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 我們永不忘記
9/11 Gone But Not Forgotten
911 事件在明天即將滿二十周年。這二十年來,美軍持續打著美國有史以來最漫長的戰爭,目標是逮捕蓋達首腦及其成員、並推翻塔利班政權。無奈戰爭總有傷亡,阿富汗戰爭造成約 2448 名美國軍人為國捐軀,約 3846 美國承包商犧牲生命。美國盟軍、阿富汗軍警、及平民的死傷人數更是不計其數。
美國撤軍後,塔利班政權強勢回歸。塔利班士兵劍拔弩張地揮舞著美軍遺留在阿富汗的精良武器;他們駕駛著美軍悍馬車、UH-60 黑鷹直升機耀武揚威。一邊恐嚇阿富汗人民,當眾處死異己,同時釋放被囚禁的 ISIS 與蓋達恐怖分子。觸目驚心的畫面經由新聞媒體傳遍全世界,阿富汗境內種種慘況及塔利班暴行讓人覺得驚恐、不可置信。
看著塔利班政權的意氣風發,對比美國撤軍的灰頭土臉,再憶起美國及盟軍在戰爭中無數生命的犧牲。多少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奮戰二十年,美國用塔利班政權換了塔利班政權。於是,許多人心中產生了相同的疑問,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
不過,今天的重點不是政治。克萊兒要講的是 2001 年 9 月 11 日這天,伊斯蘭恐怖主義的蓋達組織(又稱基地組織),在美國本土發動的自殺式攻擊。
這場恐怖攻擊造成 2977 人死亡。其中包含 412 名警消人員:
343 名紐約市消防局的消防員
(包括 2 名緊急救護人員及 1 名隨隊教士)
37 名紐約與新澤西港口事務管理局的員警
23 名紐約市警局員警
8 名緊急救護人員
3 名紐約州法警
1 名紐約消防巡邏隊隊員
/
當天,盡職的警消人員不顧自身安危,一頭衝進燃燒傾頹的世貿中心。我不知道這些英雄們當時的心情,但我深信,在攻擊情況尚未明朗的情況下,他們腦海裡一定充滿恐懼及擔憂。身陷火海的他們深知自己也許會一去不回,再也無法與摯愛的家人團聚。但恐懼並未阻止他們堅守崗位,這些英雄們置生死於度外,至死搶救受困民眾。
/
直至今日,上百名在 9/11 當天執行救援任務的警消人員死於癌症。而超過五百名警消人員目前正與病魔纏鬥,努力對抗癌症。9/11 的傷亡人數依舊不斷攀升。
我們永不忘記,每一位傷亡的警消人員皆是全民英雄。在九一一滿二十周年的這一天,我們莫忘傷亡的民眾、莫忘為國捐軀的士兵,也勿忘殉職的警消人員。
/
而在今天,在無良政客不斷抹黑打擊警消人員的今天,在警消人員有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今天,我們更不應該忘記:有一群盡忠職守的警消人員,依舊守護我們,堅守崗位。在危急的時刻,他們依然願意挺身而出,勇往直前。
《州警夫人FUN英文》
Courage isn’t having the strength to go on – it’s going on when you don’t have strength.
勇氣的意思並非是有力氣堅持下去 – 而是在沒力氣的時後依然能堅持下去。
-- Napoleon Bonaparte 拿破崙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一詩家傳戶曉,在剛過去的清明節,你也有親歷類似情景嗎? 「呢啲無依靠嘅人,佢哋多數都會話撒灰,因為佢哋覺得做咗墓碑,根本都唔會有人去獻花或者拜祭。」退休護士徐玉英(Joyce),道出了香港一些孤寡老人的心結與...
