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後,回到運動場:復健的各個階段】
.
從完全斷裂的阿基里斯腱,要可以跳起來灌籃。這當中需要許多專業的協助,從0分(嚴重受傷)到100分(頂尖運動表現),每個專業擅長的區塊不同,例如醫師擅長0分到30分的過程,像是骨科手術、注射、影像學檢查等。而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擅長30分到70分的過程,透過徒手治療、運動治療,讓受傷處恢復到足以應付日常生活的強度,能走、跑、跳等狀態。最後的70分到100分,則由肌力與體能訓練師/技術教練,設計能更近一步提升體適能的訓練,並精進運動專項的技術。
.
我們可以將上述的過程,細分成幾個步驟,讓大家更了解從受傷到恢復運動表現。
.
🔸 結構損傷/疼痛的產生(0-30分)
意外發生時、剛受傷時,身體特定的部位大多有明顯的損傷。例如腳踝扭傷就是「踝關節附近的韌帶裂開」,或是跑步時大腿拉傷,可能是「大腿後側的膕旁肌被過度拉開而撕裂」。像是一台電腦被摔壞了,要把不能用的部分拿掉,能修復的部分簡單清理,準備重新安裝。
.
因此,在這個階段的目的是「避免患部再傷害、增加患處修復、減少疼痛」等,例如避免會疼痛的動作(可能拉扯到撕裂的組織)、打針或超音波治療(促進組織修復)、吃藥或徒手治療(減少疼痛)。此階段主要由醫師、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進行治療或醫療處置。
.
🔸 患部功能的重建(30-50分)
當受傷的部位恢復到一定程度,疼痛會減少,但是許多功能會受到限制。例如腳踝扭傷,剛開始走路容易軟腳、或感到特別僵硬等。此時的目標在於「重新建立基礎的功能」,對大部分的運動傷害來說,所謂的基礎功能包括:關節活動度、柔軟度、穩定性、本體感覺」等。有點像是重新組一台電腦,要準備好「硬體設備」如主機板、硬碟、顯示卡等,因為有足夠的硬體設備,接下來安裝的「軟體」才可以使用、熟悉操作。
.
因此,這段期間會進行徒手治療如關節鬆動術、筋膜放鬆、伸展運動、本體感覺訓練、運動治療等,來提升活動度、穩定性等,或者說關節或肌肉應有的功能,這個主要屬於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的範疇,並配合部分醫師的協助。
.
🔸 動作控制/神經肌肉控制(50-60分)
當受傷處有基本的活動度、穩定性,但身體能不能「控制」、「指揮」這些肌肉或關節是另一回事。這是大家最常疏忽的地方,也是最常有的「亞健康問題」。
.
當過去有受傷經驗、肌肉失衡、不適當的使用身體,「原先各司其職的肌肉、各個身體部位,可能會變成部分罷工、部分非常勤勞」。我們又稱為「肌肉失能」、「不理想的動作控制」等。由於這類的問題,時常不會有一個明顯的「結構損傷」,但好像又有點困擾生活,因此大多人會忽略。也就是去診所給醫師看,好像沒什麼問題,但回去重訓、跑步,還是會覺得膝蓋、屁股緊緊怪怪的,有時候還會有一些痛。
.
這段期間需要的是「正常化肌肉的使用方式、出力順序、神經反射能力等」,包括:動作控制訓練、肌肉再教育、本體感覺誘發技術、姿勢反射等,主要是由復健專長背景的物理治療師執行。就像給新的電腦安裝開機軟體、驅動程式,讓電腦能基本的運作。
.
🔸 基礎動作能力/體適能(60-80分)
在這個階段,受傷處應該痊癒,並且在日常生活、運動都無疼痛或不適。但就像久坐的上班族、沒有運動習慣的大學生,不是他們想跑10公里的路跑,就可以輕鬆完賽。因為「身體沒受傷、疾病」只是一個最基本的籌碼,但有沒有「基礎體適能、動作能力」如肌力、心肺適能、肌耐力等是另一回事。就像組好電腦,灌好軟體,接著要學基本的word、excel、怎麼上網等。
.
因此,若想要更輕鬆的生活,包括上下樓梯、偶爾爬個山、打個籃球等,若有基本的肌力、肌耐力,以及跳耀/落地的技術、正確的做出蹲、推、拉等動作,是這個階段的目標。並不是以「專項運動員、頂尖運動員」為目的,而是「更健康的身體、預防傷害、延緩失能/老化」,或者具備「玩任何一種運動的基礎能力」。這部分的運動訓練包括:重量訓練、肌力訓練、體能訓練等,主要屬於教練、肌力與體能訓練師的範疇。
.
