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風格越來越不正經
『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 / 邱吉爾
歷史的大現場,其實往往跟街角發生的瑣事相去不遠,沒有道理可言,是人類宿命的必然?或者是腦波受到外力控制?我想,這件事也是如此(咦?斗膽抄襲衛斯理的風格)...話說呢,有A和B兩人,由於害怕鄰居大流氓C肚子餓了會生氣,跟班的小流氓D也會跟著不開心,所以叫住旁邊的路人E,要他自願往身上割一塊肉,好拿來孝敬給C...
.
呃...您以為我在開玩笑?
.
在『#歷史上的今天』專欄中,9月29日,確實記載著這件荒唐事…那就是在距今82年前,西元1938年的9月29日,藉由英國、法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王國,所謂當年歐洲四大強權領導人的聯合出席下,大家齊聚在德國慕尼黑進行了高峰會議,並於緊張對峙的「民族自決」和「公平待遇」的拉扯下,最後通過決議,正式簽訂《#慕尼黑協定》(Munich Agreement / Münchner Abkommen)…把有近300萬名日耳曼族居住的捷國屬地「蘇台德」地區(Sudetenland),無異議割讓給納粹,以化解可能一觸即發的邊境衝突。
.
整個協定的簽署經緯,我們在西方近代史教科書裡都一定讀過,代表西歐民主政權的兩大指標-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共和國的首腦:英國首相張伯倫(Arthur Chamberlain,1869-1940)與法國總理達拉第(Édouard Daladier,1884-1970),為避免與崛起一方的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爆發正面衝突,同時也不願看見一戰的傷亡再次重演,或許也希望歐陸的和平能長久延續,所以完全相信,毫無保留的採納希特勒於會議上所做出的決心與承諾…
.
『這會是我希特勒和納粹德國最後一次對西方世界領土的要求!』
.
這是不是張空頭支票?塔羅牌或占星術老師可能只會告訴你,牡羊座的希特勒是天生的行動派,更是絕無僅有的演說家,沒辦法預測幾年之後的發展,所以一心求和(#尋求和平,#沒有不敬的意思!)的張伯倫與達拉第,全力配合著希特勒與義大利王國總理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3-1945)兩人所提出的條件,用簽字同意的授權方式將蘇台德地區讓渡給納粹…也就是以積極的「綏靖政策」來尋求整體的和平。
.
英文是「#綏靖主義」(Appeasement),意味著姑息,若用中文的解釋,則是安撫、平定。辭源可見《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恐懼,綏靖諸侯,秦師克還無害,則是我大有造於西也。」,是的,不斷退一步、退一步,最後就給他退到海闊天空…跌到腦袋空空也。
.
當然,《慕尼黑協定》的脈絡,就誠如文前所寫到的…有A和B兩人,由於害怕鄰居大流氓C肚子餓了會生氣,跟班的小流氓D也會跟著不開心,所以叫住旁邊的路人E,要他自願往身上割一塊肉,好拿來孝敬給C...但慕尼黑會議裡顯得離譜的是,領土被瓜分出去的E,也就是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居然沒有出席這場『自割會議』的資格!
.
誇張的是,即便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大聲疾呼,也透過各種外交管道與國際呼籲,拜託英、法兩國千萬別做出錯誤的決定,但就在兩位領袖於協議書上簽字之後,A和B兩個天真傻蛋,不,是兩位和平使者,則以民主老大哥的姿態警告捷克當局,要他們以大局為重,#切莫因自私而壞了世界和平的穩固!
.
白話文大概是這樣,『咳!聽好啊!如果你們捷克斯洛伐克不同意割讓蘇台德地區給納粹德國,哼哼!那英國和法國也就從此不再依循《互助條約》,前往干涉和協防捷克國安事宜。換句話說,你們若不願意割地,哪天被希特勒入侵而不幸滅國的時候,我們英法也不會同情你們啦!聽到了沒啦?』
.
哇!泱泱大國竟用著類似地痞無賴的手段,來脅迫無辜的捷克低頭!
.
當時作為英國下議院議員的邱吉爾(Sir Winston Churchill,1874 - 1965),面對張伯倫的簽字,不只強烈表態反對,還直言道「我們已經遭到一次完全、徹底的失敗」!但他的發言卻引來諸多黨員同志的抗議,還曾一度因立場不同而遭到選區內自家黨部的彈劾(最終幸運地以3比2的信任票保住席次)。
.
『我從德國帶回了保持尊嚴的和平…#我相信這就是我們一個時代的長遠和平!』/ 張伯倫說的。
.
通常,『歷史上的今天』多半是以諷刺或悲劇收場,這則同樣也不例外,就在張伯倫帶著這份協議,興高采烈地返回英國倫敦,向全體國人保證『我從德國帶回了保持尊嚴的和平…我相信這就是我們一個時代的長遠和平!』之後...不到半年,言猶在耳之餘,西元1939年3月中旬,納粹德國的坦克大軍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一口氣併吞捷克斯洛伐克!
.
可笑的是,氣急敗壞的張伯倫,以正式外交信函來向希特勒與納粹德國政府表達最嚴正的抗議時,納粹德國外交部卻憑藉著『缺乏政治、法律與道德的一切基礎』之理由,拒絕對侵略捷克一事作出任何回應,表明英國的求和價值已經被利用完畢,簡單來說,就是一句:
.
『#誰理你們?』
.
這,就是血淋淋的歷史現場。
.
尾聲:
.
除了『在戰爭與屈辱面前,你選擇了屈辱!可是,屈辱過後,你仍得面對戰爭!』這句警世名言之外,二戰落幕後,邱吉爾再次回憶當年的歷史現場,表明這是一場非必然的戰爭,而且可以提前避免或制止悲劇的發生,但就歸咎於英國人的不明智、大意(麻痺)和好心腸,而讓獨裁者(壞人)重新武裝,釀成無法收拾的大錯。
.
#歷史上的今天 #德國 #英國 #法國 #義大利 #9月
「齊克果名言英文」的推薦目錄:
齊克果名言英文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當捷克參議長喊出我是台灣人 】
捷克參議長維特齊(Milos Vystrcil)率團浩浩蕩蕩訪問台灣,一行90人在台灣造成熱門話題,尤其在歐洲疫情尚未真正舒緩時,這次外交訪問更屬難得。常道:「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有關捷克參議長訪問台灣的外交意義,究竟該如何解讀?
最大的意義,當然是「國會外交」的推動。
參議長維特齊於9月1日於台灣立法院發表演說,這不但是45年來第一次有外國議長在台灣國會發表演說,更是非邦交國的議長首度在立法院演說,自有其歷史意義。
細數歷史上有名的國會演說,當然是蔣宋美齡於1943年2月18日在美國國會山莊以「中國第一夫人」之姿發表演說,蔣夫人身影雍容華貴,且英文流利,當時的確是一個成功的外交演說。
台美目前沒有邦交關係,安排雙方總統或高層至對方國會進行演說自然有其難度。但以美國州議會層級來說,歷年來我國駐美各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至轄區州議會演說並不罕見。不過州議會層級的外交意涵不高,哪天若能在美國華府國會山莊發表演說,才是外交突破。
回到捷克參議長來台演說乙節,當參議長維特齊以中文說出「我是台灣人」時,全場歡聲雷動,並給予起立鼓掌(standing ovation)。維特齊這一句話的典故語出德國,1963年6月26日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在西柏林發表演說,甘迺迪當時以德文說出 “Ich bin ein Berliner” (我是柏林人),成為歷史名句。
捷克參議長維特齊說「我是台灣人」,當然不是說他真的想入籍台灣。這句話的真正戰略意義,是「新冷戰」(new Cold War)時代是否已經悄然來臨?甘迺迪當年在冷戰時期於被東德包圍的西柏林講出這一句名言,今日的新冷戰時代,台灣與捷克共同的戰略敵人是誰?當然是中國。
捷克的對中政策,非常微妙。捷克總統齊曼(Milos Zeman)是出名的親中派,參議長雖然政治地位崇高,但捷克整個國家的外交政策並不是參議長一個人可以決定,更別說中國對中東歐地區國家(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CEEC)施力頗深,除了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BRI)下大型基礎建設投資案如鐵路等的經濟誘因之外,另外還有許多中國企業在當地的投資。
雖說如此,參議長訪台已創捷克高層訪台最高層級,仍具重大政治意義,參議長訪台某程度上也代表捷克民意對台灣的善意,彌足珍貴。
對台灣來說,下一步可以如何爭取?在維特齊接受台灣記者訪問時,其實已露端倪,他說已經邀請立法院游錫堃院長參訪捷克國會。
游院長能否以「回訪」之名順利訪問捷克參議院,甚至在捷克參議院發表國會演說,目前尚難定論。維特齊的口頭邀請,是否僅為基於外交禮儀的禮貌性說法,亦或真有心推動,實有賴台捷雙方未來持續互動。但可以想像的是,中國駐捷克大使將會傾全力阻擋,就如同當初阻擋維特齊前任者訪台一般。對中國而言,如果台灣立法院長成功去捷克發表國會演說,未來恐怕在歐洲各地遍地開花,屆時中共如何保其顏面?所以可以想像的是,中國外交部將下令全力封殺。
捷克參議長訪團中,在台灣享有最高名氣的事實上不是參議長本人,而是布拉格市長。也許有人會好奇,那怎麼看待布拉格市長對台灣的友善態度呢?他可是捷克的首都市長呢!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持平而論,布拉格市長雖是首都市長,但其政治地位並不若例如同樣是首都市長的台北市長。原因很簡單,布拉格市長並非直接民選選出,而是由65名布拉格市議員互選選出,而布拉格市議會採合議制。嚴格來說,布拉格市長賀瑞普對台灣的友善態度也代表布拉格市議會整體對台灣的友善態度,但也絕對不能天真以為65名布拉格市議員都有相同程度的友台態度。
賀瑞普市長因為年少時曾來台求學,外型帥氣,態度親台,所以不難想像他在台灣擁有一批「粉絲」。但持平而論,他是一位市議員,也是一個市長,但他無法直接影響捷克的外交政策。台灣能做的,以務實面來看,其實「城市外交」是較適合的角度,無論是台北市的穿山甲動物園外交或是其他城市,都可以嘗試從經貿、文化或體育等層面加深與布拉格的交流合作。
#捷克
#我是台灣人
(本文為今日新聞名家論壇專稿)
