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自由之路 -- 3之3 ****
“快樂的秘密是自由,自由的秘密是勇氣”
-- 希臘史學家 修昔底德 (Thucydides)
今年是柏林圍牆倒塌的第30週年,來瞭解一下這個80年前生出納粹政府的國家,如何多次從分裂中找到新的出路,甚至在近幾年成為打開大門迎接百萬難民的歐洲國家。
“轉型爭議“ ,“綠能”,“黨產”等等都是最近在台灣常出現的議題,原來德國也都經過這些。我蠻喜歡這本書的敘述,把德國如何找到出路的過程,和“絕非平順”的事實,描述得很中肯。這本書從幾個序言就很有料了,書中除了出身記者的作者深度報導外,還有很多相關的圖片,好像是在讀長篇故事一樣。
我個人覺得他們對學術研究的嚴謹和重視,是滿重要的關鍵。在面對過去不堪的資料 (希特勒自傳,東德情報,等等),都建立中立研究單位,不受政府或是任何政黨指揮,用歷史或甚至考古研究的方法來面對 (但一開始也有許多阻力和不信任)。
記得2016年,希特勒 “我的奮鬥”在德國再出版時,我很好奇地買了一本來看看。說真的非常不好讀,除了用詞粗糙之外也沒什麼脈絡可言。能在當時造成如此的影響力,真的很多都是環景和時機的交互作用。倒是,當時搭配閱讀的 “希特勒回來了”,一本德國作者寫的小說,想像希特勒突然穿越時空到廿一世紀,發現各種奇怪新科技之外 (他真的是穿越劇的概念),還發現德國最高領導人竟然是個女的! 他的行為舉止讓周遭的人以為他只是個演希特勒很入戲的演員,讓他大受歡迎,他越生氣大家就越覺得他演技非凡,最後他也乾脆就接受了這個新來的名氣,還受邀上電視節目受訪等等有趣的神展開。
“這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一樣,可以從戰爭走到和平,從分裂走向和解,從民族主義和意識形態的狂熱回到理性的政治,....我們德國人能將這些經驗貢獻給這個變得動盪不安的世界” -- 德國總統 (不是總理)史坦麥爾 2017 就職感言
走過那些不容易的路,德國人很清楚歐洲需要一個強健卻不令人害怕的德國。適逢他們因著人口組成的轉變,必須重新思考“誰是德國人”的定義,也正在經歷的轉變。只能說過去的經驗讓他們更有信心可以找到共識,也讓其他國家的人有個可以參考的做法,再隨各國條件不同而找出自己的路。
“在全球化的網路時代,各國的文化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衝撞和交會,帶給人類巨大的挑戰,誰願意打開心胸對他者保持好奇,在還沒有親自體驗和了解前不輕易下判斷,有意願和能力促成不同的文化對話,自然就能參與和打造人類的未來。” -- 本書作者
照片,目錄,和書本鏈接在文章中👇👇👇
https://dushuyizhi.net/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
#歐洲的心臟 #德國 #轉型正義 #自由
#2018臺北國際書展大獎 #印到第十刷的好書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2018臺北國際書展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邁向自由之路 -\-\ 3之3 ****
“快樂的秘密是自由,自由的秘密是勇氣”
-\-\ 希臘史學家 修昔底德 (Thucydides)
今年是柏林圍牆倒塌的第30週年,來瞭解一下這個80年前生出納粹政府的國家,如何多次從分裂中找到新的出路,甚至在近幾年成為打開大門迎接百萬難民的歐洲國家。
“轉型爭議“ ,“綠能”,“黨產”等等都是最近在台灣常出現的議題,原來德國也都經過這些。我蠻喜歡這本書的敘述,把德國如何找到出路的過程,和“絕非平順”的事實,描述得很中肯。這本書從幾個序言就很有料了,書中除了出身記者的作者深度報導外,還有很多相關的圖片,好像是在讀長篇故事一樣。
我個人覺得他們對學術研究的嚴謹和重視,是滿重要的關鍵。在面對過去不堪的資料 (希特勒自傳,東德情報,等等),都建立中立研究單位,不受政府或是任何政黨指揮,用歷史或甚至考古研究的方法來面對 (但一開始也有許多阻力和不信任)。
記得2016年,希特勒 “我的奮鬥”在德國再出版時,我很好奇地買了一本來看看。說真的非常不好讀,除了用詞粗糙之外也沒什麼脈絡可言。能在當時造成如此的影響力,真的很多都是環景和時機的交互作用。倒是,當時搭配閱讀的 “希特勒回來了”,一本德國作者寫的小說,想像希特勒突然穿越時空到廿一世紀,發現各種奇怪新科技之外 (他真的是穿越劇的概念),還發現德國最高領導人竟然是個女的! 他的行為舉止讓周遭的人以為他只是個演希特勒很入戲的演員,讓他大受歡迎,他越生氣大家就越覺得他演技非凡,最後他也乾脆就接受了這個新來的名氣,還受邀上電視節目受訪等等有趣的神展開。