🔸 專項動作能力、運動表現(80-100分)
此階段已屬於「專項運動員、職業運動員」的部分,選手需要能舉更大的重量、跑進一定的秒數、靈活的腳步,「維持、促進健康」變成次要目標,「頂尖運動表現」才是王道。需要的能力包括:專項技術、爆發力、敏捷、協調性、轉變方向、速度等能力。專項技術指的是該運動項目需要的動作技巧,例如網球的發球,手腕應該要扣多少、雙腳需要一起發力、身體要比手更早旋轉等。
.
這部分需要的運動訓練包括:重量訓練、體能訓練、運動專項訓練、技術訓練、奧林匹亞舉、敏捷訓練等,各式各樣能增進運動表現的訓練方式。這時,從原本摔壞的電腦,已經變得可以透過「操作各種電腦的功能」讓你能當厲害的會計師、工程師、Youtuber、醫學研究員等。
.
最後,從受傷後回到運動場上,不同的專業擅長特定的階段,專精於光譜的其中一個範圍。當中許多角色都會用「運動(exercise)」的方式來介入或處置,因此相似的名詞「XX運動、OO訓練」,可能代表著不同的功能及對應到的需求。確立自己的病患、學生處在哪個階段,才能給予最適當的治療或訓練方式。重點是專業合作,發揮自己專業的長處,由其他專業補足自己的短處。
.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
#exercise #training #therapy #health #motorcontrol #physicaltherapy #strength #conditioning #physicaltherapist #coach #athletictrainer #returntosports #rehabilitation #運動 #訓練 #治療 #復健 #健康 #動作控制 #運動表現 #物理治療 #肌力與體能 #物理治療師 #教練 #運動防護員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alex l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文字 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36491/i-rocks-m33-m35-rgb-gaming-mouse 鍵盤廠 i-rocks 艾芮克科技近期推出了全新 M33 RGB 遊戲滑鼠與 M35 光微動開關遊戲滑鼠,M33 RGB 遊戲滑鼠主打 R...
「韌體驅動程式」的推薦目錄:
- 關於韌體驅動程式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韌體驅動程式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韌體驅動程式 在 iThome Secur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韌體驅動程式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韌體驅動程式 在 Re: [請益] 請問fireware 和driver 差別- 看板ask-why 的評價
- 關於韌體驅動程式 在 Windows Driver Model >> Pascal >> File - 司徒的教學網站 的評價
- 關於韌體驅動程式 在 003 【軟體】安裝驅動程式、上傳韌體-超級基礎Arduino玩具製做 的評價
- 關於韌體驅動程式 在 請問硬碟韌體跟硬碟driver一樣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韌體驅動程式 在 Re: [請益] 請問fireware 和driver 差別- ask-wh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韌體驅動程式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閃耀時刻 – 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X
Razer 精心打造的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X真無線藍牙耳機,讓每個音樂節拍隨著燈光
閃耀跳動。同時具備60毫秒低延遲遊戲模式,並搭載精心調校的13mm驅動單體
帶給你活靈活現的聲音表現,同時將噪音隔絕在外。
台北,2021年6月10日 — 全球領先的玩家生活潮流品牌Razer™ (香港股票代號:1337)今日宣佈推出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X真無線藍牙耳機,專為玩家量身定制,透過Razer標誌性的三頭蛇logo的綠色燈光效果和環繞式音效感受,讓你隨時成為旁人的注目焦點,閃耀每個時刻。擔心續航?升級加大的充電盒不僅完美收納耳機,更提供出色續航保證。充電盒配有指示燈,開蓋即亮,不同的燈光顏色隨時提醒你電量狀態。
