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放緩 靠啥提升AI晶片運算力?
作者 : 黃燁鋒,EE Times China
2021-07-26
對於電子科技革命的即將終結的說法,一般認為即是指摩爾定律的終結——摩爾定律一旦無法延續,也就意味著資訊技術的整棟大樓建造都將出現停滯,那麼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就正式結束了。這種聲音似乎是從十多年前就有的,但這波革命始終也沒有結束。AI技術本質上仍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延續……
人工智慧(AI)的技術發展,被很多人形容為第四次科技革命。前三次科技革命,分別是蒸汽、電氣、資訊技術(電子科技)革命。彷彿這“第四次”有很多種說辭,比如有人說第四次科技革命是生物技術革命,還有人說是量子技術革命。但既然AI也是第四次科技革命之一的候選技術,而且作為資訊技術的組成部分,卻又獨立於資訊技術,即表示它有獨到之處。
電子科技革命的即將終結,一般認為即是指摩爾定律的終結——摩爾定律一旦無法延續,也就意味著資訊技術的整棟大樓建造都將出現停滯,那麼第三次科技革命也就正式結束了。這種聲音似乎是從十多年前就有,但這波革命始終也沒有結束。
AI技術本質上仍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延續,它的發展也依託於幾十年來半導體科技的進步。這些年出現了不少專門的AI晶片——而且市場參與者相眾多。當某一個類別的技術發展到出現一種專門的處理器為之服務的程度,那麼這個領域自然就不可小覷,就像當年GPU出現專門為圖形運算服務一樣。
所以AI晶片被形容為CPU、GPU之後的第三大類電腦處理器。AI專用處理器的出現,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摩爾定律的發展進入緩慢期:電晶體的尺寸縮減速度,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所以就必須有某種專用架構(DSA)出現,以快速提升晶片效率,也才有了專門的AI晶片。
另一方面,摩爾定律的延緩也成為AI晶片發展的桎梏。在摩爾定律和登納德縮放比例定律(Dennard Scaling)發展的前期,電晶體製程進步為晶片帶來了相當大的助益,那是「happy scaling down」的時代——CPU、GPU都是這個時代受益,不過Dennard Scaling早在45nm時期就失效了。
AI晶片作為第三大類處理器,在這波發展中沒有趕上happy scaling down的好時機。與此同時,AI應用對運算力的需求越來越貪婪。今年WAIC晶片論壇圓桌討論環節,燧原科技創始人暨CEO趙立東說:「現在訓練的GPT-3模型有1750億參數,接近人腦神經元數量,我以為這是最大的模型了,要千張Nvidia的GPU卡才能做。談到AI運算力需求、模型大小的問題,說最大模型超過萬億參數,又是10倍。」
英特爾(Intel)研究院副總裁、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說:「前兩年用GPU訓練一個大規模的深度學習模型,其碳排放量相當於5台美式車整個生命週期產生的碳排量。」這也說明了AI運算力需求的貪婪,以及提供運算力的AI晶片不夠高效。
不過作為產業的底層驅動力,半導體製造技術仍源源不斷地為AI發展提供推力。本文將討論WAIC晶片論壇上聽到,針對這個問題的一些前瞻性解決方案——有些已經實現,有些則可能有待時代驗證。
XPU、摩爾定律和異質整合
「電腦產業中的貝爾定律,是說能效每提高1,000倍,就會衍生出一種新的運算形態。」中科院院士劉明在論壇上說,「若每瓦功耗只能支撐1KOPS的運算,當時的這種運算形態是超算;到了智慧型手機時代,能效就提高到每瓦1TOPS;未來的智慧終端我們要達到每瓦1POPS。 這對IC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果依然沿著CMOS這條路去走,當然可以,但會比較艱辛。」
針對性能和效率提升,除了尺寸微縮,半導體產業比較常見的思路是電晶體結構、晶片結構、材料等方面的最佳化,以及處理架構的革新。
