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教師節,我收到了一份相當感動且珍貴的禮物,它讓我深深體會到:#當一個老師的重要價值為何。
每年的9/20,臉書的動態回顧總會跳出這張,堪稱是我教學生涯中,會永遠熨在心頭上的一頁:
「鳥夫子:謝小純愛🐦老師,謝謝妳欣賞我。」
這是一個小二時從美國學校轉來我們班上的小女孩,英文比中文好的她,剛來的時候話不多,總是安安靜靜地觀察大家,很是獨立自主。
才來到我們班20天,連注音都還不熟的她,竟然努力地用國字在聯絡簿寫下對老師的感謝與心意,每次看到這頁,總讓我瞬間熱了眼眶。
其實我早就想不起來是因著哪些事情或細節了...但原來,孩子已如此細膩地收進心裡。💗
這讓我時時提醒自己的工作有多重要,發自孩子內心的愛,與真摯的回饋,比起什麼教師評鑑或獎項,都要來得更深刻動人。 : )
Children may forget what we said,
children may forget what we did,
but never forget
"how we made them feel"...
──────────────
大家以為故事就到這裡結束了嗎?還沒~今年得知了新發展。當年8歲的她,今年已經是18歲的大學生了。(哇!一轉眼這張照片已經十週年了🎊)
以前還在教育界時,很謝謝學校能讓我長期帶低年級(小一新生),我覺得能成為小小孩進入國民教育階段的第一個啟蒙教師,是一件非常重要且美好的事情。#我看重我自己的身分與工作,#是因為我知道教育會影響一個孩子多大。(所以工作上遇到惡待孩子的大人,真的會讓我很生氣啊😡)
但再怎樣,最多也就是帶這孩子兩年。每次看著孩子小小的臉龐,我總是會想著好奇著:
🤷♀️他們長大後還會記得小鳥老師教給他們的東西嗎?🤷♀️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或哪些事情呢?🤷♀️我有沒有機會看到孩子長大後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不知道有沒有老師也曾跟我有過同樣的想望?
還好我很幸運的是,因為後來跟很多家長們都變成好朋友甚至手帕交,都有在保持聯繫,所以一直都能夠follow孩子國高中的情形,甚至上大學到出社會。在教師節前夕,我剛好知道了這個孩子的近況,讓我深深感動不已。
純今年暑假去美國紐約念一所很不錯的大學了,這學校的中心思想就是─#Meliora,這是一個拉丁語形容詞,意思是Better/更好,也就是期許學生能 #貢獻自己讓社區更美好。💗
這孩子的申請論文寫道:她以後要成為 #為正義發聲的律師,未來夢想是當criminal justice的律師。(但媽媽想到還沒買房的 邱顯智,一直有點擔心孩子當人權律師會窮苦潦倒XDDDD)
這孩子還做了很多關於正義的事情,像是去法扶當翻譯志工,幫了很多被雇主欺負的菲籍勞工,她把她看到的被欺負的不公義的案件都寫在申請論文裡,學校看完後給了她非常多的獎學金讓她留下。(最後我學生跟備取的柏克萊說掰掰)
媽媽提到,這孩子有問她是幾年級去唸中文學校的,媽媽問她為何要寫這個,她才說要寫小鳥老師。她在論文中寫著:
#第一個教她中文的老師讓她學到欣賞跟包容不一樣的人是Meliora的step_one。還提及她在法扶實習,第一個中文老師教她包容他人,後來她在學校創了校刊社,第一刊就紀念美國女性大法官金絲柏格。
「妳的一點點的付出🌱,都有長成大樹喔!🌳給純兒人格注入很正向的影響,小小孩真的都記得。」媽媽這樣對我說,隔著手機螢幕那一頭的我,眼淚早已流到不行。
教育,就是一個 #用生命影響著生命的工作。
福祿貝爾說過「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嚴格來說,我其實只有教這孩子一年而已,而且當年那個班特生很多狀況也很多,我自己常累到掛急診,沒想到那一年竟然會帶給這孩子如此深遠的影響,到18歲還記得。