驚恐症死亡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630「240條人命 喚不回政府良心?」記者會 國民黨團新聞稿
國人施打疫苗已完成將近211萬人次,但其中疑似施打AZ疫苗通報猝死人數,截至6月29日為止高達240人,每百萬人次施打致死率達133人,在全球高居世界第一位,情況相當嚴重,但未見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有任何積極地處置措施,仍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國民黨團今(30)上午召開記者會,強烈質疑蔡政府在防疫紓困中編列7億元「衛教宣導防疫諮詢預算」,除了在媒體播放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外,連最重要告訴不同族群、具有不同病徵的年長者,在施打疫苗時應注意事項的指引,一樣也沒做,對外界說明的只有冰冷的數字,甚至歸咎年長者的慢性病所致,而唯一的補償,是經過家屬同意解剖的30萬元喪葬補助,相當冷血、令人心寒。
國民黨團強烈呼籲疫情指揮中心的醫療專家們,務必透過精準的統計數字、完整的醫學研究,在最短的時間內向國人說清楚、講明白,為什麼我國施打AZ疫苗致死率這麼高?未來對於高危險族群施打AZ疫苗時,應該如何防範、應變和處置。
總召費鴻泰表示,醫學統計學上對於死亡人數有嚴謹的要求,台灣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統計到29日為止643人,確診人數為14,748人,死亡率4.36%,高於全球2.16%的2倍之多,高居世界第一位,間接造成全球死亡率提高,台灣不需要如此貢獻於全球,但是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到現在還是沒有告訴國人,為何台灣死亡率這麼高?費鴻泰指出,台灣接種AZ疫苗死亡人數,也在全球高居不下,某位院長級退休醫界人士對他說,打的是第一批來自韓國11.7萬劑的AZ疫苗,同批也有透過COVAX從義大利運來60.96萬劑的AZ疫苗,換句話說,第一批到貨的AZ疫苗總共為72萬6600劑,施打第一批AZ疫苗導致猝死人數,疾管署至今不願公布。第二批來自日本124萬劑AZ疫苗,在分配施打後開始出現猝死人數,截至29日為止達240人,等於是全球每百萬人次施打後猝死數達133人,是個相當驚恐的數字。
費鴻泰進一步指出,外界對於施打後猝死數字認為年長者死亡數的背景值相似,但是外界在統計數字的背景值中,並未加入時間,簡言之,年長者死亡數統計來自全年統計數,AZ疫苗施打致死數的時間值,統計必須加入時間,例如施打後3天至1周內死亡數字、施打後3天內死亡數字等,每個死亡數字加上時間值,在統計學上都是有其意義,一旦用時間區隔,代表的意義絕對與全年統計完全不同。費鴻泰呼籲疫情指揮中心的專家們,不要用全年統計數字誤導民眾,請正確告訴國人,近期2批AZ疫苗施打致死數字到底為何?也呼籲1450不要歪樓刻意製造苛責日本的假象,這是一個非常嚴肅需要經由科學統計的題目,面對新冠肺炎可能流感化的趨勢,每年、每人可能都需要施打至少一次疫苗,針對致死率的統計研究,難道不重要嗎?費鴻泰也鄭重呼籲疫情指揮中心,不要阻擋民間企業、慈善團體購買疫苗,人命關天,多拖一天,就有人命喪失,同島一命,請以蒼生為念。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國內新冠疫情從5月中旬爆發以來,將進入7月份,國民黨團在疫情指揮中心每日下午的記者會中,發現另一個令人驚駭的數字,國人施打AZ疫苗多達180多萬劑,造成猝死的通報數統計到29日為止高達240人,多數屬於高齡長者,再次創全球新高的驚悚數字,讓做為晚輩的我們,該不該讓家中長輩施打AZ疫苗?掙扎中,一是面對染疫風險、一是擔心施打後不明原因猝死往生,但未見疫情指揮中心嚴肅地、緊急地面對猝死數字。鄭麗文指出,全球接種AZ疫苗已達上億劑,其中以歐洲國家為大宗,其中百萬人施打猝死最低是德國6.5人,最高是挪威44.6人;6月19日台灣百萬人施打猝死數為19.6人,不過10天,就驟升到133人,是歐洲國家的10倍之多,這是多麼驚悚的數字,難道指揮中心的專家學者們,不需要給台灣人一個交代嗎?
鄭麗文表示,紓困預算編列了7億元的防疫諮詢預算,現在疫情指揮中心只用在電視上宣導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而已,看看其他國家,在接種疫苗相關資訊裡,提供相關接種資訊、在家快篩教學影片,疫情指揮中心通通都沒有,還停留在疫情初期的衛教宣導狀態。鄭麗文痛斥疫情指揮中心,冷血地將高齡者施打AZ猝死歸咎於年齡、慢性病,令人痛心、難過,甚至對於各種長期、慢性病症、術後、懷孕、哺乳的國人,完全沒有任何施打建議、注意資訊指引,太多專業醫療諮詢建議事項,疫情指揮中心甚麼也沒有做,難道蔡政府沒有看到民怨都爆表了,只有政府官員甚麼都看不到?國民黨團呼籲疫情指揮中心的專家們,請嚴肅看待猝死的數字,告訴國人為何猝死高於全球?未來又該如何因應?
