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很激烈)
昨天 Blackpink 的 Lisa 發新歌了
然後就出現一大堆話題~稱讚她也有~酸人家也有~
當然我就要來發表一些意見~哈哈
我不是 Lisa 的頭號粉絲,我甚至沒聽過她們的歌~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矛盾~
到底什麼是泰國的象徵???
到底泰國是什麼???
泰國會有一種人,就是你是泰國人你就是要表現你對泰國的驕傲!他們這些人就是很矛盾!而且我也覺得很討人厭
為什麼 Lisa 要跟全世界的人宣告說自己是泰國人?
為什麼 Lisa 要發新歌就一定要有泰文在裡面?
為什麼 Lisa 要對泰國那麼付出?
當泰國人的驕傲大家心裡知道的~我不太知道她怎麼爆紅的,但我知道說要跑到韓國當歌手,要變成全世界很紅的歌手,這是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真的沒辦法想像是有多難,然後有一天當你紅了就會有人出來說
她是泰國人喔!
她是我們的驕傲!
你要去展現出泰國的好!
你歌詞要有泰文!
你要去宣傳泰國的文化!
你要你要你要!!!!
不知道他們這些人是不是忘記了一件事實了?
人家努力去韓國發展,國家有幫助她嗎?
人家的機票、住宿、飯菜誰付錢?
人家在努力的練舞你們有沒有去送水?
根本沒有人知道她一個外國人去到韓國要去跟韓國人比是多累嗎?
我還覺得如果 Lisa 在泰國,她不太可能會紅,不是沒有實力,實力不用講了,但泰國哪會去支持他們,還有一大堆泰國人還是覺得歌手就是跳跳舞唱唱歌就能賺錢的工作,他們不知道說當一個歌手不是上台表演而已。
而且她會這麼紅都是因為韓國人支持她,泰國人不就是她紅了才認識她嗎?(先認識的人應該有,但我保證罵的人不是)
有些人就是覺得泰國就是世界上文化最美的國家,泰國是世界第一,所以你是泰國人你要驕傲~
泰國就是一個國家,有很美好的文化,但別的國家也有,她當一個歌手,她也是當韓國的歌手,而且現在人家是國際的歌手了~不要以為人家還是泰國的歌手,不是吧?一直以來都不是~之後也不會是~因為人家是在國際的舞台了
國際的舞台!!
還是有人發瘋說是泰國人就是要驕傲,我覺得不用,要對自己的努力驕傲,當泰國人這是事實,這不會改變,但也不用特意去宣傳,國際的藝人就要為國際而發揮,為自己而發揮~不用刻意為這麼想的國家付出什麼的。
我敢說沒有幾位歌手是因為泰國的推廣而成為國際的名人,都是要靠自己的努力然後去外國拼回來,大家都是靠自己的努力,這麼簡單的邏輯都不懂,長大真的是因為吃飯。
我覺得很生氣雖然我不是粉絲,因為我曾經努力過當歌手,雖然我是個小小的人物,也沒有什麼名氣,但我知道那種努力,是比什麼東西都還要艱難,我都能感受到這麼多了,Lisa 她的努力我不敢拿自己去比,我也不覺得泰國有誰能去比,因為有的話那個人早就比 Lisa 紅了。
14 歲的小女孩,要去跟 audition 當韓國 YG 公司的實習歌手,她是 4000 人裡唯一被選的人,去到韓國,不同地方、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不同性格、連天氣都不一樣的地方去追尋夢想!
所以泰國沒資格去對 Lisa 有什麼要求!是 Lisa 的付出,讓世界的人知道說泰國人也很厲害,我們要感謝她!!
然後其實 MV 裏面有一座高棉建築物,那就是 Lisa 的家鄉「武里南府」 的象徵「帕儂隆」,還不夠愛泰國嗎??
去泰國南東北玩就是要去看這座城堡!!
看完文章去聽 Lisa 的歌,去看看一個很厲害的歌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wkkyBH2zE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文森說書 #柬埔寨 #洪森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完全不知道柬埔寨的狀況是這麼糟糕的,我以為只有像北韓這種獨裁國家,才能對人民做出慘無人道的制裁、公開行賄、漠視司法等等的事。 最令我最噁的地方大概就是政府官員的嘴臉了吧,去翻翻新聞,看見總理洪森戴著價值8400台幣的手錶:https://www.ge...
