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
今天早上上英文課,發現486翻譯筆有韌體可以更新,開心。
內建的150萬詞彙升級到165w。
新增跟讀跟發音打分數功能。
跟你的能力一樣不斷up的翻譯筆:https://pse.is/3b3g7j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Alvinist / 艾爾文的生活紀錄,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歡迎加入 Telegram ► 打倒演算法的高牆? https://t.me/alvinist ▶行動派艾草▶ 頻道會員持續募集中 ▉「行動派艾草」是什麼? 這是 YouTube 推出的「定期型群眾募資」。 俗氣的說,就是:用錢支持喜歡的創作者。 可依照自己的能力,選擇支持方案。 行動派艾草 /...
韌體更新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當你有一天真正窮怕了,苦夠了!妄想完全破滅時,才是開始踏出脫貧致富的第一步...
這陣子許多慘業倒閉或裁員,加上年關將近,竟然有愈來愈多讀者問我,要如何才能一夜致富或是賺快錢? 我苦笑之餘只能回他們: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更沒有泡開水速成的佛跳牆。真要一夜致富,搶銀行最快。
【為什麼參加一堆致富講座,還一直是個窮人?答案很簡單,兩個字:妄想。】
無奈的是,我才剛回完他們訊息,許多人不約而同都回我一堆某某大師或國際機構的點石成金投資講座,或是一夜致富的祕密課程等等貼文給我。他們問我,如果世上沒有速成的財富,為何這些課程和講座還有這麼多人參加?我回他們,那是因為那些人腦子裡只有窮人的妄想程式,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幫那些大師或投資機構實現財務自由的夢想。
我有個朋友很聰明,他從高中開始就立志要成為有錢人,大學時打工存了點錢,就到處參加投資講座,甚至參加各種直銷和致富課程。然而,十幾年下來,他仍然是無產階級,沒車沒房沒存款,還欠親戚和銀行一堆錢。因為,他每參加一個課程或投資專案,總是前面賺點小錢,然後沒多久就賠大錢,不但錢要不回來,連凶手長什麼樣子,他也不知道。
可憐的他,為了脫貧還債,只好繼續找那些保證可以讓他賺快錢賺大錢的大師和機構,儘管他很小心求證,畢竟人家是專業的包裝高手,他根本看不出破綻,到最後又是賠錢收場。有一天,他很沮喪地問我,為何他拼了這麼多年,還是不能成為有錢人,他說自己快崩潰了,要我給他一個核心答案,不要長篇大論,為什麼他一直是個窮人?我也不多說,只給了他兩個字:妄想。
他聽了直說太抽象,要我再給他三個字,我就回他:鬼遮眼。他這次好像聽懂了,直怔怔地看著電視上,正在報導某某吸金大師詐騙學員被逮捕的新聞。有時候,我真覺得窮人就像昆蟲一樣,是個很單純的族群。他們的單純,來自大腦裡被嵌入一個很低階的韌體,而且無法升級和更新。
【他們的單純其實是一種可悲且固執的愚蠢】
我說他們單純,其實是一種憐憫說詞,嚴格來說,他們的單純其實是一種可悲且固執的愚蠢。因為,他們大腦裡的韌體會讓他們深信,要脫貧致富,要成為有錢人,一定要靠投機或特殊管道,才能一夜致富,才能有百倍千倍的獲利。
所以,他們不停地追逐老鼠會或吸金公司的誇大獲利模式,他們也不會懷疑,為什麼那些國際級的投資機構,總是在老舊骯髒短租辦公室裡開說明會?他們更不會質疑,某些在五星級飯店開說明會的大師或機構,既然他們手上有那麼好的獲利工具,可以讓他們在幾天之中就獲利百倍千倍,為何自己不去大賺一筆,反而要花那麼多錢來五星級飯店開說明會?
