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出差時,在飛機上寫下來的感受,
想說沒機會投書,乾脆投自己FB,
看看十年後這篇文章是幼稚?還是遠見? 敬請大家指導。
我們台灣體育的寫實現況
這是一支又高又遠的全壘打~~~~~~ 最終中華隊以7:0打垮韓國,讓韓國不愉快!真是爽快,可是,大家知道嗎?
選手螢幕前得到了掌聲,也讓所有政治人物貼近,頻頻在自媒體上表露著「台灣之光」,一定要支持體育。
實際上呢?
球員開心與民眾迎接勝利,背後我看到的更多是未來他們路在哪裡?他們知道過了這道門後,接下來10年,甚至退役後的舞台在哪裡?保障呢?
十幾年前,體育從教育部升格成為體委會,換湯不換藥,所有的業務工作一樣在體育教育領域範圍,也因如此,對於世界上體育動脈成長根本毫無概念,成天只喊著要奧運金牌,鑽石陣容,於是,十幾年過了,業務一樣在「教育範圍」,當然,不久後又縮編回去到教育部,打成原形變成體育署,以後,體育運動就是教育的一切。
體育運動是什麼
21世紀了,體育運動不是只有教育,不是只有訓練跟賽務與全民運動。
體育可以包括在教育裡面,也能到觀光,也能到產業,更能到經濟議題上發揮。
英國經濟學人報導,運動產業是目前在世界產業總體經濟,每年還可以4%持續成長。Plunkett Research的統計,2016年全球每年運動休閒相關產業的總產值達1.5兆美元,從2005年以來的全球運動休閒產業每年以5.7%的幅度成長。依此推測,到2020年,配合東京奧運的帶動下,全球運動休閒產業的產值有機會達到兩兆美元門檻(聯合報 2019)。
想一下,若我們保守估計,以英國經濟學人報導中,4%代表什麼?是某世界大品牌4%廣告產品嗎?!
當然不是,這可是全世界運動產業經濟4%成長率,如果可能的話,劃分4%結構中,其實你可以看到有許多貢獻都來自於台灣人之手,包括運動機能紡織、運動機械製造、職業運動、運動服務業、運動觀光、運動飲食…..。
這個世代體育已經轉變 怎麼說?
台灣是一個島國,天然資源極少,所以我們只能靠發明科技來爭取世界經濟地位,而體育產業,過去有傳統機械腳踏車製造,紡織廠等參與世界經濟體,撐起台灣一片天,當時代逐漸改變,上述這些工廠早已經逐漸轉型,舉例:腳踏車是交通工具變成生活休閒與競技運動精品,紡織從棉襯衫開始創造環保機能布料滿足世界運動品牌,這樣的產值,早已經超越500億台幣,若再加上運動服務業、經紀及職業、廣告、觀光、運動數位科技等…我們可以想到是,體育運動產業每年在台的產值早已突破800億大關?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些產業到哪去了?
我們需要體育運動產業鍊
答案是,各自苦撐,各自生活。因為沒有產業鏈政策。
為什麼,而這樣結果造就了什麼?
我國對於體育兩個字只在專注於「運動教育」這碼事,所找到的專家學者都是「教育出身」背景,對於產學跟稅務、體育經濟及跨領域產業轉型、法學理論都少有概念,即便有概念,也都是找人問了算,本身並無血戰沙場經驗,因此,過去原體委會獨立出來後,再度被收編到「教育部」,我們可想而知,體育運動總是被列到「邊緣人」角色。
教育是教育,體育不是教育而已
即便前兩年進行所謂「國民體育法修正」,從法條來看,也都以體育教育思維進行改造,甚至大家可以翻閱「運動發展條例」的歸屬單位,編列到教育部。 想一想,教育是百年公共事業,怎麼會是商業?若以教育看體育是否過為短淺? 而教育怎麼懂經濟?怎麼知道如何應用稅務及資本市場來正興體育運動?
那麼實務呢?更慘!!!
