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戲院,儼如一種城市遺址,讓人記住香港曾經區區都有戲院的歲月。
在香港激烈的空間爭奪戰中,老店或戲院結業後,往往很快便有新的經營入主。即使建築物仍在,改為商場、超市、教會或老人院舍的不計其數。好容易便讓人遺忘從前都是星光娛樂重地。
但在發展步調和形態不一的社區內 ,間中仍遺留一些昔日戲院的痕迹,即使人去樓去,也不知哪天哪日會被清拆,卻成為社區的獨特印記。而僥倖得以不死的,棲身在商廈之間,變成日常一部分,也是另一種續命的出口。
身兼建築師、城市及攝影師,同時也是本地招牌保育平台「街招」 @streetsignhk創辦人之一Kevin Mak,在夏季號《就係香港》的戲院專題中,分別拍攝位於紅磡舊區內的寶石戲院,以及觀塘金茂萍和長洲戲院兩家早已結業空置的戲院。其中金茂萍於1978年開幕,位於秀茂坪曉光街,主要服務街坊,是典型的舊式街坊戲院,八十年代時更增添桌球室。到了九十年代秀茂坪開始重建,戲院也隨之結業,至今空置三十年。戲院乃是傳統單幢式建築,與高層屋苑並立,高矮形成強烈對比。空置二十年的長洲戲院,建於戰前,樓高兩樓,採用中式折衷主義建築風格,內有六百座位。在九十年代結業後,但至今仍然丟空。
至今仍然營業的寶石位於紅磡寶其利街,七十年代開張時,曾擁有一千四百多個座位,是區內規模最大; 到了九十年代,隨著電影業走下坡,樓下堂座影室和地下大被改為商舖,座位則減至433個; 大門口也大大縮小,需經由一條樓梯通往一樓的戲院大堂,異常隱蔽。2010年韓國集團購入營運權及翻新,並引入數碼放映及3D系統,卻仍保留舊有的人手劃位形式,不設電腦售票及劃位,而大堂仍保留原傳統戲院裝修,以白光管及雲石牆壁為主,更設有從前戲院常見的舊式出卡磅重機,寶石也以票價便宜出名,可以低於一般戲院票價觀賞首輪電影。
訂閱 https://shop.beinghongkong.com/products/%E5%B0%B1%E4%BF%82%E9%A6%99%E6%B8%AF%E3%80%8C2021%E5%B9%B4%E5%A4%8F%E3%80%8D
《就係香港》也可以在HKTV Mall網購!
https://www.hktvmall.com/hktv/zh/main/%E5%B0%B1%E4%BF%82%E9%A6%99%E6%B8%AF/s/H6143001
#2021就係香港夏季號 #戲院 #香港電影 #戲院建築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三個字講完,黑、澤、明。」跟攝影師之間的冷笑話,倒很足以形容眼前的京瓦──明明黑得深邃、暗處又見亮麗光澤。京都之雅恒久不變,有賴這千年守護古都之樑脊。惟面對時代變遷,現在竟落得只剩一人死守絕藝的困境。 「做這行四十多年了,由明治四十四年開始,一直到五年前爸爸過身,我就正式接手。」淺田晶久被稱為「...