幾十年來,我看了太多想賺快錢,想一夜致富的窮人。他們之所以會一生窮忙,關鍵就在於他們腦子裡都有同樣的「妄想」。因為有妄想,所以這些人即使不去參加投資講座,也會不擇手段地去賺黑錢快錢。例如,許多從鄉下來都市的女孩,都妄想著可以靠著青春美貌,釣到富二代或小開,從此飛上枝頭變鳳凰,過著少奶奶的奢華生活。例如,沒有富爸爸的年輕人,就妄想著要靠賭博或投機事業來翻轉人生。
【在這殘酷的資本主義世界裡,穿金戴銀全身名牌的,反而大多是欠了銀行一堆錢的窮人。】
然而,事實卻是,他們錢沒賺到,反倒欠了一堆債,頂多學會有錢人的走路吸煙消費方式和打扮,連口頭禪也學得很像,時不時在台灣國語中還要夾著幾句英文單字,但這些演技和打扮,並不能改變他們的窮人本質。諷刺的是,在這殘酷的資本主義世界裡,真正的有錢人很低調的,相反的,滿街那些穿金帶銀和全身名牌的,反而是欠了銀行一堆錢的窮人。
幾十年來,我看過少數能夠從窮人位階,脫胎換骨成為有錢人的朋友,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當他們的愚蠢妄想,把他們逼到走投無路,萬念俱灰時,他們才會領悟到:原來,長久以來,他們都被鬼遮眼,一直在做傻事。如果一夜致富這條路可以行得通,他們早就成為億萬富翁了。
很顯然的,這條路不僅行不通,而且還是一條死路,他們當下再不用聖水把眼睛洗乾淨,這輩子就死在這個愚蠢妄想裡頭了。當他們有了這個非常痛苦的領悟,他們整個人才會憣然醒悟,從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幾年後,他們的財務狀況才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再拼幾年後,終於還掉負債,開始累積財富。
【幻滅,才是脫貧的開始】
這就是我常對許多窮人朋友說的:幻滅,才是脫貧的開始。因為,真正會阻礙你脫貧翻身的,會讓你愈努力愈窮困的,不是景氣蕭條或八字不好,而是你大腦裡那個無法升級和更新的低階韌體,給你的固執妄想。
當你有一天真正窮怕了,苦夠了,你開始質疑,開始覺得不對勁,開始對那些一夜致富的鬼話感到幼稚可笑,開始對你腦中的豪宅名牌包和鈔票堆滿整張床的妄想完全破滅時,你才有可能升級和更新腦中的低階韌體,開始踏出脫貧致富的第一步。
相信我,沒有富爸爸的人,要脫貧致富,首先就是要讓自己幼稚的妄想徹底幻滅。不要再對那些大師或嚇死人的投資機構心存貪念和妄想。接著,有二個方法可以讓你成為有錢人。第一個方法,你可以老老實實地找份工作,即使是清洗下水道公廁或撿寶特瓶回收也罷,只要有實質收入,咬著牙把收入存起來當「錢母」,再透過紀律和富人習性,用心佈局和耐心等待時機,把錢母變成印鈔機,你才能真正脫貧致富。
第二個,就是咬著牙去學成一技之長,然後透過自己的研發和精進,讓自己成為某個領域或業界的高手,再咬著牙去打造一台系統性收入的印鈔機,讓印鈔機二十四小時不睡覺替你賺錢。除此之外,其他那些唬爛瞎說的倍數致富講座或什麼點石成金課程,就當做聽人家說武俠傳奇就好,不要當真。
更多與狄驤有關的平台↓
https://linktr.ee/deehsiang
韌體更新英文 在 宜蘭縣議會議員陳文昌服務處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兩天最熱門的新聞,便是台積電的股價市值創新高的消息。對於台灣的企業能達到這樣的成就,一方面是感到敬佩,一方面也會擔憂資源過度集中的問題。這裡說到的資源包含了政府政策的焦點、台灣資通訊人才的群聚而無法進入其他產業。
最近在看一份文件,由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教育領域的副總裁 Evan A. Feigenbaum 所撰寫的報告,裡面內容很完善的討論到台灣過去的成功以及目前的窘況,包括少子化導致整體人力的萎縮、基礎科學及統計資工人才的不足、缺乏雙語環境及海外市場的企圖心,這都影響了下一世代新創產業誕生的可能。
