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新加坡聯合早報
*【防疫專家鐘南山:疫情可能在4月份結束】
中國防疫專家鐘南山估計,中國大陸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本月中下旬達到高峰期,之後可能會在4月份結束。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接受路透社專訪時,以數學模式加上近期事件和中國政府所採取的各項行動推測,疫情應該會在2月中或本月下旬達到高峰期後進入平穩期,再走下坡。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212-1028192
*【世衛組織:新冠病毒正式名稱為‘Covid-19’ 】
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新冠病毒的正式名稱為“Covid-19”。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co”代表冠狀(corona),“vi”代表病毒(Virus),“d”代表疾病(disease)。
此外,譚德塞也說,新冠病毒的疫苗很可能在18個月後研發成功。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211-1028149
*【研究:武漢四成患者在醫院受感染】
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醫院等人多的地方是新冠病毒是散播地,中國武漢一家醫院收治的一名病人就把病毒傳染給至少10名醫護人員和其他四名病人。在《美國醫學會情況》發表的這份報告分析了武漢138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情況,有助於解釋這種疾病是如何傳播的。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212-1028206
*【武漢官宣已排查99%人口遭質疑】
武漢官方宣佈,已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排查了當地99%的人口,但引來線民對資料準確性的質疑。綜合央視新聞和《人民日報》報導,武漢市先後安排超過1.6萬名幹部職工到疫情較重的社區,協助開展“四類人員”(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無法排除感染可能的發熱患者、確診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集中收治、全天候全覆蓋全員排查、社區防控網格化管理等工作,已有3.4萬名幹部職工到社區共同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212-1028198
*【湖北黃岡排查發現13000發熱病人】
湖北省黃岡市委書記劉雪榮11日在湖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說,黃岡已排查發現發熱病人13000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212-1028312
*【美國准許在港政府雇員自願撤離】
美國國務院表示,鑒於致命的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美國已授權美國政府雇員及其家屬自願離開香港。 據路透社報導,根據部門發言人的說法,此准許是出於對該病毒相關的不確定性的謹慎行事。這些雇員與家屬不一定要離開,美國駐香港領事館仍然對公眾開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212-1028304
*【廣東緊急立法嚴禁野生動物交易濫食】
新冠病毒疫情之下,中國全國人大擬修改《野生動物保護法》,明令禁止濫食野生動物與市場交易。予外界“野味大省”印象的廣東迅速做出反應,昨天緊急立法嚴禁野生動物的交易與濫食現象,違者將依法處理。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212-1028195
*【近200人疏散隔離 港公屋疑廁所排氣管播毒致多人感染】
香港新界青衣一座公屋樓宇接連出現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例,警方兩度封鎖該樓,並將34戶近200人送到四個檢疫中心隔離,但當地專家相信這不是2003年淘大花園爆發沙斯疫情的翻版,安撫市民無需恐慌。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212-1028194
*【港府內部防疫策略有分歧】
香港的新冠病毒疫情持續肆虐,確診病例不斷上升。但特區政府內部在應對疫情的策略上卻未能團結一致,出現不同意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00212-1028196
*【中國團隊稱潛伏期可長達24天 新加坡本地專家:或因追蹤資料不全所致】
受訪專家說,中國確診病例非常多,追蹤接觸者收集到的資料未必百分百準確,可能有人被遺漏。另外,儘管潛伏期中位數只有三天,但專科醫生受訪時認為,多數導致呼吸道疾病的病毒最長潛伏期是14天,因此新加坡實施的14天隔離期仍是適當的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00212-1028159
*【鐘南山回應“潛伏期最長24天”:千例樣本中僅一例】