高棉是哪個國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周東彥的《霧中》入圍了威尼斯的影展VR非競賽單元「特別選映」。
某種程度,這個短片等於是EROS《野狼亂交館》,或G@me Virtual Date的再升級,等於把電腦D槽裡面的那些淫猥妄想藉由立體8K VR技術效果把一整座三溫暖發展場搬到你面前來。
某個手機的廣告詞是「科技始終來自人性」,或者也可以改成「科技始終來自性」,我們追求更高的頻寬、更高階的電腦、更巨大的硬碟容量,是為了實踐那些關起門來一個人在房間裡對荒淫的色情念頭。
周東彥所有創作似乎都在回應這個問題。
無論是這一次的《霧中》,之前與澳洲藝術家跨界合作的《虛擬親密》,或者在更早更早之前紀錄片《你找什麼》,他彷彿某種趨光的昆蟲在寂寞的暗夜中飛向手機、電腦等科技的光源。
也知道不能耽溺於社群網路交友軟體了,兩年前擔任兩廳院駐館藝術家推出的行動藝術《國家級徵婚》,在1天之內連續約了35個男人,給彼此10分鐘,相互詢問:「你是我找的那個人嗎?」
其實人到中年,其實不大會被性欲擺布,但寂寞還是時不時地冒出來,逛街看見喜歡的酒杯,都是成雙成對地買,幻想有一天會遇見喜歡的人可以對飲,但總是平白無故打破杯子。
他與人最親密的關係大概是某連鎖按摩店的某號按摩師,「他時間很好配合,漸漸有點固定的感覺。我們不大說話,但他很貼心,我長得高,棉被蓋不到的地方,手腳容易冷,他會主動幫我蓋2條被子。」覺得寂寞不好,應該要改變,但人生充滿太多「可是」,「我也想學網路的人約抱睡,可是我每天都睡不好,睡覺大腦還處於開機80%的狀態,約抱睡怎麼會睡得好呢?」
以下是兩年前的訪問。
《因為寂寞的緣故/周東彥》
時間是某個星期三下午,地點是誠品信義咖啡館,青年藝術家周東彥坐我對面,聲音沉穩而低沉,很低很低,簡直低到桌子裡了。週間上班日的午後,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殷殷切切地迴盪在空中,鄰桌婦人窸窸窣窣地議論著誰整形失敗,誰老公有外遇,置身如此懶散的氣氛中,也讓訪談有一點八卦和窺探的意味。
「所以那天來了35個男人,只有一、二個是你的菜?」「會再碰面吧,才過一個禮拜而已啊,我們有在LINE繼續聊天,但我不斷在會議跟下一個會議之間穿梭,太忙了。」「你到底喜歡哪一型?」「對工作有熱情,喜歡他正在做的事情。可以一起去看表演,但他要打瞌睡也是可以的。下雨天穿著白色運動鞋,會加分。」
周東彥與我的談話與鄰桌碎嘴八卦的婦人並無不同,然而他講話字字斟酌,彷彿文化部長發表演說那樣慎重。周東彥是台灣當代備受矚目的劇場工作者和紀錄片導演,以劇場結合多媒體投放建立風格。我們談話內容論及婚嫁,乃他現為兩廳院駐館藝術家,辦了一個「國家級約會計畫」。今年5月24日,台灣同婚法案通過這一天,他穿上西裝,拿著玫瑰,拍徵友照片,張貼在國家戲劇院外頭燈箱,昭告天下他正在尋找男朋友,一百多個人來信,他遴選其中35人,於7月7日當天給彼此十分鐘,相互詢問:「你是我找的那個人嗎?」
他說同志相關議題公投後,他一直思索該如何活得更同志,如何突破同溫層,「在兩廳院徵友,除了可以跟進出兩廳院的中高產階級家庭、家長進行對話,我也在想是否能給還不敢認同自己的同志,多一點點信心。」前年,他入圍金馬獎的紀錄片《你找什麼?》談論的男同志網路交友文化,明年即將推出的舞台劇《虛擬親密》亦聚焦網路世代對親密關係探索,社群媒體上的寂寞已然成為他近年創作核心,問這一切與他單身5年有直接關係?他說:「是。」
