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中國政府近期開始向香港房產商施壓,要求他們解決房屋短缺問題。
甚至香港特首也公開表示,若有必要,會將私人土地收歸國有,以此發展公營住宅,意味著香港房產商過去囤地囤樓推高房價的把戲,將可能成為歷史。
老實說,這和1997年香港特首董建華,推出的「八萬五」慘案,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時「八萬五」政策的大意是,董建華上任後將推出每年八萬五千間以上的公宅,政策公佈後,讓香港房產一夕崩盤,急崩3成以上。
如今,投行摩根史丹利則認為,若香港政府大幅增加住宅供應或公宅,明年香港房價將可能大跌2成。
說真的,不管是過去的「八萬五」慘案,還是如今的中國政府逼房企釋出土地,甚至收歸國有,對於無殼蝸牛來說 算是好事一樁,但卻可能會把貸款購房的背貸族推向地獄。
例如,我在2019年的文章就說過,1997年香港房價崩跌3成,代表人們手上的房產價值,也跟著跌了3成。
然而他們當初買房時,是認為自己的房產有1000萬價值,才用這個價值向銀行貸款八成,也就是800萬,卻沒想到一夜之間,房價就崩跌3成,讓他們的房子價值只剩700萬,等於倒欠銀行100萬,銀行自然會要求貸款人補這個價差。
但當時有幾十萬人還不出這個價差,只好宣布破產,被趕出自己的房子。
無奈的是,這些人大都是老實賺錢還貸的老百姓,沒做壞事也不炒房,只是想有個安身立命的家,卻要落得破產甚至流落街頭的局面,逼得不少人想不開,輕生尋短。
而這次香港房產商,若被中國政府逼得釋出土地,導致房價崩跌,就可能再次出現1997年一堆人流落街頭,甚至跳樓的慘劇…
所以說,現金流不夠,不懂資產泡沫化的人,真的不要買房。畢竟只要哪天發生意外,你沒有足夠的現金保住自己的房產,房產一夜之間就可能變成壓垮你的負資產。
最後補上我當時在文章提醒大家的話,文章連結我會放在留言處。
「當資本主義這個大富翁遊戲,玩到最後時,決定你存活率高低的,不是你有多努力,或是你多會存錢。而是,你是否真的搞懂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
「否則,你的一個無知的買房衝動,真的會改變你的命運,讓你一輩子無法翻身。」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6月04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q1J6BUQb9G8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香港房屋問題歷史」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港歷史.話你知】房屋問題困擾百年?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港歷史.話你知】房屋問題困擾百年? - Facebook 的評價
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6月04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q1J6BUQb9G8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今天是六四事件31周年,疫情下限聚令持續,維園六四集會首度無法如常舉行,市民只能以個人名義,最多8人一組自行燃點燭光悼念。過去一年,香港內外環境出現巨變,中美面臨新冷戰,香港與內地關係,亦處於六四事件以來最緊繃狀態。中央推動港區國安法,不少港人有疑慮,年輕人更關心反修例風暴周年而非六四周年,然而要求平反六四,為的是歷史公道,不因一時一地的疫情或政治形勢而變。八九民運是愛國民主運動,不應遭到暴烈鎮壓。香港奉行一國兩制,一直可以公開悼念六四,就算有了港區國安法,也不應該影響港人表達平反六四的訴求。
東方正論
古語有云「刑不上大夫」,來到今日香港則演變成「責不問廢官」,皆因政治、治安、經濟、民生、醫療以至基建工程,無論出現多大問題,都鮮有官員因此「人頭落地」。轟動一時的沙中線紅磡站工程醜聞,亦沒有官員需要問責,簡直是問責制最大諷刺。
上月公布的沙中線紅磡站調查委員會的最終報告,裁定港鐵和承建商禮頓的項目管理系統失誤,須對各自失誤負責,政府作為沙中線項目的監督者,亦應負上部分責任。可是報告沒有處理或建議對相關官員懲處,含糊帶過,可謂「雷聲大雨點小」。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作為直接負責推展沙中線的官員,對事故「十問九唔知」,明顯玩忽職守,在報告發布會侃侃而談,被記者追問才說事件令市民失望,向市民致歉。
蘋果頭條
英國首相約翰遜昨日在報章撰文就聲援香港人開腔,指英國不會離棄港人,若中國堅持硬推港版國安法,英國將放寬簽證制度,給約290萬現持有或有資格申領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港人延長免簽證留英期,其間可工作,為取得公民資格鋪路。
約翰遜在英國《泰晤士報》和香港《南華早報》撰文,指「香港的成功全因為他們的人民有自由」,但自北京宣佈制訂港版國安法後,很多香港人擔心他們的生活方式會受到威脅。他指香港自1997年回歸中國後,一國兩制至為關鍵,此制度寫入了《基本法》,以《中英聯合聲明》為基礎;若中方強行落實港版國安法,將「有損港人自由並嚴重削弱香港自治」,跟《中英聯合聲明》內的國際義務直接衝突。
星島社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與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韓正,以及身兼副組長的公安部長趙克志和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會面三小時,就「港區國安法」表達意見。林鄭月娥表示,包括徵詢特區政府其他官員、立法會主席、香港有關法律專家、港區人大代表和各級政協的意見,又準備在深圳和北京舉辦座談會,讓專家及學者等人士表達意見,呼籲各界積極參與。她指,政府在立法後要建立健全執行機制和加強執法能力,確保執法強而有力。
經濟社評
全國人大通過制定港區國安法後,英美聲稱考慮接收港人,並游說包括加澳紐五眼聯盟盟友行動。港人面對國安法帶來的不明朗,有部分人難免想買個保險,港府須盡力釋除市民疑慮,才能留住人才,避免出現新一波移民潮。不過,想移民的市民也要審慎思量,外國的月亮真的比香港圓?
