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結束🔚
冥冥中安排好,回來日本再動第二次手術
應該感謝疫情嗎?
無論如何,結束了🙏
我希望明天拆卸眼罩,能重見光明
我想趕快配新眼鏡、趕快戴隱形眼鏡
今天一早按時間抵達醫院
辦完入院手術,我就直接到5樓眼科報到
由於手術只需要10分鐘,只需要局部麻醉
手術全程意識清醒狀態下進行
之前在巴西,我要求全身麻醉
當時情況需要一小時以上,我怕自己無法忍受
手術到底有多可怕呢?還真的很可怕!
手術時間原本是下午兩點
但我臨時被護士通知,我是排在第四位手術
所以換完衣服後,護士就開始點藥水
手術同意書簽名等
才剛簽完,另外一位護士進來要推我去手術
說已經輪到我了?這⋯⋯太快了吧!
我還沒有心理準備,就匆匆忙忙的被推走了
手術室,可想而知是冰冷的
我自己爬上狹小的手術台
然後主治醫生過來和我打招呼
我回他宜しくお願いします
真的一切拜託了🙏
我不知道冥冥中是不是和麻醉醫師有仇
生小孩時打很多次麻醉都沒打中要害
這次連打個點滴,插針插很多次都插不中
他一直和我說抱歉重來,我真的想揍他
但奈何「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很多人在我身邊周旋說話,我聽不懂
我什麼也做不了,只能任人宰割
人類真的很渺小,走到最後也只不過如此
一切事前準備做好,主治醫生就坐在我後方
他只用一句英文和我說我要開始,會有強光刺眼
可能麻醉後吧,真的不覺得刺眼⋯⋯無感
他問我說有沒有看見三個小燈,我回有
但我感覺像人將死前的回光返照
前方的一束強光,帶你回顧過去
我告訴自己要加油
禱告上帝
我還想看見老公和孩子
醫生在我眼睛上貼了一張透明塑料
然後他剪開,我真的很怕剪刀插到眼睛
之後我看見除了剪刀,還有像鉗子在眼球上遊走
我全身是僵硬的,我能放輕鬆嗎?不能!
我右手握住的按鈕,是可以通知醫生的
我就緊緊握住不敢放開
手術過程中,我聽見醫生說(間違いだ)😱
突然覺得為什麼我要聽懂日文啊
醫生要護士換掉鏡片,然後在等待更換的過程
真是煎熬,到底那裡出錯吖?
幸好很快又繼續進行😭
很快,手術就結束了
當醫生拆去所有用具,眼睛疼痛感馬上出現
護士問我意識清楚嗎?有沒有不舒服的地方
要我坐起來,我說眼睛有點痛
護士就請主治醫生過來,主治醫生說了一串話
我沒注意聽,聽不懂,他再說一次,我就聽懂
他怕我不懂
他用手機翻譯葡萄牙文和中文給我聽
手機沒開始翻,我回他說我明白了
哈哈哈😄⋯⋯年輕醫生就比較活潑應事
手術前一星期我做PCR檢查時
他也是用手機告訴我
他準備開始用棉籤插進鼻孔做檢查
不過他的英文很普通,所以沒能用英文溝通🤪
回到病房,還被同房病友說
回來啦,辛苦了!感覺很窩心
一間病房四個床位,每個都用布簾隔開
但很佩服她們很樂觀開心的聊天
是在布簾間隔,看不見彼此下
有個說今天的飯後有芒果甜點
說她明天吃了午飯後就出院了
同時其他兩人會回應她的話題
咦?她們有考慮過我是否想聽
😂😂😂🤣🤣🤣
術後一小時不到
我就這樣子出院回家了
還有件事,有空再聊
心裡的不舒服,讓我想開新一頁來寫
麻醉同意書英文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劉真的困境-醫療抉擇的兩難>
大家喜歡的劉真安靜的離開她先生、女兒以及粉絲,再多的靈堂獻花與弔殤也無法彌補她的來不及說再見。
人生的幸福是健康與財富的相乘數,失去健康就一切歸零。但生病無法避免,人生最困難的決定之中,醫療抉擇絕對名列前矛。當自己或家人生病時,要開刀嗎?要插管嗎? 要化療嗎?要截肢嗎?要換肝嗎?to be or not to be?絕多數人陷入生死相煎左右為難的困境。要訴之理性?醫學太專業資訊又不足,要訴之直覺?直覺如求神問卜買彩券豈能盡信?碰到這種情況,人們要如何做出聰明無悔的決定來降低不測的風險呢?