(1)AI晶片本身其實就是對處理器架構的革新,從運算架構的層面來看,針對不同的應用方向造不同架構的處理器是常規,更專用的處理器能促成效率和性能的成倍增長,而不需要依賴於電晶體尺寸的微縮。比如GPU、神經網路處理器(NPU,即AI處理器),乃至更專用的ASIC出現,都是這類思路。
CPU、GPU、NPU、FPGA等不同類型的晶片各司其職,Intel這兩年一直在推行所謂的「XPU」策略就是用不同類型的處理器去做不同的事情,「整合起來各取所需,用組合拳會好過用一種武器去解決所有問題。」宋繼強說。Intel的晶片產品就涵蓋了幾個大類,Core CPU、Xe GPU,以及透過收購獲得的AI晶片Habana等。
另外針對不同類型的晶片,可能還有更具體的最佳化方案。如當代CPU普遍加入AVX512指令,本質上是特別針對深度學習做加強。「專用」的不一定是處理器,也可以是處理器內的某些特定單元,甚至固定功能單元,就好像GPU中加入專用的光線追蹤單元一樣,這是當代處理器普遍都在做的一件事。
(2)從電晶體、晶片結構層面來看,電晶體的尺寸現在仍然在縮減過程中,只不過縮減幅度相比過去變小了——而且為緩解電晶體性能的下降,需要有各種不同的技術來輔助尺寸變小。比如說在22nm節點之後,電晶體變為FinFET結構,在3nm之後,電晶體即將演變為Gate All Around FET結構。最終會演化為互補FET (CFET),其本質都是電晶體本身充分利用Z軸,來實現微縮性能的提升。
劉明認為,「除了基礎元件的變革,IC現在的發展還是比較多元化,包括新材料的引進、元件結構革新,也包括微影技術。長期賴以微縮的基本手段,現在也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特別是未來3D的異質整合。這些多元技術的協同發展,都為晶片整體性能提升帶來了很好的增益。」
他並指出,「從電晶體級、到晶圓級,再到晶片堆疊、引線接合(lead bonding),精準度從毫米向奈米演進,互連密度大大提升。」從晶圓/裸晶的層面來看,則是眾所周知的朝more than moore’s law這樣的路線發展,比如把兩片裸晶疊起來。現在很熱門的chiplet技術就是比較典型的並不依賴於傳統電晶體尺寸微縮,來彈性擴展性能的方案。
台積電和Intel這兩年都在大推將不同類型的裸晶,異質整合的技術。2.5D封裝方案典型如台積電的CoWoS,Intel的EMIB,而在3D堆疊上,Intel的Core LakeField晶片就是用3D Foveros方案,將不同的裸晶疊在一起,甚至可以實現兩片運算裸晶的堆疊、互連。
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AMD剛發佈的3D V-Cache,將CPU的L3 cache裸晶疊在運算裸晶上方,將處理器的L3 cache大小增大至192MB,對儲存敏感延遲應用的性能提升。相比Intel,台積電這項技術的獨特之處在於裸晶間是以混合接合(hybrid bonding)的方式互連,而不是micro-bump,做到更小的打線間距,以及晶片之間數十倍通訊性能和效率提升。
這些方案也不直接依賴傳統的電晶體微縮方案。這裡實際上還有一個方面,即新材料的導入專家們沒有在論壇上多說,本文也略過不談。
1,000倍的性能提升
劉明談到,當電晶體微縮的空間沒有那麼大的時候,產業界傾向於採用新的策略來評價技術——「PPACt」——即Powe r(功耗)、Performance (性能)、Cost/Area-Time (成本/面積-時間)。t指的具體是time-to-market,理論上應該也屬於成本的一部分。
電晶體微縮方案失效以後,「多元化的技術變革,依然會讓IC性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劉明說,「根據預測,這些技術即使不再做尺寸微縮,也會讓IC的晶片性能做到500~1,000倍的提升,到2035年實現Zetta Flops的系統性能水準。且超算的發展還可以一如既往地前進;單裸晶儲存容量變得越來越大,IC依然會為產業發展提供基礎。」
500~1,000倍的預測來自DARPA,感覺有些過於樂觀。因為其中的不少技術存在比較大的邊際遞減效應,而且有更實際的工程問題待解決,比如運算裸晶疊層的散熱問題——即便業界對於這類工程問題的探討也始終在持續。