「香港 出名 攝影師」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陳又津 YuChin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著名攝影師吳章建的「香港故事」 Renowned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文化後浪】首位華人奪國際年度風景攝影師冠軍24歲香港 ... 的評價
- 關於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那些年的银色世界- 梁海平,香港60至80年代的著名攝影師。 ... 的評價
- 關於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香港攝影師~Model 交流平台 的評價
- 關於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香港著名攝影師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在本地著名攝影師夏永康和知名造型師Sean K.的解讀下 ... 的評價
- 關於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Mobile01: 首頁 的評價
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陳又津 YuChin Che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書新朋友:《我台北,我街道》】
在父親節前夕收到《我台北,我街道》,我最好奇的是其他作者寫什麼,台北這座城市對他們來說有什麼意義。當初接到邀稿,編者是我很尊敬的作家胡晴舫——關於移動這個主題,她敏銳、不流俗的視角深深啟發了我,文學可以擁有比身份政治更廣闊、更細膩、更誠實的詮釋。
「不在台北的人生,我曾經問過自己是否懷有鄉愁,答案是沒有。」
「或許這也是台北人惹惱其他人的原因,臉皮超厚,缺乏自省。」
「我曾領悟,台灣教會我的事是人權,一個卑微個體如何在天地之間頂天立地,保存生存的尊嚴。但,我懷疑是台北教會了我包容。」
他人的台北這麼有趣,甚至是我所熟悉,讓我想大喊:「為什麼這不是我寫的?!」比方王聰威寫到在學校自助餐吃飯:「別的事情先不說,本來是一天三餐媽媽準備好的媽寶,如今離家在外得自己覓食,我才感受到吃一頓飽飯得花多少錢。(中略)月底真的沒錢了,跟大部分同學一樣多半吃泡麵過日,我也會只挾一道菜,十幾元便能度過一餐。」咦,我也挾過台大研一宿舍十九元的自助餐!但我們的時代明顯不一樣,物價是時空凍結了嗎?翻到推薦語,意外看自己的名字,原來我是作者群年紀最輕的——我這才發現,這本書可能不只是一座城市,它是奧運殿堂!這本書有詩、散文、小說,文章編排的難度很高,編輯瓊如說:「剛開始考慮文章輕重節奏、文類錯落,後來加入法國攝影師余白的照片,又考慮照片與文章的搭配,還有盡量讓詩作右頁起等等編排考量,順序至少排了二十次以上。」
當然,目錄的順序不代表名次,但容我在此放上選手(X)名單:
〖目錄〗
有些街道是春天繼母/言叔夏
再見一次也很好──唱片迷記憶中的羅斯福路四段/焦元溥
過了馬明潭──木柵路上那一日/張亦絢
台北石頭記/駱以軍
一個人的椰林大道/郝譽翔
也許春天,在街上──給藍,幾度流連的潮州街咖啡店和赤峰街路燈下的貓影/崔舜華
巫婆麵──古早深夜的基隆路小巷洞穴/王聰威
豪情二三六/楊佳嫻
男孩路的賊/羅毓嘉
懷寧/王盛弘
問潮──關於重慶南路的提問/吳鈞堯
未定版城市/陳宛茜
若有一部時光機/馬世芳
錄像機構,在中山地下街/馬翊航
赤峰街,夢遊仙境/陸穎魚
台北學洋派的一場夢──敦化南路的前世今生/馬欣
西藏路──我心底流動的一條河/何致和
站在檳榔路有冤魂的後山指認自己的家像一個新婦/顏訥
七星池祕境/陳又津
台北私記憶/陳雨航
我這回寫的七星池,不是一條叫得出名字的街道,卻也是層層疊疊的記憶。幾年前參與「北投異托邦」藝術計畫,寶可夢正夯,大家跑去北投公園抓寶,我寫了〈老兵寶可夢〉。當時温又柔寫北投公娼,不只是那個時代,還有她後來的人生,讓我很震撼,原來有這種寫法。除了故事,也感謝友人(怕他被罰鍰,不提名字)讓我看見七星池的青青草地。
我想以這則小說,紀念友誼、紀念人生、紀念青春、紀念貓、紀念被箭竹掩埋的告示牌,喔,還有奇怪的新興宗教。謝謝主編晴舫給予的空間,編輯瓊如為一本書做了二十人份的努力,還有香港——畢竟沒有《我香港,我街道》,就不會有我眼前的這本書。
你可以按照順序讀,也可以翻開任何一頁就開始,就像是拜訪一座城市時,你會做的那樣。
-
#我台北我街道
博客來 https://pse.is/3j4s6q
金石堂 https://pse.is/3lhhvw
誠品網書 https://eslite.me/3l3yxj
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Journey into the Himalayas 🏔
這個月的NTS Radio節目邀請到了來自西藏邊境的北印度拉達克 — 聲音藝術家 Ruhail Qaisar,擔任後40分鐘的客座mix。讓我驚艷的是他節錄了來自英國攝影師Tim Malyon的圖像聲音,來為此介紹拉達克當地的文化與風景,像是旅行到了喜馬拉雅 🦬。
前20分鐘由我來播放台灣實驗音樂製作人的作品,與一首來自原住民的民歌“從現在起 Paiska laupaku”。 其中也收錄了我的一首尚未發表的現場錄音。
敬請收聽🎧 : https://www.nts.live/shows/meuko-meuko/episodes/meuko-meuko-21st-june-2021
————————————————————————
藝術家介紹:
Ruhail Qaisar 是來自印度拉達克的自學多媒體藝術家和聲音製作人。 他專注於聲音藝術和實驗電影製作。 自 2016 年以來,他一直以他以前的演出名稱“Sister”在印度各地演出。
作為一名聲音藝術家,他透過結合白話詩和即興創作來探索記憶的局限、代際關係和潛意識的運作。
他的作品專注於傳遞事件和當地神話中的記憶,這些記憶是他在拉達克偏遠村莊長大的回憶而發展,他被後工業時代的噪音和令人不安的電子設備所影響,而加以融合在他的創作中。而他在今年的 “CTM Festival :Transformation”參與了線上的«黑客實驗室多語言演出»的項目 {Quz民hi辩 क्शन化證कॉ} https://youtu.be/gb2SoniqlCI
目前他在香港的HKCR線上電台進駐,他的節目《The Hounds of Pamir》在他自己的節目中,取材於零度以下的氣候、以當地的聲音採集和絲綢之路的音景,進一步擴展到邀請來自各地的藝術家們,在全球範圍內展示了與無數場景、集體和個人的合作。
Ruhail Qaisar is a self-taught multidisciplinary artist and producer from Ladakh, India. His work focuses on sound art and experimental filmmaking. He has been performing all over India since 2016 under his previous moniker “Sister”.
