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ie橫輕巧雙向手推車體驗賽
#參加就有機會把推車帶回家
今天早上是Maggie抓周寫真拍攝日
結束後再趕到大江可惜已經來不及😂
到達現場剛好趕上發表時間,簡單整理了幾項重點!!
✨float 4WD drift 橫輕巧x雙向手推車✨
🔸雙向手把,快速換向
🔸四輪360度旋轉,平移橫行
🔸五點式磁吸扣具,一秒扣合超省力
🔸三段式遮陽篷,三段式小腿靠
🔸6.2kg輕量設計,單手收合站立
🔸三款時尚色可選擇
🔸超大置物籃,這個我最愛
聽完介紹,Maple主動說要試乘推車
坐上去直說,媽媽:「我覺得推車很好坐耶!」
手邊推車高度沒有這一台高!
高景觀推車好處就是好抱上下車,腰也不會彎那麼累,更重要的是寶貝也比較不會吸到廢氣~
隨後,友人媽咪有順利報名參賽,完賽後可以領取體驗禮(圍兜)。記得,如果你有報名參加,盡可能一個小時前報到,以免跟我一樣錯失機會留給現場的人報名!😂
下一次桃園場是在5/1台茂舉辦
北部場報名👉https://reurl.cc/ZQvkma
中南部場報名👉 https://reurl.cc/6yxm8Z
✨float 4WD drift 橫輕巧x雙向手推車✨
了解更多→ https://reurl.cc/v5Ag9e
立即體驗→ https://reurl.cc/AgWb4Z
#JoieTaiwan #JoieSignature #float4WDdrift #橫輕巧雙向手推車
4wd好處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試車報告】Bentley New Continental GT 優雅跋涉
【4K UHD | https://youtu.be/wXMrmp_X1jQ】
GT跑車之所以誕生,無疑要替人們,不!應該說是玩家,帶來奢豪,又舒適的長途移動體驗。
但看著這堪稱史上最近乎[跋涉]兩字的試駕路線,究竟我能探索出何等體驗,試駕的[她],又能帶來何種表現,卻也是我更加好奇的…
【層峰精品】
見到New Continental GT的第一眼,會被它帥氣、源自EXP 10 Speed 6 Concept概念車量產而來的造型所吸引,在線條勾勒上,除了保留前兩代車型的風格,也將1952年問市的R Type Continental車款特色融入,令後葉子板顯得古典,卻也肥美,此外,借鏡1938年以鋁合金蒙皮設計的飛機Spartan Executive的機尾,將流線樣貌融入車尾,並以攝氏500度高溫塑形新車鋁合金鈑件,除了展顯動感與未來的樣貌,車體還減重85kg!
但我私心認為,前葉子板下方精緻鑲嵌有12字樣,突顯12缸引擎的散熱口,並將線條縱貫至車尾的設計,更美得令人目不轉睛。
而當首次開啟車門後,時間更彷彿靜止了…
只因這輛車,它終究是輛Bentley! 瞄準的客群,只有層峰! 沒有其他!
在車主最常相處的車室,一切的表現、體驗,也只會是頂尖!
相當驚人地,New Continental GT內裝是由千位熟稔各項作工的專家分工,並耗時100小時才得以完成,不僅較舊款用料、組裝細緻度更上層樓,若加上精雕細琢的金屬感配件與裝飾,內裝更由多達5種顏色交織而成,其中另包含兩異色的高檔皮革,還有鋼琴烤漆飾板,和那因上了光亮的清漆,而更為晶瑩、耀眼奪目的木質飾板。
此外,邁入新世代,New Continental GT也更具科技感了,在導入能夠顯示導航、ACC的數位儀錶、12.3吋超大中控螢幕之外,這輛車甚至還有著翻轉中控介面的花俏本領! 隨著車主的喜好,這輛車可以顯示中控螢幕、指南針/碼表/溫度計三環錶,以及素面飾板三種選擇,雖說在指南針顯示的那個介面令人感覺較為無用,但說實話,既然有本事入主Bentley,別說車色、皮革顏色都能任選,在車內保留浪漫和小機關,又有誰能指責?