不過1,000倍的性能提升,的確說明摩爾定律的終結並不能代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終結,而且還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本文談的主要是AI晶片,而不是更具通用性的CPU。
矽光、記憶體內運算和神經型態運算
在非傳統發展路線上(以上內容都屬於半導體製造的常規思路),WAIC晶片論壇上宋繼強和劉明都提到了一些頗具代表性的技術方向(雖然這可能與他們自己的業務方向或研究方向有很大的關係)。這些技術可能尚未大規模推廣,或者仍在商業化的極早期。
(1)近記憶體運算和記憶體內運算:處理器性能和效率如今面臨的瓶頸,很大程度並不在單純的運算階段,而在資料傳輸和儲存方面——這也是共識。所以提升資料的傳輸和存取效率,可能是提升整體系統性能時,一個非常靠譜的思路。
這兩年市場上的處理器產品用「近記憶體運算」(near-memory computing)思路的,應該不在少數。所謂的近記憶體運算,就是讓儲存(如cache、memory)單元更靠近運算單元。CPU的多層cache結構(L1、L2、L3),以及電腦處理器cache、記憶體、硬碟這種多層儲存結構是常規。而「近記憶體運算」主要在於究竟有多「近」,cache記憶體有利於隱藏當代電腦架構中延遲和頻寬的局限性。
這兩年在近記憶體運算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一是AMD——比如前文提到3D V-cache增大處理器的cache容量,還有其GPU不僅在裸晶內導入了Infinity Cache這種類似L3 cache的結構,也更早應用了HBM2記憶體方案。這些實踐都表明,儲存方面的革新的確能帶來性能的提升。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Graphcore的IPU處理器:IPU的特點之一是在裸晶內堆了相當多的cache資源,cache容量遠大於一般的GPU和AI晶片——也就避免了頻繁的訪問外部儲存資源的操作,極大提升頻寬、降低延遲和功耗。
近記憶體運算的本質仍然是馮紐曼架構(Von Neumann architecture)的延續。「在做處理的過程中,多層級的儲存結構,資料的搬運不僅僅在處理和儲存之間,還在不同的儲存層級之間。這樣頻繁的資料搬運帶來了頻寬延遲、功耗的問題。也就有了我們經常說的運算體系內的儲存牆的問題。」劉明說。
構建非馮(non-von Neumann)架構,把傳統的、以運算為中心的馮氏架構,變換一種新的運算範式。把部分運算力下推到儲存。這便是記憶體內運算(in-memory computing)的概念。
記憶體內運算的就現在看來還是比較新,也有稱其為「存算一體」。通常理解為在記憶體中嵌入演算法,儲存單元本身就有運算能力,理論上消除資料存取的延遲和功耗。記憶體內運算這個概念似乎這在資料爆炸時代格外醒目,畢竟可極大減少海量資料的移動操作。
其實記憶體內運算的概念都還沒有非常明確的定義。現階段它可能的內涵至少涉及到在儲記憶體內部,部分執行資料處理工作;主要應用於神經網路(因為非常契合神經網路的工作方式),以及這類晶片具體的工作方法上,可能更傾向於神經型態運算(neuromorphic computing)。
對於AI晶片而言,記憶體內運算的確是很好的思路。一般的GPU和AI晶片執行AI負載時,有比較頻繁的資料存取操作,這對性能和功耗都有影響。不過記憶體內運算的具體實施方案,在市場上也是五花八門,早期比較具有代表性的Mythic導入了一種矩陣乘的儲存架構,用40nm嵌入式NOR,在儲記憶體內部執行運算,不過替換掉了數位週邊電路,改用類比的方式。在陣列內部進行模擬運算。這家公司之前得到過美國國防部的資金支援。
劉明列舉了近記憶體運算和記憶體內運算兩種方案的例子。其中,近記憶體運算的這個方案應該和AMD的3D V-cache比較類似,把儲存裸晶和運算裸晶疊起來。
劉明指出,「這是我們最近的一個工作,採用hybrid bonding的技術,與矽通孔(TSV)做比較,hybrid bonding功耗是0.8pJ/bit,而TSV是4pJ/bit。延遲方面,hybrid bonding只有0.5ns,而TSV方案是3ns。」台積電在3D堆疊方面的領先優勢其實也體現在hybrid bonding混合鍵合上,前文也提到了它具備更高的互連密度和效率。
另外這套方案還將DRAM刷新頻率提高了一倍,從64ms提高至128ms,以降低功耗。「應對刷新率變慢出現拖尾bit,我們引入RRAM TCAM索引這些tail bits」劉明說。
