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指的是1994年7月25日發生於台灣宜蘭縣,兩位就讀於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二年級資優班的女生林青慧與石濟雅,相約至宜蘭縣蘇澳鎮一間旅館,以燒炭方式自殺。
節錄林青慧遺書部分內容:
「當人是很辛苦的,使我們覺得困難的,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挫折或壓力,而是在社會生存的本質就不適合我們,每日在生活上,都覺得不容易,而經常陷入無法自拔的自暴自棄的境地。我們的生命是這麼地微不足道,在世界上消失應該不會造成什麼影響。」
以上來源自維基百科
-
希望這個世界能早點認知到人類是很複雜的動物,也並非只有二元性別,不是跟你不一樣就是不對,尊重包容與自己不同性別氣質的人,沒有人應該為自己的性傾向道歉。
-
書法或手寫相關客制歡迎私訊噢
#書法 #書法字 #書法刺青 #書法設計 #書道 #文字 #字體 #硬筆 #書道刺青 #手寫 #手寫字 #手寫刺青 #設計 #文字設計 #logo #文字logo #shodo #calligraphytattoo #calligraphy #typography #design #chinesecalligraphy #tattoo #handwriting #handwritingtattoo #地獄 #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地獄書道 Kaishodo Calligraph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舊聞] 1994北一女同志自殺事件紀念歌曲《她們》 - 看板lesbian 的評價
- 關於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課本沒寫的歷史:1994北一女自殺案件- 彩虹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Cryogenic - 【光譜中的飛行- 3 - 林青慧&石濟雅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蘇澳國中命案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康維真北一女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評價
- 關於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 高中高職資訊通 的評價
- 關於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問卦] 有沒有1994年北一女自殺事件的八卦?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壞掉時候:1990s憂鬱魍魎隨行 - YouTube 的評價
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更新 謝謝家長們的加入,大家可以去 為愛返家--搭上幸福特快車 的直播影片裏面看看此份連署的公布,或是看媒體報導!(https://times.hinet.net/news/22087123)
#已經有超過6000位家長響應
【線上連署】全國家長力挺完整的性平教育與婚姻平權
雖然TGEEA是主要由基層教師組成,但我們也有非常多同時具有家長身份的成員,我們邀請所有不想被愛家公投代言的家長,一起把握最後的連署時間!
📝 連署由此進:http://bit.ly/2BdpHXy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給全國家長們:
我們是一群關心孩子學校教育的父母親,為了台灣下一代的幸福,在此表達支持國中小校園完整的性別平等教育,應該包含同志教育、情感教育跟性教育,我們同時支持婚姻平權。
自台灣社會爭取同志平權以來,部分人士以家長身分跟家長團體領導者的名義,反對性平教育跟婚姻平權,這些家長與反同人士結合,以「守護家庭」之名,推出許多針對多元性別、性少數的排除性與歧視性的主張。眼見公民投票選舉在即,家長通訊群組裡,卻充斥著這些刻意誤導的論點、移花接木、斷章取義的資訊,持續加深對性別平等教育與同志族群的抹黑、污名與扭曲,造成台灣社會的撕裂與對立。
有鑑於此,也是家長的我們,無法保持沉默。我們站出來支持完整的性別平等教育跟婚姻平權,是為了守護孩子的幸福,守護多元家庭的價值。我們相信同性婚姻與異性婚姻一樣能成家,同志也應該享有相同被愛及被尊重的權利,同志們組成的家庭,應當一如所有現在法律給予承認的家庭一般,平等地被保障。
📝 先連署再說:http://bit.ly/2BdpHXy
我們不希望任何孩子因為性別氣質、性傾向及性別認同不一樣,受到霸凌、排擠跟歧視。我們更期待台灣的年輕世代,不要因為一個人的性別氣質、性傾向及性別認同不符合傳統二元男女的框架,就去霸凌跟排擠彼此。同志一直就在我們身邊,是我們的朋友,也是我們的家人,也是我們孩子的同學。過去台灣社會無法接納他們,造成許多不必要的悲劇,例如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2000年屏東高樹國中葉永鋕、2011年蘆洲鷺江國中一年級楊允承等,這些用生命付出的代價,是許多為人父母與老師,心中無法抹滅的傷痕。
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在校園裡面學習到尊重差異、同理他人的生命教育。我們希望孩子理解這個廣大世界是如此多元豐富。從人人平等、族群平等,到性別平等,尊重多元是當代社會的基本價值,也是從政治民主走到社會民主的重要過程,不應該因為某些宗教團體的介入而改變。我們認為,不論孩子將來性傾向或性別認同如何,唯有打造真正平等沒有歧視的社會,讓孩子「做自己」,看重自己存在的價值,而不是讓偏見、誤解與沒有理由的仇視、蔑視,傷害了孩子的人格與發展。
我們期待,下一個世代的台灣子女,能夠在一個多元包容、沒有歧視的平等社會裡,幸福安心的長大。因此,我們必須站出來,呼籲各界,分辨出不實的網路消息,支持完整的性別平等教育與婚姻平權。唯有認識作為父母親,對台灣的下一代有著深厚的使命,也懇請您加入我們的行列,一起來做孩子們的後盾!