齊克果名言英文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近年接受的最長也是最細緻的採訪,人物雜誌記者像私家偵探一樣,從我和朋友的交談,從各種出乎我意料的文字視頻資料裡面,打開了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一面。有不少獨家的秘聞,歡迎點擊。
李開復:最大化戰爭的倖存者
本文來自《人物》雜誌
文|李斐然
編輯|朱柳笛
攝影|尹夕遠
……………………………………
坐在李開復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最大化戰爭
李開復的西裝褲口袋是一個精確測試後確定的尺寸,它和最新款iPhone的尺寸貼合,既不會淺到放不進去,又不會深到不容易取出來。在重要場合,他會戴寬度7釐米的細領帶,比市面上大部分領帶細1釐米,因為他經過實驗發現,這樣的搭配顯瘦。就連他的笑容,都像是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職業偶像營業時的idol smile,這是他大部分照片裡的固定微笑的弧度。
坐在這樣的李開復對面是一場持續的心理危機。他的人生經歷被量化,像一個可查詢的資料庫,他的回答基本上全部出自他出版過的8本書,以及迄今為止發表過的公開演講、訪談和文字記錄。如果你讀過這些內容,就可以準確預測他每一次的答案。因為不管問題是什麼,他都會繞回到這些公開信息的範疇之內,邏輯落點始終是——“世界因你而不同”,每個人都要“做最好的自己”,而現在,我們應當關注“AI未來”。這些是他的自傳標題,也是他研究後發現最適宜大眾傳播的話題。
他的生活是一場最大化的戰爭,在有限條件裡,最大化時間,最大化效率,最大化確定性,不允許冗餘。偶爾助理給他在兩個時間段中安排了休息,會遭到他委婉的批評:時間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這場最大化戰爭貫穿了李開復30多年的職業生涯,他擁有一個商業偶像的完美履歷:畢業於學術頂尖的哥倫比亞大學和卡內基·梅隆大學,工作過技術最頂尖的科技公司,蘋果、SGI、微軟、Google,而後在2009年創辦創新工場,投身中國的創業熱潮。
在每一個階段,他都創造過最大化的奇跡:在蘋果,他曾將尚處於實驗室階段的前沿語音辨識系統,壓縮了1000倍後應用在當時的蘋果電腦裡;在微軟,他創建了微軟中國研究院,這成為後來世界知名的微軟亞洲研究院,走出來許多AI領軍人物,被《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稱為“世界上最火的電腦實驗室”;Google中國也在他的推動下,從一個人到700人的團隊,實現了最具歷史意義的當地語系化。
過去10年中,他的最大化戰場是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創新工場所投資的項目超過350個,已經誕生了17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基金規模超過20億美元。“創業本身就是一場最大化。人們在創業環境中得到的成長,是在其他環境裡不會得到的。創業就是做出了有限性和無限性之間的連接,達到了人的最大化。”
技術造就的商業奇跡,是過去10年間中國互聯網的獨特景象。技術高度集中化了效率,放大了個人的力量,讓所有人親歷了一場肉眼可見的奇跡——一個創業者能改變所有人購物的方式,一個聊天工具能顛覆此前所有的通訊龍頭企業,一個網紅主播能直接決定一款口紅的生產……中國市場成為全世界資本最為矚目的新大陸,它吸引著一個又一個人投身這片土地的最大化戰爭,在這裡,任何一個人都有可能親手創造一場影響14億人的奇跡。
“看到時代的變遷,看到迎頭而來的機會,總在想怎麼去調整自己,才能捕捉到這些機會。如果你讓我每天做一樣的事情,我會枯燥到死。”李開復說,“每一年我說不出來我做了兩三件很驚人的事情,好像就白活了。”
不過,這場最大化戰爭也多少吞噬了人性。在家裡,他陪家人的時間是經過精密規劃的最大化策略,“既不會少到讓她們抱怨我不是好丈夫、好父親,又不會多到影響工作效率”。妻子謝先鈴有次跟他吵架,氣到離家出走,不接電話,不回短信。結果,李開復選擇用技術回應。他在Google搜了大概1000條道歉短信,從裡面挑了50條比較接近他的口吻的,自己又寫了50條,湊成了一個100條道歉信的資料庫,然後寫了一個程式,每隔45分鐘隨機發送短信,不間斷地一直發,連續發送到第三天的時候,妻子敗給了程式,認輸回家。
創業夥伴陶甯從微軟時代就認識了李開復,那時候,連跟他吃飯都是一場智力競賽,要一邊吃一邊玩難度極高的推理遊戲。她注意到,同樣使用語音輸入,李開復的語音轉化準確率要比周圍所有人都高。因為他常年訓練自己,用機器習慣的穩定狀態說話,“不要只train機器,還要train自己。”
與他結識近14年的黃蕙雯是創新工場現任CMO,起初她並不想接受這份工作,就跟李開復說,北京霧霾好重,我不要搬過去。結果過了一會兒,她在微信上收到了他的答覆,他依次發來中國氣象局的監測結果、社科院的研究報告,以及協力廠商機構的觀察統計。李開復糾正她,準確的事實是,北京的空氣品質已經有了大幅改善。這構成了李開復強悍的說服力,但也讓黃蕙雯不得不沖他吐槽:“你一定要每天都過得這麼用力嗎?”
所以,坐在他對面是一種持續的挫敗和絕望。技術要比人性更根深蒂固地活在他身上,那種感覺很像是跟Siri聊天,全程剔除人類情緒。這讓人產生一種不太對勁的迷惑:如果他參加圖靈測試,能通過嗎?
這種最大化的氣質只在一種狀態是合理的,那就是科學家的實驗室。這原本可以成為一個最典型的科學家故事,一個天才,迷戀技術,與機器共存,活在實驗室裡。但顯然,李開復早在30多年前就放棄了這條路,這也是他的故事中最有意思的一部分——天才決定離開實驗室,投身複雜、渾沌、充滿局限又充滿活力的商業社會,活在人群中。
┃與複雜共存
商業世界有一些暗號。特別是創業者見投資人時,他們一般不會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你只能去捕捉一些訊號——聊天中他有沒有看手錶,中途接電話有沒有回來,如果聊了半小時他還在提問,要麼這次有戲,要麼他不懂這個賽道,想讓創業者幫他普及一下背景。最直接的失敗徵兆是,“我後面還有個會。”
但是,李開復會給出不太一樣的訊號。他愛談論技術,見他需要準備好充分的資料材料,以備他即時提問。他尤其鍾情于技術天才,有時甚至會打破自己縝密的時間規劃,跟他們多聊。可是,如果技術天才只講技術,他會直截了當地告訴對方,“你的想法太天真了。”
他的本質是一個電腦科學家。在成為投資人、創業者、職業經理人之前,他是足以躋身世界一流的人工智慧專家。電腦博士李開復設計過一款人工智慧博弈程式Bill,擊敗當時奧賽羅棋世界冠軍;他還使用一種叫做“隱瑪律可夫模型”(HMM)的方法,建造出世界上第一套非指定語者連續性大詞彙語音辨識系統Sphinx。學術界一種開玩笑的說法是,衡量一個人的研究高低,就去看他的論文能在多少年後還持續折磨著後輩入行必讀。而李開復的論文,直到今天還有程式師將其翻譯成中文,細細研讀,距離他發佈這些論文已經33年了。
走出實驗室後,他親歷過這個時代幾乎每一次最重要的技術變革,參與它們的落地。陶寧記得,即便在微軟、Google這樣的頂尖公司,想要讓技術進入產業也是一場惡戰,李開復要反反復複做演示,跟不同人群磨合,他們之中大部分人不懂技術,“99%不是你的技術同類”,但他們又有自己的立場和顧慮,李開復的工作就是需要彌合這種人群之中的認知差異。
商業是人構成的戰場,在這裡,贏的關鍵是學會與複雜共存。尤其在中國創業,是一場全世界最殘酷的戰爭。所有參與者將最大化推向極致,只有親自下場,你才能明白這種現實的顛覆性力量。天才的最大失利往往不是技術缺憾,而是誤讀了人,誤讀了人性,誤讀了人群之中的風向。
在微軟的時候,到美國總部開會,坐滿一屋子的天才工程師總提中國盜版,討論的主題都是怎麼抓、怎麼告、怎麼正版化、能賣多少錢。“我說你們根本不懂中國人的思維,我就帶他們來中關村,教微軟的人怎麼理解中國市場。”
李開復設計了一套小實驗,他讓來北京的美國高管們先去一趟當時的電腦大賣場海龍大廈,每人發同樣的錢,買一個電腦回來,去親眼看看在中國做生意是什麼樣子。結果在中關村購物一圈,連最理性的CTO都陷入了中國充滿感染力的消費亢奮之中,回來熱情地跟李開復說,什麼都有,什麼都有,什麼都有!那是一種誰也阻止不了的商業生命力。只有親歷才能明白,你沒法跟一顆破土而出的種子講道理,靠理智否定它的生長。它會不惜一切代價活下來,最優解是與它共生。
過往的經歷把他訓練成一個務實主義者。2006年,他參加香港科技大學前沿研究討論會,臺上坐著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時任科大校長、物理學家朱經武,還有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得主邁克爾·阿蒂亞爵士。他們熱烈地討論“詩人科學家”這個議題,數學好美啊,數學充滿想像力,只有他不太同意。
李開復很客氣,這是他身上的另一個重要特質。他婉轉地提醒:“這個世界需要有像他們那樣偉大的科學家,留在高校研究院,來探索數學之美,但是也需要像我們這樣的工程師,來把它做成有價值的東西,解決人類的問題。這兩者缺一不可。”
他必須要學會在人群中生存。王詠剛是創新工場CTO,也曾在Google工作了10多年。他知道,跟形形色色的人談技術,是個苦差事,講深了大家聽不懂,講淺了大家覺得沒有用。碰上完全不懂技術的人,尤其是傳統產業的老闆,也得講得下去才行。他有一次聽到李開復不得不跟一個地方老闆解釋,“AI是一種新時代的Excel”,因為Excel對他們來說已經代表了複雜,他耐心地解釋,“像Excel那樣,你把資料填進去,結果就能算出來。”
“我就沒有開復那樣的好脾氣,講不明白我就不想說了。但是他還是很有熱情,能在不同場合,耐著性子,讓所有人聽懂。”王詠剛說。
“市場接受了,技術就得到了承認;市場不接受,再奇妙的技術也不名一文。”李開復曾這樣寫道,市場是一切技術的試金石,只有不適應市場的技術,沒有不適應技術的市場。就算是地球上最偉大的科技公司,技術不能落地,也在市場一文不值。
整個過程都要對抗人群中的懷疑、不解和誤會。智明星通的CEO唐彬森說,10年前覺得李開復不像個投資人,每天叮囑他關注技術趨勢,“老發一些沒什麼用的話”,“我們還在創業苦哈哈的,滿腦子想的還是人怎麼招啊,工資怎麼發啊,他老說要all in移動互聯網,老說比爾·蓋茨的名言,‘人們永遠會高估一兩年的發展,而低估了未來10年的發展。’我當時心想,手機螢幕就這麼點大,性能又特別差,能怎麼樣?”