記憶體內運算方面,「傳統運算是用布林邏輯,一個4位元的乘法需要用到幾百個電晶體,這個過程中需要進行資料來回的移動。記憶體內運算是利用單一元件的歐姆定律來完成一次乘法,然後利用基爾霍夫定律完成列的累加。」劉明表示,「這對於今天深度學習的矩陣乘非常有利。它是原位的運算和儲存,沒有資料搬運。」這是記憶體內運算的常規思路。
「無論是基於SRAM,還是基於新型記憶體,相比近記憶體運算都有明顯優勢,」劉明認為。下圖是記憶體內運算和近記憶體運算,精準度、能效等方面的對比,記憶體內運算架構對於低精準度運算有價值。
下圖則總結了業內主要的一些記憶體內運算研究,在精確度和能效方面的對應關係。劉明表示,「需要高精確度、高運算力的情況下,近記憶體運算目前還是有優勢。不過記憶體內運算是更新的技術,這幾年的進步也非常快。」
去年阿里達摩院發佈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中,有一個就是存算一體突破AI算力瓶頸。不過記憶體內運算面臨的商用挑戰也一點都不小。記憶體內運算的通常思路都是類比電路的運算方式,這對記憶體、運算單元設計都需要做工程上的考量。與此同時這樣的晶片究竟由誰來造也是個問題:是記憶體廠商,還是數文書處理器廠商?(三星推過記憶體內運算晶片,三星、Intel垂直整合型企業似乎很適合做記憶體內運算…)
(2)神經型態運算:神經型態運算和記憶體內運算一樣,也是新興技術的熱門話題,這項技術有時也叫作compute in memory,可以認為它是記憶體內運算的某種發展方向。神經型態和一般神經網路AI晶片的差異是,這種結構更偏「類人腦」。
進行神經型態研究的企業現在也逐漸變得多起來,劉明也提到了AI晶片「最終的理想是在結構層次模仿腦,元件層次逼近腦,功能層次超越人腦」的「類腦運算」。Intel是比較早關注神經型態運算研究的企業之一。
傳說中的Intel Loihi就是比較典型存算一體的架構,「這片裸晶裡面包含128個小核心,每個核心用於模擬1,024個神經元的運算結構。」宋繼強說,「這樣一塊晶片大概可以類比13萬個神經元。我們做到的是把768個晶片再連起來,構成接近1億神經元的系統,讓學術界的夥伴去試用。」
「它和深度學習加速器相比,沒有任何浮點運算——就像人腦裡面沒有乘加器。所以其學習和訓練方法是採用一種名為spike neutral network的路線,功耗很低,也可以訓練出做視覺辨識、語言辨識和其他種類的模型。」宋繼強認為,不採用同步時脈,「刺激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同步電動勢,只有工作部分耗電,功耗是現在深度學習加速晶片的千分之一。」
「而且未來我們可以對不同區域做劃分,比如這兒是視覺區、那兒是語言區、那兒是觸覺區,同時進行多模態訓練,互相之間產生關聯。這是現在的深度學習模型無法比擬的。」宋繼強說。這種神經型態運算晶片,似乎也是Intel在XPU方向上探索不同架構運算的方向之一。
(2)微型化矽光:這個技術方向可能在層級上更偏高了一些,不再晶片架構層級,不過仍然值得一提。去年Intel在Labs Day上特別談到了自己在矽光(Silicon Photonics)的一些技術進展。其實矽光技術在連接資料中心的交換機方面,已有應用了,發出資料時,連接埠處會有個收發器把電訊號轉為光訊號,透過光纖來傳輸資料,另一端光訊號再轉為電訊號。不過傳統的光收發器成本都比較高,內部元件數量大,尺寸也就比較大。
Intel在整合化的矽光(IIIV族monolithic的光學整合化方案)方面應該是商業化走在比較前列的,就是把光和電子相關的組成部分高度整合到晶片上,用IC製造技術。未來的光通訊不只是資料中心機架到機架之間,也可以下沉到板級——就跟現在傳統的電I/O一樣。電互連的主要問題是功耗太大,也就是所謂的I/O功耗牆,這是這類微型化矽光元件存在的重要價值。
這其中存在的技術挑戰還是比較多,如做資料的光訊號調變的調變器調變器,據說Intel的技術使其實現了1,000倍的縮小;還有在接收端需要有個探測器(detector)轉換光訊號,用所謂的全矽微環(micro-ring)結構,實現矽對光的檢測能力;波分複用技術實現頻寬倍增,以及把矽光和CMOS晶片做整合等。
Intel認為,把矽光模組與運算資源整合,就能打破必須帶更多I/O接腳做更大尺寸處理器的這種趨勢。矽光能夠實現的是更低的功耗、更大的頻寬、更小的接腳數量和尺寸。在跨處理器、跨伺服器節點之間的資料互動上,這類技術還是頗具前景,Intel此前說目標是實現每根光纖1Tbps的速率,並且能效在1pJ/bit,最遠距離1km,這在非本地傳輸上是很理想的數字。