As a musician, he explores the confines of memory, intergenerational trauma, and the operational swarm of the unconscious through the incorporation of vernacular poetic gestures and improvisation.
The work serves to transmit memories carried through events and local mythos as developed through his recollections of growing up in the remote villages of Ladakh, disturbed with spastic barrages of post-industrial noise and unnerving power-electronics.He also participated remotely in the “Musicmakers Hacklab” at “CTM Festival: Transformation 2021” . With the highlight being the multilingual feedback loop performance piece {Quz民hi辩 क्शन化證कॉ}
He is currently a resident at HKCR with his show The Hounds of Pamir, which started as 60-minute live sets drawing from sub-zero climes, local field recordings, and Silk Route travel journals, further branching into inviting guests from all over the globe showcasing collaboration with myriad scenes, collectives, and individuals despite the inaccessibility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andemic.
————————————————————————
🦅
Tracklist :
Meuko :
Perfect Blue OST - Virtual Mima
Moon Wu - 禪
Sabiwa - Something wrong
Utingling安居 - 鱘 Staghorn Coral
林建海.邱皓恩.江慧馨.邱永祿 - 從現在起 Paiska laupaku
Meuko! Meuko! - Unreleased
Ruhail Qaisar :
Ruhail Qaisar - Prophecies by the Matho Oracles for the year 2021
A.R Rahman - Dil Se Opening score
Tim Malyon’s Radio pictures of Ladakh - Closer to the Gods
Tibetan Folk Ensemble - Shing Yangrelo
A.R Rahman and Arvind Swamy - Udal Manukku Uyir
Bombay Jayashri, P. Unnikrishnan - Narumugaiyeh
Genocide Shrines - Triumphing of the Three Pillars
Mahakali Yoga - Aku Membentang Dosa
Tim Malyon’s Radio Pictures of Ladakh - The Leaping Lord of Wanla
Ruhail Qaisar - Ladakhi Funeral Rite
Tibetan Folk Ensemble - On Snow Mountain
Ruhail Qaisar - Scrambled radio signals transmitted from China received in Ladakh
.
Photo credits @wangyuorg @tim.malyon @iakkashaxul
#NTSRadio
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三個字講完,黑、澤、明。」跟攝影師之間的冷笑話,倒很足以形容眼前的京瓦──明明黑得深邃、暗處又見亮麗光澤。京都之雅恒久不變,有賴這千年守護古都之樑脊。惟面對時代變遷,現在竟落得只剩一人死守絕藝的困境。
「做這行四十多年了,由明治四十四年開始,一直到五年前爸爸過身,我就正式接手。」淺田晶久被稱為「京瓦最後一人」。位於京都伏見的工場有幾個貨倉之大,卻只得他跟太太二人,偌大的空間頓顯蒼白,跟這產業一樣凋零。
製瓦技術早於飛鳥時代(538年—710年),由中國傳入日本。早期只是寺院、城堡等貴族專用,一直至江戶年間(1603年—1867年)才普及為平民住家的建材。京瓦出名平滑堅固,沉實得來又帶光芒。除了普遍瓦片,古人也會製作家徽,以及置於屋頂、用以辟邪的鬼瓦,懂得做的人又叫「鬼師」。「鬼瓦自古已有,到平安時代演變成有角,鐮倉時代發展至雙角。江戶時代更講究,技師要在不用模的情況下,以全手工製作,很考功夫,但可以做得更立體。」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京都 #日本 #攝影師 #鬼瓦 #京瓦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這位才是真正的網絡垃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JYDx1GP-U&t=263s
Billie Eilish出賣靈魂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B1S2uy5Po&t=115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食人族電影拍攝被殺死的情侶
食人族電影拍攝被殺死的情侶 | 禁片真相
食人族電影被殺死的情侶 | 禁片真相
歐洲食人族禁片被殺死的情侶
破解歐洲食人族禁片被殺死的情侶
破解歐洲食人族禁片被殺死的情侶事件
破解歐洲食人族禁片被殺死的情侶真相
[禁片] 破解食人族恐怖片情侶被殺死真相
食人族大屠殺, 經典邪教電影
破解食人族邪惡禁片背後XX真相
[禁片] 破解食人族恐怖片演員被殺死真相
破解歐洲食人族禁片被殺死的情侶真相
The Hidden secret of Cannibal holocaust
大家好! 又是我暗網仔. 1年前在這個Youtube頻道開設這個 ‘黑色電視電影’ 系列挺受大家喜愛. 但至今已半年沒有更新. 所以今天就給大家看一看黑色影視中, 我覺得最Chan yun的一部...