📝 連署由此進:http://bit.ly/2BdpHXy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感謝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助整理所有連署資源:
🌈社會工作者、社會福利領域:https://ppt.cc/fBOlfx
🌈公衛、臨床、愛滋工作者:https://ppt.cc/fTQp2x
🌈基層教師:https://ppt.cc/fZQu0x
🌈諮商心理師:https://ppt.cc/fuWFwx
🌈臨床心理師:https://ppt.cc/fkDIgx
🌈精神科醫師:https://ppt.cc/fRAwIx
🌈職能治療師:https://ppt.cc/fugvqx
🌈律師:https://ppt.cc/fb7l6x
🌈法界(含法律系師生、實務工作者):https://ppt.cc/ft3g5x
🌈傳播界、媒體從業人員:https://ppt.cc/fWlIJx
🌈圖文插畫/影像/設計工作者:https://ppt.cc/fkFBkx (支持平權公投的連署)
🌈動物醫療從業者:https://ppt.cc/fRT2Tx
🌈海外台灣人:https://ppt.cc/fQHxUx
🌈護理人員:https://ppt.cc/fmgLCx
🌈公證人:https://ppt.cc/f18qLx
🌈心理人(心理專業工作者、教師與學生):https://ppt.cc/fwy6xx
🌈出版從業人員:https://ppt.cc/f24eCx
🌈全國家長:https://ppt.cc/feHLsx
🌈東吳大學:https://pse.is/C6N3D
🌈學術工作者:https://pse.is/C8NMA
🌈宗教徒:https://pse.is/CB63J
#1124記得返鄉投票兩好三壞投出幸福未來
#公投案號14_15投下兩同意
#案號第10_11_12三個不同意
(原圖:吶喊---孟克)
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用生命付出的代價,是許多為人父母與老師,心中無法抹滅的傷痕。
在今年的公投中,關於性別的議題有兩大戰場:婚姻平權與性平教育。
婚姻平權的正當性,我想應該不用再多贅述,這是很一翻兩瞪眼的議題——相愛的人,都應該有共同組成家庭的權利。
性平教育,由於概念稍微廣泛一點,也因此讓反同團體得以用各種奇怪的謠言,來混淆性平教育的內涵。
台灣目前還存在許多只因為有不同的性別氣質、性別認同、性傾向,就遭受霸凌的狀況,多年來釀成許多悲劇。
例如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2000年屏東高樹國中葉永鋕、2011年蘆洲鷺江國中一年級楊允承等,這些用生命付出的代價,是許多為人父母與老師,心中無法抹滅的傷痕。
性平教育是教學生表達情感處理情緒,了解自己培養自信,認識多元尊重別人的教育。當中也包含認識同志,如何正確面對不同性傾向的人,減少校園霸凌。
性平教育,其實是我投入議員選舉的初衷之一。今年初,在我還在猶豫是否參選時,我看到一篇新聞:(https://pse.is/C9ZGG)
去(2017)年1月時,台北市副市長陳景峻要求教育局,應尊重市議會的附帶決議,性平教育委員會的家長代表不該只限定是「家長會」代表。
然而,過了一年,到了今(2018)年1月,台北市議會在審查年度預算時,不只一度嗆聲要凍結台北市性別平等辦公室的預算,後來竟然增列新的附帶決議,明定這些新增的家長代表「由本市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家長會聯合會推派」。
「限定由家長會推派」這是反同團體遊說的「成果」。反同團體並且在 Line 群組上點名「感謝」幾位台北市議員,其中就包含了兩位士林、北投的國民黨市議員——汪志冰與陳重文。
只要成功遊說了8位台北市議員,就能以凍結預算為籌碼,以附帶決議的方式,修改性平教育委員會中家長代表的推派方式。
這非常荒唐。但只要遊說8位台北市議員就能辦到。
但反過來想,如果今年時代力量在台北的5席市議員全部當選,台北市的性平教育是不是就有可能成功翻轉?