周東彥今年38歲了,至今談過4場戀愛,開頭二段是念北藝大時認識的學弟和學長,2008年在巴黎駐村,網路上認識一個住布魯塞爾的義大利人,後來他回台灣了,用SKYPE維繫情感,但濃烈的情感不敵遠距離,二人2010年分手。2年後,他又在同志交友軟體JACK'D認識一個住北京的青島人,一年後還是走不下去,「我後來二段感情都是遠距離,可是我真的很認真,我受夠這一切了,我不想再和手機談戀愛了。我並不是說交友軟體不好,科技帶來很多美妙的事情,創造了許多不可能,但它也帶來許多可怕的事情,人跟人認識的速度來得快,但感情消逝也去得快。我做約會計畫單純只想回到真實的生活,人跟人的互動有呼吸,有體溫,我可以看見人,也想被人看見。」
交友軟體確實可怕,三貞九烈的地方媽媽在網路上需要火辣的性愛;道貌岸然的異性戀護家盟在午夜色情聊天室比誰都淫蕩,誰在網路上都是人格分裂,誰都是一人分飾二角,故而我不懷好意地問:「周東彥,身為當代備受矚目的劇場工作者,你在交友網站怎麼介紹你自己?」「就放自己的照片啊,跟人聊天,入圍金馬獎那次,有人認出我來了,就祝我得獎。」談話如同文化部長一樣慎重的人會沒有偶像包袱,我不信,遂命令他打開他的交友軟體,在眾多袒胸露背,肉香四溢的交友照片之中,果然他的徵友照片與放在表演節目冊上的宣傳照沒有什麼差別。
假裝我是手機那一端的陌生人,他會這樣對我介紹他自己:「我是周東彥,劇場工作者,紀錄片導演,我喜歡男孩子,而且從小就是。小時候去游泳,木柵的游泳池很原始,沒有隔間,我發現我一直盯著我不該看的,彷彿一切感官都放大了,快快穿上衣服離去。我高中念明倫高中,大概1997、1998年的時候,我會去看屏風表演班,看耕莘小劇場,有一次在劇場外頭看到一個人拿著攝影機拍攝,那個人是陳俊志,覺得拍片這件事很酷,我媽幫我買了一台小攝影機,開始透過小視窗認識這個世界。差不多是同一時間,我讀到一本雜誌叫做《同言無忌》,我確定我是同志,我在大一新生訓練就宣告出櫃。」
年輕藝術家人生沒有櫃子,但不知為何,講話有一種架子,一個字一個字拖得慢慢的,內容明明應該是輕鬆詼諧的,但他口氣始終是事不關己的,淡漠的。問他講話就是這樣子嗎?「應該是吧,我小學一、二年級上課都趴在桌子上,我們老師都叫我懶骨頭。我講話很慢嗎?我講話速度很快欸,我今天有告訴我自己講話一定要放鬆。大概昨天晚上沒睡好,吃了一顆安眠藥,藥效還沒退吧。」「我覺得你講話有一種架子,優雅的,像女明星一樣的派頭,有架子並不是壞事,你身處藝文圈,你得要撐一個專業的形象,去公部門開會,這個架子可以讓你跟舒淇當閨密,但不可能讓你收穫一個理想男朋友啊。」
「或許吧,我自己有想過我這樣的狀態在男同志界都是不優的,不好的,」對我的觀察,他不以為忤,淡淡地說:「大概小時候看了太多時尚雜誌的關係吧,我在高中會去誠品買《VOGUE》之類的外國雜誌,然後聞它的味道。時尚雜誌教了我認識很多名牌、名模,不只是牌子怎麼拼、怎麼唸,還有每個品牌、人物、甚至配件的故事。好東西是非常努力地打造出來的,不論是一個手工包包,還是一個讓人仰望的明星。」從時尚雜誌學會講話要得體,做人要優雅,所以當我問他誰是他做人處事的典範?他說張艾嘉,一點也不讓人意外,「我沒有真的很認識她,但她是那個會照顧人,會關懷別人的人,大器又得體,她沒有滿足於當一個女明星,當所有的女明星都停下來了,她還是不斷地往前走,金蟬脫殼好幾次。我的Role Modle都是這樣獨立的,堅強的。」「你跟林懷民合作過,也跟林奕華共事,不把他們當標竿,將自己投射在張艾嘉莫非是性向使然?」「我也沒有不把林懷民和林奕華當偶像,但張艾嘉比較美啊。」
因為喜歡張艾嘉的獨立自主,故而從懶散的創作者變成經營者也解釋得通了:他2010年自立門戶,創立狠主流影像公司,從3個人的工作室演變至今10個人的公司,在同輩的創作者並不尋常,他解釋有些大型的案子,就需要比較大的建置才能負荷,然而與他因《關於島嶼》有過合作的林懷民對此卻是憂心忡忡,「到底他是用團隊養創作,還是用創作去養團隊呢?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他的創作都是手工的,勞力密集的,但市場太小,他隨時都把自己搞得很累,永遠都像一隻生病的貓咪。」
