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慎入,但如果隊歷史教育有興趣的,那就需要來瞧瞧。
對於高中不再用編年史上歷史課,我其實蠻贊成的。畢竟現在高中課本不過就是國中課本的深化版,已經學過的東西再學一遍,其實對於學生來說,吸引力自然下降,很容易有倦怠感。
(說一個不值得學習的經驗,我在高中時期,看到課本跟國中大同小異,重點是裡面的知識我都懂了,所以我高一跟高二的歷史課索性都睡覺去了,因為真的沒意思。)
但依照教授所言,高中以後改用專題,而平均一個專題只有2堂課可以教......
這沒能解決授課時數不足所以被逼得趕課的現況呀!
趕課,代表老師上的辛苦,而且往往覺得不能完整的教授歷史內容;學生也被逼得痛苦,而且面對被縮減的課程,往往搞不懂時代或是事件間的邏輯連結,因此跟歷史內容脫節;一句話:雙輸雙慘。
當然,課本內容已經訂好,所以咱們這些第一線老師也只能認命來教,但具體狀況如何呢?
我其實不表示悲觀(因為還沒做,沒必要先唱衰),但真的希望在第一年執行之後,教育第一線的狀況能良好的傳遞到政策制定者手中呀。
我對十二年國教「歷史課綱」的一些憂慮
(文長! 慎入! )
歷經多年波折和醞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終於在2018年十月由教育部拍板公布了。課綱擬定茲事體大,研修小組辛苦費心,不在話下。但從關切歷史教學的角度來說,大家仍應多與新「歷史課綱」良性對話,這種論辯互動為的不只是現在,還有未來,相信這才能使歷史教育不斷往前邁進。
我曾在不同場合提到,這次新的歷史課綱有個亮點,也是我認為最具里程碑意義的籌劃,那就是將「探究與實作」這個元素納入了課程中。我相信此一規範會改變歷史教學現況,無論影響是大是小,中學歷史教學的前景必然會有不同。
但是,在欣喜於歷史課綱加入了新的精神、促使教師有機會稍稍擺脫習慣的「傳授灌輸」並帶領學生朝向探究之餘,也對其中若干規劃頗感憂心,我看到了教科書編輯、教師教歷史、學生學歷史可能面對的困難與限制。
國中通史-編年架構、教學景況更嚴酷
國中歷史課程沿襲以往,三個年級的歷史都是採行自古至今的通史架構,從台灣通史、到中國通史、再到九年級世界通史。或有人認為,國中部分改變不大,倒是好事;反正長期以來編年取向下,教師必須時時趕進度的問題早已見怪不怪。但麻煩的是,這次課綱社會科教學時數都縮減了,國中必修歷史比過去少了1-2個學分,亦即三個年級每星期只有一節45分鐘的課程。時間的壓縮,可以想見歷史教師教學壓力更甚於以往。而為了要上完三個領域自古至今的通史,教師「追趕跑跳」式的教學只會更為嚴重。
另一方面,時數減了,通史編年內容理應裁切減少,況教科書又有字數限制,這些條件下編寫成的課本敘述恐怕比以往更加稀釋和簡化,其結果是,教科書會變得更無趣單調,任何史事現象只能兩三行草草帶過,還真比不上「維基百科」!(現已如此,未來會否更為嚴重?)至於國中生能不能因為學過這些通史,而具備三個領域的歷史知識基礎,好為高中專題課程做準備?若對照上述從教科書到教與學遠較過去嚴峻的情況,這恐怕是理想甚於實際的期待。
高中主題多又難、易流於簡化空洞
此次改變最大的是高中部分。和前一輪課綱很不一樣,高中課程採用專題設計、主題方式呈現。台灣史、中國與東亞、世界史三個領域,各有三個範疇及相關主題。這個規劃想必出自一個重要的構思:解決長期以來國高中歷史教學為人詬病的「重複」學習問題。確實,多年來這兩個學習階段無論那個領域都採用通史架構,導致學生在國中學完一輪歷史後到高中再學一次,差別只在前後所學內容多少而已。新課綱把通史留予國中,高中改走主題學習路線,這不能不說用心良苦。另一方面,高中捨棄通史編年型式,以主題編排課程,或基於此一理想:使教學更為聚焦、深入探討,避免如編年流程瑣細無所不包,散漫沒有重心。
