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的巨浪中,保衛 #香港字體 的造字師】#全文閱讀:https://bit.ly/3zzBOtc
「一個時代的情緒需要一些新字體作為出口。」90後的Roy Chan是一位字體設計師,見證字體成為了捍衛本土文化的符號。營運字體專頁的首一年半,他造出了約200款美術字,近日則埋首製作「#思緒重生體」──這款「有火」、「有痛感」、棱角分明的新字體逐漸在他腦海成形,新字體安份守己地把煴火留在正方宮內,但一旦被入侵就奮力還擊。是字體,也是香港人。
字體一直是香港風貌的一部分。八、九十年代,街頭書法家 #李漢 的字遍佈香港招牌,兇猛粗豪。李漢去世後,他摯友的兒子李健明用近5年把字體修復,成為「#李漢港楷」。他認為這些形象帶點「惡」的招牌字,象徵了舊香港那種「別欺負我」的精神。
造繁體字難,在香港造繁體字更難……兩位在香港堅持造字工作的人,從字體中看到了什麼價值?當自由收縮、文字被禁,他們擔心一個字體也會被禁的未來嗎?https://bit.ly/3zzBOtc
#延伸閱讀
【梁敬文,和他發起的「香港人造香港字」運動】https://bit.ly/3u5X5tu
★ 付費支持我們,撐起一片更廣闊的自由空間:http://bit.ly/2wVfM6g
★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六週年 #新開端 #香港製造 #設計 #影像 #字體 #繁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泡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的懂繁體字 但卻寫不出來 真的很神奇的事情~ 我就要來看看 台灣人寫不寫得出簡體字!! ░░░推薦影片░░░ 《明天會更好》cover 蕭小M feat.網紅朋友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3VgyhiVxI 【麵Talk】在台灣看醫生竟然這麼幸福?...
「香港用繁體字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泡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Ocean拍片教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Fw: [問卦] 香港人是用粵語字還是繁體字? - 看板HKMCantonese 的評價
- 關於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茶里- 許多網友知道我是香港人後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香港人繁體字 -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有感而發】關於語言
Netflix的Ashes of Love經常在我的Netflix homepage彈出來,見到Nana媽咪講得咁正,真的想睇下 🙈
不過中式古裝劇部部都幾十過半百集。。。
真係煲到海枯石爛都未煲完。。。
唔敢亂開始 💀
Share依篇主要是非常認同Nana媽咪其中想仔女識中文的原因,
就是能夠具備欣賞中文言辭之美的能力。。。
但這個願望真的是非常advanced
要培養對中文的興趣不容易。。。
在香港長大的小朋友又有幾多真正愛中文呢?!...
見盡不少急不及待想以後都不用讀中文科,
是課程令大家討厭了中文嗎?
移民到外國生活後想小朋友繼續學中文,
在友page都見到人惡意留言話頁主想仔仔將來拎住英國護照返去祖國建設(言下之意是著數攞盡)。
廣東話、繁體字、中文書法仍然是我希望能在文化傳承的東西。
而不是純粹想小朋友識多個語言、將來有多些「優勢」這種功利主義。
記得在Bedford學車時,當時Local的教車師傅是位英國出生的孟加拉裔女士(孟加拉裔移民第3代) 。她也分享作為Muslim, 她非常著意要她的兒子學阿拉伯文,因為他們學經文的原文!
當下有點搞不通到底她的兒子要學多少種語言?
對於語言上的無知,有時真的覺得自己很井底 🙈
孟加拉的母語是甚麼呢?
沒想到穆斯林原來要學阿拉伯文 😅
記得以前其中一個flatmate是印度人,
我發現自己唔知印度的「國語」是甚麼。。。
又或者「印度話」英文是甚麼 (⊙_⊙)
Indian, Hindu, Hindi
Islam, Muslim,
Bangladeshis, Bengali
有幾多人見過哂以上依堆字呢?
