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檳冷知識 – 番外篇
寫完香檳冷知識好像沒有來個番外篇就覺得怪怪的…
上一篇貼文說到香檳酒標上甜度的標示. 今天來聊聊冷知識中的凍知識.
之前提到釀香檳有7個法令規定的葡萄品種, 不過主要集中在其中三個: 夏多內(白葡萄), 黑皮諾pinot noir, 莫尼耶皮諾pinot meunier, 各約佔三分之一的種植面積. 但是, 整個香檳區依照土質, 氣候, 坡度, 向陽… 等微氣候因素, 共有28萬個parcelle(葡萄園), 319個cru可以釀出性質各異的香檳風味.
通常香檳是這7種(不過最常見的還是那主要3種)葡萄混釀的. 如果標示”白中白blanc de blancs”即表示100%白葡萄釀的, “白中黑blanc de noirs”則表示100%黑葡萄.
許多時候我們會用香檳色來表示衣服, 油漆或是磁磚等, 事實上香檳不是只有一種顏色, 它從金黃, 老黃金, 草稻黃, 玫瑰金到淺琥珀都可能, 無論如何, 總是有純淨璀璨的金色. 因著珍珠般晶瑩的氣泡, 視覺上非常迷人. 下次喝香檳時不妨仔細欣賞一下它醉人的色澤. 顏色由混釀品種和熟成年份長短來決定. 一般來說, 顏色越淡越清爽, 越深滋味越豐饒.
簡單地說, 香檳主要分四種: N.V. – No Vintage(法文non-millésimé無年份), 年份Millésimé, 玫瑰香檳rosé, 特別款cuvée spéciale.
你知道香檳酒瓶容量有多少種嗎? 15種! 最小的是1/4瓶裝, 最常見的是750 cl和兩瓶裝1500 cl 的magnum. 容量最大的兩種瓶裝分別是: 27公升裝的primat (等於36瓶的容量, 65公斤, 100公分高)和30公升裝的Melchizedec(或midas, 等於40瓶)! 平常3公升裝的Jeroboam已經很罕見了, 我也沒見過Jeroboam以上的大瓶. 這通常需要請酒莊特別訂製, 主要是在婚禮或是特別多人的聚會場合才會用到.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查一下各種容量瓶子的名稱.
現在比冷知識更冷的凍知識來了.
各種容量的瓶子名稱其實各有來歷, 而且多半和聖經有關.
Jeroboam來自兩個以色列國王的名字.
Mathusalem (6公升8瓶裝) 這是聖經創世紀中諾亞(方舟)的祖父, 據說搭上方舟逃過大水, 活到高齡969歲, 是他種下水患後第一棵葡萄樹, 以為紀念.
Salmanazar (9公升12瓶裝) 史上有好幾個亞述帝國國王都叫這個名字, 最有名的是西元前九世紀的Salmanazar 三世, 歷史上對他的事蹟所知不多, 但是他曾經建過不少雄偉的建築.
Balthazar (12公升16瓶) 關於這個名字的來源有許多種說法. 其中一說Balthazar是耶穌誕生三王朝聖中其中的一位國王. 可是根據聖經, 三王其實是隱名的, 無人知道. 三王的名字是出現在幾世紀後的聖經裡的, 但是是否屬實仍有爭議. 但是聖經中確實提到過一個巴比倫國王名叫Balthazar (西元前539), 傳說他在被波斯軍隊攻打下的前一天舉辦超狂宴會. 直到今日仍有”伯沙撒王的盛宴Festin de Balthazar / Belshazzar’s Feast)”一詞表示無比奢華的盛宴之意.
Nabuchodonosor (好難念, 對吧? 15公升20瓶裝) 來自Nabuchodonosor二世, 西元前六世紀迦勒底帝國最偉大的君王, 搭建造了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巴比倫空中花園, 同時也毀掉了所羅門聖殿. 是他攻下了耶路撒冷, 流放猶太人. 如果這個歷史離我們太遠, 建議你找韋瓦第的Nabucco樂曲來聽聽, 韋瓦第在1842年創作這首曲的靈感就是來自這個國王.
說到這裡, 葉佩雯又要出現了, 聽韋瓦第, 貝多芬熟成的音樂香檳Apollonis團購今天最後一天, 錯過就沒機會了! 團購已經達標, 不用怕下單買不到: www.shoppinginparis.co
#香檳
#Champagne
#音樂香檳
#ChampagneApollonis
#SourceDeFlagot2007
#Monodie2010
#飲酒過量有害健康.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抖音涉國安」vs.「疫苗用鱟血」。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疫苗用鱟血」獲得50.2%的票數,險勝0.4個百分點;這刷新了上次的紀錄,成為我們節目開播以來比數最接近的一次! 「鱟」這個字念ㄏㄡˋ,不是鱉喔!大家可能覺得鱟這種「活化石」,看起來跟「王蟲」長得差不多...
