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香琴逝世 】
MeWe版本:http://bit.ly/3rUvdXF
收到李香琴逝世的消息後,我走到睡房的書架上,找回放在資料夾內的一篇30年前出版、刊於《壹週刊》的琴姐訪問影印本,我知道,我有很多事情想寫下來。
第一個原因,是琴姐跟已故的譚炳文一樣,她於香港電視業的地位舉足輕重,令人難忘的演出多不勝數;其次,一直覺得,琴姐的外型、打扮,甚至聲綫,與已於多年前離世的嫲嫲有點相似,這是小時候在嫲嫲家看電視時見到李香琴之後的既定印象,興許她倆經歷相似,都是30年代出世的女性,再由中國大陸遷居來到香港,所以或多或少都散發同類氣息,也可能,是我一直都很掛念自己的嫲嫲,所以望見琴姐,都會有點親切感,所以想以文字向琴姐致敬。
我由傍晚六時許開始動筆,寫了數小時才完成,因為琴姐瓣數多,而且記憶總是不可靠,她當打之時,都已經距離今天很遠了,得一邊寫,一邊花時間考證,收筆一刻,很疲累,但這些零碎的資料,都值得紀錄下來,讓後人參閱。
感謝琴姐生前為電視迷帶來那麼多美好回憶。
###############
「再見!唔好怪我第一句就同你講再見,因為我真係專程嚟同你道別㗎!」
從影多年的資深藝人李香琴,周一(4/1)中午不幸於伊利沙伯醫院離世,終年88歲,縱橫演藝圈60多年的繽紛人生,正式劃上句號,收到新聞短訊之後,立即在串流音樂平台重溫陳輝陽經典作《三千年前》(2007),「琴姐」聲演陳慧創作的對白,情感豐沛,聲線淒酸,一句「我失去嘅嘢實在太多啦!」,一句「你一定會好唔捨得我!」,配合關淑怡演唱的「趁熄滅前,還可一見」,對照這則消息,倍覺傷感。
「我記得,你同我去過嘅每一個地方,嗰啲地方,統統留喺我心裏面。」
其中一個地方是澳門的平安大戲院,那裏是她開展演藝事業的起點。
李香琴原名李瑞琴,祖父李亞敬舊時於廣東和澳門一帶經商,經營海產和賣米生意,家境富裕。琴姐於順德出世滿月後,父親李炳光舉家遷往澳門定居,據知李父經營錢莊及紙料生意,共有5位太太,而琴姐是家中長女,被視為掌上明珠。
原建於澳門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的平安大戲院,是李香琴演藝事業的起點。
30年前,因為拍攝亞視節目《向每顆星致敬》 (https://bit.ly/2JLjt8y) ,琴姐坐船過大海重回成長地,憶起往事。「就係呢間戲院,改變我一生嘅命運,以前任劍輝、白雪仙經常都喺度演粵劇嘅,咁阿嫲帶我嚟睇戲啦,睇睇下,我自己愛上咗粵劇,就算阿嫲唔帶我嚟,我自己都靜靜嚟呀,有功課都唔做,掛住嚟睇大戲,鍾意學戲,經過好多轉折,就搵到個師傅(小鶯鶯)學戲,學咗半年左右喇,師傅介紹我踏台板。真係橋喎,我第一次踏台板亦都係喺呢間平安大戲院。」時為一九四六年,當時琴姐才14歲,但大概由那時開始,便沒有想過要做「正印花旦」。「我認為做『正印花旦』壓力好大,點解呢?因為啲人會睇你做得好唔好,冚唪唥(焦點)都喺自己身上,如果做『第二花旦』就唔係咁喇,(如果)你個『正印花旦』演得跩啲,我做得好啲,就可以蓋過你,我幾有滿足感!」
何以演大戲會漸漸走進大銀幕?就在「糴梅香」(初踏台板之意)之後一年,即一九四七年,琴姐跟着盧冠廷父母(盧海天與養母譚秀珍)所屬的戲班「日月星劇團」到越南和新加坡做大戲,同行的還有「關師傅」關德興,後來關德興先返港拍戲,之後給琴姐寄信,指可以介紹她拍戲,琴姐開心到彈起,因為她會幻想自己有機會跟偶像張瑛、白燕和梅綺合作,豈料一入片場演出的銀幕處女作是《黃飛鴻大鬧花燈》(1956)(https://bit.ly/2MCw1Aj) ,飾演侍婢菊香,片酬三百,之後又經羅劍郎引薦,於電影中扮演奸角,憑《鴛鴦江遺恨》(1960)一「奸」成名,直至遇上「西宮」角色,大戰「東宮」余麗珍,獲得「一代奸妃」和「西宮琴」的稱號,迎來第一個事業高峰。琴姐曾在電視節目《正識第一》(2011)透露,為了演好奸角,要望鏡苦練:「走去睇住塊鏡講對白,修嘴型,修眼神,咁樣慢慢練番嚟!(如果演)陰毒,額頭要收細,連講說話(語氣)都唔同!」