感謝神讓我有機會在十年後的教師節前夕得知這件事,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覺得教育是我的天命的原因。即便後來當了議員,教育跟孩子,永遠都是我心裡最牽掛的一塊。
親愛的老師們,教師節快樂!💐
會想跟大家分享這故事,是因為我想讓大家知道,當老師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但又格外有意義的事情,雖然我們也是人,也有軟弱或情緒,但千萬不要小看或輕忽自己的言行對班上孩子的影響力。
我記得我當年來到陽光,創校的林碧霞校長曾這樣勉勵全校教師:「讓我們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這句話讓我深深刻在心裏了…
後來的思玎校長也常說:「孩子有一百種語言,我們大人是否能有一百種理解的眼光?」「每個事件都是教育的一道光。」懂孩子的尤魚主任說:「愛,就是輕柔地引導孩子回到他自己。」我因著追尋教育夢來到新竹,展開十年教育生涯,在十年後的今天,還能領受到出於孩子的美好回饋,這真的比什麼獎都讓我來得有成就感。
這正是教育迷人之處,祝福每位老師,教師節快樂!💐
還有雖不是老師,卻為著許多重要教育工作努力著的 新竹市政府教育處,謝謝🙏💗
#這是會永遠熨在心頭上的一頁
#看著看著會掉淚的
#第一個叫我鳥夫子的孩子🐦
#看見孩子的光是多麼地重要
「高小是幾年級」的推薦目錄:
- 關於高小是幾年級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高小是幾年級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高小是幾年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高小是幾年級 在 Re: [請益] 各位學校是如何選擇「教幾年級」呢? - 看板Teacher 的評價
- 關於高小是幾年級 在 網路上關於18歲是幾年級-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高小是幾年級 在 網路上關於18歲是幾年級-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高小是幾年級 在 網路上關於18歲是幾年級-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高小是幾年級 在 國中生年級為何改稱7、8、9年級?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高小是幾年級 在 喂~你是幾年級啊? 的評價
- 關於高小是幾年級 在 10歲幾年級的推薦,YOUTUBE、MOBILE01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高小是幾年級 在 10歲幾年級的推薦,YOUTUBE、MOBILE01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高小是幾年級 在 面積- (26)求三角形的「高」的基本題型 - YouTube 的評價
高小是幾年級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編輯ooxx】
初初意識到自己身為一個女生,和男生是不一樣的,應該是在小學時(具體幾年級已經忘了),在家裡看電視,屢次被媽媽糾正看電視的坐姿時,小時候總是或躺或臥,或隨意把腳翹在桌子上,但被媽媽看到時,就會被說不要坐沒坐相,女生這樣子很難看,幾次之後,看著旁邊的弟弟總是隨便亂坐也不會被唸,那時好像就隱隱約約意識到,原來女生跟男生不一樣,好像動作總是不能太大,說話、笑容都必須得體,不能太外放,就媽媽的說法來說,那叫氣質。