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隨著政治局勢的變化,現在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辯論已經透過網路媒體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開始有不同立場的網友去舉報或公開批評他認為不符合自己價值觀的某些動漫設定與故事,也有網友在網路上公開批評那些公眾人物在不同場合的立場表態。
但是最深入大家日常網路生活的,則是有人開始敏感地注意到不同中文表達詞彙的差異,並藉此來標籤化這些不同中文詞彙背後的意識形態。事實上,不同的詞彙用語多半只是表達出日常生活習慣的差別,還可以進一步表示出出生與成長地點的不同,距離真正的政治意識形態還有不小的距離。
不過,在文化與政治環境緊張的時候,語言,尤其是詞彙、用語這些能夠透過習慣用法連結到地域性與族群性差異的部分,就常常被拿來作為語言上「真實」的邊界。在歐立德的研究中,清代的乾隆皇帝就很常公開強調滿洲人使用滿語與滿文對於滿洲文化與族群認同的重要性。在台灣的戒嚴時期依然,政府規定所有人都只能使用國語以及國語的詞彙,不能使用自己的母語及詞彙。由此可見,語言大多數被作為邊界使用、對待時,常常都是為了某些政治或文化意識形態的目的出發的結果,而不是自然形成的區分。
--------------------------------
「好聰明的中國人,好優美的中國話...?」隨著中國在東亞的強勢崛起,中國用語和當代流行語的傳播,近幾年也常在「華語圈」之中形成討論;而最引起論戰與焦慮的,莫過於中國用語可能帶來的文化侵略問題。實際上不只是因為政治與歷史鳩葛的台灣,在「被統戰」的生存困境下對語言的滲透感到威脅,東南亞的華語使用也曾因為「說中國話」的問題而困擾——中文會不會改變原有的在地文化認同?該說什麼樣的中文才是「正確的」?而在馬來西亞,更因此有了「規範標準華語」引起的認同之爭。
不過逆向回看中國,卻也能發現類似的焦慮感。直到近年,中國官媒都還有保護「純潔漢語」、少用外來語和流行語的社會檢討,以免汙染了原本純淨的國語。而身受漢字影響的日本,也曾有保守派認為大量的外來語破壞日本文化傳統,而有所謂的「國語防衛」的對抗概念;儘管論述未必精確,但實際生活面上,確實出現了老年世代對新聞資訊的各類新外來語難以理解的困境。但純潔的語言存在嗎?在語言使用的背後,又是什麼樣的身分建構與文化認同之戰?
語言與政治的關聯不只呈現在台灣與中國的兩岸關係上。在馬來西亞華人間,許多詞彙的使用也在某程度上反映了他們如何看待「中國政權」及其對自身認同的文化焦慮。如果粗淺地以世代差異來做區分,1980年代以前的馬來西亞華人大多使用繁體字和注音,以現今的中年世代而言,他們當時學習的拼音法是注音拼音,而非漢語拼音。
馬來西亞最早的華人私塾可以追溯到1819年在檳城成立的五福書院,當時是使用方言教學。此外,來自不同省份的華人也紛紛成立會館,如福建會館、海南會館等等,使用原居方言進行溝通是當時凝聚原鄉意識、溝通情感的方式之一。而繼中華民國成立、五四運動後,大馬的學校書院紛紛跟隨中國開始把教學語言由閩粵等方言,改為中國國語──現代標準漢語。 一直到1980年代,當地華文學校隨後也轉向簡體漢字與漢語拼音的學習。
在流行文化方面,粗略而言,80至90年代的馬來西亞華人多受日本、香港和台灣文化影響,特別像是同樣使用華語的台灣流行文化,如偶像劇、流行音樂,同時也作用在語言的使用上。不過在2000年後出生的華人,所接觸的流行文化大多來自中、韓,尤其是中國,相關的古裝劇、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陸綜的興起等,也讓當地華人在用詞上更受中國影響。如「拉黑」、「小哥哥」、「牛逼」等詞彙也常流通在年輕人之間。
雖然在華文用語上會因著政治和流行文化的輸入而受影響,但與新加坡「Singlish」(新加坡式英語)的狀況相同,也不能忽略來自馬來西亞當地各族群雜揉而生的口語用法及音調上的差異。使用者未必在表達時都能意識到這些詞彙的流變和傳播歷史,但可以相信的是,其中所反映出的認同或是文化親近性可從中見得。
像是留學台灣與中國的華人,慣用詞彙就有所不同,這並不能代表使用者的政治認同,但時而也會成為大馬華人之間識別認同的指標。雖然大多都是帶有偏見的觀察,但也可以視為語言回過頭來影響人們對政治的看法。
如上所述,馬來西亞的多元文化讓其華語時常夾雜著著不同的方言、英文和馬來文等,這可以被視為具有當地特色、靈活性的語言,但反對者也將之視為不規範華語。
2020年底,一家補習中心在臉書上分享了一則關於「華文用詞規範」的貼文,希望學生們不要使用口語化的中文,並且也列出相關列表,將當地口語化的「不規範用詞」對照以中國為主的「規範用詞」,如將巴剎改為「市集」、有料改為「有學問」、大紅花改為「木槿花」等。此貼文最終引發了批評聲浪,迫使補習班刪掉該則貼文。
其中的爭議在於,有認同者覺得需要有一套規範的語言和標準,但反對者認為為何規範化得以「中國」為標準,反而會喪失其語言的靈活性和地方性。與台灣「母語運動」相似,馬來西亞歷年也有「多說福建話運動、粵語運動」,憂心其他強勢語言,將掩蓋自身語言的呼聲。反之,也有「講華語運動」提倡多說華語,少說方言。
這些呼籲的背後邏輯,都代表了語言背後所乘載的價值是否受到重視。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393329
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泡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看的懂繁體字
但卻寫不出來
真的很神奇的事情~
我就要來看看
台灣人寫不寫得出簡體字!!