此後,因為粵語片市場興旺,琴姐相當搶手,非常多產,更試過一年最多拍過50齣戲,但她坦言初出道的時候確實有捱過苦,因為她屬於獨立演員,沒有後台撐住。「關師傅唔可以部部帶挈我,我又唔打得,打戲都係搵任劍輝、于素秋,我又冇大老倌帶住,任冰兒都有任劍輝,譚倩紅都有方艷芬。試過有一次,我連接兩部戲,後來通告改咗,入到片場先知兩個(角色)都換咗人,我問導演點解要換人,佢反問我:你有冇大老倌帶住?我咩都講唔出。」
後來,父親李炳光因生意失敗,家道中落,琴姐要負起養家責任,為了令父母弟妹有更舒適的生活,於是只好甚麼片約都接受,那怕是別人不願意飾演的奸角,一樣去馬,甚至知道別人拖欠她片酬,她依然不敢投訴,生怕將來再沒有機會演出。可是,無限忍耐沒有讓琴姐好過,當她的戲愈演愈多,片酬由最初三百元升至二千五百元時,電影公司卻嫌她騷錢貴,找了另一位演員頂替,當年專訪裏公開名字,那人是羅蘭。演藝圈從來現實,三分努力七分運氣,當她在電影圈前景暗淡時,其實粵語片亦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電視製作,無綫電視啟播後兩年,當時36歲的琴姐順理成章往九龍塘廣播道尋找機會,先加入無綫,拍過劇集《錄音機情殺案》後,一九七○年轉投麗的映聲,拍攝《家春秋》,數年後又回歸大台,由一九七二年開始成為《歡樂今宵》的台柱之一,另外亦不斷拍劇:《狂潮》(1976)、《家變》(1977)、《網中人》(1979)、《親情》、《輪流傳》(1980),數之不盡,套套經典。
琴姐憑眼神、面容和聲線,能夠將陰險、淒涼、霸氣、嬌嗲、滑稽、慈祥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角色是她,她就是角色,在鏡頭前那種揮灑自如,你未必記得劇名戲名,但一講起,畫面就會浮現。如《無頭東宮教子鬧金鑾》(1961)扮演西宮,大戰「東宮」余麗珍,或者《還看今朝》(1990)的姚文珠,令人狠得咬牙切齒,欲當街指罵;又如《輪流傳》(1980)和《流氓大亨》(1986)扮演慈母,面對命途多舛的人生,有苦自己知,總是含住泡眼淚,淒涼得教人鼻酸;當然還有在《他來自江湖》(1989)的「靚姑」,有一幕她與何鑫淼(周星馳飾)在何英彪(吳孟達飾)面前唱雙簧 (https://bit.ly/2Lq5xkF) ,或者於《家有囍事》(1992)裏扮演奶奶大叫「世界末日啦!」,總是睇一次笑一次,多年不變。
說霸氣,又怎能不提《倚天屠龍記》(1986)的滅絕師太,以及《碧血青天楊家將》(1994)的佘太君?還有晚期她在《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2008)飾演的甘佘君麗,一句「唔使驚,嫲嫲喺大廳」絕對見字如見聲吧。這邊演活傳統價值觀下的中國女性,其實曾幾何時,她亦試過跟歐美時尚接軌,譬如《彩色人生》(1979)扮演模特兒公司老闆娘的Mary,每一集都更換造型,媲美繆騫人的《甜姐兒》,應該沒有很多人看過;某年在亞視台慶夜穿金色吊帶舞衣「惡搞」麥當娜(Madonna)跳唱《Vogue》,盡顯其時尚大膽一面,原來是很多人的Best Kept Secret。多才多藝就是如此,因為琴姐很年輕的時候已明白,要在戲行生存,除了專業,還是專業。
在興盛時代的無綫打滾十多年後,琴姐已非常有名,但為了還人情債給周梁淑怡(時任亞視行政總裁),1990年決定過檔,那時她在大台的最後一套劇集,正是《他來自江湖》,她記得拍到最後一集的時候,時任無綫高層李沛權搭着她的膊頭,就要為她開「期票」:「琴姐,兩年後就要返嚟喇,使唔使簽定合約?點知我過咗亞視,李沛權都跟埋過嚟,到我再續約(亞視),佢又走喇,所以做人真係唔使咁認真!」就是這一句話,反映出琴姐當年受訪時的心境:名氣、錢財如浮雲,放過自己一馬,別太着緊,因為在這一行打滾了數十年,有甚麼事情沒見過呢,執念只會令自己活得不開心。