主題式課程設計常見兩種型態,一是以時間為軸、針對某個專題在長時段中的流變。這種專題「發展史」,旨在讓學生掌握一些現象的演進,學習認識變遷與延續的痕跡。第二種型態是在特定時空下選擇若干問題深度探索,著重人、事在短時限內的發展變化,學生可藉以瞭解原因和影響涉及的多重複雜因素。的確,縱長和深度探索兩種主題設計都見於新的高中課綱,甚至可說,這兩種課程型態譜成了此次改革的主調。如台灣史和中國與東亞領域的「移民」、「人群移動與交流」屬於發展史,世界史的「文藝復興」、「冷戰期間的政治局勢」是深度探索。然而,這兩類課程儘管是針對編年通史之弊,卻也有需要慎行之處。
試看英國自1970年代以來歷史教育改革運動,同樣是捨棄編年史綱、改採專題發展史如交通史、醫學史、戰爭史,以及深度探索如中世紀的城堡、文藝復興等。但多年的實驗教學,以及1990年代後隨國定課程而普遍施行於中學歷史課程後,引發許多問題與討論。原因出在這兩種課程架構最需要的是充分的教學時間。英國歷史教研者指出,發展史的主題課程,若課時不足,無法呈現變遷的複雜背景,或展示促成變遷的歷史脈絡,一樣會產生「去繁從簡」的困境;如果發展史只是將某個專題孤立而論,仍會步上編年史的後塵:不過就是一些依時間排列的事實、乾枯無意義的組合而已。至於深度探索課題,更需搭配足夠時程,學生始能領會歷史的錯綜曲折。因此,若設計不當、時間不足,可能導致空有主題設計之名,而無歷史探索之實。
回頭看看十二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程。課綱內三個領域編排形式都同,依次展示:主題-項目-條目-說明。嚴格來說,如台灣史的「多元族群社會的形成」、「經濟與文化的多樣性」,中國與東亞的「國家與社會」、「人群的移動與交流」等「主題」,更該說是「範疇」或者「主軸」。真正展現「主題」意義的是其下各「條目」,如「戰後來台的移民」、「傳統政治權威的類型」、「明清時期東亞人群移動與特色」、「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
那麼究竟新課綱為各領域每個學期規劃多少主題?扣除導論,三個領域的條目∕主題各是:台灣史15、中國與東亞14、台灣與世界16。
一個學期多達十餘個條目∕主題,教學時間又是多少?課綱建議每學期各領域、條目課數共是30節,所以每個條目∕主題平均只有兩節、100分鐘。未來教學之緊縮和難處,已可預見。何況各個條目涵蓋面廣、時間縱長,如台灣史「多元的信仰與祭祀活動」條目,課綱說明:「多元信仰包括佛教、道教、民間宗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及原、漢的信仰改宗及其與自身傳統文化的可能衝突。」這顯然是「台灣宗教發展史」,學生必須面面俱到地瞭解多個宗教在台傳布以及引發的文化衝突。範圍之大,只有100分鐘的學習時間。又如中國與東亞領域:「從漢、晉到宋、元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明清時期東亞人群移動的特色與影響」,兩個主題關乎移民於兩個長時段下的宏觀變動。空間範圍則包含中國大陸以及日本韓國。而課綱建議,教學時應針對兩大時段的中國與東亞之間因「戰爭、災疫、商貿或宗教等因素」所造成各種人群的移動,並注意「不同時期因人群的移動所帶來的文化交流與相互影響,包括政經重心的轉移、文化與宗教的傳布」。如此複雜的內容可用的時間為兩節半,約125分鐘。至於世界史,「中古基督教世界」、「文藝復興」、「從宗教改革到啟蒙運動」,這些主題同樣是100分鐘。
換言之,新課綱所列數十個條目∕主題,多屬概括性以及跨時空的發展史和專題探究,但課時有限下,這些既廣又深的課題幾乎僅能有100分鐘教學。試想會有多少餘裕讓師生好好思考、深入討論?揣測教科書編寫,大概也只能簡單放入一些「基本」史實,最後可能成了「主題編年史」。而當教師沒有足夠時間介紹各主題所需相關背景知識時,學生可能就是囫圇吞棗、死記硬背課本那些專門陌生的內容。凡此,是否有違原本主題設計、意在深入探索的意義?
