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滄東一直是我最喜愛的韓國導演,而現在 1999 年經典之作《#薄荷糖》4K 修復版,甚至可以說是為數不多的電影中,個人尤其讚嘆、極為震撼的一部,明天終於正式在台上映,希望大家千萬別錯過這個機會。故事從人生的盡頭展開,搭乘倒著疾駛的列車,無從選擇的那輛列車,不能暫停、不能跳軌,眼睜睜看著回憶片段如跑馬燈最後一次閃現眼前,搭配些許輕盈的和諧配樂,原來是關於一個男人的一生,關於一路丟失的信念、良善與美好。
⠀⠀⠀⠀⠀
每位導演都有自己感知時間的方式,《薄荷糖》處理的命題亦是「時間」,年輕時流逝得相當快速,等到中年,會漸漸趨緩下來,年紀越老,時間變動的軌跡與情感偏執更是緊緊糾纏在一起,因此欲說還休。當我們回望過往,感觸最深的莫屬歲月與環境在普通人身上產生了何種作用,無可避免地走向自我毀滅,那是彼時的自己不見得能發覺到的,畢竟當局者對周遭所發生的變化總是後知後覺,懵懵懂懂。
⠀⠀⠀⠀⠀
人生很美麗,是嗎?
⠀⠀⠀⠀⠀
據說我們最美的情感,大約在 16、17 歲就已經死去了,耗盡餘生想像她走過的路,淋過的雨,看過的海,當你長成一個連自己也不屑一顧的模樣時,再也提不起勇氣玷污這份純潔無瑕的初戀,註定與孤獨常相左右,而這份未曾變質的初戀,化作長年被愧疚與扭曲淹沒的金英浩置身深淵底部的一絲救贖。
⠀⠀⠀⠀⠀
李滄東鏡頭下的小人物貼近創作者的成長背景,往往是萬千生命中一個不起眼的縮影,遊走於明與暗的交界處,在大時代的偏移下努力求生,只是這次,他先給觀眾看到了果,才回去追溯因,層層剝開後才看見他最初的模樣。
⠀⠀⠀⠀⠀
無論金英浩身為學生、軍人、警察、丈夫、父親或老闆,每個片段不變的都是那顆薄荷糖,一顆一顆濃縮了近代韓國政經情勢的動盪與起伏。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1987 年大學生民主抗爭運動,韓國民主化後首位文人總統金泳三的改革,軍人出身並貫徹威權主義的獨裁者全斗煥時期,以及《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所刻劃韓國民主化的一頁血淚史 —— 1980 年的光州事件。透過時間的流逝,讓這一代的年輕人遭逢的種種失落與打擊,定格於樸實且帶有思考性的影像語言裡,那誤開的一槍,毀滅的不只是兩個人的人生,如此個人的不幸更可能是不堪回首的集體記憶。
⠀⠀⠀⠀⠀
私以為,《薄荷糖》是李滄東最傑出的一部作品,深沈凝視人在痛苦之中的狀態,一貫精準地掌握人性之複雜面向,交付這首殘酷的時代悲歌,卻處處灑落著光影交織的詩意。究竟要如何才能讓人們銘記尚未成為歷史的歷史?只有精彩的故事、深沈的情感、真實的生命,方能帶領觀眾領悟背後的答案。
⠀⠀⠀⠀⠀
「我想告訴人們的是,生命的意義不在天上,而是在現實當中,雖然它很醜陋。」
「韓國薄荷糖事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韓國薄荷糖事件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韓國薄荷糖事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韓國薄荷糖事件 在 電影神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韓國薄荷糖事件 在 0824房慧真:冷戰下韓國左翼的畸零與傷痕 從電影《薄荷糖 ... 的評價
- 關於韓國薄荷糖事件 在 《薄荷糖Peppermint Candy》評選20大韓國電影,絕不能錯過的 ... 的評價
- 關於韓國薄荷糖事件 在 韩国电影的高峰:《薄荷糖》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韓國薄荷糖事件 在 [好雷] 薄荷糖(李滄東)- 看板movie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韓國薄荷糖事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識李滄東是從《#綠洲》開始。當年在韓國電影院的第一排看的《#密陽》因為韓文不夠好,有看沒懂,但還是把全度妍看到底了。
當《#薄荷糖》修復版要上映時,第三級警戒就來了。按耐不住,還是自己找來看了。手裡還一邊握著中國直送的《#燒紙》(李滄東短篇小說集)。
我喜歡文學味道的電影。不清楚是不是真的有這種分類,像《#Moonlight》也是這種。以前很粗淺地以為,旁白很多的就算文學電影(其實應該是文學改編成電影很多都逃不了旁白)。但旁白被大量濫用後,我開始覺得那流於一種「偷懶」。文字之美有各種形式的媒介可表現,但電影這種媒介,除了敘事手法之外,鏡頭語言是分功力高下的關鍵。這絕對是要訓練的,像我是習慣文字感譯的人,閱讀鏡頭語言的能力也是需要被教育、引導才有可能突破。
回到《薄荷糖》。用一個男人的崩壞串起韓國重大事件,這樣的劇本是有痕跡的。這痕跡很珍貴。生命是從許多事件所累積出來的,在事件裡我們產生個人經驗,再把這經驗轉換成故事,就是創作的痕跡。
其中令我有些感慨的是 #文素利。當年看完綠洲還去查那到底是演員還是真的腦性麻痺患者。前幾年她自編自導自演了一個女演員的電影《今天也是女演員》(我自己直譯亂翻的)。啊,女演員的宿命,其實真的不是變老(每個人都會老),而是工作機會只會越來越少,尤其在市場不健全(集體幼稚化的社會)的國度裡。即便是影后也有一樣的困境。
再回到李滄東的小說。我是先翻到最後一個故事,據說是他的處女作。他很好玩,換段落就像電影分鏡一樣,亂跳。但重點是,完全看得懂,不需要過場(空畫面),不需要醞釀。很多時候突然開始,突然結束。這點跟《薄荷糖》的結構有點相似。
這樣相較起來前幾年的《#燃燒烈愛》我就沒那麼喜歡了。可能那是別人的故事吧。
韓國薄荷糖事件 在 電影神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聞到悲淒的味道🥺
《#五月的青春》故事背景明確定位在 1980 年 5 月的光州,也就是即將發生民主運動變故的前夕。雖然全片色調明亮、畫風清新,看似有如《#請回答1988》式復刻年代下的小情小愛;但是從開場第一幕、光州當地新建工程的工地挖掘出一具無名遺骸開始,就隱約告訴觀眾:這個故事將以殘酷的悲劇收場⋯⋯
#神搜特派員 #潘光中
韓國薄荷糖事件 在 《薄荷糖Peppermint Candy》評選20大韓國電影,絕不能錯過的 ... 的推薦與評價
♀️ 男主因為參軍碰上時代事件,政治大動盪和經濟變遷金融風暴,為了適應社會發生的事件載浮載沉,內心崩壞至最終潦倒。 imgur. 片名叫薄荷糖是男主角 ... ... <看更多>
韓國薄荷糖事件 在 韩国电影的高峰:《薄荷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韓國 劇情電影《 薄荷糖 》 ... <看更多>
韓國薄荷糖事件 在 0824房慧真:冷戰下韓國左翼的畸零與傷痕 從電影《薄荷糖 ... 的推薦與評價
《薄荷糖》提到關於韓國兩段歷史,其一是1980年的光州事件,發生非常重大的鎮壓事件,死傷無數;其二是1987年的民主化運動的進程。其歷史背景是一無名大學生的死亡,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