如今,技術奇跡驗證了李開復的判斷。前不久,創新工場10周年紀念,他給李開復發了一條資訊,“偉大的時代需要有偉大的想像力。”
然而,人群之中,質疑總免不了。出現負面評論的時候,陶甯和李開復經常爭論。李開復希望能把事實解釋清楚,但陶寧告訴他,如果他相信,自己事業的目標是把技術落實進產業裡,就必須專注於技術的落地,“活在一種不理解中,學著與噪音、反對、誤解共存”,對這個世界說,那好吧。
“你說他沒有生氣過10分鐘、1小時,他肯定是不高興的,但是他得用理性的方式去處理。”陶寧說。“況且,創業中太多你想要做的事情,已經填滿你的時間了。像開復這樣從學界跳到工業界,面對客戶、投資人、產品、團隊,他已經生活在人群之中了,必須學會接受過程中的噪音。”
這大概就是時代留在他身上的一種複雜性。他的技術信仰分成兩半:前一半是個科學家,能寫最複雜的論文,調教機器理解人類;後一半是個商人,能洞悉客戶的需求,教會人類理解機器。自始至終,他都是流動在兩者之間的人。
┃吞噬與救贖
技術將李開復的最大化戰爭推向了頂峰,他不僅要最大化技術在商業上的效益,還要最大化自己的影響力。
微博最熱的時候,他給自己的微博寫了一個AI程式,讓機器自動抓取即時熱門的話題,以及與他有交集的主題,以影響力排序轉發,連發送時間都是精准實驗的結果,間隔10分鐘發會掉粉,間隔40分鐘發又不能實現每天發送量最大化,衡量過後得到最優解,間隔30分鐘發一條,每天發送25條,以實現每天穩定漲粉的目標。機器全程類比人類發送的隨機性,避開整點發佈,以免留下機器痕跡,機器甚至能代替他自動回復留言,為他增加粉絲互動頻率,維持熱度。
那段日子,向來平靜的李開復持續生活在一種強烈的情緒衝擊裡,憤怒、喜悅、興奮、焦躁,所有血流都沖向大腦。他每天都會檢查自己的粉絲數,如果沒有達到增長預期就會不高興。他變得對最大化數值有所偏執,“一場演講沒有1000個人我就不去,每天微博不新增1000個粉絲我就不開心,一個記者來採訪我,讀者不夠多我就拒絕。”
一切都是最大化的工具。曾經的創新工場合夥人王肇輝結婚,邀請李開復致辭,儀式結束後,他發現李開復寫了中文發言稿、英文發言稿,在微博、推特、臉書全平臺上都發佈了一遍。作為新聞發言人的他感到高興和感動。但是,李開復大女兒上大學收到的父親的信,也被父親同步發在了網上。雖然贏得了點擊率,女兒卻非常不高興。
今天回憶起這一切,最大化影響力的念頭“就像腫瘤一樣長在我身上,頑強、固執,並且快速擴張”,直到疾病的突然到來。
在經歷了常年的熬夜、高壓、疲勞作戰的生活後,李開復的體檢報告裡檢測出腹部存在26個腫瘤,醫生確診為淋巴癌四期。當整個中國互聯網在井噴似的蓬勃發展時,李開復花了17個月養病。最大化戰爭暫時休戰。
休假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一開始,他還不能正確融入這種生活裡面。在動完手術的幾個小時後,他還試圖再度投入工作。他在家的臥室裡搭建了一個工作臺,用金屬臂把顯示器懸掛在枕頭上方,躺著回復郵件。
因為生病的緣故,他提前立下遺囑。寫遺囑的時候,他第一次認真注視自己手裡的筆,“那支筆曾在上萬冊書上簽名,暢銷的自傳,鼓勵中國年輕人努力工作、開拓事業的書,這些書每一本反響都很好,如今,同一支筆卻見證了我的失敗。”
寫完遺囑,他坐在母親旁邊,母親已患阿爾茲海默症多年,只能勉強認出他。直到那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最大化的影子還有另一面。自傳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故事,但對當時在美國陪讀的母親而言,那是寂寞的回憶。沒有親人,沒有朋友,兒子上課的時候,她只能在家對著電視,一台一台換。因為語言不通,她只看得懂一個猜價格的節目,節目很熱鬧,但她也只能猜測這種熱鬧。從天亮到天黑,只有捱到兒子回家,才有人跟她說話。
成功人生的所有細節都顯現了另一個模樣。在臺灣養病期間,他試著參與家裡的裝修,兩個女兒告訴他,過去他花了大工夫,把房間佈置成公主房,買小星星的貼紙,自己一顆一顆貼在天花板上,但其實,她們並沒有想要成為公主。
小女兒說,她更想要收到爸爸的信,因為爸爸過去經常寫信,寫給爺爺奶奶,寫給媽媽,寫給姐姐,但是他已經很久沒寫了,自己高中畢業的時候,還會收到爸爸的信嗎?
生病期間,李開復重讀了許多年前自己父親寫來的家書。原來早在他事業的最開端,父親就曾在信裡,反復叮嚀 ——
先鈴、開復:
先後接到你們來信,一則以喜,一則以慮(我未用“憂”字)。喜看開復的研究受到別人的注意、重視,但我要說一句話是,做學問的要有自尊心,但更要有謙遜心。學習是無止境的。
經過了這麼多年後,他終於開始理解,和自己渴望的最大化不同,父親治學的根基恰恰是渺小。父親70歲的時候選擇當教師,教了幾十個學生。學生寫給他的訃文裡反復提到這位老師謙遜的治學觀點,他相信研究任何歷史最忌諱的是“成見”,“歷史是沒有官方說法的”,自己的觀點也不是最終的答案,應該歡迎反駁,包容不同的意見。
“我才發現,他寫給我的每一封信裡都隱含著一些人生建議。他教我怎樣去做一個更好的人,不要為了一些沒有價值的事情讓自己太忙碌,做人要謙虛,千萬不能驕傲。父親通過這些信,以非常溫和的方法來傳遞他的愛,而我感知得太晚了。”
在臺灣養病期間,住在他家附近的鄰居楊柏林是一位畫家。他看了李開復的故事,送來一幅畫。這幅畫是很多種顏色一起在流動,黑色包裹著紅色,藍色流向了金色,畫面正中央是蔓延開來的白色,如同水一樣,不斷流動,這是他所理解的李開復。
楊柏林說,他在李開復身上看到了自己。這位畫家一直以來的創作理念就是“影子和自我”,而在李開復身上,他看到這個主題的又一次呈現——“真實的我是影子的救贖,而影子的另一面,是我更遼闊的世界。”
┃回到人群中
病癒回到工作中,李開復回到了他的平和狀態。他是一個始終很客氣的人,很少生氣,總是保持弧度穩定的微笑。最大化模式並沒有完全消退,連軸轉地飛行、演講、開會。妻子常常問李開復,“你到底要幾歲退休啦?”
他還不想退休,多久都不想。他還在享受流動在人群中。今年秋天,李開復去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演講,飛回北京沒幾天,又到釣魚臺國賓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會議間隙的大廳,遇到的幾乎每個參會者都會跟他打招呼,停下來聊一聊。他像水一樣流動在不同群體之間,對決策者解釋技術的苦處,得給民營企業一些幫助,然後鼓勵研究員多參與實踐。
只是,贏已經不重要了。“經歷的災難多了,人就學得會客觀了。人從挫折中學到的東西,遠比成功裡學到的多。碰到好多問題,上報紙了怎麼辦,大會不能開了怎麼辦,他們說,開復你怎麼還這麼鎮定?我說我都被微軟告過了,這算什麼?我都得過癌症了,還怕什麼?”李開復說,“這一生活得已經很值了,得到了超過我能想像的很多東西,我已經很感恩了。如果我失去一切,那也值了。”
在互聯網世界,這也許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平靜。他的辦公室位於中關村,就在樓下吸煙區,休息時間會有許多掛著工牌的人聚在一起抽煙,他們鎖著眉頭,抱怨美國貿易管制黑名單、競爭對手使過的黑招、擴大市場的壓力……互聯網,一種焦慮、廝殺、競爭的象徵,是全世界最殘酷的競爭市場。焦慮是他們被這個技術時代所塑造的一種底色。
經歷過技術時代屢次變革,現在的李開復覺得,在10年中國互聯網中誕生的最有價值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背後精於執行的人。“我覺得中國創業者是很強大的一批人,整體來說他們不會是很恐懼的人,一方面有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萬一真的做不成,那就公司關了再創一家,做一家倒一家,倒一家就再開一家,真正厲害的創業者都是這樣起來的。”
一個重要的領悟是,人的最大化,不能做簡單的量化。一個不能透露姓名的創業者說,當時他有一個合夥人,很多投資人不看好,都不願意投。但李開復對他說,“我知道這個事你肯定會踩坑,但我也知道如果出了問題,你也可以收拾得了,所以我們冒一點風險,還是會投。大不了到時候麻煩一點,幫你解決問題。早期多犯點錯誤,總比後邊犯錯成本小得多。”事實證明,他的合夥人果然出了問題,但這名創業者也的確熬過了這個錯誤,帶著公司成長為市場的關鍵玩家。
最近,李開復開闢了一個新的最大化戰場——讓AI落地。
他在創新工場設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工程院,給學生做技術夏令營,找傳統產業談合作,還聯繫了大學,幫忙設計人工智慧的教材。作為人工智慧工程院的執行院長,王詠剛常常和他一起出差,去工場考察。他在一家工場車間呆了一天,生產線上1000多個人,王詠剛挨個去看每個人的工作,看看能不能用自動化取代。車間工人用很細的鑷子,貼一張小小的貼片。一個工人一整天困在自己的工位上,反復這個枯燥的動作,拿起來、貼上,再拿起來、再貼上。這是一個亟需得到解放的重複性勞動,但是,今天的AI只能在虛擬世界起效,做語音和人臉識別還可以,一旦進入真實世界,又粗糙又笨拙,遠遠不能取代細活兒。
“那天出來我就在想,未來AI是一個無論怎麼想像都不過分的發展。讓它發展取代工人,這不是一個效率問題,而是一個人道問題。人類是不應該被困在這種枯燥的重複性勞動裡的,應該做一些更自由的事情。今天的AI還在非常非常早期的起步階段,如果AI真正能落地達到90分的話,世界會變得非常不一樣。這是我或者開復,以及一些做AI科研的人所相信的AI。”王詠剛說。
這又將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就像是他所親歷的每一次技術落地,又要跟決策者建言,又要面對陌生人的迷茫和質疑,想辦法讓人聽得懂,又要耐心勸服創業者相信,這背後是下一場技術奇跡。但李開復似乎很享受這件事,每天連軸轉地面談,演講,參加討論。
1983年,李開復在卡內基·梅隆大學電腦科學系攻讀博士學位,那裡是世界人工智慧尖端研究的前沿陣地。他的博士生研究計畫中這樣寫道:
“人工智慧是人類學習過程的闡明,人類思考過程的量化,人類行為的解釋,以及對智慧原理的瞭解。它是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我希望投身這門新的、有前景的科學。”