體育運動需要觀念升級
因為大家嘴巴所說:運動產業! 根本就沒有這個產業。我們可以翻閱相關機關,哪一個屬於「運動產業法」?可知道是東湊湊西補貼,一點頭緒章法都沒有, 可怕的事,當全世界都已經走到運動黑科技區塊市場,我們呢?還停留在舊思維,體育相關法規無所適從,所以在體育上奮鬥的熱血青年只能獨立作戰。
我們常鼓勵青年人創業不要做「小打小鬧小確幸」,大家知道嗎?運動呢?小打小鬧嗎?問題是運動產業要結合資本市場時,根本沒有稅法可套用,就算要IPO公開募資也只能掛到「觀光股」還是「文創」?等於產業硬擠,借一個框框名上市,硬把體育運動產業搞成牛頭不對馬嘴成為觀光文創。
實例:前幾年就一個運動服務產業「健身工廠 柏文8462」不就是觀光股?健身產業就是運動服務業,怎麼健身這件事跑去觀光?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這是柏文8462的問題嗎?當然不是,就是因為我們在經濟部上根本沒有運動產業,等於沒有家。
好,我們就看,柏文8462掛上觀光股也沒什麼不好,要是你經營事業以IPO為目的,那有車就上,也算成功。
台灣體育運動需要政策支援
另一個案例,或許我們資本水池就是比他人小,前陣子商周才報導座落在南台灣一家製造飛輪運動器材公司被美國超級獨角獸Peloton併購案。
我個人看了這新聞只想到兩件事,在台大就讀商學院時,教授就跟我們說:創業有兩條路走,一條是被併購成功,一條是創立品牌成功,台灣通常為前者最快,但是最可惜。
如果將教授所言,上述被美國大廠併購應該很開心才是,但站在民族自立自強立場,我認為政府要負最大責任,為什麼?因為我們投資相關的法制上,對於產業創業者最沒有善意,原因在於我們股票都是10元10元在買賣,不像西方國家可以用0.1元進行股票買賣,保護創業者,我們很可惜,很多產業我們明明都是世界冠軍確坐等併購,把一生所付出的血汗拱手讓人,創業者,創什麼?誒~這是畢生奮鬥的夢想,誰不想把自己孩子留下來?我們靠的是實業起家~~~~
體育運動悲劇不斷輪迴
這樣的因果關係變成什麼?
變成運動產值全都流到所謂「不對位置」經濟價值,若我們在把立場拉高來看,經營公司常以「利潤中心制」來管理營業部門,試問,當一個部門每年產值都很小的時候,你還會注重他的改變?他的企圖?以及給他資源?
更可怕是,當資源是你的,但要掛到他人成就時,影響不只是「運動經濟」這件事,還影響到天下所有人對於「運動員」的印象。 到底我家孩子當了運動員,念了體育相關科系,出來要幹嘛? 絕大多數家長我想,都應該是「沒前途」吧。
下一個十年的體育運動
他是產業,他是產業,他是產業,有產業才有價值,才有人願意投入,才有人更願意受體育教育,有體育教育,就有競技人才,就有國力。
體育運動產業,早已經進入到下一個世紀,已經不是過去只有教育這件事來作為探討,倘若我們能將體育獨立出來,升格到國家經濟層面,深入教育層面,能影響的不只是現在,更是未來符合世界潮流。
我們再也不要看到哪位選手退役後,生活窮困,鋪柏油、倒垃圾、開小吃店,甚至在媒體前說著:我需要工作。首當紅時,被列為沾光對象,光環退了,人也散了。
體育需要專業立法,需要體育法
過去十幾年,政府馬首是瞻,投資了科技產業,大力鼓勵製造業產業轉型,鴻海不就是這樣出現?台積電呢?倘若沒有當初優惠政策、產業鏈整併及租稅優惠等,會有「台灣科技島」這樣美名?
這已經是好幾個十年的過去,一般人要看到好幾個十年以後,好難,立法者應該要承擔這樣的責任,倘若大家只為自己的利益前途著想,沒人捲起袖子揮汗創世紀,我想,我們只能把大好優勢拱手讓人。
2019年,在科技加持下,我們成為世界產業運動大國,但缺乏有專業、實務經驗人士投入國會,整併產業,設立專法,因此讓每年全球體育運動產值1.5兆美元白白流逝。中華隊加油~
今晚電視正在瘋狂轉播,刷開FB and IG大家都在拍手叫好「中華隊打敗韓國7:0,讓韓國不愉快」。
快樂後十年後呢? 如果我們再不重視體育運動,我想我們的體育學弟妹們,包括我自己,永遠走不出「邊緣人」位置。
強烈呼籲,體育專法專立,才是永續。
2019/11/13 林義傑 沒有情緒的寫出來
「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的推薦目錄: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Kevin Lin 林義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Kevin Lin 林義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新聞] BTS經紀公司上市隔日重挫22% 粉絲揚言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最新趨勢觀測站- 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的推薦與評價,PTT 的評價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詢問韓國經紀公司上市時粉絲如何看待 - 追星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 ... 的評價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星娛樂頭條 的評價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기획사--- 韓國三大經紀公司是SM YG JYP,撇除旗下藝人的因素 的評價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韓國股票開戶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美股台股投資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韓國股票開戶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美股台股投資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八方雲集股票購買-屬猴看這裡!9月「財庫飽滿」運勢強到爆 ... 的評價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市場先生ptt 的評價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王貴雲基金會火神林柏宏受創成收視王!郭書瑤不孕扎針求子哭 ... 的評價
- 關於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市場先生ptt 的評價
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Kevin Lin 林義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篇文章是出差時,在飛機上寫下來的感受,
想說沒機會投書,乾脆投自己FB,
看看十年後這篇文章是幼稚?還是遠見? 敬請大家指導。
我們台灣體育的寫實現況
這是一支又高又遠的全壘打~~~~~~ 最終中華隊以7:0打垮韓國,讓韓國不愉快!真是爽快,可是,大家知道嗎?