鐘南山說,這篇文章是預印版,預印版本身就需要徵求更多的同行意見,按照預印版的官方要求,其資訊並不能給媒體引用,也不能指導臨床,必須要經過同行評議。在預印版裡面的潛伏期,有一種統計的方法是根據患者口述記錄的,根據患者講述過接觸傳染源時間以及症狀最早出現的時間進行計算,最長的是24天。但實際上真正敘述有24天的病人只有一例,也就是說1099例中只有一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212-1028294
*【專家駁斥新加坡或成第二個武漢:確診人數較高因有積極追蹤病例】
近日有文章指新加坡發病率是人口的近10萬分之一,相當於疫情中等的中國城市。伊莉莎白諾維娜醫院傳染病顧問醫生梁浩楠受訪時否定這一說法,他指出,新加坡約一半病例是從境外輸入,更重要的是,新加坡小心謹慎,主動找出潛在病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ingapore/story20200212-1028165
*【新加坡新增兩起新冠病毒病例 一人曾在賭場工作】
本地新增兩起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另有兩名病患今天出院。截至星期二病例總數已增至47起。 根據衛生部文告,新增的兩起病例都是男患者,分別是35歲新加坡永久居民和39歲孟加拉籍客工。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00211-1028129?cx_testId=63&cx_testVariant=cx_1&cx_artPos=1#cxrecs_s
*【發改委:做好“兩條線”作戰準備 中國將嚴格制止企業不復工複產】
中國各地延長春節長假後的復工情況欠佳,經濟備受威脅。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警告,為防控新冠病毒疫情而不復工的措施不可持續,並強調將嚴格制止各地粗暴限制企業復工複產。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00212-1028256
*【中國抗疫舉措推動豬肉價格升向紀錄高位】
中國豬肉價格徘徊在去年的紀錄高位附近,此前中國採取控制冠狀病毒疫情的措施影響了生豬運輸,並導致屠宰場推遲復工,使本已緊俏的豬肉更加供不應求。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212-1028285
*【奧布萊恩:新冠病毒可導致中減購美農產】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表示,根據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由於中國爆發新冠病毒,該疫情可能導致中國減少購買美國農產品。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212-1028313
*【鑽石公主號增39確診病例 一檢疫人員受染】
目前停靠在日本橫濱的鑽石公主號游輪星期三新增39起新冠病毒確診病例,該遊輪累計確診人數達174人。路透社報導,日本衛生部長加藤勝伸(Katsunobu Kato)表示,鑽石公主號游輪上,包括一名檢疫人員在內的另外39人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212-1028298
*【日本調整行動方案 鑽石公主號老人及病人允許下船】
日本厚生勞動部確定政策,讓在橫濱港接受檢疫的游輪鑽石公主號上的老年人和本身帶病的人下船,把這些人轉移至日本國內的醫院等處。日本當局要對鑽石公主號上所有人進行病毒檢查,但由於檢查能力存在極限,所以現在決定調整行動方案,首先讓老年人等健康方面風險高的人下船。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212-1028203
*【德國增加兩起新冠病毒確診病例】
德國新增兩起2019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該國至今確診病例總計為16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212-1028295
*【訪新後確診的英男子首度開腔 稱自己“已痊癒” 】
較早前到新加坡君悅酒店出席會議並染上新冠病毒的英國男子在確診後首度發聲。他表示要對被他傳染的11人致意,同時也稱自己“已經痊癒”。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212-1028283
*【譚德塞:世界應把該新冠病毒視為頭號公敵】
世衛11日在日內瓦舉行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與創新論壇,世衛總幹事譚德塞在會上表示,如果全球不把這種病毒視為“頭號公敵,我們就不會從中吸取教訓”。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212-1028282
*【以“臺北”名義參加世衛會議 臺灣被指矮化“國格”惹議】
儘管爭取加入世界衛生組織(WHO)不果,臺灣昨天仍受邀參與相關會議,被媒體譽為外交突破,但因參加名義被指矮化“國格”,讓向來強調主權的民進黨政府陷入尷尬。WHO昨天在日內瓦針對新冠病毒疫情召開為期兩天的緊急專家論壇,邀集全球400多位專家出席。臺灣得以“臺北”名義推派兩名防疫專家,透過網路視訊參加討論。
https://www.zaobao.com.sg/finance/china/story20200212-1028258
*【韓國促人民避免到新馬日越泰台】
韓國政府為防控新冠病毒疫情,建議民眾儘量“限制”到六個國家和地區,這包括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臺灣。韓國疾病管理中心表示,由於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臺灣9日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確認社區傳播地區,政府建議韓國民眾避免前往這六個地區,以免新冠病毒流入韓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212-1028205