60毫秒超低延遲遊戲模式
如何才能在手遊中快人一步?只要開啟遊戲模式!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X擁有 60毫秒超低延遲的遊戲模式,讓你即使在激烈手遊中也能實現音畫同步,佔據優勢,更為你提供優質的音訊效果。
精心調校的13MM驅動單體
打造豐富的沉浸式音效,Razer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X 配備了優化的動態驅動單體,可提供清晰的中高音和深沉、有力的低音,讓你享受每個聆聽時刻、獲得身臨其境的音訊體驗。
具自動配對功能的Bluetooth 5.2
這款耳機採用頻寬、範圍以及使用功率都更加優異的Bluetooth 5.2,讓使用時間變得更長,
並會自動連線到先前配對過的裝置,非常容易上手使用。
支援手機APP自訂及觸控功能
只需輕觸發光logo位置的觸控面板,即可控制音樂和通話、啟用遊戲模式並啟動智慧手機的語音助手。透過 Razer Audio 應用程式可最大化提升耳機效果。重新調整觸控手勢、自訂等化器,並透過韌體更新以持續獲得改進功能。
產品規格:
• 耳機反應頻率:20 Hz – 20 kHz
• 耳機阻抗:32 Ω
• 耳機靈敏度:91 db @ 1 mW / 1 kHz
• 耳機輸入功率:8 mW(最大輸入)
• 耳機驅動單體:13 毫米
• 耳機連接方式:Bluetooth 5.2
• 電池續航力:
- 燈光開啟時高達約24 小時 (耳機 + 電池盒)
- 燈光關閉時高達約28 小時 (耳機 + 電池盒)
• 重量:
- 充電盒:42 克
- 耳機:10 克(單只)
• 麥克風收音模式:全向型
• 麥克風信噪比:64 dB
• 麥克風靈敏度:-26 dBFS
• 相容性:
- 帶有藍牙音訊功能的設備
- 適用於 Android 和 iOS 的智慧手機應用程式
- 支援SBC、AAC轉接
發售詳情: Razer Hammerhead True Wireless X NT$2,390
即日起,於Razer.com及Razer三創旗艦店發售。
其他授權通路,即日起蝦皮雷蛇電競館授權經銷商首賣; 其他授權通路於6月中下旬後販售。
韌體驅動程式 在 iThome Secur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Dell電腦用戶可要注意新版韌體的更新!近日Dell已經發布修補公告,相關漏洞由SentinelLabs揭露,將可能讓駭客在裝置上執行惡意程式碼,幸好尚未發現成功利用的攻擊活動
---------------------------------------
【獨步全球.臺灣唯一 𝗖𝗬𝗕𝗘𝗥𝗦𝗘𝗖 𝟮𝟬𝟮𝟭 臺灣資安大會】
👉👉 5/4 ~ 5/6 臺北南港展覽二館 免費參加 馬上出發!
✦ 全方位 200+ 主題論壇議程
https://r.itho.me/2021-agenda
✦ 突破 200 + 品牌資安大展
https://r.itho.me/2021-expo
✦ 佳評如潮 Cyber LAB 獨家企劃
https://r.itho.me/2021-lab
✦ Cyber Talent 新鮮人職場專區
https://r.itho.me/2021-talent
✦ 看見臺灣資安館 自主研發實力
https://r.itho.me/2021-twpavilion
✦ 擴增升級 六大實境遊戲區
https://r.itho.me/2021-playground
✦ 票選 Tech Demo Award 抽大獎
https://r.itho.me/2021-techdemo
✦ 逛展與會限定 多重實用好禮
https://r.itho.me/2021-specialevents
🏆 超規格 3 天展會、撐住 2021 全球唯一實體資安盛事
獨家內容 全程免費、馬上前往南港展覽二館現場體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𝗖𝗬𝗕𝗘𝗥𝗦𝗘𝗖 𝟮𝟬𝟮𝟭 臺灣資安大會
時間: 5 月 4 - 6 日
地點: 臺北南港展覽二館
官網: https://r.itho.me/CYBERSEC_2021
#TRUST_redefined #信任重構
#CYBERSEC2021 #2021臺灣資安大會
韌體驅動程式 在 alex l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文字
https://www.4gamers.com.tw/news/detail/36491/i-rocks-m33-m35-rgb-gaming-mouse
鍵盤廠 i-rocks 艾芮克科技近期推出了全新 M33 RGB 遊戲滑鼠與 M35 光微動開關遊戲滑鼠,M33 RGB 遊戲滑鼠主打 RGB 發光、可透過搭配軟體達成更多功能設定;M35 光微動開關遊戲滑鼠則採用光微動開關,讓點擊段落更明確且回彈手感絕佳,在按壓左右鍵時帶來有如青軸鍵盤的清脆節奏感。
