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自明年一月一日開始,健保免費補助 25歲以下的女生避孕(contraception)。
據健康部長Olivier Véran說,避孕的比例有下降的趨勢, 其中一個原因是「避孕太貴 !」看看下列圖中這些避孕措施吧, 真的大部分都是女人自己買單啊!
2013年開始,法國政府已經補助15-18歲的女生免費避孕,也成功降低了墮胎率(9,5 ‰ 降到 6 ‰)。 2020年八月則開始補助15歲以下免費避孕... 嗯! 是的, 據統計,法國每年約有1000名12-14歲的女孩懷孕, 其中770位會選擇墮胎。
基本上,政府免費提供的避孕措施是: 避孕藥pilules、 避孕環 stérilets、陰道隔膜 diaphragmes、還有皮下埋植。
不過 2010-2016年統計顯示,使用上述這些置入性避孕措施的比例下降, 20-24歲的法國女人越來越常使用保險套,只是健保只支付兩種保險套(eden跟sortez-couverts),需要使用處方簽。
避孕常常被當成是女人的事, 不僅要承擔避孕措施帶來的生理不良反應,還常常被道德勒索,背負沉重的意識形態。🤷 法國大約有33%成年女性使用避孕藥。
兩性教育應該也要教導男孩,避孕是兩個人的事。不要為了自己的快感,讓性伴侶背負生理、情緒、物質以及經濟負擔。🤰
女人自古以來在性關係方面總是弱勢。讓我想到最近翻譯的書提到 Le droit de cuissage/Le droit de jambage (初夜權)。就是封建時代的領主有在佃戶的新婚夜「插一腳」的權利,先跟新娘洞房花燭這樣。 有人說只是傳說,不過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許多工廠老闆也是這樣對待工廠女工,畢竟薪資不高可以賺外快,還能夢想飛上枝頭被包養。當時當然有一些避孕措施,但非法墮胎的也不在少數....例如妓院裡就會有相熟的matrone (非法打胎的產婆)...
(ㄜ...我該專心翻譯了! )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遊冷知識:40至80年代香港有夏令時間? 解構時差是如何煉成 不同國家有時差,日本比香港快1小時,英國則慢香港8小時,主要因為地球是一個自轉的球體,太陽光線不能照射整個地球,面向太陽是日頭,背向太陽則是晚上。人類在發明機械時鐘之前,用沙漏、水鐘或以日晷計算日出日落時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時間,引...
19世紀工業革命 在 Joanna 小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一個英文名字是Amy
幼稚園老師一個個從A開始命名
就這樣輪到我時是可愛的Amy
國中時看瘋狂理髮師
好喜歡那種黑色幽默
19世紀工業革命的灰暗風格
主角的女兒就叫Joanna
我也就變成Joanna了🤣
大家的英文名又是怎麼選擇的呢
19世紀工業革命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古餐具的故事-迷一般的「皇家」與消失的陶瓷小鎮|
每個人都有自己執著的事情,巴黎不打烊的老讀者都知道,我不太回覆隔夜文,因為對我來說人生已經翻頁。但是在研究幫朋友買的古餐具時,我會因為一個盤子上印有不明確的烙印而睡不著覺。當然朋友沒有要求我調查餐具的背景,這完全是我自己的興趣使然。
上一集在迪關餐盤的圖說中跟大家說到「結婚餐具」,因為之後這個名詞會常常出現,這裡就先跟大家聊一下這個古餐具關鍵字。
開始說關鍵字「結婚餐具」前,我們先說說古時候法國女人的嫁妝。法國人從14世紀開始,只要家中生了女兒,就會從出生那天開始為她準備嫁妝。這些嫁妝是什麼呢?就是女人平常會用到的織品,像自己要穿的衣服,平常要用的床單、枕套、桌巾、餐巾⋯⋯,女孩兒們從小就要自己織布、刺繡,準備自己的嫁妝。到了18世紀工業革命後產生了很多布爾喬亞階級,女兒們的嫁妝就越來越豐盛,在法東亞爾薩斯一帶,還會有父母在女兒一出生就預約麻田,以確保女兒之後有各種麻布做的嫁妝。