*【報告:朝鮮持續加強核武發展 違反聯合國決議】
路透社報導,聯合國一份機密報告披露,朝鮮繼續規避國際制裁,去年持續加強核武與彈道導彈計畫,違反了聯合國決議案。此外,報告也指朝鮮非法進口精煉石油,利用中國駁船在去年1月至8月出口370萬公噸、總值約3.7億美元的煤礦。其中280萬公噸的煤礦由朝鮮船隻轉運到中國駁船,直接運到中國杭州灣的三個港口,以及揚子江沿岸的多個設施。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00212-1028202
*【菲律賓終止與美國多年軍事聯盟條約】
菲總統府發言人帕內洛宣佈,已向美方發出終止《來訪部隊協議》的通知書。根據規定,菲方只須事前給予對方180天的通知,即可單方面廢除該協定。菲美於1998年簽署《來訪部隊協議》,其重申了兩國在1951年簽定的《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中承擔的義務,並同意美國軍隊可不定期造訪菲律賓,以及美國軍方人員入境菲律賓時無需護照和簽證。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00212-1028186
*【世衛:對剛果伊波拉疫情感到鼓舞】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疫情有所改善,並對此“感到鼓舞”,但他敦促保持謹慎。世衛組織緊急情況專家委員會將于週三在日內瓦開會,討論伊波拉疫情是否仍構成全球衛生緊急情況。法新社報導,伊波拉疫情自2018年8月暴發以來,已在剛果民主共和國東部造成2300多人死亡。該病毒是通過密切接觸受感染動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體液而傳到人類。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212-1028302
*【加拿大再向中國提供200萬加元抗疫情援助】
加拿大衛生部長Patty Hajdu宣佈,加拿大近日已經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再向中國提供200萬加元的援助。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212-1028286
*【三星推出新折疊手機Galaxy Z Flip】
三星(Samsung)於12日,在美國舊金山市推出新折疊屏手機Galaxy Z Flip。跟去年推出的Galaxy Fold折疊手機不同的是,它採用上下翻折方式。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00212-1028281
*【經濟學諾獎得主:疫情不改變中國長期政策議程】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史丹佛大學商學院名譽院長Michael Spence寺表示,中國的長期政策議程並不會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改變,只是金融市場波動率很可能將上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00212-1028314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面對嚴峻疫情,世界各地政府對疫苗寄予厚望,冀透過群體免疫阻止武漢肺炎病毒蔓延,但市民對疫苗的信心亦是抗疫一大挑戰,《健康蘋台》帶大家看看疫苗能否為2021帶來曙光。 疫苗的面世速度太快? 武漢肺炎大流行之前,一般疫苗由研發至上市平均需要10年時間,武漢肺炎疫苗一年多便做到,是否太過兒戲?根據歐洲藥...
「顧問醫生 專科醫生 分別」的推薦目錄:
顧問醫生 專科醫生 分別 在 Jasmin Fong 方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心理學的介入就是要鼓勵病人積極參與,提升病人動機」,教育個案和家人認識個案的情況,長遠來說,他們是自己的治療師。我們做的,是提供合適和可行的方法,以建構他們將來健康和更理想的生活,減少因病帶來的影響,提昇正面人生。
心理學家/治療師的風格或許有異,但責任和方向都是要讓個案帶著正面的禮物離開,使他們更有信心和提昇希望感。
樂融與您同行,如有問題,可瀏灠:www.hhpc.com.hk
或電話查詢:2155 4858
今天分享的文章有點長,但值得一看,非常認同 - 心理治療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目標是將知識與病人和家人分享,令病人本身成為一個好的心理學家,明白病理同時以積極的態度把學到的付諸實踐。心理學家的責任是保護病人,減低他們復發的機會,和讓他們洞悉復發的先兆。歸根究柢,除了藥物/化學治療,還要幫助病人建立抗壓與自治能力,學習如何不被生活中的壓力觸及自己的脆弱點而引致復發......
文章題目: 【什麼是最適切的治療?】
*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兩者,如何定義精神病?
在治療的路上,兩者又分別扮演着什麼角色?
有關精神病,你知道多少?又或者,對它根本茫無頭緒?
醫管局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醫管局精神科專科合共有337名醫生(包括精神科醫生)、2,368名精神科護士(包括社區精神科護士)、67名臨床心理學家及230名職業治療師,提供各項住院、門診、日間訓練和社區精神科服務。
精神醫學發展成一個專科,至今不過100多年。相對於其他可以被明確診斷的疾病,精神疾病在醫學史上始終是一個尚待開發的領域。從醫者角度,何為最適切的治療?