小六的時候,我大概已經被訓練得很好,那時學校有一些大學生的哥哥姐姐來帶的營隊活動,我們會被帶到青年公園玩大地遊戲,其實我是對陌生人比較慢熱的小朋友,所以不太會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只是每週一次的相處,就很容易在大哥哥大姐姐身邊哇啦哇啦地跑來跑去,一學期的活動結束後,每個小朋友會收到隊輔哥哥姐姐的小紙條,而我收到的是:「我不知道你為什麼那麼安靜,但我覺得女生就應該像你一樣。」看著這張紙條小小的我覺得很開心,覺得自己被稱讚像個女生一樣,是一件很棒的事。
大概一直要到高中以後,高中念的是女校,在學校裡碰到各種各樣不同性格的女孩們,青春期的我們總是覺得自己是大人了,不耐煩大人的管教,總是胡亂地做著自己喜愛的事,在校園中大概因為都是同性的緣故,更不在意外界的眼光,那時我才真正體認到,原來女孩是有那麼多的樣子,而每一種樣子都閃閃發亮。
後來我開始,越來越意識到自己其實不是一個能夠安靜得下來的女生,我講話大聲,聽到好笑的事總是笑得很誇張,講到自己很有所感的事情時總是情緒激昂,這大概都離媽媽所認為的「氣質」有很大的差距,可是隨著年紀越來越長,我明白自己越來越喜歡這樣的自己,而那些在年少時期的碰碰撞撞,其實後來看來,也只是一個尋找自己的過程。
在看沈信宏《成為男人的方法》時,就突然想起很多年少時候的事情,以前總覺得女生很辛苦,有許多外在的框架總是想把我們限制住,但男生也是啊!沒有人寫出SOP告訴我們要成為男生/女生只要照著做就可以,我們總是不斷地在摸索,誰說了一點什麼,我們都在意得不得了,那我們心目中男生/女生的樣子又是什麼?沒有人在意,大家只希望我們看起來都是在同樣的框框內。
信宏成為如今的樣子,也是靠著自己一步一步摸索而來,身為一個內心細膩的男生,在面對自己的樣子時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不安,然後因著這些幽微的情感,我們慢慢地長大,嘗試著更接近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嘗試著在這些樣子裡試著好好對待自己,接受自己如今長成的樣子。
是不是真的有所謂「成為男人/女人」的方法?在我看來,那些摸索、懷疑、認同與不安,其實更是我們在尋找身為「人」的意義,尋找如何成為「自己」的方法,那不單單只是性別的問題,我們都希望能夠更接近心目中理想的自己,卻常常忘了告訴自己,其實什麼樣子都可以,什麼樣子,都是自己。
(hsin)
#成為男人的方法
#沈信宏
*下圖為誠品台中園道店的櫥窗展示,燈光的映照下,那麼多的月亮閃閃發光,就像每一個你一樣
高小是幾年級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面對創傷,沒有公式可以套】
在《建立對跨世代創傷的敏感度和覺知》講座裡,其中一位專家提到一個研究,一個人所經歷過的創傷,會透過基因顯化或者是經驗傳遞的方式繼續「污染」我們的孩子,但是,一旦我們「make sense of」我們的創傷,我們就可以終止這個傳遞。
講座裡並沒有詳細描述研究的細節,對我個人而言我也並不在乎,因為我已經得到我想要的東西了—如果我不想要活成我的父母親的樣子,我該做的事情,是「make sense of」我的創傷。
聽起來很直觀,不過,這個「make sense of」的概念,其實並沒有這麼好理解。我個人會把它翻譯成「弄清楚」。如果想要從創傷當中恢復,我們必須把事情從頭到尾都弄清楚。
弄清楚什麼?
難就難在這裡,沒有別人可以給我們答案。所有我們經歷過的一切,只有我們自己最清楚,所以能夠把多少情緒、經驗和記憶連接起來,完全仰賴我們願意花多少時間進入自己的內心,推開那扇塵封已久的大門,在那一團亂七八糟毫無頭緒的混亂面前坐下來,一點一點,一片一片,一絲一絲,找出到底有什麼該弄清楚的,或是還有什麼不清楚的。
***
這次回到台灣,有一件我非常不願意去做,但是又覺得必須面對的事,那就是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去見一次大魔王,跟他好好說說話。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目的,就只是隱約有種感覺,看過他之後會有機會「弄清楚」一些事。
