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名字刻進了歷史,
他們由擦身而過的過客,
成為大家心中不能輕易忘記的人物,
有些飄泊於外,
有些失去自由,
有些不再心跳。
普世歡騰的日子,
閃閃發光的燈火早已沒有溫度,
節日,只是人們消費炫耀的藉口,
那些再也沒法跟家人朋友團聚的名字,
提醒我們不要成為隨波逐流的棋子。
#飄泊的名字
#叛逆中女 #手寫 #手寫字 #文字 #寫字 #書法 #繁體字 #廣東話 #手繪 #插畫 #插圖 #水彩 #語錄 #手寫語錄 #calligraphy #handwriting #brushcalligraphy #inkdrawing #watercolor #brushlettering #brushpen
飄泊的名字 在 我是吳小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二刷《孤味》。
第一回看的時候,我把重點放在親情,朋友問我:好哭嗎?我總是告訴他們:會哭,但我不確定你的哭點會不會和我一樣。一如電影開場的壽宴,整部片就像是一場滿漢全席,呈現許多家庭、親子關係的縮影:
浪蕩飄泊的父親,隻手撐天的老母,自由不羈的大姐,強勢幹練的二姐,肩負傳承的小妹⋯⋯
親戚家族的心結,手足之情血濃於水,愛深責切口不擇言,望女成鳳壓力加諸⋯⋯
面對生老與病死,情感與綑綁,《孤味》細火慢燉,溫溫地不灑狗血,卻能勾起你記憶中的味道,就算沒有共同經驗,它也能在某些地方觸動你的淚腺,讓你鼻酸,讓你啜泣,甚至淚流滿面。
第二次看《孤味》,我聚焦在女主角林秀英(陳淑芳)的情感:她對先生的愛恨、怨懟與放下,以及『另一個女人』、陪伴她先生度過晚年、走完餘生的蔡小姐(丁寧)的嫉妒到接納。
陳淑芳處理女主角的心境轉折非常細緻:她怨拋家的先生,竟然選在她七十大壽的日子撒手來亂;想到就有氣,不准女兒們在他靈前跪下,想想又說:跪啦跪啦,是包容;回到家裡,想起從年輕到年邁,就算不能與子偕老,她的愛與包容不曾離開,而是收進那個裝了情書、照片、記憶的鐵盒中,直到隨著他的大體火化,這一切才真的鬆開了。
她面對蔡小姐的情緒更是微妙:想知道『這個女人』長什麼樣子,於是帶著孫女衝去醫院跟護士詢問對方的電話號碼,從台南殺去林森北路堵人不成,撥電話又開不了口只能聽對方聲音;直到雙方在靈堂面對面,丁寧的卑微惶恐,陳淑芳的不安探測,對手戲好看到極點。
兩人在這幾場戲的站位也很有意思:第一次陳淑芳在靈堂外叫住『蔡小姐』,陳在高、丁在低,誰是這場喪禮當家,態勢明顯;之後在廟裡相遇,站在同樣的水平高度,但丁比陳高出一個頭,她從容地走在前頭、陳在後方跟緊追問,關係悄悄換位中;最後的ending,陳淑芳搭著小黃唱〈孤味〉,回望這一生的風景,歌聲中丁寧走進告別會場,兩個女人,一個放下,一個圓滿了。
不論在什麼樣的年代,女人的堅毅與勇敢,都勝過男人。不論愛、恨、給、收、放,只有女人能不為難女人,只有女人能成全女人。
陳淑芳今年以《孤味》和《親愛的房客》雙料入圍金馬影后與女配角,雖然都是媽媽角色,但她成功演出兩個截然不同的媽媽:前者貫穿全片,後者畫龍點睛,兩個媽媽在各自片中的重要性,抽掉任何一個都不成立。
丁寧更讓我大為驚豔,她在《孤味》的戲份雖然不多,但每一次出場的情緒截然不同,表情很細膩:擔憂的、膽怯的、平靜的、苦盡甘來的⋯⋯層次豐滿。我突然想起她今年在《誰是被害者》中也是驚鴻一瞥但搶眼,才驚覺她已經從早年的豔星、近年勇於為同志平權發聲,默默轉型、努力,成為值得欽佩的好演員。
《孤味》還有許多我喜歡的小細節,例如于子育演陳淑芳的年輕版,嘴巴左上方刻意畫了一小塊肉痣,而她的演技確實能扛起這個角色;還有能想到找楊一展來演龍劭華的年輕版,真的也是一絕。身為監製的徐若瑄,在片中收起大明星光環,淡妝、樸實的演出,非常打動我,片尾曲〈別人的〉催淚程度,讓全場觀眾在上credit時依舊動彈不得。至於謝盈萱,我不會否認她的演技,但她在《孤味》的演法和其他人對照,顯得過於用力,就像我看《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覺得米粉頭的王識賢是從《誰是被害者》跑來的一樣,謝的演出,彷彿是從《俗女養成記》穿越來的。
小孫女陳妍霏截然不同於《無聲》的演技,兩部戲的表現讓我對陳昊森的金馬新人開始緊張。還有張鈞甯,僅僅一場戲卻力道十足,不知道是她演得好,還是與對手間的火花,兩次都把我擊潰,都是100多分鐘裡的第一個淚點。
人的一生,交織了太多酸甘苦甜,是龍蝦湯熬煮的寵溺,是炸蝦捲包裹的幸福,是俄羅斯軟糖摻雜的思念,是腰間紅線的牽掛。我們用一生的時間,與愛的人相遇,與自己和他人和解。
《孤味》是繼《刻在》之後,下半年我第二部二刷的片,走出戲院後仍回味再三,相當值得。
#孤味 #陳淑芳 #謝盈萱 #徐若瑄 #孫可芳 #丁寧 #于子育 #楊一展 #龍劭華 #陳妍霏 #別人的 #蝦捲
飄泊的名字 在 寶兒 遊樂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前北京有一個流行語叫「北漂」,指的是隻身到北京謀生,沒有戶口、飄泊的人;而如今有另外一群人被稱為「返鄉青年」,指的是放棄大城市生活,選擇返回故鄉的青年。
兩者看似完全相反,卻異曲同工,在異鄉打拼是為了圓夢,回鄉也是。
「種田要懂的知識比讀書人多,我們面對的是天和地,整個地球環境。」
如同宜蘭青農林意評說的,「返鄉」不一定比較輕鬆,如果想要認真務農(而非當文青型農夫)門檻比想像中高很多,舉例來說,一台割稻機要三百萬,一個碾米廠要價上千萬,當你看到農夫駛著割稻機,其實就是一台跑車在田裡開。
走過繁華,也擋不住故鄉土地的召喚,透過與宜蘭青年職人的角度,我們得以知道產地到餐桌的故事。
蘭陽平原孕育出好食材,也長出宜蘭人的堅持,投身食農教育不求眼前回報。
因為時間,才能醞釀最美好的事物。
✅看看宜蘭在地職人到底在幹嘛?
https://www.bobotravel.tw/blog/post/yilan-fico
✅宜蘭・食育酷樂園的產地小旅行行
https://mooseholiday.com/食育酷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