*3%成年人有嚴重精神病
根據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資料,香港常見的精神病包括:老人癡呆症、物質濫用(如酒精、鴉片、興奮劑等)有關的精神障礙、思覺失調、情緒病(包括抑鬱症及狂躁抑鬱症)、焦慮症(包括泛焦慮症、驚恐症、強迫症等)、飲食失調、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病(包括自閉症、過度活躍症等)。
精神科醫生曾繁光指出:「在本港的成年人口中,大概1%有精神分裂,1%至3%有躁狂抑鬱,每六個人當中有一個一生中會有中度抑鬱的情況。總括而言,3%有嚴重精神病。15%一生中會有某種程度的精神行為情緒問題。65歲人口每100個有四個老人癡呆症,到了八十歲則每100個中有二十個。」
*精神健康政策闕如
私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曾繁光解釋, 精神病是一個人的「精神活動」出現異常,令自己和他人痛苦,無法在正常生活中運作(「精神活動」包括情緒反應、思想、專注能力、意志、記憶力、判斷力等)。從現代精神病學來看,基本上是腦部化學物質異常造成。每一種異常都會出現不同狀況,譬如精神分裂症是腦部「多巴胺」過度亢奮造成;血清素過分低落,則可能造成恐懼症、強迫症、驚恐症發作等。再深入看,也可能是腦部神經單元的發炎,導致神經傳遞質無法生產。為何會發炎呢?可能是長時間壓力、心理創傷,或者基因問題導致。而一旦發炎,就會帶來破壞,令腦部衍生的促進神經細胞健康的因子"BDNF"減少,所以神經細胞壞死了。治療就是用藥物「養肥」腦神經細胞,修復之後令神經傳遞質恢復正常。精神病就是深入到分子層面的腦部疾病,因此普通的電腦掃描、磁力共振,都看不到有結構性的壞死。
在治療方面,藥物和心理治療雙管齊下最為有效。曾繁光舉例說,例如有人害怕被拒絕,如果無人認同他,往往會陷入抑鬱和焦慮,這可能源於兩歲時的經歷埋藏在潛意識之中,那就要用心理治療的方式讓患者回到兩歲時去解決問題,病徵也會隨之消失。但他觀察到,並不是太多病人願意接受心理治療,因為治療時間較長。「抑鬱症病人接受心理治療,需要十六到二十五個星期才治好;如果用藥物治療,在四到六個禮拜後治好的機會,則是六至八成。」
記者試過陪伴康復者覆診,在會面的短短六分鐘當中,醫生向患者問着公式化的問題,又接聽了兩次電話。期間醫生大部分時間都注視着電腦,邊問邊打字。康復者說,「完全沒有感覺被關心,見醫生的目的只是為了拿藥。」
「醫生人手不足,見病人時間太短,對醫生來說是災難──如果不細緻用心觀察病人,便會錯過很多重要信息,決定如何繼續治療,因為表情、說話、情緒等各種細節都可反映出藥物的副作用。」曾繁光說,這源於香港開埠以來一直沒有精神健康政策,精神科服務的增加都是用鮮血來推動,每次出事了死人了,就增加一點點服務。「還不能算是頭痛醫頭──即使頭痛,只要不死就置之不理。」
曾繁光說,曾有NGO在小學推廣精神健康教育,請小朋友畫精神病人的形象。大部分孩子畫的病人都拿刀揮舞、將人頭砍下來、送入青山等駭人畫面,基本上與媒介的報道類似。只有兩三個孩子畫的是另類的,例如畫仁慈的老太太。「有孩子說精神病人也很可愛的。『以我姑姑為例,她經常送我上學。』」有孩子畫了一個鄰居,並說:「鄰居有精神分裂症,但她很好,很有禮貌。媽媽忙碌時,鄰居更會接我放學。」
為何會這樣呢?「 因為市民不覺得這是病,怕受歧視;病人和家人都不出聲,而以往醫生也不怎麼出聲。至於輪候時間太長、醫生見病人時間太短,都源於資源問題。說到底有沒有錢請醫療團隊、買新藥?如何訓練精神科醫生、訓練哪一種? 這都需要有政策。」
「精神病是常見疾病,但香港社會一直欠缺適當的關注和認識。大眾之所以對精神病好奇、害怕,皆因不認識。透過接觸,對精神病會有不同的看法。」
*醫患比例失衡