「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的推薦目錄:
- 關於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台中立委候選人黃朝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一升等于多少斤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1公升水等於幾多公斤的推薦,PTT、MOBILE01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1公升水等於幾多公斤的推薦,PTT、MOBILE01和網路上有 ... 的評價
- 關於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手工皂小知識】 一公升(1 Litre) 的油不足一公斤(kg)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1l等於幾公斤-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評價
- 關於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1l等於幾公斤-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評價
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台中立委候選人黃朝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戰爭第一波下的平民生存手冊」
作者為空軍軍官退休
克勞施維茨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Der Krieg ist eine bloße Fortsetzung der Politik unter Einbeziehung anderer Mittel)。
他強調了戰爭的複雜本質中包含了的社會政治以及國家的政策。
我並不樂見海峽二岸發生戰爭,但現在台灣的社會氛圍又有讓這場戰爭提前發生的可能。
我個人經歷過921災區生活的經驗以及一點點對戰爭的理解,此文是為了幫助萬一爆發戰爭後,能提高各位朋友以及家人的生存機率。
所謂的戰爭第一波,指的是從防空警報響起後的24到48小時之間,您必須注意或是要有心理準備的一些事項,我會盡量以重點、簡約的方式條列,以幫助您記憶。
由於海峽的寬度並不相等,海峽水域 臺灣海峽最窄處是福建省平潭島與新竹商港之間,直線距離130公里(81英里);最寬處是屏東縣的貓鼻頭到福建省東山島的澳角,直線距離410公里(250英里),平均為270公里,大約是從台北的中正紀念堂到台南的奇美博物館的直線距離。
而距離決定了戰爭發動的方式。
由於台灣海峽的寬度並不寬,對於現代的遠程火箭以及巡弋飛彈、彈道飛彈來說都在涵蓋的打擊範圍之內,因此我們可以預測首波來襲的會是各類的火箭與飛彈,目標則會是各機場、防空飛彈陣地、雷達站以及通信與指揮中心。
除了特殊的目的,戰爭的目標通常都是武裝部隊的有生力量或防禦體系,很少會以平民做為目標,因此美軍對於戰爭中的平民死傷,通常都會用附帶傷害(Collateral Damage)作為描述。基於戰爭的進程,解放軍必須在第一波中削弱爭奪空優的阻力,時間大約會在凌晨的4點左右展開,這樣才能趕得上第二波在始曉(太陽出來的時間)前發動。
一.警報
當飛彈來襲時,我們唯一能獲得的警示是雷達探測到朝台灣飛來的空中飛行物
防空警報定義:係指自臺灣本島沿海邊緣七十浬(八十哩)為警報發放線,澎湖地區沿海邊緣起六十五浬(七十五哩)為警報發放線,在空軍作戰指揮部空中管制中心(簡稱ACC)獲知敵機或不明機航跡,判明有進襲臺灣本島及澎湖地區之可能,並進入我警報發放線以內時,即下達緊急警報命令。
70浬等於129.5公里,以2倍音速換算,我們從偵測到飛彈落地大約有3到4分鐘的預警時間。
依照我們目前的國家警報發送機制以及各地區民防空襲警報施放設施的響應,這一場戰爭的序幕將會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大家被手機接收的國家警報訊息以及全島同步施放的空襲警報驚醒開始。
請記住,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政府或社會的救濟或救難措施是不存在的,你都必須要依賴你自己。
二.避難
