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臺灣不只是棋子——《為何我們要在意美國?》】
本推薦文作者:涂豐恩/聯經出版總編輯、《故事》創辦人
原出處:https://reurl.cc/bn2GGv。
我是在 2017 年第一次認識「美國台灣觀測站」。當時剛成立的他們還不叫這個名字,而是以「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華麗登場。喔,不,其實並不華麗。觀測站的起點,不過就是幾個熱情的年輕人。
2017 那年夏天,他們和我一樣,都去參加了美國台灣同鄉會所舉辦的「美東夏令會」。這個活動歷史悠久,一年一度,由新英格蘭地區各地台灣鄉親輪流籌辦,在幾天時間內,美東地區的台灣人會攜家帶眷,共聚一堂,並有許多大小講座,搭配聯誼活動,甚至不少台灣政界人士都會參加。(除了美東,美南、美西各區域也有自己的夏令會。)
台灣同鄉會中有許多上了年紀的長輩,他們年輕時赴美,或工作或讀書,然後因為各種原因留了下來——其中不少是因為關心台灣政治,在威權時代追求民主自由,而意外上了黑名單,好長一段時間無法返回故鄉。(他們其中有些人還會把自己小孩取名叫Tim,台灣獨立運動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的英文縮寫。)
但這麼多年下來,他們對台灣的關懷有增無減。對於我們這些從台灣赴美求學和工作的年輕人,更是時常關愛有加,彷彿在對待自家後輩。
那幾年,隨著國內政治環境的變化,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於台灣政經與社會議題又有了高度的熱情。這兩個世代,同樣從台灣到了美國,同樣掛念故鄉的未來,而在夏令會上有了交流的機會。
那時開始,夏令會也與時俱進,推出「黑客松」(hackathon) 的計畫,延續台灣零時政府(g0v)的做法,開放自由提案,鼓勵各種能改善社會的異想天開(俗稱「挖坑」),然後尋求志願者加入,群策群力,各顯神通。
在那次黑客松,我得知有人提出構想,希望發揮技術的力量,讓更多人了解美國國會對台灣各種法案的討論,也是理解美國政界與民意對台灣議題的思考。
這樣的構想,其實有前例可循。1980年代,一群在美的台灣人,組成了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 簡稱 FAPA),長期從事美國國會遊說活動,將台灣議題帶進華盛頓政治圈。幾十年來,他們努力不懈,在台美關係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幾十年後,一群年輕人注意到同樣的議題,但也有了新的工具與做法。他們整理資料、架設網站、開立臉書專頁。沒錢沒資源,他們就寫提案,去申請補助,然後吸引越來越多的夥伴加入,有資訊背景的負責技術,有學術背景的負責論述,「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就這樣上路。
那幾年中美關係陷入急凍,但台美關係卻是風風火火。在美國國會,議案一個接一個提出;在台灣社會,各方意見領袖的評論和討論更是熱熱鬧鬧。有人大聲叫好,有人高聲批評。從那時起,「觀測站」一本初衷,在每個事件的發生當下,立刻發表數千字長文,娓娓道來每項法案的來龍去脈,從國際局勢、國內政策,深度解析新聞背後的影響與意義。
這作法看似違反網路生態——大家上社群網站,求得不過就是一時情緒的滿足,三秒鐘決定按讚或按怒,誰是有耐心看幾千字的文章呢?
但事實證明,有非常多人,不只想看熱鬧,也想看懂門道。「觀測站」的深度解析,就提供了這樣一個看懂門道的蹊徑,所以他們每一篇文章,都引發了大量的閱讀、討論與轉載。隨著讀者群擴大,他們所觸及的議題越來越廣,守備範圍越來越廣,所以「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進化成了「美國台灣觀測站」,不再為國會所限。除了文章,他們也跨足不同形式的媒體,開始製作影片與 Podcast。
作為他們長期的讀者,我在去年九月,甫到聯經不久,就與他們開始了出版計劃的討論。而後,在主編黃淑真操刀下,歷經一年努力,終於完成這本《為何我們要在意美國?》,將他們這麼多年來透過網路文章想要傳達的資訊,去蕪存菁,重新整理,抽離特定事件的脈絡,而成為一本可長可久的知識讀本。
台美關係洞見觀瞻,不時也要引發尖銳辯論,在2020年美國大選前後,各方交火尤其激烈。「觀測站」自然不能迴避,也不想置身事外。他們雖非無役不與,但對許多議題也都做出回應。
《為何我們要在意美國?》一書,雖然意在提供台美關係的基本事實與資訊,但字裡行間,想要表達的觀點也是鮮明:面對詭譎多變的美中關係與國際局勢,台灣可以不只是棋子。但要做到這一點,還有賴台灣社會的共識,以及我們對台美關係更多的認識。
因為他們相信,Taiwan matters。
*《為什麼我們要在意美國?從外交、制度、重大議題全面解析台美關係》現正預購中!