私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 麥永接指出,目前的精神科診斷主要透過「形容症狀」,由醫生臨技巧去斷症,抽血檢查及電腦掃描只是輔助性質。醫生會聆聽病人表述的感受和想法,觀察病人行為,以及親友對病者的觀察,收集病人背景資料等。「精神正常與不正常,並非黑白分明的界限。是否失常,除要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外,還要看具體的精神、情緒反應如何影響到社交、工作與生活。不過身體檢查也有必要,因一些身體疾病也可能表現出腦部或者精神科症狀。」
但本港投放在精神健康的資源一直不足,單是醫生與患者的比例失衡便可見一斑。「以國際標準,一萬人配一個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700萬人,有300多個精神科醫生,即兩萬人才分得一名醫生。公立醫院醫生太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與病人相處時間永遠不夠。」麥永接過去的經驗是,一天上午看三十個症,每位患者大概五、六分鐘,同時還要處理病房事務,不得不打斷與患者的對話,醫生也未必可以長期跟進同一個病人;一旦換醫生就要重新適應,對病人來說也很困難。
他說,最令醫生頭疼的,是不信任醫生、不肯吃藥的病人,例如有一些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可能缺乏病識感,每次復發才吃藥,便會成為大問題。病情穩定時藥物可以調節劑量,但是如果患者自行停藥,再復發時便不得不增加劑量,於是副作用更大,也增加了患者對藥物的抗拒。「每一次復發可能對大腦傷害更深,愈來愈難醫。」
*Care重於Cure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精神科顧問醫生楊位爽還記得,二十多年前,有個病人出現被害妄想症,前來門診時也帶刀防身。相比其他專科醫生,精神科專科醫生面對的病人可能與眾不同,他們或許不合作、不主動求醫,不會像其他科病人般,將情況全部攤開來,所以精神科醫生要善於挖掘,從蛛絲馬迹去了解病人;不只是純粹談病徵,而是從日常生活話題入手。鼓勵家人陪伴一起來看病,可以獲得更多背景資料。
「就像糖尿病、心臟病等長期病患,精神病患也要與病一起生活,不該將未處理的症狀包起來,如一直背負在肩上的櫃子。就像近視的人要接受戴眼鏡,摘下眼鏡看不清楚,但肯戴的話,還可以做很多事。」楊位爽說,嚴重精神病治療的方向不在根治,並非cure,而是care。藥物可以控制病徵,減少症狀對病人的騷擾, 維持穩定狀態。「每次病發對腦部的傷害就像地雷炸開了坑,修補起來不容易。」
治療精神病患,預防復發很關鍵。楊位爽比喻道,就像預防颱風,當十號風球來襲時,風暴當中自然難以抑止;但在一號、三號風球時,若能察覺先兆,及早做好防風措施,一旦十號風球來時也就不會措手不及。他說,精神分裂病的陽性症狀如幻覺和妄想,藥物都可以幫到;但要處理陰性症狀例如退縮、缺乏動力等,則更具挑戰性,需要團隊合作,例如護士、職業治療師、家人、社區支援。如果僅僅追求減輕病徵、不發病,也是不完整的,因為治療目標並非要讓病人每天昏睡或躲在家裏,而是要保持一定的生活質素,包括重建生活、重返社區、重投工作,懂得處理壓力、與人相處,才稱得上真正的復元。
他最擔心的是在治療過程中不肯覆診的病人,還有在社區中的隱蔽患者。目前本港醫療系統的服務主要針對重症患者,病情輕微的多數人則被忽略。無幻覺、無傷人並不代表無危機。患者遭受焦慮、抑鬱、失眠等折磨,同樣痛苦。另外處理雙重病患如人格障礙、濫藥、智障等挑戰性個案亦不容易。目前醫療服務未夠細緻,如「批發式」,難以分門別類處理。
*與病人分享知識
臨床心理學家又如何看精神病? 復元過程中,心理治療又扮演什麼角色?
「精神病,複雜得不得了!目前我們都只是瞎子摸象。」 養和醫院臨床醫療心理學中心主任李永浩說,精神科藥物主要是控制徵狀,但醫好了徵狀,是否就等於醫好了病?「最近有研究顯示,吃抗抑鬱藥的很大副作用是令人失去了生活質素,即使沒有不開心,也沒有覺得開心,會空白、無感覺。」
在李永浩看來,從心理學上看精神病與精神醫學差別不大,都是希望對病人有所幫助。但一個人有精神病症狀,要醫治與否,需要看兩個指標:第一是對個人帶來莫大的痛苦;第二則是個人功能不能發揮得到,在生活中無法扮演原本的角色。