首席副書記長陳玉珍表示,從6月份開始施打AZ疫苗後,通報猝死案例不斷攀升,進而造成年長者施打率不高,出現了緩打潮,截至29日統計為止,通報施打AZ猝死案例高達240人,換句話說,從6月18日台灣在全球因施打AZ猝死率每百萬人次19.6人,攀升到29日的每百萬133人猝死,這是一個高到離譜的數字,但不見疫情指揮中心對於猝死案例對外說明清楚,甚至外傳疫情指揮中心要求媒體「緩報」避免造成國人恐慌這樣不可思議的做法。陳玉珍呼籲疫情指揮中心真正安定民心,不是用掩蓋事實的方式,而是完整地以科學數據告訴國人,發生猝死的真正原委。
陳玉珍表示,防疫紓困預算中,衛福部編列了編列7億元「衛教宣導防疫諮詢預算」,除了在媒體播放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外,但是實際上有許多不同病徵或是身體健康狀況不同的族群,是否適合施打AZ疫苗?在政府公開資訊中根本找不到相關建議指引,民眾只能上網查詢非官方的資訊作為參考;即便是負責接種疫苗的醫院,醫師們在短暫的時間內,也不可能詳細地探詢施打民眾的身體狀況,民眾只能自求多福。陳玉珍要求衛福部在衛教資訊方面,必須做到更精進,尤其在施打AZ疫苗前,必須清楚告訴民眾哪一類族群或是病徵的人,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副作用,國民黨團要求疫情指揮中心,務必善用防疫預算,提供民眾施打各種疫苗的衛教資訊。
驚恐症死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家用快篩試劑流程指引~在居家快篩看結果👀
應該跟驗孕棒有沒有出現兩條線一樣驚恐吧!
要不要買來驗,似乎都很掙扎
🥶若陽性,可能是偽陽性,但工作跟生活都很會大受影響,還會牽連家人朋友。。。。。等待pcr 更是煎熬,應該如坐針氈
🥳若陰性,可能偽陰性,因為自己操作不當,結果疏忽了以為沒事。。後果也真的不敢想像
所以我認為,如果真的有模擬良可的症狀或接觸史,或出現在確診病例的足跡範圍內,我才會很認真思考要不要居家篩檢。。。。🙏
但如果有高度懷疑的典型症狀,應該是就醫篩檢,不是自己來喔!🚶♂️🚶♀️🚶
驚恐症死亡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一詩家傳戶曉,在剛過去的清明節,你也有親歷類似情景嗎?
「呢啲無依靠嘅人,佢哋多數都會話撒灰,因為佢哋覺得做咗墓碑,根本都唔會有人去獻花或者拜祭。」退休護士徐玉英(Joyce),道出了香港一些孤寡老人的心結與悲哀。
關愛最有需要的老人
Joyce曾經在公立醫院服務接近三十年,接觸過無數老弱病人,深深體會他們患病後身體及心靈需要。醫療界出身的她,於是在十年前創立「關愛病患基金會」,專為那些又有病、又年老、又沒錢的一群提供服務:「我發動一啲退休護士、義工,或者係受訓嘅陪診員,上去呢啲老人家屋企,抄低佢所有覆診日期,然後搵義工打電話提佢,如果佢再有需要,我就去搵陪診員。」
陪伴孤寡老人 走人生最後一里路
除了關顧孤寡老人的日常醫療需要,Joyce亦會陪伴他們「迎接死亡」:「我一直陪住佢哋,嚟解決佢哋心靈上面嗰個枯乾、缺乏或者驚恐,咁佢唔使再擔心。無論佢信咩宗教或者民間概念,覺得有靈魂好冇靈魂都好,全部我都會幫佢哋安葬好。我會提醒佢哋『你赤身嚟到呢個世界,你就赤身走』,唔好帶住任何事情,一定要死得安樂。」
長者的心靈需要
曾參與醫院院牧工作,令Joyce更明白病人的心靈需要,服務過的對象包括至親:「我爸爸因為癌病,2009年過身,當時佢都90歲。佢係好傳統嘅中國男人,話死都唔入醫院。咁我哋開咗家庭會議後,就決定畀佢喺屋企去到最後嗰分鐘。我就每日返工前,同佢傾下偈,佢嘅心靈狀態就好舒緩,最後佢好安樂咁走咗。」