歷史科政治化、政治正確取向
新高中歷史課綱另一個必須留意和警覺的是,歷史科政治化以及政治正確的取向。課綱研修小組或許太希望讓歷史與「現在」接軌,但最後卻蹈入歷史不再是歷史的危險。
很多人都關注,高中加深加廣選修課:「族群、性別與國家的歷史」首度納入「轉型正義」課題。其實,這部分應該從更高的視野來審度,也是我認為今版課綱另一個有別於過去之處:若干主題流露出以「現在主義」看待過去的心態。以下僅舉數例說明:
(1)台灣史-「日治時期的人權情況與政治、社會運動」條目。「人權」成為今天人們共識以及衡量是非正義的標準是晚近以來的發展。二十世紀中葉才有「世界人權宣言」問世,而就算有此宣言,其精神普及和具體落實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遑論在此之前。課綱竟要求學生學習日治時期的人權情況,是否意指要採用今人自覺正義的標準來評價過去?
(2)中國和東亞領域-「國家與社會」條目,課綱要求探討「不同類型的傳統政權如何論述其正當性、國家採取哪些措施協助統治…並從人民的主體觀點反省傳統政治結構下人民的可能境遇」。此處是指,要用「人民的主體觀點」反省過往那些無論上層下層階級從不認為人民是主體的時代與社會?再如「現代化的歷程」下,課綱兩度強調重心擺在「近代東亞國家追求現代化」過程中所面對的挑戰。此似意指近代東亞各國都是主動、努力、有意識地「追求」現代化?如是,這毋寧反映著某種「輝格」式的進步觀點。然課綱隨後所舉出的重點卻是要求探討明末、晚清、日本、越南如何「被動地回應」西方帝國主義的入侵。
(3)世界史-「歐洲文化與現代世界」範疇下,課綱指示的探究重點為「歐洲文化的遺產,及其在現代世界的意義」,建議處理的問題:「1.神話與哲學、基督教傳統與文藝復興的遺產,在型塑歐洲現代性上所扮演的角色」、「2. 對個人、自由與理性等價值的尊重,是民主政治、公民權利發展的重要基礎,探討它們的崛起與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的關係,及這些價值在資本主義…上的反映。」這些敘述都有著現在主義的影子,尤其「遺產」(heritage)一詞,讓人觸目驚心。用遺產的角度來決定過去中哪些重要、哪些值得學習,顯示的是以歷史宣揚當代特有價值。亦即學習文藝復興、宗教改革,不是因為它們就是它們,不是因為這些過去有其獨特之處,與今日所行所思差別甚大,故能成為培養理解他者、感知異己的泉源,而是因為它們有些樣貌類似今日,它們「預示」了自由民主的演進,以作為今人珍視價值觀歷史悠久的保證。環顧現今各國歷史教育改革,多半努力要脫除「遺產式」的教學傳統、走往培養神入與理解他者的方向,我們的課綱看來是反其道而行,實令人憂心!