今天重讀這番宣言,李開復似乎的確在用自己的時間,踐行著這場實驗,他把自己訓練成機器的思維模式,量化自己的行為,去教機器理解人類,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機器的理解,把它推向人類,實現“人類瞭解自身的最後一步”。
“我確實是用了20年的時間,才慢慢地瞭解他,他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也不是個最理性的人,他是一個像我們一樣的人,是一個領導,一個下屬,一個朋友,一個長輩,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一個兒子,他是一個生活在人群之中的人。”陶寧說,“他的主線是忠於技術,圍繞著技術他做了所有事情,做了研究,做了產品,做了投資,收集了人才,也獲得了很多朋友。技術改變了他的人生,他也因為身處這樣的技術時代,改變了別人的一生。”
┃只屬於自己的房間
現在的李開復試著活在一場最大化的寬鬆裡面。他已經不怎麼再發微博了,自動定時發佈的程式已經終止了,他只會偶爾上去看看評論。過去看電影,他會按照IMDB排序,從9.2到6.5依次看,他在家裡裝了160T的伺服器,確保他準確擁有全部6.5分以上的電影。現在也沒關係了。他最近在重看《教父》,看了好多遍,他現在喜歡教父那樣的英雄,說不上是英雄,卻也並不是壞人,一生與人性的種種複雜面共存,是一個活在人群中的人。
李開復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吃。他熱愛美食,也熱衷於研究美食。每年大董上新菜,他都會受大廚邀請試菜,跟大廚討論菜品。曾有一家出版社知道了他的美食喜好,想給他出一本美食書。但是,在李開復決定之前,王肇輝就直接拒絕了:“我說不行,只要我還在PR這個崗位上管事,就不可能有機會。我不希望開復的公眾形象變得不專注。我希望科技、投資是占他人生符號99%的東西。不能讓人感覺不務正業,跑去做美食了,這不合適。我不同意這樣的事情出現。”不過現在,這個秘密也不需要隱藏了。講述美食時候的李開復,有一種毫無掩飾的由衷快樂,他花了整整10分鐘時間,認真描述如何煮一顆最完美的雞蛋。這是他經過反復試驗、調試,推算出的完美雞蛋烹飪資料。
他選擇Google工作的其中一個條件是,參與Google中國餐廳的籌建。幾乎每個和他在Google共事過的人都記得,每天中午的試菜環節,會看到一個神采奕奕的李開復點評菜,面試大廚,提很多專業問題。
現在不需要爭奪最大化流量了,他開始允許自己說點真正想說的話,吃到好吃的東西,他會給它們拍特寫,傳上網。其實,如果沒有其他人反對,李開復還挺想寫美食的。但是,他是一個溫和的人,不喜歡跟人起衝突。他也尊重別人的專業,只要是他認定的資深人士的建議,他大多會接受。所以,這個出版計畫最終流產,李開復只說了一句話,“那好吧。”
病癒之後,為了讓更多人對AI感興趣,李開復願意去展露更多真實。他參加了奇葩大會。在去錄製的車上,他準備了一份詳盡的發言稿。助理提醒他,那兒鼓勵現場即興,你自由發揮就好啦。但這是李開復所不習慣的場景,他反問,“自由……怎麼自由?”
結果,奇葩大會收穫了嘉賓語音聲波最平穩的一期節目。錄製結束後,蔡康永跑來找他的助理:“開復在幹什麼啦,讓他來玩的,一上來就講課,也不跟我們打招呼,難道他是緊張嗎?”
習慣是不容易更改的,他還是喜歡活在精確的最大化裡。臨近採訪結束的時候,李開復展示了自己手機相冊,裡面有兩部評分7.9分的電影。“這是我最近發現的兩部電影,我還沒有看過。”他說回家後會把這兩部電影下載來看,所以此時此刻,寫稿還不能寫“李開復看過IMDB上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準確的說法是“所有6.5分以上的電影,減去兩部”。
生活也依然追求一種最大化,但如果沒做到,那也沒關係。李開復在家裡追求極簡,一切都要藏起來,相冊藏在抽屜裡面,電視藏在油畫後面,電腦藏在飄窗裡面,音響藏在房間隱蔽的壁龕後面。他試圖也把妻子的化妝品藏起來,為此設計了一個能夠裝400個瓶子的鏡櫃,完美容納妻子現有化妝品。然而,住了一段時間後,滿載的鏡櫃外面不知道為什麼又冒出來100瓶。於是,他從自己的護膚品裡拿了20瓶出來,也放在外面。李開復說,這是適應環境的新策略,既然要存在冗餘,就讓冗餘也搭配著來,在一種新的平衡裡,與冗餘共存。
他再一次開始寫信。小女兒畢業上大學那一年,他給她寫了一封不再公開發表的信。信的最後一段是:
我問媽媽想說點什麼,媽媽讓我告訴你,我們非常愛你。我問她,這句話是不是應該說,我們愛你,比昨天多一點,比明天少一點。她點點頭,眼睛裡閃爍著一點光,那就像是在你小時候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時,同樣的光芒。
後來不久,小女兒把回信文在自己的身上。一個是Stay Gold,它出自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詩,原意是,美好總是容易消逝(Nothing Gold Can Stay),但她改了一下,對她來說,美好也可以永不消失。另一個是一組數學符號,那是長大之後終於領悟的父親的關心,一個大於號,一個小於號。
今天的創業依然是一場最大化戰爭,但作為親歷者,他也得到了珍貴的經驗:“最大化會發揮人的潛力,但也會犯錯誤。我學到的就是不要去算計到這麼細,分清楚哪些是自私的最大化,哪些是真正對世界有意義的最大化。”
李開復的家裡現在有兩間書房。一間是給外人看的,是他完美一面的呈現,乾淨到空無一物的書桌,所有物件都可以完美收納,曾經的獎狀、獎盃和畢業證書,整齊地排列在櫃子裡,是展示給世界看的戰利品。
另一間書房非常狹小,裡面完全沒有裝飾,沒有吊頂,沒鋪地板,抬頭就是黑壓壓的暖氣管道,屋裡只有一把歪到有點散架的椅子,勉強可以坐下。這裡放著他在家裡佈置的伺服器,以及所有不想被外人看到的東西。
這裡藏著所有他生活的秘密回憶。曾經手寫給妻子的情書,父親寫的信,自己的病歷,過去工作用的舊名片,只對自己有意義的工作紀念物,亂糟糟地堆在一起。他跟自己約定,老了退休了,他就把這些回憶按順序整理好。但現在還不用,這樣就好。
只有在那個房間裡,他不用活在最大化裡。這是他精緻的家裡唯一一個亂糟糟的地方,沒有條理,沒有分類,不用小心翼翼。他時不時要去那兒維護伺服器,跑資料的十幾分鐘時間裡,讀一會兒信,發一會兒呆,想念父親和母親。所有情緒都允許得到短暫的表達,懷念,生氣,懊悔,沮喪,難過,也有希望。這是最大化戰爭的一條縫隙,只在這裡,活著一個真實的李開復。
齊克果名言英文 在 齊克果(哲學家)... - 英文名人名言佳句每日一句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人生不是一個待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待體驗的現實。」– 索倫·齊克果(哲學家) http://www.dailyenglishquote.com/2016/11/soren-kierkegaard/ ... <看更多>
齊克果名言英文 在 存在主義舉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存在主義(英語:Existentialism),是一個探討人類生存意義的哲學非理性主義思潮。尼采和齊克果可被看作其先驅。在20世紀中它流傳非常廣泛,其哲學思想還延續到了20 .. ... <看更多>
齊克果名言英文 在 [書摘] 存在主義- 看板NTU-LifePhi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37292
節錄自 傅佩榮《哲學與人生》第六章
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是二十世紀最有特色的思潮。此派的代表人物,各有主張,但皆不離人的「存在
」意義,要人真誠而勇敢地面對自身,選擇成為自己。存在主義的影響力可以說歷久彌新
,這是因為其中某些見解,無論是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對人類都有相當明確的啟發性
。以下將分別介紹先驅人物: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 1813-1855)及尼采,以及代
表人物:雅士培、海德格(Martin Hidegger, 1899-1975)與馬塞爾(GabrielMarcel,
1889-1973)。
齊克果
討論存在主義,可以從「存在」一詞的特殊用法談起,而第一位必須提到的人物就是齊克
果。齊克果是丹麥人,具有宗教性的家庭背景。他的父親是一位牧師,從小就栽培他,希
望他從事這方面的工作。西方文化的精華,甚至可以說任何文化的精華,都體現在宗教信
仰之中。無論人們的日常生活如何乏善可陳,都能夠藉由宗教信仰凝聚出深刻的文化傳統
。舉例來說,在設計宗教建築時一定希望它能夠長久保存,因為它不是給人住的,而是給
神或佛這種超越的神明居住的。也因此,人們會將這些建築建造得金碧輝煌,藉由這種具
體方式來展示人類心靈的嚮往。
雖然齊克果在宗教氣氛的傳統下成長,但是他不但不迷信,反而更深刻地去思考「什麼是
人生?」這個問題。齊克果的父親雖然是一位牧師,但是人生經驗相當複雜,他安排齊克
果接受最好的教育,希望藉此彌補自己的過失。嚴格的管教使齊克果的性格顯得早熟,與
一般人格格不入。譬如,他在宴會上同別人聊天聊到最開心的時候,往往會忽然產生一個
念頭,覺得自己非常可恥,竟然與群眾處得這麼愉快。
齊克果只有在離開群眾的時候才覺得自己關懷群眾,若是與群眾在一起則會感到噁心不已
。他認為群眾基本上是「庸俗」的,聊天的話題總是離不開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流行娛
樂。雖然,這其實是相當正常的事情。可是齊克果對這些言論卻非常不能忍受,他有一次
甚至說:「每當我在宴會中和別人談笑風生時,就會有一種衝動,想拿一把槍自殺算了!
