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逆跑哥》#正念跑步
每週二的間歇訓練,往往遊走在自己現階段的臨界點!
當日狀態如何?完成度多高?沒跑之前自己也說不準。
比如昨晚,前二趟我刻意拉穩步頻與節奏,最初感覺應該能順順完成十趟,誰知道三趟後發現越來越喘,休息時間感覺越來越不夠。。。😱
.
就在這時候,救 星 出 現 了!
>>> 登 登 ~ #逆跑哥🎉
我極其狼狽地在第一道自我了斷,逆跑哥他悠悠哉哉從遠方第一道逆跑而來,起初我驚了一下,很快地讓自己看清楚來者何人 <忽有龐然大物,拔衫倒數而來,蓋一逆跑哥也>。
下一輪相會,是在我400間歇的300公尺處。
彼此交會那一剎那,我雖喘,但並沒倒在何金銀懷裡,反倒力持輕柔地跟逆跑哥提醒了一句「內道逆向要小心」。
.
「逆跑哥應該很期待再看到我吧!」
往後的每圈我們不斷交會,他是這麼的堅持,而我也那麼的無懼,他有他的而我有我的方向,唯一不變,是彼此的眼神總那樣的堅定且互放光亮。
也因為如此,本來我已經快跑不下去了。
但逆跑哥燃起了我的希望,我無法預期逆跑哥會在哪個轉彎出現,又是否會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我只能試圖讓自己打起精神、保持專注,就醬一路竟讓我撐到了10趟,雖然在後面幾趟掉了些速度,但比起上週只能完成六趟,甚幸,逆跑哥真乃天降神兵啊!😂
#我醬夠正念吧
#那麼_你今天就應該開始「正念跑」🤣
.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_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_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_在那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齊秦_偶然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400 間歇 休息時間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ell, 我錯了。我以為自主訓練 N 年下來,對間歇已經很有心得,不就是那麼回事?
但是我錯了。
凡事總有個例外,而一些原則在不同前提下,是可以被打破的。
我先前總以為,理想的間歇休息時間應該是快跑時間的 50~100% 這個數字在不同的教練口中、書上都聽到過。我也以為,與其增加每一組的配速、全馬選手更傾向於降低組休時間,因為馬拉松終究不是個靠速度的運動。
所以我嘗試了很多 16x400、組休 200 公尺;甚至也跑過 6x1600 的長間歇、組休只有 90 秒的。這些訓練是為了把自己調校成「恢復力強大、抗疲勞的全馬選手」而我也確實變成了那個樣子。
休賽季時間,跟苟良和蕭昱討論過幾次,我自己也惡補了一些新的文章。簡單來說,先前的訓練不能說錯,但這個方向我們已經走了太久,幾乎就到了盡頭。
要再突破,不面對速度這個軟肋,終究是不行的。
我不是田徑底子出身的選手,純速度 (pure speed) 老實說真的很差。同樣難度等級的 workout, 在 3000 公尺以上都能夠游刃有餘,不過一下到 1000 公尺以下,就會明顯跟其他朋友出現差距。特別是與大學練過田徑或 cross country 的對比,很明顯不只是開不贏,連車尾燈都看不到。
距離長、組休短、速度慢的間歇,#強調是速耐力跟跑步經濟性
距離短、組休長、速度快的間歇,#強調是純速跟最大攝氧量
其實 Hansons 的課表,完整跟完的話還是滿平均的,無奈最近幾次我都是從最後 14 週、甚至 10 週才開始跟。前面的 Speed workout 總是存著僥倖的心態 "反正我 Strength 能跑進去就好了"。
上一個週期我的 12*400 平均只能跑 77 秒,即便休息是 200 公尺緩跑。
今天算是開季第一個完整的 workout, 我老老實實跑 12*400, 休息也是老老實實拉長到 400 公尺緩跑 (2m10s). 最後六組苟良跟蕭昱幫了我一把,跑完一算,每組平均還不到 73 秒!
然後我才發現,我的速度並沒有那麼差。原來休息得夠,我也能跑很快 - 雖然很痛苦!
當然這只是訓練季的剛開始,之後還會有很多不同長度、速度、休息的組合,不僅僅是 12*400 連尻 20 週。這些組合用來鍛鍊不同的系統,但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成為全方面的跑者。
今天的感想是,人要誠實面對自己,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而不是想要什麼。
認錯不可恥而且有用,不要害怕跨出舒適區,通常你心裡越排斥的,很可能就是你最需要的。
#間歇訓練
#跑者練心
400 間歇 休息時間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五千跑得好,全馬沒煩惱」這句話江湖盛傳的話,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實際上是為什麼,你有沒有想過?
