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司機對Youtuber希比替別人入咪錶的舉動恨之入骨,認為會助長車位嚴重短缺的問題;但亦有司機因為希比的幫助而避過抄牌一劫,一直對他心存感激。這種「救車」的做法實在很難斷定是對是錯,但香港道路規劃設計差劣,車位嚴重不足,的確是不爭的事實。
全文:https://s.nextmag.hk/e/41zfyIRm2eb
-----------------------------
💪#和你撐壹仔計劃 每月$300起
https://s.nextmag.hk/e/qvtlf3GXn7
📣 #號召有心人 請香港人睇壹週刊
https://s.nextmag.hk/e/3DCMTtOQr6
-----------------------------
🦠武漢肺炎專頁🦠
緊貼防疫資訊!與你遠離瘟疫 睇清官謊!
https://s.nextmag.hk/e/F2Kry67L03
-----------------------------
🇬🇧英國移民、升學、就業、買樓生活資訊
加入走佬去英國 - BNO 5+1 移民資訊研究所:https://bit.ly/2D9QsjG
-----------------------------
#專題 #壹週刊 #抄牌 #違泊 #咪錶 #希比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萬的網紅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
香港道路 規劃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革新香港交通規劃分享會】
立即報名: http://bit.ly/2SG7UBB
連接十八區單車徑、拆除行人欄杆等倡議,背後代表著「以人為本」的交通規劃。經歷2019年洗禮,很多香港大眾期望不再依賴港鐵,亦正是改變香港通勤模式同交通規劃的好時機。
如果你希望有一日,能夠在市區安全又舒服踩單車返工。如果你覺得街道設計,應該更加重視行人—令行路舒服之餘,過馬路亦應該要直接、可達與安全。
歡迎參加今個星期六「革新香港交通規劃」分享會,與大家分享在近年講者在香港與及外地蘊釀出來交通規劃新想法,促成香港期待已久的「街道變革」。
是次活動歡迎有心革新香港道路交通規劃設計的朋友參與,一起交流香港嘅交通規劃同街道設計的想法、與及新一年民間有何可能性,令行人同單車使用者有更合理待遇,減少對單一交通工具依賴,與及探討交通規劃可以扮演之角色。
日期:1月4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半至5時正
地點:已變更為 旺角彌敦道642-646號陶德大廈2樓646室(旺角站 E出口)
名額:70位(名額有限,先報先得,額滿即止)
分享講者:Justin Yim (英國剛開始從事運輸規劃一年左右,工作經常涉及單車與行人網絡的規劃及設計,希望能為有志推動街道變革嘅同路人提供建議。
立即報名: http://bit.ly/2SG7UBB
-\-\
☂️ 月捐眾籌進行中 (90%),仍需大大力支持推廣!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 新設本研 Telegram Channel 立即追蹤!
https://t.me/liberinfo
香港道路 規劃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革新香港交通規劃分享會】
立即報名: http://bit.ly/2SG7UBB
連接十八區單車徑、拆除行人欄杆等倡議,背後代表著「以人為本」的交通規劃。經歷2019年洗禮,很多香港大眾期望不再依賴港鐵,亦正是改變香港通勤模式同交通規劃的好時機。
如果你希望有一日,能夠在市區安全又舒服踩單車返工。如果你覺得街道設計,應該更加重視行人—令行路舒服之餘,過馬路亦應該要直接、可達與安全。
歡迎參加今個星期六「革新香港交通規劃」分享會,與大家分享在近年講者在香港與及外地蘊釀出來交通規劃新想法,促成香港期待已久的「街道變革」。
是次活動歡迎有心革新香港道路交通規劃設計的朋友參與,一起交流香港嘅交通規劃同街道設計的想法、與及新一年民間有何可能性,令行人同單車使用者有更合理待遇,減少對單一交通工具依賴,與及探討交通規劃可以扮演之角色。
日期:1月4日 (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半至5時正
地點:已變更為 旺角彌敦道642-646號陶德大廈2樓646室(旺角站 E出口)
名額:70位(名額有限,先報先得,額滿即止)
分享講者:Justin Yim (英國剛開始從事運輸規劃一年左右,工作經常涉及單車與行人網絡的規劃及設計,希望能為有志推動街道變革嘅同路人提供建議。
立即報名: http://bit.ly/2SG7UBB
--
☂️ 月捐眾籌進行中 (90%),仍需大大力支持推廣!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 新設本研 Telegram Channel 立即追蹤!