另外除了問題面外,這份報告也列舉了幾項我們能思考突並作突破的部分,包含以色列整合軍事及產業的人才培育策略、APEC及美國印太平洋計畫旗下能讓台灣產生更多槓桿的子計畫、GDPR個資政策與重視未來人工智慧資安的方向,又或是台灣善用資通訊的高等教育吸納東南亞甚至全球的學生等(以目前台灣疫情的控制我個人認為有可能)。
可以看到,要營造整個有利創新的環境,不單單只是經濟部的科專或科技部的計畫等,甚至要連內政部、國防部、外交部、教育部也一起,統整出一個綿密的策略。
以下是我看了整本報告的筆記,單就翻譯品質上絕對不足的,但想說如果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一同討論,一起想想台灣該如何營造有利的制度,讓創新產業能踏穩及在全球有所突破。
以下筆記:
「台灣新創未來該如何突破?」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Evan A. Feigenbaum
VICE PRESIDENT FOR STUDIES
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experts/719
原文連結:https://carnegieendowment.org/…/assuring-taiwan-s-innovatio…
一、台灣五大未來創新上會面對的挑戰:
(一)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人才跟人力的資本問題
(二)市場規模太小的問題
(三)硬體至上思維如何改變?
(四)如何為台灣增加附加價值?
(五)政府政策該如何幫助產業?
二、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人才跟人力的資本問題:
(一)台灣必須加強STEM的人才訓練,特別是新創者的數學、統計、資工、資料科學的技能。
(二)在PWC 2018年的新創調查中,僅13% 工程背景、 7% 科學背景、13% 資訊背景,六成的創辦人為文學及商業背景。
(三)因為過去資通訊的成功,也磁吸了大部分相關人才到TSMC跟MTK。
(四)台灣少子化非常嚴重(全球最低),總體勞動力人口也不斷在萎縮,連帶的影響各種專業人力的總量,以及投入到科技領域的人數。
(五)台灣越來越少科學及工程的畢業生,從2007到 2014,每年相關的畢業生減少了快一萬名(從92167到83394)。
(六)綜上,每年透過教育體系產出的人才庫越來越萎縮恐會供給不足。
(七)台灣到美國就學的畢業生及在學生也都在萎縮,以2000跟2017來比較,在學生總數從10668到7003,畢業生從15022到9236 。
(八)出國留學者越來越少比例的人願意回台灣,2004到2007約65%留在美國,2012到2015約75%留在美國。
(九)留學美國者回台灣的重要性是在,過去80、90年代會形成一個美國跟台灣間的「腦力連結」,而塑造一個學術及業界的台美連結機制,對下一代人才的塑造是重要的。留學回國的數目下降,對形成前述的機制是不易的。
(七)人數減少,長期來說也會影響下一代重要技術,例如AI的競爭力。
(八)此外,台灣的學程所教授的內容通常距離最新的科技相隔三到五年。
(九)來自北京的人才競爭也不可小覷,它能透過薪資及市場的誘因來吸引台灣人才。
(十)台灣應思考如何透過生活品質及民主政體來吸引留住人才。
三、市場規模太小的問題
(一)人口萎縮也持續影響市場規模。
(二)即使本國市場小,還是有機會成為較大規模市場的服務跟平台,例如、來自瑞典的spotify,但這也關乎了台灣在前個主題的人才庫的養成。
(三)因為產業西進及人力成本的提升,目前台灣已經無法單一區域就完成一個完整的製造生態系。就連富士康及和碩,仍要跟中國的製造商合作。
(四)台灣的VC資源仍強壯,但也有VC反應近十年來台灣缺乏足夠的可成為投資標的新創團隊。也因此,有些投資單位也會開始物色中國的新創團隊。