單純靠吃藥,病人很容易翹起雙手變得被動。心理學的介入就是要鼓勵病人積極參與,提升病人動機:「最終不是叫病人吃藥,而是要病人認同吃藥。」他舉例說,嚴重精神病如躁鬱症,一時天堂一時地獄,情緒波幅很大,一定要吃藥收窄波幅。但如果整個治療只局限於精神科,每次只是十到十五分鐘的診症時間,最大的錯失就是病人可能不再吃藥!因為「症狀消失了怎麼還吃藥?」
李永浩猶記得,有一位思覺失調的病人,不斷復發,不斷進出門診,一入院很快又好,原來是舊藥的副作用令他翻白眼、流口水。家人太心痛, 轉而請私家醫生開了新藥。但因為新藥很貴,家人將之放入雪櫃「珍而重之」,等病人無法入睡才吃藥,從而忽略持續用藥的重要性。「無人向病人和家人解釋這病是怎麼一回事、以及為何要吃藥。精神科最大的弊端就是,沒有習慣把知識與病人分享。」
他以驚恐症的研究結果為例,單吃藥和單做心理治療的治療初期效果,大致相同。但在一年之後,單純吃藥的個案,復發機率遠大於做心理治療。「因為病人不知道病是怎麼一回事,有什麼誘因導致。」
在他看來,心理治療有兩個目標,一是盡快不用在治療室見到病人,二是將足夠的知識與病人和家人分享,令病人本身成為一個好的心理學家,明白病理同時以積極的態度把學到的付諸實踐。「精神病幾乎沒法根治,但心理學家的責任是保護病人,減低他們復發的機會,和讓他們洞悉復發的先兆。歸根究柢,除了藥物/化學治療,還要幫助病人建立抗壓與自治能力,學習如何不被生活中的壓力觸及自己的脆弱點而引致復發。」
*以病人而非病為中心
李永浩一針見血地指出,香港的醫療系統,往往看到的是「精神病人」而不是「人」,焦點在「症狀」而非人的需要。用精神科、職業治療、心理學等專業去治病,是很分裂的。「以病人為中心,還是以病為中心呢?一百個人有同一個病,一百個人都不一樣。」
「醫治精神病的路很是艱巨的,不要妄想用一個專科可以處理,精神病是關乎認識生命、學曉如何做人、如何處理生活上每個人必然面對的失落和壓力的課題 。」病人總是竭力排斥一些他不喜歡的東西,例如「驚恐」,雖然拿不走,但可以減少付出的代價。「提升對症狀的容忍,不要做任何事去對抗,而是接納其存在,症狀可能會自然消失,因為你對症狀的害怕和緊張,都會成為滋養症狀的食糧。一旦你不害怕、不緊張了,它也就沒有了食糧。」
他觀察到,很多精神病人其實很疲累。病人要對醫生投以信任,才會觸及內心深處,例如有位病人曾向他坦白,被罪疚感折磨到想尋死,因為小時候看過妹妹洗澡,景象幾十年後仍然浮現出來,覺得自己十惡不赦。一個人的內心有心結,窮一生的力量去壓住,就好像海面的浮波一樣,用力按下去,一鬆懈就會反彈起來,難以應付。「 而這一切,都是藥物所無法觸及的。」
撰文: 明報周刊 Jan.21.2015
www.mingpaoweekly.com/…
Photo: 精神科專科醫生 麥永接
Dr. Ivan Mak
#精神科醫生 #臨床心理學家 #精神病治療
顧問醫生 專科醫生 分別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面對嚴峻疫情,世界各地政府對疫苗寄予厚望,冀透過群體免疫阻止武漢肺炎病毒蔓延,但市民對疫苗的信心亦是抗疫一大挑戰,《健康蘋台》帶大家看看疫苗能否為2021帶來曙光。
疫苗的面世速度太快?
武漢肺炎大流行之前,一般疫苗由研發至上市平均需要10年時間,武漢肺炎疫苗一年多便做到,是否太過兒戲?根據歐洲藥品管理局資料,以往疫苗生產的程序依序為:臨床前研究、第一至第三階段臨床研究、監管審核、批准上市至大量生產的程序,各個環節分開進行,單是審批就可用上一年時間,過程冗長。
鑒於今次疫情嚴峻,監管機構很早就為研製武漢肺炎疫苗的藥廠提供科學咨詢,包括如何設計試驗及取得有效數據。研發過程有部分階段重叠,監管機構也採取滾動式審核(rolling review),即藥廠在試驗中途一有數據就開始評審,不必等到完成所有程序,節省時間。另外,藥廠也冒着可能失敗的風險,在第三期臨床研究階段便提前大量生產和簽約銷售,務求疫苗一經通過,可以馬上配送到醫務所,展開大規模接種。
疫苗預防率要打六折?