✨ 連結傳送門:https://linktr.ee/us.taiwan.watch。
✨ 小額支持觀測站:http://pros.si/ufjkk。
同時也有29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浪哥Holid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位70術士 空降 想欺負我們 為什麼要這樣對待 58共治牧和61戰士呢 這是 魔獸世界 經典版 懷舊服 PVP台服 TBC 燃燒的遠征 魔獸世界 World of Warcraft classic TBC 懷舊經典 美服 部落 我是一位戰士,, 各地的老兵 回來了 準備繼續我們的...
2017年縮寫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王俊評:🇯🇵🇦🇺🇫🇷 可惜不是選『蒼龍』?】
#周末回顧:因為澳洲打算從AUKUS三國同盟取得核子潛艦,突襲棄單而讓法國全球暴走的「澳法潛艦之亂」,本周暫時因美國總統拜登與法國總統馬克宏講了半小時的「和好電話」,而在西方世界暫稍平息——但因澳洲核子潛艦計畫而吹皺一池春水的東方世界,除了通常性暴怒的中國以外,也都對AUKUS的「澳洲未來核艦」有著不同的連鎖反應。
.
像是擁有東南亞最大水下艦隊、但今年4月才發生軍演事故而損失一艘老潛艇的印尼,就拉著東協對澳洲過於積極的軍事佈局「表達嚴重疑慮」。因為對印尼與東協的南海諸國而言,裝備了核子潛艇的澳洲海軍,雖然更能威嚇中國解放軍在南海日漸大膽的軍事部署,但不需靠岸整補就能自由北上進出的澳洲核子潛艇(水下任務續航力是傳統柴電的700%),卻不用再依賴東南亞港口的補給支援,在戰略行動的判斷上,自然也就更不用顧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政治疑慮與外交立場,反可能加劇南海作為「新冷戰」的緊張前線,「把戰爭麻煩帶進我家門前?」
.
但西太平洋北側的南韓,卻對AUKUS的核潛計畫「特顯雀躍」,這是因為過去20年來,南韓海軍其實一直沒有放棄「國造核子潛艇」的戰略夢想,此時甚至與氣頭上的法國政府眉來眼去、互相放話,強力暗示:「法國不排除『轉對南韓』輸出核子潛艇技術。」
.
雖然就地理條件與假想敵北韓來看,南韓海軍並沒有非得發展核子潛艇的理由不可,畢竟兩韓之間彼此相鄰,也沒有太多海上奔襲的長征理由。但早從90年代開始,南韓軍方就一直鼓吹青瓦台「發展核子潛艇」,在進步派的總統盧武鉉上台後,更馬上秘密批准所謂的《362事業》(2003年6月2日起啟動的日期縮寫代號),要南韓海軍著手研擬:在2020年前,完成至少3艘4,000噸級「核動力攻擊潛艦」的國造下水。
.
只不過《362事業》很快就被美國發現,除了不被時任總統小布希所允許外,先後知道的各個鄰國——中國、俄國、日本——也都強力不滿施壓;再加上,當時北韓已經全面啟動核武計畫,韓半島戰雲一觸即發(2006年10月,北韓核武試爆成功),不願徒生事端打亂國際風向的美國,也因此逼迫南韓終止核潛計畫。
.
然而南韓軍方並沒有就此放棄,全案只是轉個案號低調進行。不過美方一直不願對南韓的核能軍用化鬆口,因此軍方只能在全力推動「潛艇國造」的同時,持續爭取研究與機會。
.
一直到2017年,朴槿惠總統因崔順實國務干政風暴而下台,取而代之選上總統的文在寅,這才再度「繼承了好友盧武鉉的362事業」,選前選後都積極鼓吹「南韓核子潛艦國造」。儘管過程中南北韓關係一度「世紀和解」差一點解除武裝,但核潛計畫仍在美國的施壓限制下,持續緩步前進。甚至在2020年秋天,青瓦台方面還曾派人前往華府遊說解釋,試圖說服川普總統「同意轉移核潛技術給南韓」,但華府方面仍非常嚴厲地打槍拒絕。
.