(一)有科技才有選擇
首先,病家有選擇是因為醫學的進步,一個心臟衰竭的病人考慮是否做心臟移植是因為有換心的技術,主動脈狹窄在過去只能任它惡化,但現在有了瓣膜置換術的選擇。有積極的治療選擇就一定更好嗎?不知道,這是另一個議題,我們在下段討論,但絕大多時候有選擇才有機會,才有希望,病家當然可以選擇「維持現狀」 status quo,以劉真事件看這是更聰明的選擇,但這是事後之明,人生最大的無奈就是無法早知道,下注離手,機會與風險並存。
(二)希望與權衡取輕
病家因此選擇有風險的手術是基於「希望」,期望一牢永逸的擺脫病纏,但醫師選擇風險較高的手術可不是基於「希望」,而是依據「權衡取輕」trade-off,「權衡取輕」就是為病人找出傷害較小利益較大的治療方法。生病無全順,通常只剩壞與次壞的選項,醫師的職責就是協助病家做出較好的抉擇。
(三) 風險無所不在
即使走路也可能車禍,人生的風險無所不在,所以說「醫師不是神,沒有零風險的手術。」醫療的風險可以分成兩方面-一是病人端,病人是否太衰老,有嚴重共病(如糖尿病心臟病肝腎病),有免疫過敏血液問題等等,這決定病人是否支撐得過麻醉手術過程及術後恢復。另一則是醫療端,醫療端包括醫院醫療團隊的整個系統。因為人就可能犯錯,醫療是人的行為,無論多小心還是可能有誤,統稱為「醫療錯誤」(醫誤)medical error,這並不表示一定是醫療團隊的錯誤。手術的醫誤最多也最嚴重,尤其是心臟與大腦手術。
(四) 醫誤的來源
醫療的副作用造成新的疾病稱為「醫源性疾病iatrogenic disease」,舉例來說,病人術後感染肺炎就是。醫源性疾病通常不是醫師的錯,而是治療本身的副作用。即使是醫學最進步的美國,統計一年因為「醫誤」損失的性命達10萬人浪費171億美元。(Van Den Bos, 2011) 像「壓瘡」、「術後感染」就是醫誤前二名。舉我較熟的脊椎手術為例,平均每個手術犯2.2個醫誤。進一步分析原因有四分之一是由於醫師的技術,另四分之一是由於醫師的判斷與處理失誤,其他50%則是醫師外的原因如麻醉、護理、設備、延遲等等。(Rolston JD, 2014)可見手術風險高,即使你到最好的醫院,拜託到從不犯錯的神醫為你手術,還是有另外50%的參與者系統環節可能出差錯,更何況絕沒有零失球的神醫。事實是當病家起心動念簽了手術同意書,排定開刀時間後,就已經在「手術賽局」裏,風險無法全知,不能完全避免,病家必須有這種心理準備。
(五)手術分成三種
首先需瞭解手術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緊急手術」,不手術馬上有生命危險如內出血癌症或槍擊,第二類是「選擇性手術」elective surgery,能夠改善疾病與生活品質的手術如椎間盤突出,白內障或痔瘡手術。第三類是「改善形象及功能手術」如整型隆乳近視手術。第一類手術不需考慮,風險再高也要做,至於第二類與第三類則值得好好考慮,因為病家的期望中絕不包括死亡或終身殘障。
(六) 保守療法
人有兩種。「風險趨向者」與「風險趨避者」,醫療的選擇常與個性有關。此二者醫師病人都有,自覺藝高膽大醫師為高齡多病十分嚴重病人手術,病人為整型接受削骨隆鼻等多次手術。但面對醫療風險,保守點可能更好。天下文化有一本書「一位外科醫師的修練」,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的阿圖葛文德醫師,此書英文直譯應該叫「併發症」complication。作者說:「醫學沒有那麼完美,也沒有那麼神奇。病人抱持過多的期待常要失望,因為即使是最簡單的手術,也不能保證病人術後一定會好。」