當接獲警報後,您首先的動作除了穿衣服之外,就是必須遠離任何房間窗戶的玻璃,因為隨後爆炸產生的震波可能會擊破窗戶的玻璃,四處濺射的碎片可能會造成您以及家人嚴重的割傷,此時也切勿衝到外面大街上尋求避難,因為現代建築大量使用的玻璃帷幕,可能在爆炸的震波中遭到大面積的破壞,而這些從天而降玻璃碎片可能會讓您在街道尋求避難時,遭受到致命的傷害。
最佳的策略是找到一個沒有窗戶的房間,然後緊靠牆根與地板臥倒或蹲坐,用雙臂支撐上半身,胸部離開地面,避免強烈的震波撞擊胸腔導致內傷。
如果您的每一個房間都有窗戶,那麼就要謹慎選擇臥倒或蹲坐的位置,您可以站在窗戶利用手電筒照射,無法被燈光照到的那一面牆,就是安全區域。
如果爆炸的地點距離您很近,請記得臥倒蹲坐時保持嘴巴微張,避免震波產生的壓差造成肺部急速擴張而受傷。
除非外面有呼喊救援的指示,否則請保持在這個位置,不要慌張等待天亮。天亮之後則可以收拾必須且必要的物品,然後尋找更安全的避難場所。
如果許可,請在外出前換上棉質的外套或衣物,因為高溫會使尼龍融化而黏在皮膚上,導致燙傷更為嚴重,您的帽子會是一種很重要的保護與包溫配件,即使是鴨舌帽都很有效果。切忌帽子請不要戴醒目的顏色,這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在通往避難處所的路上,請盡量避免開車上所有高架的道路,因為當你在這種道路時,其中任何一截道路被炸而崩塌,都會使你被困在高架道路上無法下來,即使棄車也無法攀爬回到地面。
一個可長期安全避難的場所,須包含:
1.掩蔽以及遮蔽的能力。
2.充足的食物以及乾淨的飲水。
3.應急的藥物。
4.可以控制的火源或熱源。
5.有足夠的安全阻隔措施。
掩蔽以及遮蔽的能力
掩蔽是指能夠阻擋爆炸所產生的破片,這些高速飛來的碎片,每一片都能夠造成致命的傷害。遮蔽是指能夠隔絕不良天候的影響,比如狂風或是降雨。
充足的食物以及乾淨的飲水
在避難期間,我們依然必須補充熱量與水分,因此任何可以簡易處理就能食用的食物都是良好的選擇,視需要避難的時間長短而定,一個簡單的估算的方式為一個人每一天需要2磅(0.9公斤)的食物,如果需要避難一周,就約需要6.3公斤的食物。
相較於食物,乾淨的飲水就更為重要,因為脫水的情況下,人的體力會迅速流失,而不乾淨的飲水更容易帶來嚴重的後果。
一個成年人一天需要3000cc的飲用水,避難一周的情況下,必須取得21公升的乾淨飲用水。
三.應急的藥物
我們無法保證在避難的過程中不會生病或是受傷,因此準備適當的應急藥物就能夠避免傷勢惡化或挽回生命。
通常在戰爭的環境下,我們最容易受到的傷害是各種割傷、外傷以及因為不乾淨的水源或食物而引起的腸胃道不適,在極端的狀況下我們應該準備有消毒用的碘酒、抗生素、乾淨的繃帶、剪刀以及胃腸用藥,這可以幫助我們在獲得醫療資源前,盡量避免因感染而造成傷勢惡化或因拉肚子而造成脫水。
四.可控制的火(或熱)源
在冬季或不良的天候下,失溫是對生命維繫最大的挑戰,熱源不僅可以用來加熱食物,還可以幫助維持體溫,因此透過生火或其他器具產生熱源,對於避難場所內的幼童或生病的人來說非常重要,而火光的亮度,也可以提供心理上的撫慰與安全感。
五.有足夠的安全阻隔措施
當戰爭爆發之後,隨之而來的社會秩序崩解,其他同樣避難的人可能會成為我們生存的最大威脅,尤其是當我們滿足了前述條件之後,沒有基本物資匱乏之虞時,您必須提防其他人會搶奪您的資源,這些人可能會用各種名義或是頭銜,但可能只是想要掠奪你手上僅有的物資或藥物。
一個能夠提供阻隔的措施,如一道堅固的鐵門、圍籬甚至是難以破壞的入口,都足以讓他們打消念頭,轉而尋找更容易下手的目標。
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喊著戰到最後一兵一卒的年輕人,他們只是想搶奪您以及您的小孩賴以生存的食物,或是您漂亮的女兒作為洩慾的工具。
戰爭時期,高貴的人性比白犀牛還罕見。
六.通信
由於通信系統必然成為攻擊的目標,所以無論是電力、行動通訊或是網路、電話等通信基礎設施必然會在首波打擊中遭到大面積的破壞,所有現代3C 設備只是加重您避難時的負擔,為了瞭解外界所發生的情況,您最好要準備一部收音機用以收聽無線電廣播的最新訊息。
只要比別人多知道一些訊息,生存的機會就會比別人高一些。
特別注意的是,請不要隨意使用具有發送無線電波的收音機或電台設備,即使有這樣的功能也不要隨意發送訊息,因為戰場上交戰各方都會利用無線電信號偵測作為搜敵的手段,萬一被誤解為目標,接下來可能就會有砲彈落在你的避難場所附近。
七.自保
一個落單的避難場所或避難家庭是非常脆弱的,在這段時間內您應該盡可能的聯絡附近可信任的其他避難的人或是朋友,一個迅速組織起來的群體可以在困難時互相支持交換物資,同時可以最大化的提供整個群體的生存機率。
除非您有十足的把握,否則請不要拿起槍枝作為自保的武器,因為在戰場上所有拿槍的都會被視為軍人,不管是不是穿軍服。