(4)選修的加深加廣課程:-「現在主義」色彩更為明顯。其實,問題不在「轉型正義」、「女性權利」、「性別意識」、「戰爭殺戮」、「國家暴力」該不該納入歷史課,而在於教導這些課題的方式。眾所周知,諸如「轉型正義」、「國家暴力」這些語詞絕非不證自明,其界線複雜模糊,內涵難以確定,價值也多所爭論。好的歷史教學正應該檢視這些語詞的淵源與意義轉變,帶領學生探討各種觀念爭議及其由來。
亦即,歷史學與歷史教學在面對人類各種制度觀念時,都必須從時空的視角、也就是「歷史化」的方式切入思考。即便是西方乃至今日各國所標舉的民主、理性、科學、世俗化、個人主義、國家、人權等等,在歷史學家眼中都是特定∕近代時期的產物,並非古今皆然的鐵律。歷史必須去檢視、理解這些被稱為「普世價值」的主張如何形成以及其中顯現的矛盾、衝突、反轉、弔詭等各種面向,好提供大家反思。
遺憾的是,加深加廣課程的條目與授課建議,多處飄散著濃濃的「道德教誨」氣味,似乎已先在若干議題上畫出一條是非分明的界線,要求肯定、認同。若干介紹文句也立於某一邊發言:「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族都有其傳統社會、傳統領域與知識體系,但受到外來者的衝擊,面臨…弱化。」「傳統的歷史書寫一向以男性為中心,以女性為主題的書寫觀點經常受到忽略。」「傳統性別秩序與性別體制看似天經地義,實則與特定的歷史脈絡與社會文化相關。」「戰爭不僅造成人命死傷,也帶來心理創傷,並型塑集體記憶。」「現代國家以違反人權的手段對人民施加暴力的傷害所在多有,如何回覆受害者的權利、追求轉型正義的課題亟待討論。」課綱理應有其高度,但這些敘述凸顯出「傳統」與「現在」二元對立、錯與對截然分明,甚至包含著今是昨非的立場。
然而,傳統、現代究竟各是固定的模型或更是一個不斷變動與交錯相融的過程?原住民與外來者、現代及國家的關係會是單一的嗎?如果傳統的性別秩序有其歷史文化起源,現代的性別觀念何嘗不是歷史的產物?「國家」不也曾在過去與現今被寄予厚望,做為個人安全、自由的保障?戰爭的殺戮豈止限於二十世紀?哥倫布及近代殖民國家對外征服同樣殘暴,課綱卻談「大航海時代以來,不同地區的物種交流」。而美國獨立革命戰爭不也被課綱按上「現代國家的建立」、賦予正面的意義?
意義多元化時代、課綱應展現多面向
任何時代、現象的意義從來不是固定唯一,歷史正是要教人看見多元與多面。就算我們在某些方面自覺進步開明,但歷史教學並不在高踞今日正義舞台,俯視過往眾生,予以指點「批判」,而更應引導青年學子學會「理解」當時那些發展所特有的社會文化與價值觀。同樣重要的,歷史教學也必須教導學生注意,即使在箝制之下,人仍有其主動性;女性、猶太人或各種弱勢群體在過去時日中縱使受到壓迫性的待遇,總還有些人那麼努力而且成功地求得一些空間,展現了自己,甚至向世界發聲,還可能做出貢獻、影響時代的發展。
歷史要讓學生看到:無論那個時代哪種體制,都有其「黑暗」的一面,但環境再如何不利,卻也並非滴水不漏、毫無間隙;個人並非只能是大洪流下的棋子傀儡,人有動能,會力圖突破和超越困境。因此,歷史要展現的一個個過去圖像,不是相較於光明今日的黑暗沈重單一,而是獨特、寬闊與複雜,也是積極而可以引發省思的。如果歷史教學的確具有教育公民的作用,那麼呈現這樣的圖像不正是最好的公民教育!
整體來看,高中歷史新課綱有其立意良好之處,但也在許多書寫以及預設價值觀上,使歷史處於與教義一線之隔的危境。我們總是期待學生-未來的公民具有「批判」思考,歷來課綱也多把培養「批判」精神作為各科共同的教學目標。於是,我們社會從不缺乏站在自己這邊、以自己為對他人為錯的撻伐之聲。但,我們缺乏的是看見對方這個「人」(不是某個觀點而已)究竟想什麼、為什麼這麼想的「理解」。這正是歷史理解、或說歷史的批判思考之價值:感知我與他者的差異以及認識差異的由來。而以現在批判過去,恐會逾越了歷史所以為歷史的分際。
誠然,沒有完美的課綱,任何課程標準都是各方勢力競逐妥協的結果。即使如此,我們仍應把課綱視為文本,洞悉其中的假定和可能的問題,除了以此對未來課綱修訂有所期許外,也藉著分析,提醒教科書作者或是教學者謹慎小心,甚而彌補、超越。這樣,我們也就展現了人的動能性!