病家常不瞭解「併發症」,對手術抱持不切實際及一廂情願的想法,醫師不僅不該因利益推波助瀾陷病人於險境,反而該堅持立場,不必開刀的要說服病人不要手術。前台大朱樹勳教授稱讚神經外科黃勝堅醫師是好榜樣,他立場堅定很少讓步,總是勸退病人能不開刀儘量不開。他說:「愈早跟病人解釋手術風險,提供的資訊愈豐富,病人通常會打退堂鼓。」黃勝堅醫師經常拿自己的「腰椎滑脫」來規勸病人,雖然下背疼痛影響走路,但他從來不想開刀,而且照常打網球。「手術若不具有急迫性,可以與它共存,試著去忍受它。」
像黃醫師這種自己不開刀也勸病人不要開刀的醫師少之有少。大多數外科醫師是力勸病人開刀,但自己有問題時卻變鴕鳥。德國有一項研究,調查醫師自己生病時是否願意手術?結果發現多數外科醫師都不願接受手術,83%醫師認為治療椎間盤突出或慢性背痛,手術是多餘的。其他疼痛的髖關節壞死疾病,74%醫師也不開刀;64%醫師不修補受傷韌帶;57%拒絕網球肘手術。這些外科醫師似乎寧可相信「憑藉自已與自然的康復方式,才是上策。」(朱樹勳, 2008)外科醫師天天開刀當然比別人更深切體會手術的利弊得失,他們採取保守療法不願手術更值得深思。
(七) 醫師的道德風險
病家還需提防醫師的道德風險,醫師的道德風險是什麼?那就是為了業績壓力與個人利益的過度或不必要手術。天下雜誌曾做過一專集「過度醫療誰的錯?」指出台灣過度醫療的推手有三:第一是扭曲的健保總額制度,使得每家醫院都拼命衝營業量與自費醫療;第二是以業績計算醫師的薪資與獎金,許多醫院甚至沒有給醫師底薪,純粹以營業額的比例當醫師業績獎金,這使得內科醫師有明顯誘因多開藥與多做檢查,而外科醫師則是多開刀及多使用自費器材;第三是醫院、醫師與藥商、儀器商互相結合謀利的共生結構,如多開藥賺藥價差、多開有器材的手術賺器材佣金。(黃靖萱, 2011)我一位學弟在某醫院骨科,他的業績壓力是每個月500萬,這使得他必須抓住每個可以手術的機會。或許多數外科醫師不是如此,但聽憑片面之詞就去開刀絕非明智,在拙著「背痛怎麼辦要手術嗎?」我建議要找第二意見,但同一科醫師們很難直接去講得罪同儕的意見,所以第二意見應該要包括內科醫師,第二外科醫師意見則需要問話技巧及聽懂弦外之音。
麻醉同意書英文 在 茉茉太太 x 全職媽媽向前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了追求美,妳做過最瘋狂的事情是什麼呢?》
不久前,我跟旅外返台度假的閨蜜吃飯。
當年,我們在馬來西亞唸書時就相識相交,後來一起到澳洲墨爾本唸大學。一邊吃飯的時候,我們回憶了好多年少時做過的蠢事。
所謂人不輕狂枉少年,這些點點滴滴,對於現在已經當媽媽的我,都非常NG的事兒。
其中一項就是:我曾經在未告知任何人的狀況下,獨自一人,在全身麻醉的狀況下,做了兩次小腿瘦身的醫美手術。
我是直到最近,才意識到全身麻醉,原來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也才意識到,原來我的命,其實是上帝在我還年少無知時,保守直到至今的。
說到全身麻醉,就連正常執行開刀麻醉流程,醫院都會安排專門的麻醉科醫生執行,術前須簽同意書,而且旁邊需要有家人陪伴。
並且,近年來我的確不斷聽到有許多醫美診所(而且都是檯面上赫赫有名的),有不少進去醫美的少女,全身麻醉後,就再也沒醒來。再來,最近也跟我鄰居聊到,就連她身邊朋友的朋友去醫院開刀全身麻醉,也是躺到至今沒醒來。腦死,植物人,只剩呼吸。
那為何我在年輕時會做這個醫美手術呢?
