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兩三事
這幾天看到一些父母發言說:「看看那些選手,證明了小孩就是要逼,要堅持,才會有成就。」
雖然他們的觀念我也不會說不對,但是流露出那種「準備好要讓小孩吃點苦」的氣勢,有點嚇人。
運動選手的成就,大部分都是逼出來的沒錯,但是不一定是父母逼的,很有可能是自己逼的,
為什麼自己逼自己?因為有興趣,而興趣的背後,還有天賦。
小孩有沒有天賦,跟你的基因有關。
小孩有沒有興趣,跟你提供的環境有沒有啟發性有關。
小孩能不能被栽培,跟你給的資源有關。
小孩逼不動你就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有沒有逼錯方向?有沒有考量到他的個性和天分?
然後不要幻想你現在強迫小孩做他不喜歡的事,他長大一定會感謝你。
愛逼小孩的父母最喜歡拿馬友友來舉例,說馬友友長大很感謝他爸爸逼他練琴,
這世界上沒有幾個馬友友好嗎!
/
能夠成為為國出征的運動員,他們不是一般人。
他們不管是身體上或是心靈上都忍受了常人不能忍的痛苦、孤寂、壓力。
我覺得他們非常的了不起,在我眼裡是閃閃發光的人中龍鳳。
一個運動員得經歷的付出和犧牲,
從還是小孩的時候就受了多少傷、流了多少淚,很多紀錄片都有,
我是捨不得我的小孩過那樣的生活,
我自己都承受不了,所以除非小孩自願,我不會逼他過。能普普通通的簡單快樂過一生,也很棒。
美國的體操選手Simone Biles在東奧上宣布退賽,
退賽的原因是,
她認為她的心理健康已經不堪負荷。
Simone Biles是拿過四面金牌的人,
不管在能力上或是抗壓性上都已經證明過自己,
也絕非隨隨便便的小挫折就會壓垮她,
今天她能夠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退賽,我覺得她非常棒,這不是怯懦,這才是大家一天到晚疾呼的愛自己,
身體跟心理的承受度都是有上限的,
我們不知道她心理上是不是已經撐到極限,但是她自己知道,
身體跟精神的健康本來就是一樣重要的。
Simone Biles說:「這比賽中沒有人是倖存者,他們只是被忽略。」
這些運動選手他們不是常人,但他們也不是獎牌工具人,
希望他們都能得到,與他們的付出相匹配的待遇與保護。
/
看到別人轉發的奧運選手搞笑失誤集,
我自己是笑不太出來,
因為不是每個國家都有栽培選手的資源,也不是每個選手都能有好的訓練環境,有些國家甚至還在戰亂,
(希臘舉重選手因為貧困而宣布退役,伊拉克總共派了四個選手來東奧,不要說身為運動員了,他們身為人的處境都相當艱難。)
在關鍵時刻失誤,多年努力付之東流,那種痛苦和難堪我不敢想像,我也不忍嘲笑。
你人生中感到最羞恥的時刻,
你想要別人不去看它、還是做成迷因當傳播的笑料?
將心比心吧,
世界上有趣的事情那麼多,不用去別人的失敗上尋開心。
馬友友父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富二代:此富非彼富]
(職場易經筆記9)
物價飛漲﹑房價狂飆,很多年輕人都慨歎自己不是富二代,追不上房價,跑不過物價。最後他們都會自我解嘲,那就當富二代的爸爸吧!這也是挺有志氣的,值得鼓勵。但是千萬不要仇富,也別嘲笑別人是富二代,不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掙來地位或財富,要知道別人擁有這些資產,已經足足努力一代了!