她享受演出,但心頭不高,沒想過要做女主角。「我入戲行,阿爸同我講,結婚,未必嫁得好,你鍾意做戲就做戲,話總之搵到食就算。我從來冇諗過做正印,做二、三幫已經心滿意足喇!」這段說話,摘自1992年10月16日出版的《壹週刊》「金峯集」專欄,當時負責採訪的是李志豪,2016年他離開壹傳媒的時候,職位是《壹週刊》社長。重讀這篇30年前的人物專訪,會看到琴姐的人生觀:人生不過是一場夢,不用太認真,更不可有風駛盡𢃇。
「我哋呢行真係偏門嚟㗎,你唔知幾時會唔紅,亦唔知幾時會紅,諗都諗唔到。所以我覺得紅嘅時候唔好太得意,唔好(畀)勝利沖昏頭腦,唔係咁樣,一跌咪好辛苦囉!」賺到錢,生活過得去便可以了,琴姐當時認為自己條命已如打牌打到北圈,剩下的,都是Bonus,沒有很多事情可以傷害她,就算以往吃過的苦頭,變成回憶後亦只剩下快樂的片段。「我好樂觀,從來冇恨自己可以有家財億萬,我經常覺得,唔好成日諗住人哋坐Benz(平治)230,我就要坐450,咁樣成日都唔會開心。」
惟獨有一件事,任時日過了多久,她仍然放不下,那是母親突然去世。一九六五年某夜,琴姐在戲院看戲,突然銀幕上出現了一句字幕,大意是:「李香琴,即出門口,有人找你!」
此話一出,現場霎時間亂作一團,琴姐以為是否有人整蠱自己,當她走出戲院門外,赫然見到妹妹正在等她,原來是她的媽媽因為心臟病發過世。「佢個心唔舒服,醫生以為係胃病,打完針之後半個鐘就死咗。」這件事對琴姐打擊很大,因為她還以為自己終於可以讓母親過得好一點,但計劃從來趕不上變化。「我啱啱儲夠錢喺太子道買咗層樓,屋契寫咗佢個名。」自己無法見到母親最後一面,成為一生最痛,但也知道那是每個人的必經階段,所以很早已吩咐女兒,如果有一天自己口齒不清,或再不能照顧自己時,便送去老人院,不要為家人添麻煩。今天看新聞,知道琴姐在女兒陪伴下撒手塵寰,生離死別當然教人傷心,但她的精彩一生,將會永遠刻在大家的心底裏,永誌不忘。
原文刊於《香港01》:http://bit.ly/3orZBqi
【 相關文章 】
譚炳文逝世:http://bit.ly/2XbtH5p
(0501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李香琴 #電視史話 #三千年前 #武視 #無綫 #家有囍事 #周星馳 快樂的 ATV 亞視數碼媒體 William on the way 葉一知 港女講劇 做乜膠睇電視 歐錦棠 Stephen Au 鄭美姿 譚蕙芸 #TVB 阿果 #澳門 #粵劇 #港劇 十字牌早餐 LAW少 午夜翻牆 紅眼
「黃飛鴻電影粵語」的推薦目錄:
- 關於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Re: [新聞] 甄子丹回應奧斯卡抵制嗆:我為什麼不能愛國-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黃飛鴻系列粵語長片目錄Wong Fei-hung movie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黃飛鴻笑傳》(1992) 粵語高清繁中字幕 主演:譚詠麟、梁家輝 的評價
- 關於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香港電影] 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粵語) 李連杰-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1991-黃飛鴻1-1080P-粵語(有字幕)李連傑,張學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黃飛鴻電影72年(1949己丑牛年一2021辛丑牛年)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黃飛鴻粵語-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949年香港 七十一年前 香港首部黃飛鴻電影。
1946年香港首位香港小姐「李蘭」參加演出。
關德興與石堅 首次在影片對決!