高一公民社會安全制度 在 瑞士。瑰娜 All About Switzerlan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德國人怎麼看瑞士?」
前陣子,慕尼黑朋友C一家五口前來瑞士旅行。為盡地主之誼,我們邀請他們共進晚餐 。C的太太A是墨西哥人,定居德國有16年,說了一口極好的德文。她的性格開朗,又好有想法。我尤其喜歡她的笑容。每當她彎著眼露齒微笑,拉丁美州的陽光彷彿近在眼前,如此溫暖,又保證不曬傷皮膚。
餐桌上,我們熱烈討論兩國的相異之處。C和太太更分享了他們的第一手觀察。首先,他們發現瑞士的物價很高,一球冰淇淋4瑞郎(新台幣127元),一份披薩20瑞郎(634元),在琉森某家中價位餐廳的牛排更要價46瑞郎(1,458元)。(德國物價大約一半) 為了節省開銷,他們承租一間度假公寓,自己做飯,甚至開車北上至德國邊境採買價格較為便宜的食材。C嘆一口氣表示: 「這次的旅行大傷荷包呀。」
他們也感受到小國緩慢的步調,第一大城蘇黎世的氣氛極為悠閒。A更睜著那雙不需要開眼頭便大而圓的眼睛,揮舞著雙手激動地說道: 「蘇黎世火車總站真是不可思議的乾淨!」。另外,在瑞士的高速公路駕車,他們覺得特別安穩,因為人們大都不疾不徐地行駛,保持安全距離。相反地,在德國的車道,後方車輛常緊迫盯人或超車,帶來莫名的壓迫感。(尤其,德國高速公路某些路段無限速,有能力的便會開快車。)
我們也談論了政治制度。C和太太對瑞士的直接民主印象深刻,有點兒羨慕小國人可以透過公民投票決定政策。這讓我想起,某次在德國旅行和隔壁桌德國人閒聊時,他也不諱言表示對全民公投的欽羨。然而,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國家或政治制度,瑞士也得解決自己的內政問題。無論是德國或瑞士,都有自己的課題得面對呀。
對你來說,兩國哪裡不一樣?
-------
#我出新書了 《瑞士不一樣:顛覆你對最強小國的想像》
博客來: https://goo.gl/1J3avJ (全球配送)
金石堂: https://goo.gl/vSw8i7 (全球配送)
誠品: https://goo.gl/gZQFT7
三民: https://goo.gl/aLR2YM
香港: https://goo.gl/NF2QN4
馬來西亞: https://goo.gl/aHZrG7
--------
#第一本書《瑞士不簡單:從社會、文化、教育面向,走進瑞士緩慢的生活哲學 》博客來: http://goo.gl/KZ9cAU , 金石堂: https://goo.gl/axHV7E
--------
#妹妹的書 《瑞士慢養生活:快樂瑞士人的身體保健、心理健康與飲食日常 》博客來:https://goo.gl/PNDHES ,金石堂:https://goo.gl/3Z9CtY
高一公民社會安全制度 在 觀念座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2016.09.18 觀點—《旁觀者》雜誌 Luke de Pulford ※
基督徒只要繳稅就不會被殺?國際社會上了伊斯蘭國的大當
作者 Luke de Pulford 是反對人口走私組織 Arise Foundation 的主任,他也是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的專員。
------------
基督徒在中東繼續遭到屠殺,雖然此類的報告越來越頻繁,但我們的政府已經找到了一個袖手不管的好理由。他們的理論是,基督徒所受的待遇,沒有雅茲迪教徒(Yazidis)那麼糟糕。因為基督徒屬於「有經的人」(譯註:穆斯林眼中的其他受啟示者,包括有律法書的猶太人、和有新約聖經的基督徒。在穆斯林國度,有經者屬於受保護的次等公民,多神教與無神論者一般不在被保護的範圍內 ),所以可以享受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特別的優待,只要繳稅(Jizya,吉茲亞)就可以獲得保護。此種說法乍聽之下似乎有幾分可信度,因為它包含了一點神學理論,結果國際社會果然上當。以下就是聯合國人權事務處高級專員辦事處的報告:
「在伊斯蘭國(Isis)控制領土生活的基督教社區,生活雖然艱難無保障……但他們身為基督徒,有生活在伊斯蘭國的權利,只要他們繳交吉茲亞稅,就會永遠獲得認可。」
聯合國這麼說了。世界各地的國會議員這麼報告了。專門關注種族屠殺議題的國際非政府組織也這麼表示了。你也許會認為,此事應該是蓋棺論定了。除非你知道上述有關於吉茲亞的說法,完全是由伊斯蘭國(Isis)獨家提供。顯然各國政府、NGO、聯合國都把在中東迫害少數宗教族群的伊斯蘭國(Isis)當作可靠的消息來源。嗯,殺人越貨的凶手沒有理由做偽證吧?