所以當父母之後,有了下一代,我們要有個清楚的認知,貧富會世襲,所以要努力上進,幫助孩子站上更高的立足點。
也就是說,我們要想辦法像浩克一樣變大﹑變大,成為巨人,讓孩子站在我們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在古代,貧窮可以樂道;在現代,貧窮卻會限制孩子的視野。而視野是未來競爭的關鍵,甚至影響到一開始鳴槍起步時,窮人家與富人家的孩子就奔向不同的遠方,幾年之後便天遙地遠不可及。
我兒子有兩個高中同學,一個是外商高管的兒子,一個是出生原住民家庭,由單親媽媽帶大的兒子,兩人到大學仍然同班,可見得實力相當。值得一提的是後者放棄原住民加分,憑實力上第二志願,足見他的志氣不比尋常。大二時,母親重病無法工作,他半工半讀養自己,還要顧及學業,意志力更是高於同儕。
前不久他們都退伍,高管的兒子直接應徵外商,面試官問他薪水要多少,他喊出6萬的價碼,對方眉頭都不皺就答應。同時期單親的孩子求職的是一家員工不到10人的小公司,薪水3.5萬元。他本來還很開心,因為3.5萬元對他的家庭已經是天高的收入,不過在聽到同學進外商﹑領6萬元,心思就變了。
他經常來我家,便請教我的想法,我鼓勵他勇敢一試,試了才知道,而且試不成也沒人知道,沒啥好丟臉的。只是我沒想到他毅然決然把工作辭了,打算背水一戰,一心一意要進外商。期間台積電問他要不要面試,他都搖頭拒絕,決心之強讓我暗自驚歎。
很幸運的,外商通知他線上面試,可是他在外租房子,網路不穩,就來我家面試,而且前一晚來借住。準備過程,來請教我幾個問題,我自然面授機宜,教他怎麼回答既符合事實,也能切中企業的需求。其中有一題是進公司後,對生涯發展的期待,他居然說未來想內轉。我教他千萬別這麼說,因為—
「主考官通常是用人主管,他會想幹嘛錄用你﹑培訓你?」
他才知道回答必須易位思考,過去家裡沒教。他還跟我借了檯燈,打光到臉上,讓自己變亮。面試完,一出房門高興萬分,因為其他三位應試者說未來發展不是內調,就是考研﹑出國;而且有兩個的臉是全暗,完全看不出長相。他說:
「您太準了!」
我笑了笑,心想我也是挑人教的,因為你上進又受教。今天面試放榜,他上了!
這件事讓我有個深刻的體會,有人教和沒人教真的差太多。貧窮人家多半也是文化弱勢,父母可能原本教育水平不高,每天忙著生計,無心照養孩子,也未必知道要教導孩子哪些重點,這就會限制孩子的視野。還好,他有我可以請教。
職場30年,都在幾千人大企業上班,人來人往,看過太多人。我發現有個M型化的趨向,經濟好或文化水平高的家庭出身,這種孩子視野寬﹑自信高,懂得維護自身的權益,表現自己時主動積極,口語表達能力也強。在光譜的另一端,出身弱勢家庭的上班族比較怯懦,習慣悶頭做事,經常是做到流汗被嫌到流涎。
這帶給我很大的警惕,我們一生不求有富爸爸,但求成為富爸爸。而這個富,未必指的是財富的富,而是豐富的富。不論知識或文化,都要精益求精,與時俱進,不斷登高望遠,有能力帶領孩子一山攀向另一山,看到廣大的世界。貧窮限制視野,指的是知識﹑文化﹑精神與人際上的貧窮,這才是真正貧窮得悲哀。
後來讀易經時,看到「小蓄卦」,深有所感。「小蓄卦」未必在講這個現象,但是易經好就好在這裡,人人都可以印證,有自己的一番解讀,這才是用易經之道。
「小蓄卦」的精神是「以小養大」,我把這個「小」用來指渉父母一代,而「大」指第二代兒女,從字面來看,就是用我們這一代的一生來蓄養兒女這一代。
「小蓄卦」分成兩部分,上卦是風卦,下卦是乾卦,乾代表天,這個卦的現象是天上有風,好像要下雨,卻密雲不雨,雨下不來,感覺很悶,像不像第一代從零開始打拼的過程?像呀!乾卦同時也指君子天行健以自強不息,指的是不斷努力奮鬥,可惜無法和合成雨,化為甘霖,滋潤大地。
結果頂多小小積蓄,不到大大富有。一直走到最上一爻,終於要下雨,而乾卦的剛健不已這時也止住,功成身退。
這讓我想起看過馬友友的傳記,他父親是音樂教育學博士,在中國大陸教書,同時是作曲家兼指揮家,而母親是聲樂女歌手,國共內戰時兩人移民法國,生下馬友友。他父親深知,要培養出一名傑出的音樂家,第一代有困難,所以致力培養馬友友,而馬友友不負所望,成為國際知名大提琴演奏家。
馬友友靠的是父親的「小蓄卦」,得其一生努力累積而成的學養,終成大器,是一個典型的成功案例,也給做父母的我們最有力的示範。
結論來了,今天的「職場易經筆記」給你劃兩個重點:
1. 做不了富二代,就做富一代。沒有財富,也要有豐富。
2. 成就子女,是最好的投資。累積一生,教養出對社會有貢獻的下一代。
如果本文讓你受益,請你留言+1。
馬友友父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皮亞佐拉100歲生日快樂》