而新婚夫妻要建立自己的小家庭,雙方親友也會在婚禮前幾天就開始送禮,這種結婚送禮的習俗自中古世紀就有,親朋好友會先把禮物送到新人的父母家中,等結婚那天再送給新人。在法國的結婚禮物清單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餐桌上使用的器具,畢竟法國人吃一頓飯有不少的繁文縟節,相對應的餐具器皿也不少,送餐具給剛結婚的新人既實用,又具有象徵性的意義。而這個傳統延續至今,四分之三的法國人結婚時都會收到餐具,而各大百貨公司每年都有5到6%的結婚禮物業績,傳統的法國餐具品牌都有「結婚餐具」系列。
所以我們現在逛舊貨市集、跳蚤市場或二手店家時,許多的古餐盤就是「結婚餐具」。而這些古結婚餐具目前在法國舊貨市場上最多的,就是二戰後的結婚餐具。為什麼?因為法國二戰後本土就沒有戰爭了,加上技術進步大量生產,所以二戰後的餐具大多保存良好。此外二戰後結婚的老奶奶們,大概就是我婆婆這個年紀,她們都是在近幾年離世,而她們的孩子都不想要她們老摳摳的餐具,所以大量流到市面上。而這種結婚餐具最有名的,就是法國知名陶瓷重鎮利摩日的花鳥結婚餐具。
幫朋友買古餐具的時候,在一片花卉鳥獸的彩色結婚餐具中,下圖這個圖案簡單的白瓷金花餐盤吸引了我們的注意。有別於戰後彩色小花的老奶奶風格,這個只有金色花卉的餐盤顯得更有現代感。翻過盤子,背後寫著這個盤子的身世。
C.G.是這個盤子的出產工廠,然後繞了第一圈寫著細緻黏土與皇家搪瓷,第二圈寫著貨真價實的瓷器與製作於維耶爾宗。
我們從這個餐盤的產地產區開始說起,維耶爾宗這個小鎮位於法國中部的羅亞爾大區的謝爾省(Cher),是一個有謝爾河流過的小鎮。而這是法國現代的行政劃分方式,古時候這一帶則稱為貝里(Berry),當我們在研究法國的瓷器史時,會以古時舊稱為主,也就是貝里一帶的瓷器發展。
貝里這一帶最早出現陶瓷工廠,是1788年李維斯侯爵(Lévis)在自己的領地上所創建,後來發現高嶺土之後,就延伸為19世紀的Couleuvre瓷器廠。到了1799年時,一位從巴黎南下的瑞士人Klein在靠近維耶爾宗的福埃西(Foëcy)城堡成立了瓷器廠。由於他後來出現了經濟危機,另一位來自巴黎的瑞士銀行家皮利維特(Pillivuyt)與銀行安德烈就在1822年接手福埃西瓷器廠。而在1816年時,另一個來自巴黎想改行的軍火商Delvincourt因為認識維耶爾宗鎮上的鍛鐵鋪,於是來此成立了第二家瓷器廠。1822年,Noirlac修道院瓷器廠成立。1833年,法國廢除奴隸制度的著名政治家Victor Schoelcher的父親Marc Schoelcher也在貝里一帶成立瓷器廠,還有從巴黎來的佩特里(Petry)買下Bel-Air城堡設廠和Ronsse設廠,到後來1850年Larchevêque在維耶爾宗小鎮設廠,從此貝里的陶瓷聚落產生。
工業革命讓歐洲人開始用煤炭燒窯,在運河運送高嶺土和煤炭,還有1845年維耶爾宗的鐵路通車,讓這個小鎮的瓷器與巴黎和利摩日接軌。到了19世紀下半葉,是貝里一帶瓷器大放光彩的時候,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維耶爾宗小鎮一共有14間瓷器廠,一千五百名員工。
但是在20世紀初期時,這一陶瓷聚落受到德國瓷器的嚴重競爭,因為德國瓷器商的團結、人工造價低廉和火車運輸系統成功,讓法國瓷器受到極大壓力。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對德國的貿易限制讓這些瓷器廠得以喘口氣,高度在技術上發展。但到了三〇年代,德國與捷克的競爭再次來襲,此時運作了一百多年的老廠哈許(Hache,是佩特里的女婿也是接班人)與皮利維特紛紛歇業,而皮利維特的第四代在二戰後將工廠連同工人一起賣給他們巴黎的客戶,直到今日仍掛著皮利維特的老字號。最後到了1970年,維耶爾宗只剩下三間瓷器廠,分別是CNP、Larchevêque和我們看上的這個餐盤Cirot-Gadouin。而貝里一代的陶瓷產業至今除了改朝換代的皮利維特,還有成為陶瓷集團的德舒利埃,維耶爾宗則是在80年代起就不再生產陶瓷。以前我曾經提過法國的國立藝術學院多設立在工藝重鎮,在貝里這一帶,現在也有一所國立藝術學院,就在古行政區正中央的布爾日國立藝術學院。
最後我們回到這個上面寫有皇家的維耶爾宗餐盤,從歷史紀錄中,我們可以知道維耶爾宗並沒有皇家陶瓷廠。如果硬要說有幫皇家服務的,大概是佩特里的女婿哈許,他曾經接過拿破崙三世的訂單而在維耶爾宗聲名大噪。而這個20世紀工藝的餐盤上寫著皇家,法國在20世紀已經是共和國體制而沒有皇家了,因此這個印有皇家的餐盤,它很有可能是給其他的歐洲皇室,或它只是一個單純的「皇家系列」。在這種不得而知的情況下,我變身成古餐具柯南,特別去了一趟圖書館查書,又加入了法國的業餘古董鑑定社團,就為了知道餐盤上印的這個「皇家」是什麼意思?