生活忙與盲 孤單想找伴
我向他轉述林懷民的說法,「還好誒,比我辛苦的人大有人在,每個人都有不容易的地方,不是我不跟你講,是我自己都沒去看到。」他不訴苦,回應依舊像女明星一樣雲淡風輕的,舉止氣質像是優渥家庭出身的孩子,但母親的說法又是另外一種版本:「我們家也不是很有錢的家庭,他爸爸身體不好,現在中風,我以前早上要送報紙,然後去幼稚園煮點心。他去英國念碩士是自己貸款,跟二家銀行一共貸款150萬元。他念博士班,我跟他爸爸覺得不行,幫他籌錢,念了一個學期,沒錢念下去,我們很自責,他反過來安慰我說:『媽媽,我念藝術是要美化人心,如果要讓爸爸媽媽辛苦那就不美了。』東彥從小就貼心,斯斯文文,乖乖的,小時候被同學叫周妹妹,我知道後很生氣,但他跟我說:『媽媽,我們不要理他,我們努力就好了。』他說自己是同志,所以更要努力,不要讓別人瞧不起。」
拿張艾嘉當標竿,希望當個獨立堅強的人,不被別人看輕,也把自己活成一首張艾嘉的〈忙與盲〉:「盲盲盲,忙忙忙,盲得已經沒有主張,盲得已經失去方向,忙忙忙,盲盲盲,忙得分不清歡喜和憂傷,忙得沒有時間痛哭一場。」手機上行事曆,五顏六色的色塊,各式各樣的工作排到明年秋天,問他最近一次痛哭是什麼時候呢?「二年前,世界劇場展在台灣辦頒獎典禮,我下午跟學弟聊天,彷彿上演《大象席地而坐》,覺得一切都很無力,晚上金曲獎工作人員找我吃飯,他們很能喝,我沒吃什麼,就一個止痛藥,然後傳來消息說學弟得獎了,我哭是為了他高興,但也為自己其他的事哭一哭。我很容易哭,但後來壓抑到哭不出來了。」
原來他講話低沉不是學習女明星的慵懶,就只是疲累。人至中年,其實不大會被性欲擺布,但寂寞偶爾還是會跑出來,逛街看見喜歡的酒杯,都是成雙成對地買,幻想有一天會遇見喜歡的人可以對飲,但總是平白無故打破杯子,只能一個人孤孤單單在週末夜喝酒。每個跨年會許願改變自己嗎?「會啊,不論跨年或生日,都會跟自己說真的不要再鬧了,真的要找一個伴了。我沒有歸咎是工作耽誤了姻緣,我還有自己的問題,我太挑,不符合市場上肌肉、蓄鬍的需求。我應該在網路上勇敢表現自己,但因為我在很多工作場合已經過度表現自我了,所以覺得不知道如何是好。」
忙碌的青年藝術家最親密的關係大概是某連鎖按摩店的某號按摩師,「他時間很好配合,漸漸有點固定的感覺。我們不大說話,但他很貼心,我長得高,棉被蓋不到的地方,手腳容易冷,他會主動幫我蓋二條被子,這種細節他都注意到了。」於是,孤單的人到頭來只能仰賴陌生人的慈悲。他也覺得這樣不好,應該要改變,但人生充滿太多「可是」,「我也想學網路的人約抱睡,可是我每天都睡不好,睡覺大腦還處於開機80%的狀態,約抱睡怎麼會睡得好呢?」
他是矛盾的,那像喜歡男人穿白球鞋,採訪拍照的這一天,也穿著一雙刷得乾乾淨淨的白色球鞋,偏偏這天下雨,在積水的窟窿都踩髒了。
想太多的人活著就是自找麻煩,問他近日為追求愛情做出勇敢的事,他得意地說他有一天遇到了《美麗少年》的羅國宇,「他就是那種環境很好的台北小孩,前三志願 ,完全是我的型。我很積極地打招呼,並且加了LINE,但我丟訊息說:『嘿,有一天我們可以一起出外Hang Out(鬼混)。』卻打成了Gang Out。」 為愛踏出了第一步,明明是值得歡呼的事,他卻為了無傷大雅的錯誤,擔心對方以為自己邀約「群交」,自責了好幾天。
高棉是哪個國家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東南亞》是一個同床異夢的多文明世界”
以吳哥王朝為主題的這本書籍,讓人感覺到王朝的26任君主,個個都是剪綵王!