選手螢幕前得到了掌聲,也讓所有政治人物貼近,頻頻在自媒體上表露著「台灣之光」,一定要支持體育。
實際上呢?
球員開心與民眾迎接勝利,背後我看到的更多是未來他們路在哪裡?他們知道過了這道門後,接下來10年,甚至退役後的舞台在哪裡?保障呢?
十幾年前,體育從教育部升格成為體委會,換湯不換藥,所有的業務工作一樣在體育教育領域範圍,也因如此,對於世界上體育動脈成長根本毫無概念,成天只喊著要奧運金牌,鑽石陣容,於是,十幾年過了,業務一樣在「教育範圍」,當然,不久後又縮編回去到教育部,打成原形變成體育署,以後,體育運動就是教育的一切。
體育運動是什麼
21世紀了,體育運動不是只有教育,不是只有訓練跟賽務與全民運動。
體育可以包括在教育裡面,也能到觀光,也能到產業,更能到經濟議題上發揮。
英國經濟學人報導,運動產業是目前在世界產業總體經濟,每年還可以4%持續成長。Plunkett Research的統計,2016年全球每年運動休閒相關產業的總產值達1.5兆美元,從2005年以來的全球運動休閒產業每年以5.7%的幅度成長。依此推測,到2020年,配合東京奧運的帶動下,全球運動休閒產業的產值有機會達到兩兆美元門檻(聯合報 2019)。
想一下,若我們保守估計,以英國經濟學人報導中,4%代表什麼?是某世界大品牌4%廣告產品嗎?!
當然不是,這可是全世界運動產業經濟4%成長率,如果可能的話,劃分4%結構中,其實你可以看到有許多貢獻都來自於台灣人之手,包括運動機能紡織、運動機械製造、職業運動、運動服務業、運動觀光、運動飲食…..。
這個世代體育已經轉變 怎麼說?
台灣是一個島國,天然資源極少,所以我們只能靠發明科技來爭取世界經濟地位,而體育產業,過去有傳統機械腳踏車製造,紡織廠等參與世界經濟體,撐起台灣一片天,當時代逐漸改變,上述這些工廠早已經逐漸轉型,舉例:腳踏車是交通工具變成生活休閒與競技運動精品,紡織從棉襯衫開始創造環保機能布料滿足世界運動品牌,這樣的產值,早已經超越500億台幣,若再加上運動服務業、經紀及職業、廣告、觀光、運動數位科技等…我們可以想到是,體育運動產業每年在台的產值早已突破800億大關?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看,這些產業到哪去了?
我們需要體育運動產業鍊
答案是,各自苦撐,各自生活。因為沒有產業鏈政策。
為什麼,而這樣結果造就了什麼?
我國對於體育兩個字只在專注於「運動教育」這碼事,所找到的專家學者都是「教育出身」背景,對於產學跟稅務、體育經濟及跨領域產業轉型、法學理論都少有概念,即便有概念,也都是找人問了算,本身並無血戰沙場經驗,因此,過去原體委會獨立出來後,再度被收編到「教育部」,我們可想而知,體育運動總是被列到「邊緣人」角色。
教育是教育,體育不是教育而已
即便前兩年進行所謂「國民體育法修正」,從法條來看,也都以體育教育思維進行改造,甚至大家可以翻閱「運動發展條例」的歸屬單位,編列到教育部。 想一想,教育是百年公共事業,怎麼會是商業?若以教育看體育是否過為短淺? 而教育怎麼懂經濟?怎麼知道如何應用稅務及資本市場來正興體育運動?
那麼實務呢?更慘!!!