」因為他覺得這種生活充其量不過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存在是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存在主義的「存在」(Being)一詞本身,就是一個值得注意的題材,因為只有「人」有
資格使用這兩個字。如果我問:「桌子存在嗎?椅子存在嗎?」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有意義
的,因為無論你問不問這個問題,這些東西都是原來的樣子,不會改變。宇宙萬物之中,
除了人之外,都沒有資格使用「存在」這兩個字,因為「存在」不只是一個名詞,更是一
個動詞-「存在」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有生命力的、能夠自由的選擇。換句話說,存在
就是「抉擇」,就是「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人在作選擇的時候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選擇不成為自己,第二種是選擇成為自己。第一
種選擇顯然比較容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習慣偽裝自己、遮蔽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扮演
別人所期待的角色,而從來不作真誠的抉擇,因為我們害怕真誠的抉擇會讓自己與他人發
生衝突。
齊克果把「存在」的概念從名詞變成動詞,凸顯出「自由抉擇」的內涵。然而他也認為,
儘管在宇宙萬物中,唯有人有資格使用「存在」二字,卻很少人真正去使用。齊克果曾經
提過一個生動的例子做為比喻:人生就好像一個酒醉的農夫駕著馬車回家,表面上是農夫
駕馬車,事實上是老馬拖著農夫回家。因為農夫喝醉了,根本沒有清醒的意識,然而老馬
識途,因此能夠把農夫拖回家。
人的一生就猶如走在回家的路上,大部分時間都在昏睡之中。只有當一個人清醒的時候才
能夠決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作真正的自己。因此當代很多議題,如「為自己活」、「作
你自己」等,都是由存在主義啟發出來的。
齊克果提出「存在」這個議題之後,嘗試以各種方式來表達。他本身是位作家,作品也具
有文學性,相較於哲學著作容易讓人望而生畏,他的表達方式顯得更能夠震撼人心,透過
特殊場景、情節、人物的鋪陳,讓許多人猶如置身在一種人與人的互動關係之中。
人生三絕望
齊克果曾經訂婚,卻因為覺得沒有人能真正了解他的內心而解除婚約,儘管未婚妻苦苦哀
求,都無法改變他的決定。然而,他的未婚妻後來和別人談戀愛,齊克果又捨不得。由此
可知,齊克果內心世界所呈現出的是一種孤絕而特殊的狀態,一般人確實難以親近和了解
。
齊克果指出,人生有三種絕望:不知道有自我、不願意有自我,和不能夠有自我。「絕望
」看起來似乎是相當普通的兩個字,但內涵卻很特別。一般人談到絕望時,可能會想到失
業的絕望、落榜的絕望、房子倒塌的絕望等,事實上,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絕望。真正
的絕望是一種內在的體驗,無關乎外在目標的達成與否。
(一)不知道有自我:
這種絕望是指,一個人在世界上奮鬥了許久,卻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有追求代表有欲
望,有欲望則代表一個人願意激發內在潛能,朝著目標奮鬥。然而許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
要追求什麼,也不知道追求什麼才能得到真正的安頓,這是由於我們不知道有「自我」。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被塑造來迎合社會的需要,學習如何追求成功。然而,這種成功是相
當外在化的(擁有車子、房子、家庭…),人的生命絕對不應該只以這些為滿足。因此齊
克果認為,如果人不知道有自我,庸庸碌碌過了一生,到最後也只是一場空,這樣的人生
沒有什麼意義。
(二)不願意有自我:
當一個人發現了自我之後,接下來必須問「願不願意有自我?」有些人發現自我以後,卻
不願意有自我,因為要獨自面對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年輕人隨
時帶著手機,讓自己顯得很忙碌,在校園裡面一邊走路、一邊講電話,行色匆匆,似乎自
己是很重要的人物。然而,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很多時候不一定非這樣不可。此外,有了
自我,就意味著人必須開始為自己負責,而為自己負責的快樂可能遠遠比不上不要有自我
。
莊子曾說:「泉涸,魚相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意思是說,
當泉水乾了以後,魚躺在陸地上,必須互相吹氣濕潤,讓彼此都可以活下去,這時候魚知
道自己是魚,卻活得很辛苦。只有當魚回到水中而忘了自己是魚,才是魚最快樂的時候。
人卻不一樣,或許當人在群眾之中而忘記自己是誰的確很快樂,但是這種快樂無法持久,
因為群眾的聚集總有散場的一刻,人最終必須獨自面對自己。莊子的比喻中所說的「水」
,是指道家的「道」(注1);而與群眾相處時的熱鬧氣氛,正是「相呴以濕,相濡以沫
」,最後轉眼成空。
我這麼多年以來,一直很少參加應酬,就是因為我不喜歡散場之後孤寂的感覺。譬如,我
們有時候和朋友聚餐,大家一起吃飯、喝酒相當開心。然而,正當所有人酒酣耳熱,高興
得忘我時,餐廳卻到了該打烊的時間。這好像突然之間被澆了一盆冷水,發現原來所有的
快樂都只是幻覺,之後又必須重新回到現實世界之中。
一個人是否要成為自我,必須透過自己的選擇。如果不願意成為自我,也會感覺到絕望(
不願意成為自我又能成為誰呢?)。這就是「不願意有自我」的絕望。
(三)不能夠有自我:
假設一個人願意成為自我,努力做一個真誠的人,最後卻發現不能成為自我,不能「有」
自我(存在主義用到「有」這個字時,並非真的是指「有」,而是指「是」的意思),這
時候常會覺得自己能力不夠,而必須走很長的路來實現自我,因此會感到非常絕望。堅持
自己的道路非常孤單,而堅持下去是否有好的結果,更是未知數。
齊克果是一個宗教信徒,因此他透過對宗教的信仰來面對這種不確定感。他曾說:「一個
人如果不信神、不做宗教徒,還不如自殺算了。」這是因為透過宗教,能夠讓人作出抉擇
,並且活出特定的生命型態。
人生三階段
齊克果認為人生有三個階段:感性階段、倫理階段、宗教階段。
(一)感性階段:
一個人在青少年階段往往會以感性為主,所謂「感性」,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今朝有
酒今朝醉」。這句話用了兩個「今朝」,是為了強調他不想昨天,也不想明天,而只看當
下、現在。昨天發生的事已經過去了,悔恨又能如何?同樣的,即使我告訴你:「今天好
好努力,明天就會有好的成果。」可是有沒有明天呢?台灣時常發生地震,誰知道自己是
不是哪一天睡著就再也無法醒過來了。
由上述可知,感性階段的心態是偏向享樂主義的。享樂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必須先思考
兩個問題:
第一個,享樂分為很多層次,若只把享樂定位在身體的、本能的需要,是屬於較低的層次
。因為人的生命有整體的需求,而感官的滿足來得快、去得快,刺激必須不斷增強,但是
效果則會漸漸遞減,到最後變成完全沒有自我,活在一個官能的流動過程之中,這種享樂
的背後實際上是痛苦。比較高境界的享樂不容易得到,但得到以後能夠長久保持,而且這
種快樂是內求於己,而非倚賴其他的因素和條件。因為越是倚賴外在的條件來滿足,這種
享樂就越沒有保障。
西方有許多主張快樂主義的流派,譬如希臘羅馬時代,以伊比鳩魯斯(
Epicurus,342-270B.C.)為主的伊比鳩魯斯學派(Epicureanism)。這個學派是典型的享
樂主義,但是他們的主張是一種溫和的禁欲主義。這是由於他們了解,唯有溫和的自我節
制,才能夠長期保持真正的快樂。
第二個問題則必須考慮自己本身的性向,以及人生的目的。很多時候人要達成一個偉大的
目的,必須經過許多痛苦的考驗,尤其目標越高尚、越偉大時,過程就會越辛苦。牛頓說
過:「天才只是長久的耐苦。」當一個人認定了值得奮鬥的目標,了解那就是他的召喚(
Calling),而努力去拼湊屬於自己的圖案,他的人生才有意義,反之則不過消消散散地
度過一生罷了。
感性階段的特色是「外馳」,亦即「向外追逐」。這個階段的人到最後會感到憂鬱(
melancholy),因為他們會覺得只有今天沒有明天,而過去的自己又不再回來,因此生命
好像落在中間、無所依恃。此時人們會開始思考:「為什麼我會走到今天這一步呢?」這
就如同置身在懸崖邊,前方是一片迷霧,必須自己選擇是否要「跳」(注2)過去。若選
擇跳過去,就進入了倫理階段。
(二)倫理階段:
此一階段的特色是「向內要求自己」,把過去、現在、未來連貫起來,如此一來,生命就
完整了。舉例來說,如果我告訴所有同學下星期要考試,那麼下星期一定要實現這個承諾
,否則就是沒有倫理的觀念。如果我下星期到學校,因為心情很好,臨時決定不考試,固
然皆大歡喜,但這樣等於過去和現在沒有連貫,生命無法完整。
然而,倫理階段並不是終點,仍然要繼續往上提升。我們之前曾經提過,七大死罪中的第
一罪就是驕傲,一個人有了道德之後,便很容易出現「道德上的驕傲」,好像政治人物在
掌權之後,很容易出現一種民粹主義所造成的「權力的驕傲」,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是人民
選出來的,所以比別人高一等。然而,道德的驕傲更為可怕,當一個人在道德上反省自己
、肯定自己的時候(如沒騙過人、沒毀謗過人、沒殺過人等),便會開始產生驕傲的心態
。
事實上,一個人在道德上不曾有過失,並不盡然表示他的道德水平真的優於其他人,有可
能只是因為他不曾受過真正的誘惑和試探。例如,有人拿一份公文叫你簽名,只要簽了就
可以賺一大筆錢,難道你的內心不會掙扎嗎?換句話說,很多時候只是我們沒有機會碰到
這種事情罷了。
(三)宗教的階段: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兩難的抉擇,或遇上道德的困境,這個時候則必須「依祂」。