Joyce認為今日的香港社工界、醫療界都開始注重心靈關懷,但礙於沒有很清晰的運作模式,怎樣有系統地向了解獨居長者的心靈需要?問題似乎仍有待解決。
資源有限 幫得一個得一個
雖然Joyce所帶領的志願組織規模不大,能夠服務的對象亦不多,但她秉持「幫得一個得一個」信念。凡是接觸到的,又或是其他慈善機構、社工轉介給她的,她都會盡量幫:「我開咗呢個服務之後,一嚟我唔收費,二嚟我咩『奇難雜症』都接,咁社工知道之後都會搵我。」
Joyce在鏡頭前分享了其中一個「奇難雜症」:一個是差不多八成失明的婆婆,她相依為命的丈夫在醫院彌留,醫生表示伯伯只剩一、兩天時間。當時婆婆很想去看丈夫,於是醫院的社工向Joyce求助:「我話當然可以,幾艱難都做,搵唔到義工,我自己都會嚟。婆婆探完伯伯後,伯伯第二日就離世了。」
Joyce隨後亦幫婆婆處理好丈夫的殮葬,而由於婆婆視力不好,Joyce和社工更一人一日去買飯給她,又幫婆婆安排做白內障手術和入住老人院舍:「婆婆做完手術,喺院舍生活得好開心,咁我哋先完結呢個個案。」
最有價值的人生
基金會新的「身心靈護理及痛症舒緩中心」5月將會投入運作。Joyce希望可以發展更多形式的病人服務,以及找到合適的接棒人:「我係未結婚嘅,從來都冇結過婚,我嘅時間就真係好充裕。我覺得將自己嘅心力,全部放喺又有病、又年老、又冇錢嘅一群,其實已經好足夠。我覺得係我最大嘅滿足、最有價值,此生都不枉過。」Joyce滿足地笑着說。
今集《港。故》用7分鐘,向大家訴說一個花盡精力與心力,遊走於生死之間的白衣天使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驚恐症死亡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是一個步向死亡,但卻充滿希望的故事。
故事女主角是譚彩鳳,今年57歲,患上末期乳癌。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戲,她所主演的一定是場悲劇。
重度抑鬱症的二十年
36歲那年的彩鳳,突然遭受了三重打撃:媽媽被確診為末期肺癌,不夠一個月就離世;之後又發現爸爸同樣患上末期肺癌,幾個月後也離世了;同一時間,知道了結婚十多年的丈夫出軌:「我相信如果丈夫出軌,對女人嚟講,一生嘅烙印係唔會忘記。」
短時間內人生完全垮掉,彩鳳曾企圖衝出馬路自殺,幸好被妹妹阻止。精神科醫生確診她患上嚴重的抑鬱症,令本身是社工的彩鳳很難接受,「能醫不自醫」的痛苦令她過了一段時間便私下停藥。
童年曾被性侵
雖然從自殺邊緣被拉回來,但命運似乎並沒有放過彩鳳,離婚後和前夫購置的物業變成負資產,最後她被迫破產,換來的是抑鬱症發作,醫生更發現她患上「驚恐症」。
「去到地鐵站,嗰種好多人嘅感覺,令我好窒息,我呼吸唔到,覺得好辛苦,好想快啲逃離現場。」彩鳳憶述時仍略帶激動。在治療過程中,彩鳳發現自己驚恐的源頭,是年約三歲時被親友性侵的經歷,「咁細你唔會識去表達,但係嗰種驚恐就潛伏喺我心裏面,原來係一世咁不斷影響我。」
而作為家中大姐姐的她,因為父母是聾啞人士,她從小便要當起「代言人」角色,要與陌生人及成年人打交道,就算內心很害怕亦要去做,更漸漸變成了習慣:「變成如果老闆叫我做嘢,我唔識拒絕,我永遠係接、接、接,可能已經係超負荷自己都唔知。」
患上末期乳癌
長時間的超負荷,加上三次的抑鬱症發作,當心靈最需要扶持的時候,癌魔卻找上門來,彩鳳發現自己患上末期乳癌,現時癌細胞已經入骨:「一開始嘅時候,一樣都係會驚、會好唔開心,但係回過神來、鎮定之後,我就覺得應該要好好咁去打呢場硬仗!」
