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承石頭屋 #加上水泥不對嗎?
說到石頭屋,要先談起這幾年開始受到大家關注的議題:土地正義。已經住上7、8代上百年的居民們,這幾年面臨到被財團驅趕的命運,早年因為國民政府來台後開放土地登記,馬崗許多土地被部分人士搶先登記,隨後當台灣觀光產業興起,再轉手賣給財團做開發。許多沒有登記的原住戶,即使已經住上幾十年,也都有繳納地租給地主,但賣地時並沒有被告知。這個法律上的瑕疵漏洞,就在2018年時,被財團以:你們家不是你們家(收到土地收回通知書),而需要拆遷。
但石頭屋極具歷史價值,當地住戶也開始為自己爭取權益,期望爭取馬崗漁村聚落保存,但因為很多建物材料隨著時代演進,不完全是以100%石頭屋的工法與形式,結合了部分現代化技術,因此無法登錄為文化資產。居民也隨之改變策略,申請單一建物保存為歷史建築。
2019年甫成立的三貂角文化發展協會,結合了馬崗、鄰近卯澳在地居民與關心此議題的民眾,除了保存推廣這裡的漁村文化,也積極協助居民們申請歷史建築、與政府和財團斡旋。
在地居民們所居住的原生石頭屋,一般以海邊、山上滾落之砂岩、咾咕石建成,分成亂石砌、人字砌、平行砌。馬崗又以亂石砌居多,面對海洋處跟現在建築不同,不會採用「海景第一排」而大開落地窗,取而代之是唯一一個頭大小的觀浪窗,用以觀察海況,而正門多半設置在非面海處,這是因為這裡風、浪極大,特別是東北角的東北季風更是讓一般建築難以招架。
為了保護建物,往往石頭屋外圍會再建築防浪外牆,又或是將房屋蓋在林投樹後,以此防風防浪。在馬崗有個特色是,整個村子的街道名全部都是馬崗街,所以門牌號碼跟市區較為不同,不是一條路連號,主要是房屋大都沿地形而建,自然也就不是筆直的一條直線。
石頭屋建築結構非常厚實,可達60公分,因為更重要的是每年要面對強勁的颱風,站在裡面是聽不到海浪聲的,可見其厚度。而屋頂在早期是用茅草,後來改用油毛氈,現在則是紅瓦、水泥瓦或是鐵皮。
辨識石頭屋的最佳方式就是:斜屋頂,窗戶較小,而保留較完整的石頭屋,可以看到四個角落採用平行砌,這種技法最為最堅固,而牆壁中間採亂石砌,上方石頭間會留縫隙通風。
途中我們經過一間石頭屋,聽導覽老師說,這棟屋子產權較複雜,如今已被財團買走,而住戶是一位老人家,近幾年過世了,目前後代還無法(或不確定)要如何處理房屋。
我們進走進了馬崗大戶江家阿嬤的庭院,可以看見隨時代演進,石頭屋剝落嚴重,但也因此會用水泥補外層,保護家的做法確也造成了這裡的建築無法成為文化資產。這一點也非常值得人們思考,當我們面對人們所居住的歷史建築時,究竟是要保留原樣,還是應該因應人們的生活而有所調整?
#當人潮出現 #乘載成為課題
鄰近馬崗的卯澳,以卯澳灣為主要區域,儘管外面波濤洶湧,但在海灣內確是風平浪靜。也因此卯澳這裡相對較多遊客來玩水,自然而然也就開了數家餐廳,包括意外爆紅的小卷米粉。
在台灣北海岸、東北角乃至宜蘭一代,「澳」是常見指小海灣的地名,如卯澳、蘇澳、南方澳,但到中南部就不太會看到這個用字,也是一件趣事。
卯澳也保留了數間的石頭屋,其中又以吳家的保存最為特別,曾經因為漁業而富有、蓋起兩層樓的大厝,如今只剩四面牆壁,屋頂已不在,牆壁上還可見早年保留的槍孔,據說是為了打土匪用的。
因為遊客較多,卯澳相對熱鬧繁華,更可以看見重機車隊、遊覽車的數量比起馬崗更多了些,不難想像當卯澳或是馬崗逐漸為人所知之後,隨之而來的自然就是觀光業興起後,地方生態、環境、社區、文化所能乘載的程度。這也是在永續議題中,最為人所掙扎的課題,當文化環境永續時,又要如何同時兼顧經濟永續;當經濟模式永續時,又要如何兼顧文化與環境永續。
看著在地導覽老師、發展協會積極的保存海女文化、傳承故事,一切一定會有最好的安排的。
.