但南韓有什麼理由需要發展核子潛艇呢?就南韓軍方的力推說法是:因為北韓的水下艦隊,已擁有了潛射核武的戰術能力,因此南韓海軍必須要有「全時段+長時間水下監控北韓」的絕對戰力,而水下續航力極強、速度更快的核子潛艇,也就成為獵殺北韓潛艦,甚至發動敵後打擊的最直接解答。
.
但為了封鎖北韓而發展核子潛艇的說法,卻完全無法取信於美國,畢竟全球最精銳的美國海軍,已在東北亞的日韓兩國部署了重兵,水下監控也不一定需要潛艇對潛艇的憋氣硬碰硬。因此外界——特別是與韓國關係不甚友好的日本——也都懷疑青瓦台的核潛計畫,追根究底還是踩著「國家主權」(擺脫美軍指揮枷鎖)與核能軍用化的界線。
.
隨著南北韓的外交互動再度惡化,在澳洲潛艦風暴的餘波中,法國與南韓方面也一直隔空放話,暗示巴黎「不排除轉單給首爾...把法國最新銳的『蘇弗朗核子潛艇』技術轉移給南韓」——有意思的是,當初盧武鉉的《362事業》正是以法軍核潛為主要參考的開發藍本,因此法國南韓會不會真的搭上線?雖然客觀機會不大,但各種現實的宿命巧合與機遇卻也說不太準。
.
回過頭來,今日太平洋的「跨國潛艦風暴」鬧得全球風雨,不少意見也都感嘆「要是當初澳洲不要找法國...選擇日本的『蒼龍級潛艦』今天不就沒事了?」但事實上日本方面的態度一點都不簡單,當年除了安倍內閣的高官一頭熱之外,自衛隊與產業界根本都「消極扯後退」,不情願跳入「軍售澳洲」的政商渾水。
.
而這篇寫於2016年、澳洲潛艇標案決定後的深度專文,此時回頭來看不僅解釋了許多國際軍售的亂鬥故事與猜忌顧慮,內文裡還留下了一個令人「嘿嘿一笑」的宿命彩蛋。
.
因為現在正氣得全世界炸裂罵人,指名譴責美國、澳洲與英國在「盟友背後捅刀背叛」的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5年前正好就擔任法國國防部長——在國際軍火界私人關係極好的他,不僅是促成「澳洲採購法國潛艦」的最大推手,像是讓印度政府頭痛至今的飆風戰機採購弊案、埃及幾乎不用出錢就能用法國銀行低利貸款軍購的爭議,也都是勒德里安主導法國「軍售外交」的代表作品。
.
此一時彼一時的特殊滋味,此時讀起這篇回顧專文,更是別有一番奇妙的命運交會感。
.
#潛艦國造 #核子潛艇 #AUKUS #澳洲 #法國 #中國 #美國 #日本 #蒼龍級 #自衛隊
2017年縮寫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東京奧運,號稱是「性別平等」奧運,你知道為什麼呢?
這得從歷史來看。
前天我去參觀「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看到一百年來女性在運動上的推進,相當感動。
#54年前女性仍被禁止參與馬拉松
Kathrine Switzer是一位熱愛跑步的女性,雖然她的教練堅持女性無法完成馬拉松,但她仍努力訓練並代表俱樂部報名196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Switzer以原本貫用的中性縮寫註冊成功、取得參賽資格,進行賽事。但跑到一半時,被賽事人員發現她是女性,試圖阻礙她、要將她趕出比賽,但Switzer仍堅持跑完全程(你可以想像那畫面嗎?)
當時波士頓田徑協會主任對此表示:
「女人不能參加馬拉松比賽,因為規則禁止這樣做。我們不遵守規則,社會將陷入混亂。…..如果那個女孩是我的女兒,我會打她。」
這次賽事後,勇敢的Switzer和其他女選手努力與田徑協會溝通,希望開放女性參與的機會。
在她們的努力下,五年後,波士頓馬拉松終於開放讓女性跑者正式參賽,而且,連之前努力要把Switzer趕出比賽的賽事人員也幫助推動女性參賽!
