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推書
身為一個人文社科編輯,本編今天要坦白承認一件事。那就是……
我國高中的歷史成績其實很爛。身為社會組,我只有國文成績能看、英文成績勉強,其他都不如何。
在那個「認識台灣」教科書剛啟用的年代(暴露年齡!!),我們還不明白什麼政治認同或意識形態,只覺得認識台灣、認識這塊自己所住的土地,不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隨著「認識台灣」課程結束,接著在考卷上看到的,就是一連串海量中國史地,以及無法想像遠方長什麼模樣的世界史。國中老師上課就是用唸的,整堂課都老師在唸。
到了高中,則是一堆挖空填充題的講義,老師要我們記住重要事件的年代,關鍵的人名,但我記不住前因後果,以及這些世界大事跟自己、跟台灣的關係是什麼。
我們的父母世代,在學校教育中可能對台灣毫無所知,但我這個世代其實也只比他們好一點而已。後來我才用自己的方式,對台灣歷史產生了興趣。
如果那時候我可以遇到一本書認識更多台灣,如果那時候有更多老師,可以多給一點台灣的什麼,那一定會更不一樣。
好在這樣的書現在有很多了,每看到一本都覺得相見恨晚。除了 活水來冊房 的暢銷史普大作《#臺灣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以外,最近我更推薦的是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新企劃《不能只有我看到!臺灣史上的小人物大有事》
這本書集結許多作者的專業領域,配合108課綱的內容,專為國高中歷史課程延伸而設計。在大的歷史框架之下,全書分為政治、經濟、移民、藝文、信仰五大領域,揀選了20則真實發生、有血有肉的人物故事,勾勒以前人們在時空環境下生存的樣態與各種可能的感受,讓歷史不再是死板的背景,而是有聲音、有感情、有經驗的「故事」。
快速掌握台灣史,老師備課、親子共讀,書衣翻過來還可以玩桌遊,真的是疫情期間、解悶充電的必備良藥XD
//////////////////
紙本書:https://reurl.cc/KAlWbe
電子書:http://moo.im/a/hnvxMP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photo credit:粗劣的厭世香菜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108 課 綱 社會組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4月15日虹安於教文委員會針對「#科技教育實施現況及發展」進行質詢,為了培養學生的 #科技素養,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資源,培養設計與創造科技工具及資訊系統的知能,108課綱新增 #四學分 的科技課程,包括生活科技兩學分、資訊科技兩學分。
虹安表示111學年度,全國有59間大學,共584學系會查審高中生「科技領域」的修課紀錄,其中也不乏社會組的科系,都會參採科技領域的修課紀錄,包含設計系、外文系、法律系、政治系、傳播學系…等,請問教育部是否有針對高中端科技領域開設課程的類型等進行盤點?哪些課程是佔科技領域的大宗?根據高中資訊教師表示,目前有許多學校 #師資其實仍較匱乏,因此大多都只能開設符合主流的資工系升學需求的#APCS檢定課,非資工系及理主科系也會被參採所謂的科技教育,例如清大藝術與設計系欲結合人工智慧發展科技藝術,台北大學會計系也有相同情況。
虹安認為,高中科技領域淪為APCS培訓班的問題,最大部分可能就是 #需要增加教師的員額,學校沒有那麼多人力可以開設更多元的課程,因此學校只能選擇優先開課綱裡的 #加深加廣選修,對此情況教育部掌握多少?
虹安希望教育部,能 #正視資訊教育第一線人員所面臨到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式,否則就是徒增教師與學生的困擾。
#科技教育
#理性監督
108 課 綱 社會組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堂社會科選修課,師生們為何大費周章田調和報告?】
這堂名為「我的咖啡館」的期末成果發表,牆上貼滿了學生手繪海報與世界地圖,各組學生們一一輪番上台發表,更特別的是,這是一堂由歷史、地理、公民3科老師協同教學,以同一個主軸貫穿的課程。
這是108課綱的新課程社會科「探究與實作」,精彩的學習成果在全國算是非常少數的成功案例…👉cplink.co/eJdpFJRH
-----
108課綱關鍵字「探究與實作」專題 #持續更新中 👉cplink.co/DOeEyHT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