或許,當人生去到每日都在倒數的時候,心境會變得不一樣:「好神奇嘅係,當癌病出嚟嘅時候,反而好短時間,就將我嘅抑鬱情緒病覆蓋咗。」
生日會暨「纓紅宴」
這兩年來的抗癌路,每月兩萬元的醫藥費,彩鳳已負擔不起租樓,而兩個妹妹已各有家庭,幸好身邊仍有很多好友,願意為她提供容身之所:「我2011年就申請單人公屋,依家仲輪候中,我可能死咗都未輪到我上樓。」
彩鳳很明白,愛要及時,相見亦要及時。她相信能趕及離世前再見至愛已算無憾,所以趁自己還有精神,打扮得漂漂亮亮和家人影「全家福」。又在9月(2018年)生日時,將生日會當成「纓紅宴」:「我自己知道生命嘅狀態,所以我珍惜每一次可以相聚同見面嘅時間。我覺得我在生時你願意嚟見我,比我離世之後,你嚟參加我嘅喪禮,對我嚟講係更加富有意義。」
音樂會般的喪禮
她更已經為自己的喪禮作好準備:「我瞓喺棺材嘅時候,都要做一個靚靚公主,好靚嘅,唔需要愁容滿面,我要搵一個最好嘅化妝師,幫我化一個最靚嘅妝!」能夠豁達笑對死亡,一切都是來自愛:「我要為自己安排身後事,我覺得係對自己一個好負責任嘅態度,亦都係對我屋企人一個愛嘅表現。」
彩鳳很喜歡音樂,所以選定《星球大戰》作為瞻仰遺容時播放的歌曲,「幾有氣勢呀...音樂係我鍾意嘅嘢,當我喺另一個國度,你哋就喺地上一齊參加一場音樂會,我覺得會係我人生裏面,一個最佳、完美嘅句號。」
出書圓夢 延續義工夢
彩鳳說,原本一年前就已經離開,但由於她參與了醫院的「白老鼠」計劃,正在嘗試以新藥治療乳癌,令她能活到今天。她說現在每一天都是「賺緊」的,亦深深明白到生命有限,唯書本不朽,出版自傳就成為她其中一個遺願:「我想寫出自己五十六年人生嘅高與低、苦與樂,點樣去克服種種困難,希望帶畀社會一啲正能量,亦畀屋企人、朋友留作紀念。」
在各方好友協助下,1500本彩鳳自資出版的自傳在今年書展面世。彩鳳一直以來都有到世界各地做義工,雖然現在未能再身體力行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亦希望透過捐出全部版稅予「聯合國難民處」,盡綿力救助苦難中的兒童和婦女。
這本自傳的書名簡單直接,叫《活得精彩》,封面的語錄是:「欣賞不完美當中的完美,放過自己、善待自己,活在當下,珍惜一切,凡事感恩。」彩鳳形容:「能完成呢本書,我覺得我嘅人生已經超額完成,死而無憾啦。」
「死而無憾」四個字,解釋容易,領會困難。今集《港。故》記錄了彩鳳樂觀面對人生最後一里路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驚恐症死亡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是一個步向死亡,但卻充滿希望的故事。
故事女主角是譚彩鳳,今年56歲,患上末期乳癌。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戲,她所主演的一定是場悲劇。
重度抑鬱症的二十年
36歲那年的彩鳳,突然遭受了三重打撃:媽媽被確診為末期肺癌,不夠一個月就離世;之後又發現爸爸同樣患上末期肺癌,幾個月後也離世了;同一時間,知道了結婚十多年的丈夫出軌:「我相信如果丈夫出軌,對女人嚟講,一生嘅烙印係唔會忘記。」
短時間內人生完全垮掉,彩鳳曾企圖衝出馬路自殺,幸好被妹妹阻止。精神科醫生確診她患上嚴重的抑鬱症,令本身是社工的彩鳳很難接受,「能醫不自醫」的痛苦令她過了一段時間便私下停藥。
童年曾被性侵
雖然從自殺邊緣被拉回來,但命運似乎並沒有放過彩鳳,離婚後和前夫購置的物業變成負資產,最後她被迫破產,換來的是抑鬱症發作,醫生更發現她患上「驚恐症」。