本質上人的生命是脆弱的,而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宗教裡面的「依祂」也是一種真誠的
表現。
經過實實在在的反省,會發現自己的生命在很多方面非常脆弱,接受這個事實,並且認識
宇宙之中有更大的力量,祂是生命的來源,也是生命的歸宿,如果沒有祂,人的生命根本
不可靠,就如同風一吹過,蘆葦就折斷了一般。若人不運用理智去想得透徹,那麼他的生
命可以說是毫無價值、毫無尊嚴可言。
因此,這個時候我們必須問自己是否要「跳」過去-跳過去尋找一個「祂」。這個「祂」
並不是指向外追求,而是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基礎,也就是誠心皈依了宗教信仰。齊克果為
「存在」這兩個字,揭示了新的意義,讓我們思考的角度開始轉變:把人的生命當作一種
在每個剎那之間作抉擇,選擇成為自己的過程。存在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而這個過程
所需要的就是「選擇成為自己」,做一個真誠的人。所謂真誠的人,就是要對自己負責、
忠於自己。
許多哲學家都說過類似的話,譬如孔子曾說:「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論語.公冶長)亦即,對孔子而言,把對一個人的怨恨隱藏起來,而在表面上做朋友
,是一件令人不齒、不屑的行為。一個人要有所不為,才能夠有所為,而這也正是存在主
義所要警醒我們的一點。
尼采
尼采是德國人,同樣出身於具有宗教背景的家庭,家中信仰路德教派(基督新教)。然而
尼采年紀很小就對宗教信仰產生懷疑,上大學之後更進而主張無神論,後來成為著名的無
神論者。
尼采的身體不好,看來蒼白而虛弱,但是思考相當深刻,看人時目光如刃,似乎能夠穿透
人心。尼采可稱為是天才,二十五歲尚未拿到哲學博士時,已經被聘請為希臘文學的教授
。然而他的哲學背景卻使他同時遭受哲學界和文學界的排擠,再加上本身口才並不好,個
性又相當憤世嫉俗,導致他的教學生涯並不很成功。
上帝死了=重新估定一切價值
「上帝死了」是尼采最有名的一句格言,這句話的用意並不只是在批判基督宗教,而著「
重新估定一切價值」(Transvaluation)的意涵。
當時的人認為,西方文化不能離開基督宗教而存在,譬如一個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為他
信仰上帝。然而,這種宗教信仰在尼采所處的那個時代已經變得非常虛浮,大家都有信仰
,卻未能真正體現信仰的精神,宗教逐漸變得社會化。換句話說,上帝原本是道德的基礎
,然而人們的道德行為卻都成了一種虛偽。人們虛偽的表現,也就證明自己所信仰的上帝
是假的上帝。因為如果信仰的是真的上帝,如果上帝是有生命的,則人不可能有這樣的行
為表現。
尼采看不慣這種打著宗教或上帝名號的虛偽浮誇,所以宣稱「上帝死了」。他曾經寫過一
個比喻:有一個瘋子,大清早提著燈籠在市場裡面到處走動,有人問他:「為什麼大白天
提著燈籠?」他回答:「白天嗎?我覺得是黑夜啊。上帝已經死,宇宙一片漆黑,我什麼
都看不到,只能拿著燈籠到處去尋找上帝。」由此可知,許多人以為世界是充滿光明的,
然而,用眼睛看到的光明並不是真正的光明。
尼采說過:「哲學家是文化的醫生。」哲學以理性探討宇宙與人生的根本真相,從而指引
現實生活、評估文化生態。文化氛圍好像空氣一樣,當文化生態出現問題,就會讓生活在
其中的人陷入價值錯亂的困境。舉例來說,現代人所尊敬崇拜的,大多是功成名就、升官
發財的人,亦即不擇任何手段,達到表面上所謂有「成就」的人。這種價值上的選擇本身
就是有問題的,因為它並未掌握到人所崇拜的對象應該是什麼樣子。值得崇拜的對象應該
是擁有完美人格的人,這才是一種正確的價值觀(注3)。然而,現在卻很少人崇拜人格
高尚的人,因為人格高尚很難做到,並且就算做到了也沒什麼實際利益。
尼采「上帝死了」的想法其實是經過深刻的反省,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如果沒有信仰,也
就無所謂背叛。因此,背叛耶穌的人正是基督徒,而背叛釋迦牟尼的人也正是佛教徒。由
此可知,宗教本身未能使信徒免於人性的弱點,因而遭致毀滅。宗教本質上都有很好的理
想,而宗教的致命之處其實就是人性的弱點透過宗教表現出來的結果。
權力意志:超人
尼采哲學的另一項重點就是「權力意志」(the Will to Power)。這裡的「權力」並不
是指政治權力,而是一種廣義的權力。舉例來說,台灣大學由於歷史悠久,有些圍牆很老
舊許多小草長在磚石之間。牆上怎麼會有小草呢?這是因為小草有生命,它不管在任地方
都要凸顯自己生命的力量,擴充自己的影響力。這就是一種權力意志的表現。透過這種方
式去了解尼采所說的權力意志,比較不會誤解。在他看來,宇宙裡任何生命,只要存在,
就會表現自己本身的生命力,而權力意志所指的就是這種生命力擴張的狀態。這種哲學思
想放在人的身上,演變成一種「超人」(Overman)(注4)。
尼采認為,人類只是橋粱,一邊是動物,一邊是超人,而人的生命應該從動物這一邊走到
超人那一邊。這種思想深受達爾文演化論的影響。達爾文認為宇宙萬物都是演化而來的,
最後不知為何出現了人類。無論地球的歷史有多少億年,人類只不過存在了兩萬多年。因
此我們要問:「經過幾十億年的演化,最後兩萬多年才出現人類,那麼人類有沒有權利、
有沒有資格說自己是萬物之靈,並且宣稱演化到此為止?」毫無疑問,人類當然沒有這種
權利,因為我們只是演化過程的一個環節。因此,我們應該接著思考:「人類將會演變成
什麼樣的新物種?」尼采的答案就是「超人」。
這種思考是合理的,我們不妨如此推想: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最先進、最偉大的生物
是靈長類,也就是所謂的猩猩族群。曾幾何時,這些動物因為人類的出現而被關到動物園
裡面。如果照這種方式往未來推衍,人類的命運可能會和猩猩一樣,而我們的後代可能也
被關到動物園裡面了,因為一種更新的物種出現,叫作超人。換言之,超人之於我們,可
能像我們之於猩猩一樣。當然,我個人不太相信會發生這種情形,但是尼采從另外一個角
度思考,也值得參考。
尼采還將「超人」比喻為一個人在「走鋼索」,也就是說,他必須接受各種考驗。尼采之
所以被列為存在主義的先驅,便是因為他的思想凸顯了這種個人生命中「自我負責」的部
分。他認為,一個人若是只活在群眾之中,不能算是真正的「人」,要做一個人,應該設
法做個「超人」。所謂的「超人」是指: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要對生命充分肯定。亦
即,要把生命潛能完全實現出來。生命的潛能包括了「有形的身體」和「無形的精神」兩
方面。尼采曾經舉一個例子,他認為真正的「超人」可以用兩個人的結合作為代表,這兩
個人就是拿破崙(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和歌德(Johann W. von Goethe,
1749-1832)。拿破崙代表的是由身體開發出來、在有形世界獲得的成就;而歌德所代表
的則是精神方面、在無形世界的精神表現。
德國人對拿破崙有一種由害怕而崇拜的情結,因為拿破崙曾經橫掃歐洲,把德國(當時稱
為普魯士)整個佔領,強盛的姿態讓當時的普魯士人認為法文是一種優美而高尚的語言,
德文則野蠻落後,然而,德國人由於被拿破崙占領而喪失的民族自信心,後來又因為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費希特、(JG. Fichte, 1762-1814)、謝林(
Friedrich W.J. Schelling, 1775-1854)、黑格爾等大哲學家相繼出現,而逐漸恢復。
到了二十世紀甚至出現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1945)這號人物。希特勒受到尼采
「超人」概念的啟發,不僅在牆上掛著尼采的照片,並以此為藉口,消滅所謂的低等民族
(如猶太人),這也使得尼采蒙上不白之冤。
精神三變
尼采提出精神有三變:駱駝、獅子、嬰兒。他認為精神應該先變成駱駝,再變成獅子,最
後變成嬰兒(注5)。
(一)駱駝
駱駝是「沙漠之舟」,刻苦耐勞,意味著人在年輕的時候要接受訓練,承受傳統的包袱。
我經常在台北街頭看到中學生,覺得他們真是非常辛苦,每天上學背著沉重的書包,有時
候甚至要背兩個書包。每次看到這種情形,我心裡常會想:「他們現在是駱駝,這是人生
必經的階段,但是這樣能保證他們將來變成獅子嗎?」這是個很大的問題。
(二)獅子
駱駝與獅子的差別在於:駱駝必須聽從他人的指導、接受他人的命令,所聽到的是別人說
:「你應該如何!」而獅子則是自己作決定、對自己負責,說的是:「我要如何!每個人
都經過駱駝的階段,聽從父母與老師的教訓,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無法反駁也無法
反抗。然而,上了大學以後應該進入獅子階段,也就是由自己來告訴自己該怎麼做。
但是有幾個年輕人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怎麼做才對自己有意義?[m這就是另一個新的問
題。換句話說,駱駝雖然看起來很可憐,但是至少不用自己作決定,只要服從別人的指令
就行了;相反的,如果要成為獅子,就要承擔自我、為自己負責。這一點的壓力很大,因
為當我們能夠自由選擇想要做的事時,同時也就喪失了尋找藉口和抱怨的權利。
舉例來說,學生考完聯考之後選填志願時,如果按照父母的希望去選擇,至少就保留了一
個將來抱怨的權利;相反的,如果父母說:「你已經長大了,應該自己填志願、自己負責
。」這時候一般人會很苦惱,只好去問問同學、參觀大學博覽會,可是最後抉擇的時候還
是很痛苦,因為我們一旦決定了,也就喪失了找藉口的權利。就算後悔,也不能抱怨,因
為這是自己的決定!聰明的父母,應該讓子女自己作決定,而對子女來說,在選擇的那一
剎那會覺得自己長大了,決定了以後也比較願意為自己負責。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Eric Fromm)在《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這本書中
曾經寫到:「給我自由嗎?千萬不要給我自由!因為隨著自由而來的是要負責任啊!我一
有自由之後就自己作選擇,選擇之後就作我自己,但是我作不起啊!」這段話表達了類似
的想法。
(三)嬰兒
獅子階段之後則是到達嬰兒階段。嬰兒意味著「完美的開始」,提供了所有的可能性。當
一個人還是嬰兒的時候,父母一定懷著無窮的想像,想像他將來可能成為科學家、工程師