體育運動需要觀念升級
因為大家嘴巴所說:運動產業! 根本就沒有這個產業。我們可以翻閱相關機關,哪一個屬於「運動產業法」?可知道是東湊湊西補貼,一點頭緒章法都沒有, 可怕的事,當全世界都已經走到運動黑科技區塊市場,我們呢?還停留在舊思維,體育相關法規無所適從,所以在體育上奮鬥的熱血青年只能獨立作戰。
我們常鼓勵青年人創業不要做「小打小鬧小確幸」,大家知道嗎?運動呢?小打小鬧嗎?問題是運動產業要結合資本市場時,根本沒有稅法可套用,就算要IPO公開募資也只能掛到「觀光股」還是「文創」?等於產業硬擠,借一個框框名上市,硬把體育運動產業搞成牛頭不對馬嘴成為觀光文創。
實例:前幾年就一個運動服務產業「健身工廠 柏文8462」不就是觀光股?健身產業就是運動服務業,怎麼健身這件事跑去觀光?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這是柏文8462的問題嗎?當然不是,就是因為我們在經濟部上根本沒有運動產業,等於沒有家。
好,我們就看,柏文8462掛上觀光股也沒什麼不好,要是你經營事業以IPO為目的,那有車就上,也算成功。
台灣體育運動需要政策支援
另一個案例,或許我們資本水池就是比他人小,前陣子商周才報導座落在南台灣一家製造飛輪運動器材公司被美國超級獨角獸Peloton併購案。
我個人看了這新聞只想到兩件事,在台大就讀商學院時,教授就跟我們說:創業有兩條路走,一條是被併購成功,一條是創立品牌成功,台灣通常為前者最快,但是最可惜。
如果將教授所言,上述被美國大廠併購應該很開心才是,但站在民族自立自強立場,我認為政府要負最大責任,為什麼?因為我們投資相關的法制上,對於產業創業者最沒有善意,原因在於我們股票都是10元10元在買賣,不像西方國家可以用0.1元進行股票買賣,保護創業者,我們很可惜,很多產業我們明明都是世界冠軍確坐等併購,把一生所付出的血汗拱手讓人,創業者,創什麼?誒~這是畢生奮鬥的夢想,誰不想把自己孩子留下來?我們靠的是實業起家~~~~
體育運動悲劇不斷輪迴
這樣的因果關係變成什麼?
變成運動產值全都流到所謂「不對位置」經濟價值,若我們在把立場拉高來看,經營公司常以「利潤中心制」來管理營業部門,試問,當一個部門每年產值都很小的時候,你還會注重他的改變?他的企圖?以及給他資源?
更可怕是,當資源是你的,但要掛到他人成就時,影響不只是「運動經濟」這件事,還影響到天下所有人對於「運動員」的印象。 到底我家孩子當了運動員,念了體育相關科系,出來要幹嘛? 絕大多數家長我想,都應該是「沒前途」吧。
下一個十年的體育運動
他是產業,他是產業,他是產業,有產業才有價值,才有人願意投入,才有人更願意受體育教育,有體育教育,就有競技人才,就有國力。
體育運動產業,早已經進入到下一個世紀,已經不是過去只有教育這件事來作為探討,倘若我們能將體育獨立出來,升格到國家經濟層面,深入教育層面,能影響的不只是現在,更是未來符合世界潮流。
我們再也不要看到哪位選手退役後,生活窮困,鋪柏油、倒垃圾、開小吃店,甚至在媒體前說著:我需要工作。首當紅時,被列為沾光對象,光環退了,人也散了。
體育需要專業立法,需要體育法
過去十幾年,政府馬首是瞻,投資了科技產業,大力鼓勵製造業產業轉型,鴻海不就是這樣出現?台積電呢?倘若沒有當初優惠政策、產業鏈整併及租稅優惠等,會有「台灣科技島」這樣美名?