「去到地鐵站,嗰種好多人嘅感覺,令我好窒息,我呼吸唔到,覺得好辛苦,好想快啲逃離現場。」彩鳳憶述時仍略帶激動。在治療過程中,彩鳳發現自己驚恐的源頭,是年約三歲時被親友性侵的經歷,「咁細你唔會識去表達,但係嗰種驚恐就潛伏喺我心裏面,原來係一世咁不斷影響我。」
而作為家中大姐姐的她,因為父母是聾啞人士,她從小便要當起「代言人」角色,要與陌生人及成年人打交道,就算內心很害怕亦要去做,更漸漸變成了習慣:「變成如果老闆叫我做嘢,我唔識拒絕,我永遠係接、接、接,可能已經係超負荷自己都唔知。」
患上末期乳癌
長時間的超負荷,加上三次的抑鬱症發作,當心靈最需要扶持的時候,癌魔卻找上門來,彩鳳發現自己患上末期乳癌,現時癌細胞已經入骨:「一開始嘅時候,一樣都係會驚、會好唔開心,但係回過神來、鎮定之後,我就覺得應該要好好咁去打呢場硬仗!」
或許,當人生去到每日都在倒數的時候,心境會變得不一樣:「好神奇嘅係,當癌病出嚟嘅時候,反而好短時間,就將我嘅抑鬱情緒病覆蓋咗。」
生日會暨「纓紅宴」
這兩年來的抗癌路,每月兩萬元的醫藥費,彩鳳已負擔不起租樓,而兩個妹妹已各有家庭,幸好身邊仍有很多好友,願意為她提供容身之所:「我2011年就申請單人公屋,依家仲輪候中,我可能死咗都未輪到我上樓。」
彩鳳很明白,愛要及時,相見亦要及時。她相信能趕及離世前再見至愛已算無憾,所以趁自己還有精神,打扮得漂漂亮亮和家人影「全家福」。又在9月生日時,將生日會當成「纓紅宴」:「我自己知道生命嘅狀態,所以我珍惜每一次可以相聚同見面嘅時間。我覺得我在生時你願意嚟見我,比我離世之後,你嚟參加我嘅喪禮,對我嚟講係更加富有意義。」
音樂會般的喪禮
她更已經為自己的喪禮作好準備:「我瞓喺棺材嘅時候,都要做一個靚靚公主,好靚嘅,唔需要愁容滿面,我要搵一個最好嘅化妝師,幫我化一個最靚嘅妝!」能夠豁達笑對死亡,一切都是來自愛:「我要為自己安排身後事,我覺得係對自己一個好負責任嘅態度,亦都係對我屋企人一個愛嘅表現。」
彩鳳很喜歡音樂,所以選定《星球大戰》作為瞻仰遺容時播放的歌曲,「幾有氣勢呀...音樂係我鍾意嘅嘢,當我喺另一個國度,你哋就喺地上一齊參加一場音樂會,我覺得會係我人生裏面,一個最佳、完美嘅句號。」
出書圓夢 延續義工夢
彩鳳說,原本一年前就應該已經離開,但由於她參與了醫院的「白老鼠」計劃,正在試一些治療乳癌的新藥,能活到今天,她說每一天都是「賺緊」的。她深深明白到生命有限,唯書本不朽,出版自傳成為她其中一個「遺願」。「我想寫出自己五十六年人生嘅高與低、苦與樂,點樣去克服種種困難,希望帶畀社會一啲正能量,亦畀屋企人、朋友留作紀念。」
在各方好友協助下,1500本彩鳳自資出版的自傳,在今年書展面世,因為彩鳳一直以來都有到世界各地做義工,現在未能再身體力行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亦希望透過捐出全部版稅予「聯合國難民處」,盡綿力幫助苦難中的兒童和婦女。
這本自傳的書名簡單直接,叫《活得精彩》,封面的語錄是:「欣賞不完美當中的完美,放過自己、善待自己,活在當下,珍惜一切,凡事感恩。」彩鳳形容:「能完成呢本書,我覺得我嘅人生已經超額完成,死而無憾啦。」
「死而無憾」四個字,解釋容易,領會困難。今集《港。故》用9分鐘,記錄了彩鳳樂觀面對人生最後一里路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Follow埋《港。故》IG,睇更多精彩靚相:http://bit.ly/oncckonggu_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