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5秒的影片中可以看到,飛機先是遇亂流又遭雷擊,所有乘客都在尖叫,場面一片混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
飛機 亂流 墜 機 在 傅家慶個人網頁:每天來點 FU 能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能量。
日月星辰、山嵐虹彩,世界萬象裡,一定有一股「能量」,在運行著。
你安靜的時候會感受到,會看到;你浮躁的時候,會忽視,會被蒙蔽⋯
電影《想飛》在描述飛官李政亮與盲妻楊雅惠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是飛機遇到亂流,眼看要墜毀時該怎麼辦呢?
想起教官說過「衝上更高的雲層」,反而不是努力往下迫降,是用盡最後力氣往上衝,衝破這段亂流⋯
到了上一層,風平浪靜,才能穩住飛機,然後重新安全降落。
當我感受到一股更大的能量如風如嵐飄來,那不是我能做主的時候,我反而放心了。
因為我就把它交出去,就好。
更高雲層上,已有定數。
飛機 亂流 墜 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Let's get wet🏝️
水上摩托車真的跟你想的不一樣,
它真的跟騎摩托車完全不一樣;
看著帶頭教練破浪奔馳那帥氣的模樣,腦袋裏反覆的教練剛剛說的:keep your hands straight and speed is your friend,
但我卻感覺快被海浪給吞噬了,有一段時間所有的隊友都已飛馳到完全不見蹤影,努力跟上第二教練的車尾燈,海浪一波一波打來撞擊著水上摩托車身,那震動力就像坐飛機遇到亂流一樣, 碰~碰~碰!頓時間海明威“老人與海”的場景突然湧現,恐懼圍繞著我隨時有可能墜海而我後面還載著J...😖
因為我和中年大叔兩台嚴重落後,壓隊的教練變成了我們的私人領隊,
在第一個休息點時,他跟我說:你做的很好也很勇敢,他說我們剛出海的那一段是最難的,不少人騎到那裡就已經放棄而決定折返了~
那時J 帶著恐懼快哭的語氣問我:我們什麼時後可以回到飯店?
我心裡想說,天啊!這是快兩個小時的環島jet ski行程,現在也不知道環到哪了😕...
壓抑著心理的恐懼,用手拍著他那環抱我的手說:別擔心,我們會沒事的!你可以跟上帝禱告,讓我們平安回到飯店...
沒想到J回答說:我剛剛已經禱告了,我一直想著我房間有一段經文:be strong and courageous, do not be afraid, by the Lord will be with you~🙏
(哎呦~第一次花錢參加活動到想哭回家的😭)
第二個休息點是海浪比較平靜且水也淺,教練給大家20分鐘自由活動,可以下水游泳或練習水上摩托車技巧等,在這裡J 在下水游泳後原本就緊張的情緒也明顯的整個放鬆🙂,
後半段的飛奔行程憑著教練鼓勵的話語努力的奔馳著及跟上教練,最後有一段教練往回騎到我車邊說:中年大叔太落後了,他必須去後面查看中年大叔...
教練往前指著夕陽灑落的海面上說🌅:你沿著那一道金光騎,看到前面的棧橋嗎?不要騎過棧橋,那裡就是飯店了,你會看到有人在那裡等你的...
那時就剩海洋與我倆母子了,真心佩服航海人員在一望無際的海平線到底是如何判位的?腦海反覆著教練的話,努力騎在教練指示的海線上即使海浪仍一波一波的襲擊著,拼命的禱告靠著意志力回到岸上那瞬間,我吶喊著:回到地球表面的感覺真好!😅😅😅
反而是J 說:我們可以再玩一次嗎?
(呵呵~媽媽os: 等你長大再自己騎啊~~)
#jetski
#familytime
#familytrip2021
#keywest
飛機 亂流 墜 機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你覺得一般我們走在路上,或者是在沖澡的時候,會比較危險,還是搭飛機會比較危險呢?
其實根據國外的「公共健康統計」裡面告訴我們哦,人呢,走在路上不小心摔死的風險是1/152;而死於墜機的風險是1/8321。
這兩個比較強的相對風險是0.002,意思就是喔,摔死的風險比死於空難的風險,高出2000倍。
可是就算你理性上知道這些數字,跟它所代表的意義。但是呢,在你主觀情緒上,可能呢特別是對某些人來說,坐上飛機還是很容易緊張、手心冒汗;尤其遇到亂流的時候,都會有人生跑馬燈的狀態。
那也因為這樣的特性,其實我們在面對真實人生裡面的很多決策,都會有不理性而且失準的狀態。
就好像是哦,如果我告訴你,沖澡的時候摔倒的機率是1/1000,這時候你對這句話有什麼感覺?你會在自己沖澡的時候,感覺到特別的緊張嗎?