如果因為社會秩序混亂,被迫必須拿起槍枝或武器自衛時,最好能有接受過軍事或戰鬥訓練的人作為指揮,這樣可以更有效率的保護避難的群體,因為戰場上老兵的生存機率通常是菜鳥的指數倍。
請記住,自保的目的並不是讓強者可以活下來,而是讓老弱婦孺能安然度過難關。
八.尾聲
當然更詳細的生存手冊不僅僅是上面所談的這些,但是臉書的篇幅也不適合寫得像一本紙本手冊,我只能就想到的一些問題提醒一下,希望對各位朋友多少有點幫助。
只要能在這危疑震撼的24-48小時存活下來,之後能平安的機會就會增加很多。
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蔡正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轉貼:
「戰爭第一波下的平民生存手冊」
作者為空軍軍官退休
克勞施維茨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Der Krieg ist eine bloße Fortsetzung der Politik unter Einbeziehung anderer Mittel)。
他強調了戰爭的複雜本質中包含了的社會政治以及國家的政策。
我並不樂見海峽二岸發生戰爭,但現在台灣的社會氛圍又有讓這場戰爭提前發生的可能。
我個人經歷過921災區生活的經驗以及一點點對戰爭的理解,此文是為了幫助萬一爆發戰爭後,能提高各位朋友以及家人的生存機率。
所謂的戰爭第一波,指的是從防空警報響起後的24到48小時之間,您必須注意或是要有心理準備的一些事項,我會盡量以重點、簡約的方式條列,以幫助您記憶。
由於海峽的寬度並不相等,海峽水域 臺灣海峽最窄處是福建省平潭島與新竹商港之間,直線距離130公里(81英里);最寬處是屏東縣的貓鼻頭到福建省東山島的澳角,直線距離410公里(250英里),平均為270公里,大約是從台北的中正紀念堂到台南的奇美博物館的直線距離。
而距離決定了戰爭發動的方式。
由於台灣海峽的寬度並不寬,對於現代的遠程火箭以及巡弋飛彈、彈道飛彈來說都在涵蓋的打擊範圍之內,因此我們可以預測首波來襲的會是各類的火箭與飛彈,目標則會是各機場、防空飛彈陣地、雷達站以及通信與指揮中心。
除了特殊的目的,戰爭的目標通常都是武裝部隊的有生力量或防禦體系,很少會以平民做為目標,因此美軍對於戰爭中的平民死傷,通常都會用附帶傷害(Collateral Damage)作為描述。基於戰爭的進程,解放軍必須在第一波中削弱爭奪空優的阻力,時間大約會在凌晨的4點左右展開,這樣才能趕得上第二波在始曉(太陽出來的時間)前發動。
一.警報
當飛彈來襲時,我們唯一能獲得的警示是雷達探測到朝台灣飛來的空中飛行物
防空警報定義:係指自臺灣本島沿海邊緣七十浬(八十哩)為警報發放線,澎湖地區沿海邊緣起六十五浬(七十五哩)為警報發放線,在空軍作戰指揮部空中管制中心(簡稱ACC)獲知敵機或不明機航跡,判明有進襲臺灣本島及澎湖地區之可能,並進入我警報發放線以內時,即下達緊急警報命令。
70浬等於129.5公里,以2倍音速換算,我們從偵測到飛彈落地大約有3到4分鐘的預警時間。
依照我們目前的國家警報發送機制以及各地區民防空襲警報施放設施的響應,這一場戰爭的序幕將會在一個漆黑的夜晚,大家被手機接收的國家警報訊息以及全島同步施放的空襲警報驚醒開始。
請記住,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政府或社會的救濟或救難措施是不存在的,你都必須要依賴你自己。
二.避難
當接獲警報後,您首先的動作除了穿衣服之外,就是必須遠離任何房間窗戶的玻璃,因為隨後爆炸產生的震波可能會擊破窗戶的玻璃,四處濺射的碎片可能會造成您以及家人嚴重的割傷,此時也切勿衝到外面大街上尋求避難,因為現代建築大量使用的玻璃帷幕,可能在爆炸的震波中遭到大面積的破壞,而這些從天而降玻璃碎片可能會讓您在街道尋求避難時,遭受到致命的傷害。
最佳的策略是找到一個沒有窗戶的房間,然後緊靠牆根與地板臥倒或蹲坐,用雙臂支撐上半身,胸部離開地面,避免強烈的震波撞擊胸腔導致內傷。
如果您的每一個房間都有窗戶,那麼就要謹慎選擇臥倒或蹲坐的位置,您可以站在窗戶利用手電筒照射,無法被燈光照到的那一面牆,就是安全區域。
如果爆炸的地點距離您很近,請記得臥倒蹲坐時保持嘴巴微張,避免震波產生的壓差造成肺部急速擴張而受傷。
除非外面有呼喊救援的指示,否則請保持在這個位置,不要慌張等待天亮。天亮之後則可以收拾必須且必要的物品,然後尋找更安全的避難場所。