還有軟體…
除了AI晶片本身,從整個生態的角度,包括AI感知到運算的整個鏈條上的其他組成部分,都有促成性能和效率提升的餘地。比如這兩年Nvidia從軟體層面,針對AI運算的中間層、庫做了大量最佳化。相同的底層硬體,透過軟體最佳化就能實現幾倍的性能提升。
宋繼強說,「我們發現軟體最佳化與否,在同一個硬體上可以達到百倍的性能差距。」這其中的餘量還是比較大。
在AI開發生態上,雖然Nvidia是最具發言權的;但從戰略角度來看,像Intel這種研發CPU、GPU、FPGA、ASIC,甚至還有神經型態運算處理器的企業而言,不同處理器統一開發生態可能更具前瞻性。Intel有個稱oneAPI的軟體平台,用一套API實現不同硬體性能埠的對接。這類策略對廠商的軟體框架構建能力是非常大的考驗——也極大程度關乎底層晶片的執行效率。
在摩爾定律放緩、電晶體尺寸微縮變慢甚至不縮小的前提下,處理器架構革新、異質整合與2.5D/3D封裝技術依然可以達成1,000倍的性能提升;而一些新的技術方向,包括近記憶體運算、記憶體內運算和微型矽光,能夠在資料訪存、傳輸方面產生新的價值;神經型態運算這種類腦運算方式,是實現AI運算的目標;軟體層面的最佳化,也能夠帶動AI性能的成倍增長。所以即便摩爾定律嚴重放緩,AI晶片的性能、效率提升在上面提到的這麼多方案加持下,終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飛越。這第三(四)次科技革命恐怕還很難停歇。
資料來源:https://www.eettaiwan.com/20210726nt61-ai-computing/?fbclid=IwAR3BaorLm9rL2s1ff6cNkL6Z7dK8Q96XulQPzuMQ_Yky9H_EmLsBpjBOsWg
「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的推薦目錄:
- 關於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聯詠科技 Novate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Analog Devices台灣亞德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心得] GG產線帶貨仔轉職類比IC設計-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第一份工作就百萬年薪類比IC工程師- 科技業板 的評價
- 關於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第一份工作就百萬年薪類比IC工程師-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類比ic設計工程師工作內容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類比ic設計工程師工作內容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請問有人從事(類比IC) 或(數位IC) 設計工程師嗎? 謝謝 的評價
- 關於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聯詠科技Novatek - 【EP3 | 請問類比IC設計大師-Hank 】 #填 ... 的評價
- 關於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請益] 類比IC設計真的找不到好工作嗎? - Tech_Job - MYPTT 的評價
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聯詠科技 Novate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P3 | 請問類比IC設計大師-Hank 】
#填問卷抽大獎
第三集Podcast邀請到IP Hank主管
分享類比IC設計工程師工作內容、面談技巧
另外Hank對新鮮人有很重要的提醒喔!