※
閱讀時間:8-12 分鐘
警語:這篇有點硬,拿去配飯
有人說:"透過五千公尺測驗,可以檢驗出跑者最大攝氧量、跑姿、配速技巧等長跑體能與技術,我們也可以藉由五公里測驗的成績,推測出十公里、半馬、甚至全馬的體能水準和訓練目標"。
相似的比喻還有 Jack Daniels 的 VDOT:"藉由一場比賽的最佳成績,推算其他距離比賽成績"。Jack Daniels 公式的假設是在"同樣的最大攝氧量下,擁有平均水準跑步經濟性的跑者"所應有的成績。
但其實大家也很清楚,凡是距離越短的比賽,就靠最大攝氧、肌肉爆發力 (快肌) 多一點,例如 100 公尺短跑;距離越長,就離跑步經濟性、抗疲勞能力 (慢肌) 更接近,例如馬拉松。
但這不是一刀兩斷,還是有彼此相互影響的地方。
所以用數據推測可以當作一個基準值,但是要記得這個數值跟跑者自身的能力、還有訓練的目標息息相關,如果忘記了這點,就很容易會出現盲點。
※
我會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我週日的半馬,真的已經盡力了。
也許最後 400 米的終點前衝刺,因為是上坡的關係沒有選擇咬牙拼起來。但就除了那最後的短短 1 分鐘,我在剩下的 1 小時 14 分,肯定都是非常努力在跑的。
然而最後成績是 1 小時 15 分 31 秒,算是可接受吧。但是丟進 VDOT 一算,對應的全馬成績是 2 小時 38 分 - 比說好的百傑榜多了一分鐘。
嗯,所以我這幾個月在忙什麼?
其實不是這樣啦,會有這種"半馬沒跑進目標"的錯覺,就跟上面提到跑者自身的能力、還有訓練的目標息息相關。
主因有三個:
第一:#目前課表是全馬課表
這個週期的課表,還是以全程馬拉松為主,所以跑在 MP-HMP (全馬-半馬配速) 之間的比重是最高的。長跑也如同上次所說,是我一週中最重要的訓練,而這點跟半馬要求大量 LT Threshold (乳酸閾值) 訓練不同。
即使在課表中有加強 VO2Max 的 400 公尺間歇,我也會以全馬為主的訓練方式:例如跑 16-20 趟、減少組間休息時間、並以緩跑代替走休的方式,讓自己進入下一趟的時候都還是微喘、而非完全恢復。
這樣的訓練方式能讓你在比賽後半段保有強大的續航力。但當然,純粹的速度能力就會不如其他跑趟次少、間休長、但是每組速度都很快的跑者。
第二:#本身跑步經濟性優但最大攝氧弱
因為長久都是跑全馬課表的關係,我本身的跑步經濟性/耐力都比平均值跑者來得好一些,這點與我的週末長跑往往跑到 30 公里有關。
但是相對的,因為短距離的強度缺乏刺激,最大攝氧就不很出色,在半馬以下的距離我會表現比較差。甚至把距離降到 10K 或 5K, 如果把成績放到 VDOT 算,大概會越看越失望,推測成績大約只是勉強破三的跑者。
半馬推測全馬,還算是參考性比較高的;5K 推測全馬,因為差距太大,難免會失真。
Mo Farah 即使是五千、萬米之王,也花了幾個月到一年才把同樣的 running fitness 轉移到全馬賽場上。而且別忘了,他早在 2013 年就有半馬 59 分台的表現了喔,所以也不是單純的中長跑之王而已。
話說回來,我最近也體認到自己的絕對速度確實也到了瓶頸,下個週期很有可能會稍微換換口味,屆時再跟大家回報。但目前我就是跑步經濟性很好、而最大攝氧普普通通,這點自己要很明白。
第三:#這畢竟是場賽前Tuneup調整賽
儘管我在賽前已經做足了心理建設:今天我要全力跑個半馬!實際上大腦還是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我的發揮。
這樣的限制你是很難打破的,除非你真能說服自己:「這場比賽我就是賭上一切、沒有回頭路,就算跑完後我要在床上躺三個禮拜都沒關係!」這樣的覺悟才能夠拼出一個真的對得起 VDOT 預測成績的水平。
不然就像我拼了 20.7 公里,但面對最後的 400 公尺衝刺、當隔壁的跑者從我身邊追過,也只是淡淡對他說了一句:「跑得好!」而沒有選擇跟上去,即使我真的可以。
因為我知道,三天後我還要練習、五天後我還要長跑、一個月後我還要比全馬比賽,而最後拼這 400 公尺"不值得";但在一個月後,同樣場景出現在東京駅中央口前的最後 400 公尺,我就肯定會跟上去了!
※
最後,雖然我在兩天前的比賽很努力 (必須要強調一萬次:我真的沒有放水) 但在昨天就能跑 18 公里的恢復跑、今天更是跑了 25 公里的中長跑,馬上又回到訓練節奏上了。
有人問:在 tuneup race 中跑出個 PB 這樣可以嗎?可以,只要你知道自己的目標是啥。
PB 算是加分,沒跑出來我也絲毫不在意。因為對我來說,真的就是 #我只是出門去跑個LongRun而已
全馬成績 = 半馬成績 * 2 + X 分鐘?
半馬成績 = 10K 成績 * 2 + Y 分鐘?
10K 成績 = 5K 成績 * 2 + Z 分鐘?
這只是個引子,公式在那,但是對每個人意義都不同。
嘎米A雷吉米說得很好:「五千、萬米成績跑不快,多少就決定了你(全馬成績的)天花板,但前提是你要先達到你自己的天花板。」
你的主要目標是什麼、是什麼樣類型的跑者、這場比賽對你有多重要?
想個幾次,進步就不會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