如果許可,請在外出前換上棉質的外套或衣物,因為高溫會使尼龍融化而黏在皮膚上,導致燙傷更為嚴重,您的帽子會是一種很重要的保護與包溫配件,即使是鴨舌帽都很有效果。切忌帽子請不要戴醒目的顏色,這會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在通往避難處所的路上,請盡量避免開車上所有高架的道路,因為當你在這種道路時,其中任何一截道路被炸而崩塌,都會使你被困在高架道路上無法下來,即使棄車也無法攀爬回到地面。
一個可長期安全避難的場所,須包含:
1.掩蔽以及遮蔽的能力。
2.充足的食物以及乾淨的飲水。
3.應急的藥物。
4.可以控制的火源或熱源。
5.有足夠的安全阻隔措施。
掩蔽以及遮蔽的能力
掩蔽是指能夠阻擋爆炸所產生的破片,這些高速飛來的碎片,每一片都能夠造成致命的傷害。遮蔽是指能夠隔絕不良天候的影響,比如狂風或是降雨。
充足的食物以及乾淨的飲水
在避難期間,我們依然必須補充熱量與水分,因此任何可以簡易處理就能食用的食物都是良好的選擇,視需要避難的時間長短而定,一個簡單的估算的方式為一個人每一天需要2磅(0.9公斤)的食物,如果需要避難一周,就約需要6.3公斤的食物。
相較於食物,乾淨的飲水就更為重要,因為脫水的情況下,人的體力會迅速流失,而不乾淨的飲水更容易帶來嚴重的後果。
一個成年人一天需要3000cc的飲用水,避難一周的情況下,必須取得21公升的乾淨飲用水。
三.應急的藥物
我們無法保證在避難的過程中不會生病或是受傷,因此準備適當的應急藥物就能夠避免傷勢惡化或挽回生命。
通常在戰爭的環境下,我們最容易受到的傷害是各種割傷、外傷以及因為不乾淨的水源或食物而引起的腸胃道不適,在極端的狀況下我們應該準備有消毒用的碘酒、抗生素、乾淨的繃帶、剪刀以及胃腸用藥,這可以幫助我們在獲得醫療資源前,盡量避免因感染而造成傷勢惡化或因拉肚子而造成脫水。
四.可控制的火(或熱)源
在冬季或不良的天候下,失溫是對生命維繫最大的挑戰,熱源不僅可以用來加熱食物,還可以幫助維持體溫,因此透過生火或其他器具產生熱源,對於避難場所內的幼童或生病的人來說非常重要,而火光的亮度,也可以提供心理上的撫慰與安全感。
五.有足夠的安全阻隔措施
當戰爭爆發之後,隨之而來的社會秩序崩解,其他同樣避難的人可能會成為我們生存的最大威脅,尤其是當我們滿足了前述條件之後,沒有基本物資匱乏之虞時,您必須提防其他人會搶奪您的資源,這些人可能會用各種名義或是頭銜,但可能只是想要掠奪你手上僅有的物資或藥物。
一個能夠提供阻隔的措施,如一道堅固的鐵門、圍籬甚至是難以破壞的入口,都足以讓他們打消念頭,轉而尋找更容易下手的目標。
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喊著戰到最後一兵一卒的年輕人,他們只是想搶奪您以及您的小孩賴以生存的食物,或是您漂亮的女兒作為洩慾的工具。
戰爭時期,高貴的人性比白犀牛還罕見。
六.通信
由於通信系統必然成為攻擊的目標,所以無論是電力、行動通訊或是網路、電話等通信基礎設施必然會在首波打擊中遭到大面積的破壞,所有現代3C 設備只是加重您避難時的負擔,為了瞭解外界所發生的情況,您最好要準備一部收音機用以收聽無線電廣播的最新訊息。
只要比別人多知道一些訊息,生存的機會就會比別人高一些。
特別注意的是,請不要隨意使用具有發送無線電波的收音機或電台設備,即使有這樣的功能也不要隨意發送訊息,因為戰場上交戰各方都會利用無線電信號偵測作為搜敵的手段,萬一被誤解為目標,接下來可能就會有砲彈落在你的避難場所附近。
七.自保
一個落單的避難場所或避難家庭是非常脆弱的,在這段時間內您應該盡可能的聯絡附近可信任的其他避難的人或是朋友,一個迅速組織起來的群體可以在困難時互相支持交換物資,同時可以最大化的提供整個群體的生存機率。
除非您有十足的把握,否則請不要拿起槍枝作為自保的武器,因為在戰場上所有拿槍的都會被視為軍人,不管是不是穿軍服。
如果因為社會秩序混亂,被迫必須拿起槍枝或武器自衛時,最好能有接受過軍事或戰鬥訓練的人作為指揮,這樣可以更有效率的保護避難的群體,因為戰場上老兵的生存機率通常是菜鳥的指數倍。
請記住,自保的目的並不是讓強者可以活下來,而是讓老弱婦孺能安然度過難關。
八.尾聲
當然更詳細的生存手冊不僅僅是上面所談的這些,但是臉書的篇幅也不適合寫得像一本紙本手冊,我只能就想到的一些問題提醒一下,希望對各位朋友多少有點幫助。
只要能在這危疑震撼的24-48小時存活下來,之後能平安的機會就會增加很多。
附註:遠離蔡英文、蘇貞昌等人居住和出現的地點,以及自由時報、三立電視等媒體大樓。
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週漏網東西軍角逐的選項是:「抖音涉國安」vs.「疫苗用鱟血」。經過24小時的刺激票選之後呢,「疫苗用鱟血」獲得50.2%的票數,險勝0.4個百分點;這刷新了上次的紀錄,成為我們節目開播以來比數最接近的一次!
