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RE wobble chair」你問我答
估唔到第一次拍開箱文分享 #KORE wobble chair🪑,家長都覺得小朋友好需要呢張櫈,對佢地上堂及做功課時非常有用,其實OTmama都好認同,尤其係而家主要上網課,好多時都只係上主科,少左小息比佢地去操場跑跑跳跳活動下🏃♂️,又無左體育堂比佢地滿足感覺需要,自自然然小朋友就算坐低都會郁身郁勢,坐唔定,甚至突然走開😓
OTmama綜合左各位家長對呢張櫈的疑問,在呢度一次過解答大家,希望幫到大家啦~😉
❓KORE wobble chair有咩用?
👩🏫無論小朋友及大人每天都需要有 #足夠嘅活動 或運動去滿足對感覺刺激嘅需要,包括 #前庭平衡覺及本體覺,從外界接收到的感覺訊息後,經過大腦處理訊息後,再指揮身體作出適當的反應,其中包括能夠有好嘅姿勢控制能力去完成活動,例如做功課時保持腰背挺直,或走路時不易跌倒等,以及保持良好的專注以應付工作。但當我地得不到足夠嘅感覺刺激時,可能會表現得不專注、反應呆滯,或者相反地,會四處尋求刺激,周圍走或衝撞,未能安坐,情緒亦表現高漲。
Wobble Chair主要是 #底部弧型加上防滾邊、讓椅子可以有效順暢及輕柔咁擺動及返回原位而不會容易翻倒。而小朋友或大人可透過 #活動坐姿(Active sitting)可以不停感受適當嘅前庭平衡覺及本體覺刺激,除了鍛練及保護脊椎發育健康、讓膝蓋、臀部和背部不斷尋找到舒適的位置外、亦可幫助身心保持住 #清醒專注狀態(Arousal level)。小朋友在不干擾其他人嘅情況下,同時能夠滿足要動的需要,wobble chair是其中一個好的選擇。
❓邊啲人適合坐wobble chair?
👩🏫基本上任何人都適合坐,因為每個人都需要感覺刺激及活動身體。而有研究顯示患有 #ADHD 的小朋友,他們運用了活動坐姿後,上課嘅專注力提升了,同時在坐椅上的表現也改善了,當然學習效果亦有改變。而 #感覺統合失調 嘅小朋友(患有 #ASD 的小朋友大部份都有感覺統合失調),他們有的對感覺刺激表現尋求,會表現得很衝動,有些更會到處衝撞,做高難度動作;有的相反地對感覺刺激反應過低,即是要很多感覺輸入才有反應,所以wobble chair亦很適合這一類小朋友。
❓點樣選擇適當嘅椅子高度?
👩🏫根據小朋友的身高,當他坐在椅子上時,膝蓋屈曲角度大約100度,即雙腳既能放在地上,同時不會屈住身體。當然桌子嘅高度亦要配合。如果小朋友已到小學階段,可考慮可調校高度嘅椅子。
❓小朋友會唔會掛住「玩」櫈而唔專心架?
👩🏫這張椅子就是給小朋友「郁」,所以郁係正常的,而這張椅就是希望他們能夠以活動坐姿提升專注。當然家長要先評估或考慮何時需要使用這張椅子,同時亦預告給小朋友知道這張椅子的用途,甚麼時候會坐等等。一般情況下調校椅子高度是十分安全的,若家長認為小朋友比較好奇,會經常調校坐椅,則可考慮不可調校高度的款式。
❓係咪淨係坐呢張椅就可以改善專注?
👩🏫坐wobble chair係其中一個運用活動坐姿嘅方法提升小朋友坐著學習嘅專注,但更重要嘅係家長們應該 #安排合適的活動,讓小朋友在感覺方面得到滿足,但並不代表要過量給予;家長在課堂間給予小朋友 #適當的時間休息,這樣才會相得益彰。所以OTmama經常提醒翹仔轉堂要飲水,遠離電腦;課後或放工後設計活動跟雙翹玩,甚至配合天然方法令他們學習更有效率(有機會再分享)
朋友剛好是Kore Wobble Chair的香港代理,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做齊以下步驟就會取得OTfans的限時優惠碼!讓子女「動住坐,坐住學」
1. 👍讚好「雙翹與職業治療師媽媽」專頁
2. 🌐公開分享呢個POST
3. 🗣喺呢個POST留言「想要KORE wobble chair限時優惠碼」
你見到你留言有LIKE,即是OTmama已經收到,就會盡力盡快回覆你地架啦!
