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男孩通學路💼
成長於舊制臺南縣大內鄉的新生代作家楊富閔,在以成長之地為背景寫成的作品《#花甲男孩》被改編為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後,向來冷門的大內像是初次登入臉書的使用者,在臺灣鄉鎮群組亮起微弱訊號,等著某月某日的某位旅人來敲。
🌄河灣、巷弄、牛墟走遊
相較於維基百科中開宗明義的「臺南市中央偏東」,楊富閔卻以站在土地上用情感實際量測的經緯,寫下「大內是山與河相遇」的坐標。當車子從國道溜下進入大內,持續上坡的斜率與從前人自河上岸開墾的角度相同,「可以明顯感覺大內是曾文溪與丘陵沖刷出來的一則故事。」站在 #南瀛天文台,看曲溪甩尾以及新建堤防如護欄,從無堤防到有堤防,有水患到沒水患,楊富閔親眼見證大內這二十年的變化。
家住大內的楊富閔,猶記得小時候幾乎每週都會隨家人開車去鄰近的善化逛街採買,「我對現代生活的所有想像都是來自於善化。」從善化慶安宮一路到火車站,宮廟、市場、圖書館以及各種商店是摩登街市;但在大馬路旁露天開張,兼具菜市場、小農市集、二手市集功能的善化牛墟,則可見生猛草莽的買賣實況。#善化牛墟 只在每旬2、5、8日開市,這口訣深刻在楊富閔的腦裡,成了一種比農民曆更玄的時間感知法,「只要聽人講去牛墟,就會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
👣通學路上的青春回憶
在文章中經常出現的三合院意象,場景源自大內國小與朝天宮之間的巷弄,那是他兒時通學的必經之路,穿街走巷即興發明新路線是途中的樂趣。稍長,國中到麻豆唸書,如今麻豆也成了青春回憶之地。
第一次去心目中的簡餐祖師爺「三皇三家」、第一次去當地很厲害的「三商百貨」,甚至對所謂「#臺南美食」的認知,便是從 #麻豆碗粿 開始。來到很早就規劃為文化園區的 #總爺糖廠,園內文化地景與防空洞交錯,楊富閔經常與家人或朋友來蹓躂,也是他第一次意識到何謂「#藝文空間」。
當然,在麻豆市區散步可見許多王爺廟,也經常遇到廟會活動,尤其是「#蜈蚣陣」,以木板連結的藝閣很像一條長長的蜈蚣,上頭坐了很多扮裝的神童讓人抬著,那也是他小說裡「踩街」意象的由來。「我對麻豆的情感很深。」楊富閔說。
在楊富閔虛實情節上演的作品中,#大內、#善化、#麻豆 是舞臺上的流水布幕,依序是他成長、消遣、求學之地,也可見大內與周邊鄉鎮的緊密關係。他以獨特幽默的口吻寫「鄉下」,也寫下他自己的轟轟烈烈。
文/李佳芳
攝影/朵朵
[文字及圖片版權屬臺南市政府所有,請勿任意下載及重製]
👀更多悠活台南精彩文章 請線上觀看:https://is.gd/YVKmEY
麻豆碗粿由來 在 老田鬧著玩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恭喜】台中人注意!《#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2020》必比登推介名單搶先看~
今年《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 2020》首度涵蓋台中,今天搶先發布新入選「#必比登推介(千元以下物超所值料理)」餐廳名單,
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臺中21家入選,入選名單:
「#范記金之園」草袋飯;
「#東山棧」甕缸雞;
「#富鼎旺(中區)」滷豬腳
「#富狀元豬腳」豬腳;
「#富貴亭」燻鵝、當歸鵝肉麵線;
「#東方龍」臺灣家常菜+創新川菜;
「#彭城堂」古早味封肉刈包、豬油拌飯;
「#溫叨」古早味臺灣料理;
「#三喜食堂」臺菜、海鮮;
「#馨苑」臺灣料理;
「#台客燒肉粥」招牌秘方燒肉、砂鍋粥;
「#尚牛二館」溫體牛肉火鍋;
「#阿坤麵」特製醬料乾麵配水晶餃湯;
「#上海未名麵點」豬排麵、酸梅湯;
「#Gubami」清燉、紅燒牛肉麵;
「#陸園」江浙菜;
「#新月梧桐」江浙菜;
「#沁園春」江浙菜與點心;
「#京華煙雲」京菜餐廳;
「#滬舍餘味」上海點心;
「#淇里思 (西區)」印度料理
米其林指南必比登推介,臺北54家入選,7家新入選名單:
「#泰姬」市民大道北印菜色;
「#一甲子餐飲」艋舺祖師爺廟旁;
「#昶鴻麵點」華西街夜市;
「#源芳刈包」華西街夜市;
「#阿國切仔麵」錦西街;
「#陳董藥燉排骨」饒河夜市;
「#吾旺再季」(原「松青潤餅」)南機場夜市
#台中必比登
#台北必比登
#台中人準備排隊了
#老田鬧著玩
-----以下為米其林官方新聞稿-----
《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 2020》必比登推介名單出爐