因為,我想圓夢,我想圓一個我自小因著自卑而渴望的夢想,那就是:我想要有一對筆直纖細的小腿。
我在二十出頭歲,剛出社會的前幾年,拿了自己存款裡的二十萬,找了一間有名的醫美診所,默默去做了這項手術。
還記得獨自躺在手術床上,也不知道什麼叫害怕,只知道自己好想好想把內心從小根深蒂固的自卑,藉此挪去。若不是上帝保守當時年少無知的我,或許躺在手術床上從此長睡不醒的,可能是我。
擁有一雙筆直的雙腿,特別是小腿,對於很多女生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但對我而言卻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因為腿部粗細(特別是小腿的部分)是DNA,是遺傳。
我自小腿就不細,上了國中開始發育後,身材的特徵越發明顯。我天生上半身的身材是扁身,下半身的身材卻是圓身。
我身體第一個發胖的地方永遠是大腿,小腿就是俗稱的蘿蔔腿,不管怎麼瘦身,大腿會變瘦,但小腿永遠都很難瘦。我從國小六年級就開始有愛美的意識,所以那個時候就開始覺得自己的腿似乎不是很漂亮,內心總是因著腿型而自卑。
腿不漂亮,對於一個愛美的少女,無疑是致命傷。除了造成許多穿搭上的限制,而且上學要穿制服這件事,永遠讓我感到非常痛苦,因為我被迫要露腿。
除此之外,當時還曾經被國中班上的男生嘲笑「肥腿大肉妹」(老天,這個可惡的玩笑話我居然記到現在,可見受傷多深)。
我想,每個女生都有自己在成長歲月中,一段艱辛努力變美的過程。
少時的自己,眼裡少不了比較、看不見屬於自己的美跟好、易於過於在乎他人有意或無意的評價。努力經營外在的美麗,內心卻常常活不出該有的瀟灑,自信跟自由。
是不是許多的我們,都像海軍戰隊的蛙人一樣,年復一年,在艱辛的心路歷程中,一路爬著天堂路,才從當初那惶恐不安的少女,蛻變成今天在面對這滄海人間時,稍微篤定的自己?