我們不希望任何孩子因為性別氣質、性傾向及性別認同不一樣,受到霸凌、排擠跟歧視。我們更期待台灣的年輕世代,不要因為一個人的性別氣質、性傾向及性別認同不符合傳統二元男女的框架,就去霸凌跟排擠彼此。同志一直就在我們身邊,是我們的朋友,也是我們的家人,也是我們孩子的同學。
不一樣,又怎樣?
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課本沒寫的歷史:1994北一女自殺案件- 彩虹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在1994年7月25日的中午,於宜蘭縣蘇澳火車站前的「金都旅社」曾發生過一起自殺案件。...,北一女二年良班(數理資優班)的石濟雅(17歲,台北市人)與 ... ... <看更多>
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Cryogenic - 【光譜中的飛行- 3 - 林青慧&石濟雅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光譜中的飛行- 3 - 林青慧&石濟雅】 林青慧與石濟雅是北一女的學生,一位是校內樂團指揮, ... 參考資料:https://zh.wikipedia.org/wiki/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 <看更多>
1994年北一女中學生自殺事件 在 [舊聞] 1994北一女同志自殺事件紀念歌曲《她們》 - 看板lesbian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到維維這篇文章,想起關於這則新聞很多往事。
記憶中斗大的標題都是「誤讀尼采」「哲學殺人」,
多年後才明白是為了遮掩什麼。
剛剛在精華區搜尋了一下有無重複,
赫然在2001年的新聞區裡又看見北一女校長重申:我們學校沒有發現女同志……
複習一下歷史事件吧
也把當年蔡康永針對校方作法的信附於下。
https://www.wretch.cc/blog/lesway/20932384
1994北一女同志自殺事件紀念歌曲《她們》
◎維維
1994年7月25日,北一女兩名數理資優班學生林青慧、石濟雅在宜蘭縣蘇澳鎮的
小旅館自殺,遺書寫著:「......當人是很辛苦的......社會生存的本質不適合
我們......我們的生命是如此微不足道...」。今天在網路上意外地又看到這則
消息,一陣感慨。
當人的確是很辛苦,但不只是同志,仔細觀察會發現,所有人都有不同的辛苦。
社會生存的本質已經改變了,出櫃的蔡康永主持「超級星光大道」深受歡迎,台
灣每年都有同志大遊行,越來越多人覺得朋友或同學是同志很OK。相較於宇宙的
浩瀚與靈魂的轉世,目前的生命本來就很微不足道,所以 1. 別為小事抓狂 2.
每一件事都是小事。可惜,我不認識她們,1994年也還沒有網路,來不及將這些
話跟她們分享。
據說,當時的北一女校長睜眼說瞎話,公開講出:「我們北一女沒有同性戀」,
有個北一女的學生因此特別跑去校長室,對她說:「校長,我就是一個同性戀」
。做得好!