░░░推薦影片░░░
《明天會更好》cover 蕭小M feat.網紅朋友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3VgyhiVxI
【麵Talk】在台灣看醫生竟然這麼幸福?!你所不知道的大陸醫療 / 泡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F-lv1UWbNM
【麵Talk】被同化?大陸妹子來台灣之後的變化~ /泡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s4r6FWWfZQ&t=45s
【麵Talk】生小孩的話!選台灣籍?大陸籍?網友問答 / 泡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lla9eFJwHw

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Ocean拍片教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純粹很多朋友看見我的器材都貼了標籤,第一個反應會覺得很特別。其實純粹是實際需要。當你的器材多起來,不貼標籤真的會很混亂。鏡頭蓋、電池、電線這些丟了都不知道?。我用的標籤列印機就是這個,純粹好用。
△ 每星期上載新片!記得訂閱!△
?熱愛拍片嗎?加入「拍片俱樂部」!希望能有BB入門級到大師級人馬加入,人人互相幫助!?
https://goo.gl/s5H2vS
??拍片俱樂部香港 WhatsApp Group:
https://chat.whatsapp.com/J6awvwy7HZt5NabsjliHjx
??拍片俱樂部馬來西亞 WhatsApp Group:
https://chat.whatsapp.com/7iqG6SyczFWHELMvK8JpJb
?拍片俱樂部微信群:
https://weixin.qq.com/g/Akal2a2BacZyubx8
?影片的音樂從Artlist上取得?
這優惠連結給你兩個月免費使用Artlist音樂(原價一年$199USD) ?
https://bit.ly/2Ktvrlw
我用的主要器材:
? Panasonic GH5 http://amzn.to/2Dslstn
? Rode Videomic Pro+ http://amzn.to/2EUJw5i
? iMac 27" 5K http://amzn.to/2DRT1To
? Sennheiser HD 25-1 II http://amzn.to/2Bf8kT8
? Sennheiser AVX http://amzn.to/2FYAhCq
其他連結:
◎ PATREON https://goo.gl/KH4ZUu
◎ FACEBOOK https://goo.gl/CWohwr
◎ BLOG http://www.oceanvideotutorial.com
◎ 製作公司OTION PICTURES http://www.otionpictures.com
#影片製作

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茶里- 許多網友知道我是香港人後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简体字其实是由繁体字衍生而成的中文字体,排斥简体字某种意义上而言等于排斥中文。请不要嫌使用罗马字拼音的我们很麻烦而排斥我们。我想告诉各位的是, ... <看更多>
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香港人繁體字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大陸人幹嘛用繁體字?南寧街頭還能找到繁體字嗎?Simplified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我是杰少】. ... <看更多>
香港用繁體字嗎 在 Fw: [問卦] 香港人是用粵語字還是繁體字? - 看板HKMCantonese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JjfWAQr ]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香港人是用粵語字還是繁體字?
時間: Fri Jul 4 20:03:19 2014
※ 引述《tigerblue002 (天狼哥)》之銘言:
: 為什麼有香港人用粵語字
: 有人又用繁體字
: 到底他們用的是什麼?
你要這樣理解「漢字」.
首先漢字就只是文字, 他並不專屬於任何一種語言.
所以, 中國大陸, 日本, 港澳, 臺灣, 韓國, 甚至越南, 他們都使用漢字
, 但是語言各自都不同, 他們會用自己的讀法去讀一個漢字. 一個「武」
字, 國語, 日語, 粵語, 韓語都有不同的讀法.
通用的漢字是沒有固定的讀法的, 每個語言都可以發展出其讀法.
但是每個語言本身也有一些字, 詞語, 意思, 是其他文化沒有的, 則這些
文化會基於自己的需要, 擴充漢字. 例如日本創造出漢字「山卡」, 這是
其他漢字沒有的, 粵語字不用說了, 漢字是可以擴充, 可以增加的.
至於「繁體字」或「正體字」, 其實就是漢字最傳統的集合而已, 這代表
了從漢朝以降存在最久的漢字們. 所以各方漢字, 他大部份都是繁體字或
者跟繁正體字相似, 例如韓國漢字就和繁正體字幾乎一樣, 越南用的漢字
也是, 日本的漢字雖然變化較多, 但是本質上也非常接近. 故此繁正體字
最適合的名稱應該是「傳統漢字」.
香港書面語, 和臺灣的書面語, 則是和繁正體字的本集變化度較少的文化
, 但香港有較多的粵語字, 而臺灣偶然也會加入注音符號.
至於簡體字, 與其說是取代傳統漢字(至少其他漢字文化, 如日本, 韓國,
當使用漢字時, 還是必須以傳統漢字為本源), 他更像是一種漢字的擴充包
, 雖然擴充得比較多, 但他其實是增加漢字的總數. 而不是減少.
語言是語言, 文字是文字, 香港用的, 是根據粵語文化擴充過的傳統漢字,
未來再有別的語言發展起來, 則他們也會加入自己專用的漢字的.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04475402.A.6B5.html
「on9」直接就不是漢字了.
八卦是當香港人說「傻的嗎」的時候, 其實就是用漢字去寫出「on9」.
※ 編輯: chenglap (61.18.51.226), 07/04/2014 20:12:32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LeftLiberist (123.202.81.45), 08/13/2014 00:58:4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