、醫師等。每天看著他,也就給父母的人生帶來了彩色炫麗的希望。當然,小孩成長的過
程往往也是父母希望幻滅的過程,最後小孩讓父母失望,就像父母曾經讓他們的父母失望
一樣,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
當一個人抵達嬰兒的階段,就不會再遭遇到前面所說的種種問題,代表心靈重新回歸原點
,可以重新再出發。
雅士培
雅士培是德國人,也是生活體驗比較特別的哲學家。雅士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從小就隨
時感受到死亡的威脅。他曾獲得醫學博士,後來擔任心理學教授,再轉任哲學教授。不過
他對大學哲學教授頗反感,認為「他們並不處理與生命真正相關的問題。他們給我的印象
是自負,而且固執己見。」由此不難想像他與同事相處不睦。在納粹政權控制德國時,他
也備受壓力,因為他的妻子是猶太人。若不是盟軍及時攻進海德堡,他們夫婦就被送往集
中營了。這些都是他生命中的「界限狀況」。
界限狀況
一般人活在世界上,不太會去煩惱「人生」的問題。如果有一個人說,他最近在苦思人生
問題,卻找不到答案,我們通常會認為他不過是庸人自擾。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反應,是因
為我們自己的思考深度有限。
但是雅士培認為人生有三種界限狀況:身體界限、心理界限、靈魂(精神)界限。當這三
種界限出現時,便是人必須思考、作出抉擇的時候。
(一)身體界限:
一般人多半只有在面對身體的界限時,才會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譬如車禍、受傷、衰老
,或是覺得來日無多之時。這時候,很多人會開始問:「我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將來又
該往哪裡走?生命如此短暫,應該如何抉擇才能使生命有意義?」然而這些人還算幸運,
真正可悲的是那些即使在面臨身體界限時,仍然不去思考這些問題的人。
舉例來說,有一年我在中央大學兼課,期中考有一個學生缺席,寫了一封信給我。信上寫
著:「老師,我因為車禍住院。在醫院裡面,我才開始思考人生有什麼意義。」當時我想
著,光是這句話就可以讓他期中考拿九十分了!因為他是真正把學到的知識用在生活上。
我平常教課的時候,就算拜託同學多思考人生的意義,仍然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因為
大家只想著考試及格就算了。然而,這位同學卻因為不幸發生車禍,而能夠開始嚴肅地思
考人生的意義。
所謂的意義是指,選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實現自我的過程。很多人喜歡詢問人生有什麼
意義,然而,人生的意義絕不可能存在於某一個地方,或是某一件事情上面。人生的意義
是一個人決定去做某件事,在這個過程之中產生一種自我肯定的力量。這也就是說,人生
的意義只能是由內而發,而不是向外尋求的。
(二)心理界限:
人的心理是指一種自我認知的能力,譬如,我的心理狀況很正常,因此在與別人交往時情
緒穩定;別人稱讚我,我就高興,別人批評我,我就難過;然而,如果別人稱讚我的時候
,我覺得難過,別人批評我的時候,我覺得高興,那才是有高度修養的證明。子路就是這
種人,《論語》中描述子路「聞過則喜」,聽到別人說他的過失就很開心。這是因為知道
自己的過失,才有改善的空間。
許多人平常都認為自己是正人君子,然而遭遇考驗時,突然有一種黑暗的、莫名的衝動,
這時候才警覺到自己並非自己平常所想的這麼健全。也就是說,表面上人似乎很健康,在
遇到困難時,才會發現到自我並非如此可靠。這時候我們會察覺到一些連自己都無法了解
的念頭,以及自己的盲點,這就是發現了心理的困境,也就是所謂的心理界限。
(三)靈魂界限:
靈魂則代表著「精神」,它關係著「意義」的問題。人生有沒有意義,這不屬於心理問題
(注6),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曾經說:「到我這裡來治療心
理疾病的,大都是上層社會的人,他們身體健康、心理正常,但是並不快樂。」也就是說
,一定有什麼地方出了問題,而這個地方,不在於身體,也不在於心理,這個地方稱作「
靈」
那麼靈是什麼?先不要問這個問題。只要我們同意榮格所說的,一個人有可能在身體健康
、心理正常的情況下不快樂,這就代表著,一定還有第三個因素決定人們是否快樂,而這
第三個因素,姑且稱之為「靈」,如此而已。
西方文字的表現就已經透露出人們相信有靈的存在:Body代表身體,Mind代表心理(心)
,最後一個則稱為Soul(靈魂)或是Spirit(精神)。
剎那與永恆
人在作抉擇時,往往必須掌握到「剎那」。所謂剎那是指,我們平常都生活在平淡而穩定
的日子之中,忽然在某一個瞬間,可能因為某件事、某個人、某個畫面,讓我們很感動,
覺得自己的「真我」浮現了,覺得人生好像不一樣了。這時回過頭去看以前的日子,就知
道生命的質與生命的量是不同的。
舉例來說,我有一次去看「十月的天空」(October Sky)這部電影,描寫一九五七年十
月蘇聯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當時美國一個小鎮的幾個中學生立志研發火箭的故事。這部
電影只有「催淚彈」三個字可以形容,我很久沒有看到這麼令人感動的電影了,它催淚的
效果甚至遠超過「鐵達尼號」和「美麗人生」。這部電影並沒有什麼大明星、大場面,我
一開始也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但是看到後來發現它描述的友情、親情、師生之情都真誠之
至。所以看完電影的時候就覺得:「啊哈,今天真是不一樣!」那一剎那就讓我覺得內心
多了一道希望的曙光。
密碼與超越界
雅士培認為這個世界上充滿了密碼,如果解開了密碼,就會發現人生雖然有限,卻有它存
在的真正基礎。舉例來說,一個人單身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生活還過得去,但是一旦開始
談戀愛,就會發現不同的人生角度,在那一剎那,會覺得好像人生所有的祕密統統解開了
。也就是說,我們活在世界上,有時候會疑惑自己到底要過什麼樣的人生,但是在戀愛的
階段,在兩個人的互動過程之中,自己好像獲得一些啟發,藉由這段感情,找到了解開人
生之謎的鑰匙一般。
同樣的,許多人在讀書、交朋友,甚至看電影的過程中,都是因為一個密碼解開,而讓整
個生命開朗起來。馬丁路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有一天他在聖經中讀到一句話:「我相
信罪過可以得到赦免。」在那一剎那之間忽然頓悟。事實上,相同的經文,他在此之前讀
了不下千百次,都沒有頓悟,卻在某個年齡、某個心境,以及某種外在環境的配合下,豁
然開朗。
由此可知,人的這種忽然覺悟是很難去操控的,也無法了解它為什麼會發生,總之,在那
一剎那好像所有的祕密就解開了。基督徒常說「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by faith)
信了就會得救,這句話就是從馬丁路德的體驗中來的。他一再強調,人不可能靠自己得救
,因此需要倚靠「信仰」的力量。越是能夠承認自己的無能、懦弱,就越有希望得救;相
反的,越驕傲就越沒希望得救,這也是基督徒一貫反對「驕傲」的一個例子。
四大聖哲
雅士培研究了歷史上各大文明的重要思想家之後,選出四個人作為人類的典範-釋迦牟尼
、孔子、蘇格拉底、耶穌(注7)。這四個人並非一般人眼中的成功者,甚至可以說,以
世俗的眼光來衡量,他們是所謂的「失敗者」。然而他們的偉大之處在於,見證了人類精
神之中豐富的潛能。透過四位聖哲作為表率,人類覺悟自己有的尊嚴;亦即只要看到他們
,就會肯定做為一個人可以是多麼偉大、多麼崇高。當然,所謂的崇高,並不是指人一生
下來就是崇高的,而是指人類在面對自己的生命、走在人生路上時,必須對自己有如何的
自我期許,以及希望得到何種結果,這種精神,就是四位聖哲最大的貢獻。
人類的典範絕對不是那些靠著軍事力量、政治力量稱雄稱霸,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的
人物(如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等)。所謂人類的典範,應該是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
著許多煩惱的人都能夠效法的。他們指出,煩惱並不值得擔心,因為煩惱之中能夠磨練出
智慧;死亡並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死得糊裡糊塗。
四位聖哲的共同特色,正在於他們讓許多人在面對人生負面的情況時(如煩惱、痛苦、災
難、罪惡等),能夠坦然以對,並透過這些困局讓自己內在的精神得到淬煉。他們所表現
的,在某個意義上,也就是尼采所謂的「超人」。
海德格
海德格是德國哲學家,在納粹統治德國期間,曾受命擔任弗華堡(Freiburg)大學校長,
後來因為反對納粹暴行而與之決裂,但是接受校長一職的行為,仍然為人詬病。學術與政
治之無法相容,由此可見一斑。海德格在哲學界的影響極大,其代表作《存有與時間》(
Sein und Zeit),更是廣受研讀與討論的當代經典。他雖然否認自己與法國的沙特(
J.P. Sartre,1905-1980)(注8)屬於同一陣營,但是大家都將他們歸在「存在主義」
的名下。以下簡單介紹他的思想,便知其中道理。
存有與時間
海德格首先宣稱他所關心的,其實是西方哲學所欲探求的「究竟真實」,亦即「存有」(
Being)本身。可惜的是,歷代哲學家大都「遺忘了」存有,亦即把一般的「存有者」(
being,或存有物)當成「存有」本身來思考,以致陷入思想與人生的迷霧中。那麼,如
何把握與理解「存有」?他認為,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從提出存有問題的存有者」著手
,亦即要從「人的存在狀態」著手分析;一經分析,便發現人的特性在於對「時間」的意
識,在過去、現在、未來的流變過程中,體認了自我抉擇的迫切性,所以「存在」是人選
擇成為自己的可能性。
但是,大多數時候,人們對自己的存在漠不關心,陷入講閒話、好奇心、模稜兩可的處境
中,活著好像是在應付別人,好像自己永遠不必真誠面對自己似的。宇宙萬物之中,唯有
人這種存有者可能成為「存在」,那麼,這種存有者的背景是什麼?又要如何真正存在?