想重溫開箱文,可以click入以下傳送門👇
http://bit.ly/KOREwobblechair
其實除左Wobble Chair,#Floorwobbler 都好適合大人小朋友去玩,OTmama諗住放假拍返輯 「#10個輕鬆學會的KOREFloorWobbler活動」,有無人有興趣睇呀?你地知啦,要有人撐男女主角先肯比我拍架(真別扭🤭~)
記得LIKE & SHARE!!!新一年繼續努力!
#轉場需時 #比少少時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一郎人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距離上一次緊張,是開威力彩31億的時候,因為沒有中獎,所以我還再拍影片分享給大家。(哭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可以跟我留言討論,非常喜歡,可以分享我的影片,超級無敵喜歡,可以訂閱我的影片喔。 :) 每個禮拜三『YouTube』晚上六點發片『臉書』晚上九點發片。 禮拜六不定期更新。 ‣ IG很多給掰照...
arousal level 在 恬兒職能治療師-醫學領域的兒童發展專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嗨過頭、恍神 是誰在作祟!-你不知道的警醒度】
#治療師的文謅謅小字典
嘿!你聽過「警醒度」嗎?
好饒口的名字啊,
是看一個人有沒有警覺性、注意安全嗎?
都不是!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什麼是治療師口中常說的...
-
✨警醒度(Arousal Level) ✨
-
常常看到孩子很興奮,興奮到東碰西撞,完全不顧慮環境
有時也會看到孩子恍神、發呆🥱,
一副事事與我無關,左耳進右耳出,
不管是哪種狀況,都經常被認為👉不專心、注意力不好,
但你們知道嗎? 可能孩子只是警醒度還沒調節好,
只要調整好後,孩子所謂不專心的狀況也許就找到解套辦法囉!
-
所以栗子和恬兒治療師先帶大家瞭解一下:
🔺何謂警醒度
🔺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如果是警醒度的問題,可以怎麼辦呢?
-
💡溫馨提醒您
看圖搭配文字說明
可以了解的更詳盡更透徹喔😉
-
#順帶一題今天是1027職能治療師節
#先祝自己也祝所有職能治療師
#職能治療師節快樂
-
📣0-2歲父母必修課 -線上課程
#育兒有效率 #自然不焦慮 #優質線上課程
https://www.kid-pro.com/0-2-1/
📣訂閱Youtube,好多好玩遊戲在這裡:
http://bit.ly/youtube-kidpro
arousal level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多彩的情感 #情緒的科學 😄😠😢😆
#情緒也可以用科學研究嗎 #當然可以
我們在生活之中,總是日復一日地經歷著快樂、悲傷等情感。另外,當回想起過去的記憶時,情感通常都會伴隨那些回憶而來。直觀來看,情感應是決定行為的重要關鍵。除此之外,如同我們必須避開某些事件,又有某些事件則是不惜努力也想獲得,可見情感也和事件的價值有所關聯。正因為任誰都擁有情感,或許有許多人從未思索過情感究竟是如何在腦中創造出來的。
但是與此同時,近年來與日俱增的情感障礙患者開始受到矚目,使創造情感的機制與失去健全情感所代表的意義,變成了值得思考的重要議題。
本書將面對這些疑問,用科學的角度來探索情感。首先,讓我們來思考,我們所經歷的各式情感,究竟能用什麼樣的特徵來呈現。通常,心理學所用的方法,便是先決定出情感的種類,並從中挑出成對的情感,測量彼此間的相似程度(距離有多近)、相異程度(距離有多遠)。用這項方法測量所有配對,並調查能用多少維度來記述彼此間的距離即可。研究者依照情感種類的不同,分別提出了三維與二維的模型,而下述的基礎研究,多是使用後者的二維模型。
#人類共同具備的情感
第一張圖是由普拉奇克提出的情感三維模型。該圖是右方圓錐形的展開圖,描繪出各式各樣的情感(Plutchik, 2001)。比方說,只要朝驚恐的外圍望去,就會依序看到恐懼、擔憂,情感的強度會隨之下降。其他的「驚愕、驚訝、動搖」或「悲痛、悲傷、感傷」亦是同理。而順著同心圓圈移動時,情感的強度則幾乎一致,其中描繪的是不同種類的情感。這就相當於描述色彩時所使用的色相環。