全文刊載在樹冠生活|https://bit.ly/3obKXUF
照片攝於|馬崗記憶生活館—「石石在在展」
.
加入會員即可優先收到島內誌電子報。
加入會員|https://bit.ly/3o9t88M
06/30前加入會員,即贈100元首購金。
#永續旅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07的網紅典藏ARTouc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7月17日,新北市政府將進行文資審議,第一案為貢寮區「#馬崗漁村聚落」登錄聚落建築群審議案。馬崗漁村面臨財團的進駐,居民為了保護聚落及漁村文化,雖已爭取到暫定古蹟的身分,但也繼續發起網路投票(http://bit.ly/2LSW57M),讓這個具有百年石頭屋及海女文化 的馬崗漁村,由在地人來傳承。 ...
馬崗漁村聚落 在 王傑的繪畫天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星期五晚上
#畫家王傑的基隆凝視
「這真是讓人有點惱,
我可以生活在一個
不拆古蹟的正常社會當中嗎?」--王傑
日本白川鄉 #合掌村,原先被劃為大壩的預定地,因抗爭,1976年被選定為重要傳統建築物,聚落得以保存下來。不過,最難能可貴的是目前還有人居住在這些似山形屋頂的木造房子裡,村落還可以真實感受到生活的律動。
回看台灣,成功獲得保存的案例,相對算少。2019年8月,東北角 #馬崗漁村聚落 被評定「缺乏個別獨特性」,無法登錄聚落建築群。其它零零總總還有一些令人扼腕的特色聚落或建築,可能被拆除、重劃、自燃或等待確認身份,基隆七堵的 #明德山莊 正是默默等待的其中之一⋯
眷改條例通過之後,眷村幾乎成了歷史,部分保留的,也幾乎只有一棟建築結構而沒有原本的活力。不過台北公館的 #蟾蜍山 倒是令人振奮的奇蹟。 明天晚上,我們將跟著畫家 #王傑 一起閱讀明德山莊的故事,現在先來感受蟾蜍山的生活脈動。
🎥 目前放映: 蟾蜍山聚落與她的朋友們 🐿
https://www.facebook.com/pts.insidethearts/videos/252437402565806/
圖片提供 / 王傑
https://www.facebook.com/1371890712866457/posts/2838467839542063/
馬崗漁村聚落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棟石頭厝,40坪土地,13家企業共同持有
約興建於光復時代的「馬崗街28號」,目前土地財產權由13家公司共同持有,包含好魚田、美山村、大棋、萬和發、金大和、商棋、一日升、一山海、致軒、萬發、宏義建設、永金山、一展新等。
上經濟部商業司網站查詢可以發現,這13家土地持有的公司裡,有11家的負責人都是黃石堂。
#馬崗漁村 #文化資產 #新北市 #石頭厝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馬崗漁村聚落 在 典藏ARTouc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7月17日,新北市政府將進行文資審議,第一案為貢寮區「#馬崗漁村聚落」登錄聚落建築群審議案。馬崗漁村面臨財團的進駐,居民為了保護聚落及漁村文化,雖已爭取到暫定古蹟的身分,但也繼續發起網路投票(http://bit.ly/2LSW57M),讓這個具有百年石頭屋及海女文化 的馬崗漁村,由在地人來傳承。
本集文恐小旅行,跟著蕭文杰老師直擊擁有完整文化的馬崗漁村,一起了解石頭屋。
馬崗漁村聚落 在 穿越時空的極東漁村- 【馬崗聚落建築文資審議結論聲明】 的推薦與評價
希望財團能在我們申請聚落保存的過程中,重新喜歡馬崗漁村,與居民一起保護這裡的海洋文化與石頭屋樸實氛圍,永續帶給繼續想拜訪馬崗漁村的旅客。 ·海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