英國首相約翰遜昨在英國和本港報章撰文,揚言一旦中國在香港落實國安法,嚴重侵蝕香港自治和自由,英國為了履行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準備修改移民政策,容許持BNO的港人在英逗留期由半年延長至1年,期間可找工作,令港人有可能循此途徑取得公民權。美國也聲言正在考慮一些選項來接收港人,並與英加澳紐研究,一旦出現港人大規模出走時,分擔收留港人的可能。
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錄影日期: 2019年10月9日(星期三)10:05am
今日曝光,感覺6.5分(如私人名買),800萬,持貨30年升11.5倍《住宅契,博重建》
第1545(堅)成交: 土瓜灣十三街蟬聯街6號地舖成交800萬,租客先鋒車房,建築約700呎,實用面積505呎,闊18呎,深約25呎,市值租金約
每月2萬,約3厘回報。 業權份數1/32。 此舖為住宅契。
此舖(住宅)成交紀錄:
- 1989年3月7日以64萬買入
- 1989年1月24日以62萬成交
- 1961年12月21日以4萬第一手買入
非舖契,是住宅契。 如果有限公司買入,要繳付30%的印花稅。鎖三年。 近木廠街及馬頭角道的商舖,才是舖契。
馬頭角十三街,是位於香港九龍馬頭角的一系列街道統稱,而非正式的街道名稱。十三街由13條街道組成,合為馬頭角傳統舊區,兼車房集中地,歷史悠久。它們分別為:
- 街區北面的主要道路木廠街
- 街區南面的主要道路馬頭角道;
以及其中的11條舊區街道(由西至東順次序排列):龍圖街、鳳儀街、鹿鳴街、麟祥街、鷹揚街、鵬程街、鴻運街、蟬聯街、燕安街、駿發街及鶴齡街。
十三街的最大特色亦在於當中11條全直街道,可見每條街的字首均為中國傳統有吉祥兆頭之動物(龍、鳳、鹿、麒麟(麟)、鷹、鵬、雁(鴻)、蟬、燕、馬(駿)及鶴)。而且,所有街道上的建築均為樓齡超過50年的舊樓。近年,由於十三街樓宇連年失修,居民促請政府盡快成立業主立案法團,以解決維修問題,但未能成功。
十三街的重建問題,多年來皆存在爭議,項目由香港房屋協會進行樓宇更新大行動。
據粗略估計,單是十三街內的車房數目,便有超過190家。這群車房由於密度實在太高,故市區重建局仍需對重建十三街項目作更深入研究,並需予業主商討業權及賠償問題。
成交比較:
- 鳳儀街21至23號/龍圖街22至24號地下22號舖(向龍圖街),新鋒汽車服務,建築面積約700呎,闊約18呎,深約28呎,簽約日期2019年8月29日成交750萬,樓齡約60年,業權份數1/32。市值租金約每月2萬,約3%回報。
- 2018年8月, 鳳儀街25號舖,成交800萬
- 2018年5月,龍圖街18號舖, 成交650萬
- 2018年1月,龍圖街6號舖,成交550萬
商舖業主/經紀放舖熱線 (直接聯絡我): WhatsApp +852 9036 1143
康業信貸快遞,業主按舖/按樓熱線2110 2110 (My family business,聯絡 Bonita Tsui,話李根興介紹)
盛滙投資商舖基金/買舖/租舖/放舖熱線: 2830 1111 或 whatsapp +852 90361143
盛滙商舖基金 Bridgeway 網頁 www.bwfund.com
李根興創業之友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Network/
李根興商舖之友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primeshop/
李根興 youtube 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N66AnLghXESgCDIsz-3Nw
購買李根興兩本舖書
(1) 「買舖 要買得 PRO」書($198)
(2) 「買起金磚頭 - 商舖投資煉金術」($128),可透過以下渠道:
(1) PayMe at 9745 3555
或
(2) 永隆銀行戶口
020-644-0000-3123
(Bridgeway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付款後,請留你的地址給我們,我們會馬上郵寄給你。或你可到我們盛滙辦公室領取。 中環皇后大道中16-18號新世界大廈一期1502至3室。電話 2830 1111。我會親筆簽名給你。多謝!