https://t.me/liberinfo
香港道路 規劃 在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三立新聞 #消失的國界 #李天怡
➲ 世界微光看更多 http://act.setn.com/worldlight/
➲ 深度節目及國際時事都在這裡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
➲新聞HD直播 三立LIVE新聞 https://goo.gl/7FaFJW
➲追蹤消失的國界粉絲團:http://bit.ly/SETBorderlessWorld
➲驚爆新聞線 爆內幕追真相 https://goo.gl/qnrjSt
➲政論第一品牌 新台灣加油 https://goo.gl/Hthr3e
➲雲端秘檔揭秘辛解碼真相 https://goo.gl/vi3Gzd
➲美食趣遊必看54Free食代 https://goo.gl/bSdR3e
#國際新聞 #國際局勢
香港道路 規劃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每經過一塊聳立於道路旁的路牌,不論其顏色是藍、綠、黃色,不論被馬路的沙塵掩蓋、被陽光曬得褪色,抑或光鮮亮麗,對Gary而言,都盛載著不同的故事。他總能夠從路牌的顏色、字體、排位、中英文字元大小、路牌身處的位置等等元素,講出那塊路牌的特色、故事、演變歷程等等。
Gary自小就喜歡發堀埋藏於道路、路牌之中的故事,他更創立民間組織「道路研究社」,集合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為道路發展出一分力。
這份熱誠,出自他多年以來對於香港道路的興趣與專注;這份專注,有一部份卻原來出自一個屬於自閉的症狀——亞氏保加症。
「巴膠」童年
「記得小學三年級時,一位醫生突然跟我說我有亞氏保加症,是輕度自閉症的一種。當時其實不怎麼困擾著我,因為年紀太小,根本不知道是什麼。」Gary憶述起自童年時代就出現的人生轉捩點,說得輕鬆平常,彷彿醫生只是跟他說他患了感冒似的。
據藥物教育資源中心於2019年的文章指,香港約有一到兩萬宗亞氏保加症個案,患者(有時被稱作「A仔」)大多在與人溝通、待人接物方面會有困難;卻同時會擁有高於常人的智力、記憶力等。目前尚未有藥物能夠根治,只能循緩解專注力不足、穩定情緒去紓緩症狀。
「小學時其實問題不大,尚未成長到需要擔憂學業的年紀,頂多只是怕考試考不好,父母會責罵;在社交上,當時也有志趣相投的朋友。」Gary以奇怪來形容他們朋友的圈子:「我們班上有某幾位同學喜觀巴士,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巴膠』,於是我們自成一角,每天聚在一起聊巴士。」對於其他同學朋友,Gary沒有印象,亦滿不在乎。
成績欠佳的青年,到今日的IT男與社長
直到中學時期,因為先前參與社交技巧的工作坊,在與人溝通方面,Gary尚且能夠應付;「A仔」的身份與症狀,卻開始為Gary帶來學業煩惱:「好記得在學校有些科目,無論我多用功,把平常玩耍的時間都用在溫習之上,都仍然無法合格。」學校曾經叫他考慮退學,報讀職訓課程,早日為就業作好準備。然而,在職訓學校找不到喜歡科目的Gary,最後沒有聽從學校意見,輾轉之間到了澳洲升學。
Gary成功在澳洲取得大學學位,現在回流香港,從事資訊科技工作。回想到澳洲學習的經歷,他感覺鬆了一口氣:「當地的教育制度,比起香港更能照顧不同需要的學生,也有著更多比較有趣的科目,讓我也能找到自己的專長。」於是Gary開始放下心中成續久佳的顧慮,一邊修讀感興趣,亦力所能及的科目,一邊開始自己研究起港、英、澳三地不同的道路規劃。直至今日,Gary與道路研究社的伙伴,經常會解答市民大眾的疑難、也會就著設計、擺位欠佳的路牌向路政處、運輸處投訴。他們去年更出版書藉,科普道路標誌及交通設計的基本知識。
可以說,因為遠行澳洲,讓Gary走在一條相對平坦的道路之上,在就業市場、在社會上,都能找到自己的崗位。
香港融合教育的處境
澳洲的高中課程,有著法學、環境研究、多媒體研究、心理學、工作室藝術、舞蹈、戲劇、訊息系統等三十多個專業且分類仔細的範疇供學生選擇;反觀香港,即使政府為SEN(特殊學習需要)學童推行融合教育逾二十年,當初校方給Gary的建議,卻仍然是「不如退學去讀職訓局」。這不單是學校的問題,畢竟香港大部份中學,學生能夠選讀的科目,不外乎文、理、商、工四個大類別,與上述澳洲教育的豐富及仔細程度相去甚遠。
在今日的社會中,Gary最終尋找到自己立足之處,閒時亦能以路牌、道路研究的興趣與專長、以「道路研究社」創辦人的身份貢獻社會。Gary未曾想像過,要是當初沒有赴澳留學,今日會過著什麼生活。然而,香港SEN學童的處境,在融合教育的大方向下,他們的需要是否真的被照顧到,抑或有更多例子,是他們沒有如Gary一般幸運,能找到自己的方向與崗位,而在力不從心的位置上苦苦蹉跎、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