#奧運的性別平等推進
其實不只是田徑,許多現在大家習以為常、女性能自由參與的 #運動空間,都是這樣一步步辛苦爭取而來,並非從天而降。奧運中的女性,當然也經歷了這樣的過程:
1896年 首屆奧運有女性運動員,但無參賽權。
1900年 女性取得少部分奧運項目的參賽權。
1928年 奧運首度開放女性參與田徑項目。
1981年 國際奧運組織首次出現女性委員。
1991年 奧委會制定的新規章,所有新增加的項目必須男、女選手都可參與。
1997年 國際奧會首位副主席由女性擔任。
2012年 首次所有奧運參賽國皆有女性參與。
2014年 國際奧會改革議程中,將性別平等列為重要議題,將參賽選手男女性別比各佔50%列為目標。
2020年 首屆「性別平等」的奧運。
東京東奧在性別平權上的突破包含:
🏅女性運動員達48.8%,為歷屆奧運最高。
🏅增加9個男女混合項目,總數提升到18個。
🏅獨木舟、賽艇、射擊、柔道、帆船、舉重項目,首次實現男子及女子項目一致。
🏅首次開幕式上鼓勵各代表隊任命各一名女性及男性擔任掌旗官(以往旗手一位且多為男性)。
🏅規定每個代表隊運動員至少有一位女性及一位男性運動員(過去曾有部分代表隊禁止女性參加)。
🏅在《奧林匹克憲章》中通過納入禁止性傾向歧視。
🏅為歷屆奧運中最多出櫃LGBTI+選手(據Outsports統計共168位)。
本次東奧開始前,國際奧會便宣示:
「不分性別、年齡或體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參與體育活動,作為奧運的領導者,國際奧會正不斷採取行動促進性別平等。」
#台灣男女選手都傑出
#台灣女性選手超亮眼
台灣過去歷屆奧運共得到24面奧運獎牌,其中女性共獲15面(4金、4銀、7銅),佔62.5%。
本次東奧,台灣68位參賽選手中有35位女性,人數超過一半。
台灣獲得的12面獎牌中,女性獲得6.5面(1金、1銀、4.5銅,銅牌包含混雙),可見不分性別,台灣選手表現皆相當傑出,和東奧設定的標準比,台灣女性選手的表現,又更為突出!
#從基層開始支持更多女性進入運動領域
奧運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但 #體育深耕 不能只停留在奧運,更要從小且從基礎做起。
我在立法院內多次對此質詢及提出預算案,便是希望能從基層體育開始,在學校教育、全民運動到選手培訓等面向,打造更加友善、更加平等、不受暴力傷害的運動環境。(歡迎參考:https://bit.ly/2XIX7v5 , https://bit.ly/3qk4cec , https://bit.ly/3D1BfLB , https://bit.ly/2N6a8Kf , https://bit.ly/2W7r3As , https://bit.ly/3D34ihN , https://bit.ly/3szL3rb )
只有每個孩子不分性別,都愛運動,都能擁有平等的機會以及支持來發展,台灣的體育潛能才是真正發揮!
#遺憾與歧視仍然有
#改革和突破要繼續
這些年來,台灣體壇和奧運在性別平等上都有進展,我們很開心看到許多女性自在發揮運動專長,不再需要像過去許多女性選手,必須刻意隱藏自己的女性身分。
但,性別平等這條路上,仍有許多需要努力的空間。像本次東奧籌備及舉辦期間便發生許多重要的性別事件:
🔎東京奧運主席因發表歧視女性言論,在輿論批評下辭職,改由前奧運選手橋本聖子接手,東京奧組委因而檢討將朝增加女性參與決策的方向邁進。
🔎美國體操隊核心運動員Simone Biles在比賽期間察覺需要先處理自己的身心狀態,所以在決賽前決定退出比賽。
她的決定和說明,促使大家更加重視心理健康議題,以及體育領域的性侵害、性騷擾問題及 #MeToo 運動。(2017年美國體操隊爆出史上最嚴重的性侵案,上百位選手站出來指證遭隊醫性侵,Biles是其中一位長期受害者,也是唯一一位現在仍繼續參與國際賽事的倖存者。)
🔎為了抵制體操界性化女性的現象,德國體操隊選擇穿著覆蓋大腿的長褲型緊身衣上場。
🔎韓國射箭選手安山(An San),只因為剪短髮、就讀女子大學,便遭許多韓國網友列為「女性主義者」及「仇男」,並被嚴重攻擊。
⠀
以上列出的,只是有被報導的部分事件。
在台灣,我們偶爾還是會看到針對女性是否賞心悅目、男性運動員是否能有陰柔動作等各種爭論;也還是有女性運動員遭遇性騷擾等事件、從小訓練期間遭受性侵害的事件;各種數據也顯示女性在基層參與運動的比例仍然較低。
這些現象都提醒著,我們不能只停留在當下,前方還有更多的路要大步邁進。
就像勇敢「破壞社會秩序」報名參賽的女選手Kathrine Switzer在跑道上被驅趕的50年後,再度參與波士頓馬拉松時所說的:
「看看過去50年我們做的改變,未來的50年,我們肯定會做得更好!」
下一屆2024巴黎奧運的Logo已經揭曉,法國作為主辦國,決定用一張女性臉龐,向女性運動員致意,並呼應1900年的巴黎奧運,就是首度開放女性參賽的奧運!