從此有到存在
「此有」(Dasein)是指「存有者在此」,亦即人的生命在此時此地的當下,是開放的,
讓人有機會作選擇。由於時間的流變,並且最後必須面對死亡的空無性,亦即人生可能淪
於幻滅,因此人的生命出現憂懼(Angst)之感。面對空無,人不能再逃避了,他必須採
取立場。「此有」一旦選擇作自己,他就因而屬於自己,也就成為真誠的生命,可以形成
開放的管道,讓「存有」展現出來。我們常說,真誠的人說理最有力量,也最感動人,那
是因為他毫無遮蔽,讓真理(「究竟真實」的另一種說法)可以源源不絕地展示。也就在
這一剎那,「此有」成了「存在」。海德格說:「人是走向死亡的存有者。」人在面對死
亡時,實在沒有理由再虛偽了。
人的未來
海德格試圖回歸希臘時期的「真理」觀,肯定真理即是揭開或開顯,而不再是一般知識所
謂的「言說與事實對應」。若講究「對應」(Correspondence),則不涉及人的實踐要求
,只是在理論層次來往。若強調「開顯」(Manifestation),則須以人的真誠與抉擇為
前提,在毫無遮蔽的情況下,讓「存有」展現出來。唯其如此,人生才有自由可言,正如
一滴水只有回歸大海,才不會有乾涸之苦。
在推崇「存有」的重大意義時,海德格並未忽略「此有」的具體處境,就是一方面人是「
被拋棄」在那兒,成為「在世存有者」,與其他人共同組成這個現存的世界;另一方面,
人在認知這種狀況時,必須認真而嚴肅地考慮人生應該何去何從。由此可知,海德格以專
業術語表達的,依然是存在主義的核心關懷所在。
馬塞爾
馬塞爾幼年喪母,深刻體驗了孤獨。他學會以戲劇來製造對話機會,八歲即寫過兩篇劇本
,此後一直以文學創作來展現他的思想。哲學方面的代表作為《形上日記》,亦即以日記
寫下他的形上沉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體驗了「存在」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不能
被當成抽象的號碼或數字。這位法國哲學家特別指出:「是」不等於「有」,「奧祕」不
等於「問題」,以及「我與你」不等於「我與他」。從這三點可以引發正面而積極的入世
情懷。
是(Being)≠有(Having)
許多人喜歡問:「我擁有什麼?」然而實際上,一個人「有」的越多,就越不「是」他自
己;因為一個人擁有的越多,越沒有時間作自己。
存在主義有一句名言叫作:「To possess is to be possessed.(擁有就是被擁有)」舉
例來說,我擁有一輛車子,就等於我被這輛車子所擁有,因為我必須時常擔心:「我的車
有沒有被拖吊?停車費還沒繳怎麼辦?」又如我有一個朋友,他很辛苦地工作賺錢,以前
租房子,後來終於自己買了一棟房子。他擁有了這棟房子,而他也被這房子所擁有。後來
他拚命賺錢,買了五棟房子,從此以後就更累了,因為他一個月有一半時間都在煩惱房子
的問題:租給別人怕收不到租金,收到租金又擔心別人以後不肯搬走,景氣不好的時候還
憂慮房子跌價,然後每年還要繳一堆稅金。幾年辛苦下來,生活品質反而下降了。
由此可知,擁有的東西太多時,人的生命內涵以及注意力就分散了,最後反而會被擁有物
所擁有,成了擁有物的奴隸,以致精疲力竭,喪失了人生的意義。你所「有」的越多,你
所「是」的就越少這二者常是呈現反比的。
當然,這只是要提醒人,不要去擁有一些不需要的東西,並不意味著什麼都不必擁有。我
們所擁有的東西必須是我們所能夠掌握的,也就是現代人所講的「簡樸生活」。
簡樸生活要把握兩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東西用到壞為止」。舉例來說,我的舊眼鏡
戴了將近十年,鏡片都已經起花了。最近因為看不清手邊的東西,把眼鏡拿下來檢查時,
才發現這副眼鏡實在已經老舊到不能用了,所以才換了副新的。這就是一種習慣,我們不
應該把還可以用的東西丟棄,因為任何東西的存在,無論它是什麼材質,若是沒有充分被
利用,那麼它作為這樣東西本身的價值就被忽略了。
下課時,我常常最後一個離開教室,有時候發現桌上有幾支原字筆,就會撿回去用。為什
麼學生會把筆丟在桌上呢?因為原子筆很便宜,丟了一支沒什麼了不起,所以很多人一點
都不在乎,也不會在發現遺失之後回教室找,結果這些筆就變成垃圾了。我常常寫文章,
所以看到筆與紙都覺得特別親切,只要是可以用的筆,就算被丟在地上,我都會撿起來用
。這就是養成一種不願意浪費東西的習慣。
第二個原則是「不擁有不需要的東西」。我們可以做個實驗,就是把自己的皮包打開,檢
查裡面所有的東西,看看是不是每一樣東西都是必要的。把握這兩個原則,才能夠做到不
浪費的「簡樸生活」。
奧秘(Mystery)≠問題(Problem)
我們常會認為這個世界上有青少年問題、家庭問題、老人問題等各類關於人的問題。事實
上,凡是與人有關的其實都不能稱為問題,因為凡是問題就預設了一種解決的方法。也就
是說,如果找到解決的方法,問題自然會消失。但是,屬於人類的問題永遠都不會消失,
這是因為人本身就是問題的製造者和解決者。因此,對於人類,應該以「奧祕」形容之。
奧祕與問題的差別在於:問題是預設了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可以解消問題;奧祕則否,我
們只能夠跟它一起生活。舉例來說,假設我們現在看到一個問題青少年,我們不應該認為
他有問題,而以為只要把問題找出來,給他一個答案,問題就解決了。要解決問題,唯有
跟他一起生活,把他當做「奧祕」對待,而不是當做「問題」解決。
我們和人來往,都希望彼此的相處永遠沒有問題,但是這種奢望是不可能實現的。說得更
明白一點,如果我們跟朋友在一起都沒有問題,代表彼此之間其實沒什麼感情,因為人是
奧祕,不可能沒有問題。
我與你(I-You)≠我與他(I-He)
「我與你」是指一種說話的場景,我如果問:「How are you?(你好嗎?)」你會回答:
「I am fine, thank you, and you?(我很好,謝謝你,那你呢?)」。由此可知,「I
」與「You」可以對等代換,我說「你」的時候,「你」一定在我面前出現(presence)
。「你」在我面前,因此與我是平等互動的:當我說「你」的時候,這個「你」是「我」
;而「你」回答的時候,「我」就變成了「你」。
所謂的「他」,是不在眼前的,也就是缺席(absence)的。譬如我現在說:「張三如何
如何…」,由於張三不在現場,所以沒有機會為自己辯護:相反的,當我問:「你今天怎
麼沒有來?」你立刻可以提出解釋,說自己有正當理由。因此,我們和人相處,應該要用
「我與你」的關係來取代「我與他」的關係。因為我們在同別人來往的時候,若把他當成
「你」,就代表尊重他;相反的,若把他當做「他」,便不是如此了。
就一般人的習慣而言,當一個人不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通常會用比較直接、尖銳,甚
至刻薄的方式批評他,然而,當那個人出現在眼前的時候,我們卻會用不同的方式批評他
,或許比較委婉、比較保留。舉例來說,我在上課的時候批評一個不在場的人,可能把他
罵得很嚴重,同學也都聽得很過癮。下次上課的時候,這個人也出席了這堂課,結果我提
到他的時候,就會說一些婉轉的話,就算必須批評他的缺點,也會補充稱讚他的優點。
一般人平常是不是也如此?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如果提到某個不在場的人,那麼批評起來
就肆無忌憚。聽到有人罵他,就算明明知道他是被冤枉的,也懶得替他辯護;相反的,如
果這個人在現場,那麼大家的態度又不一樣了。由此可知,我們對一個人的批評,和他在
不在現場有很大的關係,而這也說明了,我們大多數人都不符合存在主義的要求。
事實上,在他人面前不敢說出口的話,在他背後,也不應該說。
【認識哲學家】
◎伊比鳩魯斯(Epicurus,342-270B.C.)希臘哲學家,立說主旨在於助人解脫對神明以
及對後世的恐懼,由此帶給人內心的平靜。他認為,神明不會干涉人間事物,並且人死之
後靈魂亦隨之幻滅,所以人無須擔心來世。他主張人生目的在於「快樂」,所以被後世稱
為快樂主義,但是他所謂的快樂不是放縱欲望,而是溫和節制、平靜安詳的生活。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德國哲學家,著作以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
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而知名,開創了「批判哲學」的系統,也奠
定了德國唯心論的基礎。所謂「批判」,是指探究合理知識的「先驗」條件,亦即知識「
如何可能」的問題。生平關心四大難題:(一)我能夠知道什麼?(二)我應該做什麼?
(三)我可以希望什麼?(四)人是什麼?單單就其知識論的思考模式,就引起極大效應
,亦即指出「物自身」不可知。人所知者只是「現象」。但是人的道德行動並非虛妄之物
,由此接上「真實本體」,並且要求三大設定:人的自由,靈魂不死,以及上帝存在。
◎費希特(JG. Fichte,1762-1814)德國哲學家,有主觀唯心論之說。康德認為物自身
不可知,費氏則指出人的「自我」屬於知性直觀,不須驗證即可肯定,否則人無法進行任
何思想活動。他在拿破崙佔領柏林期間,發表《告德意志國民書》,提出「新教育」,強
調新教育的本質即是道德心,「是完全為道德而講道德,絕不是像從前那樣把教育當做達
到某種目的的手段」。
◎謝林(Schelling, 1794-1815)德國哲學家,有客觀唯心論之說。所謂「客觀」,是指
他重新肯定了「自然」的價值。主張唯心論,當然以精神為唯一本體,但是精神的活動場
域是自然,因此自然是「萬事萬物都活躍於其中的唯一生命體」。他想了解神性創造力如
何在「自然」中運作。他探討藝術,因為藝術是絕對與相對之交會,是精神與物質的調和
。他的最高目標,仍是藉此回歸於對神明的理解。
◎榮格(Carl Custav 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創立分析心理學派(Analytic
Psychology),強調「集體潛意識」(The Collevtive Unconscious),在治療心理病患
時,採用自由聯想法與象徵擴展法來解夢,成效卓著。對神話學、宗教學、民俗學,甚至
中國的易經,古代煉金術等,都有深入研究。
【注解】
1 關於道家的「道」字,與西方哲學所謂的「存有」是屬於同一位階的。請參考本書第十
章「道家的智慧」。
2 齊克果的作品喜歡強調「躍」這個字,意味著面對未知時的抉擇就如同站在懸崖邊,前
面是漫天迷霧,完全看不清楚,這時候我們必須自己決定是否要跳躍過去。前方有可能是
一個對岸,能夠讓我們繼續前進,也有可能什麼都沒有,跳下去就粉身碎骨。但是在決定
是否跳之前,沒有人可以給我們答案,因為人生本來就是抉擇的過程。
3 在本書第九章討論儒家時,將會說明:人性向善,所以行善是正確的價值觀。
4 「超人」一詞的原文是ubermensch(u大寫),譯為英文是Overman,而不是Superman。
5 這個概念源自於尼采所著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查拉圖斯特拉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就像先知一樣。他在三十歲的時候,覺得世界太污濁,因此上山隱居,隱居的十年間得
到了各種具有啟發性的見解,最後想回到原來的世界,因此他有一天早上起床,面對著太
陽,就說了一句話:「太陽啊,偉大的星球,如果沒有這個地球讓你光照的話,你的光明
有什麼用呢?」說完之後就下山了。
6 心理學的發展一開始是把人的心理當作內外二分之間的關係來研究,也就是說,一個人
有了外在的行為,就代表著他內心中有這樣的想法與觀念。弗洛依德出現後,開始了「深
度心理學」的發展,他認為,一個人的行為表現,不是內在,而是深度的。就猶如冰山之
中、海平面之下的一部分,連自己都不了解,這也就是所謂的「潛意識」。此後便開始出
現「心理分析」這個行業,而榮格就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心理分析師。
7 此部分可參考雅士培所著《歷史的巨人:四大聖哲》,業強出版社。
8沙特於一九四六年發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文主義》,認為海德格與他屬於無神論的存
在主義,而雅士培與馬塞爾則是有神論的存在主義。他的分類並未得到這三人的認可。有
關沙特的思想,請參看第七章的介紹。
9有關「超越界」,請參看本書第十二章「宗教與永恆」的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7.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