果然,我的追蹤探索與推論是對的,古董鑑定社團裡的人跟我的看法一致,這是二戰後的餐盤,而皇家二字是陶瓷廠的餐具系列名稱。它流入市場上的數量不多,有可能是結婚餐具,也有可能是大飯店的訂製款。
19世紀工業革命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旅遊冷知識:40至80年代香港有夏令時間? 解構時差是如何煉成
不同國家有時差,日本比香港快1小時,英國則慢香港8小時,主要因為地球是一個自轉的球體,太陽光線不能照射整個地球,面向太陽是日頭,背向太陽則是晚上。人類在發明機械時鐘之前,用沙漏、水鐘或以日晷計算日出日落時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時間,引致世界大亂。直到19世紀工業革命時期,由於英國航海業蓬勃,1884年採用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子午線劃分時區,亦稱為格林威治時間。簡單來說,是把地球劃分360條直線,中間的0度緯線是「本初子午線」,位於英國格林威治天文台 ,把地球分了東西兩邊。把中心點設定為0時區,以地球自轉一圈為24小時計算,每一個時區之間相距15度,每15度即1小時,東面加至12小時,西面減至12小時,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Greenwich Mean Time。例如GMT+8的時區代表了東面比英國時間快8小時的地區,例如香港;GMT-4代表了西面比英國時間慢4小時的地區,例如巴西。世界最長航班由美國紐約飛往澳洲悉尼,要花19小時16分鐘,跨越15個時區1萬6,200公里。
果籽 :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相關影片:
【港版國安法】續領英國BNO懶人包加疑難解答 持BNO入唔到日本境因印錯國籍 (https://youtu.be/44aJ_QjXzB0)
【逃走他鄉】BNO移民英國$12,000租三層獨立屋 銀行中層變餐廳侍應 居英權二代:要接受由低做起!(https://youtu.be/FLFGdaKUtPo)
【逃走他鄉】居英港人移民自白:BNO平權千年一見,蘇州過後冇艇搭 (果籽) (https://youtu.be/qMufEfTaJWY)
【街市尋寶】旺角明星海鮮檔 罕見有證蘇眉+當造黃油蟹+刺身 仲有上門煮海鮮服務!(飲食男女)(https://youtu.be/9YEBSQJPdPU)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https://youtu.be/-DjDZdrM1o4)
#果籽 #冷知識 #夏令時間 #時差 #本初子午線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19世紀工業革命 在 巴哈姆特電玩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由 Ubisoft 的德國工作室 Blue Byte 開發,經典的模擬經營遊戲系列新作《美麗新世界 1800》正式推出,「1800」回到了 19 世紀工業革命初期,讓玩家一步一腳印地打造自己的王國
19世紀工業革命 在 人類發展最重要的一個革命- 第一次工業革命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大家喜歡這個頻道,歡迎加入我們的會員,你們的支持,將有助於我們發展更多不同的系列,帶給大家更多的影片,在會員區裡大家也可以互相交流喔, ... ... <看更多>
19世紀工業革命 在 已經將兩種風格準備好,只等著你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工裝起源于19世紀工業革命,當年的服飾選用硬挺、耐穿的材質為設計理念! 但慢慢發展到了現代,分成了兩種。...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