港府預購的三款疫苗,分別是上海復星醫藥代理、美國輝瑞及德國BioNTech合作的「BNT162b2」,由北京科興控股生物技術公司生產的「CoronaVac」,及英國牛津大學及阿斯利康共同研發的「AZD1222」。根據第三期臨床研究初步數據,三款疫苗的有效率:
「BNT162b2」95%(兩劑疫苗)
「AZD1222」70.4%(兩劑疫苗,不論劑量);90%(先低劑量;後高劑量);62.1%(兩劑全劑)
「CoronaVac」未有數據,相信超過50%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解釋,疫苗研究的有效率是指預防病發(有病徵的武漢肺炎感染),而不是預防病毒接觸上呼吸道黏膜、在無病徵下複製及釋放病毒。「單純估計打疫苗後是否有機會感染,甚至在沒有病徵下傳播給別人的機會,確實要給有效率打個折扣。」政府專家顧問梁卓偉曾說,將疫苗效用換算做保護身體不受感染的能力要「打個六折」。林醫生指按世衞要求疫苗有效率達50%的標準,「複星疫苗及牛津疫苗就算打個折,保護力相當不錯。」
疫苗的基本原理
武漢肺炎病毒表面有一層包膜,與人類細胞融合便可感染人類。過程中,包膜上伸出的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首先會穿透細胞,猶如一把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三款疫苗的主要功能,都是讓身體辨識病毒樣子,產生針對棘突蛋白的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使棘突蛋白失去功能。注射疫苗的常見副作用包括針口痛、肌肉痛、疲倦、腹瀉、頭痛、噁心。
科興滅活疫苗技術最成熟
三款疫苗當中,以科興「CoronaVac」使用的滅活疫苗技術平台往績最好,在季節性流感、小兒麻痹、甲型肝炎疫苗都用過,技術成熟,安全性高。惟林醫生指,滅活疫苗是將整個病毒透過加熱或化學處理殺死後注入體內,激發的免疫反應比較弱,相較其他技術平台,「抗體速度下降得比較快,保護時間較短,因此須添加其他佐劑成份,和施打加強劑補救,不過打幾多針、是否每個季度打,仍是未知之數。」
有人憂慮指滅活疫苗可能誘使免疫系統產生針對病毒其他蛋白的非中和抗體(non neutralizing antibody),導致免疫反應過量,出現抗體依賴增強反應(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即從未染病人士接種疫苗後自然感染病毒,體內的非針對性抗體反而有利致病,使病徵更嚴重。林醫生解釋,登革熱疫苗曾出現此情況,故只建議曾染病人士接種登革熱疫苗,不過科興疫苗的臨床前研究有提及沒有此現象,待第三期研究數據可再判斷。事實上,此現象也可能於二次感染或遇上疫苗耐藥性病毒時出現。
復星疫苗產生抗體較精準
復星「BNT162b2」已經在英美展開大規模接種計劃。其mRNA技術是將經基因改造的病毒棘突蛋白核酸段(mRNA)注入身體,指導身體製造無害的棘突蛋白,引起免疫反應產生抗體,日後遇上病毒就能抵抗。林醫生解釋,mRNA技術的優點在於產生的抗體比較精準,因此免疫反應也較強。
不過,這項新技術以往未曾有大規模接種計劃使用過。「這是第一隻商業註冊mRNA疫苗,中長期影響未明,始終臨床研究只有數萬人,當提高接種率至幾千萬人,個別體質不同,罕見問題可能在接種兩個月後才出現。」過去一個月,英美報告數宗過敏反應個案,表徵包括呼吸困難及紅疹,懷疑與疫苗穩定劑成分聚乙二醇有關,當局建議有過敏史人士接種後留院半個鐘觀察。
牛津疫苗採用實驗階段技術
牛津「AZD1222」採用不可複製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插入病毒棘突蛋白基因,進入體內主導人體細胞製造對付棘突蛋白的抗體,理論上產生的抗體也較精準。此技術曾用於研發伊波拉疫苗,但停留在實驗階段於非洲控制疫情。不過,牛津在11月的第三階段研究,意外發現研究參加者接種比原劑量低的疫苗後更有效,雖然後來重做實驗證實兩劑疫苗注射全劑最有效,但仍未公佈最新的有效率數據。英國政府已批准當地時間1月4日讓國民接種牛津疫苗,標準劑量為兩劑全劑,建議相隔時間為4至12星期。英媒引述未刊登數據,指第一劑及第二劑相隔時間越長越好,可提升整體抗體水平。另有兩名參加者出現橫貫性脊髓炎,一人證實患多發性硬化症,另一宗原因不明。
疫苗可對付變種病毒?
病毒自爆發以來變種上千次,疫苗如何應付?林醫生解釋,病毒不斷複製自身DNA,過程出錯而發生變異屬無可避免。變異不一定對病毒更有利,純粹時間越長,累積越多變異,有機會出現更厲害的病毒株。早前在英國就發現一種新病毒株傳播能力更強,懷疑其棘突蛋白結構更容易結合人類細胞。林醫生指,針對小量且未必在關鍵位置發生的基因變異,疫苗仍然能夠發揮功效。香港對英國封關至1月10日,「疫苗起碼對大部份病毒株有保護能力,即使不幸感染,相信亦能減低病徵嚴重性。」而新變種病毒株雖然傳播力更強,但暫時未有證據顯示會更加致命。
德國BioNTech藥廠稱如有需要,六星期內可調整疫苗成份,對付變種病毒株。林醫生解釋,mRNA利用人工製造的基因片段,要改變基因組成較容易。相比之下,科興「CoronaVac」使用的滅活疫苗技術,須利用新病毒株去製造另一批疫苗,理論上過程比較繁複。
打完疫苗等於疫情結束?