大魔王目前超過九十歲,目前住在一位親戚叔叔的家裡。會把他稱作大魔王,不只是因為對我個人而言他極難相處。從我六歲開始,只要跟他單獨對話超過五分鐘,他就有辦法把我惹毛。當我越長越大,對事情的了解越來全面的時候,我個人認為這個家族之所以分崩離析、情感破碎,大魔王必須要負上很大的責任。
當初蕃茄還不太會走路的時候,我們全家曾去見過他一次。受日本教育的大魔王,客廳的茶几上總會有一個雅緻的點心盒待客。當他把鐵盒掀開,喜歡甜食的蕃茄立刻眼睛一亮,搖搖晃晃地走過來,雙手捧起一大把,掉了一堆在桌面上,但還是很積極地在客廳走來走去,幫在場的每個人都分配一點。
大魔王見狀,笑咪咪地說:「這個孩子好,會分享,以後媽媽下一胎會生兒子。」
我的腦中立刻響起一句「狗改不了吃屎」,默不做聲把掉在桌上的所有點心都放回盒中,蓋上蓋子。那天我喝了一杯茶就離開,再也沒有踏進那間房子。
親戚叔叔雖然跟我的母親同輩,但是因為幾乎是家族裡最小的,跟我只差十五歲上下。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就仰望著他一路從青少年、成人、結婚和生子。也因此,我是一路聽著家族對他的批評長大。
小時了了。聰明反被聰明誤。浪費天份。只顧談情說愛。個性頑劣。脾氣暴躁。好吃懶做。不務正業。虛榮。愛玩。
這樣的叔叔,最後居然是由他來觀照大魔王的生活起居,老實說我是從來沒有想過的。
總之,到了要見大魔王的當天。
我心裡還是覺得隨時想要逃走,畢竟跟他在一起的痛苦回憶太多了,加上我深信我跟母親之間的痛苦回憶也幾乎都源自於他,我實在是沒有把握再見到他的時候我會做出什麼事。但是有種不知名的力量一直在身後推著我往前走,我終於來到叔叔家門口,門從裡面被打開。
大魔王坐在客廳看電視,看見我走進來,笑一笑說:「你好。」
叔叔阿姨和表妹在家裡四處走來走去張羅拖鞋水果,邊回頭大喊:「阿嬤,你看這是啥人?」
大魔王僵在那裡,維持著不失禮貌的微笑盯著我。我深吸一口氣,把口罩脫下來。一看到我的臉,大魔王就哭了。
「阮阿孫,是阮阿孫啊嗚嗚嗚嗚嗚⋯⋯」
於是祖孫兩人相擁而泣,盡棄前嫌,在老人一生的最後終於迎來了大和解,讓他能安心離開,不再有所牽掛。
最好是。
有這麼容易的話就不叫創傷了。
我面無表情地抱著他,拍拍他有點駝的背,只覺得無盡煩躁。到現在沒人要理你了才在那裡哭,我從小站在你面前站到大你根本沒正眼瞧過我一次,連我幾歲幾年級髮型跟上次一不一樣都記不清楚。
我扶著老魔王走到餐桌前坐下來,叔叔阿姨跟表妹也都入座,一邊吃著水果,時不時也加入我跟老魔王的談話。而我這才發現,老魔王已經有些失智了。
先是問我爸爸好不好,再問我是不是全家都回來,之後告訴我上回弟弟全家有找他吃飯他走進餐廳差點跌倒好丟臉要弟弟不要告訴別人,再問我有沒有弟弟的電話他想要打去給他。這樣一輪以後,又開始問爸爸好不好。一次,兩次,三次,無限迴圈。
我放鬆下來了。
這種狀態的魔王,雖然套不出什麼有趣的過往,對於我原本期待可能可以「弄清楚」什麼的計畫沒什麼幫助,但是至少安全。我不用擔心他會突然冒出一句話直接啟動我的攻擊模式。(好啦其實還是有兩次,但是真的算很少了可以當作沒有)
然而,事情有了意外的開展。
跳針跳久了也是會累,叔叔阿姨開始加入話當年的行列。原本女友換不停的叔叔,認識阿姨不到一年就閃電結婚,婚後起的衝突也跟天打雷劈一樣精彩。也因為我當時十九歲,是當時二十六歲的阿姨在家族裡唯一能聊的對象,現在把各方觀點同時湊在一起攤牌真的是非常精彩。
聊著聊著,我心裡突然有種感覺開始醞釀。
衣架必須全部照著同樣的方向擺。櫃子上的書有一定的順序。屬於他的椅子絕對不能碰。一抓狂起來髒話狂飆物品齊飛。熱愛藝術。對細節催毛求疵。
我一邊咀嚼當年這些叔叔的經典地雷和個性,一邊聽叔叔繼續講。
「我其實已經改很多,妥協很多了。」叔叔回頭指指遠方:「你看像我那邊那張椅子,上面都是狗的毛,也沒人要清,可是我也就算了。」
我看到他旁邊的阿姨開始翻白眼,忍不住笑出來:「叔叔,那是你的椅子吧?沒人要清的話,你也可以清啊?」傳統大男人真的是很誇張,是以為其他人都沒事等著在那邊服侍他嗎?