#十三街舖,#博收購舖,#土瓜灣舖
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李根興 Edwin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錄影日期: 2019年9月17日(星期二)11:25am
今日曝光,感覺7.5分(如果私人名買),750萬,持貨7年升206%《十三街舖走一轉》
第1522(堅)成交: 土瓜灣(十三街)鳳儀街21至23號/龍圖街22至24號地下22號舖(向龍圖街),新鋒汽車服務,建築面積約700呎,闊約18呎,深約28呎,簽約日期2019年8月29日成交750萬,樓齡約60年,業權份數1/32。市值租金約每月2萬,約3%回報。
非舖契,是住宅契。 如果有限公司買入,要繳付30%的印花稅。鎖三年。 近木廠街及馬頭角道的商舖,才是舖契。
馬頭角十三街,是位於香港九龍馬頭角的一系列街道統稱,而非正式的街道名稱。十三街由13條街道組成,合為馬頭角傳統舊區,兼車房集中地,歷史悠久。它們分別為:
- 街區北面的主要道路木廠街
- 街區南面的主要道路馬頭角道;
以及其中的11條舊區街道(由西至東順次序排列):龍圖街、鳳儀街、鹿鳴街、麟祥街、鷹揚街、鵬程街、鴻運街、蟬聯街、燕安街、駿發街及鶴齡街。
十三街的最大特色亦在於當中11條全直街道,可見每條街的字首均為中國傳統有吉祥兆頭之動物(龍、鳳、鹿、麒麟(麟)、鷹、鵬、雁(鴻)、蟬、燕、馬(駿)及鶴)。而且,所有街道上的建築均為樓齡超過50年的舊樓。近年,由於十三街樓宇連年失修,居民促請政府盡快成立業主立案法團,以解決維修問題,但未能成功。
十三街的重建問題,多年來皆存在爭議,項目由香港房屋協會進行樓宇更新大行動。
據粗略估計,單是十三街內的車房數目,便有超過190家。這群車房由於密度實在太高,故市區重建局仍需對重建十三街項目作更深入研究,並需予業主商討業權及賠償問題。
業主/經紀商舖放售熱線: whatsapp 90361143
此舖成交紀錄:
- 2012年2月3日以245萬買入
- 2009年10月16日以121萬成交
- 1999年7月8日以112.2萬成交
- 1998年1月5日以187萬成交
- 1961年3月21日以3.5萬第一手買入成交
成交比較:
- 2018年8月, 鳳儀街25號舖,成交800萬
- 2018年5月,龍圖街18號舖, 成交650萬
- 2018年1月,龍圖街6號舖,成交550萬
聯絡我 WhatsApp +852 90361143
康業信貸快遞,業主按舖熱線2110 2110 (我 family business,聯絡 Bonita Tsui,話我介紹)
..........
發展區「商舖考察團」(限十位),地點新界/九龍
9月27日(五)3pm - 6pm
(只適合持有八百萬以上資產人士參與)
報名方法:
電話: (852) 2830 1111 (Suki/Monica)
電郵: cs@bwfund.com
Whatsapp: (852) 9218 5223
........
盛滙投資商舖基金/買舖/租舖/放舖熱線: 2830 1111 或 whatsapp +852 90361143
盛滙商舖基金 Bridgeway 網頁 www.bwfund.com
李根興創業之友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Network/
李根興商舖之友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primeshop/
李根興 youtube 商舖創業及投資分享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EN66AnLghXESgCDIsz-3Nw
購買李根興的「買舖 要買得 PRO」書,請付款$198,透過以下渠道:
(1) PayMe at 9745 3555
或
(2) 永隆銀行戶口
020-644-0000-3123
(Bridgeway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付款後,請留你的地址給我們,我們會馬上郵寄給你。或你可到我們盛滙辦公室領取。 中環皇后大道中16-18號新世界大廈一期1502至3室。電話 2830 1111。我會親筆簽名給你。多謝!
#為何只得車房,#十三街舖,#土瓜灣舖,#博收購舖
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港歷史.話你知】房屋問題困擾百年?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原來初期居屋,不設補地價,到後來推出租置計劃, 資助出售房屋有咩演變? 3 房屋問題 一直困擾港人,但本港又點解「好夠運 ... ... <看更多>
香港房屋問題歷史 在 【港歷史.話你知】房屋問題困擾百年?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開埠初期嘅居住環境密集,同#疫情傳播有咩關係,對今日又有咩啟示? 所以話,要知古先可以知今。而 房屋問題 係本港深層次矛盾根源之一,經濟學者王于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