曾經是大學田徑校隊的我,親身體會過運動帶給我的許多挑戰、成長與快樂。期待三年後的巴黎奧運,以及未來台灣基層的各種運動場域,都能看到更多人,從小到大,不分性別,在運動場上自在翱翔,揮灑汗水,為更好的自我而突破。
也提醒大家,帕運會緊接著將在8月24日開幕,歡迎大家和我一起關注,繼續為台灣選手加油!
最後,一定要向大家推薦我去看的這個「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展覽,花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去了解與感受女性參與運動的突破過程。
讓我們一起努力,讓台灣的體育發展更加平等、友善與茁壯!
【探索明天:運動中的女性】
展期:2021/08/05-12/12,09:00-18:00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
費用:免費
主辦單位:中正紀念堂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管理處、臺灣國家婦女館、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2017年縮寫 在 浪哥Holida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位70術士 空降 想欺負我們 為什麼要這樣對待 58共治牧和61戰士呢
這是 魔獸世界 經典版 懷舊服 PVP台服 TBC 燃燒的遠征
魔獸世界 World of Warcraft classic
TBC 懷舊經典
美服 部落
我是一位戰士,,
各地的老兵 回來了
準備繼續我們的TBC旅程
太久沒玩啦 哈哈
公會:神羅天征
精采 60經典 : https://reurl.cc/KA0R8R
精采 70經典 : https://reurl.cc/3ax9KV
➤Youtube精華➤ https://www.youtube.com/c/DrHoliday1977
➤Twitch直播➤ https://www.twitch.tv/Holiday1977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r.holiday1977
➤About me➤ https://reurl.cc/D9Q3LO
➤Youtube純直播新頻道➤https://reurl.cc/qg0klD
➤Donate贊助支持➤ https://joy.link/holiday1977
==============================
《魔獸世界》(英語:World of Warcraft,縮寫作 WoW),簡稱魔獸,是由暴雪娛樂製作的一款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魔獸世界的劇情開端點是在《魔獸爭霸3:寒冰霸權》結束之後的故事。
暴雪於2001年9月2日宣布製作魔獸世界。魔獸世界於2004年年中在北美公開測試,同年11月23日,魔獸跨媒體製作系列10周年之際,魔獸世界在北美與大洋洲正式發行。
遊戲的第一部資料片,《燃燒的遠征》於2007年1月16日發布;
第二部《巫妖王之怒》於2008年11月13日發布;
第三部《浩劫與重生》於2010年12月7日發布;
第四部《潘達利亞之謎》於2012年9月25日發布;
第五部資料片《德拉諾之霸》於2014年11月13日發布;
第六部資料片《軍臨天下》於2015年8月6日公布計劃,並在2016年9月1日正式發行;
第七部資料片《決戰艾澤拉斯》於2017年11月4日發布消息,並將於2018年8月14日正式上線。
截至2008年底,全球的魔獸世界付費用戶已超過1250萬人,被收錄至《金氏世界紀錄》。2008年月,魔獸世界在全世界網絡遊戲市場佔有率為62%。
職業
魔獸世界共有十種職業,分別是戰士Warrior、聖騎士Paladin 、牧師Priest、法師Mage、術士Warlock、獵人Hunter、薩滿Shaman、德魯伊Druid、盜賊Rogue,以及首個英雄職業:死亡騎士Death Knight (必須有等級55以上角色才可以創造,創造完畢後的死亡騎士會從55級開始遊戲)。
隨著潘達利亞迷霧的揭開,熊貓人與其他種族交流,也帶來了全新職業武僧Monk。
資料片:軍臨天下中,開放了第二個英雄職業:惡魔獵人Demon Hunter,使用雙戰刃,將惡魔力量反過來對付敵人的輸出&坦克職業。
角色、種族