(五)一大挑戰,便是吸引美國及國際的投資人,且過往台灣的市場資本曾經有被高估過,也是加深了這挑戰的原因。(這句得求證)
(六)另外一個台灣的大挑戰是,如何創造對投資人有誘因的下世代科技,然而台灣也面臨這部分的問題,包括AI領域的資料不足,或是量子計算的人才不足等。
(七)目前有許多中國的AI研究人員在美國的單位工作,這帶來兩個層面的影響:在八零九零年代台灣跟矽谷間的連結,取而代之的是中國跟矽谷的連結。未來美國諸多領域的AI的形塑方向,也會與中國有關。另外,基於華盛頓跟北京的競爭趨勢,也將有許多在美國的AI人才回流到北京。
(八)如果未來華盛頓跟北京的競爭加劇,世界將會分成兩大陣營。而北京也會持續運用各種方面的壓力來影響台灣、吸收台灣人才。
四、硬體至上思維如何改變?
(一)台灣另一個必須面對的問題是,過往硬體製造的成功經驗,也影響了下一代台灣的軟體硬體整合的發展可能。
(二)以中國大疆無人機為例,無人機算是軟硬整合的成慣例,除硬體外,有必須搭載不斷突破的演算法,同時,透過無人機拍攝的資料,又能持續改善演算法。這解決方案也吸引了許多全球跟美國的單位,包括美國,運用大疆的無人機再開發更新的軟體技術。
(三)台灣的切入點仍存在的,考量有些國家,包括美國,可能會對中國打造的AI科技有所疑慮,在這部分台灣應有潛力來取代服務。
(四)但即使要做到前述這點,用過往硬體生態系的思維來面對也並不合適,得直接有軟硬整合的思維基礎來面對。
(五)台灣必須找到基於硬體及軟體的優勢來發展,像是以色列及愛沙尼雅的做法。
(六)以生物晶片作為基礎建設發展的生物科技,並整合硬體、韌體及軟體,也是可考慮發展的方向。
(七)要如何用硬體優勢、結合軟體,以彈性的工程概念迅速打造下一世代的高科技的基礎建設,對台灣來說是必須發展及規劃的。
五、如何為台灣增加附加價值?
(一)東亞的製造供應鏈正迅速在轉變,,從中國轉移到越南、馬來西亞或印尼,因為中國的工資成本也在上漲。2017年爆發的美中貿易戰也正加速此進程。
(二)有些供應鏈的轉移並不容易,例如廣東富士康的微電子零組件生態系,而泰國或越南也難以吸收這樣的產業移入。而富士康的印度基地是轉移的其中一個例子,同時製造印度人口所需的手機已經小米的機體。
(三)台灣的挑戰包含了:
A.必須瞄準新科技(AI及量子技術)的其中一部分製造鏈,而這些新科技的廠商包含雅馬遜、GOOGLE或是中國的百度、阿里巴巴等。
B.台灣可以尋找一些目前平台大廠尚未提供服務的領域,而這服務是針對消費者市場的。包括醫療、教育、資安的部分,都仍有發展軟體、人工智慧的空間。
(四)在台灣,雖然礙因於資料量,較難發展大量資料所產生的人工智慧企業,但有許有機會發展少資料型的人工智慧演算法。
(五)除了ICT跟半導體,大部分產業過去都聚焦在低毛利的製造,也造成未來轉移至高值化的障礙。
(六)台灣必須綜合國際趨勢、尖端科技及研發能量,找到對台灣來說高附加價值的產業發展。也能參考美國未來市場所需的人工智慧及量子計算來發展。
六、政府政策的幫助
(一)許多台灣政府的政策或計畫停留在陳述的階段,即使有加強對人工智慧的投資力道,但並沒有有效地針對特定領域訂定策略。相對來說,美國及歐洲都有進行規劃策略,以日本發展AI醫療為例,政府便有計畫建立十處以AI為基礎的醫院來發展AI醫療,投入金額將在2025達到100 million美元。中國也發展人工智慧人臉辨識,進而誕生出獨角獸Megvil,此公司最近也沒加入美國商務部的Entity list。
(二)這說明了,過往台灣在硬體的成就,難以讓台灣在未來的科技競爭上穩穩站足。
(三)政府應引導整個台灣發展市場上有興趣的項目,讓國外的投資者能不斷投注資源,並且不讓法規或稅制造成這類投資的障礙。
七、台灣應針對上述五點問題進行解決,並且也在國際間找到能一同解決的合作夥伴。像是過去台灣跟矽谷的合作,應該與美方產生一種新世代的合作模式來解決前述問題。
以下是討論建議參考的解決策略:
八、STEM(科學、科技、工程、數學)人才跟人力的資本問題:
(一)雙語經濟是能加強的方向,透過英語的加強來征服區域及全球的國際化挑戰。
(二)台灣可做為一個區亞洲域型的高等英文工程相關課程(電機、機械)的中心,吸引東南亞學生,以相較於美國及歐洲、澳洲更低價的課程來吸引東南亞電機人才,並透過策略留住這些學生在台灣電機相關領域。
(三)從此刻,為了往後十年到二十年的STEM人才庫做努力,同時這樣的人才庫得累積包括科技、商業、軟硬整合,讓台灣能發展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及資安等領域。
(四)針對5+2產業,應在大學建立相關的新創加速器。先從政府資源挹注,後續再由業界資源銜接。這些加速器應扶植跟聚焦的技術,並不是短期投資市場所關注的,反而應關注長期有潛力發展的技術。
(五)政府應鼓勵學校,引導商學院學生加強科技的應用技術,同時也加強理工、電資學院學生商業及金融的知識,培養綜合型人才。
(六)台灣在各方面都有人才,然而國際交流型的人才還是太薄弱。
(七)按照PWC 2019新創的調查,60%的新創團隊並沒有聘用能推展國際化的人才 ; 54%的團隊沒進行投遞或參加國際的展演及投案 ; 只有30%有針對國際市場進行評估。
(八)即使台灣團隊嘗試培養很前端的科技技術,然而終究會因為缺乏國際的管理者,而導致難以開發台灣以外的市場。
(九)以色列模式:
A.瞄準遠期尖端科技,特別是數年後才會帶來收益的科技。
B.策略並不會雨露均霑,而是選擇有足以作為特色及槓桿的項目,像是基礎科學及資工便是投入好幾年資源的項目。
C.透過政策及策略銜接軍事單位、軍種及業界,讓好的人才在當兵時能得到更完整的培訓及成為業界能善用的人才。
D.許多以色列人能流暢的使用英文,因此台灣也能考慮雙語政策,同時許多以色列的企業會企圖發展更國際化的市場(美國及歐洲),及具備有國際化的眼界。
(十)台灣能持續推動的國家政策:
A.有利國際創新的簽證
B.引入國際的產業導師制度,用公私協力的方式,引入國外特訂領域的導師,來觀察及督考台灣各領域的發展,可能的領域包含量子計算、資安、生物科技。
C.擴充gAsia Pass的應用情境(再研究)
D.建立一個跨太平洋的諮詢平台,把投資、需求、選題及台灣的研發能量對接起來。
E.承上面諮詢平台的建立,也同步在教育層面建立,將學術能量引入。
九、市場規模太小的問題
(一)三種策略:台灣做為一個中繼站(hub)、一個值得信任的供應商、以及一個高效能的導管。
(二)台灣做為一個中繼站(hub)
A.不只資料數量重要,資料的處理、資料的合成、資料的部署同樣重要。也可從以色列跟愛沙尼雅的案例看到,如何善用各政府單位及民間單位的能力及優先緒,來增進工業的價值鏈。
B.政府可作為高品質資料的提供方。此外,台灣也能善用法治基礎,來加強資料保護及個資保護的標準。
C.作為APEC中的領導角色,目前APEC中有在討論物聯網跟數位經濟的資安標準,台灣應扮演主導角色來引導框架及提供處理上的案例。
D.成為GDPR標準在亞洲施行的最佳案例。
E.美國的印太平洋策略中包含資安環節,台灣及華盛頓應保持交流溝通管道,在全球及APEC上一同推動。
(三)台灣作為一個值得信任的供應商
A.政府應針對5+2產業旗下的各創新計畫進行TVCP(trusted vendor certification program)認證,加強這些計劃的品質及可信任度,活用優勢,與國外的合作單位共同開創新科技的標準。
B.作為美國的新科技產品的場域實測基地。
(四)台灣作為一個高效能的導管
A.美國團隊也同樣對東南亞快速擴張的市場感到興趣,台灣能成為比中國更信任的夥伴,連結美國進入東南亞市場。
B.美國目前有 New Southbound Policy及 U.S. Indo-Pacific strategy,加入旗下的數位及資安相關的計畫,目前南韓已有加入。
十、硬體至上思維如何改變?
(一)應挑選前瞻的重點軟體科技領域,進入扮演重要的角色(AI、IoT)。
(二)台灣在量子運算上仍未有具規模的使用者,然而學界目前有美國IBM合作的計畫。