“這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我們一樣,可以從戰爭走到和平,從分裂走向和解,從民族主義和意識形態的狂熱回到理性的政治,....我們德國人能將這些經驗貢獻給這個變得動盪不安的世界” -\-\ 德國總統 (不是總理)史坦麥爾 2017 就職感言
走過那些不容易的路,德國人很清楚歐洲需要一個強健卻不令人害怕的德國。適逢他們因著人口組成的轉變,必須重新思考“誰是德國人”的定義,也正在經歷的轉變。只能說過去的經驗讓他們更有信心可以找到共識,也讓其他國家的人有個可以參考的做法,再隨各國條件不同而找出自己的路。
“在全球化的網路時代,各國的文化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衝撞和交會,帶給人類巨大的挑戰,誰願意打開心胸對他者保持好奇,在還沒有親自體驗和了解前不輕易下判斷,有意願和能力促成不同的文化對話,自然就能參與和打造人類的未來。” -\-\ 本書作者
照片,目錄,和書本鏈接在文章中👇👇👇
https://dushuyizhi.net/歐洲的心臟-德國如何改變自己/
#歐洲的心臟 #德國 #轉型正義 #自由
#2018臺北國際書展大獎 #印到第十刷的好書
2018臺北國際書展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魏明毅推薦文】
文/魏明毅
認識「雞籠霧雨」那年,我恰巧剛隨著先生回鄉定居一段時日。
那時期,在因緣際會與地方青年有所接觸認識之後,算不上好事-目睹手持「返鄉」大旗的在地青年,終究還是沉沒於權力名利迷霧裡,當時我已由早年天真浪漫的支持,轉為後期的驚愕與不信任。因而,那年與薇仲初識,對於她與幾位好友在基隆所投注的議題與行動,即使感到佩服,我不禁還是保持了小心翼翼的觀察態度。
之後,隨著薇仲與雞籠霧雨團隊一件件的議題開鑿:「基隆碼頭裝卸勞動變遷」、「基隆台北通勤史」,以及,貴美雜貨店現址與築港出張所的歷史考察。不是消費文化或歷史、不是喧嘩煙火式活動。我明白了薇仲與伙伴走的是硬底的路-去掀開邊緣、去耙梳其所指涉的意義,要把被摺壓的打開、被視見與深刻思索。特別是在各式行動的過程裡,我看見了薇仲將人放在什麼位置:「人」即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走到這裡,我很高興自己有機會因再次看見這些,被重新開啟了對青年世代的相信。因而當薇仲詢問我能否為她寫段推薦文時,雖然不知道我寫的字能否為她帶來選舉上的絲毫助益,我還是很願意記下這些話,作為她也是對於我自己在這條成「人」之路,能不迷失的提醒。
假設,一場選舉所代表是價值之戰,我用力地希望著,那些願意站上前去的,始終,都能夠有雙清澈而溫暖不虛假的心與眼,能始終記得-人即是目的,而不能是手段。
(全文結束)
--
(薇仲自己的讀後小分享)
明毅是2017臺北國際書展首奬、41屆金鼎獎《靜寂工人》的作者。和明毅認識是因為這本書的前身、也是明毅在清大人類所進入基隆做田野的論文,是當時我和夥伴們撰寫《雞籠霧雨》第三刊─基隆港碼頭工人時重要的參考文獻,明毅的作品以及他對基隆巷弄的熟識,帶領著我們真正地看到基隆的人、勞動以及社會文化,我們也一再被提醒著:「這座城市是因為人而豐富,這個城市也設計來容納多元。」
「那些願意站上前去的,始終,都能夠有雙清徹而溫暖不虛假的心與眼,能始終記得-人即是目的,而不能是手段。」明毅最後這段文字,是我從四月以來在不同的廟慶、遶境、普渡時,站著各個不同神明面前唯一的祈禱詞。
我參選市議員,是要帶著我們看到不同、庶民、底層的基隆,把不同角落的聲音帶入議會,希望這座城市的「進步與發展」不是帶著「遺忘」或「剷除」而走向冰冷的方向,而是更包容多元而豐富的樣貌,成為一個每個人都能好好生活的城市。明毅這篇文章與其是推薦我,倒不如說是對青年參與公共事務、參政的期許與提醒,而我則會帶著這樣溫柔而堅定,繼續前進。
---
❤️支持青年、在地實踐薇仲的募款餐會❤️
時間:2018年9月15日(六)11:30入席、12:00開席
地點:昶帝嶺海鮮餐廳(基隆市安樂區基金三路82-7號,有專屬停車場)
與會貴賓:黃國昌委員、徐永明委員、陳惠敏秘書長、桃園黨部主委曾威凱律師、大恆國際法律事務所丁穩勝律師
募款餐券這裡買➡️
(私訊粉專、email至[email protected]或是撥打電話至02-2434-6817也可以噢!)
➡️2000元餐券:https://goo.gl/LmA62s
➡️5000元餐券:https://goo.gl/Bfxki5
➡️10000元餐券:https://goo.gl/ZyQM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