這則自殺新聞當時震驚了全台灣,引發各界討論,她們班上的同學、校方、教育
專家......每個人都有一套說詞,彼此爭辯不休。眾多後續迴響中,我特別注意
到,有人為這件事寫了一首歌,叫做「她們」,民歌風格的曲子很動聽,歌詞看
似淡淡的卻充滿同理心,很有後座力。
忍不住在網路上尋找那張專輯的其他歌,驚為天人,好好聽,網路上的評論也是
一面叫好。接著,又去找演唱者莊祖宜的資料,得知她是一片歌手,師大畢業後
,當過國中老師、人類學博士候選人,現在已嫁為人婦,轉行當廚師,而且是從
學徒做起。唱這首歌的人不是拉子~~有點失望。她有個部落格「廚房裡的人類
學家」,文章好好看,從來不知道料理的文章可以寫得像唱民歌一樣清新自在,
忍不住一篇一篇不斷看下去。
跟大家分享這首歌,也分享莊祖宜的部落格,「廚房裡的人類學家」。
專輯:愛情未成年 (KKBOX、EZPEER)
歌手:莊祖宜 and Two fish
歌名:她們(聽歌請按此)
作詞:莊祖宜、余致明
作曲:鈕大可
第八節課的操場 跑道有點燙
夕陽把她們的影子拖得好長
她們習慣了這樣 陪伴著對方
所有心裡的祕密都不必隱藏
有一天的下課後 她們搭火車南下
在陌生的旅館結束了對方
三天後的大清早 她們出現在報紙上
全世界都在問 怎麼會這樣
啊 啊
她們說她們並不是向生命投降
她們說她們只是要相約去天堂
沒有誰曾認真地聽她們說話
沒有誰曾認真地為她們解答
植物園裡的荷花依然飄著香
陽光下的世界依然匆忙
關於她們的故事 已漸漸被遺忘
她們留下的傷痛 誰也不願多講
她們最後說的話 我現在還在想
也許是我們不懂愛的方法
她們最後說的話 我現在還在想
也許是我們不懂關心的方法
啊 啊
她們說她們並不是向生命投降
她們說她們只是要相約去天堂
沒有誰曾認真地聽她們說話
沒有誰曾認真地為她們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s://www.kangyong.com.cn/big5/article/Article251_251.html
~鼓手咚咚咚~一封看似過時的信
作者:蔡康永 出處:《痛快日記》
給北一女的一些師生
前言︰幾年前,北一女的兩個女學生,一起自殺了。留下一封遺書,說“在社會
生存的本質”,不適合她們。當時北一女校長以及某些老師和同學的態度,讓我
非常反感,使我在自殺事件發生後的不久,寫下了這封信。信里提及的人名,很
多當然已不在其位,引述的報紙,現在也早已堆在圖書館里,泛黃變脆。我多麼
希望這封信里談的問題,也能夠就此成為過去式,不再有討論的必要。
很遺憾的,類似的學生自殺事件,依然繼續在發生,學校反應的態度,也依然是
如此眼熟,如此令人失望。這封寫給當年北一女師生的信,雖然早已過時,但這
封信里擔憂的問題,並沒有過時。我決定把這封信,依照當初刊登在中國時報的
原貌,一字不改的重新登在這里,以提醒所有應該被提醒的人,包括我自己。
1
兩位女學生的自殺,逼得很多人不得不對一些事表明了想法。
現在你們讀的這篇文字,絕對無意揣測死者自殺的原因,也無意追究是誰的責任
生命是巨大的迷惘,誰有資格判定原因?誰有資格負起責任?
沒有人。沒有人有資格。
我寫這篇文字,是在讀了許多這次事件的報導後,發現了一些你們表達的信念,
一些你們采用的態度,這些信念和態度,是我想探究的,也希望能引起你們注意。
2
首先,如果我們承認︰沒有人有資格“肯定”她們的死因,那,我們是不是也應
該承認︰沒有人有資格“否定”任何一種她們可能的死因?
我在報導中,一再看到北一女校長或輔導室主任“排除這種可能”“否定那種可
能”,卻又同時一再表示“無法理解真正原因”。
如果你們不理解,如果你們無法想象,那你們到底是憑什麼“排除”、“否定”
一些可能的死因?
根據七月二十六日的中時晚報,記者石文南的報導“丁亞雯今天鄭重否認,
所謂的兩人關系的傳聞,她強調,絕對沒有可能。因為班上同學及輔導室內並沒
有相關的說法及訪談紀錄。”
丁校長,“輔導室內沒有紀錄”正是整個事件的重要病征之一,你怎麼反而拿來
當證據?如果警察認定某人犯了罪,通緝他,這人還會在彷徨無助時,上警察局
去“求助”嗎?他如果去了,只能去“自首”而已,他能留下的紀錄,只能是“
懺悔錄”、“犯罪紀錄”而已!
3
所以,我接下來就必須問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並不只請問丁校長,而是請問
在整個事件中,曾經表達過意見的北一女師生,因為我相信整個學校的氣氛,不
會只決定于校長一人
我絕對沒有質問的資格或心態,我很真心地請問︰
第一,你們認為兩位死者之間,如果曾互相愛幕的話,這是錯的嗎?是道德上的
錯嗎?是法律上的罪嗎?