群體免疫是防疫重要一環,政府預購的疫苗預計2021年足夠供應全港人口,是否六至八成人有抗體就等於疫情結束?林醫生解釋,理論上最理想為八成人同一時段接種疫苗,社區內的群體免疫力才是最高。目前來說,三款疫苗保護時限、加強劑的劑量及相隔時間有待考證,市民在不同時段接受保護,似乎難以估算群體免疫人口。臨床研究亦未覆蓋16歲以下小童,及沒有足夠研究孕婦注射疫苗反應。「還要視乎外國的疫情控制,或多或少會有輸入個案,相信2021年要戴口罩的機會仍然非常大。」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疫苗 #醫生 #群體免疫 #變種病毒 #口罩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顧問醫生 專科醫生 分別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場疫症令到大家人心惶惶,行到邊去到邊都要消毒消毒消毒!酒店因為住客車輪轉,更被視為高危地方。旅行可以去少一點,但有些工種無可避免要出國,入住酒店有甚麼自保方法?等小記請教,屬旅遊愛好者的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饒家棟醫學博士,講授一些酒店衞生心得。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港女嫁穆斯林】瞞家人拍拖4年信埋伊斯蘭教 為巴基斯坦老公學煮咖喱:佢話我Rubbish!(果籽) (https://youtu.be/xT3rvyE00eY)
【東方昇與狗】沒養狗的愛心狗奴 花約萬元醫治流浪狗:牠有病你不會丟下牠 (果籽)(https://youtu.be/RpvKaDArWrc)
【平貴PK戰 】$980北極冰水vs $15法國礦泉水 品水師試唔試得出?(果籽) (https://youtu.be/u7mmj7LOnZY)
【魚肉燒賣比拼】 點心顧問盲試六大叮叮魚肉燒賣 冠軍有魚香味又彈牙 最差一陣麵粉味連咬開都難(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QsF59sHD3Wk)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酒店衞生黑點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顧問醫生 專科醫生 分別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港目前兩宗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死亡個案,患者分別是39歲和70歲男子。雖然年齡相差近一倍,但有一共同點,就是患糖尿病。常言道糖尿病是「百病之源」,連肺炎都不例外。
血糖長期偏高易感染
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指出,每逢有傳染病(如流感)在社區爆發,糖尿病人不論年齡,難免「躺着也中槍」,成為高危族群。他解釋,長期血糖過高,直接影響身體免疫機能。他稱,糖尿病患的眼睛、口腔黏膜及皮膚較脆弱、易潰爛,令細菌病毒乘虛而入。而胰臟負責分泌胰島素、運用血糖,為全身體的細胞提供能量。「當病毒入侵身體,理論上胰臟須要更『努力』工作,為負責抵抗病毒的白血球、抗體提供『食物』。若血糖長期失控、胰臟功能偏弱,免疫細胞便會缺乏動力,無法『趕走』病毒。」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
相關影片:
【港女嫁穆斯林】瞞家人拍拖4年信埋伊斯蘭教 為巴基斯坦老公學煮咖喱:佢話我Rubbish!(果籽) ( https://youtu.be/xT3rvyE00eY )
【東方昇與狗】沒養狗的愛心狗奴 花約萬元醫治流浪狗:牠有病你不會丟下牠 (果籽)( https://youtu.be/RpvKaDArWrc )
【平貴PK戰 】$980北極冰水vs $15法國礦泉水 品水師試唔試得出?(果籽) ( https://youtu.be/u7mmj7LOnZY )
【魚肉燒賣比拼】 點心顧問盲試六大叮叮魚肉燒賣 冠軍有魚香味又彈牙 最差一陣麵粉味連咬開都難(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QsF59sHD3Wk )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 https://youtu.be/-DjDZdrM1o4 )
#糖尿病 #高血糖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顧問醫生 專科醫生 分別 在 瑪麗醫院婦產科榮譽顧問醫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部主管及顧問醫生王予婷醫生– 婦產科專科醫生醫護誠信同行副主席香港大學婦產科榮譽臨床副教授瑪麗醫院婦產科榮譽顧問醫生 . ... 已接種與未接種疫苗的孕婦有何分別? ... <看更多>
顧問醫生 專科醫生 分別 在 顧問醫生-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署方回應指,現有的顧問醫生是一個臨床職位,會和不同醫科的專科有很多合作,注重醫療上的技術。而今次擬開展社區特殊牙科服務顧問醫生職位,是希望他可以帶領團隊去計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