趕快收聽Hank大師的podcast吧!
收聽連結: https://reurl.cc/7r72X5
若您收聽後,有任何問題或想對我們說的話
歡迎您填寫問卷,有機會在下一期節目回答你的問題喔!
限時加碼填問卷抽獎⬇️⬇️⬇️
問卷連結: https://reurl.cc/2rEx2n
🔥抽Switch Lite+馬力歐家庭賽車場(2組)、小米手環5(5隻)
註:7/30於粉絲專頁公布得獎名單
#請問大師
#聯詠podcast
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Analog Devices台灣亞德諾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Analog Dialogue 50周年: Ray Stata 的回憶
我們自豪地慶祝《類比對話》雜誌創刊50周年,第一期出版於公司成立後2年——1967年。《類比對話》現已成為發行時間最長的企業技術雜誌,數十年來歷經預算削減和重心轉移而屹立不倒,因為我們的客戶非常重視這份雜誌。僅在過去三個月,就有24萬名《類比對話》網站訪問者點擊下載雜誌和文章9萬多次。
工程師撰稿,工程師閱讀
我們的客戶是工程師。從一開始,我們的客戶想要的便不只是創新產品,他們還希望瞭解關於產品設計、性能限制及如何應用的詳細技術資訊。這正是《類比對話》的一貫宗旨。
ADI公司的商業戰略是不斷提升產品性能和能力的最高水準。客戶指望我們告知什麼是可行的,除了《類比對話》,還包括資料手冊、應用筆記、指南教程等也服務於這一目的。持續刊發高品質技術文章需要大量工作、資源和規則,但我們願意付出,因為我們的技術社區知道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客戶重視這份貢獻就像重視創新產品一樣。
回應、適應、成長的五十年
由於未能感知並適應環境變化,很少有公司能存活50年,更不用說興旺發達。在50年歷程中,ADI公司三次重塑自己:從模組轉向IC技術;從小量工業和軍用市場轉向大量通信和消費市場;從元件轉向系統級IC。公司不斷擴大其產品範圍,從運算放大器到轉換器、RF、DSP、感測器、電源管理,為類比和數位信號處理產品及系統提供更加完整的解決方案。
《類比對話》的口號和內容記錄了公司的發展歷程。1967年首期的口號是“運算放大器技術交流雜誌”,反映了最初的關注焦點是運算放大器。
但到1969年,隨著公司開始多元化經營,進入轉換器產品和其他類比功能電路領域,雜誌口號也變為“類比電路技術交流雜誌”。
1971年,《類比對話》成為“電路技術交流論壇:類比、數位、單晶片、分立式元件”。ADI公司此時已進入IC業務,開發出單晶片IC轉換器的類比和數位混合工藝技術。
1979年,口號再變為“測控電路與系統交流論壇”,因為ADI公司曾短暫涉足更完整的電腦化測控系統。
1984年,《類比對話雜誌》的口號是“實際信號處理電路、系統和軟體交流論壇”。公司已進入DSP市場,視野進一步拓寬,除包括類比和數位信號處理外,還向包含軟體和演算法的更完整解決方案發展。
最近,在2016年,雜誌再次發生重大變動以呼應ADI公司“超越一切可能”的新品牌形象和使命,口號變為“獲取工學新動態,激發設計新思路!”。如今,當我們支援客戶並與之合作時,不僅要考慮硬體和信號處理能力,還要考慮如何將其與精深的專業知識結合以提供平臺、系統和服務。新的口號表明《類比對話》是客戶追求多層次創新的有力工具。
ADI公司長盛不衰的原因有很多,但毫無疑問,我們對以《類比對話》為代表的高品質技術傳播的付出對鞏固我們的領導地位貢獻良多,尤其是在“類比元件”世界裡。隨著我們的產品在應用中變得愈加複雜和專業化,我們將繼續致力於透過《類比對話》等技術出版物讓您的工作變得輕鬆。
http://www.analog.com/en/analog-dialogue/50-years.html
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第一份工作就百萬年薪類比IC工程師- 科技業板 的推薦與評價