普拉奇克將基本情感分為生氣、厭惡、悲傷、驚訝、恐懼、信任、快樂、預期這八項種類。而就像相反色一般,反方向的情感分別由快樂與悲傷、預期與驚訝、厭惡與信任、生氣與恐懼所組成,兩兩成對。
在心理學之中,我們認為「🥰幸福、😮驚訝、😱恐懼、🤢厭惡、😤生氣、😭悲傷」,是人類共同的特徵,並稱這六項情感為基本情感。
在早期的情感研究之中,就連是否能稱得上情感或情緒的界線都模糊不清。說得極端一點,當時幾乎任何事物都能稱作情感與情緒。但是,這樣的情況也讓科學研究難以有所進展。
不過,我們早已將腦內的顏色處理機制理解透徹。色彩的真面目就是經過處理的光譜,而光譜(色彩)則像彩虹一般具有連續性的變化。我們則是將它們分別歸類,取名為紅色、藍色、黃色等等。原本這種界線並不存在,然而光譜會在腦內受到轉換,呈現出明度、彩度與色相這三種屬性。也就是說,色彩是分布於由這三種屬性所構成的三維空間,而這個空間之中並沒有顏色種類的界線。
相反地,我們不認為情感會在腦中以個別種類的形式呈現,亦不認為不同情感會以任何形式分別與實質腦區具相對應的關聯。情感也是沒有種類的區別,是透過數種屬性而呈現出來,讓我們得以進行主觀性的類別化。
羅素與巴瑞特的想法,便是情感應能透過如明度或色相等共同的屬性來呈現(Russell & Barrett, 1999;見第二張圖)。他們認為情感是透過情感效價(emotional valence)與喚醒程度(arousal level)這兩項屬性來呈現,也就是這兩者的組合能夠創造出一種情感的概念,並將其稱作核心情感(core affect)。
核心情感能用快樂—不快(情感效價)、活性—非活性(喚醒程度)的兩軸來呈現。圖中情感之間的距離,代表感受到的情感有多接近。此外,圓周所顯示的,則是各情感與六種基本情感之間的關係。
#情感與情緒的差異
本書所敘述的情感與情緒,分別具有不同的意義。所謂的情緒,是指個體在接受外界刺激或回想內在記憶時伴隨而來的生理反應。因此,這是能被他人觀察或觀測的。相對的,情感是隨著情緒的產生引起的主觀意識體驗。因此,一般認為這基本上是只有本人才知道的經驗。上述這些用語,是依照達馬西奧的觀點作出的定義(Damasio, 1999)。
本書最大的目的,就是要釐清創造出情感這項主觀意識體驗的機制,並同時思考情感障礙的機制。接下來本書將要講解,身體的生理反應,便是孕育出情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當我們無法依據上述生理反應維持正常的情感時,就代表我們無法順利掌握自身的身體狀態。我們會在後續的內容中詳細討論這點。
--
更多趣味且實用的情緒科學知識,歡迎大家參考日本認知科學會院士、京都大學榮譽教授 #乾敏郎 所撰寫的《情感究竟是什麼?從現代科學來解開情感機制與障礙的謎底》一書,本書由 遠流粉絲團 於2020/3出版上市。
📖 https://tinyurl.com/ugxpkw3
arousal level 在 一郎人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距離上一次緊張,是開威力彩31億的時候,因為沒有中獎,所以我還再拍影片分享給大家。(哭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可以跟我留言討論,非常喜歡,可以分享我的影片,超級無敵喜歡,可以訂閱我的影片喔。 :)
每個禮拜三『YouTube』晚上六點發片『臉書』晚上九點發片。
禮拜六不定期更新。
‣ IG很多給掰照片:http://www.instagram.com/ic_ichiro/
‣ 專頁很多很多東西:http://www.facebook.com/ichirolife/
#權力姿勢
#激勵理論
#緊張
‣ 相機 | CANON M6
‣ 鏡頭 | SIGMA 16mm F1.4 DC DN∣C FOR EOS-M
‣ 麥克風 | RODE Wireless GO
‣ 影片剪輯軟體:Adobe Premiere Pro
‣ 合作邀約
ichirolife@gmail.com
arousal level 在 Arousal and task performance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hapters. View all · Arousal and performance · Arousal and performance · Arousal and performance · Factors influencing optimal arousal levels. ... <看更多>