#GAMING #M33 #滑鼠 #IROCKSM33 #電競產品 #開箱
M33 RGB 遊戲滑鼠採用簡約左右對稱式設計,適用於慣用左手與右手的玩家,光學引擎採用高速偵測模組技術,靈敏度最高提供 5000DPI,可透過 DPI 按鈕做五段切換,每一段數值可由軟體調整,回報率最高提供 1000Hz,提供四段調整,按鍵共提供五顆可程式按鈕,RGB 發光透過軟體調整發光顏色與模式,還可與其他 i-rocks 產品做發光同步。
前側可看到底部導光條設計,並一路向後延伸,滾輪上有凹凸紋路設計,滾輪後方為 DPI 切換開關。
不同於常見的單鍵或雙鍵按壓,M33 RGB 的 DPI 切換按鈕採用指撥式設計較為少見,須採用前推與下撥的方式切換,這樣的設計也相當直覺便利。
M33 RGB 整體外形為中型尺寸,一般男生手掌握起來沒什麼問題,且為左右對稱設計,慣用左手玩家也可使用
M33 RGB 遊戲滑鼠可搭配軟體做按鍵功能調整、背光顏色/模式調整等各種細部調整,按鍵功能可調整為常用的多媒體、DPI 切換、傳輸速率、視窗管理、文字編輯、組合鍵、火力鍵…等,可選擇功能相當豐富,並支援錄製巨集提供玩家最佳的火力支援,此外在新版軟體更新中也一併附帶了 M33 RGB 韌體更新,除了可將滑鼠上的一顆按鍵指定為 "滑鼠 Fn 鍵",透過組合鍵的方式達成更多功能外,亦改善了裝置間燈光同步效能與記憶體使用等。
M35光微動開關遊戲滑鼠 - 壽命更耐久右手專用滑鼠
M35 光微動開關遊戲滑鼠採用不對稱式外型設計,適用於慣用右手的玩家,光學引擎採用 PixArt 3325 感應器,靈敏度最高提供 5000DPI,可透過 DPI 按鈕做五段切換,DPI 段位採用發光方式表示,最大亮點是採用『光磁微動開關』,一般微動開關為金屬接點與彈片做動設計,回彈需要較久的時間且壽命有一定的限制;光磁微動開關利用光線做為觸發訊號,搭配永久磁鐵與鈕簧驅動結構設計,擁有八千萬次點擊壽命,無接點耗損與雙擊問題,使用壽命更耐久外也無需一陣子就更換微動開關!
外型為不對稱式設計,表面同樣採用消光處理,質感相當不錯,鼠腳採用三片式配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_wdhqWoUjI/hqdefault.jpg)
韌體驅動程式 在 Windows Driver Model >> Pascal >> File - 司徒的教學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基本上,驅動程式(韌體)的基本功能就是當作User Application(軟體)和硬體的溝通橋樑,軟體可以透過很多種方式和驅動程式溝通,而最常用的溝通方式就是把驅動程式當做是 ... ... <看更多>
韌體驅動程式 在 003 【軟體】安裝驅動程式、上傳韌體-超級基礎Arduino玩具製做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使用mBlock操控Arduino控制板最大的特點是完全不用用到Arduino自帶的軟體,無論 驅動程式 或 韌體 ,都能在mBlock介面更新,十分簡單。 ... <看更多>
韌體驅動程式 在 Re: [請益] 請問fireware 和driver 差別- 看板ask-wh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macroqq (macroqq)》之銘言:
: 請問fireware 和 driver 差別
^^^^^^^^ firmware
前者為軔體, 後者為軟體, 就這麼簡單, 兩者定位本來就不同
要論差別的話, 要看軟體與硬體之間, 有什麼樣的相依性
或是相互之間扮演什麼角色, 打個比方:
驅動程式只是建構在作業系統上, 用來控制週邊設備的東西
(軟體) (軟體) (硬體)
換句話來說, 這時候的總指揮就是作業系統
驅動程式必須根據作業系統的指示來控制周邊設備
而你說的 BIOS 卻是建構在晶片上, 掌管整體系統運作的中樞
(軟體) + (硬體) → (軟硬體)
(合稱軔體)
又或者我們常在 router, IP 分享器上看到的 firmware 也是如此
都是先把一套小系統燒錄在晶片上, 然後拿來控制整台機器的運作
(軟體) + (硬體) →→ (軟硬體)
(合稱軔體)
: 我的認知
: fireware 是像 bios 那種
: driver 是 需要讓OS去認識你的週邊,所以才需要driver
: 請問前輩的見解,因為相關問題,不知道po到哪個版問比較好
: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2.72.201
※ 編輯: yzfr6 來自: 211.22.72.201 (06/16 16:3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