* 皮亞佐拉是當之無愧的探戈音樂革命者和探戈大師。
一百年前,皮亞佐拉1921年3月11日,出生阿根廷馬德普拉塔,4歲跟隨父母移民美國紐約,8歲學習手風琴,13歲時一次偶然機會使皮亞佐擔任了探戈大師加德爾拍攝的一部探戈音樂電影的配角和伴奏,在與大師加德爾的合作過程中,皮亞佐拉深深愛上了探戈音樂,從此便與探戈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
早年皮亞佐拉本來是古典音樂的學生,但他也跨足爵士音樂以及探戈音樂,這也為皮亞佐拉後期的新探戈音樂創作奠定基礎。
1937年,皮亞佐拉家族遷回阿根廷,在著名鋼琴演奏家魯賓斯坦鼓勵下,拜著名作曲家希納斯特拉為師,接受正規的鋼琴、作曲等專業的訓練和學習。
除了作曲,他投入演奏,建立站立式手風琴演奏方法,突破傳統探戈的理論結構及束縛,建立新形式的探戈音樂,並將古典音樂的精髓與探戈音樂有機地融合。
1955年皮亞左拉組建「布宜諾斯艾利斯八重奏」探戈樂團,採用兩把小提琴、低音提琴、大提琴、鋼琴、電吉他新的樂器編配形式,改變了傳統探戈的音響。
1973年,皮亞佐拉《Libertango》受到了歐洲、全世界聽眾普遍喜愛,此時期成為皮亞佐拉創作的高峰期。
1978年他重新組建了五重奏探戈樂團,世界巡演。1983年他舉辦一生中最重要的「皮亞佐拉作品專場音樂會」。
1990年,皮亞佐拉在巴黎身患重病,1992年7月4日病逝布宜諾斯艾利斯。享年71歲。
*馬友友談皮亞佐拉:馬友友說:「突然間,他的音樂打動了我,抓住我不放,像發燒一樣。還能有什麼比演奏皮亞佐拉的音樂更美好的事情呢? 思念中充滿了期待,自由中充滿了熱情與歡快。皮亞佐拉的探戈音樂具有真實的偉大力量。」
*皮亞佐拉的探戈音樂,不傳統,有古典、有爵士,甚至還有猶太人的音樂。探戈至今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命題。如果用一種底色來概括他豐富的音樂風格,背後是:孤獨。
*皮亞佐拉談他的故鄉:「我很愛這座城市,但這座城市不愛我」。
* 王家衛的電影《春光乍洩》,張國榮飾演的何寶榮,與梁朝偉飾演的黎耀輝在廚房裡跳一支探戈。跳得不算好,黎耀輝是剛學會的舞步,何寶榮也並不很認真。那是兩個孤獨旅人互相之間的慰藉。很多人在這部電影中喜歡上了探戈,也認識了皮亞佐拉。
https://m.youtube.com/watch?v=kdhTodxH7Gw
https://m.youtube.com/watch?v=SpXGw_yej9I&list=OLAK5uy_lYPjtRJgKDHANVwhmNZabQ8W3ePf1-oUU&index=14
https://m.youtube.com/watch?v=pHTQOTp8p_A&list=OLAK5uy_koYlZnhVxhcrNaWZQjl28ZQ84cSPurx5k&index=9
https://m.youtube.com/watch?v=dF-IMQzd_Jo
https://m.youtube.com/watch?v=MgvDp_V_JGw&list=OLAK5uy_msiCHB-lgv3K2bi-dGtlLEHxp7v36EvYE&index=14
https://m.youtube.com/watch?v=PND4gitd35Q&list=PL1FE9D5B93D9C9D41&index=5
https://m.youtube.com/watch?v=tfsIzYh_dYk
https://m.youtube.com/watch?v=UQIt3F2pa_k&list=OLAK5uy_kpUw-2LtZgrOdU77Bn0udgoSR-D0l2cbk&index=1
https://m.youtube.com/watch?v=aN7N12iChOg&list=PL1FE9D5B93D9C9D41&index=6
馬友友父母 在 靖業- 勵志一下曾經獲得美國總統自由勳章的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 的推薦與評價
馬友友 年輕時,父母希望他做個出色的經濟學家,但馬友友卻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並不是數學,而是音樂! 『為什麼一定要和你們走同一條路呢?我覺得音樂是最能讓我開心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