這已經是好幾個十年的過去,一般人要看到好幾個十年以後,好難,立法者應該要承擔這樣的責任,倘若大家只為自己的利益前途著想,沒人捲起袖子揮汗創世紀,我想,我們只能把大好優勢拱手讓人。
2019年,在科技加持下,我們成為世界產業運動大國,但缺乏有專業、實務經驗人士投入國會,整併產業,設立專法,因此讓每年全球體育運動產值1.5兆美元白白流逝。中華隊加油~
今晚電視正在瘋狂轉播,刷開FB and IG大家都在拍手叫好「中華隊打敗韓國7:0,讓韓國不愉快」。
快樂後十年後呢? 如果我們再不重視體育運動,我想我們的體育學弟妹們,包括我自己,永遠走不出「邊緣人」位置。
強烈呼籲,體育專法專立,才是永續。
2019/11/13 林義傑 沒有情緒的寫出來
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阿鴻投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推薦大家看 邱國鷺的這本"投資中最簡單的事",
講了很多蠻重要的觀念,對我很有幫助。
我來定期PO這本書的重點整理,
今天就PO第一章吧~
----------------------------
自序
弄清這個行業裡決定競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什麼樣的公司算“好公司”、什麼樣的價格是“便宜”。
舉例來說,對於餐飲業而言,回頭客多、翻台率高、坪效高的就是“好公司”;
對於連鎖零售業而言,同店增長高、開店速度快、應收賬款低的就是“好公司”;
對於制造業而言,規模大、成本低、存貨少的就是“好公司”。
第一,便宜才是硬道理。
即使是普通公司,只要足夠便宜,也會有豐厚的回報。
A股市場魚龍混雜,
發現“價格合理的偉大公司”的難度遠遠超過尋找“價格被低估的普通公司”。
第二,定價權是核心競爭力。
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有兩個標准:
一是做的是自己可以不斷復制的事情,
比如麥當勞和星巴克可以不斷地跨區域開新店,在全世界成功復制;
二是做的是別人不可能復制的事情,
具備獨占資源、品牌美譽度、專利、技術、寡頭壟斷地位、牌照准入限制等特征,
最終體現為企業的定價權。
第三,勝而後求戰,不要戰而後求勝。
百舸爭流的行業,增長再快也很難找投資標的,
不妨等待行業“內戰”結束、贏家產生後再做投資。
許多人擔心在勝負已分的行業中買贏家會太遲,
其實騰訊、百度、格力、茅台等企業
在十年前就已經是各自行業裡的贏家了,但是十年來它們的漲幅依然驚人。
第四,人棄我取,逆向投資。
不論是巴菲特、索羅斯,還是鄧普頓、卡爾·伊坎,
投資領域的集大成者大多數都具有超強的逆向思維能力。
A股的情緒波動容易走極端,
任何概念和主題,無論真假,只要夠新夠炫,都能在短期內炒翻天,
但是爆炒之後常是暴跌,因此對於如我這般手腳不快的人來說,
“人多的地方不去”更是至理名言。
------------------------------
第一章 以做生意的眼光投資
#護城河#
每三四年就得重挖一次的護城河 其實不能算是護城河,
而沒有護城河就不斷會有前浪死在沙灘上。
在一個先發優勢不斷被顛覆、沒有永遠的贏家的行業裡,
只有勇於自我否定、因時而 變才能生存。
#成長vs門檻#
多數人喜歡成長,但我喜歡門檻。
成長是未來的,難預測;門檻是既成的,易把握。
高門檻 行業,新進入者難存活,因此行業供給受限,競爭有序,有利於企業盈利增長。
低門檻行 業,行業供給增長快,無序競爭,誰也賺不到錢。
#成長vs門檻:案例#
白色家電行業2000—2005年增長迅速,但利潤不佳,股價疲軟;
2006—2010年行業增速減 緩,但利潤大增,龍頭股價上漲十幾倍。
拐點是2005年行業大洗牌,小廠退出,
之後龍頭企業在規模、渠道、成本、品牌等方面優勢擴大,阻止了新進入者,
行業格局從野蠻生長的無序競爭 轉變為有門檻的有序競爭
這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即使你行大運做出了一款火爆的游戲,產品的生命周期一般也只有3~6個月,
之後你就得推出新產品。
而事實上,在數千家游戲開發商中,能夠連續推出兩款 火爆游戲的實在是鳳毛麟角。
目前絕大多數的手機游戲是單機游戲,
單機游戲的 特點就是產品生命短,這一點和網頁游戲很像。
事實表明,頁游行業的內容開發 方很難做大,只是市場選擇對此視而不見罷了。
手游不像端游那樣有較好的用戶黏度,
一款重度端游可以火個五年十年,
靠的是在游戲中建立起的一種深度互動的、牢固的社會關系。
但是,社交游戲也不 能保證自身的持續性,
就像Facebook上曾經一統江湖的Zynga,過去這一年多股 價暴跌80%。
幾年前,火得不能再火的偷瓜偷菜游戲也是熟人之間的社交游戲,
但 是火過一陣子也就銷聲匿跡了,
這樣的商業模式你怎麼能給出高估值呢?
他今年 賺的錢再多,你怎麼能夠知道三五年後這家公司是否還能像現在一樣紅火呢?
而 且,手機游戲內容開發商的議價權其實是很有限的,主要的錢都被平台商賺走了。
大家都想成為平台,但是,要成為一個平台又談何容易?