十一、如何為台灣增加附加價值?
(一)美國正調整供應鏈對中國的依賴,並尋找下一階段科技上的夥伴,特別是在AI及物聯網、生物科技技術上無資安疑慮的合作夥伴。而這是台灣的機會,台灣應盡可能在這些領域的安全技術標準上佔有一席之地。
十二、政府政策該如何幫助產業?
(一)從半導體的經驗來看,政府政策的投放必須是長期持續、且眼光放遠、針對先進科技的。
(二)台灣在研發上的投入資金比例上越來越少。
(三)調整政策讓基礎研究能成功商業化非常有必要。
(四)接下來三年到五年有些美中的合作計畫有可能停止,台灣必須成為有潛力的取代對象。
(五)台灣目前有加入APEC Cross-Border Privacy Rules,目前該組織的方向趨向歐盟的標準,台灣可先針對GDPR系統預作準備。
(六)台灣應該更積極加入更多科技業標準的制定,特別是接下重要的科技如物聯網、資安等。
韌體更新英文 在 Alvinist / 艾爾文的生活紀錄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歡迎加入 Telegram ►
打倒演算法的高牆? https://t.me/alvinist
▶行動派艾草▶ 頻道會員持續募集中
▉「行動派艾草」是什麼?
這是 YouTube 推出的「定期型群眾募資」。
俗氣的說,就是:用錢支持喜歡的創作者。
可依照自己的能力,選擇支持方案。
行動派艾草 / 每個月 75 元(新台幣);
銀級行動派艾草 / 每個月 450 元(新台幣);
金級行動派艾草 / 每個月 900 元(新台幣);
尊爵行動派艾草 / 每個月 1,600 元(新台幣)。
YouTube 將抽取三成費用。
其餘的將提供給創作者,(希望可以)無憂無慮的創作、添購設備器材等。
點選以下網址,綁定信用卡即可:
https://www.youtube.com/alvinist/join
►艾爾文的社群 / 歡迎追蹤►
▎所有社群平台連結:https://linktr.ee/Alvinist
▎Telegram 官方公告頻道: https://t.me/alvinist
▎YouTube 子頻道:http://youtube.com/coopaler
▎Instagram 很精彩: http://www.instagram.com/alvinist
▎Facebook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alvinistvlog
▎Twitter 偶爾更新: http://www.twitter.com/alvinist
►艾耳聞 Podcast 博客收聽平台►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2RVWA36
▎Spotify Podcasts: https://spoti.fi/3eDkytP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3bxKkgS
▎SoundOn 及 KKbox 請搜尋「艾爾文」
►我的器材 / My Gear►
https://kit.co/Alvinist
►合作請洽►
alviniststudio@gmail.com
►親愛的艾爾文時間► 信件及包裹寄送地址
【中文】23599 中和宜安郵局第 171 號信箱
【英文】P.O.BOX 171 Zhonghe Yi-an, New Taipei City, 23599 Taiwan (R.O.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XgMqY0_yyo/hqdefault.jpg)
韌體更新英文 在 486先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翻譯機最大實用性發揮,除了旅行&工作,更是台強悍語言學習機!