臺灣、8 月 11 日——《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 2020》將於 8 月 24 日發佈,在這之前,米其林指南率先公布今年指南的必比登推介(Bib Gourmand)名單,涵蓋臺北的 31 個店家、23 家街頭小吃,以及臺中的 21 個店家。
這些店家均提供「物有所值」的美食。在臺北與臺中,這意味著客人能以 1,000 台幣以下的價位(不含飲料),吃到三道優質的料理。
臺北 7 家新入選
臺北 54 家入選必比登推介的店家中,新入選的包括位於市民大道、提供北印菜色的「泰姬」:店家不僅裝潢到音樂都帶著濃厚異國風情,就連香料以及廚師,都是特地從印度帶到臺灣;已經傳承至第三代的「一甲子餐飲」則位於艋舺祖師爺廟旁,肥瘦均勻的焢肉飯、麻豆碗粿等,都是熱門菜色;另外一家新入選必比登的店家也位於萬華,是華西街夜市營業超過半世紀的「昶鴻麵點」,豬頰肉做成的「菊花肉麵」、小菜包括白斬雞、豬尾巴等,都是許多人必點的品項。另一家華西街夜市入選的店家是「源芳刈包」,店家經營超過一甲子,特製刈包皮搭上多汁軟嫩的五花肉,令人垂涎。
此外,錦西街的「阿國切仔麵」、饒河夜市的「陳董藥燉排骨」以及南機場夜市的「吾旺再季」(即原來的「松青潤餅」)則都是搬遷至新址後,滋味依舊獲得評審員的肯定,而再次入選必比登推介。
臺中必比登:臺灣菜大放異彩
在臺中首次公布的必比登推介名單中,臺灣菜大放異彩,21 家必比登推介店家中,就有 10 家提供臺灣菜。
「范記金之園」提供的是草袋飯。雖然以原來用來烹煮米飯的藺草編織草袋技術已經凋零,店家仍精選臺灣米配上雪裡紅乾,口感獨特,炸排骨也很受歡迎;「東山棧」則提供以龍眼木燻烤黑羽土雞製成的甕缸雞。「富鼎旺(中區)」做的是小火慢煮的滷豬腳、腿扣、腿節等美食,口感軟滑。另一家同樣以豬腳入選的,還有西區的「富狀元豬腳」,評審員指出,店家的特色,是「不添加中藥材滷包,而將白毛豬隻,搭配特調比例的紅蔥、辣椒、冰糖與醬油,把肉滷至呈琥珀色澤、晶瑩透亮。」
中區「富貴亭」是營業超過一甲子的老店,熱門品項是燻鵝和當歸鵝肉麵線。「東方龍」提供臺灣家常菜,搭配上部分創新川菜;「彭城堂」布置充滿懷舊趣味,古早味封肉刈包、豬油拌飯、剉冰等料理,讓人倍感溫馨。用餐環境同樣充滿古趣的還有北屯區傳統三合院內的「溫叨」,提供古早味臺灣料理,客人甚至可以在院內享用餐點。
「三喜食堂」低調位於民宅,提供各式臺菜、海鮮等,老闆親選食材與烹調,用餐環境輕鬆。西區的「馨苑」則提供份量小巧、減少油鹽的臺灣料理與臺灣小吃,推薦包括如以大甲芋頭與椰奶共同燉煮的芋奶鮮嫩雞骨球,以及花枝槓上雞肉丸等。
火鍋、粥品、麵食,在地滋味
火鍋、粥品也有店家入選。「台客燒肉粥」裝潢懷舊獨特,招牌秘方燒肉、砂鍋粥是熱門品項。「尚牛二館」做的是溫體牛肉火鍋,現點現切的牛肉,限量販售,加上以蔬菜與牛骨熬煮的湯頭,讓人食指大動。
另外,臺中還有三家麵食入選必比登推介:超過 50 年歷史的「阿坤麵」,人氣組合是特製醬料的乾麵,配上手工水晶餃湯。另一家中區老店「上海未名麵點」傳承三代 70 年,麵條是家傳配方的獨家口味,豬排麵、酸梅湯等都是人氣菜色。而醃製的蔥段,夠味而解膩,還免費供應吃到飽。
由臺中前知名法國料理餐廳樂沐主廚陳嵐舒開設的「Gubami」也入選必比登推介。這個以「牛肉麵」台語諧音為名的店內,清燉牛肉麵用的是宮崎和牛搭配特製細麵,紅燒牛肉麵則以加拿大帶骨牛小排搭配特製粗麵,兩者都是每日限量供應。
上海、江浙與京菜到印度料理,精彩紛呈
除了臺灣人熟悉的各式料理,江浙、上海點心、京菜等料理也有店家入選:30 年經驗廚師團隊烹調江浙菜的「陸園」;以上世纪30 年代老上海為主題布置,提供江浙菜色的「新月梧桐」;傳承至第四代,70 年來專注提供經典江浙菜與點心的「沁園春」;環境布置風雅的京菜餐廳「京華煙雲」、以及由來自上海的創辦人親自研究,提供生煎包、小籠包等上海點心的「滬舍餘味」。
而選用當地香料,由印度廚師烹調的「淇里思 (西區)」,則是唯一一家以印度料理入選臺中必比登推介的店家。
《臺北臺中米其林指南 2020》完整名單將於 8 月 24 日正式公布。當天從下午 1 點開始,歡迎收看《臺灣米其林指南》官方臉書或《亞洲米其林指南》YouTube 直播,第一手知道最新名單。
《臺灣米其林指南》官網:https://guide.michelin.com/tw/zh_TW
《臺灣米其林指南》官方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MichelinGuideTaiwan/
《亞洲米其林指南》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MICHELINGuide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