叔叔沒有立刻回答,沈吟了幾秒後,說:「我當然也可以自己清,可是,這樣就不對了啊。當初要養狗的時候,我就說我唯一的條件是我的椅子上不可以有狗毛,大家都說好好好,結果變成這樣,也沒有人表示⋯⋯」
像是有一道電流直接穿過全身一樣,我突然瞪大眼睛:「等一下,我聽懂了!!」
我轉向在旁邊的阿姨:「阿姨,我聽懂了!這件事真的不對,不能是叔叔擦桌子!這不是家事分工的問題,這是承諾的問題。大家都答應我了,不會讓狗弄髒我的桌子,如果還是被弄髒,還被覺得大驚小怪要我自己擦,我會覺得沒有人在乎我。」
阿姨呆住了。叔叔也呆住了,表情像是生平第一次有人理解他在說什麼。
我的腦袋還在持續運轉,重組我得到的新資訊。一直以來大家都說叔叔脾氣大、愛計較、愛生氣大男人龜毛記仇難伺候,阿姨好可憐好厲害可以忍受他這種人,但是不對,我懂了,叔叔不是故意這樣的,他太不舒服了,他的雷一直被踩到,可是都沒人懂,也沒有人在意,就只是一直說他脾氣很差要他改⋯⋯
「叔叔,你是高敏感人,你知道嗎?」我脫口而出。
我把高敏感特質簡單地描述了一下,叔叔不停地點頭。我告訴他我可以理解,我以前也經常覺得家人無法理解我在意的點。
「 國中的時候,我媽說他要去一趟文具店,我說太好了那順便幫我補充兩支原子筆。我把我習慣用的SKB藍色0.5拿給他,跟他說就買這個一模一樣的兩支,結果他回來的時候自作主張買了兩支完全不一樣的。」
「幹什麼啊!!就買一樣的就好了啊!」叔叔很激動。
「是不是!我氣得要命,他還說我不知好歹那兩支很貴。」
「就不是貴的問題啊!就不是我要用的筆啊!」
「是不是!」
阿姨在一旁非常驚訝地看著我們,不知道是不是第一次發現,先生的要求不是在「挑毛病」,是真的非常需要顧及這些細節。我跟叔叔一人一句,講起那些無法讓別人理解我們時的挫折感。
「我小時候,我媽答應我要買一個玩具給我,但是他忘記了。我超生氣啊,明明說好的,是他忘記了,他就一直說是我無理取鬧,根本不是這樣,我又說不出來,只能拼命用自己的頭去撞牆壁。」
「我也記得這種心情。我不管怎麼解釋,我媽就是沒有要理我,我到最後只能尖叫啊,狂尖叫。」
「還好你沒做出更激烈的舉動。」
「差一點了,就差這麼一點點。」
「真的還好沒有。」
「是啊,如果沒有克制住,拳頭揮出去或者是拿東西自殘,又會變成我們有病,搞不好就被抓去吃藥了。」
「難怪我女兒會說:『我又不是故意要這麼生氣的,我就是會這麼生氣啊。』」在一旁的阿姨很認真的參與,顯然想起個性跟爸爸很像的小女兒。而我也忍不住想起蕃茄,每當他摀著耳朵尖叫,或是大罵「我要殺死你」的時候,他也是沒有辦法讓自己不生氣的吧。他就是會這麼生氣,這麼需要表達,而在這個當下打他罵他甚至是批評他都完全沒有幫助。
大家都沈默了,各自咀嚼著剛剛的對話。
我抬頭看叔叔的側臉,發現他已經蒼老了好多。我突然明白,叔叔從國中就開始交女朋友,翹課,離家出走,跟壞朋友出去玩,淨做那些大人眼中「浪費自己天份」的事,其實是因為他真的渴望被人理解,他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幫助他,讓他知道如何跟自己相處的人。只可惜他的雙親,對他只有辱罵和毆打。
「叔叔,你辛苦了。我從小就認識你,經過這麼多年到現在,我真的有看到你的改變。」
叔叔並沒有回應我,只是盯著自己放在桌上的雙手,喃喃的說:「一定可以的⋯⋯這種複製,一定可以被打破的⋯⋯」
我的內心一震,眼睛開始發熱。這一刻,我知道他想著他自己的孩子,就如同我想著我自己的孩子一樣。我們都希望,這樣的傷害,可以在我們手上就停止。
當天晚上,我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惡夢。