(Carl Gabriel yorke)
(食人族大屠殺)
一個鏡頭pan過宏闊的亞馬遜熱帶雨林, 背景音樂一首溫柔的歌. 誰知戲中主角最後通通會被殺死然後食掉.
多個國家禁播的 ‘食人族大屠殺’ 最出名這個畫面(show clip) 令他成為7-80年代意大利食人片熱潮 最巨爭議的一部電影:
爭論3點:
1)導演被告上法庭因為有指: 爲了真實, 殺了片中的男女主角.
2)導演為真實感, 要求演員殺了多隻動物.
3)導演真是好lun變態.
(今天為體驗在森林中會否有危險/絕望的感覺, 就拍這段 ‘暗網仔記錄片’ 在我家附近的 ‘寶馬山’ 探險. 這?1985年曾有兩名外籍青年在此被姦殺)
Italian cannibal genre
‘食人族’ 類型片啟發於60年代意大利興起 的mondo電影. (‘偽記錄片’ )... 地點通常是peen遠國家, 題材是光怪陸離的民族,
目的是為令人震驚與不安.
(1972年啟發了第一部食人族電影 ‘Man from deep river’ )
講述英國記者被泰國一群食人族捕獲. 之後白人到落後國家被食人部落追殺, 變成這類電影的典型故事gah構.
食人族大屠殺也不列外:
大家好我是 ‘暗啊莫’
今天說一個在森林找麻煩的故事. 故事開頭這位來自紐約的‘人類學家’ 叔叔到 ‘亞馬遜熱帶雨林尋找一群已失踪很久的年青紀錄片拍攝人員. 到了之後發現他們腐爛的屍體在一群食人族的村子裡面.
跟食人族結為朋友之後, 叔叔把年青人拍下的記錄片帶回紐約. 播放的錄像就是故事正式的開始.
劇組4人: 導演兼男主角, 他女友女主角和兩名攝影師到 ‘亞馬遜熱帶雨林’ 拍有關食人族的記錄片. 為了有更精彩的畫面, 4人做出各種惡行: 包括: 殺害各種動物, 用槍射擊村民, 把村民的草屋燒毀, 輪姦女子, 等等...
最後他們被食人族追殺, 一個一個被肢解, 被食掉, 被強姦..最後男主角被殺死, 影片就完了.
看完影片後叔叔, 也感到很噁心決定把影片燒毀. 故事結尾想帶出的課題是: 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野人啊?
(第1點: 當年食人族大屠殺在米蘭上映第十天就被停播. 同時導演Ruggero Deodato被控告猥褻罪, 1981年1月在法國上映後因為杆上女子及幾位主角的死, 導演又被控告謀殺罪. )
(Play Gabriel yorke audio)
這是電影男主角Gabriel Yorke 30年後的訪問. 年青時一心在紐約當演員, 最後因為能到森林拍攝, 沒看清楚劇本就接了這部電影. 直到在亞馬遜河見到一隻人的大腿漂浮在水中才知道自己做錯了.
17:12(monkey killing)
拍攝時每一天他除身也會帶著護照, 飛機票, 和身上所有現金..除時也準備跑穿森林來逃走.
(森林中危機除時發生, 因為動物世界根本沒有規則. 1985年一對外籍情侶在這?被一群年輕人姦殺. 之後其中的犯人還偷了男死者的一對鞋, 原因除了獸性還有什麼?)
當時導演爲了令外間相信部片真的有死人, 要那班主角簽約一年內不能在任何媒體上露面. 最後爲了幫導演他們要上法庭和電視Ching ching, 表示自己並沒有死.