【速穩豪氣】
W12雙渦輪動力,可以說是Continental GT展現王者風範的象徵,這次試駕的車款仍率先搭載這具引擎,但經過重新改造後,新引擎除了減重30kg外,同時換上雙渦流渦輪增壓器,輸出表現更線性外,在3~8檔,轉速低於3000rpm定速巡弋時,還會自動關閉六缸,引維持更好的燃油節省性,搭配DSG八速自手排,加速過程又快又順,0~100km/h可於3.7秒達成,極速更有333km/h的境界。
相較於動力提升的部分,我更欣賞操控性能的躍進,雖然Bentley原廠並未特別強調,但New Continental GT就是採用集團的MSB底盤平台,不過經過Bentley特別調校,還是讓Continental GT展現出沈穩但又不失靈活的特質。
前雙A臂、後多連桿懸吊結構不變,但氣壓懸吊的充氣效能提升了60%,同時強化了主動防傾桿的功能,最大側傾抑制支撐可達130Nm,讓車體盡量維持水平。
再者,過去Continental GT都是維持固定的驅動模式,但New Continental GT的驅動力可以從一般的前38%、後62%,到前17%、後83%自動調配,極限狀態甚至可以讓後輪短暫保有100%的輸出。
要提升一輛車的操控力,車體配重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因此原廠刻意讓New Continental GT前軸前移135mm,並縮短前懸的距離,儘管搭載12缸的大引擎,卻依然保有優異的車配重,在雙載且後廂放置行李的情況下,這輛大GT的車體配重可以達到前53%、後47%,全油門加速時,重心慣性移轉,更貼近均衡,而這樣設計的好處是,不容易推頭,車尾也不易甩擺,相對更易於操控!
這次試車的旅程超過400公里,多數路程必須繞行阿爾卑斯山,通過高速彎,便能感受這輛GT跑車沈穩的操控魅力!
或許因為GT跑車的緣故,Bentley並未在這款車型上投入太多競技化的配置,但在之前的Continental Supersports及GT3 R這類道路版廠車上,已研發出了煞車扭力分導裝置,當車輛通過小夾角彎道時,會自動箝制內側輪轉速,讓車輛過彎的俐落度提升,再結合21吋胎圈,操控反應變得靈活俐落,如果遇上急彎,輔以Trail Brake彎道煞車的技巧,過彎時連輪胎哀鳴都鮮少出現,駕馭的感覺也變得輕盈,就像是少了500kg一般。
如果提早出彎再加速,可以明顯感覺動力驅動力移轉至後輪,因此後軸會略微外滑,可以在過程中探索小樂趣!但若將動態穩定系統關閉,提早補油時,四驅系統會在動力移轉至後輪的瞬間抽離至前輪,反而會產生一點卡卡的感覺。但整體而言,Continental GT的纏鬥能力可以說是大幅提升。
【TCar短評】
這趟旅程,是我試車生涯,開車開得最過癮的旅程之一,超過四百里的跨國旅程,隨著開車的時間愈長,對這款GT跑車的好感度也愈高。
年輕化的造型,讓Continental GT變得人見人愛,雖然這次沒有機會體驗新增的主動安全科技,但純就性能及操控力的展現,將GT跑車舒適、安全又不失操控樂趣的一面完全展現!也或許為了安全考量,當動態穩定系統關閉,提早出彎補油,後輪的驅動力會瞬間被抽到前輪,雖然不夠狂野,卻也增添安全。
【Bentley New Continental GT】
引擎形式: 5950c.c. W12 DOHC 48V + 雙渦流Twin-Turbo
最大馬力: 626hp/6000rpm
最大扭力: 91.8kgm/1350~4500rpm
變速系統: 雙離合器八速自手排
驅動模式: 4WD
長x寬x高: 4850x1954x1405mm
軸距: 2851mm
車重: 2244kg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 多連桿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輪胎規格: 前265/40 ZR21 後305/35 ZR21
Bentley Taiwan | TCar 葉明德
#bentley #continental #gt #tcar #海外試駕 #葉明德
4wd好處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試車報告】 BMW F90 M5 Racing Package 西裝鬥士
【4K UHD | https://youtu.be/48p1Zk70uXE】
試駕過BMW M550i之後,我們便對它足以挑戰上代M5的本領由衷佩服,而這天,我們終於能夠一嚐全新F90 M5所帶來的王者演出!