沒有去過吳哥窟,但因著這一本書我上了YouTube看了國家地理雜誌等等的相關影片,真的非常壯觀。也可以想像到消失在叢林當中數百年後的這個巨大遺址,出現在偶然發現的獵人外國人眼前時,那種震撼應該超越任何電影特效可以體現的衝擊。想想看在一千多年前那樣的叢林中,怎麼去建設如此幅員廣大的一塊基地,而且到底是去哪裡找來這麼多石頭?思考起來真的是很令人震撼。
雖然書名是東南亞,但大部分的篇幅講的是高棉(柬埔寨)的吳哥王朝。首先是非常驚訝於他如何受到沒有那麼近的印度,如此強烈的影響 (反而比較近的中國似乎成份沒有那麼強烈)。但也因為這樣閱讀的時候在一堆專有名詞中有一點容易迷失,包括 “跋摩”, “婆羅門”,“涅槃”,“伽藍”等等 (超級佩服翻譯者)。還好書的結構還算完整,而且從古蹟去推論過去時代的生活場景還蠻有意思的,所以迷失了還是可以找回來的😆
至於二十六任君主為什麼競相建設或是改建整個神廟殿宇,以歷史學家的推論,是來自於他們王權的設計不夠組織化,既不是用血緣也沒有明確的接班制度,所以常常只能訴諸武力。也因為這樣當國王的人很容易不小心就被身邊的人幹掉,所以任何得找王位的都要大興土木把殿宇寺廟建的更富麗堂皇,以至於人民會感覺到這位國王是上天所授權的,讓他的正當性得以兼顧。但因為佛教與印度教信仰交織出現在當中,當上下任君主信仰不同的時候,偶爾會看到砍掉重練情況,或是索性把前一個信仰的神明改裝加濾鏡變成自己的神明,直接借殼上市 (這樣好像也比較省錢吧?)
很酷的是關於吳哥王朝最詳盡的記載,是來自於西元1295年元朝派出的使者周達觀所著的 「真臘風土記」。雖然是一個外人的眼光,卻能客觀並栩栩如生的描述當時的富麗堂皇,以及社會與經濟的充沛活力。不管是緬甸或是東南亞其他的國家,因著過去各自歷史許多紀錄沒有保存 (寫在會毀壞的葉子上),有太多不同語言的民在一起,並且很長一段時間的西方殖民,讓他們似乎遺忘了自己的歷史。現在東南因著人口紅利造成市場巨大成長的機會,正在試著用東協的合作方式,團結起來彼此扶持,這在過去是非常難想像的,但為了發展,看起來人們還是有辦法消除歧異攜手合作。我認為過去幾十年來他們越去認識了解自己的歷史與文化,也是很重要的步驟。畢竟先要有個明確的“我”,才能夠有信任感的建立“我們”。
書籍的最後一段讓我有一種非常驚訝的感覺。作為東南亞研究者的日本作者,開始批判日本人對東南亞各國的優越感,甚至舉例跟著他去的學生或是日本人不經意的輕佻態度。作者也提到了在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歐美殖民離去之後,以振興經濟之名,在東南亞造成了很多破壞和掠奪,更不用說在二戰期間的傷害,他認為日本人有必要了解並且承擔部分的責任。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作為一位歷史學家他對於歷史和文化的那種尊重,透過平等的互相了解中看見對方的美善,以及值得學習的一面。
“這樣基本的信賴關係,從互相尊敬開始,以互相承認作為《人》為共識。沒有電,沒有水,沒有冰箱,並不代表文化知識和《知》的低落。這個意義上我以吳哥寺的研究來說明,尊重東南亞各地的文化和社會,及強調平等對話的重要性”
全文與相關圖片和文章連結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興亡的世界史 #亦近亦遠的東南亞 #石澤良昭 #八旗文化
高棉是哪個國家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文森說書 #柬埔寨 #洪森
我在看這本書之前完全不知道柬埔寨的狀況是這麼糟糕的,我以為只有像北韓這種獨裁國家,才能對人民做出慘無人道的制裁、公開行賄、漠視司法等等的事。
最令我最噁的地方大概就是政府官員的嘴臉了吧,去翻翻新聞,看見總理洪森戴著價值8400台幣的手錶:https://www.getit01.com/p20190310756282762/
我真的吐了,希望這也是他用薪水買的呢。
宋蘇法被刑求後的屍體照連結: http://www.zonaeuropa.com/20050204_1.ht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我會定期每個禮拜上傳一部影片,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