「鱟」這個字念ㄏㄡˋ,不是鱉喔!大家可能覺得鱟這種「活化石」,看起來跟「王蟲」長得差不多,但對牠實際上能做什麼相當陌生。我們每個人應該或多或少都有打針或接種疫苗的經驗吧?要確認這些醫藥用品安全無虞,其實都要靠鱟血的幫忙。
鱟流出來藍色的液體就是牠們的血液,因為裡面有銅離子所以呈現藍色,但鱟血的神奇之處並不在於顏色,而是牠們的血液裡有特殊的凝血劑,可以拿來揪出細菌,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具有這種功效的生物,牠們的血液就被科學家拿來製作成「鱟試劑」(LAL),現在醫藥界正在努力研發Covid-19疫苗,也是要靠鱟血從旁協助。
在鱟試劑發明前,科學家不知道該怎麼確定,新疫苗或藥物是否安全無菌,為了確定新產品沒有被大腸桿菌或沙門氏菌之類的汙染,過去科學家必須抓來一大堆兔子,把疫苗注射進牠們體內,看看兔子有沒有出現症狀,但自從鱟試劑1970年代誕生之後,完全改寫了製藥界歷史!檢測的時候,只要拿一點鱟試劑滴到疫苗或藥物上,如果疫苗裡有細菌,鱟試劑就會把細菌包起來,變成像果凍囊狀的樣子,鱟試劑雖然不能殺死細菌,但等於是一種「警報器」,挽救無數人和兔子的性命,所以鱟血也堪稱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液體之一,甚至被稱作「藍金」。
其實鱟試劑的製作真的不容易,捕撈外加放血作業,相當費時又燒錢,想做出1加侖(3.8公升)的鱟試劑,平均要耗費6萬美元,相當180萬台幣!業者每年都會捕撈50萬隻鱟,而每一隻鱟都會被抽出大約30%的血液,大家可能很難想像30%有多少,拿我們人類來舉例好了,體重60公斤的人,全身血量大概會有4000ml,如果你跑去捐血,規定是最多一次捐500ml,換算下來也不過12.5%,結果你把人家放血30%,不出鱟命才怪!所以放血的過程中,大約會有30%的鱟撐不過去,要7天後才能回家,而撐過去的倖存鱟就會被放回海中,但其實沒有人知道牠們能不能恢復健康,好好活下去。
而製藥業者當然堅稱這些鱟都會順利恢復原先的生活,但動物學家追蹤鱟的餘生後發現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有大約10%-25%的鱟在回家幾天後就會死亡。而且研究證明被放過血的鱟會身體虛弱、喪失方向感一段時間,母鱟可能還會有「不孕症」,出現產卵困難的現象,所以動物學家呼籲製藥業對牠們溫柔一點,好增加牠們的存活率,不然總有一天人類會無鱟可用。
拿美國來說,正常每年春天滿月的時候,會有成千上萬的鱟,爬上美國大西洋沿岸產卵,但是由於棲息地流失,再加上人類過度捕撈,導致過去幾十年來鱟的數量急遽下滑。1990年生物學家原本預估,在美國「德拉瓦灣」的產卵點,有至少124萬隻鱟,但這個數據到2002年也就是短短12年後,暴跌到33萬多隻,等於只剩下原本的四分之一不到。2016年的時候,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就把美國鱟列為「易危」(Vulnerable),專家也預估,美國「鱟口」恐怕持續減少,預估未來40年內數量將暴跌30%。
而台灣的話,從前台灣西部的沙灘有許多鱟,但現在已經看不到了,如今只有在金門可以找得到鱟的蹤跡,大概20年前,金門古寧頭西北海域的潮間帶,就已經被劃為鱟保育區,明令禁止抓鱟,用漁具或徒手都不行,當地也有取締小組不定期巡邏,同時會進行各項宣導教育、野放鱟寶寶等保育行動。總之鱟的數量真的岌岌可危,牠們明明就是存活了4億多年的活化石,比恐龍還要古老,結果遇上人類就GG了。
鱟血的使用,在這次肺炎疫情中再度成為焦點,但卻引發動保人士的抨擊。其實近年專家已經研發出一種,與鱟血原理相近的合成替代品(rFC),目前被歐美一些公司所採用,但是今年6月,負責美國製藥安全標準的公司又出來說,他們無法證明這種替代品的效果良好,因此需要繼續使用鱟血這種傳統的檢測,看來短期內,鱟被插吸管放血的畫面還會繼續上演。你們覺得為了救人類,讓動物賠上性命,這樣是合理的嗎?歡迎留言和我們討論。
如果喜歡我們的節目,記得幫我們在臉書按讚跟分享出去,或是在YouTube訂閱我們的頻道,如果想看更多的國內外新聞的話,也請您上YouTube搜尋寰宇新聞,我們下週見!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足足講了三個月的新冠病毒,我都覺得我長得跟病毒有點像了,這周琪斐大放送終於要談一個跟肺炎不相關的主題「水資源」。
這次的肺炎疫情點燃了全球石油戰火、引爆糧食危機,但其實「水資源」比兩個還要更早成為國際間的主要戰場,正所謂「石油誠可貴,糧食價更高。若為水源故,兩者皆可拋。」我覺得我的中文越來越好了,還落韻文耶。
最近一次的國際水資源爭議,就發生中國跟中南半島各國分享的湄公河。上個月美國氣候學家就抓包,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蓋了11座水壩,把原本該流到中南半島的水攔光光,導致下游的泰國、寮國、柬埔寨和越南河域,水位暴跌1公尺,創下50年來最低水位。