沒錯,它變四驅了! 但不論是集BMW科技於大成,能在兩輪和四輪間變換的驅動底子,又或是只為了滿足層峰買家,毫不帶點妥協的質感與設計,說真的,放眼家族,你又還能在哪找到融合這麼多完美的作品?
【凶狠氣勢】
不管你是不是Transporter,我相信見到New M5,都會覺得這是一輛很帥的房車!
只因為那張著大口的氣壩、凶狠的四出尾管,無不透漏著這輛車不尋常的威猛潛力,而若你是屬於識貨的那群玩家,光看到這輛車裸露著碳纖維花紋的車頂,肯定就無須再從那寬體葉子板才能讀出M5的名號,且也會深知,這車頂可不光是看來屌傲,它既堅強,又輕量的存在,更有著強固車體與降低重心的雙重功效!
再看到其他部分,讓這輛M5更帥的原因,更是因為它還加裝了Racing Package套件,不僅20吋的輪圈顯得張牙舞爪,黑色的M款排氣系統,更令人於車輛發動的那一秒便無可救藥地迷戀上它!
【絕頂戰艙】
New M5不僅在性能層面上,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內裝陳設上,也更具戰鬥氛圍;同樣因為Racing Package的選配,這輛M5的座艙質感也更出色了! 除了換上高檔的麂皮頂篷,內裝的戰鬥感在兩張跑車座椅的妝點下,也有著滿滿的視覺張力! 而且這兩張座椅可不僅有著電調功能和厚實的設計,特殊的造型設計,不只可提供各種體型的駕駛扎實的包覆、支撐性,且就連就連駕駛的肩部也能牢靠的被包覆在其中,既舒適,又得以讓駕駛充分享受熱血駕控!
此外,只要一坐上駕駛座,雙手握著方向盤,就能夠感覺M5很不一樣,除了方向盤上幅柄上的紅藍雙色車縫線,上方還有紅色M1、M2按鍵,為個人化駕駛動態設定鍵,車主們只要在iDrive系統內在M設定下,便能調節您要的設定模式,這戰鬥快捷鍵的概念,尤其施以紅色塗裝後,看起來就像是飛彈發射器般,熱血度又向上提升了幾分。
至於你還想談質感,電動尾廂蓋已不足為奇,但座椅是Merino真皮包覆而成的,600瓦音響出自harman/kardon,碳纖維飾板、車內氣氛燈也沒缺少,就連排檔頭上還有紅色拉線,甚至就連車內控制旋鈕還是陶瓷製成的! 就算我們早知道本車是極盡奢華與性能,仍不免為其質、感驚呼,而這樣夫復何求的體驗,不也是M5買家所追求的基本…
【跨入強域】
去年我試駕M550i的時候,已經覺得裝上M大包的新五很帥,這輛配置四驅系統再結合V8 Twinturbo的房車,有著相當高的極限,彎道上若非四輪傳來哀鳴,還真的不知道極限在哪!
在性能表現上,F90 M5依然採用4.4升V8 Twinturbo引擎,除了擁有進排氣連續可變氣門機構外,噴油壓力也拉至350bar,並搭配兩具雙渦流渦輪增壓器,能榨出600hp的最大馬力及76.5kgm的最大扭力,但最特別的是,這代M5除了改採四驅配置外,就連變速箱也換上了八速手自排,換檔的平順度要比過去的更出色,但特別的是,過去MDCT最迷人之處,是可以調整換檔速度,而這點在新的手自排,同樣具備這樣的功能,名為Drivelogic的按鍵,設於排檔頭上方,調至第三段賽道模式,換檔反應更快,換檔嚙合的瞬間感覺還有點自手排的Feel。
就動力表現而言,New M5已經進入超跑等級,0~100km/h的爆發力極強,原廠數據可於3.4秒達成,而0~200km/h僅需11.1秒,如果選配Drive’s Package極速更挺近305km/h…實際的感受如何?四驅模式最大的好處,莫過於動力可以藉由四個輪子強大的驅動力,讓動力化為速度,但動力太強,又深怕動態穩定系統介入,因此最好的方式,是將動態穩定系統關閉,同時將4WD切至4WD Sport,拉轉全油門加速的瞬間,身體深陷賽車椅的過程,可以真切地領略V8 Twinturbo引擎的爆發力,0~100km/h實測成績3.7秒!