YT 版,網誌好讀版,早安我是彼得先生,今天要來分享我的工作-類比IC工程師,一份起薪就是百萬的夢想職業,半導體製造是台灣的驕傲(TSMC), ... ... <看更多>
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第一份工作就百萬年薪類比IC工程師-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0:00 前言1:14 養成2:06 職缺2:50 工時與薪資4:00 職涯發展4:29 結語痞客邦: http://petertwnerd.pixnet.net/blog 粉絲團: ... ... <看更多>
類比ic設計工作內容 在 [心得] GG產線帶貨仔轉職類比IC設計-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最近剛從GG產線整合離職且轉職成功,在PTT得到很多面試資訊,故寫下這篇回饋科技版
。
在GG的工作內容就不贅述,以免整篇負能量太嚴重,且給所有有電機背景的人參考,碩班
組別真的要好好選,除非你是純血,不然千萬不要選固態,你一定去產線。
如果你已經因為研究所考科關係頭洗下去的話呢? 沒關係,還是有解的。
碩班期間 * 務必* 去多修verilog相關的課,這可能是可以救你一命的關鍵。
正文開始
國立控肉飯大學電機系
113電子所固態組
碩班做半導體製程,沒有修過verilog沒有下過線
旁聽ESD課程 自啃AIC
在一開始知道要離開GG的時候差不多是12月中,那時候真的覺得昏天暗地,而且對自己極
度沒自信,原因是碩班學的東西外面完全派不上用場,不然只能去其他二線foundry,但
我已經決定好不會再碰任何產線的東西了,所以只好把104打開,等待公司的邀約。在12
月底左右的時候有一家二線IC廠的SA找我去面試,然後就上了@@,因此確立了轉職的方向
。
因為大學做嵌入式系統,而碩班則是有修元件物理相關的課程,故轉職以系統工程師和元
件模擬相關的工作為主,但後者的缺相當少。
除了系統工程師,APR也不失為一個好選擇,因為外面公司很缺人,且在學校也沒什麼開
APR的課,公司都很願意重新訓練,所以想逃離產線的同志們可以好好思考一下未來發展
。
而固態的另一個發展可以找ESD相關的工作,但這個也很吃經驗,要走這個方向可以先去
二線foundry device team蹲一下感覺也是挺好的。
而最後一個選擇就是類比IC,固態算是最接近類比電路的一個組別,只不過缺也是非常少
,找的很辛苦,而且還有很多公司會亂寄面試邀請,”務必”確認公司是否亂槍打鳥再前
往面試,不要浪費時間與車馬費以及寶貴的面試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每一次機會。
其實一開始對於類比IC就覺得蠻有興趣,但是大學的時候總會想著碩班要趕快畢業,不要
讀三年,就選擇了固態組,沒想到這個決定真的讓我後悔萬分,但對於混血仔來說,考上
台交類比IC也是不可能的任務就是了。
那沒有下線經驗是怎麼找到類比的呢= =
第一,你一定要寫自傳,寫你為什麼想轉職,且對於類比IC的熱愛,還有曾經用過或
是”讀過”的電路,如果面試主管被你的誠意打動,你才會有面試機會。
第二,身為固態組,半導體元件跟製程是你的優勢,但不必要著墨太多,如果能用元
件/製程知識,導入到電路操作的話,這點會很加分。比如說有一次面試主管跟我說,類
比很吃經驗,那你知道bandgap電路因為封裝應力的問題會影響到穩定度,電路要放在哪
裡呢?我想都沒有想就很直覺的回答出正中間,這點也是在GG看wafer map培養出來的直覺
。
第三,去上網看柯明道老師的ESD,就學期間也有旁聽過,他網站上的內容就是上課
的精華。
第四,電子學,考研究所的時候是電類的必考科目,所以我有紮紮實實的讀過,稍微
複習一下就沒什麼問題,而Razavi前半段其實跟smith差不多,我是都讀後面大電路的部
分,這個部份我就比較爛。
整理一下身為固態組可以自學到的知識
元件物理:
