內臟 我們家會把內臟跟肉分開
5.去黏液
可以使用草灰 苦茶粉 和麵粉地瓜粉
看你手邊有什麼粉用甚麼
通常是先用草灰洗幾次 最後一道才用麵粉
因為草灰不用錢
不過今天因為沒有燒柴火 所以用苦茶粉
黏液去到甚麼程度因人而異
有人可以接受黏黏的口感 有人則是要洗到一點不剩
6.洗完之後 就可以裝盒放進-18度冰櫃冷凍
這是第二道保險
7.之後隨時解凍後 就可以炒三杯了
另外也有阿美族傳統料理法
是不去內臟黏液 直接跟葉菜類一起煮湯
整個湯就是黏黏稠稠的口感 有點像麻薏或秋葵湯那樣
看個人接受程度
50幾隻蝸牛整個完整處理好要一小時以上
其實還蠻費工的
所以外面小小一袋一斤處理好的肉要價100多不算貴
小吃店一盤三杯蝸牛大約都是250以上
不過我不吃外面賣的蝸牛就是了
因為沒看到處理工序無法保證
基本上目前吃蝸牛有問題的
幾乎都是"沒煮熟"
其實吃到沒煮熟的生食或半生食 本來就有風險
生魚片 生牛肉 生雞蛋 都有細菌或寄生蟲的危險
按照我們家的工序處理的蝸牛
我可以保證你吃得營養安全又健康
※ 引述《s92228 (黑將)》之銘言:
: 下雨過後
: 好奇心旺盛的我去抓了一桶的非洲大蝸牛
: 想試試看"野味"
: 雖然媽媽強烈反對......
: 但都已經抓了 不吃白不吃...
: 或有收購蝸牛的店嗎..
: 請版上達人們 可以教我如何料理美味又安全的蝸牛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83.2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504325543.A.FF2.html
※ 編輯: konny (112.104.83.240), 09/02/2017 12:25:36
活的肉不會縮比較好取出
不過缺點就是會弄得超黏的
我也有試過 可是
第一 一開挖就得忍受整手黏呼呼 一直到挖完
第二 活的蝸牛一邊挖他會一邊蠕動.....有點無法接受.....
你得有強大的精神力忍受整手黏呼呼又會蠕動的東西
so 我相當欽佩我阿母跟阿婆們
光是秋葵湯我就覺得像鼻涕不太想吃了
蝸牛黏液不只黏還帶有蛋白質
煮起來變白色又黏呼呼的還有點味道
跟洨有87%像
我偏好用挖的
一個是類似勾芡的黏稠 一個是接近鼻涕的黏稠
蝸牛當蚵仔來煎應該沒人敢吃
我也曾經用過小蘇打粉 只是怕外面賣的亂用工業鹼粉
家裡既然有無毒菜園 蝸牛不吃太可惜了啦
※ 編輯: konny (112.104.131.57), 09/04/2017 23:02:25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