首部黃飛鴻電影,是以上下集形式發行,於1949年由胡鵬黃飛鴻之《鞭風滅燭》和同年《火燒霸王莊》。電影甫岀大受歡迎,令黃飛鴻成為南拳宗師代表,電影系列一拍數十年,至今拍了共百部《黃飛鴻》電影,並獲拍攝集數最多電影之健力士世界紀錄。當中由胡鵬執導共五十九部,令他成為拍過最多《黄飛鴻》電影導演。
關德興,MBE(1905年6月27日-1996年6月28日),香港著名粵劇和電影演員、粵劇編劇及武術家。以演出黃飛鴻系列電影而享譽藝壇,除了電影事業外,關德興也醉心於武術,早期學洪拳,屬白鶴派兼其他流派,並自創無極剛柔拳。
石堅(1912年1月1日-2009年6月3日),原名石榮璋,籍貫廣東番禺石崗村,香港粵語電影演員,演出過多部電影、電視作品。另有外號奸人堅,是粵語電影中的老牌反派,經常都在黃飛鴻電影裡擔任反派的角色。
李蘭(Lee Lan,約1923年-?),原名梁淑真,又名李冰瑩,香港電影演員,為香港歷史上的第一位香港小姐冠軍。
由「空軍俱樂部」與「香中泳團」舉辦的「國際慈善游泳比賽大會」在1946年6月23日(星期日),在香港島北角麗池舉行,更在此盛會上,首次在第9項節目裏,舉行「香港小姐」選舉活動,預售1,000張門票,在11位參賽佳麗裏,結果由當年23歲的李蘭以82.9分奪得冠軍,成為香港歷史裏的第一位「香港小姐」
黃飛鴻正傳
#歷史時空
↓
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歷史時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尋找香港戰前粵語片明星「新靚就」(關德興)
(新靚就)關德興(1905年6月27日-1996年6月)’中國香港影視演員。原籍廣東開平’生於廣州。13歲前往新加坡打工,並學習戲劇表演。
1932年在美國舊金山和胡蝶影主演粵語有聲電影《歌侶情潮》。1935年主演《昨日之歌》。
對日抗戰期間,他參與組織粵劇團到廣東、廣西與湖南等地義演,也曾與白駒榮、胡蝶影、馮鏡華等在普慶戲院舉行義演,以進行抗日宣傳和慰問軍隊的活動,後又環遊全美國募捐支持抗日,因而被譽為愛國藝人。
戰後「新靚就」關德興主演黃飛鴻系列電影,是世界上劇集數量最多的電影,關德興是主演這一系列電影最多的演員。
#歷史時空
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黃飛鴻系列粵語長片目錄Wong Fei-hung movie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黃飛鴻 系列粵語長片目錄項目篇號源自香港電影資料館港產電影一覽(1914-2010) 1019 黃飛鴻傳(上集)1949 1022 黃飛鴻傳(下集大結局) 1949 1114 黃 ... ... <看更多>
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黃飛鴻笑傳》(1992) 粵語高清繁中字幕 主演:譚詠麟、梁家輝 的推薦與評價
《 黃飛鴻 笑傳》(1992) 主演:譚詠麟、梁家輝、吳孟達、曾志偉《 黃飛鴻 笑傳》是由 ... 電影 將 黃飛鴻 與三個徒弟牙擦蘇、豬肉榮、梁寬的關係進行了重新定位。 ... <看更多>
黃飛鴻電影粵語 在 Re: [新聞] 甄子丹回應奧斯卡抵制嗆:我為什麼不能愛國-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呵呵,只要上學到國中的中國人,誰不知道韓愈的文以載道,
中國人對於健身,一身腱子肉的健美人士不是特別接受,能接受乒乓羽毛球
等運動,但對於跑步等簡單機械動作接受度就不是很高,
簡而言之,中國人不會接受毫無意義的打打殺殺,意義是要有的
中國人有自己無形的的價值觀和審美觀
所以,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電影即便很追求娛樂性,但是頂尖作品是
無意間肯定要去追求所謂鬥爭廝打的意義的。
徐克的斷刀客,那種灰暗躁動以殺為主軸的影像世界,被華人觀衆主流
不接受是很正常的
新世紀以後,香港電影和台灣一樣的對母體的刻意隔離,
就出現了殺破狼之類以格鬥技巧和拳拳到肉為主要審美目標的電影
純粹的爭强斗狠,連古惑仔天天挂在嘴上的義氣都看不到了
連土匪水滸們都要講個義呢。這種脫離文化追求,淪爲械鬥私鬥的玩意,華人
看得下去?