【猛穩身段】
文前提及,M550i的四驅底盤,已經讓我感受到相當高的極限,M5在彎道極限這件事詮釋得更到位,M xDrive四驅以極快的速度調配前後輪的扭力分配,極限狀態可以在50:50~0:100之前游移,搭配後軸的MAD主動電子限滑差速器,可以自動調整0~100%的滑差,在4WD Sport的模式下,後輪保有較高的驅動力,同時前輪還有一定的牽引力,彎道反應又快又猛,即便20吋的胎圈發出哀鳴,雙手緊握方向盤的我,右腳仍然敢驅策的油門,因為我知道M5的驅動輪可以Hold住路面,只不過因為超重逼近兩噸,才來20吋的胎圈發出輕微的哀鳴聲!
比較特別的是,G30五系列最大的特色,是後輪擁有主動轉向的功能(選配),但F90 M5無法選配,理由很簡單,只要將動態穩定系統解除,這款車可以將驅動模式選配2WD,結合後軸的LSD享受純粹甩尾的駕馭樂趣,一旦擁有主動後輪轉向系統,承受的側向G值雖然更高,卻不容易甩擺!
【TCar短評】
M5真的是一款很棒的性能房車,在主動電子防滑差速器的輔助下,可以線性地掌控車尾甩擺,過程中可以本能地反胎修正,這就是New M5的魅力!
面對一輛性能足可凌駕超跑的性能房車,M5就性能安全及豪華度上,已經詮釋得相當到位,不過在跑車尾管開啟的狀態下,與M550i一樣,後座會有些微共鳴聲,換言之,載人的情況下,還是保守一點的開,才能帶來多點的舒適性。
【BMW F90 M5 Racing Package】
引擎形式: 4395c.c. V8 DOHC 32V + Twinturbo
最大馬力: 600hp/5600~6700rpm
最大扭力: 76.5kgm/1800~5600rpm
變速系統: 8 速手自排變速箱
驅動模式: AWD
長x寬x高: 4966x1903x1473mm
軸距: 2982mm
車重: 1855kg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多連桿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輪胎規格: 前275/35 R20 後285/35 R20
台灣售價: 725萬起
【主要配備】
進階式LED主動轉向頭燈、LED日行燈
M空力套件、尾翼
黑色高光澤窗框
碳纖維車頂
M運動化排氣系統
20吋輪圈
電動行李箱起閉系統
自動防眩駕駛座車外、車內後視鏡
智慧型螢幕鑰匙
迎賓照明燈光組
M專屬多功能真皮方向盤(含換檔撥片)
M雙前座電動跑車椅
Merino真皮座椅
M縫線安全帶
40/20/40分離可傾倒後座椅
12.3吋多重行車模式儀錶
M車況抬頭顯示器
M Drive(可調DSC、引擎、電子懸吊、M Servortronic、換檔等設定)
陶瓷控制旋鈕
電子手煞車(含Auto Hold)
10.25吋中控觸控螢幕(內建智能衛星導航、手勢控制功能)
手機無線充電裝置
四區域恆溫空調
Individual麂皮車內頂蓬
harman/kardon 600瓦高傳真音響、16揚聲器
動態行車模式切換、M xDrive跑車化可調四輪傳動系統
DSC動態穩定控制系統
M跑車化電子懸吊
主動式M差速器
360度環景攝影、倒車輔助攝影
遠端3D監控
BMW智慧駕駛
。主動防撞輔助與行人偵測
。盲點偵測警示
。車道偏離警示
。後方車流警示
。後方追撞警示功能
。Active Protection主動安全防護系統(含駕駛注意力輔助、前自動束緊安全帶)
BMW智能服務
。智能緊急求助
。遠端售後服務
。智能遠端遙控
。線上生活資訊
。旅程諮詢秘書
。即時路況資訊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車側氣簾
BMW Taiwan總代理 汎德 | TCar 葉明德