蘋果系統只有一個 平台,安卓平台最後成功的可能也只有兩三個,
再加上騰訊的微信平台,鐵定又 要分流走很多游戲玩家。
在這樣的形勢下,手機游戲開發商其實只能是“人為刀 俎,我為魚肉”,
讓平台把百分之七八十的收入分走。
人們只看到7億手機用戶這個巨大的市場,
卻忽視了這其實是個競爭無比激 烈、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行業。
人們只看到成功的“一將”,選擇性地忽視了“枯 了的萬骨”。
任何公司只要跟手游沾點邊就能夠被爆炒,
甚至連旅游公司推出個 手機自助游軟件也能夠受到市場的追捧。
市場的非理性可見一斑。
什麼行業易出長期牛股?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的行業。
因為這 樣的行業有門檻,有先發優勢,後浪沒法讓前浪死在沙灘上,易出大牛股。
相反,如果行業越來越分散,說明行業門檻不高,
既有的領先者沒有足夠深 的護城河來阻止追趕者搶奪其市場份額,
這種行業一般是城頭變幻大王旗, 各領風騷兩三年。
企業的商業模式和現金流狀況
用自己的錢做實業投資要考慮的第二個問題,
就是這門生意的現金流狀況如 何,
畢竟做生意的最終目的是賺取現金流。
2013年受市場熱捧的電影行業其實是個現金流狀況很差的行業。
中國每年會 拍七百多部電影,只有兩百多部能夠上映,
其中票房能夠超過五億的屈指可數。
即使賺了五億的票房“大獲成功”的電影,扣除分給院線的一半,再扣除發行費 宣傳費,
制片方能夠拿到手的大概只有2億多一點。
再扣除給編劇、導演、制片和 演員的薪酬以及拍攝中的各種成本,
最後剩下的淨利潤可能只有幾千萬。
更麻煩的是,從現金流的角度看,
拍電影得先寫劇本,然後請導演、搭班 子、雇演員,支出一大筆費用,
一年半載之後影片開始發行、宣傳,又是一大筆 費用,
而且電影公映之後要等好幾個月才能從票房中分到錢。
所以很多電影公司 不管利潤怎樣,現金流都是大幅為負,抗風險能力特別弱,
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 元氣大傷。
不論是美國的百年老店米高梅,還是後起之秀夢工廠,
只要有一片大制作成 了票房毒藥,就逃脫不了破產和被收購的命運。
美國的電影業發展了上百年,居 然沒有一家獨立的電影公司,
全都只是大型的綜合傳媒集團的一部分,
這也體現 了電影作為一個獨立的商業模式的內在缺陷。
另外,電影的定價權掌握在導演和演員手裡,
觀眾買票到電影院是去看範冰 冰、徐崢和馮小剛的,不是去看電影公司的,
所以名導演和名演員的薪酬總能漲 到讓電影制片方不怎麼賺錢的水平。
就好比歐洲的足壇,雖然球星擁有天價收 入,俱樂部卻在虧損,原因很簡單:
定價權在球星手裡。
迪士尼能夠歷經百年屹 立不倒,
很重要的原因是米老鼠和唐老鴨不會要求漲片酬。
我們再來比較一下房地產公司的商業模式,
北上廣深隨便賣棟別墅都是幾千 萬利潤,頂得上一部好電影了。
拍電影不一定每部都能火,而別墅幾乎每棟都賣 得掉。
再從現金流的角度看,
地產公司只要出錢拍了地,挖個坑、做個沙盤就可以預售了,
客戶會排著隊把錢交上,他用你的錢蓋你的房子,
自己對現金流的要 求其實並不高(盲目高價拿地的除外)。
好公司的兩個標准
一是它做的事情別人做不了;
二是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復做。
前者是門檻,決定利潤率的高低和趨勢;
後者是成長的可復制 性,決定銷售增速。
如果二者不可兼得,
寧要有門檻的低增長(可持續), 也不要沒門檻的高增長(不可持續)。
門檻是現有的,好把握;
成長是將來 的,難預測。
行業的競爭格局和公司的比較優勢
用自己的錢做實業投資要考慮的第三個問題
就是行業的競爭格局以及公司是否具有比較優勢。
簡單說來,就是你作為一個後來者,想顛覆既有的龍頭老大的 地位,
就得看自己能夠為客戶提供哪些不可比擬的價值,
以及相對於競爭對手的 比較競爭優勢在哪裡。
互聯網金融也是2013年的市場熱點。
許多人認為,再過五年十年,
傳統銀行 作為一個行業即將消失,所有的一切都會被網絡銀行替代。
其實網絡銀行並不是 什麼新鮮事物。
14年前我研究生畢業後買的第一輛新車,就是用從美國的網絡銀 行中得到的貸款購買的。
當時,我只是在網絡上填一張表格,第二天早上,快遞 就把一張支票送到我手裡了。
然後我把那張支票拿去4S店買下了一輛新車,用戶 體驗可謂極佳。
2003年時人們都認為,十年後所有的傳統銀行都將被網絡銀行替代,我對此 也深信不疑。
然而十年過去了,美國的銀行業仍然是富國、JP摩根的天下,
而我 鐘愛的那家網絡銀行也在2007年破產了——甚至都沒熬到金融危機的到來。
2013年時,許多研究員向我推薦互聯網金融的股票,都說互聯網會取代傳統 銀行,
我當時問了他們一個問題:
為什麼網絡銀行在美國、韓國、日本、歐洲
這 些互聯網經濟比我們更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嘗試了十幾年都沒有取得成功?