住在島國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河流必須跟鄰居公家用,鄰居多糾紛就多,例如歐洲第二大河「多瑙河」就一口氣流經10國,1992年,匈牙利和它的鄰居前捷克斯洛伐克,就因為水壩建設問題而鬧上國際法院,最後很難得地,以理性和法學解決糾紛。但萬一你的鄰居是胖虎,你跟他講道理,他回你的是拳頭,這事就難了。這次中國就被發現,在湄公河上游一口氣蓋11座水壩,用來儲水、進行水力發電,這一直備受爭議,因為這水壩到底攔住多少水,外界只能觀落陰;下游的國家有多少水用,也只能看中國臉色,「朕不給的,你不能搶!」你想想啊,你家明明有自來水管,但水龍頭卻放在胖虎家,你想洗澡還得去拜託他多給你一點水,結果他只給你一湯匙,還說「我已經盡力了」。
像這樣的鄰居你會不會很想把他巴下去?一定會嘛,但是在我們講到各國為了水資源巴來巴去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到底有多珍貴。
地理老師說過,地表不是有75%被水覆蓋嗎?到處都是水,怎麼還會缺水?其實這些水,有高達97.5%是不能利用的鹹水,包括海洋還有像死海這種鹹湖或鹽井、鹽田,只有大約2.5%是淡水,但其中又有七成藏在冰山、冰河裡,看的到吃不到,我們實際上「可能」使用的淡水,只有區區0.8%。為什麼說「可能」呢?因為這0.8%裡面,有九成是需要相當技術才能抽取的地下水,另外一成才是河川湖泊等的地表水,以及卡在凍土層和大氣中的水源,覺得數據太多很複雜沒關係,打個比方,你把家裡浴缸裝滿水,再拿個漱口杯往浴缸裡撈,浴缸裡的水就像地球上的水,但只有杯子裡的可以拿來飲用、發展農耕和工業,還必須全人類共享,這只是比喻而已喔!小朋友千萬不要真的去放一缸水,你真的要,記得說是凱莉教的。
好,截至2020年,世界上大概有78億人,足足是100年前的四倍多。一天下來,我們就要用掉100億噸的淡水,相當400萬座游泳池的水,400萬座是多少?啊,總之就是很多啦!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這張地圖中的深色區域,就是目前面臨極高缺水壓力的國家和地區。是不是很多,用人口來看是八億多人都缺水,我知道你在找台灣,台灣是灰色的,什麼意思呢,無數據的意思。為什麼無數據?你去問聯合國啊!聯合國還估計,到了2025年,也就是五年以後,情況就會惡化到,分佈在50國的全球26億人口,都將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已經那麼緊張了,還不是所有地方的水都保證乾淨無虞,而根據台灣的BFF,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發生在開發中國家的疾病,有80%與水有關。人不健康,國家就一定窮,而且世世代代無法翻身。
那麼到底為什麼我們會缺水缺成這樣?
每天一睜開眼睛,洗臉刷牙就要用水,每個人平均每天需要喝3公升的水,但這是在你當阿宅,不動也不流汗的情況下。其他還包括上廁所、洗頭洗澡洗衣服,還有最近大家為了防疫勤洗手,都需要用水。根據自來水公司的數據,全台每人每日用水量,大約280公升,差不多是一個標準浴缸的滿水量。
地球上75%到90%的淡水,都流進農牧業,每生產1公斤的穀物,就要大約1000公升的水,以台灣來說,會有四成的灌溉水,回流成地下水,但也不是每個地方的地下水都能被抽取利用。
至於畜牧業更驚人,拿牛肉為例,每生產1公斤的牛排,需要耗費1萬5400公升的水。以一頭美國牛為例,平均需要養3年才能進屠宰場,3年來會吃1300公斤的穀物,而這些穀物又需要水去灌溉,加上牛本人要喝水,牧場和屠宰場也需要用水清洗,所以一頭肉牛從出生到變成200公斤的肉排,總共要用掉310萬公升的水。看到這裡,我決定每個月少吃一份牛排。
大約有一到兩成的淡水,用在工業。紡織業是農牧業以外,最喝水的行業,從退漿、精練、漂白到絲光,以及幾乎所有的染料都要用到水。冬天穿羊毛衫很暖對吧,不過每生產一磅的羊毛(454g),也就是差不多一件羊毛衫的量,平均就要消耗130公升的水,也就是你去超市買2公升裝的可樂,要買65瓶。而我們夏天愛穿吸汗舒適的棉布,耗水量更是其他種類的三倍。汽車製造也是耗水大宗,每生產一輛汽車大約需要15萬公升的水。
但是水不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嗎?的確,但不是百分之百都適合回收,而且也不是所有國家都有這個技術回收工業廢水。至於農牧業,你是要農作物和牛羊再把水吐出來重複利用嗎,不然幾年前很流行尿療法……你先去試試,再回來告訴我效果怎麼樣。
總之呢,人類用掉的淡水,有九成是一去不復返的。
所以水真的很珍貴,那不夠用怎麼辦呢?各國第一個反應,應該是大家省點用吧?不是。是趕快去搶。