張徹以血腥為追求,但他的電影的世界觀的追求有這麽原始低級嗎
如果是沒有中國式的文化内涵,説實在的
香港的格鬥片(現代武俠内核不再),跟西方的13區,泰國的托尼賈比,
甚至印尼在抖音上我看到的警匪片的刺激精巧程度都未必比得上
但是在廝殺之餘,來一首宮商角徵羽倒行的滄海一聲笑,是不是就不一樣了?
高了那麽三四層樓?
我在本版長文講過,香港電影是上海北京粵語文化精英共同孕育的文化結晶
更離不開華人觀衆共同的文化取向,才造就輝煌
上海滑稽戲->珠江電影厰《72家房客》->楚原的翻拍->香港市井戯的源頭,功夫是近年最出名的衍生作品
陸資左翼電影厰的雲海玉弓緣被很多人認爲是新武俠電影的起源
張藝謀的《紅高粱》揚名國際-> 西部荒漠片《東邪》《新龍門你客棧》《大話西游》系列
陸資電影公司在大陸拍片->挖掘李連傑,趙文卓,于榮光等武打明星
香港電影一直不自覺吸收母體文化的營養,才有輝煌
一旦和__,主動回避切割,真的以歷史短淺的30年工商業本土文化為唯一藍本
那就真的是自我閹割自我限縮,走入死胡同,台灣的金馬獎
成爲領政治補貼的片子小圈子取暖的趴體,跟死了沒兩樣
※ 引述《BoBoLung (泡泡龍)》之銘言:
: ※ 引述《icrose (人本,良心)》之銘言:
: : 武俠動作文化就是主打漢文化的自尊
: : 從李小龍的精武門,到黃飛鴻,葉問 方世玉 從來如此,即便是香港電影黃金時期
: : 甄子丹心口合一,值得尊敬,對武俠文化是全身心貫徹
: : 成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時候,也是政協委員身份。怎麽沒事
: : 其實就是美國人失去自信,斤斤計較了。
: 雖然icrose同志的「態度」很政治不正確
: 但是「武俠」很大程度就是中國的國族建構
: 這個立論前提,我覺得沒有太大的問題ㄅ
: 大家真的不要小看金庸,說他只是寫小說的
: 要知道他寫小說,是為了賣報紙,而賣報紙ㄋ
: 當然不可能是為了讓小說有地方連載而已啊~
: 更別說,就算不看金庸現實的政治企圖和野心
: 也有大把大把的研究指出,金庸的武俠小說
: 是怎麼建構了一個虛假的「故國」的國族想像
: 要說「武俠」和「愛(中)國」無關才很奇怪ㄅ
: 當然,可能因為很多人,討厭中國,但愛武俠
: 所以才會不能接受icrose同志這樣連結兩者...
: 但是看看黃飛鴻,看看葉問,這就事實沒錯啊
: 如果是真的愛武俠,但又不想要武俠被中國壟斷
: 那麼要做的,應該是承認事實,然後做出改變ㄅ
: 就像是傳統西部片,就充滿了父權和殖民的色彩
: 所以後來才有了修正主義的西部片,這種子類型
: 我們承認武俠的侷限,也不妨礙新武俠的發展嘛
--
56個民族變裝合集
https://v.douyin.com/AAQ4f7v/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1.14.60.226 (中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80606047.A.C59.html
※ 編輯: icrose (171.14.60.226 中國), 04/04/2023 19:12: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