沒有 人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有人說是因為品牌和信任的欠缺,但我們可以看看美國運通的例子。
它是金 融業中的老牌企業,巴菲特幾十年來的重倉股,
品牌號召力不可謂不強,客戶的信任度不可謂不高。
他們也設立過網絡銀行,我還曾經是他們的客戶,
它的銀行卡可以在任何銀行的ATM機取款,美國運通會替你出手續費。
網絡銀行付的存款利 息也比許多傳統銀行高,
你可以和其他銀行一樣開支票、在線支付,用戶體驗非 常好,
但最後也沒有做成功。
互聯網的本質是“人生人”,優勢在於能以極低成本服務無數客戶,
規模效 應體現在“人多”,二八現像不明顯,
是典型的散戶經濟,得散戶者得天下。
銀行業的本質是“錢生錢”,規模效應體現在“錢多”,
80%的業務來自20%的客 戶,二八現像顯著,得大戶者得天下,
而且那20%的大客戶是需要線下的高端服務 的,
這就是網絡銀行至今在歐美日韓都沒有很成功的案例的重要原因。
看一下日 本最成功的網絡銀行樂天銀行:
成立12年,擁有420萬客戶,才600億人民幣的存 款,人均存款1.5萬元。
再比較一下國內某股份制銀行的私人銀行部門:
擁有2萬 客戶,4 000億存款,人均2 000萬存款。
兩者高下立現。
互聯網“人生人”主要靠兩條:
一是網絡效應
(例如淘寶,買家多賣家就 多,賣家多買家更多;社交網站,美女多帥哥就多,帥哥多美女更多),
二靠人多提升用戶體驗
(用戶越多搜索結果越精確;用戶越多,對餐廳的點評越靠 譜)。
可惜的是,網絡銀行並不會因為用戶多而形成網絡效應或者提升用戶體 驗,因此優勢並不明顯。
中國電子商務增長速度比美國快得多,
於是許多人就認為中國互聯網對銀行業的顛覆也會比美國快得多。
其實,這種觀點忽略了中美兩國的產業格局的巨大 差異。
美國的線下零售業在互聯網出現時就已經很強大了,
湧現了沃爾瑪、家得 寶、塔吉特、百思買等一批世界級的零售巨頭,
因此美國互聯網很難徹底顛覆線 下零售,
目前美國的前10大電子商務網站大多是由傳統零售企業經營的。
中國的 線下零售業由於地方保護主義的影響,
並未形成沃爾瑪、家得寶那樣的全國性大 企業,
而且線下零售的物流成本、租金成本居高不下,
從出廠價到零售價鏈條過長、運營效率低下、加價倍率過高,
所以天貓、京東、唯品會等電商企業才能一 路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城略地,
可以說,中國線下零售的分散和低效是中國線上電 商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相反,中國的線下銀行業比美國的線下銀行業要集中得多,
五大國有銀行和 上市股份制銀行的市場份額、資本實力、品牌認知、網點優勢都遠勝於美國同 行,
因此,互聯網銀行想要顛覆中國銀行業,難度遠大於顛覆零售行業,
原因很 簡單:線下對手要強大得多。
舉個簡單的例子,銀行是有資本充足率要求的,
上市股份制銀行的淨資本動輒兩三千億,
這是過去十幾年的行業利潤留存和資本市 場多次融資後形成的積累,
單這一項就不是新設立的互聯網銀行一朝一夕能夠趕 上和顛覆的。
相比之下,中國的基金行業比美國的基金行業要弱得多,
美國最大的資產管 理公司一家就管理了3萬多億美元的資產,
而中國的整個基金行業加起來才管理了 3萬多億元人民幣,差距巨大。
同時,基金行業沒有像銀行業那麼高的資本金門 檻,
國內的大型基金公司管理著數千億的資產,但是注冊資本金大多才一兩億, 淨資產也才二三十億。
因此,中國的互聯網金融首先從基金業取得突破也就順理 成章了。
在美國的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中,
真正受衝擊的其實是傳統的券商經紀業 務,
迄今為止銀行業受的影響並不大。
那些認為互聯網應該能夠輕易地擊敗傳統 銀行的觀點,
嚴重地低估了中國銀行業的競爭力。
事實上,銀行在IT和科技上的 投入絲毫不比互聯網公司少,
互聯網金融崛起的結果更可能是科技進步幫助傳統 銀行業更好地服務於既有客戶,
而不是顛覆性地改變行業現有格局。
寡頭的力量
回顧過去5年,寡頭壟斷行業的利潤增長往往不斷超出預 期,
而市場集中度低的行業則常常陷於惡性競爭和價格戰的泥潭之中。
白色 家電(空調、冰箱和洗衣機)和黑色家電(電視)兩個行業的不同發展歷程 就是最好的明證。
所以,投資制造業時更應關注工程機械、核心汽配、白色 家電這樣的寡頭行業。
分析技術變化快的行業時不必看市場占有率,而要看 是否適應最新的殺手級應用的潮流。
大家都喜歡新東西,但是有沒有人想過,
為什麼幾年前聲勢浩大的風電、光 伏、LED、電子書、鋰電池等新興行業千般扶持卻總是爛泥扶不上牆?為什麼銀行 地產百般打壓卻總是賺得盆滿缽滿?