很多在河流上游的國家就築起了水壩,標準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結果當然就是外人拿著飛機大炮來討了。除了我們剛剛講到的湄公河,世界上的五大河流域,也就是非洲的尼羅河、印度半島的恆河、印度河、中東的幼發拉底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都已經出現嚴重的水資源競爭,今天因為時間限制,我們只講兩個。
首先我們來看兩河流域。兩河流域指的就是幼發拉底河跟底格里斯河,我小時候為了背這兩條河的名字,不知吃了多少棍子,對啦,我那個年代就是早餐配體罰。總而言之,這兩河源頭在土耳其,流過敘利亞、伊拉克,擦過伊朗後,注入波斯灣,下游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古文明搖籃,周杰倫的歌聽過吧?這幾個國家都聲稱他們擁有河流的使用權,但偏偏四國需求量遠超過兩河水量。
一開始伊拉克和敘利亞,蓋了很多水利設施,沒想到上游土耳其的水利設施後來居上,攔截掉幼發拉底河一半的水量,部分敘利亞的水利工程,甚至因此淪為蚊子設施,毫無作用。像1990年土耳其「阿塔圖克」大壩蓄水期間,就導致幼發拉底河直接斷流了整整9天,但土耳其是北約成員,敘利亞只能在心裡罵髒話。
接下來我們來看,位於非洲的世界最長河「尼羅河。尼羅河流經10個國家,但各國為了怎麼用水吵了幾十年,甚至差點打起來。早在1929年殖民時期,英國和埃及簽訂「尼羅河條約」,規定沿岸國家不能做出任何讓水量減少的行為,只有最下游以農立國的埃及,可以全權使用河水,不過後來其他國家覺得不公平,他們也想用尼羅河灌溉發電啊,就多次向埃及抗議條約不公,各國多年來紛爭不斷。到了2011年,主要支流「藍尼羅河」的發源地衣索比亞,開始興建大壩用來發電,這讓下游的蘇丹和埃及氣炸了,後來是美國出面調停,才讓這三國有望在今年達成協議。
但是在1950年到2000年,世界上發生1800多起關於水的國際衝突,這還不包括國內衝突或家庭紛爭,平均一年有36個水資源的衝突。這中間除了剛剛提到的國家級搶水大戰,同一國的也在搶。包括奈及利亞、馬利和肯亞,都發生過農人和牧民,搶水互殺的慘劇。不少戰亂事件,也把摧毀供水設施當作戰略,沒水活命的一方,當然就只能乖乖束手就擒,包括2006年以色列和真主黨的戰爭,以及2018年衣索比亞的族群衝突,都用上了這一個狠招。
除了人口爆炸,導致水資源長年供不應求,未來還有一大隱患,那就是氣候變遷。暖化會直接導致乾旱,缺水的地方更多,這個問題已經是現在進行式,還會導致冰川和冰帽消融,咦?融光了不是很好嗎?這樣就人人有水用啦!但這等於是預支未來的水,等全部消融後大家都沒得用!
水資源匱乏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最後很容易訴諸武力,來捍衛水的主權與安全。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警告,繼石油危機後,下一個就是「水危機」。照理來說,水資源應該要國際共享,各國政府合作解決水荒,但老實說,如果你只拿到一杯水,你會願意分鄰居半杯嗎?
今天琪斐大放送的關鍵字是#全球搶水戰 #拳頭護水權 #暖化加劇水荒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ㄒ
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手工皂小知識】 一公升(1 Litre) 的油不足一公斤(kg)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1公升 (L) = 1000 毫升(ml),這個是體積單位。 1公斤(Kg) = 1000 公克(g ),這個是重量單位。 ... ,公式是:體積× 密度= 重量。 ... 公克。也就是說1 公升油並不等於1 公斤。 ... <看更多>
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1l等於幾公斤-在PTT/MOBILE01上汽車保養配件評價分析 的推薦與評價
若1000公克(即1公斤)的蒸餾水來說. 1000=1x立方公分... 基本上,容量(公升)是不能換重量(公斤)的但是就「水」來講 ... ... <看更多>
1公升等於多少公斤 在 一升等于多少斤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升是体积单位, 1 升 等于 1000毫升;斤是重量单位, 1 斤 等于 500克。“升”和“斤”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等量关系,需要说明具体物体才可以衡量转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