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預估,明年美國聯準會將開始實施減少購債,2023年可能升息2碼
👉 免費加鏡會員看獨家內容➜ https://reurl.cc/qmoLK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富蘭克林投顧」資深協理 梁珮羚 主題:聯準會今晚就想來點"通膨"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0.09.17 #國際股市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
2023 降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升息初期股債齊跌,升息期間股漲債跌
升息初期股債齊跌,升息期間股漲債跌
降息初期股債齊揚,降息期間股跌債漲
以上是金融市場上常聽的的四句話,今天我們先來解一下為什麼「升息初期股債齊跌,升息期間股漲債跌」?
首先先分清楚股指的是甚麼?債又是甚麼?
拿美國為例,債固然指的是美國公債,股固然指的是美國股市,而大家買很多的美國高收益債、全球高收益債(美國占比又較高)是歸在股這一邊的。
升息初期:現在恐怕已經要算了,因為升息的聲音已經出現了,不管最後FED如何決定,至少市場預測要開始討論減少購債,明年開始實施漸少購債,後年(2023)可能會升息2碼,減少購債是升息的前哨站,減少購債雖然沒有收回市場的資金,但每月注入市場的資金已經慢慢變少了,到停止購債進而升息,就真的收回市場的資金了,說它是升息的前哨站應不為過。
在這之前為什麼要實施QE(就是FED購債)?因為美國經濟受挫,救市、救經濟的措施(降息+QE)紛紛出籠;但隨著經濟的復甦,停止救市方案(QE),甚或開始升息也是貨幣市場常見的措施。
這之前債是因降息、因避險需求,所以漲了,現在無須再避險(經濟已復甦),且可能要實施升息,自然要跌了。而股因為大資金行情的壓境,漲了,現在資金要慢慢回收了,有鑑於資金行情恐要結束,所以跌了,應驗了那句話:升息初期股債齊跌。
隨著時序最後真的升息了,為何升息?除了考量通膨,當然也因為經濟復甦,升息可以壓抑通膨的漲速,通膨漲太快會讓經濟很快走到頂點而下滑,因此壓抑通膨的漲速,一直都是各國央行很重要的任務。
升息了,定存(無風險產品)利息越來越高,公債的票面利息越來越無吸引力,當然就是市場首拋的產品,而隨者經濟的復甦,風險性產品(股或高收益債)自然又重回投資人懷抱,正是又應驗了:升息期間股漲債跌。
難不成股與高收益債都不會跌嗎?拋開期間的震盪波折,隨著利息越升越多,高收益債的票面利率也會越來越沒吸引力,另一也意味著通膨可能越來越高,景氣走到頂點的日子終究還是會來,因此哪有不跌的,只是時序的問題而已,重點不是何時漲?何時跌?而是該比較漲跌時間的長短,來讓自己要不要走過該產品跌的時間,這就是之前幫大家分類的1~3軍的基金。
衍伸其他影響
一、新興市場債券基金
除了解升息初期股債齊跌,升息期間股漲債跌這二句話外,大家一定也很關心,美國升息新興市場債呢?原則上新興市場債的票面利率若還有吸引力,自然會有買盤進駐,但若因升息美元指數走強,導致新興市場貨幣貶值,那麼對於新興市場債就是一個減項,尤其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影響較深。
但也一再建議:
1.新興市場本地貨幣債基金不要碰。
2.新興市場債券基金與高收益債基金該如何挑選,之前文章都已細細列明。
3.若是要現金流的人,別把買債三要素忘光光。
二、原物料價格
目前美國通膨持續高漲,究其因是缺料、缺櫃、缺貨運...造成的通膨因素較大,但失業率尚未回到合理範圍,美國FED此時也無法貿然就提前升息,也許因為這樣,用了其他方式讓美元指數強,壓壓原物料的價格(美元走強不利原物料價格),也順便壓壓通膨的漲速吧!
