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張元豪博士榮獲美國國家科學院獎】
恭喜臺灣大學發育生物學及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講座張元豪院士榮獲2018年NAS美國國家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獎傑出成就!張元豪博士發現一種叫做長的非編碼RNA的新基因,對基因組科學做出了重大貢獻,這種基因在人類基因組中廣泛存在,是癌症轉移和其他人類疾病以及發育和衰老的重要原因。
張元豪博士發明新的基因組技術 ATAC-seq使表觀遺傳學領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提高了將活性DNA元件的靈敏度提高100萬倍,速度提高了100倍的能力。這項基因組技術已經被世界各地數以千計的實驗室人員廣泛採用,並對許多人類疾病和模式生物的研究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分子生物學NAS獎得到輝瑞公司的支持,並得到一枚獎牌和25,000美元的獎金。
新聞媒體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11446/2940520
美國國家科學院網站所刊登之內容:
http://www.nasonline.org/programs/awards/2018/Chang.html
非編碼rna 在 台灣光鹽生物科技學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產業訊息>口腔癌惡化轉移關鍵 台灣團隊找到了
#口腔癌 #長鏈非編碼核糖核酸 #RNA #癌症精準醫療 #抗藥性 #抗放射性 #快速轉移 #基因轉變
口腔癌治療大突破,台灣團隊耗時6年,發現特殊的「長鏈非編碼RNA」是口腔癌惡化、轉移的關鍵因子,只要能抑制其表現量,就能降低轉移機率,可望發展成口腔癌治療、篩檢工具。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台灣口腔癌發生率高居世界第一,在男性常見癌症中排名第四,更是30至59歲男性中,發生率最高的癌症。
台北醫學大學轉譯學程兼任助理教授施景文今天受訪時表示,癌症是一種細胞不正常增生的多面向進展疾病,長久以來癌症精準醫療始終是醫學界的棘手難題,特別是快速生長的腫瘤,往往具抗藥性、抗放射性、快速轉移進而導致死亡。
施景文說,近年研究發現,口腔癌在腫瘤快速生長時,會因氧氣不足呈現缺氧狀態,面臨死亡危機,癌細胞為了克服逆境,會加緊分裂細胞、突變、甚至轉移,來逃脫環境限制,整個過程牽涉到上百個基因轉變。
施景文指出,轉變過程雖有部分癌細胞會因此死亡,但凡是能熬過此劫存活下來的癌細胞,就會變得更具抗藥性、容易轉移,而且生存能力更強,不僅治療難度大大提高,惡化速度也更快。
台北醫學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奇美醫院研究團隊耗時六年,在口腔癌細胞中發現一種特殊的長鏈非編碼核糖核酸(RNA),會在癌細胞面臨缺氧危機時,協助啟動基因轉變,促進癌細胞找到新的生存之道,也是口腔癌惡化、轉移的關鍵因子,研究結果六月底刊登於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參與此研究的施景文說,國外資料庫曾分析57個口腔癌組織和22個正常組織,發現癌組織中的此RNA表現量,比正常組織高出4.5倍;奇美醫院分析15名口腔癌患者的癌組織和正常組織,也發現有超過一半的癌組織RNA表現量,比正常組織高出2倍之多。
施景文說,研究發現口腔癌細胞中這種RNA表現量越高,復發、轉移、惡化機會也更高;反之,如果沒有這種RNA,口腔癌細胞面臨缺氧時,就很難突變甚至因此死亡。
施景文指出,這項研究成果未來不僅有機會發展成快篩工具,初期口腔癌患者一驗RNA表現量就能知道未來快速惡化、轉移風險大不大,醫師也能以此決定是否應更積極治療;另一方面,也可望開發出針對此RNA的阻斷性藥物,為癌症治療開啟新契機。
資料來源: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707250095-1.aspx
非編碼rna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流預所郭柏秀副教授團隊 獲美國腦與行為研究基金會(BBR)二年期計畫獎助】
NTU Associate Prof. Po-Hsiu Kuo awarded a two-year research grant by the Brain & Behavior Research Foundation
躁鬱症屬於重大精神疾病之一,郭柏秀副教授與跨國合作團隊(ConLiGen)進行鋰鹽治療躁鬱症療效的研究,研究成果於2016年發表於Lancet期刊。郭柏秀副教授以此研究成果,向美國腦與行為研究基金會(Brain & Behavior Research Foundation,簡稱BBR基金會)申請獨立研究獎助,該基金會於2017年4月公布獎助名單,郭柏秀副教授獲得二年期計畫獎助,二年合計將近300萬台幣。
Associate Prof. Po-Hsiu Kuo of the NTU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 collaborate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n Lithium Genetics (ConLiGen) in studying the use of lithium medication in bipolar disorder treatment. In June of 2017, she was awarded the two-year NARSAD Independent Investigator Grant worth nearly NTD 3 million by the Brain & Behavior Research Foundation.
郭柏秀副教授的研究,是關於一個在非編碼RNA的基因上具有顯著影響治療效反應的遺傳位點。然而此位點在日本以及台灣等亞洲族群中並沒有顯著的影響,反而是一個位在神經膠質細胞滋養因子受體的基因(GFRA2)在亞洲樣本對鋰鹽療效有一致的影響(p-value=2.1×10-7)。神經膠質細胞對於神經傳導中髓鞘的功能有重要的影響,值得更進一步研究。為了探究此位點的功能,郭柏秀副教授欲利用細胞膜型探討特定遺傳位點對於髓鞘功能的影響,因而向BBR基金會申請獨立研究的獎助。
BBR基金會的前身由美國三個協會共同發起成立,包括美國國家精神疾病聯盟(National Alliance for the Mentally Ill)、美國國家精神健康協會(National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以及美國國家憂鬱及躁鬱協會(National Depressive and Manic Depressive Association),至1985年時組織定名為美國國家思覺失調與憂鬱症聯盟National Alliance for Research on Schizophrenia and Depression (NARSAD)。此聯盟至2011年時再度更名為現在的BBR基金會,將多數重大的精神疾病納入研究案的範疇,目的在發展並獎助精神健康相關的研究,以促進疾病病因的了解、改善治療,以及預防精神疾病為目的。目前強調的研究重點為基礎研究、新技術的發展與診斷、早期介入應用研究,以及研發新的治療方式四大類。
BBR基金會透過募款的方式贊助研究計畫案的進行,並於1987年開始贊助首批研究計畫案,今年正好邁入其第30年的里程碑。許多頂尖的研究者在研究生涯中都接受過基因會的獎助,例如2000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得主Dr. Eric Kandel,Kandel因一系列關於「神經系統的訊息傳導」的研究發現而榮獲諾貝爾獎。研究獎助的科學評審理事會由一百多位神經科學家,與兩位諾貝爾獎得主,及四位前任國家精神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所長組成。在過去近三十年來,基金會所贊助的研究計畫成果卓越,加速精神健康領域中持續進步的研究動能。此次郭副教授申請的是屬於躁鬱症的基礎研究類別,利用寡樹突細胞膜型探討GFRA2基因上特定遺傳位點對於髓鞘功能的影響。
圖說:美國腦與行為研究基金會於官網上公布郭柏秀副教授獲二年期計畫獎助
非編碼rna 在 Exploring non‐coding RNAs in RNAcentral (2021)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