#bmw #f90 #m5 #racingpackage #tcar #新車試駕 #葉明德
4wd好處 在 4WD的必要性? 的推薦與評價
休旅車重心高,倘若有四輪傳動輔助時, 在高速變換車道時和雨天高速行駛以及抓地力不好的磁磚或泥濘路面時可以穩定車身動態避免側向滑移, 基本上這時代的 ... ... <看更多>
4wd好處 在 [分享] 休旅車4WD很重要嗎?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而市場上賣得最好的RAV4,要買到2.5的版本才有比較OK的加速性能+4WD, ... whatbb123: 不過休旅車的好處除了抱小孩或讓長輩好上下車的優點03/08 12:23. ... <看更多>
4wd好處 在 [分享] 休旅車4WD很重要嗎? -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連結
https://reurl.cc/9EzxrY
台灣平價品牌真可憐,連買台休旅車大部分選項都只能「休」不能「旅」
台灣真的很奇妙,一般來說,SUV在台灣4WD的車型一定是放頂規
不過其實在國外根本不是這樣分,通常是每個等級都有2WD、4WD兩個選項,當然4WD會比
較貴,但消費者就可以依自己喜好來選
對照下台灣消費者真的很可憐
但要我說,我覺得SUV還是配4WD最實在(看看台灣的AUDI Q5,全車系都給你quattro!這
就是豪華品牌賣SUV該有的態度!)
畢竟休旅車的名號不是叫假的,「旅」字應該得到實踐
若沒4WD,在真的要「旅」的時候應該很容易卡住過不去就只能「休」了吧?
當然不排除真的就有消費者只想要「休」車,不想要「休旅」車
但我覺得其實是台灣平價品牌自以為懂消費者
不然比照國外SUV每個等級都有2WD、4WD兩個選項
正常應該都會加點錢選4WD
回到台灣平價進口SUV
要便宜不要比豪華品牌貴,載人夠大、要4WD能「旅」、動力要小熱血
不要那種加速連10秒內都做不到的
好像只有以下幾台
Tiguan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
RAV4 2.5 Adventure 4WD
CX-5 2.5 AWD
Eclipse Cross
台灣真的很奇妙,一般來說,SUV在台灣4WD的車型一定是放頂規
不過其實在國外根本不是這樣分,通常是每個等級都有2WD、4WD兩個選項,當然4WD會比
較貴,但消費者就可以依自己喜好來選
對照下台灣消費者真的很可憐
但要我說,我覺得SUV還是配4WD最實在(看看台灣的AUDI Q5,全車系都給你quattro!這
就是豪華品牌賣SUV該有的態度!)
畢竟休旅車的名號不是叫假的,「旅」字應該得到實踐
若沒4WD,在真的要「旅」的時候應該很容易卡住過不去就只能「休」了吧?
當然不排除真的就有消費者只想要「休」車,不想要「休旅」車
但我覺得其實是台灣平價品牌自以為懂消費者
不然比照國外SUV每個等級都有2WD、4WD兩個選項
正常應該都會加點錢選4WD
回到台灣平價進口SUV
要便宜不要比豪華品牌貴,載人夠大、要4WD能「旅」、動力要小熱血
不要那種加速連10秒內都做不到的
好像只有以下幾台
Tiguan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
RAV4 2.5 Adventure 4WD
CX-5 2.5 AWD
Eclipse Cross
最誘人當然是Tiguan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加速最猛,稅金還比RAV4和CX-5便
宜,雖然價格略貴一點,但預算夠的話,Tiguan應該是裡面最帥性能又最好的車(R-Line
套件好帥!)