《魔獸世界》中有13個種族可供選擇,每個種族的角色都可以選擇性別、髮型、臉型和特徵。這些種族又被分為兩個對立的陣營:聯盟和部落,在遊戲裡對立陣營因為語言不通無法直接溝通。
• 聯盟陣營(Alliance)由人類(Human)、矮人(Dwarf)、夜精靈(Night Elf)、地精(Gnome)、德萊尼(Draenei)以及狼人(Worgen)組成。
• 部落陣營(Horde)由獸人(Orc)、牛頭人(Tauren)、食人妖(Troll)、亡靈/被遺忘者(Undead/Forsaken)、血精靈(Blood Elf)、哥布林(Goblins)組成。
• 中立陣營(Alliance/Horde):熊貓人(Pandaren)。
#經典版 #懷舊服 #Shorts1977 #浪哥魔獸直播紀錄 #classicWoW
#戰士 #warrior #WOW #WorldofWarcraft
#經典服 #浪哥 . #Shorts短片 #Shorts
#WorldofWarcraft #Gaming #BurningCrusade
#Shadowlands #WoWClassic #MMORPG #Classic #WoW #PvP #Warrior
TBC 燃燒的遠征 70 80 85 #實況 #經典舊世 #60年代 #70年代
2017年縮寫 在 浪哥Holiday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卡拉贊一下
再來
9.1玩一波 教學一下啊 朋友們
➤Youtube精華➤ https://www.youtube.com/c/DrHoliday1977
➤Twitch直播➤ https://www.twitch.tv/Holiday1977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r.holiday1977
➤About me➤ https://reurl.cc/D9Q3LO
➤Youtube純直播新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jgKAbrM4kXtG80smofgXA
➤Donate贊助支持➤ https://joy.link/holiday1977
-----------------------------------------------
#經典版 #懷舊服 #浪哥魔獸直播紀錄 #classicWoW
#戰士 #warrior #WOW #WorldofWarcraft
#PVP #經典服
《魔獸世界》(英語:World of Warcraft,縮寫作 WoW),簡稱魔獸,是由暴雪娛樂製作的一款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魔獸世界的劇情開端點是在《魔獸爭霸3:寒冰霸權》結束之後的故事。
暴雪於2001年9月2日宣布製作魔獸世界。魔獸世界於2004年年中在北美公開測試,同年11月23日,魔獸跨媒體製作系列10周年之際,魔獸世界在北美與大洋洲正式發行。
遊戲的第一部資料片,《燃燒的遠征》於2007年1月16日發布;
第二部《巫妖王之怒》於2008年11月13日發布;
第三部《浩劫與重生》於2010年12月7日發布;
第四部《潘達利亞之謎》於2012年9月25日發布;
第五部資料片《德拉諾之霸》於2014年11月13日發布;
第六部資料片《軍臨天下》於2015年8月6日公布計劃,並在2016年9月1日正式發行;
第七部資料片《決戰艾澤拉斯》於2017年11月4日發布消息,並將於2018年8月14日正式上線。
截至2008年底,全球的魔獸世界付費用戶已超過1250萬人,被收錄至《金氏世界紀錄》。2008年月,魔獸世界在全世界網絡遊戲市場佔有率為62%。
#60年代 #70年代
職業
魔獸世界共有十種職業,分別是戰士Warrior、聖騎士Paladin 、牧師Priest、法師Mage、術士Warlock、獵人Hunter、薩滿Shaman、德魯伊Druid、盜賊Rogue,以及首個英雄職業:死亡騎士Death Knight (必須有等級55以上角色才可以創造,創造完畢後的死亡騎士會從55級開始遊戲)。
隨著潘達利亞迷霧的揭開,熊貓人與其他種族交流,也帶來了全新職業武僧Monk。
資料片:軍臨天下中,開放了第二個英雄職業:惡魔獵人Demon Hunter,使用雙戰刃,將惡魔力量反過來對付敵人的輸出&坦克職業。
角色、種族
《魔獸世界》中有13個種族可供選擇,每個種族的角色都可以選擇性別、髮型、臉型和特徵。這些種族又被分為兩個對立的陣營:聯盟和部落,在遊戲裡對立陣營因為語言不通無法直接溝通。