第二,如果你們不覺得兩人有感情是錯的,那為什麼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要一
再否認這種可能?為什麼在你們要求外界“勿作揣測”的同時,你們自己卻作了
最大的揣測,斷定這件事和愛情沒有關系?
兩位少年,在人生初識愛情的階段,在自由意志之下,如果互相產生了愛意,這
到底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地方?!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愛情被規定要“在輔導室留下紀錄”?要被放敗道德的天平
上接受審判的?
七月二十七日中國時報,記者陳榮裕的報導“至于有人揣測兩名女學生可能
因彼此的感情關系而有此舉動……校方希望外界勿臆測而造成死者家人及其他人
的無謂困擾。學校人員指出,當以此事向該班學生詢問有無跡象時,同學們多笑
了,認為不可能。”
我不相信你們笑了,我認為那位“學校人員”敘述有錯。我不相信始終被報導為
“充滿哀戚”的你們,在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會“同學們多笑了”。
如果真的有人笑了,會是哪一種笑呢?是“這個問題真荒唐”的笑?是“怎麼扯
到這上面來”的笑?是鄙夷還是害羞?到底是什麼地方可笑了?
我還在七月二十六日的中時晚報上,讀到記者陳香蘭引述師大附中輔導室主任黃
福的話“勸社會大眾不要做任何的判斷,因為任何涉及感情的判斷,事關小
孩子的名節。”
名節?!我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這兩個字,是從宋朝哪一位理學腐儒的書上剪
下來的?!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們把兩位少年人之間可能發生的一種感情,當成了可笑的
對象?當成了可怕的、避之唯恐不及的洪水猛獸?
這種對感情的潔癖,到底是哪里來的?
4
我再強調一次,我無意,也沒資格揣測兩位死者自殺的原因。當她們已經用生命
來換取一個存在下去的空間時,我們生者只能默默承受,而且尊重她們的選擇。
我們有什麼權利去宣稱“這不可能”、“那不可能”?她們在遺書中都已經不願
多說了,你們為什麼還要任意代她們做說明、做裁決?!如果你們要“外界”尊
重死者沈默的本心,那你們的尊重在哪里?
5
社會大學幾年前曾組了教授團訪問中國大陸,晚宴席間,不知怎麼提起了同性戀
的話題。當場一位什麼青年會的“高幹”就站起來得意洋洋的宣稱︰“我們中國
,絕對沒有什麼同性戀!絕對不可能!”
我一直認為,這個高幹的發言,正具體標示了中國大陸與台灣兩地文化高度的差
距。中國的高干什麼時候可以面對同性戀,就稍有可能靠近多元化的社會一小步
了。我這一點點天真的、對台灣的自信,被你們在整個事件中表現的價值和行為
,打得粉碎。
整個台灣的中學教育,依然對愛情和性充滿盲目的戒心,像清末的人怕照相機會
攝去魂魄那樣。課本里可以歌頌任何一種人類的感情,就是不提愛情,好像人類
文明,跟愛情或性都沒有關系似的。
自殺事件發生了以後,被建議在中學增設的課程里,依然只見“宗教”、“人生
”、“哲學”的課,沒人敢提“愛情”或“性”半個字。台灣一定得這樣鄉愿嗎
?我們不都是在愛情的幸福中,肯定了生命與自我嗎?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學校教材為什麼提都不敢提?!
6
我和北一女向來沒有關連。北一女的師生怎麼想,怎麼做,可以與我毫無關系的。
可是,當我對著兩位少女遺書里那段“使我們覺得困難的,不是一般人所想
象的挫折或壓力,而是在社會生存的本質就不適合我們。”時,我實在覺得有義
務要提醒你們,不論死者自殺的原因為何,請你們想想,你們所以會拒絕面對、
會極力排斥、會極度困擾,可能正因為你們就是那遺書中所說的“在社會生存的
本質”啊!
你們已經一再表明了,不能再讓這樣的事發生。可是你們有嘗試稍稍改變她們所
謂“在社會生存的本質”嗎?我沒有看見。
我沒有看見任何一點“本質”上的努力或覺醒。
那你們要如何“不再讓這樣的事發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5.170.205
※ 編輯: test11 來自: 114.45.170.205 (04/02 02:3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