而市場上賣得最好的RAV4,要買到2.5的版本才有比較OK的加速性能+4WD,不過硬傷還是
在2.5稅金,比Tiguan高一階
CX-5更扯,雖然加速比RAV4好一些,但不知道哪來的信心比RAV4貴10 幾萬?硬傷的部分
跟RAV4一樣,都要花到2.5稅金,比Tiguan高一階
Eclipse Cross S-AWC加速居然比RAV4 4WD還好,挺讓人意外的,雖然馬力不及格,但可
能是靠扭力逆轉的吧?
價格挺漂亮,稅金直接比RAV4和CX-5低兩階,可能對於考量RAV4 4WD和CX-5 4WD的人會有
吸引力,但跟Tiguan動力一比就….沒得比,還是不要想不開越級打怪比較好
總而言之
Tiguan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預算夠應該沒人不想買吧
Eclipse Cross 對於預算不夠的消費者比較有吸引力,加速沒有很快,但好歹比RAV4好,
4WD能力應該也比RAV4跟CX-5強,不過很多人應該看到品牌掛三菱就謝謝不考慮了
RAV4 4WD雖然加速墊底,價格也沒特別優,但掛Toyota應該最多人買吧,聽長輩講買Toyo
ta是種信仰,品質印象先加100分,害我不禁想問那那些抱怨車美仕的人信仰不夠嗎?
CX-5剛講過了,不像Tiguan有著超強動力哪來的勇氣賣比RAV4貴啊?
不過整體來說四台絕對都可以滿足小熱血的車款
都可以讓童心未眠的熱血爸爸們,平時載家人的時候舒舒服服
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還能貪心的玩個off-road
要真熱血就只能選Tiguan 380 TSI R-Line Performance
題外話,我想一定有人會問為什麼沒把Forester放進來
真的有人這樣問我真的無言
動力太差了,日本Forester用2.5的動力可能還可以
但台灣的
0-100km/h加速12.28秒
隨便路邊找台Altis或Yaris可能都比台灣Forester 2.0熱血吧
----------------------------------------------------------------
原文落落長
而且感覺像VW業配
撇除加速的部分
個人是非常認同休旅車沒有四輪驅動很漏氣這點
休旅車擁有高底盤不就是要能夠行駛較崎嶇的地形嗎?
那沒有四輪驅動就很莫名其妙
就算沒有要做輕度越野
休旅車重心高 更需要四輪驅動提供額外的穩定性
還有休旅車的車身也比普通轎車高許多
開著小車 只要前面是休旅車 前方視線就完全被霸佔
造成小車駕駛更難對前方路況做反應
臺灣路上機車很多 SUV車體大同時也容易擋住機車 讓其他車輛不易發現機車的存在
也間接造成道路上許多的視線死角
我個人是認為
如果買車時就不打算做越野或是任何崎嶇路面的行駛(例如到野外露營之類的)
那就沒有必要買休旅車 尤其是二輪驅動的
SUV在市區自己開得舒服 車子的高度和體積卻帶來不必要的視線死角
四輪驅動的SUV也就罷了
畢竟多數買四輪驅動SUV的都是真正有休旅用途的
但沒有輕度越野需求真的不要買SUV
也就是說二輪驅動SUV實在沒有存在的必要
旅行車的空間其實多數不比休旅車差
是可以當作二輪驅動SUV的替代選項
有些可能是老人家坐SUV比較好上下車
那也是真的
不過臺灣路上這麼多前驅SUV
真正需要載老人上下車的有多少
之前就看過德國在考慮限制SUV進入市區
原因就是我上面提及的安全因素
我個人非常支持 且臺灣也需要開始關注這議題
我覺得可以從限制二輪驅動SUV的銷售開始
慢慢的讓二驅休旅車消失在市場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20.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83640777.A.C14.html
※ 編輯: sjerrysss (118.233.20.34 臺灣), 03/08/2020 12:13:48
※ 編輯: sjerrysss (118.233.20.34 臺灣), 03/08/2020 12:14:40
※ 編輯: sjerrysss (118.233.20.34 臺灣), 03/08/2020 12:20:52
開SUV 也就是說二驅SUV沒有存在的必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