蛋蛋機第三代韌體更新!新增 #注音輸入,同時補充更多台灣習慣用語,例如川普(之前得說特朗普)
還有更厲害的是,翻譯機變身語言學習機,無論妳自己想學英文,或孩子正在學,蛋蛋機第三代提供小學到大學各種不同程度 #學習型字典,能輸入孩子的語音,讓電腦幫忙矯正發音,實在超值!
中英日韓離線翻譯・真正實用的翻譯機
蛋蛋機第三代:https://pse.is/F5UB5
保護套也開始販售了:https://pse.is/GYN4B
可連線藍牙耳機:https://pse.is/J59Z5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DxoEut-6U/hqdefault.jpg)
韌體更新英文 在 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完成 4,030 次引體上升動作(Pull-Ups),打破金氏世界紀錄 」
►Special thanks to Tom Bilyeu for this wonderful interview.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YMOamNKLGVlJgRUbamveA
標題:當你什麼都沒有,你只能變得強大 - David Goggins
https://youtu.be/by5AKizH1Zw
曾經體重297磅的他,完成217公里 - 惡水超級馬拉松。
更多啟發人生的勵志影片,請追蹤我們 ➡ 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David Goggins 大衛·戈金斯,是前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被譽為最堅韌的男人。
「你的人生再低谷,也不可能比他更差勁;
你的人生再巔峰、在他的面前,你也會自慚形穢。」 - Read Abroad
--------------------------------------------------------------------------
► 此頻道沒有啟動Youtube廣告。
所有影片為教育用途,希望讓更多人能夠受到啟發,學習和受益。
如果您認同我們的理念,請轉發影片,謝謝!
- Wisdom Bread
--------------------------------------------------------------------------
完整版訪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8I9dTB9vqM
剪輯/翻譯/字幕:Wisdom Bread 智慧麵包
Music & Footage used in this video licensed to Wisdom Bread
This video was upload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the owner.
--------------------------------------------------------------------------
► VoiceTube HERO 全額退費的英文零元挑戰
一起跟著上千名學員週週練習,用英文去探索生活中的美好事情,用樂觀去面對生活中的大小挑戰!
現在輸入 ➡ 「wisdombread」粉絲享有專屬 9 折購課優惠
這次下定決心好好學英文吧:http://bit.ly/2D5jm1b
--------------------------------------------------------------------------
► 收看最更新的影片,請追蹤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dailywisdombread
--------------------------------------------------------------------------
► 更多啟發、智慧、勵志影片 ??
給人生最好的建議 - 為什麼你應該趕緊去失敗?丹佐.華盛頓
https://youtu.be/22y9RBUZ7fM
為什麼大多數人窮其一生,終究一無所獲... 看教授精闢的分析
https://youtu.be/TZ79TA8y7Vk
(2019)富爸爸 - 為什麼有些人擺脫不了窮人的思維 ,值得一看
https://youtu.be/s-qttEH9YHo
--------------------------------------------------------------------------
► 收看最更新的影片,請追蹤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dailywisdombrea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y5AKizH1Z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