body effect Vt上升、CLM成因、DIBL導致Vt roll off(前三項都可以用能帶圖解釋 ,能
帶圖的部分可以去找中興孫允武的講義,他是我看過這部分著墨最好的),熱電子效應,
CV圖操作
半導體製程:
其實我半導體製程蠻爛的,主要就是一個MOS製作的flow順序有對就好,因為我沒用過那
些類比IC的工具,去水管上看別人怎麼做出一顆inverter,發現有些畫的順序跟製程的順
序是一樣的,有些是先畫poly的,這部分我想應該是工具都可以讀的到,但我未來應該還
是先會先畫well,順便複習在GG學到的FLOW,總之,製程的知識我建議你可以先去GG工作
,這些知識是裡面的人拿手的。
ESD:
去上網看柯明道老師的網站即可,了解snap back、punch through機制,I/O兩級防護
concept、會畫inverter cross-section包含裡面的latch跟latch的正迴授操作,PAD的
poly overlay設計的RC導通電路
電子學:
至少讀到smith的負迴授,頻率響應,gain margin,phase margin,轉換函數這些應該都
需要知道
Razavi:
有前面那些底子之後,razavi應該是可以看的懂一點了,這方面真的不是我的專業,我只
有準備bandgap跟two stage op,身為固態組band gap BJT那邊的公式應該不難了解,而
two stage op要了解補償的Cc放在哪,Nulling電阻放在哪(就是前面說的頻率響應和轉換
函數),差動訊號的輸出正負。類比電路可以去水管看陳伯奇老師的課,或是直接找印度人
講解的課程,只不過口音很難理解就是XD
總之,轉職的路真的蠻吃運氣的,我甚至還去準備軟韌體練習C語言,沒辦法,寄來的面
試邀請也沒本錢挑,只能全部答應。所以我還是要再次聲明,電機底,碩班千萬別讀固態
,要讀固態,去修IC LAB。
最後感謝
M31的處長:
2019年底第一次面試的時候真的很菜,面試結束後拿到了你的名片,後續找工作就一直厚
臉皮的請教你問題,真的很感謝,之後工作的時候才知道處長職位有多大,你還願意幫我
丟履歷給其他公司,現在想想當時沒準備好真的很丟臉。由於對於M31這間公司實在太欽
佩和嚮往了,我還ALL in身家買了一張股票,雖然最近跌很多但我還是很有信心抱的住,
公司高層不要再倒貨了XDD。
松翰的副理和經理:
一次非常良好氣氛的面試,也給了我很多努力的方向和建議。我看得出副理很想收我但是
沒有工具經驗要訓練很久所以很掙扎,一直望向經理的表情。總之這間公司真的很棒,面
試還有車馬費,推薦給大家,股票前幾天還漲停板。
內推我去SMI面試的學長:
雖然不知道你的名字,但在網路上你聽到我的遭遇後還願意給我面試機會,也鼓勵我挑戰
需要三年工作經驗的職位,雖然失敗了但在轉職的路上也給我很多中肯建議,感激感激。
最後錄取的是做觸控IC的小公司就不獻醜了,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拋磚引玉給其他轉職成功
的GGer,讓內部的人有多一點選擇,多一點希望。
希望未來我可以成為類比電路大師。
==============================================================================
補充感謝
感謝大學系壘投手學長 給我超級多建議 從大學罩到找工作 感激感激
學長也是走固態的 但他從沒去過GG
他目前的工作是IC廠產品可靠度相關的工作 做Qual 跟 故障分析類的
因為可靠度的也是跟半導體物理有關所以也是有機會
也是一個舒服的工作 又不會浪費所學 只不過工作也很少
而對foundry的產品那個一定要年資 就只能GG先蹲 就不提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4.59.7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11768760.A.33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