「不管人有錢與否、長相美醜、才華高低,每個人一定會歷經挫折、低潮、被貼標籤,每個人也都會遇到屬於自己的機會、自己愛的人,只有自己才能走的路,其實,世界並不會偏好哪一種人,一切都是公平的。」
此話是出於勇闖紐約的台灣設計師江孟芝的演講,我內心非常感同身受。
我15歲就一人獨自出國唸書,開啟往後旅居海外10年的生活。其中經歷的孤單跟挫折不甚枚舉,當時的我曾經一度差點罹患躁鬱症,也曾經不止一次想要結束自己的性命。
當時,自卑跟不健康的自我形象,也深深影響到我的生活跟周遭的人際關係,我並不幸福,也不快樂。
19歲我受洗成為基督徒,開始慢慢理解在上帝眼中的我,原來並不是這麼糟糕。因為,聖經說我是:
「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 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 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 你的作為奇妙,這是我心深知道的。 我在暗中受造,在地的深處被聯絡; 那時,我的形體並不向你隱藏。 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 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 , 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 神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寶貴! 其數何等眾多!」(詩篇 139:13-17 )
我看我自己是窩囊,但聖經卻說我有極有價值,祂說我受造是奇妙可畏,英文版聖經說是「I am fearfully and wonderfully made」。
當然,受洗只是一天的事,但重生卻是一條漫長且才開始的路。年復一年,上帝讓我經歷各式各樣的磨練,我慢慢學習重新在信仰的眼光中看待自己的形象、看待自己的生命。直到我開始願意接納自己天生的身形,到逐漸學習欣賞自己的身體。
受洗後,直到過了好多年後的某一天,我漸漸開始發自內心喜歡上從裡到外的自己,自信快樂開始在我生命中展現。但不同於以往的是以前的我是靠自己,但現在我是靠著基督、靠著信仰去經營我的人生。
自卑的相反,是自信。但自信並不是我刻意追求的結果,自信是我在這許多年來,在信仰中透過上帝的眼光,更多地認識自己時,隨之而來的產物。我的信(自信)不是建立在我自己身上,而是建立在基督身上。
或許我一輩子都跟美腿、短褲、短裙無緣(很奇妙地,我也嫁了一個不准我這樣穿的老公)但我還是可以就著自己身材擁有的優點,盡情穿我喜歡的衣服,並從中學習如何利用穿搭修飾我的身材。我禱告上帝幫助我,讓我勇於接受生命中那些我不能改變的,也同時賜給我勇氣跟毅力,去改變我可以改變的。
尤其是在跟桃爸相遇、交往、到結婚後,我逐漸發現,在夫妻感情的經營中,我從前嚴重在意的身材問題,對於桃爸而言卻從來不是問題。他覺得我身材沒問題,反而當我對他大小聲、口氣不佳,他才覺得我有問題😂
比起身材,當我內心看待自己的眼光負面消極,首當其衝的,就是跟我在親密關係裡的桃爸。
「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兩個人,乃是一體的了。」(馬可福音 10:8 )
Hurtful people hurt people,心靈受傷的人,能帶給他人的也只是傷害而已。聖經說夫妻乃是一體,而不是各別兩個人。因此,當我討厭自己的時候,跟我一同在婚姻裡的桃爸也會一樣感受到痛苦,因為我們是一體的。所以,不難理解,桃爸希望常常看到笑咪咪、愛自己的老婆。因為唯有這樣,他也才能好好過日子。
年輕時我減肥了無數次,但許多次都以復胖跟失敗告終。
但這一次,我的想法有些不同了。我不去追求這個世界所謂的 bikini perfection ,我健身減脂,改變飲食型態,目的主要是為了提升健康。至於原本身形的優化,只是一個附帶的必然結果。
鼓勵每位女性,每個媽媽,原本的妳,就很美!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美好,不要再為他人的眼光或標準而活,但我們可以為了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我們需要透過造物主 — 上帝的眼光,正確地認識自己。當我們清楚了解自己、接納自己,我們就能夠活出自己那份真正的美麗跟獨一無二。
Lady, you are fearfully and wonderfully made. Your beauty is God’s creation, it is meant for eternal.
麻醉同意書英文 在 Dr.131醫生醫- 手術病人如果沒有麻醉專科醫師在旁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手術病人如果沒有麻醉專科醫師在旁邊,可能成為植物人。 ... 衛生局也認為,1995年舊版沒有完全涵蓋衛福部的同意書格式,形同婦科醫生沒有善盡告知責 ... ... <看更多>
麻醉同意書英文 在 (手語版)檢查知情同意書:我要不要檢查身體裡面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提供醫事人員向民眾說明特殊檢查及檢查 同意書 定義、特殊檢查目的、方式、副作用、須注意事項、不執行特殊檢查的影響;也供民眾逐一確認檢查前應確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