• 聯盟陣營(Alliance)由人類(Human)、矮人(Dwarf)、夜精靈(Night Elf)、地精(Gnome)、德萊尼(Draenei)以及狼人(Worgen)組成。
• 部落陣營(Horde)由獸人(Orc)、牛頭人(Tauren)、食人妖(Troll)、亡靈/被遺忘者(Undead/Forsaken)、血精靈(Blood Elf)、哥布林(Goblins)組成。
• 中立陣營(Alliance/Horde):熊貓人(Pandaren)。 TBC 燃燒的遠征 70 80 85 #實況 , 經典舊世 ,
2017年縮寫 在 浪哥Holida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9.1玩一波 教學一下啊 朋友們
➤Youtube精華➤ https://www.youtube.com/c/DrHoliday1977
➤Twitch直播➤ https://www.twitch.tv/Holiday1977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r.holiday1977
➤About me➤ https://reurl.cc/D9Q3LO
➤Youtube純直播新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jgKAbrM4kXtG80smofgXA
➤Donate贊助支持➤ https://joy.link/holiday1977
-----------------------------------------------
#經典版 #懷舊服 #浪哥魔獸直播紀錄 #classicWoW
#戰士 #warrior #WOW #WorldofWarcraft
#PVP #經典服
《魔獸世界》(英語:World of Warcraft,縮寫作 WoW),簡稱魔獸,是由暴雪娛樂製作的一款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魔獸世界的劇情開端點是在《魔獸爭霸3:寒冰霸權》結束之後的故事。
暴雪於2001年9月2日宣布製作魔獸世界。魔獸世界於2004年年中在北美公開測試,同年11月23日,魔獸跨媒體製作系列10周年之際,魔獸世界在北美與大洋洲正式發行。
遊戲的第一部資料片,《燃燒的遠征》於2007年1月16日發布;
第二部《巫妖王之怒》於2008年11月13日發布;
第三部《浩劫與重生》於2010年12月7日發布;
第四部《潘達利亞之謎》於2012年9月25日發布;
第五部資料片《德拉諾之霸》於2014年11月13日發布;
第六部資料片《軍臨天下》於2015年8月6日公布計劃,並在2016年9月1日正式發行;
第七部資料片《決戰艾澤拉斯》於2017年11月4日發布消息,並將於2018年8月14日正式上線。
截至2008年底,全球的魔獸世界付費用戶已超過1250萬人,被收錄至《金氏世界紀錄》。2008年月,魔獸世界在全世界網絡遊戲市場佔有率為62%。
#60年代 #70年代
職業
魔獸世界共有十種職業,分別是戰士Warrior、聖騎士Paladin 、牧師Priest、法師Mage、術士Warlock、獵人Hunter、薩滿Shaman、德魯伊Druid、盜賊Rogue,以及首個英雄職業:死亡騎士Death Knight (必須有等級55以上角色才可以創造,創造完畢後的死亡騎士會從55級開始遊戲)。
隨著潘達利亞迷霧的揭開,熊貓人與其他種族交流,也帶來了全新職業武僧Monk。
資料片:軍臨天下中,開放了第二個英雄職業:惡魔獵人Demon Hunter,使用雙戰刃,將惡魔力量反過來對付敵人的輸出&坦克職業。
角色、種族
《魔獸世界》中有13個種族可供選擇,每個種族的角色都可以選擇性別、髮型、臉型和特徵。這些種族又被分為兩個對立的陣營:聯盟和部落,在遊戲裡對立陣營因為語言不通無法直接溝通。
• 聯盟陣營(Alliance)由人類(Human)、矮人(Dwarf)、夜精靈(Night Elf)、地精(Gnome)、德萊尼(Draenei)以及狼人(Worgen)組成。
• 部落陣營(Horde)由獸人(Orc)、牛頭人(Tauren)、食人妖(Troll)、亡靈/被遺忘者(Undead/Forsaken)、血精靈(Blood Elf)、哥布林(Goblins)組成。
• 中立陣營(Alliance/Horde):熊貓人(Pandaren)。 TBC 燃燒的遠征 70 80 85 #實況 , 經典舊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