(但第二點: 雖然人沒事, 但食人族大屠殺另一大爭議是殺死的7隻動物)
為增強真實感: 肢解了1隻龜, 殺了一隻長鼻浣熊, 大蜘蛛, 大蛇, 小豬和兩隻猴子. 令到電影在多個國家難通過審查.
(20:51)
(第三點導演是否真的變態地拍了一部垃圾啊? 試問垃圾又如何成為經典呢?)
-cannibal holocaust themes of imperialism
這一幕是男主角覺得最難拍的一場戲. 因為他們需要輪姦一位村?面的女生. 之後就是這位女生造成整套電影最標誌性的一幕. 有指男主角們這些 ‘文明人’ 來森林裡的小村莊大開殺戒是對西方歷史 ‘帝國主義’ 的影射. 用科技mo力Chum jim人們的家yuen.
(最後導演想帶出的信息是... 野人kum suw是否真的只居住在森山中? 還是文明人本身也是, 或者更chan run因為我們的腦子更發達...但我們只是把它yun藏得很好而已...)
armie hammer
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京都—京都の匠單身年輕26代目講解伏見萬本鳥居 手工製鬼瓦40年京瓦師試3D打印 消失中的京都威尼斯「伊根」 舟屋漁村
一頭all back髮型,fit過健身教練的長谷川實,換來攝影師的心心眼,面對鏡頭卻相當怕醜。「我以前瘦很多的,比現在少15公斤!」不為美形騷肌,練一身肌肉只為神明做事。作為「伏見稻荷大社」的御用職人,家族26代守衞千本鳥居400年,日日抬着幾十公斤重的木頭上山,不說一句辛苦,「能做這工作,我們只有榮幸。」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1118/LH3UOBPROCASO6YQZYMJAF2E5Y/
「三個字講完,黑、澤、明。」跟攝影師之間的冷笑話,倒很足以形容眼前的京瓦──明明黑得深邃、暗處又見亮麗光澤。京都之雅恒久不變,有賴這千年守護古都之樑脊。惟面對時代變遷,現在竟落得只剩一人死守絕藝的困境。
「做這行四十多年了,由明治四十四年開始,一直到五年前爸爸過身,我就正式接手。」淺田晶久被稱為「京瓦最後一人」。位於京都伏見的工場有幾個貨倉之大,卻只得他跟太太二人,偌大的空間頓顯蒼白,跟這產業一樣凋零。
製瓦技術早於飛鳥時代(538年—710年),由中國傳入日本。早期只是寺院、城堡等貴族專用,一直至江戶年間(1603年—1867年)才普及為平民住家的建材。京瓦出名平滑堅固,沉實得來又帶光芒。除了普遍瓦片,古人也會製作家徽,以及置於屋頂、用以辟邪的鬼瓦,懂得做的人又叫「鬼師」。「鬼瓦自古已有,到平安時代演變成有角,鐮倉時代發展至雙角。江戶時代更講究,技師要在不用模的情況下,以全手工製作,很考功夫,但可以做得更立體。」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1118/4RV4IB2QGSFY2AF43EDUUXZR4U/
「海之京都」、「京都威尼斯」、「日本最美麗漁村」。多得網絡,伊根這個隱世絕景不再隱世,遊客趨之若鶩來印證照片上的唯美漁村,卻未必知道其實它正在逐漸消失。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71119/HC5OJKHO3DQ5EG5BIXP2TWKMKE/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京都 #伏見 #萬本鳥居 #京瓦 #伊根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文化後浪】首位華人奪國際年度風景攝影師冠軍24歲香港 ... 的推薦與評價
24歲嘅Kelvin Yuen成首位華人,奪國際年度風景 攝影師 冠軍,聽佢講吓遊歷世界嘅攝影經歷。 香港 邊度嘅風景又最吸引佢?睇片細聽Kelvin的攝影故事。 ... <看更多>
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那些年的银色世界- 梁海平,香港60至80年代的著名攝影師。 ... 的推薦與評價
梁海平,香港60至80年代的著名攝影師。60年代後期是邵氏電影公司的御用攝影師,到了1976年,他就擁有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影樓(Studio A... ... <看更多>
香港 出名 攝影師 在 著名攝影師吳章建的「香港故事」 Renowned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著名 攝影師 吳章建的「 香港 故事」 Renowned Photographer Francis Wu: A Hong Kong Story. 1.2K views · 8 months ago #康文署寓樂頻道 #Curatorstalk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