還是你都會覺得這沒什麼事,因為呢,每一次沖澡會摔倒機率都很低。就像是丟硬幣一樣,每一次丟硬幣的機率都是獨立的;出現正面還是出現反面,都是各50%。
但是事實上,在這裡的判斷你是專注在「獨立的機率」,然你可能忽略了「時間」跟「次數」這兩個原因。
比如說吧,如果我的問題不是丟硬幣的時候,出現正面的機率;而是我問你,丟硬幣100次裡面,至少出現一次正面的機率;你就會得到非常不一樣的答案。
如果丟硬幣100次裡面,至少出現一次正面的機率,它的機率就叫做99%;同樣的道理喔,如果洗澡的時候摔倒的機率是1/1000,那你每天都會洗澡,那麼你大概至少每三年就會跌倒一次。所以你覺得需不需要小心?
其實我們對於很多事情的判斷,特別是「風險」的認知,我們往往是高估小風險,而低估大風險的。
就像是諾貝爾獎得主卡曼他說的,槍支安全的議題其實很直接,當你念茲在茲的是家中的安全,這表示你預設有人會攻擊你;當你的前提出現「攻擊」的想法,你就會覺得槍支能夠保證你的安全。
在這種情況底下,沒有人會把「低攻擊率」當成是前提,而不會把它和機率真的很低的「意外發生率」相提並論。
講白話文就是喔,我們呢,其實過分的高估我們被攻擊的可能,卻忽略了在整體而言,我們被攻擊的機率其實是很低的。
這就像是我開課到現在,常常有人會在網路上問我:「老師我很想上你的課,但是萬一我學不會怎麼辦?」
每次我被問到這種問題,我都沒有辦法跟他保證,他一定學的會,因為這種事情哪能夠保證?
倒過來我反問你,如果有人能夠跟你「保證」這種事情,你覺得他是真的讓你學會,還是他很努力的「讓你感覺到」自己學會;而放在真實情境裡,卻不一定能夠有適當的反應呢?這個你可以思考一下。
然而如果回到當我被問:「是否一定能夠學得會?」,這個問題其實背後,有一個更重要的「前提」,往往是我們忽略的。
這個前提就是「學習者本身的狀態」。我常常會跟進我教室的同學說,有「三種人」在我的教室一定學不到東西。哪三種人呢?
第一種人,叫做「他只負責把自己的肉體放進來,而沒有把他的靈魂也放進來」。這什麼意思喔?就是呢,他人在但心不在;那如果是這樣,我就愛莫能助了。
因為畢竟「人在心不在」的,可能呢,他會覺得有些老師跟他講笑話,他有被娛樂到很好;但不好意思進我的教室,我是要讓你學會的,而不是學爽的。
我雖然還是會講笑話,可是我不是專門在娛樂你;所以呢,如果你只是把肉體放進來,沒有把靈魂放進來,那不好意思,你可能會學不到東西。
第二種人會學不到東西,是怎樣呢?就是他是「上課保平安」的。什麼叫「上課保平安」?就像是如果你也是愛學習的人,你可能會認識很多人,他們游走在各個老師的各個教室裡。
但是呢,經過了一段時間,你卻發現他的生命,好像沒有實質的前進跟具體的改變。那我說喔這種人,叫做「上課保平安」。
他總覺得要改變自己的人生跟命運,只要去上課一定沒有錯。可是他花了錢跟花了錢上課,然而他沒有「實踐」啊!
就好像是你進廟裡拜拜、求神問佛,你不管拜的再虔誠,供品準備的再多、再豐富;你的個性不改變,你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跟習慣不改變,你說神佛能拿你如何呢?
所以囉,我說第二個前提就是哦,你如果來上課像是蒐集勳章一樣,上課保平安。那不好意思,你可能在我的教室裡也學不到東西。
而第三種人,會在我教室裡學不到東西的,是怎樣的人呢?就是呢,來「要答案」的。什麼叫做「來要答案」呢?就是啊,他想要直接來得到魚,而對於我教你怎麼「釣魚」,甚至於是「網魚」一點興趣都沒有。
這樣的人其實還蠻呼應今天的主題,就是呢,他會不由分說的衝著你問:「到底走路有沒有危險?」或者是「到底沖澡會不會跌倒?」。
你說這種答案,我能夠跟你說「會」或「不會」嗎?它本質上就是一個機率的問題嘛!
一樣喔,如果你要學任何東西,你是用這樣的一個方式跟出發點。你要老師直接給你一個答案、給你一個說法;而不是去學習怎麼思考這件事,和它的發生率…等等的部分。
那我說不好意思,你踏進我的教室,可能也學不到任何東西。所以啦,談到這裡,其實如果回到你的生命裡,當你忽略了任何事情的「前提」,你根本不可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然而如果回到你面對學習這件事,當你忽略了「前提」,你很有可能就會成為,我剛剛說的那三種人。
肉體進來了,靈魂沒進來,或者是上課報平安,再不然就是你想要得到答案,而不是學會怎麼思考。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我今天所談的,任何事情如果你忽略「前提」,你就沒有辦法做出決定。然而這種關於「前提」的思考,它是可以學習、也是必要學習的。
所以呢,我近期在10月15號開的【高難度對話】課程,正是用具體的方法,來讓你學會怎麼樣還原,並且建立凡事的「前提」;並且進一步的透過適當的問句,去達成必要的共識。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10月15號的這一門課,名額已經在倒數了。這是我在2019年的最後一期【高難度對話】課程。
如果錯過的話,就要等到明年的3、4月之後,所以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10月15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