要了解此說,我們有必要追根究底。吉茲亞的起源來自《古蘭經》(9:29, Surah al-Tawbah):它說「有經者」——是猶太教徒、基督徒、祅教徒、曼達安教徒(Sabean-Mandeans)——可以交稅(吉茲亞)換保護。數世紀以來,吉茲亞以種種不同的形式呈現,全都構不上現代宗教自由的標準,但大體上允許特定宗教群體信仰自己的宗教,只要繳錢就可以。
那麼,歷史上的吉茲亞跟伊斯蘭國(Isis)的版本比起來如何?如果你聽信伊斯蘭國(Isis)的宣傳,他們的吉茲亞制度相當好。該團體的「期刊」《達比克 Dabiq》一再吹噓伊斯蘭國(Isis)對於基督徒很容忍,提供他們繳交吉茲亞的選項。Isis 說:只有當基督徒繳不出吉茲亞的時候,才會受到懲罰。
當然這種說法是完全不實的。聯合國與各大 NGO 只要了解一下當地的基督徒情況,就會了解現實完全不是 Isis 說的那回事。Isis 並沒有設法建立吉茲亞制度(就算建立,吉茲亞也不是什麼值得稱許的制度),只是壓榨殘存的基督徒,威脅他們不繳錢就會死。他們說這是吉茲亞,完全是指鹿為馬,還不如說一串香蕉是一隻鉛筆,說不定還有點可信度。吉茲亞最重要的條件,在這裡完全看不到:按照定義,基督徒應該被允許有信仰自由。結果他們沒有任何保障。他們沒有神父,沒有教堂。就算教堂未遭 Isis 摧毀或作其他用途,基督徒也不能做禮拜。
還有,在拉卡(Raqqa)實施的所謂吉茲亞,金額之高昂,沒有人負擔得起,而且還必須以黃金來繳交。但這根本已無關緊要,因為早在所謂的吉茲亞實施之前,基督徒女性已經被一再地被綁票、強暴,基督徒禮拜的地方被摧毀,數百名「拿撒勒人」(這是 Isis 最喜歡的歧視性稱呼)慘死兵刃之下。
九月初,來自中東的基督教領袖齊聚義大利,央求西方政治人物了解中東基督徒的慘況。他們抱怨被遭到遺忘,他們仔細描述他們的社區被殲滅,人權組織與媒體卻靜默不語,而且西方政府還拿吉茲亞當藉口,不願意介入。這些基督教長老痛批 Isis 的謊言,描述 Isis 的吉茲亞稅不過是宣傳伎倆,好讓該團體表面上跟古代的哈理發一脈相承,實際上只是另一個撈錢的手法。
他們的證詞應該比伊斯蘭國的說法可信度高一些吧?事實上,聯合國的立場,越想越經不起考驗,越想越愚蠢。姑且不論聯合國把 Isis 話信以為真,本身即是高度白痴的作法,就算是 Isis 的說法也不符合邏輯:基督徒被砍頭、被刑求、被強暴,真的只是因為他們沒有繳稅?
即使是 Isis,也早不再佯裝對基督教特別寬大容忍了。Isis 於 2016 年發行的《達比克 Dabiq》宣傳雜誌露了饀,一再稱呼基督徒是「異教徒」(pagans),鼓勵其他追隨者「打破十字架」,還大吹大擂,表示自從他們自上次發刊以來,Isis 已經殺死了數十名基督教神職人員。Isis 佯稱基督徒獲得特別優遇的說法,早就不攻自破。為什麼國際社會還繼續幫忙重述謊言?
真相是,長期以來,國際社會一直拒絕相信中東基督徒正在遭遇不折不扣的種族屠殺,而吉茲亞就是他們不採取行動的一個絕佳藉口。就算吉茲亞不能用來當作藉口,英國的外交部還是會說,任何國際刑事法庭的行動,必須配合對敘利亞總統阿塞德戰爭罪的調查一併處理。(後者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俄國與中國會在安全理事會阻擋否決。)
目前的政策,讓我們不必對《防止與懲治種族滅絕罪公約》所要求的責任與調查經費感到傷腦筋。也許我們省下的這筆錢,可以在整個基督教社群消失於中東時,讓我們稍感安慰!!
http://blogs.spectator.co.uk/…/islamic-states-jizya-tax-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