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生是死?】(之一)
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過世了。她獲諾貝爾獎是眾所週知的事,其獲獎演說,放在眼前當代來讀,格外感觸。
講詞以一個素有智慧之名的盲婦開場,幾位青年來訪想測試她是真有智慧或徒有虛名,他們向婦人發問:“我手裡握著一隻鳥,告訴我它是活的還是死的?“
這能怎麼答?盲婦連青年什麼膚色都看不見,她知道的只是他們的動機。
盲婦沈思一會,說:“我不知道鳥是死是活,我知道的是它在你的手裡,它在你的手裡。“
如果它是死的,之前你已經殺死了它。如果它是活的,你可能在我回答之後殺死它。她講了兩遍。
摩里森從這兒衍生出發,把鳥譬喻成語言,把盲婦比為從事寫作的作家。語言(鳥兒)可以探索意義、表達情感、最好的時候,語言會碰觸到我們人性的直覺,然而,其他情況,語言也可能僵化、沒有血脈跳動。語言能細膩、複雜,但也能催眠、混淆。黑暗世界,人心期盼語言提燈引路,偏有語言鬼影幢幢,只想讓人驚駭恐懼,往更死黑處沉淪下去。語言是死是活,那隻鳥兒是死或活,端視在人掌心如何造化。
文明爛熟,語彙豐足,各方話術一層更上一層。赤裸真心有,語言裡的吶喊呼喚比血肉還要溫熱,然而,照章行事亦多,巧言令色,顛倒黑白。活的、死的語言,混在一塊兒,且往往是死掉的語言更為好用,它無意志服從的確像具屍體,隨人粉飾成任何想要的面貌,直到真正腐爛之前。
死亡的語言不能生長,不能對話,耐心灌溉也發不了芽,無法期待新的故事,然而,卻總有人愈用愈精,沈迷於腐屍般的美。摩里森點出死亡的語言:“激起學童的崇敬,給獨裁者提供庇護,對公眾製造穩定、和諧的假象。“
語言的空洞、病變,雖是看不見的過程,但必然引發(同樣看不見的)精神認同與價值認識的危機,這個病程對年輕世代的浸透與摧殘,來得尤為急促而顯明。
摩里森檢討了包括作家在內、官僚、學術等領域掌握語言的人,若視語言為工具,再如何音韻駢賦,畢竟是掌心裡一隻(無論是被意志或被嬉戲)捏死的鳥。這樣的語言並不導向知識,而是制約知識,若與傲慢、歧視、掠奪結合,它更是一種暴力。摩里森說了這樣一段:
“現在與將來,或有語言鼓動公民武裝或被武裝,在商場、法庭、郵局、遊戲場、臥室和大街殺戮與被殺戮,以煽情、紀念語言來掩蓋那無辜的死亡與悲哀;現在與將來,或有更多外交辭令來縱容強奸、酷刑和暗殺。現在與將來,或有更多墮落、變態的語言殘害婦女,往她們嘴裡填塞她們自身難以啟齒的穢語,如同對待任人宰割的鵝;現在與將來,或有更多監視偽裝成研究語言;更多政治、歷史語言被運用於使百萬人的苦難被消音;更多光鮮語言為了挑撥那些不滿和心有喪失的人們去攻擊鄰人;更多傲慢和偽實驗主義的語言被設計出來,為了把有創造力的人封鎖在粗俗和絕望的籠裡。“
這不就是當下此刻我們正在目睹或預感的事態嗎?(待續)
https://www.nobelprize.org/…/literat…/1993/morrison/lecture/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