我在學校,做了一件一般大家不會去做的事。我的出發點良善,但是大家的解讀跟我的預期完全相反。我看到大家看著我的眼神越來越不對勁,也一個一個從我身邊躲開。我拼命思考有誰可以幫我保證我的人格,卻想不出任何一個名字。我越來越焦急,想不出有什麼東西可以拿來讓我發「毒誓」,讓大家可以相信我。夢境結束在我走出窗外一躍而下。
我睜開眼睛,覺得極度想吐,然後爆哭。
之前在課堂上曾經提到,當一個人跟自己的傷痕真正接軌的時候,往往會在夢境裡反映出來。這是我第一次經歷。雖然極度不舒服,但是我知道這表示身體在處理我積壓已久的情緒和傷痛,有點開心。
***
第一篇創傷文,沒想到是用這個事件來開頭。也許是因為,經常有人留言問我「該怎麼處理自己的問題」,而我想用這篇文章來表達「沒有正確答案」。
就像我一開始認為可以從阿嬤的記憶裡找到有幫助的東西,但是最後卻是從完全沒想到的叔叔身上發現我們共同的特質,彼此都得到被理解的感受。面對創傷,也許我們終究就只能摸索出一個可能的方向,鼓起勇氣踏出追尋的步伐,然後對接下來的發展保持開放的心胸。
Dr. Gabor Mate在《理解創傷》這個講座裡提到,面對創傷,一個很有幫助的態度就是「感到好奇」。「這件事代表什麼意思?這件事可以教會我什麼?而這時就會產生深刻的同理。」
對我來說,所謂的「make sense of my trauma」就是這件事吧。當我們對自己的傷口感到好奇,我們就會有動機想要「弄清楚」,想要知道更多的細節,而不會一直覺得「夠了沒?這樣可以了吧?」想要趕快抽身。
要從創傷中恢復,找回自己,是一段漫長的旅程,如果沒有辦法享受途中的風景,只是想著如何快點到達終點,很快就會失去耐性而放棄吧。療癒是如此,教養也是如此。
叔叔,我自己,小表妹,蕃茄。這一趟回台,很意外地湊成了家族內的「高敏感一條龍」。看見彼此之間驚人的相似之處,還有經歷那些「我懂」的瞬間,我覺得受到鼓舞。
我想,我願意再繼續往下走一段。
___
歡迎匿名留言:
[蕃茄家塗鴉牆--面對創傷](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f3xvuqro7m4psz93)
高小是幾年級 在 網路上關於18歲是幾年級-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搜索结果_15岁读几年级- 百度知道正常是初中毕业,再上上高一(我们这如果是8月30日后出生的再开学上九年级, 生日大的再上学是高一). 2017-04-06 asdaf34s 5. 几岁上几 . ... <看更多>
高小是幾年級 在 網路上關於18歲是幾年級-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搜索结果_15岁读几年级- 百度知道正常是初中毕业,再上上高一(我们这如果是8月30日后出生的再开学上九年级, 生日大的再上学是高一). 2017-04-06 asdaf34s 5. 几岁上几 . ... <看更多>
高小是幾年級 在 Re: [請益] 各位學校是如何選擇「教幾年級」呢? - 看板Teacher 的推薦與評價
中低年級絕對是熱門年級 高年級是大家都要躲的
要確保的是可以「動」 高年級永遠是最菜的
如果定了一個制度 讓部分的人永遠不用動 這個制度等於沒定
我們學校吵了很久 後來訂出這個制度
積分永遠只算四年 不歸零 但是只算四年
1.高年級每年兩分 中 低 1.5分 科任1分
2.行政 +1 領召+1 學年主任0.5
3.年紀超過50獲有優先選填權
4.除特殊原因 年段結束才可以換學年
其他一概不計
範例:高年級帶4年=8分(10年也是8分 因為只採近四年)
高年級兩年+中低年級2年=6分
低年級4年=4分
同分時協調 協調不成 抽籤.....................