2023 降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通膨時代來臨?看看市場與美國聯準會不同的想法
美國經濟持續復甦,新冠疫情也在疫苗的效應下逐漸下滑,但近期通膨的議題,常常被市場提及,尤其是美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大幅成長(年增率),由3月的2.6%大幅上揚至4.2%,而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刪除食物類與能源類價格波動),更是由1.6%上升至3.0%,在物價飆漲下,使市場憂心是否通膨噩夢再起,有如1980高通膨的年代,當時因石油危機造成物價呈現兩位數字的暴漲,並且出現停滯通膨(附註1)現象,當時聯準會主席伏克爾(Paul Volcker)為了控制通膨,把利率拉高到將近20%,最後在利率控制與美國前總統雷根政策轉向,才平息這場停滯性通膨的發生。
但目前經濟情勢是否會發生通膨情況,甚至於未來產生「停滯性通膨」的現象,美國聯準會官員與市場投資人的看法似乎不太相同,市場悲觀的人認為後疫情時代,原物料價格大幅反彈,加上美國拜登政府大量財政政策,將促使物價大幅攀高,而美國聯準會似乎放鬆對物價的警戒,仍保持零利率政策直到2023年,且維持每月購買1200億美元(其中800億國債、400億機構抵押擔保證券 (MBS))量化寬鬆政策不變。但聯準會認為美國經濟與就業要取得實質性進展還需要花一段期間,物價的上揚僅是短期因素的影響,並不會持續不斷發生。
如表1以美國4月CPI指數來看,月增0.8%高於前期的0.6%,年增4.2%高於前期的2.6%,而核心物價,年增3.0%高於前期的1.6%。4月CPI攀升以能源與二手車價格漲幅最大,能源相關產品物價(Energy)4月年成長高達25.1%,但月減0.1%,能源指數權重約6.9%,主要受到基期的影響,去年4月份油價(西德州原油,WTI)最低達到每桶-37.6美元左右;二手車產品價格(Used cars and trucks)4月年成長高達21.0%、月增0.1%,二手車產品指數權重約2.75%,主要是受到供應鏈短缺影響。以CPI歷史走勢來看,當時受到新冠疫情,各國封城等措拖影響,造成歐美國家消費大幅萎縮,使得美國去年4、5月CPI年增率僅0.34%、0.22%。所以經濟復甦+基期因素+供應鏈短缺影響,造成這波美國物價飆升。市場憂心通膨持續性影響,但聯準會認為這是短暫因素的影響。
市場觀點,除了感受到近期大宗商品上漲之外,也利用市場預期物價指標來衡量,常用的指標是「平衡通貨膨脹率指標」(Break-even Inflation Rates)(附註2),即為美國國債減美國抗通膨債(TIPS),簡單來說,平衡通貨膨脹率指標愈高,意味市場預期未來通膨會上升,反之亦然。如圖2所示,5月8日該指標已經來到2.52%,創下2013年以來新高水準。
聯準會觀點,由4月28日會議聲明摘要來看,「經濟活動與就業指標已經走強,受疫情最大影響部門還是疲弱,但出現改善。通膨回升但大多反應短暫因素(largely reflecting transitory factors)。經濟未來路徑很大取決於疫情的發展,維持貨幣政策的寬鬆立場,直到實現就業與通膨目標取得實質性進一步進展(substantial further progress)」。
綜合觀點,我們比較傾向聯準會觀點,通膨回升但大多反應短暫因素,尤其是短期物價超過聯準會的目標2.0%,主要是為了激勵就業,以圖3來看,4月美國總失業人口約981.2萬,其中27週以上失業人口占總失業人口比例43%,且勞動參與人口仍遠低於疫情前水準。回想2008年金融風暴時期,聯準會降息到2008年底之後維持零利率,且實施QE政策,直到2013年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暗示縮減QE,2014年開始縮減QE,2015年底聯準會才開始升息。所以在美國勞動參與人口低於疫情前水準,長期失業人口仍多的情況下,至少這1、2年內聯準會還是會維持零利率政策,但在經濟持續復甦的情況下,有機會在2022年初開始縮減QE。
------------------------------------------------
附註:
1.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原本經濟成長(GDP)伴隨物價上揚,但停滯性通膨即為經濟成長停滯,但物價卻持續上揚。最典型的例子在於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由於當時中東戰爭,造成能源價格大幅上揚,物價狂飆、產出下跌。
2.平衡通貨膨脹率指標(Break-even Inflation Rates,BEI),即為美國國債減美國抗通膨債(TIPS)之間差距,是市場上用來衡量未來通膨指標。一般國債利率等於名目利率=實質利率+該債券存續期間的通膨補償,而抗通膨債(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TIPS)顧名思義就是,債券本金會跟隨物價做調整,保護投資人不會受到物價上漲的影響,(若TIPS債券面額100美元,但未來物價上漲,則購買力因此而下降,則美國政府將上調本金,讓TIPS債券不受通膨的影響)其利率同等於實質利率。所以平衡通貨膨脹率指標(Break-even Inflation Rates,BEI) = 國債減抗通膨債 = 該債券存續期間的通膨補償,而通膨補償是一種衡量對未來通膨預期的指標。
3.上週聯準會會議紀要公佈未來某個時點將討論縮減QE,下次將撰寫有關縮減QE議題。
2023 降息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持人:阮慕驊
來賓:「富蘭克林投顧」資深協理 梁珮羚
主題:聯準會今晚就想來點"通膨"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5:00pm-7:00pm
本集播出日期:2020.09.17
#國際股市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