這是由內在的經濟規律、行業格局、供需關 系和商業模式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做投資要研究的就是這些不以人的 意志為轉移的規律,而不是整天去猜測市場的情緒變化。
有時猜測別人的情緒變 化能給我們帶來收益,但那是不能夠持久的。
而經濟規律、行業特質、商業模式 是客觀存在的,
你只要研究透了,它在三五年內是不會有大的變化的,
能為理解 這些規律的投資人提供持續的競爭優勢。
本文寫於創業板創出歷史新高之日,多少有些不合時宜。但是,皇帝沒穿衣 服,卻必須有人指出,即使是在市場的一片火熱和喧囂中。誰也不知道這樣的火 熱和喧囂還能持續多久,然而即使在炒作和投機經常盛行的A股市場中,理性也只 會遲到,從來不會缺席。
市場經常對動態的、暫時的信息(政策打壓、 訂單超預期、10送10)過度反應,
卻對靜態的、本質的信息(公司的核心競 爭優勢、行業競爭格局)反應嚴重不足。
其實,寶石被人扔進泥裡再踩上幾 只腳也仍是寶石,磚頭被請進廟堂受人膜拜也仍是磚頭。
當其他行業的龍頭 公司想“移民”到某行業時,往往該行業股價已近階段性頂部。
To be continued...
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詢問韓國經紀公司上市時粉絲如何看待 - 追星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 韓國股票,歡迎補充),入Kpop坑比較晚,沒機會經歷之前經紀公司股票 ... 嗎有人因為看好自家偶像而投身研究韓國股市進而購買股票變成股東的嗎? ... <看更多>
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 ... 的推薦與評價
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2022-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big hit股票怎麼買,hybe股票怎麼買 ... ... <看更多>
韓國經紀公司股票怎麼買 在 [新聞] BTS經紀公司上市隔日重挫22% 粉絲揚言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BTS經紀公司上市隔日重挫22% 粉絲揚言「誓死捍衛」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324429
自由時報 2020/10/17 19:07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防彈少年團(BTS)的經紀公司Big Hit娛樂15日上市後飆漲91%,
但隔日即重挫22%,據《彭博》報導,儘管了南韓股市當前的體質環境,以及南韓娛樂產
業及股票本身的風險,不過BTS粉絲們依然表示,要「誓死捍衛」股票,絕不會讓Big Hit
轟然而倒。
BTS粉絲買入Big Hit股票,反映了南韓是目前少數仍施行限空令的國家中最大的股票市場
,結果便是散戶持股激增,比重已近7成,然而這也讓韓股更容易陷入波動。
雖然K-pop已經世界聞名,前景也受到看好,但是股價一直以來都十分動盪,例如少女時
代的經紀公司SM娛樂在2009年至2012年最顛峰的時候,股價曾一路上漲2300%,但是今天
的股價已比當時低了55%,而YG娛樂也同樣地,至今仍回不去當年「江南大叔」的高峰。
除此以外,BTS還面臨兵役問題,至於Big Bang的性醜聞,則是拖累整個南韓演藝界,至
今依然餘波未平。
不過儘管BTS粉絲持有Big Hit股票,可能終究只是其中的少數,但是粉絲依然信心十足,
例如1名粉絲就在推特上表示,那些報導股票重挫的媒體根本「一無所知」,不論他們說
什麼,他都將誓死捍衛他持有的股票,也有粉絲表示,持有股票讓他感覺到「非常好」。
下個月Big Hit股票的禁售期結束後,可能面臨賣壓,也有粉絲聲稱,他們不會讓Big Hit
轟然而倒。
https://img.ltn.com.tw/Upload/business/page/800/2020/10/17/phpCU49Lm.jpg
BTS的粉絲並未被Big Hit第2天的崩跌嚇到。(法新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163.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Star/M.1602946636.A.F5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