---------------------------------------------------------
以下就本校 及朋友的一個學校的現況簡述 其他學校不清楚
1.高年級為什麼分數比較高? 因為沒人要帶 中低年級沒一個想上去
高年級想下下不了 中低年級喊累 喊說高年級孩子大 好教
請他到好教的高年級 沒有人願意
所以沒有人願意的高年拿高分 確保高年級想要輪動可以輪動
每次提到學年輪動 中低年級就開始大反彈
2.科任 人人想要當 嘴巴說很累 但是請他來帶班 總是有理由不願意
-----------------------------------------------------------------
※ 引述《s8912002 (高雄)》之銘言:
: 每一年,在我們學校,總是會出現誰爭著想教幾年級的問題,
: 無庸置疑地,三、四年級經常是熱門首選;
: 有鑑於這種爭吵不休的情況在期末經常出現,
: 校方便想制定一套「積分制」,來做最不公平中的最公平,
: 但是,制度出來了,很多老師看了也不覺得「公平」,
: 也一定會出現幾家歡樂幾家愁的情況,
: 既得利益者,認為制度沒問題; 不得利益者,怨聲載道;
: 本校級任老師的分數算法分成四種:
: 1、年齡
: 2、年資(在校*2 他校*1)
: 3、教師參賽獎與指導教師獎
: 4、帶社團
: ------------
: 所以想詢問各位老師的意見,
: 貴校是如何「選年段」,或是如何「算積分」的呢?
: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4.109.29
※ 編輯: NEWAZEL 來自: 1.174.109.29 (01/12 14:27)
1.家長意見多
2.學生問題大
3.課程難度高
4.作業批閱難
5.學校活動雜
簡單來說 高年級最難帶 大小事都是高年級做 活動比賽表演高年級參加為主
你會聽到 搶科任 搶中年級 搶低年級 高年級絕對不用搶
現在我遇到的是這樣的狀況
低年級老師說 低年級好累 好辛苦 小孩子好小 還是高年級好
請他換高年級卻又不要 他會說 各有各的累習慣就好 課程都熟了不想換
高年級老師鎖死 動不了 所以才會大反彈 訂出一個可以動的方案
團結才有力量 不過基本上很難 中+低永遠比高還要多
集結了六年的團體 暴走起來「煞氣」很高
到了國一如果沒有迅速結黨
應該還好
我看之前畢業前 非常秋的學生
上了國一回來 變得斯文秀氣 也很客氣
一上國二 氣燄就有點回來
到了國三 殺氣就點滿了
反倒是上了高中之後
不管前後段回來都很有禮貌.....
中二中二真的是有道理的
※ 編輯: NEWAZEL 來自: 111.254.183.51 (01/13 10:12)
※ 編輯: NEWAZEL 來自: 111.254.183.51 (01/13 10:1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